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及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燕[1](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方茜[2](2019)在《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及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陕西省高温干旱以及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近年频繁发生,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的损失和影响更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平正义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其次构建了其均等化评估的指标体系,最后用实际数据对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均等化提升建议。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三个维度,意味着城镇和农村居民获得气象服务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大致均等,而不是用完全相同的手段和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气象服务;(2)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指标分为三类共包含14个具体指标。其中,三类即是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具体指标为人均经费投入比率等。在权重方面,结果均等类指标最为重要;(3)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证评估结果反映出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二是结果均等问题最严重,三是各项服务均等化差距参差不齐。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导致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包括城乡区域之间的非均等发展,以及省级气象部门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气象部门自身的发展困境、气象灾害预警防御体系建设不足,以及气象部门内部建设投入失衡;(4)针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升措施。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促进省级气象部门合作,三是加强社会参与,四是推进“互联网+农业气象服务”建设,五是增强城乡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六是调整城乡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王颖,刘丹妮,马辛宇,李建粮[3](2019)在《“互联网+”时代浙江省气象服务产品的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各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一背景下,气象服务产品引入"互联网+"思维,必将有助于其服务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对气象服务的影响,剖析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气象服务产品发展趋势,并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产品创新中提出了建议和思考,以提升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王榕[4](2018)在《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气象行业中,公共气象服务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托天气预报和综合观测业务将专业化数据转化为面向社会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以及面向行业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涉及到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公共部门将绩效评价运用到公共管理和服务中,能够起到效果反馈、评价、监督和促进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设计与调查、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总结出现行的绩效评价方式和指标存在的问题。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指标构建的目标取向,并分析了在该目标取向下的价值选择,阐述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以及指标设计与筛选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对关键性指标进行实证检测的基础上最终构建一套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苏倩[5](2018)在《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在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科学评估气象卫星应用效益不仅可以加深对卫星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了解,也是制定气象卫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气象卫星系统构成复杂、效益产生范围广泛,对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评估存在时间滞后、主观性较强和气象卫星应用效益与政府服务效益无法分离等问题。本文引入广泛应用于政策效益评估的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方法(PSM-DID)建立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尝试解决以往评估中未能较好解决的“反事实”设计问题。本文首先界定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将气象卫星应用的总效益分为一次效益、二次效益、三次效益三个部分,并阐述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特征和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投出产出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就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过程和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剖析。基于气象卫星运营模式的特殊性和PSM-DID方法的基本假设,选取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为评估指标,FY-3号气象卫星在2008年的使用作为一个干预变量,以受台风影响频率大且经济水平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大陆四省作为干预组,以香港作为控制组,使用1999-2016年干预组和控制组登录台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气象投入三个维度上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检验干预组和控制组的混合效应,并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双重差分方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建立的评估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最小二乘估计、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估计均显示FY-3号气象卫星的使用与台风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负向关系,而最为显着的双重差分倾向得分估计结果显示FY-3号气象卫星的应用使得台风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439亿元。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FY-3号气象卫星的使用后台风受灾人数减少了160万人,受灾农田减少750万公顷。最后,提出进一步发挥气象卫星总效益的发展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并考虑公众对气象卫星应用的需求。
许浩恩,李瑞民,陈海燕,刘娟[6](2016)在《浙江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文中指出台风是影响浙江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影响频繁,成灾台风多;致灾台风路径多样,登陆台风强度强灾情重;孕灾环境复杂,衍生灾害严重;台风对各地影响差异大等特征。在台风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中,浙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提炼,主要体现在:1)平衡科技水平和服务需求,把握关键点决策服务时机;2)以台风报告单为载体,提高台风气象服务规范化水平;3)将传统预报向影响预报延伸,并在决策气象服务中用广泛应用;4)公众气象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最大程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文中还穿插了服务材料的内容提炼、撰写技巧等,并提出对台风气象服务的思考。
许浩恩,张磊[7](2016)在《浙江省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总结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水平,科学准确地做好台风防灾减灾工作,分别就浙江省目前台风影响期间决策气象服务的开展情况和产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深度探讨服务过程中的经验和亮点,分析现实服务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思考改进方案,旨在不断的提高台风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刘昊[8](2015)在《地级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研究 ——以绍兴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日益显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不单单是气象部门的内部事务,现已转变成为涉及面不断扩大,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地级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单元,肩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如何科学构建地级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升全社会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发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借助公共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和SWOT分析,分析了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地开展了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针对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存在的服务机制创新不够、气象产品单一、灾害防御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逐步完善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机构、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气象服务、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等等。
陈海燕[9](2015)在《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文中指出决策气象服务需求起点高、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提供的科技信息具有部门权威性、前沿性、成熟性等特征,需要气象部门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对成熟业务型服务材料提出"监测信息要精准、预报预测信息结合准确度把握精细程度、建议在可用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等基本原则,并举例详细分析了撰写的注意点,而研究型服务材料需要撰写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高度、综合能力、科研业务水平以及文字驾驭能力等。
张永恒,张建忠,薛建军,王秀荣[10](2013)在《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越发严重和致命,科学、准确地为政府决策层提供决策服务产品,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稳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台风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实践,通过完整再现2011年最强台风"纳沙"的决策气象服务过程,总结和提炼出目前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方式和产品编制要求、流程,并挖掘出服务的经验和亮点;同时,分析现实服务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思考进一步改进方案,旨在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全力做好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二、浙江省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及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及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气候 |
2.1.2 微气氛 |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
2.2.3 行为场景理论 |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 文献综述 |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7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指标选取 |
6.1.3 数据来源 |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7.1.1 研究方法 |
7.1.2 指标选取 |
7.1.3 数据来源 |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
8.3.1 研究贡献 |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 |
2.1.2 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平正义理论 |
2.2.2 当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3 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模型 |
第三章 陕西省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 |
3.1 公共气象服务概况 |
3.1.1 组织管理 |
3.1.2 服务分类 |
3.2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发展概况 |
3.2.1 政策制度层面 |
3.2.2 具体措施层面 |
第四章 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内容 |
4.1.1 公共气象服务的范围 |
4.1.2 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4.2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权重计算 |
第五章 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 |
5.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2 评估结果 |
5.3 评估结果反映的问题 |
5.3.1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 |
5.3.2 结果均等问题最严重 |
5.3.3 各项服务均等化差距参差不齐 |
5.4 问题的原因分析 |
5.4.1 外部因素 |
5.4.2 内部因素 |
第六章 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升建议 |
6.1 针对外部因素的对策建议 |
6.1.1 转变政府职能 |
6.1.2 促进省级气象部门合作 |
6.1.3 加强社会参与 |
6.2 针对内部因素的对策建议 |
6.2.1 推进“互联网+农业气象服务”建设 |
6.2.2 增强城乡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
6.2.3 调整城乡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互联网+”时代浙江省气象服务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互联网+”时代 |
1.1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1.2 “互联网+”时代下气象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
1) 满足受众多样化获取方式的必然选择 |
2) 增强气象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3) 满足社会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必然要素 |
2 浙江省气象服务产品发展现状 |
2.1 “两微一端”的新媒体服务 |
2.2 借力其它网络平台的新型服务 |
2.3 跨行业创新融合产品 |
3 存在的问题 |
3.1 服务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
3.2 受到商业市场冲击 缺少核心竞争力 |
3.3 集约化程度不高 |
4 浙江省气象服务产品发展探讨 |
4.1 开发精准化、精细化的产品 |
4.2 挖掘跨行业数据 打造定制化产品 |
4.3 “可视化”让数据产品“发声” |
4.4 加强互动和沟通 拥有“社交圈” |
4.5 打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队伍 |
5 结 语 |
(4)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主题 |
1.2 重要概念界说 |
1.2.1 公共气象服务 |
1.2.2 绩效及绩效评价 |
1.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1.3 相关理论依据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3.2 绩效评价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本文的创新点 |
一、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1.1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基本情况 |
1.2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1.2.1 绩效评价方式分析 |
1.2.2 绩效评价流程分析 |
1.2.3 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1.3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不够 |
1.3.2 绩效评价工作能力不足 |
1.3.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不完善 |
1.4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4.1 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保障力不足 |
1.4.2 绩效评价组织实施的专业性不足 |
1.4.3 绩效评价意识重塑的创新力不足 |
1.5 构建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二、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程序 |
2.1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的价值取向:为人民服务 |
2.2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价值 |
2.2.1 基于公共气象服务的效益性目标 |
2.2.2 基于公共气象服务的服务性目标 |
2.2.3 公共气象服务受众的满意度目标 |
2.3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3.1 目标一致性原则 |
2.3.2 科学性原则 |
2.3.3 可比性原则 |
2.3.4 可行性原则 |
2.3.5 系统性原则 |
2.4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序 |
2.4.1 划分绩效评价内容结构 |
2.4.2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集合 |
2.4.3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集合 |
2.4.4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
三、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筛选 |
3.1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3.1.1 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 |
3.1.2 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方法 |
3.1.3 以工作内容为关键指标确定指标维度 |
3.1.4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集合 |
3.2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
3.2.1 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思路 |
3.2.2 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
3.3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检测 |
四、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测 |
4.1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4.1.1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2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数模型 |
4.2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和初步处理 |
4.2.2 单项指标的绩效评价标准 |
4.2.3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分析 |
4.3 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5)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象卫星应用领域相关研究 |
1.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相关研究 |
1.2.3 PSM-DID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产生机理 |
2.1 气象卫星的应用现状 |
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 |
2.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特征 |
2.3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主要表现形式 |
2.4 气象卫星在台风预报过程中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
2.4.1 气象卫星产品及服务的内部属性 |
2.4.2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应用效益的外部影响因素 |
2.5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应用效益的产生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构建 |
3.1 PSM-DID方法 |
3.2 干预组与控制组的选择 |
3.3 变量设计 |
3.3.1 结果变量 |
3.3.2 处理变量 |
3.3.3 协变量 |
3.4 模型的建立 |
3.4.1 双重差分模型 |
3.4.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实证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FY-3 号气象卫星对台风灾害损失影响的初步检验 |
4.2.1 混合效应检验 |
4.2.2 初始回归估计 |
4.2.3 双重差分估计 |
4.2.4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 |
4.3 稳健性检验与敏感性分析 |
4.3.1 稳健性检验 |
4.3.2 敏感性分析 |
4.4 结果分析与优化对策 |
4.4.1 结果分析 |
4.4.2 优化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浙江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浙江台风灾害特征 |
1.1 台风影响频繁,成灾台风多 |
1.2 致灾台风路径多样,登陆台风强度强灾情重 |
1.3 台风影响空间有差异,东南沿海风雨强度最强 |
1.4 孕灾环境复杂,衍生灾害严重 |
2 浙江台风气象服务特点 |
2.1 平衡科技水平和服务需求,把握关键点决策服务时机 |
2.2 不断完善台风报告单,台风气象服务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 |
2.3 台风灾害评估在决策气象服务中广泛应用 |
2.4 公众气象服务形式多样,最大程度扩大信息覆盖面 |
2.4.1 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中翻出新花样,服务亲民便利 |
2.4.2 台风专题服务丰富多彩,可在多网络平台共同发布 |
2.4.3 充分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服务更迅速面更广 |
3 结语 |
(7)浙江省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总结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台风灾害 |
1.1 台风路径对浙江省的影响差异,以登陆台风影响最重 |
1.2 台风风雨及风暴潮的主要灾害种类 |
2 浙江省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现状 |
2.1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类别和内容 |
2.2 目前台风服务效益,以2015年影响浙江省台风为例 |
3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经验与探讨 |
3.1 深挖气象服务技术,提供高质量服务 |
3.2 加大宣传力度,滚动精细服务 |
3.3 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捉住服务重点 |
4 结语 |
(8)地级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研究 ——以绍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评 |
1.4 研究方法、思路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个案分析法 |
1.4.3 系统分析法 |
1.4.4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分析: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概述 |
2.1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体系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公共服务体系 |
2.2 公共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
2.2.1 公共气象服务 |
2.2.2 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
第3章 现实考量: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现状及分析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1.1 绍兴概况 |
3.1.2 绍兴市气象局概况 |
3.1.3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
3.2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效果调查 |
3.2.1 公共气象服务评价的现状与需求 |
3.2.2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现状与需求 |
3.3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 |
3.3.1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内部环境分析 |
3.3.2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外部环境分析 |
3.3.3 构造SWOT矩阵 |
3.3.4 SWOT分析法的局限性讨论 |
3.4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问题分析 |
第4章 完善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
4.1 绍兴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
4.2 主体方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 |
4.2.1 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 |
4.2.2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标准化管理 |
4.2.3 健全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队伍 |
4.2.4 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 |
4.3 体制方面:理顺公共气象服务及管理体制 |
4.3.1 健全公共气象服务领导机制 |
4.3.2 构建新型市、县两级公共气象服务运行体制 |
4.3.3 逐步完善乡镇(街道)公共气象服务组织体系 |
4.4 机制方面:建立政府主导辅以向社会购买的运行机制 |
4.4.1 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气象服务 |
4.4.2 培育商业气象服务市场 |
4.5 硬件方面:健全相应的技术平台支持系统 |
4.5.1 加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和系统建设 |
4.5.2 加强全社会气象观测站网管理 |
4.5.3 强化社会重点行业“直通式”气象服务 |
4.5.4 实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全覆盖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 |
1. 1 需求起点高,服务信息应该代表气象部门的最高专业水平 |
1. 2 综合性强,需调动各层次的人才共同完成任务 |
1. 3 涉及内容广,需要气象部门的所有科研业务能力支撑 |
2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撰写技巧探讨 |
2. 1 影响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的几个问题 |
2. 1. 1 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服务需求 |
2. 1. 2 专业气象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不够成熟 |
2. 1. 3 新需求与科技支撑缺位的矛盾 |
2. 2 材料撰写要点 |
2. 2. 1 材料主要内容与撰写要点 |
1) 成熟业务型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撰写要点 |
( a) 监测信息撰写注意点 |
( b) 预报预测信息使用和撰写注意点 |
( c) 建议撰写注意点 |
2) 研究型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撰写技巧 |
3 结 语 |
(10)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纳沙”台风概况 |
(1) 移动速度快, 路径稳定。 |
(2) 登陆次数多, 登陆我国强度强。 |
(3) 累计雨量大, 沿海风力强。 |
(4) 国内经济损失较大, 国外死亡人数多。 |
2“纳沙”台风决策气象服务 |
(1)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
(2) 着力加密观测和会商频次。 |
(3) 积极做好防台减灾决策气象服务。 |
3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规律与经验总结 |
3.1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规律总结 |
3.1.1 主要方式 |
3.1.2 格式要求 |
3.1.3 内容要求 |
3.1.4 流程 |
(1) 任务来源。 |
(2) 信息来源。 |
(3) 制作。 |
(4) 呈报。 |
3.2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经验探讨 |
4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思考 |
(1) 着实加强台风灾害预评估工作。 |
(2) 提供针对性强、简洁明了的重点提示和建议。 |
(3) 开发并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编制、发布平台。 |
(4) 细化和完善台风灾害应急工作的实施方案。 |
5 结束语 |
四、浙江省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及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2]陕西省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评估及提升研究[D]. 方茜. 西北大学, 2019(04)
- [3]“互联网+”时代浙江省气象服务产品的现状与发展[J]. 王颖,刘丹妮,马辛宇,李建粮. 浙江气象, 2019(01)
- [4]鄂尔多斯市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榕.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5]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D]. 苏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浙江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J]. 许浩恩,李瑞民,陈海燕,刘娟. 浙江气象, 2016(04)
- [7]浙江省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总结与探讨[J]. 许浩恩,张磊. 浙江气象, 2016(02)
- [8]地级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研究 ——以绍兴市为例[D]. 刘昊. 南昌大学, 2015(03)
- [9]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J]. 陈海燕. 浙江气象, 2015(01)
- [10]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J]. 张永恒,张建忠,薛建军,王秀荣.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