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州市和温县地下水高氟区的分布与成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洲[1](2016)在《基于大鼠氟暴露的毒理效应及环境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氟暴露导致的地氟病依然为我国许多地区最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之一,对氟化物环境暴露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暴露地区人群的身体健康。然而,目前我国为环境管理重要依据的氟化物基准研究仍借鉴于美国人群的调研结果,其人群暴露途径分析明显异于我国。而且,采用病症表征指标(氟斑牙)作为效应评判终端推导氟化物的安全阈值有所局限,其病理机理不具备敏感性,无法对一些特殊人群进行评估;此外,氟化物基准研究中采用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或最低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推算可接受阈值,而NOAEL和LOAEL在国际上一直用于致癌物质的安全阈值估算,用其估算非致癌物质氟化物的安全阈值有待商榷。随着国际危险度方法的发展,基线剂量(benchmark dose, BMD)法在制定非致癌物质的可接触水平时比NOAEL或LOAEL更具科学性,用其推算环境物质暴露引发的不良效应反应率预期变化(其增高范围通常为1%-10%)更具精准性,但其在氟化物基准研究中的应用仍不多见;于此同时,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已有应用生化指标取代氟斑牙进行氟化物暴露评估的相关研究,但选择的生化指标均为病理表征,未进行深度的基准推导。因此,为了探索可取代氟斑牙的生物指标,本论文基于动物暴露模型的生理生化数据,选择合适的生化指标构建了综合生化指标。本论文选取96只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通过灌胃方式进行氟化钠染毒,建立动物慢性氟中毒模型。染毒剂量分别为0、2、4、8、16、32 mg/kg·bw,染毒时间为3个月。染毒期间,隔天观察大鼠氟斑牙的发生情况。染毒结束后,测定动物常规指标、生化指标以及特异性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冻存血清、骨骼及器官(心、肝、脾、肺、肾、胰腺、胸腺、颌下腺及性器官)样本用以大鼠内暴露水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指B2-血微球蛋白(blood B2 microspheres, BB2MG)、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IT)、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 ATF4)、球蛋白/钙(globulin/calcium, GLB/Ca)及总蛋白/钙(total protein/calcium, TP/Ca)在外暴露-内暴露-效应结果中有良好表现,其中生化指标BB2MG的数值表示肾功能的健康水平,PIT的数值变换则反映了生物造骨功能的变化,ATF4和GLB/Ca则反映了肝功能状态,TP/Ca则与生物造血系统相关。外暴露-效应结果分析表明,上述5个生化指标均与外暴露剂量高度相关(p<0.05),且除PIT与外暴露剂量之间的函数拟合R2大于0.5,其余拟合度数值均大于0.7;内暴露-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BB2MG与血氟、骨氟及胰腺的氟化物含量高度相关(p<0.05), GLB/Ca与血氟、骨氟及肺组织氟化物含量高度相关(p<0.05),PIT与血氟、肺组织及性器官氟化物含量高度相关(p<0.05),TP/Ca与骨氟、脾组织及胰腺氟化物含量高度相关(p<0.05), ATF4则与骨氟和性器官氟化物含量高度相关(p<0.05)。考虑氟化物的综合损害毒性,选择上述五个指标构成综合指标,并应用综合指标数值进行环境RfD值推导,为环境氟化物风险管理提供参考。RfD值推导结果表明,以氟斑牙为评价效应终端时,应用传统氟斑牙为效应指标估算出的人群经口摄入RfD值为0.147 mg/(kg·d),而基于本论文构建的综合生物指标的BMD估算结果为0.074mg/(kg·d),小于以氟斑牙为评价效应终端估算的人群经口摄入RfD值,且与美国EPA推荐的人群经口摄入RfD值(0.08 mg/(kg·d))最为接近,且更为保守。基于最大程度保护人群健康的原则,应用综合生化指标估算的人群经口摄入RfD值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该指标可评估氟暴露的早期健康效应,为地方性氟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张帅[2](2016)在《豫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资源是豫北平原地区饮用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战略储备水源,但该区的水资源不仅相对匮乏,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剧,地下水受到有机污染的情况愈演愈烈。本论文在3次野外取样调查与室内试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特征,并进行有机污染评价,因濮阳油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故对该区域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在研究区共布置41个采样点,对水样进行37种有机污染组分检测,结果表明检出浓度较高的污染组分有10种,主要为苯系物和卤代烃。枯水期,甲苯检出率最高,为90.24%,最大检出浓度15.98ug/L;丰水期,检出率最高的仍为甲苯,检出率高达92.68%,最大检出浓度17.98ug/L。苯系物在丰水期的检出率较枯水期都有所增加;三氯甲烷较特殊,丰水期检出率反而低于枯水期。研究区各污染组分均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检出特点为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较低。甲苯在研究区分布较广,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的淇县汤阴内黄一带、新乡南部原阳一带和濮阳油田开采区;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主要检出点集中在濮阳油田开采区;其余有检出的4种卤代烃类有机物呈现点状零星分布,规律性较差。运用建立的有机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两种污染评价方法分别对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甲苯的污染最严重,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主要为重污染,并在濮阳油田开采区形成明显的局部重污染区。为进一步了解有机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程度,本论文基于NAS“四步法”对重点调查区地下水中5种目标污染物选取更适合我国群众的暴露参数,从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3种暴露途径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枯水期和丰水期,评价区9个采样点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限值1.0,致癌风险则均大于10-6。枯水期,非致癌风险最低的是D005,最高的是D006,致癌风险最低和最高也分别是D005和D006;丰水期,非致癌风险最低和最高分别是D004和D006,致癌风险最低和最高分别是D001和D006。5种污染物中,苯的非致癌风险占总非致癌风险的比例最高。3种暴露途径带来的风险中,呼吸途径的风险最大,饮水途径次之,皮肤接触途径最小。
张合兵[3](2015)在《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文中认为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地市级国土部门作为国家实现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控的关键环节,承担着落实细化国家、省市宏观战略部署,指导调控县市国土部门加强土地管控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市域尺度对土地生态质量开展系统评价和空间分异研究,为改善土地生态质量,加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面向地市级国土部门提升土地综合管控能力需求,以焦作市域为研究区,构建了市域尺度下基于改进理想点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了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及其主控因子分析方法,提出了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技术及调控对策。主要内容如下:(1)从土地生态本底、胁迫、结构、效益四方面构建了市域尺度下土地生态质量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原则,面向地市级国土管理部门土地生态建设与管控职责定位,基于人地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从准则层和元指标层两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面向地市级国土管理部门土地生态建设与管控需求,构建了基于改进理想点的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以村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引入理想点模型,并从数据标准化、最优组合赋权重、虚拟最劣解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然断裂点法的土地生态质量分级方法,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明晰。(3)提出了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及其主控因子识别方法。引入空间自相关思想,提出了基于热点分析理论数学模型的质量空间分异方法,以各影响因子属性值的“中心”(高值集聚)和“洼地”(低值集聚)来揭示要素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程度;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了全域分异和各分异类型区的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主控因子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应用。(4)建立了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方法。从土地生态影响因子、景观生态、规划空间管制等方面建立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指标体系,利用欧氏距离法、类平均法对分区单元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分析和单元聚类归并,提出了基于SPSS和GIS技术的聚类分区模型,实现了土地生态管护的分区。(5)运用建立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空间分异方法、管护分区技术对焦作市土地生态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全市土地生态质量呈现出中部差,南部及北部较好的空间特征;土地生态质量呈现出“核心一边缘”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即由城镇向远郊呈上升趋势,而由水库、河流、风景区向城区呈下降趋势,局部区域呈现点状或面状或条带状聚集特征;生态服务价值、NPP、人口密度、林网密度、水面比例等是引起市域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的主控因子,但不同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主控因子各有差异;全市土地生态管护分区分为太行山地、城乡一体化、平原、小城镇、沿黄土地生态涵养等五个土地生态管护区,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生态管护调控对等建议。
肖春艳[4](2016)在《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文中指出滨河湿地是河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河流相邻接,水陆界面特征更加典型,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能量与物质平衡、保护河流水质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河湿地的数量和面积锐减,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严重。本研究选择小浪底大坝下游至郑州花园口黄河干流两侧滨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滨河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对大坝建设的响应特征研究,提出了典型滨河湿地生态修复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河道两侧滩区原有的滨河湿地植被遭到破坏,逐渐被旱地及荷塘、鱼塘、稻田等农用湿地所替代,湿地退化现象严重。残存的零星植物群落中,植物科和属的多样性比较丰富,草本植物占明显优势,菊科、禾木科、莎草科为种数最多的3个科;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不同土壤层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差异显着,土壤相对比较贫瘠。(2)1988-2014年间6个时段的遥感数据表明,大坝下游黄河干流两侧滩区农田、人工湿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而河流、裸地和林地减少。其中,农田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1999年大坝截流后农田面积明显增加。26年间,研究区年综合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为0.9%,大量自然滩地转变为农田、建设用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7.1%;滩区裸地减少速度最快,年均减少率为2.7%。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裸地→农田→建设用地”、“裸地→河流→农田”、“裸地→林地→农田”、“农田→裸地→河流”4种类型,大坝建设造成的河道及两侧滩区水文条件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滩区湿地管理缺失和地方政府政策资金主导是大坝下游滨河滩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武陟滩区地下水位受黄河水位涨落和农业灌溉的双重影响。农业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大于河流水位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滩区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农田灌溉井进行抽水时,会在抽水井周围形成降落漏斗,但抽水时各个灌溉井之间相互影响较小。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建设造成滩区人类活动加剧,已经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明显的影响。(4)大坝蓄水运行后,下游滨河湿地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作用由以漫滩洪水垂直补给地下水向以河流侧向补给过渡。与黄河南岸地下水补给河水,调水调沙期河水反补给地下水不同,黄河北岸,河水长期补给地下水,调水调沙期间补给增强。(5)黄河北岸,距离河道2000 m左右的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联系较为紧密,为典型的滩区河流-地下水的水文交错带,而距离河道1000 m左右的区域内应作为典型的滩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对于黄河南岸,距离河道400 m左右的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联系紧密,为典型的滩区河流-地下水的水文交错带,而距离河道200 m左右的区域内应作为典型的滩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6)基于保护湿地的同时兼顾周围社区居民的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以河流为中心,按照‘河床自然湿地建成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建成植被缓冲区-滨河水文交错地带建成人工湿地-河漫滩外围区域建成农作物种植区’向外辐射以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
韩晔,郑玉萍,张涛,石文学,肖飞[5](2014)在《典型地质环境下的高氟地下水形成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文中指出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防治的重点地区,该区地下水中氟含量之高、地氟病分布之广,危害程度之严重均居山东省之最。高密市典型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是造成该区地氟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高密市与高氟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通过大量水样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半定量阐述了地下水中F元素的富集与地形地貌、地质岩性、气候条件、水动力条件的相关关系,总结出高密市典型地质环境下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高氟地下水形成机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以及对高氟区寻找低氟地下水提供参考。
韩晔,郑玉萍,张涛,李立伟,马超[6](2013)在《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为查明高密市高氟地下水的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背景,了解地下水中氟的来源、运移及富集规律,对采集到的382件岩土样品,300件地下水样品进行了主要组分的分析测试;将F-与岩土类别,地下水pH值,Na+、Ca2+等阳离子以及Cl-、SO2-4等阴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对F-在高密市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中主要供氟源为南部丘陵基岩区的砂岩、砾岩、泥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土壤氟含量水平分布由南向北递增,垂向分布为上高下低;高氟水中F-含量与Na+呈正相关、与Ca2+呈负相关,与Mg2+无明显相关性,与阴离子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与矿化度无明显相关性,与pH值呈微弱正相关。通过开展高氟区地球化学和水文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对地氟病高发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运移与富集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唐石山,潘登,王继华[7](2012)在《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4-6月,对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调查取样386组,进行全分析测试,测试项目主要为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常规指标和部分非常规指标共58项。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成因主要与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有关。
赵天改[8](2011)在《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文中提出从空间上看,以往研究成果对河南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化史的研究,注重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迁,但是对于文化现象的空间关注度不够。从时间上看,前人所研究问题多集中在河南具有都城或者陪都地位的汉唐北宋时期,对于河南文化地位衰落以后的明清民国时期这一时段研究比较薄弱。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来看,尚无前人对河南区域文化地理进行多个文化因子的系统整体研究。笔者从历史地理学专业视角出发,对于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问题。重点研究河南文化的省域特征和省内区域差异。这一点,主要通过对具体文化因子的时空演变过程的研究来展示。在研究河南省内对文化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的风俗、方言、地方戏、民间信仰等文化因子历史时期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划出六个综合文化区,即河北文化区、陕州文化区、西府文化区、南阳文化区、豫东黄河文化区和豫南楚文化区。其二是时间问题。主要研究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这是以往学者不曾深入论述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代用指标间接分析法研究了现代河南方言研究领域长期忽略的闽语方言岛的分布问题。蝗神薄太后信仰由于历史悠久,连明清人都不清楚其信仰开始时间。笔者采用时间序列逆推法,用可信的最近的明清时期的资料一步一步向前逆推,终于推理出了薄太后信仰开始的东汉时代。虽然,研究的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在现有资料稀缺的条件下,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文结论部分探讨了三个问题。其一是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对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二,提出明代以来虽然河南儒学文化衰落了,然而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却取得了大发展,认为明代以来河南戏剧文化的发达是河南民间信仰发达的催生结果之一。其三,探讨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指出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这是既往多部历史文化地理专着不曾注意的问题,推动了历史文化地理理论的发展。
李洋,潘俊,刘畅[9](2011)在《沈阳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沈阳地区多年水文地质和气象资料,初步探明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域,并从水文地质等因素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
王丽芝,谢彩香,陈士林,段宝忠,黄林芳,余丽莹,索风梅[10](2010)在《怀山药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怀山药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相似度高的区域。方法:以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样点为基点,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II)对该道地产区的287个采样点的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温、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及土壤等7个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值最适范围:1月均温-0.31-0.12℃;7月均温27.0727.19℃;年平均温19.7619.88℃;相对湿度65.54%66.26%;年降水量727.81737.98 mm;年均日照时数2203.322215.16 h;土壤以潮土、脱潮土等土壤类型为主。(2)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生态因子相似度95%100%的地区包括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等地区。结论:本文利用TCMG IS-II系统对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对怀山药的种植进行了初步规划,为怀山药的生产区划和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孟州市和温县地下水高氟区的分布与成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州市和温县地下水高氟区的分布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鼠氟暴露的毒理效应及环境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1 氟的毒性作用 |
1.2 氟的环境暴露量 |
1.3 我国地氟病情况 |
1.4 氟化物的环境管理现状 |
1.5 氟化物环境管理的不足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技术路线 |
2.2 材料及方法 |
2.2.1 材料及仪器 |
2.2.2 动物模型设计 |
2.2.3 动物指标的检测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1 结果 |
3.1.1 动物模型常规指标结果 |
3.1.2 内暴露与外暴露的结果分析 |
3.1.3 效应指标对氟化物暴露的响应结果分析 |
3.2 讨论 |
3.2.1 内暴露水平 |
3.2.2 效应响应 |
第四章 构建综合指标进行环境管理应用 |
4.1 构建综合指标进行环境管理应用 |
4.1.1 函数拟合构建综合生化指标 |
4.1.2 BMD拟合及RfD值推算 |
4.1.3 中国地区氟暴露特点调研 |
4.1.4 人体健康基准推导 |
4.2 指标的评估 |
4.3 指标的应用前景 |
第五章 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 |
5.1 基准推导方法的创新 |
5.2 内暴露检测方法的创新 |
5.2.1 血氟检测方法创新 |
5.2.2 生物器官氟化物含量检测方法创新 |
5.2.3 骨氟含量检测方法创新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豫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现状 |
1.2.2 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条件 |
2.3 经济发展概况 |
2.4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区域地质概况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3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采样点布置 |
3.1.2 水样采集 |
3.1.3 分析测试 |
3.2 有机污染物检出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1 检出结果 |
3.2.2 分布特征 |
3.3 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 |
3.3.1 评价因子及标准选取 |
3.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3 评价结果 |
3.4 污染物来源分析 |
3.5 小结 |
4 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 |
4.1 危害识别 |
4.2 剂量~反应评估 |
4.3 暴露评估 |
4.4 暴露量计算模型 |
4.5 风险表征 |
4.5.1 风险计算模型 |
4.5.2 不确定性分析 |
5 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5.1 危害识别 |
5.2 剂量~反应评估 |
5.3 暴露评估 |
5.4 风险表征 |
5.4.1 非致癌性分析 |
5.4.2 致癌性分析 |
5.5 不确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
1.2.2 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1.2.3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相关基础理论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 |
1.3.3 土地生态学理论 |
1.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5 系统学理论 |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背景 |
2.1.2 经济社会条件 |
2.1.3 生态环境状况 |
2.1.4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
2.1.5 存在的主要土地生态问题 |
2.2 数据来源 |
3 基于改进理想点的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
3.1 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定位与要求 |
3.1.1 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定位与作用 |
3.1.2 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的内在要求 |
3.2 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单元确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不同空间尺度下常用评价单元 |
3.2.2 面向土地生态管控的市域尺度评价单元确定 |
3.2.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主客观赋权结合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1 常用赋权方法比较与分析 |
3.3.2 主客观组合赋权 |
3.4 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3.4.1 理想点模型基本原理 |
3.4.2 基于理想点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计算步骤与改进 |
3.4.3 基于自然断点法的土地生态质量分级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其特征分析 |
4.1 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处理 |
4.1.1 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1.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4.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分级 |
4.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其分级 |
4.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空间特征分析 |
4.3.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准则层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及其主控因子分析 |
5.1 基于热点分析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5.1.1 基于热点分析模型的空间分异方法 |
5.1.2 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2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全域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主控因子识别 |
5.2.1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全域空间分异主控因子识别方法 |
5.2.2 研究区全域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主控因子分析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主控因子识别 |
5.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5.3.2 各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主控因子识别模型构建 |
5.3.3 各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主控因子识别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及调控 |
6.1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及调控概述 |
6.1.1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的目的意义 |
6.1.2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的基本原则 |
6.1.3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的基本过程 |
6.2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模型构建 |
6.2.1 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 |
6.2.2 土地生态质量管护分区模型构建 |
6.3 焦作市土地生态管护分区及调控 |
6.3.1 焦作市土地生态管护分区 |
6.3.2 太行山地土地生态管护区调控对策 |
6.3.3 城乡一体化土地生态管护区调控对策建议 |
6.3.4 平原土地生态涵养管护区调控对策建议 |
6.3.5 小城镇土地生态管护区调控对策建议 |
6.3.6 沿黄土地生态涵养管护区调控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滨河湿地的生态学特征与生态功能 |
1.2.2 大坝建设对下游滨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2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现状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象特征 |
2.2.2 湿地现状分布 |
2.2.3 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
2.2.4 典型湿地植物土壤环境特征 |
2.3 气象特征 |
2.4 湿地空间分布 |
2.5 滨河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
2.5.1 植物区系 |
2.5.2 植物群落特征 |
2.6 滨河湿地土壤环境特征 |
2.6.1 土壤沉积特征 |
2.6.2 土壤pH值、含水率、粒径分布特征 |
2.6.3 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
2.6.4 土壤氮素分布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大坝下游滩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资料获取与处理 |
3.1.2 数据分析 |
3.2 滨河滩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
3.2.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2.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3.2.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
3.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3.3.1 自然因素 |
3.3.2 人为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水文过程 |
4.1 研究方法 |
4.1.1 地下水定位观测 |
4.1.2 抽水试验 |
4.2 水位变化特征 |
4.2.1 水位月变化特征 |
4.2.2 调水调沙期间水位变化特征 |
4.3 地下水位对单井抽水的响应过程 |
4.3.1 抽水过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3.2 渗透系数和抽水影响半径的计算 |
4.3.3 抽水过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4.4 水质变化特征 |
4.4.1 地下水电导率变化特征 |
4.4.2 地下水浊度变化特征 |
4.4.3 地下水总氮含量变化特征 |
4.4.4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变化特征 |
4.5 地下水与河水补给-排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生态修复途径 |
5.1 典型滨河湿地水文交错带及其生态修复关键地带 |
5.1.1 黄河南岸湿地地下水与河水响应特征 |
5.1.2 黄河干流两侧滨河湿地水文交错带及其生态修复关键地带 |
5.2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途径 |
5.2.1 河床自然湿地(Ⅰ带),建成湿地保护区 |
5.2.2 生态修复关键地带(Ⅱ带),建成植被缓冲区 |
5.2.3 滨河水位交错地带(Ⅲ带),建成人工湿地 |
5.2.4 河漫滩外围区域(Ⅳ带),建成农业种植区 |
5.2.5 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典型地质环境下的高氟地下水形成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密市与高氟地下水形成相关的地质环境 |
1. 1 地形地貌 |
1. 2 地层岩性 |
1. 3 水文地质条件 |
2 高密市高氟地下水分布特征 |
2. 1 地下水中F元素水平分布特征 |
2. 2 地下水中F元素垂向分布特征 |
3 高密市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1 高氟地下水供氟源分析 |
3. 1. 1 大气中的氟 |
3. 1. 2 岩石中的氟 |
3. 2 地下水中F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2. 1 地质岩性因素 |
3. 2. 2 含水岩土体F含量影响因素 |
3. 2. 3 气候条件影响因素 |
3. 2. 4 地貌及微地貌影响因素 |
3. 2. 5 地下水动力条件影响因素 |
3. 3 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 |
4 结论 |
(6)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氟区地质环境概述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地层岩性 |
1.3 岩浆岩 |
1.4 水文地质条件 |
2 高氟区地球化学特征 |
2.1 基岩区地球化学特征 |
2.2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 高氟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南部低缓丘陵区 |
3.1.2 中部剥蚀平原区 |
3.1.3 北部冲积平原区 |
3.2 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 |
3.2.1 水平分布特征 |
3.2.2 垂向分布特征 |
3.3 地下水中氟的特性分析 |
3.3.1 氟含量与代表性阳离子含量的关系 |
3.3.2 氟含量与代表性阴离子含量的关系 |
3.3.3 氟含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
4 结论 |
(7)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方法 |
1.1 |
1.2 对各类别按表1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
1.3 再按 (1) 、 (2) 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
1.4 根据F值, 按表2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
2. 评价结果 |
3. 水质成因简要分析 |
4. 结语 |
(8)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回顾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 |
三、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过程中打算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明代以来河南风俗地理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婚俗地理 |
一、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省域特征 |
二、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区域差异 |
三、民国时期传统礼制婚与现代文明婚的进退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河南的丧葬习俗 |
一、河南丧葬习俗的省域特征 |
二、丧葬习俗的区域差异 |
第三节 河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 |
一、河北岁时风俗区 |
二、豫西岁时风俗区 |
三、南阳岁时风俗区 |
四、豫东岁时风俗区 |
五、豫南岁时风俗区 |
第三章 河南方言地理 |
第一节 现代河南方言的分布及前人研究 |
第二节 河南方言的省域特征 |
一、语言简洁 |
二、语言刚直滞涩 |
三、河南各地方言语音称谓差别大 |
四、明代他省以中州语音为正 |
五、方言北方特征明显 |
第三节 河南晋语区 |
一、河南晋语区区别于山西晋语区的特点 |
二、河南晋语区的内部分片 |
第四节 中原官话区 |
一、中原官话河北片 |
二、中原官话汾河片 |
三、中原官话洛嵩片 |
四、中原官话南阳片 |
五、中原官话郑开片 |
六、中原官话许陈片 |
七、中原官话归德片 |
第五节 江淮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 |
一、江淮官话区 |
二、西南官话区 |
第六节 闽语方言岛的形成与分布 |
一、河南闽语方言岛出现的原因 |
二、闽语方言岛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河南地方戏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地方戏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明代河南地方戏曲文化发达的原因 |
一、宋元以来,河南发达的戏曲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
二、明初河南在全国较高政治地位的吸引 |
三、明代河南诸多藩王王府的推动 |
四、明代皇宫演戏传统引领了上层社会宴会演剧的风尚 |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分布格局 |
一、豫北区 |
二、三门峡蒲剧区 |
三、豫剧西府调区 |
四、豫剧祥符调区 |
五、豫剧豫东调区 |
六、豫剧沙河调区 |
七、宛梆流行区 |
八、豫南皮影戏花鼓戏区 |
第四节 豫剧的形成及其地域传播 |
一、豫剧形成的源与流的再思考 |
二、豫剧的地域传播过程 |
四、豫剧地域传播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明代以来河南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区域差异 |
第一节 河南的人祖信仰 |
一、远古人祖信仰发达 |
二、河南人祖信仰发达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河南的多神合祀突出 |
第三节 河南水神信仰的分布和变迁 |
一、龙神信仰突出 |
二、河南水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第四节 河南蝗神信仰的的分布演变 |
一、八蜡神信仰的分布与演变 |
二、百虫将军伯益信仰的分布 |
三、蝗神商高宗信仰的分布 |
四、蝗神薄太后信仰的分布 |
五、蝗神卓茂信仰的分布 |
六、蝗神刘猛将军信仰的传入 |
七、蝗神金姑娘娘信仰的传入和分布 |
第五节 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一、河南的火神信仰的省域特征 |
二、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第六节 明代以来河南朝山进香的区域差异 |
一、河北区 |
二、豫西陕州属区 |
三、河南府属区 |
四、南阳府属区 |
五、豫东地区 |
六、豫南地区 |
七、小结 |
第七节 河南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二、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
三、移民的影响 |
四、商人等流动人口的影响 |
五、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推动 |
第六章 河南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
第一节 河北文化区 |
第二节 陕州文化区 |
第三节 西府文化区 |
第四节 南阳文化区 |
第五节 豫东黄河文化区 |
第六节 豫南楚文化区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 |
一、宋代以来河南交通主要是漕运地位的衰落 |
二、重农抑商思想的禁锢和强化 |
三、兵燹灾荒连绵不断,地方文化建设缺乏连续性 |
四、河南政治优势地位的失去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是河南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的大发展期 |
第三节 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 |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机制 |
二、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沈阳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沈阳市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 |
2 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 |
2.1 富氟岩石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物质基础 |
2.2 干旱少雨多风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 |
2.3 氟病区分布的地理特征 |
2.3.1 低山丘陵地型区。 |
2.3.2 平原+丘陵+山区综合地形地型区。 |
2.3.3 平原地型区。 |
2.3.4 平原+丘陵地形地型区。 |
2.4 氟病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
2.5 人为因素对高氟地下水的影响 |
3 结论 |
(10)怀山药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分析结果 |
2.1 怀山药的适宜生态因子值范围 |
2.2 怀山药生态适宜区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系统分析结果与文献记载比较 |
3.2 怀山药分布区成因初步分析 |
3.3 生产区划建议 |
四、孟州市和温县地下水高氟区的分布与成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鼠氟暴露的毒理效应及环境管理应用研究[D]. 周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6(02)
- [2]豫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 张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3]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D]. 张合兵.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
- [4]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D]. 肖春艳. 河南理工大学, 2016(04)
- [5]典型地质环境下的高氟地下水形成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J]. 韩晔,郑玉萍,张涛,石文学,肖飞. 工程勘察, 2014(02)
- [6]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 韩晔,郑玉萍,张涛,李立伟,马超. 物探与化探, 2013(06)
- [7]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J]. 唐石山,潘登,王继华.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16)
- [8]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D]. 赵天改. 复旦大学, 2011(08)
- [9]沈阳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J]. 李洋,潘俊,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6)
- [10]怀山药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J]. 王丽芝,谢彩香,陈士林,段宝忠,黄林芳,余丽莹,索风梅. 中药材,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