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力——LGIC首席执行官徐平源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马骏[2](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价值规范,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文化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准则,决定了企业的前进方向。在企业面对残酷的竞争时,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基本信念,企业文化既存在每位员工平日的工作中,又体现在高层管理企业的战略里。但在目前研究中,企业文化如何在绩效管理这一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将基于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从而帮助企业运用自身文化来提升绩效管理。本文是以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作为本文的案例企业,结合华为企业文化形成和华为绩效管理从建立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总结了华为公司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首先广泛多方收集华为企业文化及绩效管理相关资料,按照扎根理论的程序,分阶段对资料进行编码。得到编码范畴后,再借助典范模型进行特定程序分析,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充分分析,探寻华为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从而汇总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华为公司不同的成长阶段,其企业文化都影响着绩效管理的实行。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始终是奋斗文化,并始终以高薪高股权激励奋斗者。但在其创业的早期更注重富有竞争意识的“狼文化”和纪律严明的“军队文化”,因而绩效管理也以主要考量“德勤能绩”的绩效考核为主;中期则受“发展为先,利润在后”企业文化影响,实施高股权激励研发人员的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在华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的阶段,受“共赢”文化的影响,华为的绩效管理也向给予员工更多自主空间的方向转变。本文期望通过对华为公司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影响的研究,引发出基于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绩效管理思想与方法更多思考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
蒋静飞[3](2018)在《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是推动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多边合作机制的创立,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我们研究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阿合作论坛”的设立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着眼于中阿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化日益凸现的新时期极具战略意义。论坛成立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运行过程中,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紧贴不同时期中阿双方的不同需求,为中阿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框架。可以说,“中阿合作论坛”是服务于中阿关系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对于中阿务实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1世纪以来,中阿友好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本论文以“中阿合作论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前中阿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论坛成立的背景和过程、论坛主要相关文件、论坛机制及相关活动、中阿合作模式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合作模式的异同等进行全景式考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对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做全面、综合的研究与评估,以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本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选题意义,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回顾了“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和创立。“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是对21世纪初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是中阿相互多样化利益诉求的现实选择。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最早源于阿方,但得到中方积极回应,同意“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中阿合作论坛’”。最后在阿方草案基础上,各自拟订了文件草案。在中阿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筹备下,“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1月30日正式成立。第二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中阿合作论坛”在14年的发展过程中,正规化、机制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部长级会议为引领机制,以高官委员会为执行机制,以中阿企业家大会、专题经贸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互办文化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高教与科研研讨会、环境保护合作等十余个定期或不定期的合作机制为协同机制的框架。本章对这些机制进行分类,分析论坛的主要会议文件、介绍论坛机制的相关活动,并对论坛的机制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其特点及局限,同时阐述外界对其评价。第三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迅速发展。自论坛成立以来,推动中阿关系经历了三次飞跃:2004年论坛成立之际,首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阿“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2010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布中阿关系升级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一带一路”构想正式纳入中阿合作的议题,中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构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本章对论坛成立后中阿关系的三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主要从比较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类型进行研究并阐明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本章把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分为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机制这三大类,并列举典型案例对这三类合作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与中国对阿合作机制的对比,分析各自特点,揭示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五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要深化战略、突出创新、务求实效,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时代主题,提升合作效能。
魏红江[4](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彭跃刚[5](2017)在《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社区学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和变革的经验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相对于对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对美国职业教育的研究在我国略显薄弱。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研究社区学院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较为全面地审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并提炼出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学习的经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缘起及研究方案,即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阐述社区学院的历史和规律,由第二章"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第三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构成。第三部分分析社区学院的现状、特点、问题与改革,由第四章"社区学院的现状"、第五章"社区学院的特点"和第六章"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构成。第四部分预测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社区学院的几个典型问题,由第七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和第八章"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构成。第五部分探讨社区学院给高职院校的启示,即第九章"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该章认为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和运行方式较为特殊,且社区学院也在不断变革,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可为中国高职院校提供有益的经验。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因素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在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第二章"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分五个阶段分析社区学院的历史:萌芽阶段(1901年-1920年);初步发展阶段(1921年-1944年);快速发展阶段(1945年-1983年);调整和完善阶段(1984年-2008年);再调整阶段(2009年至今)。第三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包括:政府推动形成了完善的社区学院网络;与四年制大学和产业界的合作促进了社区学院的健康发展;始终紧扣个人发展需要是社区学院的生命力所在;社区学院发展既受到诸多教育思想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教育思想。第四章"社区学院的现状"阐述从社区学院的六个方面展开: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制度;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构成;教师;学生;产学合作;与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第五章"社区学院的特点"包括: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枢纽;社区学院教育优先服务所在社区;社区学院教育培训课程具有较大弹性;社区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合作;社区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第六章"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职业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及学生的学业完成。第七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六种趋势:社区学院将更加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社区学院对外合作将更加广泛和深入;社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完成率;社区学院教育呈现"高移"和"国际化";社区学院评价将会更受重视。第八章"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探讨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证书体系的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产学合作等典型问题。第九章"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主要有五个方面:高职院校应优先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应建立专兼职结合且具有流动性的教师队伍;应使课程建设兼顾产业界需要和学生发展;通过多途径实施产学合作;把自身打造成区域内的教育培训枢纽。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从较新视角划分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发展阶段;尝试探讨了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启示部分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枢纽的论述有一定新意。受制于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对社区学院的具体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转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深入探讨。
周帅[6](2017)在《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本质是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最初由西方国家主导,这就为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被西方国家“私有化”提供了可能,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秩序存在着非中性,即有利于主导国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也因此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便成了后起国的心愿,这种心愿会伴随着后起国的相对快速发展而日益强烈,变革全球金融体系治理也就成为了后起国崛起的必经之路。当前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与中国快速发展,美国着名国际问题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要避免“金德尔伯格陷阱”,即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原霸权国无力供给国际公共产品时,崛起国通过示弱逃避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使国际经济体系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陷于混乱。全球金融治理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域,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到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之中,这需要我们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历史中来看现在与未来,而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便是一个合适的视角。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其中重点是对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和国际货币金融的权力性等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回顾,并且以国际货币金融权力论为理论基础,在学界中首次尝试构建出国际金融权力指数并应用于后文分析。第二章为“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理论探索与分析框架”。该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回顾公共产品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之上,首次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概念、类型、供给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另一部分在进一步明晰文章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划分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分析框架即“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2×2分析模式”,后文便是在此框架下展开。文章将按地理范围和生产循环阶段的分类方式归为纵向划分,将按功能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原则的分类方式归为横向划分,前者有助于立体的从宏观上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体系进行深入了解,后者则有利于从微观上认识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个体特性。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内涵是世界各国以实现国际金融稳定和效率(最终阶段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为目标,在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以供给各种不同功能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中间阶段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为手段的实践。最后在纵向划分基础上提出“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2×2分析模式”,即“国际金融稳定与效率”和“全球与区域”的合成视角,前者是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目标,两目标相辅相成,后者是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层面,全球金融公共产品存在“原罪”,区域金融公共产品是对它的完善与变革。其中的供给激励则是联产品激励、国际金融权力结构激励和大国实力变化激励。第三章为“全球金融体系治理下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历史演进”,对历史中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演进特点与变革逻辑进行了总结与论述。在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发展处于萌芽时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存在组织化与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呈现碎片化与国际金融监管迅速发展的特征。在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演进过程中,其变革类型又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划分,前者可分为技术性变革和权力性变革,从中能看出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演进的推动力,即技术性动力和权力性动力,其中权力性动力贯穿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历史演进;后者可分为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可视为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变革的路径。最后考察了历史中德国、日本作为崛起国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实践,两国均被吸纳入旧有的治理体系,体系的存量变革展现了制度弹性。不过德日两国都是美国的盟友,且两国均无意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今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情况与之有所不同,所以文章认为未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过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增量变革进而推动存量变革的模式会继续存在。第四章为“美国治下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变革的源起”。该章分别从全球和区域层面探讨了美国治下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后起国变革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重要动因。在全球层面分别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与效率两个方面探讨了全球金融公共产品存在的缺陷,其中在国际金融稳定方面具体讨论了美元霸权的滥用、IMF的“私有化”及美联储全球双边货币互换网络的选择性;在国际金融效率方面主要讨论了美元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和对世界银行的操控。在区域层面主要揭示了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给东亚经济带来的货币困境、制度困境和结构困境。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分别从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考察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实践。其中第五章为“国际层面中国参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考察”。首先从国际金融权力结构激励方面分析了中等强国的金融外交互动行为模式,认为国际金融霸权国是体系变革的动因,中等强国是变革体系的关键,小国是变革体系的基础。接着基于国际金融权力指数分析提出了变革的结构路径,一方面通过制作国际金融权力分布散点图、国际金融权力集中度表、美国与新兴经济体国际金融权力曲线图,揭示了国际金融权力结构一直为单极,国际金融权力体系竞争性经历了中-低-中水平的转变,美国衰落与新兴经济体崛起是不准确的认识,后起国可以并且只有采取合作策略才能达到制衡的实力门槛。另一方面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固定个体和时间效应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构建的国际金融权力指数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整体上和正常国方面,“工业型”对于发展国际金融权力更为有效,而“金融型”效果并不显着,工业竞争力与国际金融权力是非线性关系(倒U型),但是对失败国来说“金融型”效果更佳。之后则分别从存量变革和增量变革两方面来考察了中国参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实践,其中存量变革,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方面主要讨论了从G7到G20的转变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在维护国际金融效率方面主要探讨了世界银行的改革。增量变革中,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方面主要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进行讨论,并简单介绍了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在国际金融效率方面则主要讨论了金砖国家机制与新开发银行。第六章为“区域层面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变革:东亚实践”。该章则从区域层面以东亚实践为例考察了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变革。文章首先指出了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是对全球金融公共产品的补充与完善,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平稳发展与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完善,并且可以缓解东亚经济的货币困境、制度困境与结构困境。接着考察了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供给的历史实践,揭示了中日合作在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中日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博弈。第七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全文基础之上,基于前文分析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全球层面,第一,要通过多边合作来达到制衡的实力门槛,在供给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时要更关注联产品中的自主权及与现有体系的相容性,同时也要抓住体系竞争性处于中等阶段的机遇期,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第二,通过“工业型”道路提高国际金融权力以更好的供给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同时金融市场建设也要协调发展,此外不必急于资本账户的完全自由化。第三,继续强化G20和金砖机制来推动未来改革。此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需在扩展贷款目的国、积极邀请其他新兴经济体加入并维护后加入者利益方面来提升包容性。东亚区域层面,第一,中国需谨慎对待主导东亚货币合作的想法,理性地为中日争端降温,为共同推动东亚货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第二,中日可通过协调构建更加平衡的区域分工格局来推动东亚区域汇率协调与合作。第三,中日可协调推进区域股票市场建设以推动东亚货币合作深入。第四,中国应诚意邀请日本加入到亚投行建设中来。
李春峰[7](2015)在《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妆品市场发展迅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且人均消费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发展潜力无穷,这给众多国际和国内化妆品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异常复杂而激烈。在产品、功能、促销等方面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要求,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要重视品牌的独特作用。如何培育化妆品的强势品牌,最终赢得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从而销售更多的产品,是现如今很多企业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本论文以品牌营销理论为分析框架,主要研究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总体情况。品牌在化妆品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欧莱雅集团的品牌运作和管理进行分析,对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品牌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兴[8](2014)在《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观古今中外制度史的演变,制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的无形支配。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不仅是效率追求的结果,也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文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和灵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企业制度体系,催生出各异的企业制度绩效表现。回顾历史,考察当下,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及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耐人寻味,在日本独特的集团主义、等级秩序、现世主义、耻感文化、恩情主义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下,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颇不相同的的道路,形成了一道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变迁轨辙,是研究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问题的理想国别样本。论文即以“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为研究主题,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充分借鉴伦理学、博弈论、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总结归纳出了企业制度需要处理的五点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提出了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即价值传导路径、自我修正路径、博弈演进路径、兼容诱变路径和变革锁定路径,进而顺着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从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雇佣制度的变迁、外部治理内部化的制度变迁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一段时间内日本传统文化作用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轨迹和绩效表现,最后重新回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绩效的逆转和主要变革趋势产生的文化诱因,对未来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力图通过对日本的研究,对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等共性问题形成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对中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
李化[9](2013)在《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 ——以国际气候变化为视角》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演变及其两大具体的法律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排放交易(碳税)机制,以及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国际气候变化法之间的互动,提出新能源法律制度是国际气候变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鼓舞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推动了国际碳市场的发展,以及丰富了国际气候变化法的内容。中澳两国相似的能源结构、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体化和良好的双边关系,既为中国新能源立法提供了有益的制度借鉴,同时也为建立双边新能源合作机制奠定了基础。除绪论部分外,论文分以下六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国际法视野下新能源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新能源是破解国际可持续发展困局的唯一出路。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十字路口,能源供应和消费的趋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世界正沿着一条不可持续之路蹒跚前行。国际社会倡导可持续能源的努力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要从根本上阻止全球气候灾难与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需要一个脱碳的世界能源来源。第二章解读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澳大利亚新能源法确立了三大目标——经济繁荣、能源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形成了以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核能开发利用和能源市场为内容的成熟体系,呈现出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并重、立法与政策相配套以及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主要特征。澳大利亚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业已确定,但是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未来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发展将主要受到国内气候政治的影响。第三章分析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实施“强制性”配额制的国家,以“可再生能源目标”为具体表现形式,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总供应的20%。《200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法》及其条例是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重要法律保障,它建立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运行机制——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规定了所有“可再生能源目标”参与者的法律责任。第四章探究澳大利亚排放交易(碳税)机制。作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碳排放交易机制经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等国际法律文件进入国际法领域,从而解决了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法律先决条件。“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它构成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国际法理论基础。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澳大利亚的政党领袖一直以“战争”方式来寻求应对气候变化最佳的政策工具。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实践、《郜若素气候变化报告》和“碳污染减排计划”的立法尝试为《2011年清洁能源法》确立排放交易(碳税)机制铺平了道路。第五章剖析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国际气候变化法之间的互动。国际法调整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间共同利益。澳大利亚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对澳大利亚所蕴含的巨大国家利益。在国内立法的支撑下,2010年以来,澳大利亚国际气候政治的最大特征是确保气候变化全球协议的缔结。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气候变化法的未来发展是可以预期的。虽然澳大利亚新能源法与国际气候变化法分属于相互独立的两个法律体系,但是两者相互契合,共同发挥着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第六章提出中澳新能源合作国际法律调整的具体应对措施。新能源国际合作是能源国际合作的一大难点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新能源合作牵涉政治和经济因素,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当下的国际法制环境不利于新能源国际合作,努力构建双边新能源合作机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无奈选择。中澳两国建设自由贸易区,或许能够成为破解利益集团战略围堵的突破口。适宜的法律制度能够促进中澳新能源合作的进程,因此,以国际组织(机制)为媒介拓展新能源合作的深度,缔结双边新能源合作协定实现合作共赢,加强新能源立法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10](2013)在《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文中认为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1.引言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1万多家"老字号"传统品牌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如今勉强维持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倒闭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1]传统品牌如何应对现代市场,长葆品牌的生机与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面从消费者与经营者两个角度对该
二、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力——LGIC首席执行官徐平源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力——LGIC首席执行官徐平源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回顾 |
二、企业文化相关文献回顾 |
三、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关系相关文献回顾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企业文化 |
二、绩效管理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正式制度理论 |
二、Z理论 |
第三章 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一节 案例企业的选择 |
一、案例资料的获取性 |
二、案例的典型性 |
第二节 案例资料的收集 |
第三节 案例资料的处理 |
一、按时间段归类整理 |
二、扎根理论过程 |
第四章 案例文本扎根编码分析 |
第一节 华为公司发展历程 |
一、创业阶段(1987年-1995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1998年) |
三、管理变革阶段(1998年-2002年) |
四、世界级企业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案例资料编码 |
一、企业文化对快速发展阶段影响编码 |
二、企业文化对管理变革阶段影响编码 |
三、企业文化对世界级企业阶段影响编码 |
第五章 扎根理论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影响 |
二、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在管理变革阶段的影响 |
三、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在世界级企业阶段的影响 |
第六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编码过程 |
附录B 华为某干部绩效承诺书 |
附录C 二手资料详细信息 |
致谢 |
(3)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与创立 |
第一节 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谊是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相互理解和尊重,维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
二、从单一援助到多样化合作,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
第二节 21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形势是论坛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对国家间交往方式提出新要求 |
二、新世纪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是中阿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推手 |
第三节 中阿双方的多样化需求是论坛建立的现实背景 |
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需求 |
二、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需求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筹备与创立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 |
第一节 引领机制:部长级会议 |
第二节 执行机制:高官委员会 |
第三节 协同机制:其他合作机制 |
一、经贸能源类合作机制 |
二、人文交流类合作机制 |
三、可持续发展类合作机制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评估 |
一、“中阿合作论坛”的外交类型 |
二、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意义及成绩 |
三、“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特点 |
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的局限性 |
五、外界对“中阿合作论坛”的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 |
第一节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2004~2009年 |
一、高层交往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
二、经济关系高速发展、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
三、借力论坛框架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
四、加强国际事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
第二节 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0~2013年 |
一、理性应对中东变局,稳妥推进政治关系 |
二、经贸关系逆势增长,合作平台愈加完善 |
三、文化交往有序开展,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
第三节 中阿“命运共同体”(2014年~至今) |
一、战略互依逐步提升,政治互信全面加深 |
二、“一带一路”当为契机,经济务实合作提质增效 |
三、文化交流实力推进,民间参与稳步提升 |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 |
一、阿拉伯—印度合作论坛 |
二、阿拉伯—日本经济合作论坛 |
三、阿拉伯联盟参与的其他整体合作机制简要介绍 |
第二节 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 |
一、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 |
二、美国—海合会战略合作论坛 |
第三节 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模式 |
第四节 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指导下的“中阿合作论坛”建设 |
一、新气象 |
二、新期待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高层领导交往统计表(2004~2017年) |
(4)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业概念 |
2.1.2 现代旅游业 |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
4.1 制定总体战略 |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
4.2 完善法律保障 |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4.3 实施政策激励 |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
4.4 推进协同发展 |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
5.1.1 指标数据选取 |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效应分析 |
5.3.2 社会效应分析 |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美国社区学院有很多成功经验 |
二、美国社区学院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 |
三、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具有较大空间 |
四、中国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学院综合研究 |
二、社区学院历史研究 |
三、社区学院课程研究 |
四、社区学院教师研究 |
五、社区学院产学合作研究 |
六、社区学院转学研究 |
七、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美国社区学院萌芽时期(1901年-1920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二节 美国社区学院初步发展时期(1921年-1944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三节 美国社区学院快速发展时期(1945年-1983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四节 美国社区学院调整和完善时期(1984年-2008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五节 美国社区学院再变革时期(2009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规律探讨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发展与政府介入 |
一、民众的教育需求促使政府介入社区学院 |
二、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政府干预社区学院 |
三、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政府介入社区学院 |
第二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互动 |
一、社区学院是四年制大学的生源基地 |
二、社区学院有效衔接高中教育和四年制大学教育 |
三、四年制大学深刻地影响着社区学院转学课程设置 |
四、转学机制对社区学院学生有很强激励作用 |
五、四年制大学促进了社区学院内部课程融合 |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互动 |
一、产业变化影响社区学院人才培养规格 |
二、社区学院人才培养离不开产业界参与 |
三、社区学院系统与产业界已结成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社区学院与个人教育培训需求 |
一、社区学院的存在基础是满足个人教育培训需求 |
二、多元化的个人教育培训需求不断促使社区学院变革 |
三、社区学院课程设计要兼顾个人当前和未来发展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与教育思想 |
一、教育界人士倡导是社区学院萌芽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
二、办学思想变化直接影响着社区学院教育培训的轨迹 |
三、多种教育思想促进了社区学院发展和变革 |
四、社区学院的长期教育实践丰富了教育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社区学院现状 |
第一节 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及学校管理 |
一、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 |
二、社区学院的学校管理 |
第二节 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及课程构成 |
一、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项目 |
二、社区学院课程构成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师资 |
一、社区学院师资类型及学历 |
二、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
三、社区学院师资的素质要求 |
四、社区学院教师培训 |
五、社区学院教师考核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 |
一、社区学院学生的特点及构成 |
二、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及学费 |
三、社区学院学生学业评价及学位(证书)获取 |
第五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 |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在不同项目中推行且形式多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 |
第一节 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枢纽 |
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社区学院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
二、以州级管理为主的教育培训系统 |
三、学士学位教育的重要中转站 |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 |
五、补偿教育和社区培训的重要平台 |
第二节 社区学院教育优先服务所在社区 |
一、社区学院在州范围内"经络通畅" |
二、社区学院教育培训服务覆盖面广 |
第三节 社区学院教育培训课程具有较大弹性 |
一、学科性和职业性兼具 |
二、融合性和发展性并举 |
第四节 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和产学合作 |
一、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 |
二、社区学院重视产学合作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
一、专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稳定器 |
二、兼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平衡器 |
三、教师适度流动制度是社区学院教师队伍的活力激发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 |
第一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 |
一、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
二、课程衔接的改革措施 |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 |
一、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不够 |
二、社区学院提高职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相关性的举措 |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 |
一、社区学院与产业界合作存在的问题 |
二、推动社区学院和产业界合作的举措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 |
一、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面临的问题 |
二、促进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的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将更加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要 |
一、国内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影响着社区学院的专业结构 |
二、国际产业竞争对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产生间接影响 |
三、社区学院将不断调整教育培训项目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
第二节 社区学院对外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
一、社区学院会巩固与产业界的合作 |
二、社区学院将加强与高中和四年制大学的合作 |
三、社区学院会扩大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 |
一、教育界人士会进一步倡导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 |
二、完善的学科系统将促进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三、成熟的职业分类将推动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走向完善 |
四、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未来走向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完成率 |
一、学业完成率低是美国社区学院面临的严酷现实 |
二、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率会受到教育研究者更多关注 |
三、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率会更受社区学院重视 |
四、政府和社区学院将会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学业完成率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呈现"高移"和"国际化"的趋势 |
一、社区学院教育"高移"趋势分析 |
二、社区学院"国际化"趋势分析 |
第六节 社区学院评价将会更受重视 |
一、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受到各方关注 |
二、一些非政府组织用奖项推动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 |
三、一些机构积极探索社区学院的评价及排名 |
四、政府有意促进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州范围内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 |
一、建立统一的课程编码系统是课程有效衔接的前提 |
二、制定共享的课程及学分互认机制是学生转学的重要保证 |
三、同中有异的课程衔接标准是州范围内转学的现实选择 |
四、网络课程是优化课程衔接的重要方式 |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构建 |
一、建立统一的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
二、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已具备的基础 |
三、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
四、社区学院系统建立统一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策略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完善策略 |
一、兼职教师制度的"利" |
二、兼职教师制度的"弊" |
三、兼职教师制度的完善策略 |
第四节 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 |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 |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备的优势 |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在服务区域方面存在的弊端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方面的启示 |
第二节 高职院校课程应兼顾产业界需要和学生发展 |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计的启示 |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应专兼职结合并适度流动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实施产学合作 |
一、产学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薄弱环节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启示 |
第五节 高职院校应在政府支持下把自身打造成教育培训枢纽 |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枢纽地位不明显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打造教育培训枢纽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社区学院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法案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3 部分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4 主要组织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5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及成果 |
后记 |
(6)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相关研究 |
1.2.2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 |
1.2.3 国际货币金融的权力性 |
1.3 研究方法 |
1.3.1 总体方法概述 |
1.3.2 国际金融权力指数的构建 |
1.4 创新与不足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理论探索与分析框架 |
2.1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理论探索 |
2.1.1 公共产品的概念、特性与理论回顾 |
2.1.2 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特性与供给 |
2.1.3 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概念、类型与供给 |
2.2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本文分析的理论框架 |
2.2.1 本文关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划分 |
2.2.2 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内涵: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构成 |
2.2.3 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 2×2 分析模式 |
第3章 全球金融体系治理下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历史演进 |
3.1 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萌芽 |
3.1.1 一战前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 |
3.1.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 |
3.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组织化与多样化发展 |
3.2.1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组织化趋势 |
3.2.2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多样化趋势 |
3.3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碎片化与国际金融监管 |
3.3.1 国际货币体系背景 |
3.3.2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碎片化趋势 |
3.3.3 国际金融监管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 |
3.4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变革的逻辑 |
3.4.1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变革类型的划分:“质”和“量” |
3.4.2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变革的权力性推动与路径 |
3.4.3 历史中崛起国与美国治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变革 |
第4章 美国治下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变革的源起 |
4.1 全球层面主要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缺陷 |
4.1.1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方面的缺陷 |
4.1.2 国际金融效率方面的不足 |
4.2 区域经济的困境:东亚案例 |
4.2.1 货币困境 |
4.2.2 制度困境 |
4.2.3 结构困境 |
第5章 国际层面中国参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考察 |
5.1 国际金融权力结构下中等强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的行为分析 |
5.1.1 国际金融权力结构下不同实力国家的行为激励 |
5.1.2 国际金融权力中等强国的金融外交互动行为模式 |
5.2 变革美国金融霸权体系治理的结构路径:基于国际金融权力指数的探索 |
5.2.1 外部制衡策略选择的依据:后起国所处国际金融权力体系现状 |
5.2.2 内部制衡策略的选择:提高国际金融权力的路径 |
5.2.3 小结 |
5.3 中国与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全球层面的存量变革 |
5.3.1 国际金融稳定方面的存量变革 |
5.3.2 国际金融效率方面的存量变革 |
5.4 中国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全球层面的增量变革 |
5.4.1 国际金融稳定方面的增量变革: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 |
5.4.2 国际金融效率方面的增量变革:金砖国家合作的成绩 |
第6章 区域层面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变革:东亚实践 |
6.1 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 |
6.1.1 区域金融公共产品是对全球金融公共产品的补充与完善 |
6.1.2 缓解货币困境 |
6.1.3 缓解制度困境 |
6.1.4 摆脱结构困境 |
6.2 中日合作对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性 |
6.2.1 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 |
6.2.2 中日围绕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供给的竞争 |
6.2.3 中日合作推动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能性与实践 |
6.2.4 中日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博弈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7)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品牌的概念 |
二、品牌营销的概念 |
第二节 品牌营销理论 |
一、品牌形象理论 |
二、品牌定位理论 |
三、品牌延伸理论 |
四、品牌资产理论 |
五、品牌关系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品牌营销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欧莱雅集团概况 |
一、欧莱雅集团简介 |
二、欧莱雅集团中国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现状 |
一、欧莱雅集团多品牌战略布局 |
二、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在中国的市场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的外部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行业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的内部条件分析 |
一、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 |
二、多元的品牌文化 |
三、多元化的优秀人才 |
四、品牌经理制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品牌营销的实施 |
第一节 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 |
一、市场细分 |
二、目标市场选择 |
三、品牌定位 |
第二节 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塑造 |
一、优雅时尚的包装设计 |
二、独具魅力的形象代言人 |
第三节 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的品牌推广 |
一、品牌的广告推广 |
二、品牌的数字推广 |
三、品牌的公关推广 |
第四节 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的品牌延伸 |
一、积极推出新产品 |
二、注重创新技术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的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对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的评价 |
一、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的成功经验 |
二、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的不足 |
第二节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对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启示 |
一、我国化妆品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
二、借鉴经验强化本土化妆品品牌营销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制度及企业制度变迁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
1.4.1 主要创新 |
1.4.2 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解读 |
2.1 文化与制度的内涵诠释 |
2.1.1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
2.1.2 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结构 |
2.1.3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概念界定 |
2.2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 |
2.2.1 文化与制度的同一性 |
2.2.2 文化对制度的决定作用 |
2.2.3 制度反作用于文化 |
2.3 企业制度的概念界定 |
2.3.1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
2.3.3 企业制度的主要构成 |
2.3.4 企业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
3.1 制度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 |
3.1.1 制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 |
3.1.2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的来源 |
3.1.3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3.2 制度变迁理论的“路径依赖”说 |
3.2.1 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机理 |
3.2.2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路径依赖 |
3.2.3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4 文化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 |
3.3 博弈论 |
3.3.1 博弈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博弈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
3.3.3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和均衡 |
3.4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
3.4.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3.4.2 文化传统作用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 |
3.4.3 企业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
第4章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4.1 企业制度处理的核心问题 |
4.1.1 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 |
4.1.2 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 |
4.1.3 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和平衡 |
4.1.4 企业间关系——怎样开展基于“利益”的合作与竞争 |
4.1.5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 |
4.2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与变革的核心文化因素 |
4.2.1 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集团意识 |
4.2.2 社会构造的基本法则——等级秩序 |
4.2.3 群体的基本生活态度——现世主义 |
4.2.4 行为方式的关键约束——耻感文化 |
4.2.5 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恩情主义 |
4.3 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 |
4.3.1 价值传导路径 |
4.3.2 自我修正路径 |
4.3.3 博弈演进路径 |
4.3.4 兼容诱变路径 |
4.3.5 变革锁定路径 |
4.4 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日本模式 |
4.4.1 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4.4.2 日本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基于日美模式的比较 |
4.4.3 文化差异与企业制度模式趋同 |
第5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沿革与绩效评价 |
5.1 制度引进与适应性变革: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5.1.1 明治维新与日本财阀的兴起 |
5.1.2 传统文化与财阀体制的形成 |
5.1.3 财阀体制的绩效评价 |
5.2 强制性制度变迁:战后美国对日本财阀体制的改造 |
5.2.1 解散财阀与 GHQ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设计 |
5.2.2 文化冲突与 GHQ 制度设计的破灭 |
5.2.3 美国模式在日本实践的绩效评价 |
5.3 适应性演化: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 |
5.3.1 法律修改与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 |
5.3.2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低层:下请关系 |
5.3.3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中间层:企业集团 |
5.3.4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高层:财界团体 |
5.3.5 战后日本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绩效评价 |
第6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6.1 家族主义经营:日本式雇佣的初步形成 |
6.1.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初始雇佣制度及其弊端 |
6.1.2 家族主义经营的“回归”及主要内容 |
6.1.3 家族主义经营的绩效评价 |
6.2 战时劳动统制:权力干预下的雇佣制度变化 |
6.2.1 战时劳动统制的基本内容 |
6.2.2 国家对雇佣制度实施规制的文化基础 |
6.2.3 战时劳动统制的绩效评价 |
6.3 终身雇佣制:日本式雇佣的延续与发展 |
6.3.1 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
6.3.2 终身雇佣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 |
6.3.3 文化约束与终身雇佣制的绩效评价 |
第7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7.1 主银行制:融资与债务约束的内部化 |
7.1.1 财阀融资与主银行制的渊源 |
7.1.2 文化影响与战后主银行制的形成 |
7.1.3 主银行制的绩效评价 |
7.2 从“实”到“虚”的股东与内部人控制结构的形成 |
7.2.1 股东地位变化的历史梳理 |
7.2.2 文化影响与战后经营层控制地位的确立 |
7.2.3 监督机制弱化与经营层的自我约束 |
7.2.4 内部人控制结构的绩效评价 |
7.3 内部晋升制度:经理人市场约束的内部化 |
7.3.1 内部晋升制度的主要内容 |
7.3.2 文化影响与内部晋升制度沿革 |
7.3.3 内部晋升制度的绩效评价 |
7.4 治理模式与公司法的背离:企业运行的内源性 |
7.4.1 企业运行与实体法相背离的历史与现实 |
7.4.2 企业实际运行与成文法背离的文化诱因 |
7.4.3 法律与实践背离的绩效评价 |
第8章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革与创新方向展望 |
8.1 环境变化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失衡 |
8.1.1 战后日本企业制度均衡的环境基础 |
8.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运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
8.1.3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失衡的加速作用 |
8.2 日本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与惯性趋势 |
8.2.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与争论 |
8.2.2 变革中的惯性趋势及其影响 |
8.2.3 趋同与惯性的日本文化因素解析 |
8.3 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 |
8.3.1 文化引致的路径闭锁效应的规避与控制 |
8.3.2 考虑文化因素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融合 |
8.3.3 外部法律规制与内在经营目标的调适和统一 |
第9章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9.1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 |
9.1.1 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 |
9.1.2 文化传统决定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 |
9.1.3 文化与制度的兼容决定高绩效的企业制度 |
9.1.4 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 |
9.1.5 外在形式的改革不是治本之道 |
9.2 现阶段中国企业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文化根源 |
9.2.1 企业制度引进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9.2.2 契约文化缺失与企业制度的低效 |
9.2.3 “一把手”、“官本位”文化与内部人控制 |
9.3 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
9.3.1 处理好制度移植、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问题 |
9.3.2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制度 |
9.3.3 积极推进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变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 ——以国际气候变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意义 |
0.1.1 破解国际可持续发展困局的需要 |
0.1.2 发展国际气候变化法的需要 |
0.1.3 借鉴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需要 |
0.1.4 开展中澳新能源合作的需要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0.4.1 分析方法 |
0.4.2 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0.4.3 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
1 新能源与国际可持续发展 |
1.1 气候变化 |
1.1.1 气候变化的概念 |
1.1.2 气候变化问题 |
1.1.3 气候变化的应对 |
1.1.4 IPCC与气候变化 |
1.2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 |
1.2.1 能源安全的概念 |
1.2.2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1.3 新能源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3.1 新能源之辨 |
1.3.2 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困局 |
1.3.3 新能源是破解国际可持续发展困局的根本出路 |
2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概览 |
2.1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演变 |
2.1.1 “经济民族主义”挑战“经济自由主义” |
2.1.3 从“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11年清洁能源法》 |
2.2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 |
2.2.1 澳大利亚法律制度概述 |
2.2.2 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体系 |
2.2.3 清洁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 |
2.2.4 核能开发利用法律与政策体系 |
2.2.5 能源市场法律与政策体系 |
2.3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目标 |
2.3.1 经济繁荣 |
2.3.2 能源安全 |
2.3.3 生态可持续发展 |
2.4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
2.4.1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特点 |
2.4.2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发展前景 |
3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
3.1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3.1.1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概念 |
3.1.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与相关概念辨析 |
3.1.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实践 |
3.2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述评 |
3.2.1 概述 |
3.2.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主要内容 |
3.2.3 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评价 |
3.3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 |
3.3.1 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概述 |
3.3.2 可再生能源证书创制的预备工作 |
3.3.3 可再生能源证书的创制 |
3.3.4 可再生能源证书的转让与提交 |
3.4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法律责任问题 |
3.4.1 清洁能源监管局的监管职权 |
3.4.2 民事责任 |
3.4.3 刑事责任 |
3.4.4 行政责任 |
4 澳大利亚排放交易(碳税)机制 |
4.1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国际法基础 |
4.1.1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国际法依据 |
4.1.2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国际法理论基础 |
4.1.3 主要国家(地区)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实践 |
4.2 澳大利亚排放交易(碳税)机制的演进 |
4.2.1 概述 |
4.2.2 新南威尔士州的排放交易实践——“温室气体减排计划” |
4.2.3 《郜若素气候变化报告》 |
4.2.4 《碳污染减排计划:澳大利亚的低污染未来》 |
4.3 澳大利亚排放交易(碳税)机制述评 |
4.3.1 排放交易(碳税)机制出台的背景 |
4.3.2 排放交易(碳税)机制的主要内容 |
4.3.3 排放交易(碳税)机制的特点 |
4.3.4 排放交易(碳税)机制的实施效果 |
5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国际气候变化法之间的互动 |
5.1 2010年以来澳大利亚的国际气候政治 |
5.1.1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
5.1.2 区域性交往和多国论坛 |
5.1.3 战略伙伴关系 |
5.1.4 澳大利亚的气候变化国家利益 |
5.2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的国际影响 |
5.2.1 鼓舞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 |
5.2.2 推动了国际碳市场的发展 |
5.3 国际气候变化法的演进 |
5.3.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 |
5.3.2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制度谈判的进程 |
5.3.3 国际气候变化法的发展趋势 |
5.4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国际气候变化法的契合 |
5.4.1 国际法在澳大利亚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5.4.2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与国际气候变化法的交互影响 |
6 中澳新能源合作的国际法律调整 |
6.1 中澳新能源合作的挑战与机遇 |
6.1.1 中澳新能源合作的历史回顾 |
6.1.2 中澳新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 |
6.1.3 中澳新能源合作的机遇 |
6.2 中澳新能源合作法制环境分析 |
6.2.1 新能源合作的国际法制环境 |
6.2.2 新能源合作的中国法制环境 |
6.2.3 新能源合作的澳大利亚法制环境 |
6.2.4 对中澳新能源合作法制环境的解读 |
6.3 完善中澳新能源合作的法律思考 |
6.3.1 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破解利益集团的战略围堵 |
6.3.2 以国际组织(机制)为媒介,拓展新能源合作的深度 |
6.3.3 缔结双边新能源合作协定,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
6.3.4 加强新能源立法,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
7 结语:新能源法律制度是国际气候变化法的组成部分 |
7.1 法律趋同化 |
7.2 新能源法与国际气候变化法的融合 |
7.3 新能源法律制度构成国际气候变化法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2.3 事件经过 |
(1) 舆论批判, 信誉受疑 |
(2) 专项治理整顿动员部署大会 |
(3) 合资经营药店降低后期成本 |
2.4 事件结果 |
2.5 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 |
3.1 事件概述 |
3.2 事件动因 |
3.3 事件经过 |
(1) 四大争议 |
a.活熊取胆:无痛还是虐待? |
b.活熊取胆真的没法替代? |
c.活熊取胆质量真的好吗? |
d.归真堂滥用活熊取胆了吗? |
(2) 法理博弈 |
a.反对 |
b.支持 |
(3) 熊场开放日 |
3.4 事件后续 |
3.5 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自主宣传不到位 |
4.2 品牌所有者缺位 |
4.3 传统品牌保护存在法律盲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5.1 品牌自身建设 |
(1) 靠文化勾“魂” |
(2) 以技术创“心” |
(3) 凭国际开“眼” |
5.2 社会参与 |
(1) 行业协会对传统品牌的保护 |
(2) 消费者和社会团体对传统品牌的包容与保护 |
5.3 法律保护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二、本土品牌的国际拓展问题 |
1. 引言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1) 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国际影响力。 |
(2) 收购竞争对手, 形成优势互补。 |
2.3 事件经过 |
(1) 阶段1:“大象”急寻买家, 业内暗潮涌动 |
(2) 阶段2:三一公布收购, 业界疑云四起 |
(3) 阶段3:路条之争, 工人抗议, 并购困难重重 |
(4) 阶段4:排除困难, 完成交割 |
2.4 事件结果 |
2.5 后续发展 |
经受考验未现消化不良 |
“优势叠加”助推国际化 |
2.6 事件点评 |
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收购后的挑战 |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秘书长苏子孟:此前难以想象 |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这是一大进步 |
3.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阶段1:收购传闻不断, 徐工讳莫如深 |
(2) 阶段2:首次得到确认, 细节仍留悬念 |
(3) 阶段3:正式签署协议, 收购进展顺利 |
(4) 阶段4:双方交割完成, 收购尘埃落定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肖慧娟:应对欧盟相关兼并政策充分调研 |
匿名市场分析人士:各大型机械制造商抢滩登陆欧美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品牌战略方向问题 |
(2) 品牌整合管理规划问题 |
(3) 品牌价值变动问题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选择稳健适当的国际品牌战略 |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整合计划 |
(3) 重视跨国并购后品牌的维护管理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三、线下品牌的上线之路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京东挑起电商价格战 |
(2) 电商价格战中各方反应 |
1京东商城 |
2苏宁易购 |
3国美电器 |
4消费者 |
5供应商 |
(3) 电商大战的战火由线上烧到了线下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节前造势 |
(2) “双11”光棍节变成“狂购节”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互联网品牌生命周期在缩短 |
(2) 价格战不是树立电商品牌的、争夺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
(3) 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供应链不够稳定 |
(4) 利益之下, 无视网络品牌诚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了解电子商务市场 |
(2) 建立网络品牌, 制定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 |
(3) 展开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品牌营销 |
(4) 完善供应链, 应重视消费者需求 |
(5) 加强网络自律, 建立诚信品牌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四、中外品牌的权利冲突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iPad商标权争夺案升级, 苹果唯冠品牌是非难解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注册商标 |
(2) iPad商标转让 |
(3) 产品上市侵权唯冠, 苹果初审败诉 |
(4) 初次交锋 |
(5) 案件升级 |
(6) 最终结果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典型品牌事件2:意大利上门讨伐假品牌, 自主品牌缺乏自信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发现问题 |
(2) 了解情况 |
(3) 达芬奇家具事件 |
(4) “伪意大利”品牌集体亮相 |
(5) “伪意大利”品牌的对策 |
(6) 中国政府官方态度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的特殊心理 |
(2) 商家缺失诚信一味逐利 |
(3) 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我国自主品牌的宣传 |
(2) 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
(3) 加大监管部门的职能落实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五、文化品牌的价值塑造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小成本铸就国产品牌电影 |
(2) 电影《人在囧途》 |
(3) 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品牌节目爆发惊人热度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中国好声音》节目形态:新鲜、刺激、悬念十足 |
(2) 《中国好声音》专业的品质 |
(3) 《中国好声音》选手:具备人际吸引的魅力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文化品牌传播工具 |
(2) 文化品牌传播水平 |
(3) 文化品牌传播的沟通特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为品牌塑造一种恰当的文化 |
(2) 品牌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 |
(3) 品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六、体育品牌的破困突围问题 |
1.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乔丹公开起诉乔丹体育 |
(2) 乔丹体育公司回应 |
(3) 乔丹体育欲反诉乔丹 |
2.4事件后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2004—2009年的高速发展期 |
(2) 2010年之后的低谷期 |
(3) 原CEO张志勇下课, 李宁重拾大权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4.1事件概述 |
4.2事件起因 |
4.3事件经过 |
(1) 沃尔沃签约林书豪 |
(2) 林书豪中国行 |
4.4事件结果 |
4.5事件点评 |
5.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创立品牌走捷径, 忽视品牌的法律风险 |
(2) 名人效应褪去, 产品定位不清 |
(3) 品牌与体育的融合 |
6.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品牌经营要有远见, 注意规避法律风险 |
(2) 要有准确的品牌定位 |
(3) 品牌要理智的与名人合作, 实施清晰发展战略 |
7.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七、授权品牌的资产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从危机中走出, 打开共赢局面 |
(2) 在销售奇迹中产生矛盾, 对簿公堂争夺“中国第一品牌” |
(3) 分道扬镳, 两版凉茶商标战继续进行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1) 加多宝:有证据显示红罐为其原创 |
(2) “第三份协议”仍在仲裁阶段 |
(3) 法律专家:知名商品应与商标分开 |
2.6事件点评 |
3.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缺乏战略眼光, 品牌意识淡薄 |
(2) 过分依赖广告 |
(3) 品牌法律风险管理的失误 |
(4) 一元化企业战略法律风险管理失误 |
4.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设计可行的品牌战略 |
(2) 寻找到准确定位 |
(3) 注重产品的质量 |
(4) 维护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统一 |
(5) 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中 |
(6) 要有品牌危机意识, 加强品牌管理 |
5.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八、区域品牌的整合营销问题思考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获批,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由来 |
2.3事件经过 |
(1) 筹建规划阶段 (1984—1988年12月) |
(2) 起步阶段 (1 9 8 8年1 2月-1991年) |
(3) 快速发展阶段 (1992—1999年) |
(4) 光谷建设阶段 (2000年后)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由来 |
3.3事件经过 |
(1)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 探索绿色生态经济 (1998-2005年) |
(2) 树立区域品牌, 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5-2009年) |
(3) 全民参与, 打造“最佳人居地” (2009年至今) |
3.4事件结果 |
3.5后续发展 |
3.6事件点评 |
(1)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
(2) 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
(3) 生态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高水平编制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
(2)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4) 发展壮大绿色生态经济。 |
(5) 大力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
(6) 倡导全民生态环保理念。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九、国内品牌的海外维权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初次交锋底气虚 |
(2) 再次交锋遭打击 |
(3) 终获胜利维权益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主动出击维权益 |
(2) 再次庭审立场清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中国品牌难赢国际信任 |
(2) 人才短板难抵国际考验 |
(3) “怕麻烦”却吃尽哑巴亏 |
5.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自我提升为品牌维权撑腰 |
(2) 完备人才为品牌维权护航 |
(3) 积极态度为品牌维权助力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十、食品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媒体曝光, 相关企业纷纷否认 |
(2) 权威调查, 百胜被曝知情不报 |
(3) 公开致歉, 期待挽救信任危机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胶囊被曝铬超标, 药企声明撇干系 |
(2) 药监公开抽检结果, 修正发布道歉通告 |
(3) 召回焚毁问题胶囊, 再次致歉难解危机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的诚信补救不力问题原因分析 |
(1) 体制不全、规则不硬致使监管不力, 培养了企业的“傲慢” |
(2) 速度太慢、力度太小难消负面影响, 加剧了公众对企业的不满 |
(3) 后续动作乏力难给消费者信心, 品牌诚信补救任重道远 |
5. 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对策思考 |
(1) 用体制和规则破除企业傲慢 |
(2) 用速度和力度减轻公众不满。 |
(3) 用实际行动补救品牌诚信。 |
6. 食品品牌诚信补救问题展望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 (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典型品牌事件2: (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法理博弈)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三一重工收购德企巨头, 民企品牌兼并全球老大 |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典型品牌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苹果唯冠iPad商标权之争 |
典型品牌事件2:“伪意大利”品牌集体曝光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打造国内品牌电视节目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已获批复,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典型品牌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典型品牌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四、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力——LGIC首席执行官徐平源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华为公司为例[D]. 马骏. 青岛大学, 2020(02)
- [3]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D]. 蒋静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4]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5]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D]. 彭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研究[D]. 周帅. 辽宁大学, 2017(01)
- [7]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研究[D]. 李春峰.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8]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 徐兴. 吉林大学, 2014(03)
- [9]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 ——以国际气候变化为视角[D]. 李化. 武汉大学, 2013(01)
- [10]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J].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 商品与质量,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