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郑厚平,潘文桉,黄贵庆[1](2021)在《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药制剂是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以传统为主,提取技术相对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新的提取技术涌现而出,本文对超声波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酶提取技术、闪式提取技术、超滤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6种新技术做一综述,以期为中药制剂提取工艺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薛峰,黄剑宇,吴浩,李俊松,狄留庆,乔宏志[2](2020)在《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高要求。围绕中药粉碎、提取、灭菌、保鲜等关键加工技术,综述了其原理、特点以及近年来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中药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化、现代化研发提供参考。
喻芬,万娜,伍振峰,李远辉,王雅琪,杨明[3](2020)在《减压提取及其联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药挥发油应用领域的扩大,新型提取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减压蒸馏提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工艺,通过调控真空度实现溶剂沸点降低,可以保持溶剂处于低温沸腾状态,使挥发油成分不易被破坏。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统计,综述减压技术的提取原理、优缺点、应用现状及新型技术与减压提取联合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瞬时控制压降法、超声联合减压提取、微波联合减压提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减压提取。基于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中药挥发油中的实际应用,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为中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设备升级提供新思路。
郝豪奇[4](2020)在《加压溶剂提取对丹参成分及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丹参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主要药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及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实际生产中常需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提取丹参两种主要活性成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课题探讨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在丹参提取中的应用,利用加压溶剂特性,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实现同时提取丹参两种活性成分,并对其传质过程机理进行研究,以达到简化提取工艺,提高丹参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丹参提取物得率影响,采用高效液相定性分析提取物成分,并通过药效学研究评价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活性。与传统水煎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相比,加压溶剂法浸膏得率最高,为43.52%。动物实验体内药效学评价显示,各方法所得提取物均有一定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效果;体外抗氧化实验DPPH与·OH清除效果、铁离子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加压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说明加压溶剂提取法虽然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提取,但不会破坏药效成分。2.采用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对丹参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压力等因素对丹参药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星点设计-响应面的方法,以丹参提取物总浸膏得率,丹参总酮提取率及丹参总酚酸提取率作为提取条件优化的指标,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70.2%,提取温度为134.22℃,提取时间为84.17 min。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可同时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3.研究加压溶剂提取丹参药效成分的传质机理,分析了温度对总酮与总酚酸类成分提取速率及传质过程的影响。建立的二阶动力学方程:总酮:(?)总酚酸:(?)可用于描述加压溶剂提取传质过程,为丹参活性成分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4.初步探讨了传统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法与加压水提取法及加压醇提取法的工艺成本,丰富了加压溶剂提取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前景。综上,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可同时提取丹参中两种活性成分,为中药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林于洋[5](2020)在《酶-微波辅助协同提取心里美萝卜中有效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L)(别名水果萝卜)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着名的药食同源蔬菜品种之一。心里美萝卜主要成分为花青素和多糖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抑菌、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视力等生理活性。与传统单一提取技术存在提取不完全、效率低和溶剂用量大的缺点相比,新型提取技术如酶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因具有提取高效的特点逐渐被应用。酶辅助提取法通过高效专一水解和破坏植物细胞壁组成从而释放细胞内容物,增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常作为辅助技术应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是一种有前途的萃取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溶剂消耗低且易于控制的优点,它是基于离子传导和偶极旋转对分子的直接作用。微波辐射引起溶剂温度和细胞内压力的迅速升高,从而加速目标化合物在植物基质中扩散并释放植物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为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产品,本文将酶辅助提取法与微波辅助提取法相结合,旨在协同发挥两者优势,建立高效提取心里美萝卜中有效成分的新技术,既克服常规提取技术的缺点,又能促进提取产率的提高。鉴于花青素和多糖化合物强大的生理活性,采用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分别心里美萝卜中花青素稳定性、单体结构以及多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为医药、食品等产品开发提供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酶解催化和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将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联用萃取心里美萝卜中的花青素,旨在协同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提取效率。为此研究了酶种类、pH、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颗粒度等因素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设计方法进一步优化了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选择24%纤维素酶浓度,pH=4.00,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50℃,时间7.17 min,液料比60 mg/L以及药材颗粒度80目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提取率。花青素提取率为6.125±0.034 mg/g,与模型预测值6.292 mg/g基本一致。除此之外,还测得心里美萝卜样品含水量为92.114±1.036%,灰分6.065±0.025%,蛋白质136±3 mg/g,黄酮化合物38.017±0.207 mg/g和多酚化合物29.417±1.084 mg/g。与传统的单一提取技术相比,本实验建立的新提取方法不仅可以协同发挥酶和微波的作用,而且克服了耗时和操作繁琐的缺点,可代替常规提取方法用于花青素的提取中。2、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法,对提取的花青素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以便进一步研究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筛选发现D101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利用该树脂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对花青素提取物研究了纯化分离条件,以进一步提高纯度。结果表明:当样品溶液pH=2.00,最大上样体积520 mL(浓度0.15 mg/mL),最大水洗体积600 mL,以80%乙醇(含0.1%HCl)为洗脱剂,最大洗脱剂体积150 mL,花青素纯度从0.794±0.026%提高到19.538±0.522%(色价从4.035±0.051提高到86.975±0.138)。纯化后产品通过稳定性试验发现pH、温度和光照明显地影响花青素的降解速度,大部分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花青素无明显不良影响,但Fe3+、Vc和山梨酸钾的加入会使花青素发生沉淀或者降解;通过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93.95±0.01%,87.40±0.14%,99.56±0.34%和77.85±1.68%,IC50分别为0.026 mg/mL,0.043 mg/mL,0.0080 mg/mL和0.046 mg/mL。3、采用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PLC-Q-Orbitrap-MS)技术对纯化后的花青素进行了鉴定。研究色谱分离结果、一级和二级碎片离子质谱图,经过综合分析推断,发现纯化后的花青素提取物中有11种花青素,其化学结构主要是以天竺葵色素为母体的酰基化花色苷。其中以天竺葵素-3-(对香豆酰)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含量最高,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为外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该花青素含量为1.95 mg/g。4、通过酶筛选试验,利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催化,与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方法结合,以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萃取剂,研究了微波场强化和酶辅助提取心里美萝卜中多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立酶-微波协同萃取多糖的新方法,旨在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并通过双水相提取获得不同的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设计优化提取过程,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如下:乙醇(w/w,26%)/硫酸铵(w/w,21%)双水相体系作为提取剂,木瓜蛋白酶浓度24.50%,pH为5.00,药材80目,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为8.41 min,液料比63 mL/g,上相多糖(PTP)和下相多糖(PBP)的提取率分别为9.107±0.391%和32.506±0.046%。通过高效凝胶色谱法分析得到PTP和PBP的MW和Mn分别为15935 Da,4648 Da和27962 Da,8239Da。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TP和PBP在3100 cm-1,2900 cm-1,1600 cm-1,1400 cm-1和1100-1000 cm-1处均有表征多糖结构的吸收峰。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表明PTP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PBP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少量岩藻糖组成;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PTP和PBP对超氧阴离子,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分别为39.12±1.89%,71.29±4.10%,57.89±0.16%,49.73±0.17%,56.67±2.21%和32.17±0.36%,40.80±1.11%,49.4 3±1.14%,39.51±1.60%,38.16±1.66%,说明心里美萝卜多糖具有开发成为抗氧化剂的潜力,扩宽新药研发的来源。
王仁广[6](2019)在《一种新型电磁裂解技术在中药大黄、黄芩、柴胡提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电磁裂解水提中药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黄芩中黄芩苷、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最佳工艺,并利用扫描电镜法初步探讨电磁裂解提取中药的机制,以黄芩为例建立电磁裂解法的HPLC指纹图谱,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该提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物料粒度、液固比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分别以大黄总蒽醌、黄芩苷、柴胡皂苷a、d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大黄总蒽醌、黄芩苷、柴胡皂苷a、d电磁裂解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超声法、乙醇回流法和煎煮法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电磁裂解提取前后不同药材粉末的表面结构。以黄芩为例,建立电磁裂解法、乙醇回流法、超声法、煎煮法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电磁裂解法与其他几种方法提取液物质基础的差异性。结果:大黄总蒽醌电磁裂解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65 min,提取次数3次,液固比13 mL·g-1,总蒽醌的提取率为17.12 mg·g-1,超声法和煎煮法分别为15.03 mg·g-1和12.73 mg·g-1。电磁裂解法总蒽醌的提取率高于超声法和煎煮法。黄芩苷电磁裂解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41 min,物料粒度过100目筛,液固比33 mL·g-1,黄芩苷的提取率为12.21%。超声法、乙醇回流法和煎煮法黄芩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2.91%,12.62%,11.61%,电磁裂解提取法黄芩苷的提取率与其他几种常规提取方法接近。柴胡皂苷a、d电磁裂解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32 min,物料粒度过80目筛,液料比28 mL·g-1。在该条件下,柴胡皂苷a、d的提取率为8.42 mg·g-1。超声法和煎煮法柴胡皂苷a、d的提取率分别为8.34 mg·g-1,8.06 mg·g-1。电磁裂解法柴胡皂苷a、d的提取率略高于其他2种提取方法,电磁裂解法对3种中药中指标性成分的提取时间均明显缩短。由扫描电镜可以看出,经过电磁裂解提取后3种药材粉末的表面结构均发生了改变,黄芩指纹图谱表明电磁裂解法与其他几种提取方法黄芩提取液物质基础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结论:作为一种新型中药提取技术,电磁裂解提取具有快速高效、省时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可为中药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
刘丹彤,郑成,毛桃嫣[7](2019)在《心血管中药方剂暖心方微波提取》文中指出因煎煮法等传统萃取方法不适用于提取热稳定性低的成分、萃取率不高,且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单一药材的提取,故本研究使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中药复方(暖心方)中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技术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微波功率、萃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此外,通过SEM对细胞破壁情况分析,了解其微波提取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微波提取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200 W、萃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1次。与传统加热萃取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能明显地缩短萃取时间,实现了节能高效。微波辐射因能深入并作用于中药材内部,使细胞壁破损,更好地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
崔国强[8](2019)在《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杜仲为我国特有植物,在我国被广泛种植。但是,目前对杜仲资源的并没有被完全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本论文以杜仲的可再生资源杜仲皮为实验原料,对目标成分的分离工艺进行创新,并建立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达到高效、环保、资源多级利用的目的。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提取技术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以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提取的活性成分进行富集纯化;应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活性成分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对杜仲皮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进行分析;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生成糠醛,并对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以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并对磺化炭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本研究实现了杜仲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杜仲资源的生态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的支撑,主要内容如下: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法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京尼平苷酸、京尼平、京尼平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茶皂素作为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可降解、可增加目标化合物溶解性等特点,循环超声增加了提取溶剂的流动性,促进细胞破裂。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0.3%茶皂素浓度、提取温度49℃、液料比10 mL/g、超声功率490 W、超声时间21 min、搅拌速度1000 r/min。在最佳条件下,杜仲皮中目标化合物的总得率为6.62±3.15 mg/g,与索氏提取法在提取动力学和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对比。这一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对提取的杜仲皮中4种活性成分进行制备,在优选范围内优选出HPD-417为优选树脂,优化出该树脂的动态吸附、洗脱条件为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13 BV,洗脱剂的乙醇体积分数40%和洗脱流速3 BV/h。对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的溶剂系统为:两相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水(0.7:1.1:2,v/v)和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4:5,v/v)用于制备4种活性成分。同时,优化的高速逆流色谱的制备条件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线圈转速1000 r/min和系统温度为35℃。最终得到4种活性成分的纯度分别为京尼平苷酸(94.53%土 1.05%)、松脂醇二葡萄糖苷(91.24%±1.23%)、京尼平苷(92.14%±2.15%)和京尼平(91.46%±3.24%)并通过HPLC-MS和1H-NMR对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对制备产生的废液进行生态化处理,通过精馏回收溶剂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然后采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提取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83OC、加热时间1 h和浸泡时间4 h。通过上述优化后的提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杜仲胶实际的得率为80.46±2.55 mg/g。分别对石油醚和柠檬烯提取的杜仲胶进行理化特性表征,包括GPC、FTIR、1H-NMR、TG、DSC分析,并建立动力学曲线,柠檬烯提取达到平衡点所消耗的时间要远远少于石油醚提取,因此,柠檬烯作为提取杜仲胶的溶剂要优于石油醚。对回收的柠檬烯进行可重复利用实验,在6次循环使用过程中,杜仲胶的平均得率为80±4 mg/g,证明回收的柠檬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提取杜仲胶。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木瓜蛋白酶结合Sevage试剂萃取对杜仲皮多糖进行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级纯化,得到杜仲皮多糖1、杜仲皮多糖2和杜仲皮多糖3。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纯度和分子量进行分析。对获得的高纯度多糖组分进行水解、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其糖基构成。最后,采用UV、FTIR和NMR对多糖组分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解析。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杜仲皮多糖的糖基构成未见报道,为今后杜仲多糖的纯化、高级结构分析及活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初级剩余物半纤维素制备糠醛,并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通过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对杜仲皮半纤维素进行糖基结构分析。采用超声微波协同反应萃取仪作为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反应装置,优化的催化剂制备糠醛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反应温度140℃、超声辐射功率50 W和催化剂加入量400 mg,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糠醛得率为581.94±28.32 mg/g。催化剂重复回收使用6次制备糠醛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7.09%土 3.9%。因此,回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制备糠醛。应用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并对合成的磺化炭及炭化样品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采用微波协同萃取仪作为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装置,优化出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in和磺化炭加入量9%,在优化条件下羟基酪醇的转化率为0.32±0.015 mg/mg。对杜仲皮磺化炭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磺化炭重复回收使用6次转化羟基酪醇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9.37%±3.66%。说明回收的磺化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
陈曦[9](2018)在《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微波提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因其简单、方便、快速和选择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微波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提取装置及其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臧振中,杨明,管咏梅,伍振峰,张建林,刘媛[10](2018)在《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阶段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相对落后,工艺粗放、装备水平较低,制造过程主要为单元操作和人工操作,远未达到整个工艺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中药提取工艺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将工艺参数和操作进行有效及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中药绿色智能生产。本文结合中药提取工艺的现状,对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中药提取新工艺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绿色智能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微波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 |
1.1 超声波萃取技术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 酶提取技术 |
1.4 闪式提取技术 |
1.5 超滤萃取技术 |
1.6 微波萃取技术 |
2 总结 |
(2)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微粉碎技术 |
2 超声波技术 |
2.1 活性成分的提取 |
2.2 中药材清洗 |
2.3 中药材防霉防蛀 |
2.4 中药材及浸膏的干燥 |
2.5 中药无损检测 |
3 微波技术 |
3.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3.2 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干燥 |
3.3 中药炮制 |
3.4 中药灭菌 |
4 超高压技术 |
4.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4.2 中药灭菌 |
4.3 中药保鲜 |
5 脉冲电场技术 |
5.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5.2 中药灭菌 |
6 膜分离技术 |
6.1 澄清中药口服液 |
6.2 中药精制 |
6.3 中药浓缩 |
6.4 中药制剂除菌 |
6.5 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
7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8 纳米载体技术 |
9 活性包装技术 |
10 展望 |
(3)减压提取及其联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减压提取技术 |
1.1 减压提取的原理 |
1.2 减压提取的特点 |
1.3 压力对减压过程中提取率的影响 |
2 新技术与减压提取联合应用 |
2.1 瞬时控制压降法 |
2.2 超声联合减压提取 |
2.3 微波联合减压提取 |
2.3.1 微波联合减压蒸汽蒸馏法 |
2.3.2 微波水扩散重力技术联合减压提取法 |
2.4 超临界CO2联合减压提取 |
3 减压及其联合技术应用于中药挥发油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减压及其联合技术的装备问题 |
3.2 对提取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模型研究不足 |
3.3 对减压及其联合技术提取方法通用性的研究不足 |
4 结语与展望 |
(4)加压溶剂提取对丹参成分及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丹参研究现状 |
1.1.1 丹参概况 |
1.1.2 丹参化学成分 |
1.1.3 丹参药理作用 |
1.2 丹参提取方法 |
1.2.1 水煎煮法 |
1.2.2 回流法 |
1.2.3 水煎煮-乙醇回流法 |
1.2.4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5 超声提取法 |
1.2.6 微波提取法 |
1.2.7 加压提取法 |
1.3 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 |
1.3.1 抗氧化研究概况 |
1.3.2 抗氧化剂 |
1.3.3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1.4 提取动力学研究 |
第二章 丹参不同方法提取物成分分析及活性评价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丹参的提取 |
2.2.2 丹参提取物总浸膏得率的计算 |
2.2.3 丹参提取物化学成分检测 |
2.2.4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活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物总浸膏得率的影响 |
2.3.2 丹参提取物化学成分检测结果 |
2.3.3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活性分析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丹参加压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丹参提取物总浸膏得率 |
3.2.2 丹参中总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
3.2.3 丹参中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 |
3.2.4 丹参提取物总酮含量测定 |
3.2.5 丹参提取物总酚酸含量的测定 |
3.2.6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2.7 星点实验设计 |
3.2.8 实验结果验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3.3 因素间交互作用 |
3.3.4 实验结果验证 |
3.4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丹参药效成分提取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加压溶剂提取动力学原理 |
4.2.2 丹参总酮提取机理研究 |
4.2.3 丹参总酚酸提取机理研究 |
4.3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丹参药效成分不同提取工艺成本核算 |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丹参的提取 |
5.2.2 丹参提取物得率的计算 |
5.2.3 材料成本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水煎煮法成本核算 |
5.3.2 加压水提取成本核算 |
5.3.3 加压醇提取成本核算 |
5.3.4 回流醇成本核算 |
5.4 实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酶-微波辅助协同提取心里美萝卜中有效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心里美萝卜概述 |
1.2 花青素概述 |
1.3 多糖概述 |
1.4 多糖和花青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抗氧化作用 |
1.4.2 抗肿瘤作用 |
1.4.3 抗炎抑菌作用 |
1.4.4 预防心血管疾病 |
1.4.5 降血糖作用 |
1.4.6 其他作用 |
1.5 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5.1 传统溶剂提取法(Conven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CSE) |
1.5.2 超声辅助提取法(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 |
1.5.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SFE) |
1.5.4 微波辅助提取法(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 |
1.5.5 双水相提取法(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ATPE) |
1.5.6 酶辅助提取法(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EAE) |
1.5.7 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法(High inten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s-assistedextraction,HIPEFE) |
1.6 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1.6.1 花青素纯化分离 |
1.6.2 多糖纯化分离 |
1.7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酶-微波辅助协同提取心里美萝卜花青素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药材前处理 |
2.3.2 心里美萝卜理化指标测定 |
2.3.3 酶耦联微波协同提取心里美萝卜花青素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样品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2.4.2 花青素紫外吸收光谱 |
2.4.3 酶种类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4 酶和微波作用方式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5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6 p H和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7 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8 药材颗粒度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2.4.9 响应面优化设计 |
2.4.10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花青素及稳定性和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步骤 |
3.3.1 花青素提取物制备 |
3.3.2 大孔树脂预处理 |
3.3.3 大孔树脂筛选 |
3.3.4 花青素色价和含量测定 |
3.3.5 物理化学性质评价 |
3.3.6 抗氧化活性研究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3.4.2 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4.3 D101大孔树脂吸附动力学 |
3.4.4 洗脱剂考察 |
3.4.5 泄露曲线绘制 |
3.4.6 洗涤剂体积确定 |
3.4.7 洗脱曲线绘制 |
3.4.8 纯化效果评价 |
3.4.9 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3.4.10 花青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阱质谱联用鉴定花青素及其含量测定 |
4.1 前言 |
4.2 仪器和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4.3.2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溶液制备 |
4.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色谱图和总离子流图 |
4.4.2 花青素结构解析 |
4.4.3 花青素含量测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酶-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心里美萝卜多糖、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仪器和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过程 |
5.3.1 酶耦联微波辅助双水相辅助提取心里美萝卜多糖 |
5.3.2 心里美萝卜多糖的纯化和制备 |
5.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3.4 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 |
5.3.5 多糖水解和衍生化反应 |
5.3.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糖组成 |
5.3.7 抗氧化活性分析 |
5.3.8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5.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4.1 多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
5.4.2 提取方法优化 |
5.4.3 响应面优化设计 |
5.4.4 不同提取方法对心里美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5.4.5 场发射电镜扫描分析 |
5.4.6 多糖纯度测定结果 |
5.4.7 PTP和PBP分子量测定 |
5.4.8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4.9 PTP和PBP单糖组成分析 |
5.4.10 抗氧化活性研究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献 |
(6)一种新型电磁裂解技术在中药大黄、黄芩、柴胡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传统中药提取方法 |
1.1 溶剂提取法 |
1.2 水蒸气蒸馏法 |
1.3 升华法 |
1.4 沉淀法 |
1.5 压榨法 |
2 中药新型提取方法 |
2.1 半仿生提取法 |
2.2 酶法 |
2.3 高压脉冲电场法 |
2.4 超高压提取法 |
2.5 减压提取法 |
2.6 闪式提取法 |
3 新型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 |
4 中药大黄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5 中药黄芩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6 中药柴胡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电磁裂解提取技术及装置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蒽醌类成分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1 实验材料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
2.1 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2.2 单因素试验 |
2.3 响应面法优化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2.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 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1 材料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2.2 单因素试验 |
2.3 响应面法优化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2.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 小结 |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柴胡皂苷a、d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 |
2.2 单因素试验 |
2.3 响应面法优化电磁裂解提取工艺 |
2.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 小结 |
第五章 电磁裂解提取前后药材粉末扫描电镜形态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六章 黄芩电磁裂解、乙醇回流、超声、煎煮提取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黄芩电磁裂解法指纹图谱的建立 |
2.6 黄芩乙醇回流法指纹图谱的建立 |
2.7 黄芩超声法指纹图谱的建立 |
2.8 黄芩煎煮法指纹图谱的建立 |
2.9 黄芩电磁裂解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煎煮提取法指纹图谱的比较 |
3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1 电磁裂解提取方法 |
2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7)心血管中药方剂暖心方微波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提取方法 |
1.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2.3 供试样品的制备 |
1.2.4 人参皂苷含量Rg1的测定 |
1.3 扫描电镜观察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暖心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
2.1.1 微波功率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浓度的影响 |
2.1.2 萃取时间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浓度的影响 |
2.1.3 提取次数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浓度的影响 |
2.1.4 不同提取方法的影响 |
2.2 微波提取法机理的初探 |
2.2.1 微波辅助萃取前后药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2 不同萃取方法萃取后药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
3 结论 |
(8)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杜仲的地理分布和研究状况 |
1.2.1 杜仲的地理分布 |
1.2.2 杜仲的研究状况 |
1.3 杜仲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1 木脂素类 |
1.3.2 环烯醚萜类 |
1.3.3 多糖类 |
1.3.4 苯丙素类 |
1.3.5 黄酮类 |
1.3.6 其他成分 |
1.3.7 杜仲胶 |
1.3.8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
1.4 杜仲的药理活性 |
1.4.1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1.4.2 降血糖作用 |
1.4.3 利胆、保肝作用 |
1.4.4 抗病毒、抗菌作用 |
1.4.5 抗肿瘤作用 |
1.4.6 增加机体免疫力 |
1.4.7 其他作用 |
1.5 杜仲皮中目标成分的分离 |
1.5.1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 |
1.5.2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纯化技术 |
1.5.3 杜仲胶的分离 |
1.6 半纤维素的利用 |
1.6.1 阔叶生物质制备糠醛 |
1.6.2 阔叶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原理 |
1.6.3 糠醛的生产工艺 |
1.6.4 糠醛制备的催化剂 |
1.7 生物质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
1.8 生态工艺 |
1.9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9.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的内容 |
2 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辅助提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2.3.3 验证试验 |
2.3.4 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
2.3.5 动力学曲线 |
2.4 杜仲皮活性成分提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过程 |
3.2.5 液相检测条件 |
3.2.6 样品的制备 |
3.2.7 溶剂系统的筛选 |
3.2.8 HSCCC分离过程 |
3.2.9 结构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杜仲皮提取液中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 |
3.3.2 溶剂系统的筛选及分离条件的优化 |
3.3.3 HSCCC分离过程 |
3.3.4 分离组分的HPLC检测 |
3.3.5 HSCCC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杜仲皮活性成分纯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柠檬烯为溶剂提取杜仲皮中的杜仲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BBD优化最佳条件 |
4.3.3 验证试验 |
4.3.4 杜仲胶的分子量分布 |
4.3.5 杜仲胶的红外分析 |
4.3.6 杜仲胶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4.3.7 杜仲胶的热重分析(TG) |
4.3.8 杜仲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3.9 动力学曲线 |
4.3.10 柠檬烯循环使用次数对杜仲胶得率的影响 |
4.4 杜仲胶提取的生态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杜仲皮多糖的分级纯化和糖基结构鉴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Sevage脱蛋白法中酶的筛选 |
5.3.2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级纯化结果 |
5.3.3 葡萄糖凝胶柱层析杜仲皮多糖组分 |
5.3.4 杜仲皮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重检测 |
5.3.5 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鉴定 |
5.3.6 杜仲皮多糖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提取 |
6.2.5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2.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
6.2.7 硅胶固载离子液体的表征 |
6.2.8 硅胶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6.3.2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3.3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杜仲皮次级剩余物制备磺化炭及其催化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实验仪器 |
7.2.4 磺化炭的制备 |
7.2.5 磺化前后的性能表征 |
7.2.6 杜仲皮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杜仲皮磺化炭的表征 |
7.3.2 杜仲皮磺化炭的催化活性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ME技术的原理 |
2 ME技术的优点 |
3 影响微波萃取的因素 |
4 提取的工艺过程和设备 |
5 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5.1 黄酮类成分 |
5.2 多糖类成分 |
5.3 蒽醌类成分 |
5.4 有机酸类成分 |
5.5 生物碱类成分 |
6 小结 |
(10)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中药提取工艺及特点 |
2 新型中药提取工艺及特点 |
2.1 超声提取法 |
2.2 微波提取法 |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
2.4 动态逆流提取法 |
2.5 半仿生提取法 |
2.6 酶法提取 |
2.7 减压沸腾提取 |
3 中药制造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需求 |
3.1 自动化控制技术 |
3.2 中药生产与自动控制技术 |
4 新型提取工艺对自动化装备的匹配需求及融合产生的效果 |
4.1 超声提取与自动化 |
4.1.1 现有超声提取设备 |
4.1.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2 微波提取与自动化 |
4.2.1 现有微波提取设备 |
4.2.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3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自动化 |
4.3.1 现有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 |
4.3.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4 动态逆流提取与自动化 |
4.4.1 动态逆流提取设备 |
4.4.2 自动化控制 |
4.5 酶法提取与自动化 |
5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精油提取中的实际应用 |
6 展望 |
四、微波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J]. 郑厚平,潘文桉,黄贵庆. 广东化工, 2021(06)
- [2]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薛峰,黄剑宇,吴浩,李俊松,狄留庆,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3]减压提取及其联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进展[J]. 喻芬,万娜,伍振峰,李远辉,王雅琪,杨明. 中草药, 2020(13)
- [4]加压溶剂提取对丹参成分及活性的影响[D]. 郝豪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酶-微波辅助协同提取心里美萝卜中有效成分研究[D]. 林于洋.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6]一种新型电磁裂解技术在中药大黄、黄芩、柴胡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 王仁广.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心血管中药方剂暖心方微波提取[J]. 刘丹彤,郑成,毛桃嫣. 化工学报, 2019(S1)
- [8]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D]. 崔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陈曦. 安徽医药, 2018(12)
- [10]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J]. 臧振中,杨明,管咏梅,伍振峰,张建林,刘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11)
标签:超临界流体萃取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中药论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论文; 微波辐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