一、我国发电总量的估测与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邵桂兰,王金,李晨[1](2021)在《基于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中国省际碳排放配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为落实我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利用人口存量、地区GDP、历史碳排放量等体现公平要素的指标,通过ZSG-DEA效率模型构建我国碳排放配额的省际分解方案,并结合碳汇来分析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今后的碳排放空间。结果表明:在省际碳排放配额方面,差距较为悬殊,山东、广东、江苏三省碳排放配额最多,而青海、海南、宁夏三省(自治区)最少;在此基础上对碳排放空间的研究显示,我国碳排放空间总体呈现出赤字局面,其中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山西五省(自治区)赤字情况较为严重。鉴于各省份面临不同的减排压力,实施差异化的减排政策是保证我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贺晋璇[2](2021)在《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电焊接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硬化会引起材料局部区域力学性能的改变,而准确的材料力学性能对焊接结构完整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拉伸试验难以获取焊接材料区域精确的力学性能,鉴于焊接接头局部复杂的力学不均匀状态在实验室中难以模拟,本文将核电焊接结构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塑性硬化简化为材料不同程度的预拉伸变形,提出了一种连续压入过程分析和弹塑性有限元反演分析相结合的材料力学性能获取方法,有效表征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参量,并应用于核电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局部微区的力学性能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压入试验过程中材料的压入变形情况以及压痕区域的“堆积/沉陷”现象,在载荷-深度曲线中的压痕信息量与材料真实力学响应关联性的详细分析基础上,借助线硬化本构关系表征相关材料的塑性力学参量。(2)在压入试验系统中对不同预拉伸率下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连续球形压入测试,比较分析其宏观压痕形貌,结合载荷-深度曲线识别材料在不同预拉伸变形情况下的压痕响应参数对其塑性阶段的力学变化进行有效表征,并与拉伸试验结果进行验证。(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连续球形压入的三维有限元反演模型,通过分析不同预拉伸变形情况下被测材料的压痕响应变化,研究塑性硬化对压痕区域堆积量及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并结合线硬化本构关系表征不同预拉伸率下材料的力学参量变化。(4)以核电压力容器一回路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焊接熔合线附近局部区域进行连续球形压入测试,得到了距离焊接熔合线不同位置处的不均匀材料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于梦琦[3](2020)在《基于煤电纵向一体化视角的GN集团合并D集团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炭、火电产业双双被列入去产能的清单。由于火电是煤炭产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行业间往往呈现“零和博弈”的状态,煤炭价格的变动总能让一方享受红利,另一方承受业绩压力。为了化解煤电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我国煤炭龙头企业GN集团向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D集团发动合并,两家企业强强联合,形成煤电一体化的大型能源集团。GN集团并购案受到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并被寄予了解决煤电矛盾的期望。但是,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GN集团与D集团的合并并未被投资者看好。基于此,本文将对GN集团合并D集团这一案例展开研究,综合分析并购后绩效表现及成因,探究煤电纵向一体化并购如何为企业带来绩效提升?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纵向一体化的视角,从业务和财务角度建立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并购前后GN集团绩效进行评估分析,并深入探究纵向一体化程度对市场势力、管理效率、成本水平、资产专用性四项绩效指标的影响,从而对以并购重组方式开展的煤电产业链整合路径提出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尽管GN集团与D集团合并事件引起的短期市场反应并不乐观,但从财务指标来看,经过一年的并购整合,两集团基本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同时,通过本次合并,GN集团将外部市场煤电矛盾通过内部化解,业绩平滑性明显提升。从纵向一体化视角来看,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路径对相关业务指标的影响不同,通过内部整合的纵向一体化可能引起管理效率、市场势力的下降,但通过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势力;无论是内部整合还是外部整合,纵向一体化均能增加企业资产专用性。在后续整合中,GN集团要注重统筹规划内外部整合路径、理性选择产业链整合区域、通过优化内部交易机制提升风险抗性、合理筹划煤电一体化项目,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运营的协同优势。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文创新地建立了煤电纵向一体化程度衡量指标,并从煤电纵向一体化的视角构建了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本文深入剖析GN集团并购D集团这一典型煤电并购案例,据此提出一体化整合路径,为案例公司后续产业链整合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本文以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煤电产业链特征,提出纵向并购绩效的四项影响因素,对纵向并购绩效作出更深层次的解释,丰富了现有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
孙红杰[4](2020)在《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区域公平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造成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核心都集中于能源系统。目前关于已发生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相对较为成熟,但能源系统对未来减缓气候变化不同设定目标响应的相关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系统梳理了50多年来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能源消费演变的经验事实,归纳发展规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基准情景(CPol)、国家自主贡献情景(NDC)、2℃、1.5℃等四种不同气候情景,选取AIM/CGE,IMAGE,MESSAGEix-GLOBIOM,POLES,REMIND-MAgPIE及WITCH-GLOBIOM等六个综合评估模型对全球及区域尺度能源相关指标进行不同时间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转变轨迹,判断趋势特征及差异,以及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情况。通过假定2025年及以后全球各国在同一温升情景同一综合评估模型下,征收同一水平碳税,并将碳税作为能源投资的重要来源,以CPol情景为基准参照,测算不同温升情景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同时进一步假定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全部自行解决,为方便不同经济水平区域的统一对比,将能源投资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视为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同时将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与GDP比值和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占全球的比例,也视作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从新的视角揭示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对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对贡献。并进一步考察对比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对未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能源消费经验事实(1)1965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74倍,其中亚太地区增幅最大,对全球增长贡献了54.56%。发展中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增速大于发达国家,部分发达国家呈负增长,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脱钩理论。50多年来,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及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显着增大,同时核能、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的占比呈快速上升态势。(2)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显着提高,但非洲、亚太地区、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聚的区域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发达国家。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2000年之前一直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之前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也仅为美国同期的32.87%。(3)全球电力生产稳步增长,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占绝对比重,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发电占比呈上升态势。除亚太地区外,各地区发电能源均趋向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4)过去的50多年,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总体不平等程度呈减弱趋势。从地区来看,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发达国家相对较小,发展中国家较大。化石能源中,全球天然气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最大,煤炭最小。全球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显着大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对一次能源人均消费的总基尼系数贡献率,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2、能源系统对不同温升情景的响应(1)全球未来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不同温升情景(NDC,2℃,1.5℃)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将会下降,越严格的温升情景,下降幅度越大。中长期来看,化石能源占比在CPol、NDC情景中呈上升态势,在2℃、1.5℃情景中呈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在所有情景中均呈上升态势。(2)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从地区来看,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NDC情景LAM(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OECD90+EU(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地区的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严格温升情景(2℃,1.5℃)呈相反状态,ASIA(亚洲的国家,不包括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MAF(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REF(前苏联的国家)地区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3)全球电力生产,CPol基准情景燃煤发电的首要地位一直未变;NDC情景全球电力生产总量略低于CPol基准情景,但燃煤发电的绝对量并没有绝对减少;严格温升情景(2℃,1.5℃)相对于基准情景,全球电力生产短期内会呈一定程度下降,中长期将明显提高。严格温升情景下,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短期内将控制在30%40%,中期内将控制在1%4%,可再生能源占主导;长期到2100年全球太阳能、风能发电合计占比将达70%以上。(4)各地区未来电力生产构成来看,在CPol、NDC情景,化石能源发电的占比随时间推移呈下降态势,到21世纪末占比仍在30%以上,风能、太阳能合计占比到21世纪末仍不会超过50%。严格温升情景下,中长期,各地区发电均将以太阳能、风能为主导。(5)越严格的温升情景对应CO2排放量的减幅越大。严格温升情景(2℃,1.5℃),CO2排放量呈持续下降态势,LAM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率先实现CO2零排放,ASIA地区(除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国家)最晚实现CO2零排放;短期内大部分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影响,中长期主要受能源结构影响所致。3、不同温升情景能源投资缺口与政策成本(1)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从短期到中期来看,严格温升情景(2℃,1.5℃)全球能源投资缺口呈增大态势,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最大点位于2050年左右,缺口率达47.24%(72.15%);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相对平稳。NDC情景全球能源投资缺口较小,长时间序列呈收敛态势,中长期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小于1%。(2)从地区结合能源投资缺口角度来看,实现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以ASIA为主的发展中地区难度更大。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约占全球能源投资的20.63%,但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中国与美国比较来看,CPol情景能源净投资基本皆能满足NDC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和短期2℃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中长期来看,两国均存在较大的能源投资缺口,但中国能源投资缺口率明显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实现2℃减排目标,从能源净投资角度来看,中国的相对付出远远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3)从相对政策成本视角来看:发达国家集聚的OECD90+EU地区仅在NDC(国家自主贡献)情景短中期承担全球64%左右的政策成本;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严格温升情景(2℃,1.5℃)将一直承担全球80%左右的政策成本。(4)从相对政策成本国家视角来讲,中国在2℃情景、NDC情景(中长期)对全球GDP损失的贡献远远大于美国。这个分析结果应引起我们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承担划分的再认识。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实现严格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2℃,1.5℃),若无国际机制协调帮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未来面临的相对付出与其经济实力、所处发展阶段和碳排放的历史累计等均不匹配;为保证全球公平、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预定目标,发展中国家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理应得到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技术支持与资金帮助。本文研究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或国家筛选有效的能源发展策略,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客观论据。
苏颖超[5](2020)在《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因具有发行成本低、定价灵活、发行门槛低、审核时间短且易被通过、认购方式多样等优点受到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青睐,逐步取代公开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定向增发分为三种类型:引入战略投资者型、项目融资型和资产注入型,其中控股股东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即为注入资产类的增发。自改革股权工作完成以来,相关公司不同类型股东之间: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中小股东对于自身利益诉求的变化方向较为一致,控股人在意的中心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关心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这些人很有可能抱着极大提升自己股权价值的心态将其手中持有的优良资产注入到公司中。控股人采取这种方式,在提高自己控股权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产业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同时减少不合理内部交易和不正当竞争,减少日常运营费用,增强核心竞争水平。这一动机也使得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广受欢迎。但大股东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究竟是否是优质资产?控股人是否会以此为契机对上市企业投入非优良资产来获取非法权益呢?如果大股东注入的是不良资产又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效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结合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事件研究法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对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后标的资产质量、财务业绩变化以及股东价值分析对标的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财务效应进行探析,从而得出桂冠电力此次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注入的资产并非优良资产。由此进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之后其他上市公司实施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小辉[6](2018)在《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暖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气候问题与温室气体中的CO2存在显着地相关性,要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首先要调控CO2在大气中的排放量。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合作活动,并提出一系列碳减排目标。陕西省作为首批“低碳发展”试点省份,为积极获取“碳交易”市场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变机制对陕西省的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1。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空间统计模型对其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进行研究,探寻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与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能源结构等驱动因子的交互响应关系,构建碳排放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同时,对传统灰色预测GM(1,1)模型予以改进,提高预测精度,对陕西省未来碳排放趋势分情景预测,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不同发展情境下的减排潜力,最后从决策、空间和行业尺度分别提出“碳减排”调控策略。综合研究过程来看,得出以下结论:(1)系统梳理低碳经济、人地关系理论、灰色理论等理论框架,搭建了对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动力演化机制与减排调控机理分析的理论体系。GIS空间分析方法、STIRPAT模型、灰色预测GM(1,1)模型、自向量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构成本文研究的方法论体系。(2)采用IPCC“分部门”方法将陕西省人为源划分六大排放单元,测算1995-2015年人为源碳排放总量。结果显示,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总量从1995年的2052.88×104t增加至2015年的27520.70×104t。其中,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部分,约占到总排放量的80%。能源消费部分中,工业能耗贡献度最高,约占总排放量的60%,主要是由于能源结构以原煤消费为主;非能源部分中,工业过程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排放值的20%。从各排放源排放值的增长趋势来看,秸秆燃烧和废弃物处理从2012年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他排放源仍持续增长,但增长率较之前年度有所降低。同时汇总比较碳排放测算方法包括“分部门测算法”、“能源消费法”和“终端能源消费法”三种,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影响碳清单差异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发现,能源统计源、固碳能源值与非能源消费是影响碳清单的主要不确定因素,而基于“分部门”的核算方法明确了能源的具体投入、细化了区域和行业碳排放因子以及考虑到了非能源碳排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清单中变量的不确定性。(3)人为源碳排放演化机制方面,从空间与行业视角展开分析。在碳排放空间分析中,空间Moran指数显示陕西省城市碳效率空间相关性处于H-H和H-L区域的城市较多,H-H区域多表现为关中地区,H-L多为陕南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中,利用扩展STIRPAT模型对人口总量、人均GDP、碳强度、城市化、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七个驱动因子的影响系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从影响系数大小来看,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7899,其次为人口总数的0.7752,城市化影响最小;从碳排放驱动方向来看,城市化、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呈现负向驱动,其他驱动因子为正向推动影响。在驱动因子的空间分布上,基于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人均GDP的关联度最高,说明陕西省的碳排放主要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驱动因子关联情况,构建了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演变动力机制理论框架。行业分析中,基于火电与钢铁、水泥碳排放测算,可看出工业能耗和工业过程依然是陕西省节能减排调控的重点对象。在工业发展的管理过程中,能源工业发展、工业污染治理与碳排放存在长期协整关系。(4)在人为源碳排放减排潜力分析中,对陕西省未来发展设计基准情景、高碳情景和低碳情景,采用改进灰色预测GM(1,1)模型,分别进行2016-2040年碳排放预测。高碳情景下,2040年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将达到34433.02X 104t,基准和低碳情景分别是31898.23 X 104t和30723.66×104t。高碳情景碳排放未出现拐点,而基准和低碳情景则分别在2031年和2030年出现拐点。对陕西省碳排放预测持续至2050年,发现碳排放在30700×104t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较长时间均衡。据此推测,陕西省碳减排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分别有3733.02×104t、1198.23 X 104t和23.66×104t的减排潜力。(5)基于决策尺度、空间尺度和行业尺度碳排放调控策略分析,为陕西省“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从省际决策角度提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策略;依据不同区域和城市的空间尺度,构建了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的碳减排调控框架;在行业尺度中,对交通运输业、火电和水泥、钢铁行业提出针对性的“碳减排”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细化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路径,确定了碳清单不确定因素。二是具体表征碳排放空间格局与行业,奠定调控机制基础。未来将持续探索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智慧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并系统分析“碳减排”与“碳交易”的市场响应机制。
王青松[7](2017)在《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巨大挑战,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在各可再生能源类别中,风能目前已成为除了水能之外,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具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国家均积极对其进行着开发利用,风能近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的地位。从各国利用风能的实际情况考察,风能利用的高速发展与各国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的保障与推动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因此,对典型国家的风能法律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细致比较分析先进国家风能立法和政策,归纳各国具有共同性的政策制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风能产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和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有所裨益。本文选取了世界风电装机总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西班牙)以及风电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和人均风电发电量均居于全球第一的丹麦共六个典型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和政策进行研究,将这些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归纳为强制性法律制度、激励性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务性法律制度三个类别分别进行了讨论。本文结构共六个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分析了风能法律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行文思路做了说明,对国内外现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与政策制度变迁。本章第一节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整理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信息,对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丹麦和中国六个全球风能利用先进国家的风能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览,为下文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章第二节细致梳理了典型国家发展风能的立法和政策,将各国风能利用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技术研发与制度初设阶段、早期商业化与制度发展阶段、市场形成与制度稳定阶段和形势变化与制度调整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每个阶段中各国利用制度的制定和发展情况,为下文比较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信息。第二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推动风能发展的强制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制度、强制上网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风能领域强制性技术标准制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重点介绍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设计和运行。强制性制度对风能利用可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各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设计框架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第三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对风能利用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的有关激励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价支持制度、直接财政补贴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融资优惠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特别是对在德国、西班牙、丹麦和我国均作为主要激励制度的电价支持制度以及丹麦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激励性制度通过增加经济收益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发参与风能开发利用,实践效果非常显着。但激励性制度的设计需要选择好刺激领域和拿捏好经济刺激的尺度,一旦适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扭曲市场规律,形成巨大浪费,因此具体激励措施的选择和内容安排上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进行严格执行。第四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指在为了促进风能利用,政府所采取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的间接调控手段。该类制度措施虽没有上两类制度效果直接明显,但能够为风能业发展提供更公平的外部环境,从而起到保障风能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本文归纳的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公共研发制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征收化石能源税制度四个具体领域,本章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公共服务性制度可以引导投资者、生产商、设备供应商与消费者正确认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意义、战略地位以及高成长性,为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其他制度的实行奠定外部环境基础。第五章为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完善。本章第一节对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实施给我国的启示从成功经验和尚存问题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成功经验主要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为引领,体系完备、内容具体的立法为保障,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基础,政府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众参与为支撑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等;尚存的问题主要是单纯采用支持性电价制容易形成较大财政负担和电网建设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等。第二节则以前四章研究为基础归纳了我国风能利用的的成绩和尚存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风能利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定的发展决心、明确的目标引领、有力的电价支持等,同时认为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还存在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需要加强、立法不够完备、市场化支持措施还不充分、部分政策措施有待调整、电力体制需要改革、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第三节以前文各国风能法律和政策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发展目标的约束性和制定的科学性、制定能源基本法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以市场化措施为主的政策体系、坚持必要的财税优惠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机会等完善我国风能法律与政策的对策建议。特别是针对我国风能行业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的现实情况,重点提出了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法律责任和设计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从而全面设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具体建议。
孙小茹[8](2017)在《拍卖法对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影响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日益复杂化,在资产交易和产权交易等经济活动中,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资产及权利的价值发表专业意见,为资产交易等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尺度尤为重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中,市场不断赋予资产评估更广阔的内涵,更艰巨的责任。那么拓展资产评估行业的领域外延,创新完善资产评估各个领域的评估体系是发展资产评估行业的重中之重,使得资产评估行业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更加有效地执行评估功能。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逐渐增加,全球变暖问题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2013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碳交易试点相继启动,试点的相继启动是我国逐步形成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起点。我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居各行业之首,是碳交易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之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将对高碳风险型的发电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本文聚焦我国碳交易体系和发电行业必须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资产评估传统评估方法的理论思想,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灵活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决策与优化理论方法,从全国碳交易市场出发,以2016年作为评估时点,定量研究碳配额拍卖比例对我国发电行业减排成本的影响。首先,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评估优化模型评估测算不同拍卖比例下碳排放权配额影子价格。其次,评估测算发电行业最优结构,第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评估测算不同拍卖比例下电力行业最优电源结构,其中电源结构是指确立不同拍卖比例下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发电侧中所占的最优比例;第二步,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评估测算不同拍卖比例下火力发电最优技术结构。最后,在发电行业最优结构基础上,从发电行业运行减排成本和发电行业投资减排成本两个方面,对不同碳配额拍卖比例下发电行业所承担的减排总成本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研究。由评估测算结果可知,当配额拍卖比例为5%时,2016年清洁能源发电边际减排成本为0.121元/千瓦时,而火力发电边际减排成本为0.123元/千瓦时,发电行业碳减排总成本将增加0.244元/千瓦时,对于发电行业以及进一步推进配额拍卖进程将产生比较沉重的负担。本文旨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成本数据支持。
李茂超[9](2016)在《溪霞水库库区光—水—蓄微电网调度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于溪霞水库库区在年运行周期过程中,枯水季节径流量较少,径流量不能满足水库多目标如灌溉、饮用、发电等任务,在丰水期又有大量水流量弃之不用,造成弃水等水力资源大量浪费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溪霞水库微电网发电储能系统,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结论表明:通过模拟数据验证,得到能够解决年发电能源不均衡的储能方案,为溪霞库区的微电网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工作归纳总结如下:1、作为微电网发电系统的一部分——光伏发电,首先研究分析了光伏发电的影响因子,介绍了BP及GRNN神经网络原理,利用某网站给出的发电量数据及气象数据,构建了BP及GRNN神经网络预测光伏发电模型,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预测结果良好,GRNN神经网络能够更为有效的适应多变的天气气候,预测效果较为理想;2、影响水力发电的主要因素是水库径流量大小,净水头高度,及水库出力系数,径流量受到水库地区全年降雨量等因素影响,降雨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大,根据南昌市5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及九江市东津水库的月降雨规律,研究发现对于暴雨等降雨过程,可以降雨量为输入因子,依据BP及GRNN神经网络预测径流量,预测结果虽不是非常理想,不过也具有现实参考意义,对于中雨及以下降雨量预测径流量,就存在相当大的误差,甚至两种神经网络不能够建立模型,原因可能是雨水量太少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径流量;3、利用溪霞水库库区现有的资料,结合新建县农村用电月变化规律,以及南京市某居民约300天负荷用电规律,分析估算出溪霞库区直供电片区545户居民年用电量、年用电规律,以及利用两种神经网络分析建立了以风力、最低/最高温度等天气因素为输入量,以负荷为输出量的预测模型;4、基于溪霞水库现有资料,逐步分析溪霞水库库区的水能大小,小水电年发电量,年发电时间,以及上水库可能选址,逐步确定上水库最优选址,溪霞水库库区微电网系统最优储能系统,最优运行管理方式,提出发电量较少季节、发电量较多季节的概念,提出年能源调度管理,能源丰年和能源枯年等概念,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抽水蓄能水库的科学建设,能够有效的进行能源的年度调节与管理,能够在保障溪霞水库库区防洪、灌溉、饮用的前提下,有效的进行满足地区年负荷的发电生产计划。
刘志彬[10](2015)在《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以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资源储量丰富,以其作为原料进行发电具有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技术比较成熟的特点,在维护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我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对于指导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及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系统剖析了国内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评估了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发电潜力,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生物质发电企业选址的优化方案,预测评估了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规模和企业的最佳装机规模,分析评价了产业投资成本和综合效益,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博弈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农户、电厂和政府的三方重复博弈模型,进行三方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分析。同时,基于生物质发电的特性,对市场均衡条件下的生物质发电和燃煤发电进行对比分析,从补贴政策和征税政策两方面为生物质发电的推广提供政策选择。(2)运用改进草谷比法,评估了中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发电潜力。选取9种主要农作物和林业“三剩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估算其2011-2013年的年均发电潜力,并提出了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最大发电潜力为77590.66MW,其中农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为70465.35兆瓦,林业“三剩物”资源发电潜力为7125.31兆瓦;产业发展的一类区域包括黑龙江、河南和山东3个省份,产业发展的二类区域包括吉林、新疆、河北、安徽、四川、湖南、广西、江苏、湖北和内蒙古10个省区。(3)基于迭代重心法,确定了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最优建设地点。综合考虑影响电厂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使用Matlab 7.4软件工具箱中的图像处理函数Regionprops,确定田庄镇为该县生物质电厂的最优建设地点,具体坐标为(508.55,362.20)。(4)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预测了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果显示:到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1065MW,累计投资额达到992.70亿元,2011-2015年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1.67%;到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7449MW,累计投资额达到1529.18亿元,2016-2020年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62%。(5)依据不同燃料收集半径内可获得的资源数量,确定了生物质电厂的最佳装机规模。综合考虑生物质发电燃料运输成本和可收集秸秆资源数量,确定电厂最佳燃料收集半径应控制在50km范围内,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大宗作物的主产区,可以建设1×30MW的生物质电厂,在棉花和甘蔗的主产区,可以考虑建设2×30MW或2×25MW的生物质电厂。(6)基于学习曲线和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产业投资成本的变化趋势预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单位千瓦投资的学习率为10.96%,单位千瓦设备价格的学习率为11.89%,产业投资成本逐渐降低,竞争力逐渐增强;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较强的隶属度为0.4861,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综合效益较强,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前景。(7)结合前面章节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系统提出了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燃料供应体系;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和规模,实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注重技术研发,降低产业投资成本;加大政府对生物质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我国发电总量的估测与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发电总量的估测与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中国省际碳排放配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模型构建 |
(一)2030年碳排放配额测算 |
(二)基于公平原则的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
(三)基于效率原则的碳排放配额优化分配 |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三、实证分析 |
四、碳排放空间的研究 |
(一)各省份碳排放需求量估算 |
(二)各省份碳汇数据估算 |
(三)各省份碳排放空间及其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基本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2)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微小结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连续球形压入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压入测试理论及压痕参数表征方法理论分析 |
2.1 压入测试理论分析 |
2.1.1 材料压入变形的分析 |
2.1.2 压痕堆积/沉陷现象的分析 |
2.2 压痕参数表征方法分析 |
2.2.1 表征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 |
2.2.2 塑性力学参量表征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连续压入法测试塑性硬化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
3.1 常规单轴拉伸试验获取材料力学性能 |
3.1.1 拉伸试验试样制备 |
3.1.2 拉伸试验过程 |
3.1.3 不同预拉伸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能的获取 |
3.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及参数设置 |
3.2.1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材料制备 |
3.2.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装置 |
3.2.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制定及参数选取 |
3.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表征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1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压痕响应结果分析 |
3.3.2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3.3.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中压痕形貌的观察分析 |
3.4 单轴拉伸试验与连续压入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连续压入试验有限元反演及压痕响应的研究 |
4.1 材料模型本构关系确定 |
4.2 有限元三维模型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的划分及边界条件的约束 |
4.2.3 压入过程分析步的设置 |
4.3 有限元反演后处理结果分析 |
4.3.1 模型准确性验证分析 |
4.3.2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压入结果分析 |
4.3.3 压痕区域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
4.4 有限元反演的压痕响应及力学参量表征 |
4.4.1 压痕堆积/沉陷量影响的分析 |
4.4.2 不同预拉伸材料塑性阶段力学参数的表征 |
4.5 有限元反演结果与连续球形压入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连续压入法表征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参量的研究 |
5.1 核电压力容器及管道金属焊接接头微区结构分析 |
5.2 连续压入法测试焊接接头局部微区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5.2.1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试样制备 |
5.2.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制定 |
5.3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局部各微区连续压入测试结果分析 |
5.3.1 载荷-深度试验曲线的分析 |
5.3.2 不同微区压痕形貌观察分析 |
5.4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局部不均匀材料力学参量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3)基于煤电纵向一体化视角的GN集团合并D集团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应用价值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创新 |
2 文献回顾 |
2.1 煤电产业链整合相关研究 |
2.1.1 煤电产业链整合的动因研究 |
2.1.2 煤电产业链整合对纵向交易关系的影响 |
2.1.3 煤电产业链整合方式的研究 |
2.2 纵向一体化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2.2.2 纵向一体化并购绩效 |
2.2.3 纵向一体化测度方法 |
2.3 煤电纵向一体化并购的相关研究 |
2.4 概括性评论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煤电一体化概念 |
3.2 交易费用理论 |
3.3 市场势力理论 |
3.4 范围经济理论 |
4 GN集团合并D集团案例背景 |
4.1 收购方及其所属行业概况 |
4.1.1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4.1.2 GN集团情况概述 |
4.2 被收购方及其所属行业概况 |
4.2.1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
4.2.2 D集团情况概述 |
4.3 我国煤电一体化发展历程 |
4.4 GN集团合并D集团事件概述 |
4.4.1 GN集团合并D集团动因 |
4.4.2 GN集团合并D集团流程 |
4.4.3 GN集团并购整合情况概述 |
5 纵向一体化视角下GN集团并购绩效分析 |
5.1 案例分析思路 |
5.2 并购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5.2.1 纵向一体化程度测度指标 |
5.2.2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绩效评价指标 |
5.2.3 绩效评价体系及指标计算方法 |
5.3 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
5.3.1 纵向一体化水平计算 |
5.3.2 纵向一体化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
5.3.3 小结 |
5.4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绩效评价 |
5.4.1 基础财务指标 |
5.4.2 影响因素指标 |
5.4.3 小结 |
5.5 GN集团产业链整合实施路径建议 |
5.5.1 统筹规划内外部整合路径 |
5.5.2 理性选择产业链整合区域 |
5.5.3 内部合约提升抗风险能力 |
5.5.4 合理筹划煤电一体化项目 |
5.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6.2.1 本文不足 |
6.2.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4)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
1.1.2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经验事实 |
1.1.3 气候变化与能源的耦合关系 |
1.1.4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已采取的行动 |
1.1.5 中国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 |
2.1.2 能源系统 |
2.1.3 能源系统转型 |
2.1.4 气候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与科斯定理 |
2.2.3 脱钩理论 |
2.2.4 气候变化经济学模型 |
2.3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
2.3.2 文献数量 |
2.3.3 作者分析 |
2.3.4 研究机构分析 |
2.3.5 期刊分析 |
2.3.6 研究热点 |
2.3.7 研究进展评析 |
第三章 全球及主要区域能源消费经验事实 |
3.1 数据来源 |
3.2 全球能源消费演变特点 |
3.2.1 一次能源消费 |
3.2.2 二次能源消费 |
3.3 能源人均消费均衡性测度 |
3.3.1 均衡性测度方法 |
3.3.2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分解 |
3.3.3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分项分解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变化响应格局 |
4.1 研究基础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预测模型 |
4.1.3 气候情景设定 |
4.1.4 研究区域 |
4.2 不同温升情景一次能源变化响应 |
4.2.1 全球一次能源的响应特征 |
4.2.2 主要区域一次能源的响应 |
4.3 不同温升情景二次能源变化响应 |
4.3.1 全球二次能源的响应 |
4.3.2 主要区域二次能源的响应 |
4.4 不同温升情景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 |
4.4.1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变化影响因子贡献分解 |
4.4.2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量贡献分解测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温升情景区域能源投资缺口和政策成本 |
5.1 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现状 |
5.2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缺口 |
5.2.1 不同温升情景未来能源投资 |
5.2.2 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 |
5.3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的政策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投资缺口及政策成本 |
6.1 数据来源 |
6.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系统响应 |
6.2.1 一次能源响应 |
6.2.2 二次能源响应 |
6.3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净投资缺口 |
6.3.1 中国能源投资现状 |
6.3.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未来能源投资 |
6.3.3 考虑碳税前提下中国的能源投资缺口 |
6.4 不同温升目标中国政策成本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定向增发动机的研究 |
1.2.2 定向增发与上市企业财务绩效的探究 |
1.2.3 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财务效应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贡献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产注入的概念 |
2.1.2 定向增发的概念 |
2.1.3 财务效应的概念 |
2.2 基础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价值评估理论 |
2.2.3 风险评估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第3章 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与财务效应 |
3.1 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 |
3.1.1 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动因 |
3.1.2 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实质 |
3.1.3 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类型 |
3.2 财务效应的衡量指标 |
3.2.1 注入资产质量 |
3.2.2 财务绩效 |
3.2.3 股东价值 |
3.3 不同类型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 |
3.3.1 优质资产注入产生财务正效应 |
3.3.2 不良资产注入产生财务负效应 |
第4章 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案例介绍 |
4.1 定向增发参与方基本情况及案例选择的适用性分析 |
4.1.1 定向增发方基本情况 |
4.1.2 资产注入方基本情况 |
4.1.3 交易标的的基本情况 |
4.1.4 案例选择的适用性分析 |
4.2 定向增发的背景和目的 |
4.2.1 定向增发的背景 |
4.2.2 定向增发的目的 |
4.3 定向增发方案的介绍 |
4.3.1 定向增发对象的选择 |
4.3.2 标的资产的质量要求 |
4.3.3 发行价格和定价依据 |
4.3.4 不确定因素与风险考量 |
4.4 定向增发方案的实施 |
4.4.1 定向增发方案主要内容 |
4.4.2 定向增发方案实施过程 |
第5章 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分析 |
5.1 注入资产质量的分析 |
5.1.1 注入资产相关度分析 |
5.1.2 注入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
5.2 水电业务财务业绩分析 |
5.2.1 发电量未扩反缩 |
5.2.2 水电收入不增反降 |
5.2.3 盈利能力指标下降 |
5.2.4 抗风险力表现不足 |
5.3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分析 |
5.3.1 偿债指标不升反降偿债能力弱 |
5.3.2 应收帐款周转减速营运效率低 |
5.3.3 盈利指标普遍下降盈利质量差 |
5.3.4 发展能力整体下滑促进作用弱 |
5.4 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分析 |
5.4.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 |
5.4.2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优质资产注入是促进公司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前提 |
6.2.2 资产注入后的管理和运营对保护和提升公司价值至关重要 |
6.2.3 强化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事后监管和追责制度势在必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省内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碳排放相关概念 |
2.1.1 人为源碳排放 |
2.1.2 碳排放演变动力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碳经济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能源-经济-环境(3E)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2.2.5 脱钩系统理论 |
2.2.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IPCC分部门碳排放测算方法 |
2.3.2 GIS空间分析方法 |
2.3.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2.3.4 STIRPAT模型 |
2.3.5 灰色预测GM(1,1)分析 |
2.3.6 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 |
2.3.7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陕西省人为源CO_2清单编制与不确定性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陕西省自然资源条件 |
3.1.2 陕西省政治经济发展现状 |
3.2 陕西省人为源CO_2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
3.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
3.2.2 数据来源 |
3.3 陕西省人为源CO_2排放结果分析 |
3.3.1 陕西省人为源CO_2总排放量分析 |
3.3.2 陕西省工业能源碳排放分析 |
3.3.3 陕西省交通运输碳排放分析 |
3.3.4 陕西省居民生活碳排放分析 |
3.3.5 陕西省工业过程排放分析 |
3.3.6 陕西省秸秆燃烧碳排放分析 |
3.3.7 陕西省废弃物处理碳排放分析 |
3.4 陕西省人为源CO_2排放方法不确定性分析 |
3.4.1 基于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计算 |
3.4.2 基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计算 |
3.4.3 陕西省人为源CO_2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4.1 碳排放的STIRPAT模型分解 |
4.1.1 驱动因子选取与模型扩展 |
4.1.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空间演化格局 |
4.2.1 陕西省城市碳排放分析 |
4.2.2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空间格局 |
4.3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4.3.1 陕西省城市碳排放效率比较 |
4.3.2 陕西省城市碳排放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4.3.3 城市碳排放驱动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4 城市碳排放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行业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5.1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特征分析 |
5.1.1 Tapio脱钩模型 |
5.1.2 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状态分析 |
5.1.3 陕西省非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状态分析 |
5.2 陕西重点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陕西省火电行业碳排放测算 |
5.2.2 陕西省水泥、钢铁行业碳排放测算 |
5.3 陕西省人为源行业碳排放动力演化机制分析 |
5.3.1 陕西省行业碳排放动力VAR模型构建 |
5.3.2 VAR模型验证与分析 |
5.3.3 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 |
5.3.4 驱动因子对陕西省碳排放贡献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情景预测与减排潜力分析 |
6.1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情景假设 |
6.2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情景预测 |
6.2.1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高碳情景预测 |
6.2.2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基准情景预测 |
6.2.3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低碳情景预测 |
6.3 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判断与减排潜力分析 |
6.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6.3.2 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判断 |
6.3.3 陕西省碳减排潜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调控 |
7.1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决策尺度调控 |
7.1.1 构建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
7.1.2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发挥新能源作用 |
7.1.3 深化技术升级,高效控制高碳能源消耗 |
7.1.4 细化排放途径,形成“碳减排”产品 |
7.2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空间尺度调控 |
7.2.1 关中地区调控策略 |
7.2.2 陕北地区调控策略 |
7.2.3 陕南地区调控策略 |
7.3 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行业尺度调控 |
7.3.1 交通运输业碳减排调控策略 |
7.3.2 火电行业碳减排调控策略 |
7.3.3 水泥、钢铁行业碳减排调控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未来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及法律与政策变迁 |
第一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印度 |
四、西班牙 |
五、丹麦 |
六、中国 |
第二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变迁 |
一、技术研发和法律与政策初设阶段 |
二、早期商业化和法律与政策发展阶段 |
三、市场形成和法律与政策稳定阶段 |
四、形势变化和法律与政策调整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 |
第一节 发展目标制度 |
一、美国等国家采取立法方式规定发展目标 |
二、我国和印度以规划方式对发展目标进行安排 |
第二节 强制上网制度 |
一、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给予风电强制上网的扶持 |
二、美国和丹麦早期曾规定风电强制上网 |
三、中国的全额保障上网制度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美国的实施 |
二、缓慢发展的印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三、丹麦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尝试 |
四、形成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第四节 风机制造、风电入网等技术标准制度 |
一、严格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的典范——丹麦、美国和德国 |
二、西班牙的风电入网“双向义务”要求及调度控制 |
三、中国的技术标准与机组认证要求 |
第五节 风电场建设、风机树立环保要求 |
一、美国风能利用环境保护联邦立法 |
二、德国《环境相容性监测法》关于风能利用的规定 |
三、丹麦风能利用环境立法 |
四、主要存在于各类规划中的中国风能利用环境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 |
第一节 电价支持制度 |
一、固定电价制的代表性国家——德国 |
二、西班牙和丹麦的灵活电价制 |
三、美国早期的电价支持制度 |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电价令》分级确定风电电价 |
五、中国的风电“标杆电价”制度 |
第二节 直接财政补贴制度 |
一、美国和丹麦的风机装机补贴 |
二、丹麦和德国的风机更新补贴 |
三、印度实施的实际发电量补贴(GBI) |
四、中国的财政补贴制度 |
第三节 税收优惠制度 |
一、美国的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二、印度的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三、丹麦的公益性义务金减免和碳税返还制度 |
四、中国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四节 融资优惠制度 |
一、美国形式多样的融资优惠安排 |
二、德国的信贷优惠措施 |
三、中国立法中对融资优惠的原则规定 |
第五节 公众参与制度 |
一、丹麦全面细致的风电公众参与制度安排 |
二、美国鼓励公众参与的措施 |
三、德国的“能源合作社”机制 |
四、中国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 |
第一节 电力体制改革 |
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充分竞争 |
二、欧盟“电力指令”与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电力体制改革 |
三、印度电力体制改革尝试引入竞争机制 |
四、“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公共研发制度 |
一、美国的公共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 |
二、德国的研发资金和机构支持 |
三、丹麦对风能技术研发提供专项科研基金 |
四、西班牙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支持技术创新 |
五、中国的研发支持制度 |
第三节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
一、丹麦《能源执政协议》对电网建设的规定 |
二、西班牙要求电网规划与风电场规划同步进行 |
三、德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
四、美国通过立法要求电网现代化改造 |
五、中国电网建设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
第四节 征收化石能源税 |
一、丹麦的能源税制度 |
二、德国的生态税制度 |
三、美国的能源税制度 |
四、我国的环境税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 |
第一节 其他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启示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与挑战 |
第二节 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尚存问题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和挑战 |
第三节 中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建议 |
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明确约束性目标的法律责任 |
二、出台能源领域基本法,同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 |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电网硬件水平 |
四、加大体现市场机制要求的法律与政策的适用 |
五、坚持必要的财税鼓励制度 |
六、完善公共研发制度、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
七、扩大公众参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研究报告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科研项目情况 |
后记 |
(8)拍卖法对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配额分配与电力行业 |
1.2.2 电力行业减排成本评估路径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碳减排成本评估基础理论概述 |
2.1 碳减排成本传导效应经济学基础 |
2.1.1 科斯定理 |
2.1.2 庇古税 |
2.2 我国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的产生 |
2.3 资产评估基本理论方法 |
2.3.1 市场法 |
2.3.2 收益法 |
2.3.3 成本法 |
2.4 碳减排成本评估综合模型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配额影子价格评估测算 |
3.1 碳配额影子价格概述 |
3.2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优化模型 |
3.2.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 |
3.2.2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优化 |
3.2.3 岭回归 |
3.2.4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优化模型合理性检验 |
3.3 碳配额影子价格评估测算 |
3.3.1 数据 |
3.3.2 碳配额影子价格评估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发电行业结构评估优化 |
4.1 我国发电行业结构优化概述 |
4.2 我国发电行业结构优化模型分析 |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4.2.2 多目标线性规划 |
4.3 我国发电行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
4.3.1 电源结构评估测算 |
4.3.2 火力发电技术结构评估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评估测算分析 |
5.1 我国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评估结果 |
5.1.1 我国发电行业碳减排运行成本 |
5.1.2 我国发电行业碳减排投资成本 |
5.1.3 我国发电行业总减排成本和边际减排成本 |
5.2 碳减排成本分析及建议 |
5.2.1 成本负担原因解析 |
5.2.2 碳减排政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溪霞水库库区光—水—蓄微电网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光伏发电介绍以及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径流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3 水库调度研究现状 |
1.2.4 微电网调度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电网光伏发电预测出力研究 |
2.1 光伏太阳能发电预测介绍 |
2.2 神经网络预测工具的引入 |
2.2.1 GRNN神经网络的介绍 |
2.2.2 BP神经网络介绍 |
2.2.3 GRNN及BP神经网络的建立与数据处理方法 |
2.3 光伏发电量未来出力实例分析计算 |
2.4 溪霞水库库区光照辐射量的规律初步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溪霞水库微电网水力发电规律研究 |
3.1 水力发电降雨量的预测模型建立 |
3.1.1 我国降水与雨带活动简介 |
3.1.2 降水的成因及分类 |
3.1.3 溪霞水库年降雨量、降雨规律研究 |
3.2 径流量的分析计算 |
3.2.1 径流量的年变化规律 |
3.2.2 径流量的代表性分析计算方法 |
3.2.3 径流量的现代预测方法对比 |
3.3 径流量实例预测分析 |
3.4 溪霞水库库区径流量规律的初步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溪霞水库微电网负荷变化规律研究 |
4.1 天气因素影响用电量负荷 |
4.2 溪霞水库库区直供电片区用电量的初步研究 |
4.3 天气因子数据化及负荷仿真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发电调度综合分析计算 |
5.1 利用水能的基本知识及计算 |
5.2 溪霞水库库区基本资料情况分析 |
5.3 溪霞水库多目标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
5.4 离网型溪霞水库能源枯季及能源丰季多目标调度实现 |
5.4.1 溪霞水库多目标实现的现实能源综合条件分析 |
5.4.2 溪霞水库能源枯季季节运行方式多目标实现 |
5.4.3 溪霞水库能源旺季季节运行方式多目标实现 |
5.5 上水库建设改良及利用发电预测增强调度管控运行能力 |
5.6 并网型溪霞水库枯水及丰水期多目标调度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物质发电的相关概念 |
2.1.2 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形式 |
2.1.3 生物质发电的属性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博弈论理论 |
2.2.4 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
2.2.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博弈分析与政策选择 |
2.3.1 基于政府、电厂和农户的三方重复博弈模型分析 |
2.3.2 基于外部性的生物质发电市场均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国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国外典型国家的生物质发电发展状况 |
3.1.2 国外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相关政策 |
3.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区域 |
3.2.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模 |
3.2.3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技术设备状况 |
3.2.4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投资的经济性 |
3.2.5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相关政策 |
3.3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产业发展区域过于集中,燃料供应困难 |
3.3.2 产业未来发展规模仍需论证 |
3.3.3 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较差 |
3.3.4 政策保障仍需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 |
4.1 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 |
4.1.1 农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方法及参数确定 |
4.1.2 中国主要农业生物质资源储量 |
4.1.3 中国主要农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 |
4.2 中国林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 |
4.2.1 林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方法及参数确定 |
4.2.2 中国林业“三剩物”资源可收集量 |
4.2.3 中国林业“三剩物”资源发电潜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布局与发展规模分析 |
5.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布局 |
5.1.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区域布局 |
5.1.2 中国生物质发电企业选址决策的定量分析 |
5.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模分析 |
5.2.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模预测 |
5.2.2 中国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最佳装机规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成本效益评价 |
6.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投资成本分析 |
6.1.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投资成本构成分析 |
6.1.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投资成本变化预测 |
6.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
6.2.1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6.2.2 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建立完善的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体系 |
7.2 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规模,实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
7.3 加强国际合作,注重技术研发,降低产业投资成本 |
7.4 加大政府对生物质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我国发电总量的估测与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中国省际碳排放配额研究[J]. 邵桂兰,王金,李晨.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04)
- [2]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D]. 贺晋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煤电纵向一体化视角的GN集团合并D集团并购绩效研究[D]. 于梦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 孙红杰. 兰州大学, 2020(01)
- [5]桂冠电力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研究[D]. 苏颖超.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陕西省人为源碳排放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减排潜力研究[D]. 王小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D]. 王青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8]拍卖法对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影响评估研究[D]. 孙小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9]溪霞水库库区光—水—蓄微电网调度研究[D]. 李茂超. 南昌大学, 2016(03)
- [10]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D]. 刘志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