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佛龙德士古计划增加委内瑞拉的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陆如泉[1](2020)在《变化中的世界石油体系与石油权力:兼论美国、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三角关系》文中认为世界石油体系主要由消费国、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三类行为体构成,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三角关系,这是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性特征。世界石油体系的核心是石油权力,石油权力可以划分为资源(供应)权力、市场(需求)权力、输送(通道)权力、定价权力、技术与管理权力、金融权力等六种子权力。凌驾于石油权力之上的是国家安全(包括能源安全)。当代世界石油体系的变迁主要围绕国家安全及上述六种权力的争夺展开。三类行为体均有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关键手段,其在不同阶段拥有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三角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典型案例便是当代美国、沙特和阿美石油公司之间的结构性石油权力及其转换。而近年来的美国"页岩革命"、沙特与俄罗斯牵头形成的"欧佩克+"、石油制裁与反制裁等事件,预示着世界石油体系和石油权力的新一轮变化。
孟刚[2](2018)在《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超过65%。本文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和弊端,指出了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迫切性,探讨了当前可能实现石油人民币的国家,研究了发展石油人民币的现实障碍,认为我国应当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力争形成石油人民币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后提出了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政策建议。
刘来平[3](2012)在《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化工是一个全球化特点十分鲜明的产业,又是一个资源依赖性非常强的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跨国公司就是以全球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全世界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而发展起来,至今仍掌握着全球产业的主导权。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是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生产体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个独立的体系与外部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本文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以下简称TCC公司)1970—2008年间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个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国石化产业是如何从一个独立体系逐渐参与到世界生产体系过程中的。近代石油产业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不久即成为一个全球性产业。从美国、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俄罗斯等地开采的石油经过美国、英国、荷兰石油公司的加工提炼成各种油品,在世界各地销售。一战后跨国石油公司联合起来垄断了中东石油的开发权,二战以后开始大规模开发。凭借中东的“廉价石油”,以“七姊妹”为代表的大石油公司在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方面取得了绝对优势,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化工产业。产油国为了石油利益持续抗争,四次中东战争是石油资源矛盾的集中爆发。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是建国后完全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独立发展的,70、80年代通过大规模引进技术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体系。TCC公司就是在中国原油勘探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后,大规模发展炼油和化工生产的背景下组建的。公司依托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到9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大型石化建筑企业。9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经济体制转变、内需不足的形势,受此影响石化产业发展缓慢,乃致亏损。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虽然TCC公司想方设法承揽工程,涉足多种业务,但一直难以摆脱困境。为扩大总需求,中国开始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由于石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出口政策对石化产业的影响短期内并不明显。从企业内部来说,TCC公司90年代后期在集团统一政策安排下采取大力减员下岗、脱离社会职能等措施,企业负担有所减轻。不过企业状况真正有所好转、效益逐渐提高是进入21世纪后。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促进出口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21世纪初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出口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以初级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制造品,大量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等产品使石化原料需求猛增。为满足这些产品需求,中国加速扩大石化生产能力。大量石化项目的投资建设使TCC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是企业形式好转的根本原因。虽然如此,不过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分工形势来看,TCC公司与其他的中国石化企业一样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增长放缓。不过从全球来看,只是消耗资源多的产业环节转到了中东、南亚、印度等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迅速,导致石油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竞争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直至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都含有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的因素。在政治、军事力量的保护支持下,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占据产业链高端,通过历史形成的技术垄断优势继续保持产业主导权。由于石油化工产业鲜明的资源依赖特点,且石油作为能源又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石油化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尤为需要政府的扶助与支持。目前的全球石化产业分工体系主要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凭借军事武力控制世界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又借助其在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垄断石油产业链条的高端。中国石化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无疑受到这个分工体系的制约,一方面缺少外部石油资源供应的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技术方面又落后于西方,处于石油生产加工链条的低端。历史上和今天,很多国家都曾经通过采用贸易保护和幼稚工业辅助等经济政策,支持和推动自己国家的各种产业发展,以期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于石化产业这种资源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来说,西方国家在过去和今天采用的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有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和发动战争,为自己国家的石油工业抢占国际石油资源。中国是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那么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用国家力量来支持中国的石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金燕[4](2011)在《国际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拉美合作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获得稳定、经济、可靠的外部原油进口日益紧迫。拉丁美洲油气资源丰富,不仅日趋成为中国扩大原油进口的战略替代来源地,而且也是中国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区。近年来,中拉能源合作局面基本打开,总结中拉能源合作的经验、特点,并评估未来合作面临的机遇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六章,可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包括导言和第二章,导言主要介绍了研究选题的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以梳理国际合作理论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国际能源合作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以“安哥拉模式”、“委内瑞拉模式”等为案例,分析了中国双边能源合作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在既定的国际能源秩序下,理解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可遵循四个重要线索:其一,中国原油采购问题,以原油贸易形式介入到国际能源市场;其二,中国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资源国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扩大了中国对世界能源市场参与能力;其三,中国企业对油气资源国的直接投资,提升了全球原油生产能力;其四,中国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石油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能力,这不仅事关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力,而且也是维护中国能源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重点分析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具体问题。第三章以历史回顾为背景,总结了中拉能源合作,特别详尽分析了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合作。从政策实践看,“中委合作模式”是指:在两国政府间制度化的合作决策框架下,由中方金融机构提供债务融资支持,以能源合作为主轴,并向其它领域拓展的主辅式复合型国际合作模式。“中委合作模式”的形成缘起于能源合作,并以之为“合作主轴”,不断向农业、基础设施、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辅轴”拓展,确保了合作的延展性、开放性和可参与性。第四章考察了美国、印度、欧盟等大国或地区与拉美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美国主导着西半球的能源秩序变化,包括签署政府间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美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的投资存量以及拉美产油大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基于美国在拉美的政治霸权和地缘经济的主导地位,美国利用多种手段维护其能源利益。欧盟在拉美的能源利益,与能源安全的关联度较低,能源利益的重心却体现在欧盟成员国几大石油公司在拉美的商业利益。为确保国内能源安全,日本、印度、越南等国的石油公司在拉美日益活跃,以竞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获得油气资产。第五章分析了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例如,资源国政府考虑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多次对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被边缘化的印第安人土着居民也成为了拉美能源投资环境中不可忽略的社会因素;与此同时,欧美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活跃,且新兴市场国家的石油公司也已进入拉美,中国石油公司在拉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三大部分第六章综合全文分析,提出了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目标定位、风险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已进入拉美市场,合作模式多样,开始向战略经营、业务成长期转型,但是,合作也面临诸多障碍,投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在拉美的能源利益已超越公司层面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政府间常规性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拉美是油气投资纠纷争端多发地区,有必要了解、探索拉美油气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惯例和传统,帮助企业管控风险。应创新财税制度,通过财税政策调整增强企业资金实力,并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改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信用担保制度,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刘晓岚[5](2011)在《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文中指出获取足够的矿产资源是各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开展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日益成为参与国际矿产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了国际资源型企业并购的先进理念和整合思路,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手段和地域选择的机理。论文主要认识和成果是:(1)在系统论述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规律及特征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近十年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历史轨迹,首次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分为酝酿、起步、活跃、突飞猛进、爆发式增长和回归理性这六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2)通过系统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驱动因素是:日益稀缺的矿产资源与中国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巨额外汇储备增值的压力;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赋予的机遇;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的推动;全球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自身发展导致的并购要求。(3)对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规模、地域分布、模式、方式、类型、手段、主体、失败率这八个方面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构建了并购手段与并购模式、并购所在区域、交易额、支付方式、并购主体类型和并购类型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的建立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手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4)系统建立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指标体系模型,确定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的权重为:资源赋存权重为0.245;投资环境权重为0.307;地理位置权重为0.216;与我国外交关系权重为0.232,该指标体系模型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地域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可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提供政策管理指导,也可以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提供具体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天星[6](2010)在《跨国并购 群雄逐鹿》文中研究表明可以说,一部世界石油工业史,就是一部石油企业并购史。回首140多年来的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每到关键的历史关头,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伴随着石油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在一定意义上说,兼并重组成为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一种推动力。
王才良[7](2009)在《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的七家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七姐妹"经历了初步形成、结成卡特尔与迅速发展三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国有化浪潮的冲击,使"七姐妹"体系瓦解。1981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石油工业经历了石油市场转变与三次油价大跌后,在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中形成了世界石油工业六巨头。进入21世纪以来,六巨头面临着产油国新"国有化"、各类石油公司加入竞争等一系列新挑战,但仍具有资产、人才、经验、下游产业等一系列优势。未来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合作共赢将成为主流。
孙溯源[8](2008)在《国际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文中指出国际石油公司,作为跨国石油公司中的独特一类,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行为体。要从根本上认识国际石油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必须超越传统的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范式。为此,本文把国际石油公司看作独立的国际行为体,提出二元行为体(即国家与国际石油公司)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关世界石油体系的分析框架,旨在从体系层次上探究国际石油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在本文所指的世界石油体系中,国际石油公司、产油国和消费国是构成体系的基本单位和主要行为体,它们通过三角相互依赖的互动模式,构成了鲜明的等级结构。世界石油体系是资源、权力和资本的复合体,体系的组织规则主要遵循现实主义的权力法则,体系结构最终由权力的分配决定。国际石油公司作为连接石油资源、国家权力和发达资本的桥梁,与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形成了不对称的三角相互依赖。国际石油公司和发达消费国因拥有丰富的物质性权力来源(如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经济、军事等)和非物质性权力来源(即行为体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世界石油市场、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而居于体系权力结构的上层或中心地带。大多数产油国由于其权力来源主要依靠资源(原油),将资源性权力潜能转化为现实权力的能力有限,因此总体上处于体系权力结构的下层或边缘地带。“中心—外围”结构是世界石油体系权力结构的重要特征,但这种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世界石油体系的稳定与否与三角相互依赖链条的具体状态直接相关,但相互依赖链条的断裂并不必然意味着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导致世界石油体系变革的根本动因在于体系权力结构的变化。三方行为体之间权力对比的结构性变化必然导致体系的变革,新的权力结构重塑三方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重新界定“中心—外围”结构的具体内涵。其中,国际石油公司是构成世界石油体系及其互动模式的关键施动者,在世界石油体系发展和变革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1973年石油危机和冷战结束是国际石油公司影响世界石油体系的两个分水岭。从二战结束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前,国际石油公司(即所谓石油“七姊妹”)与发达消费国(主要是美国)在世界石油体系中建立并维持着体系权力核心的地位。1973年石油危机严重削弱了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发达消费国的权力,改变了世界石油体系的权力结构,阿拉伯产油国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国际石油公司和美国的中心地位,或者说打破了它们对权力中心的垄断,成为体系的中心。但是这次体系结构变革的结果并不持久。从1973年到冷战结束这一阶段,产油国受制于权力资源的局限性,缺少原油之外的权力资源来支撑其体系中心的地位,欧佩克盛极而衰。与之相反,国际石油公司以及西方发达消费国,利用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权力来源的优势,经过战略调整,权力得到提升,体系中心的地位得以恢复。其结果是,世界石油体系形成了权力分散化、中心多元化和多维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格局。国际石油公司、发达消费国(主要是美国)和欧佩克主要成员(沙特阿拉伯)组成权力轴心,分享世界石油体系的中心地位,其它生产国和不发达消费国仍处于体系的边缘。冷战结束后,强势产油国俄罗斯和国家石油公司(即所谓石油“新七姐妹”)的出现,不仅对日益走向全球化的国际石油公司提出了挑战,而且给整个世界石油体系带来了冲击。世界石油体系的权力结构经历着新的转型。以发达消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为一方、强势产油国和国家石油公司为另一方的类似“两极”模式的权力结构正在形成。传统的以发达消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为中心、弱势产油国和不发达消费国为边缘的单一式“中心—外围”结构,有可能演变为以发达消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为一个中心、强势产油国和国家石油公司为另一个中心的复合式“双中心—外围”结构。与战后世界石油体系变革历程相对应的是,国际石油公司的角色从资源垄断者和市场控制者逐渐转变为资源寻求者和资金、技术与市场的提供者。尽管国际石油公司的角色不断演变,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但它们总是能够找到回应挑战的办法,并在回应挑战的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从历史上看,作为拥有独特权力资源的国际行为体,国际石油公司始终是世界石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和该体系得以维持和运转的支柱。
郑爱华,钱伯章[9](2006)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工业透视》文中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自然,也是能源生产、消费的泱泱大国。截至2005年底,其探明石油储量已达284亿桶,位居世界第10位;当年消费量9.4亿吨,位居世界第1位。随着石油价格的越涨越猛,美国能源政策不断调整,其国内油气储量如何?石油消费结构如何?尤为引人关注。
程雪婷[10](2006)在《基于CAS理论的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在石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下,石油企业如何通过自身的适应性机制调节战略和组织结构以适应变化后的市场。在已有的企业适应性理论基础上,提出管理者经验的概念,采用CAS理论的方法,结合石油市场环境的动态演化规律和石油产业的特点,研究市场环境如何通过管理者经验影响到石油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演化。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世界石油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相对稳定变为动荡不安,使处于其中的石油企业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油企业如何适应这种动荡的市场环境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以往对石油企业的适应性研究中,学者们注重的是分析在石油市场环境的变化下石油企业如何改变战略和组织结构以适应市场。认为石油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具有有限的适应性,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战略和组织结构的演化出现断续式平衡;并且研究发现石油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并不完全是战略引导结构,而是有时会同时发生变化。本文认为当石油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首先作用在管理者经验上,然后通过管理者经验来影响战略和组织结构。如果抛开管理者经验只研究战略和组织结构是不全面的,因此提出管理者经验的概念并将其加入到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之中。虽然管理者、战略和组织结构被企业适应性理论研究者普遍认可,但对管理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性格特征和个体特征方面。尽管有学者提出管理者认知的概念,将管理者认知描述成一组固定的规则系统,认为当环境改变时新的规则系统将完全取代旧的规则系统,并将旧的规则系统全部忘记,这种对认知概念的机械式解释影响了对管理者适应性的动态机制研究。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中“适应性主体”的概念非常符合本文对企业适应性的理解,因此本文选择了CAS理论作为研究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的理论基础。但CAS理论对主体的描述是一般性的,并非针对企业,因此本文在CAS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适应性各构成要素的适应性机制,以此为基础对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石油企业的适应性演化的根本原因是石油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首先研究石油市场环境的动态演化机制和特殊性。石油市场环境是非常复杂的,由相互作用的众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使石油市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但非线性是由随机特征引起的还是由混沌特征引起的有不同
二、雪佛龙德士古计划增加委内瑞拉的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雪佛龙德士古计划增加委内瑞拉的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变化中的世界石油体系与石油权力:兼论美国、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三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世界石油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及其三角关系 |
第一,构成世界石油体系的单元由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组成。 |
第二,世界石油体系的三大行为体分别是消费国、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 |
第三,消费国、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构成了世界石油体系的三角关系。 |
二、 世界石油体系的核心: 石油权力 |
(一) 石油权力: 一种“结构性权力” |
(二) 石油权力的六种子权力 |
三、 当代世界石油体系与石油权力的变迁 |
(一) 发达消费国主线: 国家安全和国际金融是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1945年美国与沙特达成“石油换安全”的秘密协议。 |
第二,1973年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脱钩。 |
第三,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 |
第四,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 |
第五,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
第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
(二) 国际石油公司主线: 资本、技术和管理的重大突破是关键 |
(三) 发展中产油国(出口国)主线: 历次国有化运动是关键 |
四、 美国、沙特和阿美石油公司的三角关系 |
(一) 美国与沙特的关系: 以“石油换安全”为支柱 |
(二) 沙特和阿美石油公司的关系: 控制与反控制、分阶段国有化 |
(三) 美国与阿美石油公司的关系: 相互支持但又保持距离 |
五、 结语 |
(2)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分析 |
(一) 形成石油美元体系的历史回顾 |
(二) 石油美元给美国带来的利益 |
二、石油美元体系的弊端 |
(一) 石油出口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受制于美国 |
(二) 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
(三) 不利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三、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迫切性 |
(一) 牵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牛鼻子” |
(二) 降低中国的石油进口成本 |
(三) 提升中国的石油定价权 |
四、当前可能实现石油人民币的国家 |
(一) 委内瑞拉对人民币的依赖日益明显 |
(二) 俄罗斯加快和中国的合作 |
(三) 沙特有可能接受石油人民币 |
(四) 伊朗和尼日利亚等国具备可行性 |
五、发展石油人民币的现实障碍 |
(一) 美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很难被取代 |
(二) 美国是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轴心 |
(三) 产油国接受人民币的意愿尚待加强 |
(四) 石油人民币的定价机制有待完善 |
六、政策建议 |
(一) 以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为保障 |
(二) 将石油人民币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起点 |
(三) 规划设计石油人民币实现国际货币职能的路线图 |
(四) 推动石油贸易的现货贸易用人民币结算 |
(五) 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并适时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 |
(3)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近代石油产业在美、荷、英等国的产生和发展 |
2.1.1 美国石油产业的形成 |
2.1.2 荷兰和英国大石油公司的产生和扩张 |
2.1.3 一战后美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
2.1.4 大石油公司对炼油技术的垄断优势 |
2.1.5 大石油公司的矛盾和勾结 |
第二节 二战后西方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
2.2.1 “七姊妹”开发中东石油 |
2.2.2 “七姊妹”成为石油巨头的原因 |
2.2.3 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石化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石油输出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斗争 |
2.3.1 1973 年以前石油输出国使用“石油武器”的失败 |
2.3.2 1973、1978 年两次石油危机与石油输出国夺取定价权 |
第四节 石油危机后世界石化产业的调整 |
2.4.1 20 世纪 80 年代石油需求增长缓慢 |
2.4.2 冷战结束后石油控制权对美国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国石化产业的大规模技术引进与 TCC 公司的早期发展(1970—1989) |
第一节 TCC 公司的组建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建设 |
3.1.1 20 世纪 7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的主要工程 |
3.1.2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项目 |
3.1.3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背景 |
3.1.4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TCC 公司建设大型乙烯工程 |
3.2.1 第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曲折 |
3.2.2 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
3.2.3 20 世纪 8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齐鲁乙烯 |
第三节 TCC 公司归并入中国石化总公司 |
3.3.1 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目的 |
3.3.2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成立 |
3.3.3 石化总公司成立对中国石化产业的意义 |
第四章 从繁荣到困难(1990—1997) |
第一节 TCC 公司的施工和效益状况 |
4.1.1 20 世纪 90 年初期的繁荣 |
4.1.2 90 年代中期以后效益下滑 |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石化产业的变化 |
4.2.1 产业体制的变革 |
4.2.2 由原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 |
第三节 宏观环境对石化产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
4.3.1 工业品市场从短缺到相对过剩的转变 |
4.3.2 出口导向政策的实施 |
4.3.3 中国石化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
第四节 国企改革对石化行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
4.4.1 企业承包制对 TCC 公司的成效 |
4.4.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石化企业的作用 |
第五章 困境中的变革(1998—2002) |
第一节 1998 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组 |
5.1.1 重组前石化产业的情况 |
5.1.2 两大石油集团成立 |
5.1.3 两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重组和上市 |
第二节 TCC 公司的减员与改制 |
5.2.1 减员的宏观背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
5.2.2 TCC 公司的下岗和减员 |
5.2.3 改制分流与脱离社会职能 |
第三节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世界石化产业的状况 |
5.3.1 大型石油公司的重组 |
5.3.2 跨国石油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变 |
第四节 “入世”对中国石化产业的影响 |
5.4.1 入世协议中有关石化市场承的承诺 |
5.4.2 “入世”对中国石化业的影响 |
第六章 参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2003—2008) |
第一节 TCC 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 |
6.1.1 TCC 公司的施工任务和效益状况 |
6.1.2 中国石化产业的产能扩张 |
6.1.3 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 |
第二节 面向世界市场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 |
6.2.1 TCC 公司在国外施工的情况 |
6.2.2 全球产业链中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产业 |
6.2.3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 |
第三节 21 世纪以来全球石化产业体系的变化 |
6.3.1 发达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变化 |
6.3.2 投机资本进入原油市场 |
6.3.3 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和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国际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拉美合作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拉美油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二) 拉美的"资源民族主义" |
(三) 对拉美能源"资源冲突"的研究 |
(四) 对油气合同模式的研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二章 国际能源合作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理论概述 |
一、主要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国际合作观" |
二、国际合作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其主张 |
三、小结 |
第二节 国际能源合作理论解析 |
一、国际能源合作概念界定 |
二、国际能源合作历史回顾 |
三、国外学者评估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模式探索 |
一、中国原油进口合作模式 |
二、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双边模式 |
三、中国国际能源多边合作 |
第三章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模式选择 |
第一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历史回顾 |
一、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阶段划分 |
二、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国别模式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新突破 |
一、参与拉美油气资产并购重组 |
二、优化与拉美合作的国别结构 |
三、与跨国石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
四、以贷款融资助推能源合作 |
五、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委内瑞拉合作模式案例分析 |
一、"中委合作模式"的机制特征 |
二、"中委合作模式"的实施及成效 |
三、"中委合作模式"潜在风险评估 |
第四章 世界主要大国与拉美的能源合作及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一、美国对拉美的石油进口依存度 |
二、美国与拉美的能源合作机制 |
三、小结 |
第二节 欧盟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一、欧盟在拉美的能源利益 |
二、公共政策层面上的能源合作 |
三、欧洲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 |
四、小结 |
第三节 亚洲国家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一、日本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二、印度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三、其他亚洲国家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四、小结 |
第四节 俄罗斯与拉美的能源合作 |
一、俄罗斯在拉美的利益 |
二、俄罗斯在拉美的能源合作对象国 |
三、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 |
一、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特点 |
二、对拉美能源合作政策调整的判断 |
三、拉美能源"国有化"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拉美能源市场竞争格局 |
一、拉美油气产业竞争格局 |
二、主要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 |
三、小结 |
第三节 拉美油气投资环境中的印第安人维权问题 |
一、印第安人的环境维权 |
二、非政府组织与印第安人维权 |
三、资源国政府的态度 |
四、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 |
一、潜在的地区危机或冲突不容忽视 |
二、油气对外合作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
三、社会风险难以控制 |
四、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的因素带来追加投资 |
五、美国因素无法回避 |
第六章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未来展望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目标定位 |
一、拉美可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战略替代来源地 |
二、中拉油气勘探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前景广阔 |
三、中巴生物能源技术交流及合作大有可为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风险防范 |
一、谨防政治风险 |
二、探索合作新模式 |
三、资产、管理整合能力面临考验 |
四、探索油气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
五、淡化能源合作的政治色彩 |
六、规避市场进入壁垒 |
七、实施"本地化"策略 |
八、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
第三节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支持政策 |
一、扩大能源领域的公共政策合作的财政投入 |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三、增强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防范能力 |
四、扩大对外援助营造良好的能源合作环境 |
五、支持"走出去"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目的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资源型企业 |
1.4.2 矿产资源 |
1.5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
2 跨国并购与跨国矿产资源并购 |
2.1 跨国并购概述 |
2.1.1 并购和跨国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特征 |
2.1.3 跨国并购的分类 |
2.1.4 跨国并购的种类 |
2.1.5 跨国并购的历史阶段 |
2.2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概述 |
2.2.1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概念及优势 |
2.2.2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意义 |
2.2.3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模式 |
2.2.4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特征 |
3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发展历程及规律特征 |
3.1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历史轨迹 |
3.1.1 酝酿阶段(1983-1993 年) |
3.1.2 起步阶段(1994-2000 年) |
3.1.3 活跃阶段(2001-2004 年) |
3.1.4 突飞猛进阶段(2005-2008 年上半年) |
3.1.5 爆发式增长阶段(2009 年) |
3.1.6 回归理性阶段(2010 年—以后) |
3.2 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规律与特征分析 |
3.2.1 并购规模 |
3.2.2 并购地域分布 |
3.2.3 并购模式 |
3.2.4 并购支付方式 |
3.2.5 并购类型 |
3.2.6 并购手段 |
3.2.7 并购主体 |
3.2.8 并购失败率 |
3.2.9 并购手段模型的建立 |
3.3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及经验镜鉴 |
3.3.1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3.3.2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3.3.3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与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比较 |
3.3.4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4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驱动因素分析 |
4.1 日益稀缺的资源与中国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 |
4.1.1 “中国速度” |
4.1.2 “中国需求” |
4.1.3 “中国价格” |
4.2 巨额外汇储备增值的压力 |
4.2.1 巨额的外汇储备 |
4.2.2 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 |
4.3 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赋予的并购机遇 |
4.3.1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宽松的货币政策 |
4.3.2 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度下降 |
4.3.3 国外并购环境的改善 |
4.4 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的推动 |
4.4.1 商务部 |
4.4.2 外管局 |
4.4.3 银监会 |
4.4.4 国资委 |
4.4.5 国家能源局 |
4.4.6 银行 |
4.5 全球竞争压力的驱使 |
4.5.1 矿产资源领域内的并购整合浪潮不减 |
4.5.2 世界矿产资源的垄断程度进一步加剧 |
4.6 企业自身发展导致的并购要求 |
5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政治力量与市场力量的较量和博弈 |
5.1.1 商业行为的泛政治化 |
5.1.2 干预主体的多元化 |
5.2 各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掌控力度 |
5.3 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成本较高 |
5.3.1 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矿产资源并购起步较晚 |
5.3.2 目标企业股权和资产定价的不准确 |
5.3.3 竞争对手的参与与阻扰 |
5.3.4 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
5.3.5 国企体制的弊端 |
5.4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5.4.1 政府导向 |
5.4.2 机会导向 |
5.4.3 价格导向 |
5.4.4 扩张导向 |
6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对策建议 |
6.1 选择好—做好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地域选择 |
6.1.1 选择好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 |
6.1.2 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建模分析 |
6.1.3 选择好目标企业 |
6.2 准备好—与资源国及其他相关国家良好关系的建立 |
6.2.1 积极开展“资源外交” |
6.2.2 与资源国建立互信 |
6.3 实施好—选择切实可行的并购战术 |
6.3.1 循序渐进 |
6.3.2 谋求合作,联合并购 |
6.3.3 遵循商业原则 |
6.3.4 低调开展并购 |
6.3.5 淡化国家色彩 |
6.3.6 加强协调沟通能力 |
6.3.7 适时战略性的妥协 |
6.4 服务好—帮助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并购力” |
6.4.1 金融支持 |
6.4.2 信息服务 |
6.4.3 协调服务 |
6.4.4 资金支持 |
6.4.5 机构支持 |
6.4.6 法律支持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跨国并购 群雄逐鹿(论文提纲范文)
兼并重组溯源 |
角逐资本实力 |
并购热潮再起 |
(7)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七姐妹”与六巨头 |
二、“七姐妹”的形成与发展 |
1. 第一阶段:“七姐妹”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20年代) |
2. 第二阶段:“七姐妹”的“联姻”与卡特尔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初) |
3. 第三阶段:“七姐妹”快速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 |
三、“七姐妹”体系的瓦解 |
1. 第一次大冲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其活动 |
2. 第二次大冲击:国有化浪潮 |
四、动荡中产生的超级六巨头 |
1.“难过的年月”——“七姐妹”变为“六姐妹” (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 |
2. 三次石油价格暴跌与超级六巨头的最终形成 (1986-2002年) |
五、21世纪以来石油巨头面临的挑战与具备的优势 |
1. 六巨头面临的新挑战 |
2. 石油巨头仍有优势 |
3. 竞争与合作的未来趋势 |
(8)国际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论文的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第一章 反思国际石油公司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研究的基本理论范式:贡献与局限 |
第二节 国际石油公司研究的历史进程:突破与缺憾 |
小结 |
第二章 重构国际石油公司的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对三大范式的批判、借鉴与融合 |
第二节 重构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
第三节 建构国际石油公司的体系性、综合性研究框架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石油体系的内部构成与外部环境 |
第一节 体系、国际体系及其评析 |
第二节 世界石油体系的内部构成 |
第三节 世界石油体系的外部环境 |
小结 |
第四章 国际石油公司与世界石油体系:结构、模式与变革 |
第一节 国际石油公司与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 |
第二节 国际石油公司与世界石油体系的模式 |
第三节 国际石油公司与世界石油体系的变革 |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验论证 |
第五章 国际石油公司与战后世界石油体系:1945—1973年 |
第一节 战后国际石油公司与美国的石油权力 |
第二节 世界石油体系权力核心的确立:国际石油公司与1951—53年伊朗事件 |
第三节 世界石油体系的变革:国际石油公司与1973年石油危机 |
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石油公司的权力转移与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调整:1973年—冷战结束 |
第一节 世界石油体系中的权力转移 |
第二节 三角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世界石油体系外部环境的变化 |
第四节 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权力分散化、中心多元化和多维复合相互依赖 |
小结 |
第七章 国际石油公司的全球化与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转型:冷战结束以来 |
第一节 国际石油公司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国际石油公司与冷战后石油资源的重新划分:从1990—91年海湾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 |
第三节 国际石油公司权力资源的变化与世界石油体系结构的转型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CAS理论的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述评 |
1.2.2 世界石油市场与石油企业研究述评 |
1.2.3 综合评价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基本问题研究 |
2.1 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的相关概念 |
2.1.1 本文所研究的石油企业 |
2.1.2 石油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 |
2.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基于CAS理论的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构成要素 |
2.2.1 对管理者经验概念的提出 |
2.2.2 基于CAS理论对石油企业的理解 |
2.2.3 基于CAS理论对企业适应性机制构成要素的理解 |
2.3 企业适应性机制的传导路径 |
2.3.1 企业适应性机制构成要素静态关系 |
2.3.2 企业适应性机制的动态传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油市场环境研究 |
3.1 石油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经济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
3.1.2 资源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
3.1.3 政治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
3.1.4 其它非经济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
3.1.5 国际石油价格的起伏动荡 |
3.2 石油市场演化规律 |
3.2.1 石油市场的分形结构 |
3.2.2 石油市场的混沌结构 |
3.3 石油市场的演化规律对石油企业适应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适应性机制研究 |
4.1 管理者经验的自我调节机制 |
4.1.1 CAS主体规则信用分派机制 |
4.1.2 管理者经验规则自我调节机制 |
4.2 管理者经验的创新机制 |
4.2.1 CAS主体的新规则产生机制 |
4.2.2 管理者经验中新规则产生的目的性 |
4.2.3 管理者经验规则的创新机制 |
4.3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适应性机制的层次性和主动性 |
4.3.1 石油市场环境对管理者经验的影响 |
4.3.2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适应性机制的层次性 |
4.3.3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适应性机制的主动性 |
4.4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适应性机制的多向连续性和继承性 |
4.4.1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的多向演化 |
4.4.2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的多向连续性分析 |
4.4.3 石油企业管理者经验创新机制的继承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企业战略适应性机制研究 |
5.1 战略适应性机制研究 |
5.1.1 战略适应性概念的提出 |
5.1.2 战略的适应性演化机制 |
5.2 石油企业战略适应性的内在机制 |
5.2.1 石油企业战略演化的延续性机制 |
5.2.2 石油企业战略演化的市场决定机制 |
5.2.3 石油企业战略演化的差异化机制 |
5.3 石油企业战略适应性机制的多向性分析 |
5.3.1 管理者经验板块层次引发的石油企业战略演化的多向性 |
5.3.2 市场环境引发的石油企业战略演化的多向性 |
5.4 石油企业战略适应性机制的跳跃性分析 |
5.4.1 石油企业战略演化跳跃性的市场决定机制 |
5.4.2 石油企业战略不同层次的跳跃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机制研究 |
6.1 组织结构适应性机制研究 |
6.1.1 组织结构适应性的概念 |
6.1.2 组织结构适应性演化的决定机制 |
6.1.3 组织结构适应性演化的自我完善机制 |
6.2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的突变机制研究 |
6.2.1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的突变 |
6.2.2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突变的决定机制 |
6.2.3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突变的决策机制 |
6.2.4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突变的内在延续性 |
6.3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的自我完善机制 |
6.3.1 稳定市场环境下的石油企业组织结构的自我完善 |
6.3.2 突变之后的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演化的自我完善 |
6.4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机制的特点 |
6.4.1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演化的惰性 |
6.4.2 石油企业组织结构适应性演化的个性特征 |
6.4.3 石油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适应性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雪佛龙德士古计划增加委内瑞拉的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化中的世界石油体系与石油权力:兼论美国、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三角关系[J]. 陆如泉.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0(03)
- [2]构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战略思考[J]. 孟刚.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8(01)
- [3]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D]. 刘来平. 南开大学, 2012(07)
- [4]国际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拉美合作案例分析[D]. 金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5]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D]. 刘晓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6]跨国并购 群雄逐鹿[J]. 天星. 中国石油企业, 2010(04)
- [7]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J]. 王才良. 国际石油经济, 2009(02)
- [8]国际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D]. 孙溯源. 复旦大学, 2008(05)
- [9]美国石油天然气工业透视[J]. 郑爱华,钱伯章.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06(14)
- [10]基于CAS理论的石油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D]. 程雪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标签:石油论文; 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美国原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