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里与韩非子政治思想的比较

马基雅维里与韩非子政治思想的比较

一、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周蓓[1](2021)在《韩非子与考底利耶国际政治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涵毅[2](2021)在《道德观与人性论:韩非子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立洋[3](2021)在《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文中研究指明

刘洋[4](2021)在《批判抑或赞同:韩非子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秦汉以来,关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学界一直处在争论不休的阶段,尤其是其伦理思想。有人认为韩非子弃道德于不顾、要法不要德、贬低了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甚至认为韩非的主张毁掉了所有的伦理价值,因此这一部分人认为韩非子是“轻道德”、“无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非道德主义”者。也有人认为,韩非子的道德观中有着明显的君德与臣德观念,虽然韩非的治国思想中以“法”为主,但是“德”的辅助作用也必不可少,而且韩非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充满了道德的元素,因此这些人认为韩非子思想中是有道德的。那么韩非究竟是持道德批判立场还是赞同立场呢?本文从原典出发,将研究维度置于韩非子对道德的态度上,找寻韩非子对道德的批判以及韩非子对道德赞同的相关资料,确立基本观点:韩非子虽然有很多对道德的批判,但韩非子其实是有自己的道德观,只不过他对“道”、“德”、人伦关系、社会治理等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独特的伦理思想体系。

张娜[5](2020)在《无情有义:韩非子与柏拉图正义思想之异同》文中研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历来被认为是"刻薄寡恩"的,他将亲人之间的关系认定为利害关系,对竞争中的失败者态度冷漠,更重要的是他强调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枉法曲断。韩非子的无情,正是因为他深刻地意识到了人之私利、私情对公领域的有害干扰,试图将之彻底逐出公领域。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城邦中废除家庭制度和私有财产,提倡卫士等级共有妻子儿女和财产,这是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彻底否定。与韩非子相同,柏拉图的无情也是为了排除个人私利和感情对社会正义的破坏。为了在政治混乱、正义缺失的时代重建正义,他们强调社会和国家公利高于个人私利。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不同程度地将个人工具化。不同的是,韩非子秉持"世异则事异"的历史观,因此有可能在国家大治之后,改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使个人成为目的而国家成为工具。柏拉图则基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和理念论,认为理想城邦不应有任何变化,这样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就无从改变。韩非子与柏拉图思想的相似性说明,无论中西,心智结构相同的人们会基于相同的人性,对相似的时代问题给出大致相同的解决方案;而他们思想的差异性则展现出古代中国思想与古希腊哲学的根本性差异。

阎诗燃[6](2020)在《荀子“法”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哲学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来讲,其实是一种相对年轻的哲学领域。基于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思想研究,发现政治哲学又贯穿于先秦时期各思想学派之中,这是由于社会与政治的需要。儒学作为先秦时期主要的学派,其产生也是缘由于此:建构和谐、安定的社会,即对于善的思考和探索,政治哲学所要做的工作便是引导我们向善的方向行动。荀子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大儒,批判性的吸收各家学派理论,对传统儒家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更多的集中在荀子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当中。荀子所构建的政治理论体系之归宿便是建立“正理平治”的王道之国家,基于此目标,荀子主要借鉴法家的“法”思想,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提出“隆礼至法”。笔者以荀子的“法”为核心,通过梳理荀子的“法”思想,进而把握荀子的政治哲学理论。以荀子的人性论、天人观为基点,探求荀子提出“法”理论的正当性。荀子不同于孔孟等传统儒家学者,更注重于现实因素,强调对人的治理,通过教化和礼乐刑政去约束各个阶层,形成“重民→理官→尊君”的政治脉络,这其中皆有“法”思想的存在,但荀子之“法”是继承孔子“礼”之根本价值,为迎合时代之需,对法家思想进行的批判性借鉴。荀子提出的“礼法”思想丰富了“礼”的意涵,增大了“礼”的外在规范性,将传统儒家之内在、绵柔之“礼”变为外在、刚硬之“礼法”。在战争频发的战国时期,荀子所提出的“法”的政治哲学思想为当时提供了一套政治方案,对于当今的社会生活,这套理论同样有着明显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其理论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通过梳理荀子“法”思想,从而探索荀子的政治理论体系,厘清荀子“法”思想之于构建“正理平治”社会的意义,并进行一种现代转化,这便是笔者接下来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牛文惠[7](2020)在《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和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修辞学家,其话语叙述和言语行为都离不开修辞作为支撑。尽管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在政治界广为流传,但是其修辞学思想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马基雅维利没有专门写过关于修辞学的论着,他的修辞学思想杂糅在他的政治观念和历史思想之中,难以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和西方学者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研究已经成型,且以批评定式居多,导致了多维度研究的失衡。因此,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马基雅维利的修辞学思想展开研究:(1)马基雅维利与古典修辞学传统之间的关系;(2)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的主要内容;(3)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的影响。论文首先以国内外学者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研究现状的演绎分析为起点,论述了其修辞学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结合马基雅维利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等,对马基雅维利的修辞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从历时的维度梳理了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探讨了马基雅维利与古典修辞学传统之间的渊源。最后,在分析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术》和《曼陀罗》等主要体现其修辞学思想着作的基础上,将马基雅维利的修辞学思想分为古典修辞思想、政治修辞、二元修辞哲学、女性主义修辞、伦理修辞和叙事修辞,并对其修辞学思想内涵进行系统地阐释。研究发现影响马基雅维利修辞思想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修辞学思想和修辞教育在弗洛伦萨得到了广泛传播和繁荣发展。第二,马基雅维利从少年到青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修辞学教育。并且在当时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条件。第三,十四年的政治职业生涯和牢狱生活让他意识到了修辞和修辞妥协的重要性。此外,研究发现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修辞是审议修辞与论辩修辞的结合,是建立在伦理和道德基础上的政治劝说;二元对立修辞是论辩修辞的一种表现形式,旨在引导受众从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女性主义修辞体现了马基雅维利的早期共产主义意识;通过女性主义修辞与叙事修辞的结合,马基雅维里实现了作品的统一,也实现了“运气”与“美德”在修辞劝说中的微妙平衡;其伦理修辞更为现当代修辞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马基雅维利的修辞学思想是在古典修辞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修辞学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杂糅在一起,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的不平衡,将研究重点从政治学领域转向了修辞学领域,促进了马基雅维里研究视角的创新;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修辞的认识。

胡佩佩[8](2019)在《拿破仑论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拿破仑批注版)中的政体理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拿破仑阅读、践行、批驳、赞赏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为切入点,以拿破仑的政治实践(青年时期至帝国时期)为线索,探究拿破仑在不同时期如何思考马基雅维利的政体理论以及治国技艺,并探析他从共和国走向帝国(君主国)的原因。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教导拿破仑,缔造国家需要依赖新君主的德行才干,保存国家则需要共和国的体制秩序。共和国成员禀有不同的性情,关注不同的利益,因此践行不同的德行;马基雅维利将其分为人民与贵族,或者卓越公民与普通公民两类。他们之间的不和与纷争是促成共和国自由与强大的原因,但前提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必须在共同体的法律体系下展开。共和国皆有人民与贵族,法律权威的权杖最好置于何人之手?马基雅维利得出的历史教训是,如果共和国将权柄授予贵族,甚至大人物,那么它将走向腐败,直至堕落、消亡;如果授予人民,那么人民不仅享有治权,且为维护共和国的自由竖起一道屏障。因为人民人数众多,有着广泛的力量,它既可以扩大权威的公共性,也可以维护法律的至上性。然而,奉马基雅维利为帝王师的拿破仑在科西嘉独立战争之后,放弃了马基雅维利的共和国理论。他观察到人民的性情善变,而贵族们贪得无厌,因此他们都是靠不住的。拿破仑坚信,要想成功地驾驭贵族和人民,只有成为新君主国的新君主。因为新君主国的贵族是由君主提拔的新人,人民则受君主定国安邦的恩惠,两者皆臣服于君主的威权之下。事实上,拿破仑利用贵族,欺骗人民,娴熟地运用狮子和狐狸的性格,凭靠自己的“德行”(virtù),战胜“机运”(fortuna),终结了共和制和国家动乱,最终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帝国糅和了马基雅维利政体理论中共和国与君主国的特质。这位雄主不断地完善帝国的法律体系,颁布现代法典,却将法律权威置于其个人权威之下;他不断地发动新的战争、攫取新的国家,却丧失了贵族的拥护和人民的忠诚,其帝国也很快灰飞烟灭。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政治家的拿破仑其实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政体理论的微言大义,其亡也忽焉。拿破仑的政治实践无疑为马基雅维利的政体理论增添了新注脚。

万阿东[9](2019)在《传统人性理论对权力制约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权力(本文指公共权力)是人类共同体组织形成的产物和特征之一,而权力在人类最典型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中运行则常常表现出利益性、独立性、服务性、强制性、扩张性等特性。权力几乎自产生时起就陷入了为人和社会存续需要服务的应然与面临失制和异化的实然的二重化矛盾之中,实然困境促进治道建构与治理实践,中外历史上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或以积极地提出政治理论、或以推动政治实践的方式来寻求对权力的驯服,权力制约就是他们普遍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种根本性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发现以性善和性恶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人性理论融入进了传统权力制约的理论及实践发展之中,传统人性理论以肇始且返归应用于传统权力制约的方式回应了治理现实、以紧密引导传统权力制约思想发展的方式导引了制约理论、以深刻影响传统权力制约实践走向的方式影响了制约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使对人的认识返归到了其现实根源,实际上从历史、现实、发展、价值四个维度上推动了传统人性理论趋向现实的逻辑转向,形成了“现实的人”思想。变革性的转向映现出了传统人性理论因应于经济需要而出场的实质,凸显出了传统人性理论的片面性、阶级性、不彻底性及其唯心主义本质,揭示出了权力背离公共性而陷入失制的根源实为人在现实中的异化,这也推动了权力制约探索返归其现实逻辑。传统人性理论及其转向对当代权力制约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引致思作用,启示当前权力制约实践应:站定人民的立场,坚持引导权力返归公共性而服务于人的发展需求;秉持唯物的观点,客观认识人的现实性与权力的利益性;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人的现实矛盾与权力运行矛盾;具备发展的视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人与权力;发挥能动的力量,将制约监督与人的能动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王宏强[10](2019)在《韩非君道论研究》文中指出先秦诸子大多将重建秩序和实现治世寄托在“明君”身上,他们的“治道”因而往往最终落实在“君道”上。所谓君道是思想家对理想君主所赋予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以及政治规范。有别于其他诸子,韩非试图为“中主”设计一套为君之道,意在使资质平平的君主也能够实现高效统治。如何确保君主权位的恒久稳固,并能够有效运用绝对化的权力,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是韩非君道论的核心问题。韩非一方面反对“必待贤而治”,刻意遮蔽中主极易沦为暗主的问题,为中主进行集权统治提供了合理性说明;另一方面反对任何形式的君臣易位,将君主永享国祚视为天经地义。运用“法治”进行社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礼法转变、儒法之争和驱民于农战三个维度看,韩非的法治具有“绝对性”的特征,即一方面君主绝对控制臣民,另一方面臣民绝对顺从君主。官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最独特的部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二是君主对官僚系统中重臣的重点控制。所谓“整体控制”是指君主将官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法术”来选拔、课考和规范官僚,使官僚系统得以高效运转,从而成为忠实贯彻君主意志的工具。所谓“重点控制”是指君主将重臣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以“术”来防范、伺察和严惩重臣,消除对君权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君主的社会控制和官僚控制归根结底均是对“人”的控制,“人情”便是君主控制臣民最切实的着力点。韩非的“人情”仅仅指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缺少“人之为人”的内涵。“因人情”实际上是君主“用人情”基础上对“人”进行控制的方略,具有鲜明的将“人”工具化的倾向。韩非君道论本身呈现出君主由自我控制向自我膨胀演化的轨迹,这一演变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专制君主从自信自律向自圣自负演变的趋势,即“体道守法”和“虚静无为”势必朝“依道弄法”和“贪躁妄为”的方向演进,这样“因人情”最终必然逻辑地转变为“逆人情”。总之,韩非君道论的要旨是君主简便高效地控制官僚系统进而控制社会,意在构建一个强大到极致的君主权力系统和一个萎缩到极致的编户齐民社会,从而以富强之资一统天下。研究韩非君道论既有助于理解周秦之变的历史趋势,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得君行道”的政治思维和理论困境。

二、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4)批判抑或赞同:韩非子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韩非子伦理思想的背景与渊源
    第一节 韩非子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经济制度的变革
        二、政治结构的变化
        三、思想领域的繁荣
    第二节 韩非子伦理思想的渊源
        一、源之以老的“道”与“德”思想
        二、参之以荀的“好利”、“疾恶”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韩非子对道德的批判
    第一节 韩非子对道德批判的主要表现
        一、韩非子对道德作用的批判
        二、韩非子对道德主张的批判
        三、韩非子对道德典范的批判
    第二节 韩非子对道德批判的原因解析
        一、“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的时代原因
        二、舍“厚爱”取“薄爱”的理论推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韩非子对道德的赞同
    第一节 韩非子对道德赞同的体现
        一、“理之者也”的道论
        二、“身全之谓德”的德论
        三、“静退以为宝”的明主道德论
    第二节 韩非子对道德赞同的理论依据
        一、韩非子对儒家仁义忠智的继承与改铸
        二、韩非子对老子思想的改造与吸收
        三、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韩非子伦理思的影响及其作用
    第一节 积极影响
        一、超越先秦儒墨思想家所主张的道德政治观的局限
        二、肯定人们追求利益行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第二节 消极影响
        一、否定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缺乏长治久安之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无情有义:韩非子与柏拉图正义思想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二、无情
三、有义
四、个人与国家

(6)荀子“法”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何为政治哲学
        1.1 哲学与政治哲学
        1.2 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
        1.3 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政治学)
    2.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3.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内研究动态
        3.2 国外研究动态
第一章 荀子“法”的政治哲学理论基底
    1.1 荀子政治理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1.2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的天人观
        1.2.1 还原天的自然性
        1.2.2 增加人的能动性
    1.3 “性恶”——荀子的人性论
        1.3.1 何为“性”
        1.3.2 为何“恶”
第二章 荀子“法”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索
    2.1“正理平治”——法之必要性
    2.2 “礼法”——法之意涵
        2.2.1 以“礼”为主导,“礼法”即“义法”
        2.2.2 以“法”为约束,“礼法”即一种政治手段
    2.3 “明德慎刑”——法之地位
        2.3.1 法与礼
        2.3.2 法与刑
        2.3.3 法与教化
        2.3.4 法与君子
第三章 荀子“法”思想的政治哲学脉络
    3.1 “法”以止欲
    3.2 “法”以助君
    3.3 “法”理百官
    3.4 “法”治万民
第四章 荀子“法”政治哲学思想的再思考与当今的审视
    4.1 荀子“法”之再思考
    4.2 荀子“法”的政治理论体系的当代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Organization of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Machiavelli’s Thoughts Abroad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achiavelli’s Thoughts at Home
    2.3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 The Background of Machiavelli’s Rhetorical Thoughts
    3.1 Florence Before Machiavelli’s Time
    3.2 Machiavelli’s Life and Time
    3.3 Machiavelli’s Source of Inspiration
    3.4 Machiavelli’s Humanist Tradition
Chapter Four Machiavelli’s Rhetorical Thoughts
    4.1 Machiavelli’s View of Classical Rhetoric
    4.2 Machiavelli’s View of Political Rhetoric
    4.3 Machiavelli’Binary Rhetorical Philosophy
    4.4 Machiavelli’s view of Feminist Rhetoric
    4.5 Machiavelli’s Ethical Rhetoric
        4.5.1 Machiavelli’s Virtù
        4.5.2 Machiavelli’s Laughing Lion and Strutting Fox
    4.6 Machiavelli’s Narrative Rhetoric
        4.6.1 The Direct Statement
        4.6.2 The Rhetorical Compromis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search Findings
        5.1.1 Machiavelli’s Rhetorical Thoughts
        5.1.2 The Influence of Machiavelli’s Rhetorical Thoughts
    5.2 Research Implication
        5.2.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5.2.2 Practical Implication
    5.3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8)拿破仑论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拿破仑批注版)中的政体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拿破仑如何阅读马基雅维利
    (一) 政治实践
    (二) 主要论题
    (三) 真实意图
二、拿破仑论马基雅维利的共和国
    (一) 公民德行
    (二) 公民生活
    (三) 论共和国
    (四) 法律权威
三、拿破仑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国
    (一) 机运
    (二) 军事技艺
    (三) 论君主国
    (四) 新君主
结语
参考文献

(9)传统人性理论对权力制约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前提问题:国家本质、权力制约及传统人性理论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一)氏族到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矛盾与本质:从矛盾调和到统治工具
    二、权力的实然特性
        (一)利益性:从调配资源到被资源化
        (二)独立性:一经形成即相对分离
        (三)服务性:满足权力主体的需求
        (四)强制性:依靠和运用国家机器
        (五)扩张性:在“维护”中“侵犯”
    三、权力制约的方式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
        (三)以道德制约权力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
    四、传统的人性理论
        (一)性善论
        (二)性恶论
第二章 融入发展:传统人性理论融入了传统权力制约的发展之中
    一、回应现实:肇始且应用于传统权力治理的需求
        (一)权力的实然失制困境促使对权力实行制约
        (二)人性理论探索肇始并返归应用于权力制约
    二、导引理论:紧密导引传统权力制约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性善主流认知导向“阳儒阴法”的治道思想
        (二)西方性恶认知引往以法补理、以衡约权的制约理念
    三、影响实践:深刻影响传统权力制约实践的走向
        (一)中国德主刑辅、外法内儒的传统权力制约实践
        (二)西方以法补理、以衡约权的传统权力制约实践
第三章 推动转向:传统人性理论的转向推动了权力制约返归现实
    一、传统人性理论趋向现实的逻辑转向
        (一)传统人性思想逻辑转向的理论进路——四个维度
        (二)传统人性思想逻辑转向的理论成果——现实的人
    二、传统人性理论实质因应于经济需要而出场
        (一)中国传统性善理论因应自然经济基础需要而生发
        (二)西方传统性恶理论因应商品经济基础需要而生发
    三、权力制约探索返归现实逻辑及人的异化
        (一)权力失制表现在对应然公共性的背离
        (二)权力失制根源于人在现实中的异化
        (三)权力制约探索返归于其现实逻辑
第四章 指引致思:传统人性理论及其转向指引了当前权力制约致思
    一、站定人民的立场:人的发展需求与权力的公共性
    二、秉持唯物的观点:人的现实性与权力的利益性
    三、运用辩证的方法:人的存在矛盾与权力运行矛盾
    四、具备发展的视阈:发展的眼光及人与权力
    五、发挥能动的力量:制约的笼子与人的能动性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韩非君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韩非研究述评
        一、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法家与韩非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韩非研究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港台地区的韩非研究
        四、国外的韩非研究
        五、韩非思想的专题研究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韩非其人其书及韩非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韩非其人其书
        一、韩非的生平
        二、《韩非子》一书的编纂、传承、版本与真伪问题
    第二节 韩非君道论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韩非君道论的思想背景
第二章 韩非君道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道理论与以道论君
    第二节 变化史观与新圣登场
    第三节 矛盾观与敌对意识
    第四节 人情论与君臣市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韩非的“势”论与绝对君权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以赏罚权为核心的君主之“势”
    第二节 韩非“势”论所内含的绝对尊君意识
    第三节 追求明主、批判暗主与绝对尊君
    第四节 韩非绝对尊君的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韩非的“法治”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从礼法转变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从儒法之争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从驱民于农战看法家“法治”的御民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韩非的“术”与官僚控制
    第一节 韩非的“法术”与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
    第二节 韩非的“术”与君主对重臣的“重点控制”
        一、重臣对君主的壅蔽
        二、君主的防壅之术
    第三节 韩非官僚控制理论的内在悖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韩非的“因人情”与君道论的建构
    第一节 不以“人之为人”为内涵的“人情”
    第二节 “因人情”与“人”的工具化
    第三节 有关君之“人情”的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韩非君道论的政治逻辑与内在矛盾
    第一节 体道守法与依道弄法
    第二节 虚静无为与贪躁妄为
    第三节 顺人情与逆人情
    第四节 韩非君道论的内在逻辑
    第五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韩非子与考底利耶国际政治思想比较研究[D]. 周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2]道德观与人性论:韩非子政治思想研究[D]. 张涵毅. 西北大学, 2021
  • [3]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D]. 张立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批判抑或赞同:韩非子伦理思想研究[D]. 刘洋.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无情有义:韩非子与柏拉图正义思想之异同[J]. 张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荀子“法”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 阎诗燃. 山西大学, 2020(11)
  • [7]马基雅维利修辞学思想研究[D]. 牛文惠. 郑州大学, 2020(03)
  • [8]拿破仑论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拿破仑批注版)中的政体理论[D]. 胡佩佩.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传统人性理论对权力制约的作用研究[D]. 万阿东.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9(01)
  • [10]韩非君道论研究[D]. 王宏强.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马基雅维里与韩非子政治思想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