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一、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催化剂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珂[1](2021)在《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链N-烷基-2-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表面活性,在个人护理、生物医药、农业助剂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长链N-烷基-2-吡咯烷酮和一系列的多元酸以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多种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较系统地考察了这些非共价键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表面化学性能以及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增稠方面的应用。第一部分:分别利用N-辛基-2-吡咯烷酮(C8P)、N-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C12P)与一元酸(盐酸,乙酸)、二元羧酸HOOC(CH2)nCOOH(n=1,2,3,4)以非共价键的形式构筑了单链和双子吡咯烷酮头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FT-IR和1H NMR等表征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过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考察了疏水链长、连接基链长对该表面活性剂溶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12P系列单链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C12P大,但比C8P系列单链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小一个数量级左右。对比单链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CMC有所减小,表面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连接基的链长对于C8P系列影响不大;对于C12P系列,随着连接基疏水碳链的增加,CMC逐渐减小。另外还发现,当C12P的体积约为浓强酸(浓盐酸,浓硫酸)的两倍时,形成凝胶,体系具有高黏弹性。第二部分:通过三元酸(柠檬酸)与N-烷基-2-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C8P、C12P)以不同的摩尔比(1︰1、1︰2、1︰3)利用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一系列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HCA-nC8P/HCA-n C12P,n=1,2,3)。以FT-IR、1H NM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等手段成功确证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其纯度满足溶液表面行为研究的要求。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8P/C12P与柠檬酸摩尔比的增加,除了HCA-1C12P,CMC均逐渐减小,Γmax减小,平均每个分子在溶液表面所占据的最小吸附面积(Amin)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呈现一个由高到低的趋势。对亲油性的石蜡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效果,随着n增大,油性润湿越强。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的增稠中发现,在较低的HCA-nC8P/HCA-n C12P的添加浓度下,可以达到明显的黏度增加的效果。第三部分:衔接第二部分的内容,更为系统地研究了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对月桂酰肌氨酸钠(SLSar)水溶液增稠的效应,主要考察了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C8P/C12P的添加量,p H值,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的总表面活性剂情况(其中,SLSar的质量分数为30%)下,SLSar/水/Cn P体系的黏度随着C8P/C12P质量分数的增加,达到104~105Pa·s的高黏度值,体系形成可以倒置的透明凝胶,经偏光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衍射仪(SAXS)的测定,此结构为一种六角相液晶。在总表面活性剂为15wt%时,随着C12P与SLSar质量比的增加,体系黏度不断的增加,先形成蠕虫状胶束,继而体系变得浑浊而黏稠,形成层状液晶。另外,适当的p H值和较低的温度都有利于蠕虫状胶束的生成,从而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而调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黏度。

耿桐[2](2020)在《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原油中的镍、钒、钙等金属含量不断升高,尤其镍是以卟啉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难以通过传统的电脱盐工艺将其有效脱除,严重影响了原油的后续加工过程。如何高效、环保的脱除原油中的油溶性金属已成为困扰业界和学术界的技术难题。螯合脱金属法不用增添新设备和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只需在现有电脱盐过程中加入脱金属剂就可将原油中的金属脱除,已越发受到关注。但已有的脱金属剂多以强酸性和普通小分子配体构成,与镍形成的配位数少,仍难以高效的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脱除金属镍。基于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所具有的Donnan效应,本论文创新性的以表面羟基化的微米二氧化硅粒子为核,壳层接枝对镍等金属有强配位能力的聚合物链,构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刷,极大的提升了配体与金属接触的机率以及空间配位效率,从而克服了小分子配体在原油中无法有效脱除金属的困难,具有高效、非酸性且可回收的优势。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配位理论精选了氨基酸类和非氨基酸类共14种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所选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并与通过电脱盐实验所得到的脱镍率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4种配体中,4-乙烯基吡啶与镍所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198.681 kJ/mol)绝对值最大,但也远小于具有大分子结构的初卟啉镍的结合能(-2394.876 kJ/mol)绝对值,说明用小分子配体难以从原油中稳定存在的卟啉化合物中脱除镍;采用4-乙烯基吡啶的脱镍率实验值也最高(为22.1%),这与DFT的计算结果相一致。结合DFT计算和电脱盐实验结果以及聚合物刷的合成需求,最终选择将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配体官能团引入球形聚合物刷,提出设计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作为原油脱金属剂构想,即在其所具有的Donnan效应作用下,越接近二氧化硅核,壳层中配体官能团的密度越高,提高了小分子配体与金属的空间配位效率,可望能大幅提升对镍的螯合吸附能力。(2)揭示了聚合物刷上的配体种类、聚合物链接枝率与金属脱除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聚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2VP@SiO2)、聚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4VP@SiO2)和聚乙烯基咪唑聚合物刷(PVIm@SiO2);采用物理吸附法成功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C)。分别将这些聚合物刷用作原油脱金属剂,实验表明:化学接枝制备的P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接枝制备的PVP@SiO2-C。由于吡啶环中氮原子取代位不同而造成的空间位阻效应,相较于P2VP@SiO2,P4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更好。此外,聚合物刷上聚合物的接枝率越高,其上包含能与金属螯合配位的有效配体官能团数目越多,即越有利于原油中金属的脱除。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含有相同配体官能团的聚合物刷对原油的脱金属效果要远高于聚合物链,进一步证明Donnan效应可以显着增强配体官能团对金属的螯合吸附能力。(3)考察了电脱盐工艺参数对所研制的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种聚合物刷脱金属剂,脱金属效果随着聚合物刷加入量和沉降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着电脱盐温度、水/油比、剪切乳化强度、乳化时间和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为了考察其他金属对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体系聚合物刷对镍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环烷酸钙作为模型化合物加入原油中,通过电脱盐实验,同时考察了 PVP@SiO2、P4VP@SiO2、和PVIm@SiO2对镍和钙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遵循P4VP@SiO2>PVIm@SiO2>PVP@SiO2,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PVP@SiO2>PVIm@SiO2>P4VP@SiO2。结合实验和DFT计算结果,分别建立了配体4VP、VP和VIm与镍和钙形成配合物的模型。结合能数据表明,三种配体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4VP>VIm>VP,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遵循VP>VIm>4VP,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进一步从分子尺度上揭示了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5)为了回用使用过的聚合物刷,提出采用0.5mol/L的盐酸溶液对聚合物刷吸附的镍和钙进行有效脱附的思路。经过五次电脱盐-脱附回收过程后,化学接枝合成的PVP@SiO2、P2VP@SiO2和P4VP@SiO2对原油中的镍和钙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脱除性能,而物理吸附制备的PVP@SiO2-C的回收性能下降较多。该结果证明了化学接枝制备的聚合物刷性能更加稳定,通过简单的工艺就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不仅有益于电脱盐工艺后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也提升了聚合物刷作为脱金属剂的经济效益。

蒋媛[3](2020)在《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组装体因其在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分子胶束和囊泡由于具有增强稳定性、改善生物相容性和延长血液循环持续时间的优势,已被证明是有前途的纳米载体。此外,已将刺激响应性基团引入聚合物中,以便它们可以对生理环境中的特定触发做出响应,使其在药物和基因传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关于pH、光、温度和氧化还原响应性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但是对于酶响应性的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双酶响应性超两亲分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论文用“先线形链法”和以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调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代具有酶响应性的以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NVP)为亲水线形链、酯基封端的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并用1H NMR谱、GPC和MALDI-TOF-MS对这些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性能。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都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纳米胶束;在α-糜蛋白酶的作用下,胶束解组装释放出所包载的亲脂性小分子芘。酶浓度越高,胶束解组装越快。随着嵌段共聚物树枝化基元代数的增加,胶束稳定性增加,胶束粒径增大,而酶解速率减慢。而且通过加入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可以看出,包载芘的聚合物溶液的荧光几乎没有变化,孵育48h后胶束并未发生解组装,表明这些嵌段共聚物具有α-糜蛋白酶特异响应性。将第二代、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树枝状基元外围的酯基保护基团脱除,得到树枝状基元外围为羧基负离子的嵌段共聚物PGn-(n=2,3),将PGn-(n=2,3)和带正电荷的氯化月桂酰胆碱(LCh)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复合得到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囊泡,这些囊泡在酶处理后显示出良好的响应性,能在乙酰胆碱酯酶或α-糜蛋白酶作用下实现对负载的疏水性染料尼罗红的释放;并且当两种酶(乙酰胆碱酯酶、α-糜蛋白酶)同时存在时,酶解速率大大加快,囊泡形貌变化更明显,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具有双酶响应性。通过向LCh+/PG3-/NR(n=2,3)中加入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相同条件下,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并未发生尼罗红的释放,说明LCh+/PG3-(n=2,3)具有乙酰胆碱酯酶特异响应性。另外,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存在下,LCh+/PG3-/NR和乙酰胆碱酯酶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弱,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氯化月桂酰胆碱的水解被抑制,进一步说明了LCh+/PG3-(n=2,3)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特异性响应。

滕文超[4](2020)在《基于原位供氢市政污泥超临界液化清洁制备生物油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结合超临界原位供氢液化和热处理技术分别实现污泥有机组分转化成生物油和液化残渣中磷资源回收。选取蛋白质-糖类和氧化镁-磷酸铁/磷酸铝为模型化合物,结合傅里叶红外、气相色谱质谱仪、差式扫描量热红外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明晰污泥超临界液化生物油特性及液化反应机理,揭示液化残渣热处理制备富磷残渣过程磷的迁移转化机理。污泥水热液化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和含水率分别为16.70%和15.51%,氧碳比较高,氢碳比较低,热值为31.46 MJ/kg。醇系有机溶剂原位供氢通过脱水、脱氧、脱羧和酯化反应降低生物油的氢碳比和氧碳比,提高生物油热值。乙醇和甲醇分别促进了乙酯和甲酯生成。生物油热解质量损失为66.77~73.38%,乙醇制备的生物油热稳定性相对较高。液化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炭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生物炭属于介孔。与水为液化溶剂制备的生物油相比,污泥在铝-乙醇-水原位供氢Ni-Mo-S/Al2O3催化液化下生物油产率提高16~17%。Ni-Mo-S/Al2O3促进了杂环开环脱氧脱氮以及含氧官能团脱除提高生物油中烃类含量。铝-乙醇-水原位供氢催化液化促进生物油向低沸点轻质组分转化,热解过程质量损失为89.45~92.01%,并释放H2、H2O、CO、CO2、CH4、NH3和HCN。蛋白质-糖类混合模型化合物液化研究表明蛋白质和淀粉在液化过程中水解成氨基酸、单糖后经脱羧、氨解、酯化、环化、酰化和Maillard反应生成酯类、烃类、酮类、胺类和含氮杂环化合物。通过污泥液化重金属分布及赋存形态研究,建立重金属综合毒性模型。发现液化过程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富集在液化残渣上,液化残渣重金属潜在风险较重,重金属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影响顺序依次为Cu>Zn>As>Ni=Cr。Zn、Cu和As为液化残渣重金属综合毒性的主要贡献元素,重金属在不同液化残渣综合毒性顺序为甲醇液化残渣>丙酮液化残渣>乙醇液化残渣。污泥液化残渣磷回收研究表明高温和添加剂促进非磷灰石磷向磷灰石磷定向转化,950℃添加13.5%氧化镁,磷灰石磷含量由27.57 mg/g提高至44.15mg/g,占总磷比值达到76.94%。模型化合物结果表明,磷酸铝/磷酸铁和氧化镁在625~950℃之间反应先后生成焦磷酸镁和磷酸镁。

杨旭旭[5](2020)在《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文中指出N-乙烯基甲酰胺(NVF)是丙烯酰胺的同分异构体,是聚N-乙烯基甲酰胺(PNVF)水解制备聚乙烯胺的前驱体。该单体具有低毒、有很高的均聚和共聚反应活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本文研究了一种NVF的新型合成路线。首先,以化学纯的甲酰胺以及经减压蒸馏并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过的乙醛为原料,并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分批加料的方式合成N-(a羟乙基)-甲酰胺。通过利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分别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L9(34)正交表,研究各因素对产率这一指标的影响效果,确定反应过程中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乙醛与甲酰胺的用料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70min、反应温度为45℃、催化剂为碳酸钾的用量为甲酰胺物质的量的0.6%,产率为60.4%。其次,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以丙酮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并以分析纯的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SMA。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L9(34)正交表,考察反应过程中原料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经分析得苯乙烯马来酸酐单体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55℃,引发剂用量为0.66%(基于原料总量),反应时间为4小时,产率为98.11%。通过乌氏粘度剂测得其黏度系数,并通过计算获得其粘均分子质量为1825g/mol。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所得产物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然后,以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以及N-(a羟乙基)-甲酰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条件、催化剂的选择等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马来酸酯的反应最优条件为:分子量为1825g/mol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24.9g与N-a-羟乙基甲酰胺6.6g为原料,反应时间为14h,反应温度70℃,催化剂为浓硫酸,溶剂为以1,4二氧六环,产率最高为81%。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所得产物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最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酯裂解成为N-乙烯基甲酰胺(NVF)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真空度、旋转蒸发仪旋转速率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5h、真空度为-0.09Mpa、旋转蒸发仪的旋转速率为80rad/min,粗产率为58.5%。并对裂解所得的N-乙烯基甲酰胺(NVF)进行纯化,通过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纯度为86.7%,含有少量的杂质甲酰胺。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气相色谱(GC)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产物为N-乙烯基甲酰胺(NVF)。

钟思青,储博钊[6](2020)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单体的合成工艺进展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由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适当的条件下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精细化学品。介绍了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几种合成方法和工艺路线,对PVP在医药卫生、日用化工、食品饮料、纺织印染、涂料颜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杨阳[7](2019)在《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文中认为CO2过度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CO2本身是一种丰富、廉价、清洁的碳资源,如果可以绿色、快速、高效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燃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CO2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法。CO2转化为化学品,外加能源或氢源不可或缺。虽然光/电能驱动的CO2还原解决了能量输入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效率低、电极材料制备复杂、且难以工业化等局限;而催化氢化工艺虽然有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氢气的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还原CO2仍是一个难题。已有研究表明,水热条件下原位生成的氢对于还原CO2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生物质在水热条件下可通过分解水或自身裂解的方式产氢,且生物质可同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这意味着利用生物质水热产原位氢有可能实现CO2的高效快速转化。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水热环境中,试图利用生物质作为廉价的氢源输入直接原位还原CO2,一方面利用生物质或水中所富含的氢实现CO2原位高效还原,另一方面促使生物质原位同步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从而实现生物质及CO2的协同资源化。研究主要从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这两大主流生物质水热还原CO2展开,考虑到在CO2捕集过程中,CO2通常以HCO3-或CO32-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研究主体采用NaHCO3作为CO2源,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第二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甲醇水热还原NaHCO3。通过改变甲醇及NaHCO3的量,成功实现甲醇高选择性还原NaHCO3产甲酸,同时甲醇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为了区分NaHCO3源及甲醇源甲酸,建立13C-NMR定性/定量测定甲酸的方法。其次,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及水填充率等条件,提高甲醇还原NaHCO3效率至42.3%。通过时间梯度实验,确定了甲醇依次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进而还原NaHCO3的反应路径。同时,课题组自行搭建首台原位高温高压红外系统对反应过程进行追踪,并配合利用H/2H-NMR及DFT计算等手段,结果表明,甲醇水热还原NaHCO3的还原机理包含两种途径:分别为水催化甲醇产氢及甲醇直接氢转移还原NaHCO3。其次(第三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代表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3。通过对葡萄糖及NaHCO3添加量的调控,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NaHCO3产甲酸。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及水填充率,优化甲酸产率至33.6%。通过对葡萄糖与NaHCO3反应后产物分布的研究,发现葡萄糖在还原NaHCO3的同时,被转化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产物。同时直接采用CO2与葡萄糖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纤维素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进一步通过反应历程研究,确认了葡萄糖还原NaHCO3反应机制,主要通过链端醛基进行,主要路径为葡萄糖断键生成甘油醛及乙醇醛等小分子糖,其后小分子糖完成NaHCO3还原。但由于甘油醛双羟基相邻的特殊结构,导致其脱水反应无法避免,造成NaHCO3还原效率下降,因此设计了两步法以促进葡萄糖还原NaHCO3效率,优化后可得到55%甲酸产率,最后同样通过两步法,将纤维素还原NaHCO3效率提升至76.2%。再次(第四章),研究了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由于含氮生物质中,微藻具有分布广泛、廉价易得等优点,因此实验选用微藻作为代表研究其水热还原NaHCO3的可行性及反应机制。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发现微藻与NaHCO3在300 oC反应2 h时,NaHCO3可被还原为甲酸,产率为15.6%,而在还原NaHCO3的同时,微藻被转化为有机酸及N-取代内酰胺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通过蛋白质、糖、脂肪等微藻组分分别与NaHCO3反应的对比,确认微藻主要通过其蛋白质组分还原NaHCO3,而糖、脂肪对该过程几乎无影响。通过时间梯度实验捕捉中间产物,发现微藻内蛋白质通过转化为内酰胺实现NaHCO3的还原。最后,直接采用CO2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微藻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小球藻及小球藻藻渣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即该反应对所有含氮生物质具有普适性。最后(第五章),为了探讨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机理,对内酰胺水热还原NaHCO3反应特性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及反应历程研究,发现内酰胺通过水解形成氨基,并被依次氧化为羟胺、肟、亚硝基完成NaHCO3的还原,其后,亚硝基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而铵根离子来自于内酰胺生成γ丁内酯的过程。反应中生成的γ丁内酯,可进一步水解脱羧形成醇类,随后被氧化为酸,或与未参与反应的内酰胺加成形成N-取代内酰胺。最后,为了提高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效率,以内酰胺为还原剂,进行了NaHCO3还原的催化剂探索。发现Pd/C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可提高NaHCO3还原产甲酸产率至30%。同时,Pd/C在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未发现溶出或形貌破坏等现象。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确认了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CO2的可行性,同步实现了生物质向有机酸及含氮化合物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位转化,并分别确认了二者分子内富含的羟/醛基及氨基水热还原CO2的反应路径及机理,为生物质还原CO2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邸鑫[8](2019)在《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转化为多种平台分子,以这些平台分子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不仅可以减少石化原料制备精细化学品所需的额外功能化步骤,并且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合成策略。丁二酸等双羧酸是生物平台化合物之一,能够代替现有的C4-C6平台分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铼基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加氢性能以及稳定性在双羧酸加氢领域极具应用价值。基于此,本论文以负载型铼基催化剂的制备为核心,考察金属载体相互作用、金属间协同作用等因素对双竣酸水相加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双羧酸等反应物加氢反应机理,实现双羧酸的选择性转化。采用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了单金属Re/C催化剂,以得到有效的双羧酸水相加氢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免使用溶剂,并显着缩短合成时间。通过调变微波输入能量控制铼粒子尺寸,能够实现活性位数量的控制。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相比,微波法制备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活性位,金属催化效率更高。在丁二酸水相加氢反应中Re/C催化剂可选择性促进四氢呋喃的生成,使其最终选择性达到80%。通过Re/C催化剂上丁二酸加氢反应网络的研究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单金属催化剂基础上,拓展微波法制备出粒子结构均匀的Re-M/C双金属催化剂(M=Ru、Pt和Rh),以深化丁二酸加氢反应研究,实现1,4-丁二醇的选择性制备。结果表明,Re-M金属间协同作用能够在保持高加氢活性的同时抑制催化剂的氢解性质,并且可以提高金属组分的还原效率和氢气活化能力从而增加反应活性。研究证实影响产物选择性的关键是中间产物γ-丁内酯的转化,Re-M金属间协同作用可以改变γ-丁内酯和氢气的活化状态促使其加氢开环生成1,4-丁二醇,且不同类型/强度的金属间协同作用对1,4-丁二醇动力学选择性的影响基本一致。但是Re-Rh/C和Re-Ru/C催化剂上较弱的相互作用无法完全抑制1,4-丁二醇氢解生成正丙醇,使其选择性低于于Re-Pt/C催化剂。此外,动力学研究证明低温更有利于γ-丁内酯加氢开环生成1,4-丁二醇,高温则会促进γ-丁内酯直接加氢脱水生成四氢呋喃。通过对反应机理的认识,控制反应温度可使1,4-丁二醇最终选择性达到80%。通过对不同碳链长度双羧酸加氢的研究,进一步理解中间产物对双羧酸加氢的调控机制。通过合成Re-Ir/C催化剂完善Re基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并结合反应机理实现不同双羧酸的选择性加氢。结果表明,Re-Ir/C催化剂活性位性质与其它双金属催化剂有所不同,Ir组分主要起到氢气活化的作用,而Re组分的功能主要是吸附双羧酸反应物以及辅助氢气活化。Re-Ir(1:1)催化剂上双竣酸吸附与氢气活化达到平衡,金属间协同作用对催化性能的改善最为明显。丁二酸、戊二酸以及己二酸加氢活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的加氢中间产物,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环状中间产物内酯(γ-丁内酯等)的含量逐渐减少,链状中间产物端羟基羧酸(6-羟基己酸等)的含量逐渐增加。动力学研究证明金属间协同作用以及反应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只有在包含环状中间产物的反应中最为明显,而链状中间产物会增加二醇的转化优势,使其最终选择性达到90%。

危俊吾[9](2019)在《基于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酶响应性胶束或囊泡能够根据酶在特定部位的过度表达以及表达水平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和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输送载体。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是由易合成和加工的线形聚合物链与结构明确的树枝状基元结合而成,并且线形链的长度、树枝状基元外围基团的数量和结构都是可控的,这使它们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酶响应性LDBC载药胶束或囊泡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合成了两类酶响应性LDBC,并用其制成载药胶束或囊泡,对其酶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黄原酸酯或双官能团的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调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MADIX/RAFT),并结合逐步反应多肽合成法,合成了以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NVP)为线形链、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第一至三代线形-树枝状二嵌段共聚物PNVP-b-dendr(Phe-Lys)n(n=1-3)和三嵌段共聚物dendr(Phe-Lys)n-b-PNVP-b-dendr(Phe-Lys)n(n=1-3),并用1H-NMR、GPC对这些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1H-NMR、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性能。结果表明,二嵌段共聚物PNVP-b-dendr(Phe-Lys)2和PNVP-b-dendr(Phe-Lys)3都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胶束;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胶束解组装释放出所包载的亲脂性染料尼罗红或难溶性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而且,随着LDBC上树枝化基元代数的增加,胶束稳定性增加,胶束粒径增大,而酶解速率减慢。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PNVP-b-dendr(Phe-Lys)3比PNVP-b-dendr(Phe-Lys)2对抗癌药物DOX具有更高的包封率;但在相同浓度的胰蛋白酶作用下,PNVP-b-dendr(Phe-Lys)2对DOX的释放速率更快;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LDBC对人肺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三嵌段共聚物dendr(Phe-Lys)n-b-PNVP-b-dendr(Phe-Lys)n(n=1-3)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囊泡聚集体,这些囊泡都能在胰蛋白酶作用下释放出所包载的疏水性模型药物;随着这些三嵌段共聚物树枝化基元代数的增加,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囊泡聚集体更加稳定,酶解速率更慢,但粒经更小。利用4-甲基哌啶将三嵌段共聚物dendr(Phe-Lys)3-b-PNVP-b-dendr(Phe-Lys)3树枝状外围的氨基保护基团(Fmoc)脱除,得到树枝状外围为氨基正离子的三嵌段共聚物,将该三嵌段共聚物和带多个负电荷的三磷酸腺苷(ATP)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力复合得到超两亲分子。用1H-NMR、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该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超两亲分子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胶束,并能在胰蛋白酶(Trypsin)或牛小肠碱性磷酸酶(CIAP)作用下实现对负载的亲水性小分子HPTS的可控释放;并且当两种酶(Trypsin和CIAP)同时存在时,酶解速率大大加快,表明该超两亲分子具有双酶响应性。

王玲[10](2019)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文中研究说明星形聚合物具有紧密的三维核壳结构,是一类特殊的支化大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目前,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可以制备具有不同尺寸和功能的星形聚合物。本文结合聚氧乙烯甘油醚(Gly)和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端基可进行功能基转化的特点,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对其端基进行改性,合成了系列水溶性星形支化大分子引发剂,并将该系列引发剂用于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法(SET-LRP)制备水溶性星形聚合物,分析星形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刺激响应性星形聚合物响应行为,构建星形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PDMAEMA)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凝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2/Me6TREN)为催化体系,通过Gly与BIBB的酰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三臂引发剂Gly-Br3,并以此在纯水溶剂中引发丙烯酰胺(AM)的SET-LRP均聚合及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 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SET-LRP共聚合,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催化体系配比及引发剂类型对AM均聚合的影响,CuBr与Me6TREN的摩尔比以1.5:1为宜,水溶性引发剂适合在低温条件下引发AM的SET-LRP,而对于油溶性引发剂则相反。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和CuBr/Me6TREN配比对AM、Na AMPS及NVP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n([M]0/[M])随时间呈线性增加,符合活性聚合特征,低温更有利于本实验条件下进行活性可控聚合反应;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增大,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共聚物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温抗盐性能,有望应用在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2)采用SET-LRP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含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型星形水溶性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和改性纳米SiO2(NSFM)的含量、单体摩尔比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和1H NMR对制备的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表征,用流变仪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功能单体成功地参与了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物料摩尔比,即单体AM和丙烯酸钠(AANa)的总浓度为4.5 mol/L,[AM]:[AANa]:[Gly-Br3]:[CuBr]:[Me6TREN]=1687.5:562.5:1.0:2.3:1.5,单因素实验确定了NSFM的最佳用量为以上两种单体总质量的0.5%。对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性能研究表明,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值(100 S-1)时,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实验还发现AM/DMAEMA/NSFM表现出较好的耐温和抗盐性。(3)为了有效合成热响应性星形聚丙烯酰胺,研究了AM与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MPAD)的SET-LRP共聚合,通过1H NMR、FT-IR、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在0℃条件下,以Gly-Br3为引发剂,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Cu0及CuⅡX2/L为催化体系,聚合反应呈现典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及催化体系的浓度对AM与MPAD共聚合控制性的影响:随着MPAD用量的增加,链增长速率常数kpapp逐渐减小;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的增大,转化率及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浊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水溶性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通过改变无规共聚物中MPAD的进料比,可以调节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且星形P(AM-co-MPAD)具有优异的高温黏度保留率。(4)以HPEI与BIBB之间的酰基化反应制备系列支化度水溶性大分子引发剂,在0℃条件下,成功实现了DMAEMA的水相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GPC、FT-IR、1H-NMR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DMAEMA/H2O(v/v)对聚合反应有影响,其配比存在最优值,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具有活性可控的典型特征。用浊度法研究了不同臂数星形PDMAEMA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支化度的增大,星形PDMAEMA的LCSTs值降低,溶液相态变化显着。以不同支化度星形PDMAEMA与HPAM共混构筑水凝胶溶液体系,考察了PDMAEMA结构对HPAM水溶液黏度及黏度保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MAEMA可提高HPAM水溶液的黏度,随着PDMAEMA支化度的增加,增黏能力提高。与HPAM相比,PDMAEMA/HPAM水凝胶溶液体系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抗盐及抗剪切能力。(5)以Gly-Br3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SET-LRP,通过扩链反应(DP=120-360)研究了这一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在30 min内可达100%且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PDI)小于1.18。为了证明这一方法可制备多嵌段刺激响应性的共聚物材料,通过连续加料链延伸的方法,分别加入温敏单体NIPAM,温度及pH双重刺激响应单体DMAEMA,生物相容性单体NVP,合成了嵌段聚合物PNIPAM120-b-PDMAEMA120-b-PNVP36,产物只需要在最后一步提纯,链延伸后的PDI均小于1.20。用1H NMR、FT-I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所得的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降低,嵌段星形共聚物的临界溶解温度升高。当pH=3.0时,共聚物表现出弱的热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增加(pH=8.6和10.0),嵌段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强的热响应行为,可形成较大的球形胶束及囊泡。

二、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催化剂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催化剂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1.1.1 吡咯烷酮的结构
        1.1.2 吡咯烷酮衍生物
    1.2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2.1 传统的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1.2.2 新型的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1.3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1.3.1 表面张力与润湿力
        1.3.2 协同作用
    1.4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4.1 农业
        1.4.2 抗生素的提取
        1.4.3 硬表面清洗剂
        1.4.4 个人护理
    1.5 选题的意义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方法
        2.3.2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2.3.3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结构
        2.4.2 单链阳离子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能
        2.4.3 Gemini型阳离子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能
        2.4.4 C8P/C12P在强酸中的流变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方法
        3.3.2 差示扫描量热(DSC)的测定方法
        3.3.3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3.3.4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3.3.5 溶解度及p H值的测定方法
        3.3.6 润湿性的测定方法
        3.3.7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结构表征
        3.4.2 吡咯烷酮疏水链长对HCA-nC8P/HCA-n C12P溶解度的影响
        3.4.3 不同摩尔比的HCA-nC8P/HCA-n C12P对其溶液表面性质及胶束化的影响
        3.4.4 润湿性能
        3.4.5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在增稠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增稠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方法
        4.3.2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4.3.3 偏光显微镜的测定方法
        4.3.4 小角X射线衍射的测定方法
        4.3.5 pH值与温度的调节
        4.3.6 冷冻刻蚀电镜的测定方法
        4.3.7 在线红外的测定方法
        4.3.8 拉曼光谱的测定方法
        4.3.9 表面张力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8P/C12P对30wt%SLSar水溶液稳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4.4.2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8P/C12P对30wt%SLSar水溶液动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4.4.3 不同质量比SLSar/C12P对15 wt% (SLSar/水/C12P)体系的稳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4.4.4 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4.4.5 临界堆积参数的计算
        4.4.6 pH值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4.4.7 温度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4.4.8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与SLSar的相互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部分化合物相关图表
附录 B: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原油中镍和钙的存在形式
    1.3 原油中镍和钙的危害
        1.3.1 对电脱盐过程的危害
        1.3.2 对常减压过程的危害
        1.3.3 对催化裂化过程的危害
        1.3.4 对加氢过程的危害
        1.3.5 对加热和换热设备的危害
    1.4 原油脱金属的方法
        1.4.1 蒸馏法
        1.4.2 萃取法
        1.4.3 过滤法
        1.4.4 吸附法
        1.4.5 加氢法
        1.4.6 金属钝化法
        1.4.7 螯合法
        1.4.8 组合工艺
        1.4.9 小结
    1.5 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1 国内外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2 现有脱金属剂存在的问题
    1.6 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1.6.1 聚合物刷的分类
        1.6.2 聚合物刷在脱金属领域的应用
        1.6.3 小结
    1.7 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机理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装置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装置
    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2.2.1 聚合物刷的物相分析
        2.2.2 聚合物刷的结构分析
        2.2.3 原油的性质分析
    2.3 原油基本性质的测试方法
        2.3.1 原油四组分含量测试方法
        2.3.2 原油密度测试方法
        2.3.3 原油粘度测试方法
        2.3.4 原油水含量测试方法
        2.3.5 原油的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2.4 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2.5 电脱盐实验方法
    2.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计算方法
    2.7 聚合物刷的回收实验方法
第3章 对镍配体的筛选
    3.1 引言
    3.2 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
        3.2.1 氨基酸类配体
        3.2.2 非氨基酸类配体
    3.3 不同配体的脱镍效果
    3.4 配体的选取
    3.5 小结
第4章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
        4.2.1 活化二氧化硅
        4.2.2 物理接枝吡咯烷酮
        4.2.3 化学接枝吡咯烷酮
    4.3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表征
        4.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4.3.2 接枝率分析
        4.3.3 元素组成分析
        4.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4.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4 影响吡咯烷酮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4.4.1 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2 二氧化硅粒径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3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5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5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因素
        4.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3 水/油比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7 电场强度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8 沉降时间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6 原油脱镍过程中PVP@SiO_2与PVP@SiO_2-C的对比
    4.7 钙含量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1 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2 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3 吡啶聚合物刷的表征
        5.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5.3.2 接枝率分析
        5.3.3 元素组成分析
        5.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5.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5.4 影响吡啶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5.4.1 乙烯基吡啶单体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2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3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5 吡啶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因素
        5.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3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7 电场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8 沉降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6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7 原油脱镍过程中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对比
    5.8 吡啶聚合物刷与吡咯烷酮聚合物刷吸附容量的对比
    5.9 小结
第6章 聚合物刷的脱金属选择性研究
    6.1 引言
    6.2 咪唑聚合物刷的制备
    6.3 影响脱金属率的反应条件
        6.3.1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3.2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3.3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4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5 聚合物刷的吸附容量的对比
    6.6 DFT模拟
        6.6.1 4VP、VP和VIm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6.2 2VP和4VP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7 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对比
    6.8 小结
第7章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及脱金属机理
    7.1 引言
    7.2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
        7.2.1 PVP@SiO_2-C和P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2 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3 PVIm@SiO_2的回收性能
    7.3 聚合物链与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对比
        7.3.1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P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2 聚4-乙烯基吡啶与P4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3 聚乙烯基咪唑与PVIm@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4 化学接枝聚合物刷脱金属的机理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两亲分子概述
    1.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
        1.2.1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pH响应性
        1.2.2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光响应性
        1.2.3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氧化还原响应性
        1.2.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酶响应性
        1.2.5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多重响应性
    1.3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1.4 课题提出的意义
第2章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b-树枝状(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共聚物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2.2.2 [1-(O-乙基黄原酸)乙基]苯的合成
        2.2.3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1的合成
        2.2.4 2-丙烯酰胺基-3-苯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2.2.5 聚合物P_2的合成
        2.2.6 聚合物P_2脱保护
        2.2.7 PNVP-b-G_1的合成
        2.2.8 PNVP-b-G_1脱保护
        2.2.9 聚合物P_3的合成
        2.2.10 聚合物P_3的脱保护
        2.2.11 PNVP-b-G_2的合成
        2.2.12 PNVP-b-G_2的脱保护
        2.2.13 聚合物P_4的合成
        2.2.14 聚合物P_4的脱保护
        2.2.15 PNVP-b-G_3的合成
    2.3 共聚物(PNVP-b-G_n,n=1-3)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酶响应性研究
        2.3.1 样品溶液的配制
        2.3.2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2.3.3 包载芘的聚合物胶束制备
        2.3.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实验
        2.3.5 聚合物胶束粒径随时间、酶浓度的变化
        2.3.6 酶的特异性研究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_n(n=1-3)的表征
        2.4.2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
        2.4.3 聚合物纳米胶束的自组装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2.4.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
        2.4.5 酶的特异性研究
        2.4.6 粒径和TEM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双酶响应性的超两亲分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3.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3.2.3 羧基封端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3.2.4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制备
        3.2.5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Zeta电位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3.2.6 用粒径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3.2.7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对尼罗红的包载
        3.2.8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解组装研究
        3.2.8.1 用荧光光谱仪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乙酰胆碱酯酶响应解组装
        3.2.8.2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α-糜蛋白酶响应解组装
        3.2.8.3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双酶响应解组装
        3.2.9 荧光光谱法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
        3.2.10 抑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11 使用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响应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羧基封端的嵌段共聚物PG_n~-的合成
        3.3.2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浊度和Zeta电位分析
        3.3.3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粒径测定及形貌观测
        3.3.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性解组装
        3.3.5 荧光光谱测定LCh~+/PG_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响应
        3.3.6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解后粒径分布和TEM观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原位供氢市政污泥超临界液化清洁制备生物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市政污泥能源现状
        1.1.1 世界及中国能源需求现状
        1.1.2 中国市政污泥资源及处理现状
        1.1.3 市政污泥燃料转化技术
    1.2 污泥亚/超临界液化制生物油研究现状
        1.2.1 污泥结构组成
        1.2.2 污泥亚/超临界液化制备生物油主要影响因素
        1.2.3 污泥亚/超临界液化反应机理及制约因素
    1.3 生物油加氢催化研究进展
        1.3.1 基于直接供氢体生物油加氢提质研究
        1.3.2 基于原位供氢体氢源生成机理
        1.3.3 基于原位供氢生物油加氢提质研究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2章 污泥热解特性及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基础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2.5 分析方法
    2.3 污泥基本特性分析
        2.3.1 污泥元素/工业分析
        2.3.2 污泥有机官能团分析(FT-IR)
    2.4 污泥热解特性分析(TG-FTIR-MS)
        2.4.1 污泥热失重分析(TG)
        2.4.2 污泥热解气红外分析(FT-IR)
        2.4.3 污泥热解气质谱分析(MS)
    2.5 污泥水热液化(HTL)制备生物油基础研究
        2.5.1 温度对污泥水热液化产物分布影响
        2.5.2 停留时间对污泥水热液化产物分布影响
    2.6 生物油基本特性分析
        2.6.1 生物油理化特性分析
        2.6.2 生物油主要官能团分析
        2.6.3 生物油主要化学组分分析
    2.7 生物油热解特性分析
        2.7.1 生物油TG-DTG分析
        2.7.2 生物油热解气FT-IR分析
        2.7.3 生物油热解气MS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有机溶剂原位供氢污泥液化制备生物油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2.5 分析方法
    3.3 生物油特性分析
        3.3.1 温度和供氢溶剂对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3.3.2 生物油主要官能团分析
        3.3.3 生物油元素和热值分析
        3.3.4 生物油化学组分分析
        3.3.5 污泥液化制备生物油潜在反应路径及机理
        3.3.6 生物油热解特性分析
    3.4 生物碳特性分析
        3.4.1 生物炭元素和热值分析
        3.4.2 生物炭官能团分析
        3.4.3 生物炭比表面积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铝-乙醇-水原位供氢污泥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方法
    4.3 基于铝-乙醇-水原位供氢污泥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研究
        4.3.1 铝-乙醇-水超临界催化产氢研究
        4.3.2 原位供氢污泥加氢催化液化生物油产率研究
        4.3.3 生物油元素和热值分析
        4.3.4 生物油主要官能团分析
        4.3.5 生物油主要化学组分分析
        4.3.6 生物油热解特性分析
    4.4 基于铝-乙醇-水污泥催化液化反应机理
        4.4.1 蛋白质模型化合物铝-乙醇-水催化液化反应机理
        4.4.2 糖类模型化合物铝-乙醇-水催化液化反应机理
        4.4.3 蛋白质-糖类混合模型化合物铝-乙醇-水催化液化反应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溶剂原位供氢污泥液化重金属分布特性及毒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生物炭重金属毒性评价
    5.3 污泥液化过程中重金属分布特性及残渣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5.3.1 污泥液化过程中重金属分布特性
        5.3.2 温度对固体残渣中重金属浓度影响
        5.3.3 温度对生物油中重金属浓度影响
        5.3.4 温度对生物油中无机元素浓度影响
    5.4 温度对污泥液化残渣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
        5.4.1 温度对乙醇体系污泥液化残渣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
        5.4.2 温度对丙酮体系污泥液化残渣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
        5.4.3 温度对甲醇体系污泥液化残渣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
    5.5 污泥液化残渣重金属潜在风险评估及毒性模型建立
        5.5.1 基于潜在风险指数法重金属风险评价
        5.5.2 基于综合污染毒性模型重金属毒性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污泥液化残渣磷资源回收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和试剂
        6.2.2 主要仪器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分析方法
    6.3 污泥液化残渣热处理过程磷形态转化研究
        6.3.1 温度对灰渣中磷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6.3.2 钙基和镁基添加剂对灰渣中磷酸盐定向转化影响
    6.4 污泥液化残渣热处理过程磷形态转化机理研究
        6.4.1 模型化合物DSC-TG分析
        6.4.2 模型化合物XRD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N-乙烯基甲酰胺的结构和性质
        1.1.1 N-乙烯基甲酰胺的物理性质、储存和毒理学数据
        1.1.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化学性质
    1.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
        1.2.1 N-乙烯基甲酰胺合成方法的研究
        1.2.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工业前体
        1.2.3 合成N-乙烯基甲酰胺的工业方法
    1.3 N-乙烯基甲酰胺的聚合
        1.3.1 阳离子聚合
        1.3.2 N-乙烯基甲酰胺的自由基聚合
        1.3.3 NVF的阴离子聚合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当前工业合成方法的缺点
第二章 N-a-羟乙基甲酰胺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
        2.2.2 乙醛的蒸馏、干燥及含量测定
        2.2.3 N-(α-羟乙基)甲酰胺合成的反应机理
        2.2.4 N-(α-羟乙基)甲酰胺的合成方法
        2.2.5 HEF产率的测定
        2.2.6 正交实验
    2.3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物配比对HEF产率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对HEF产率的影响
        2.3.3 反应时间对HEF产率的影响
        2.3.4 催化剂种类对HEF产率的影响
        2.3.5 催化剂用量对HEF产率的影响
    2.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产物的红外表征
    2.6 结论
第三章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合成
    3.1 前言
        3.1.1 SMA聚合反应机理
        3.1.2 SMA聚合方式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2.3 产率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A含量的测定
        3.3.2 SMA黏度以及分子量的测定
        3.3.3 正交实验数据
    3.4 产物的红外表征
    3.5 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3.6 结论
第四章 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酯的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4.2.2 反应机理
        4.2.3 实验过程
        4.2.4 产率的测定
    4.3 实验数据结果与讨论
        4.3.1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用量对产量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4.3.4 溶剂的选择对产率的影响
        4.3.5 催化剂的种类对产率的影响
    4.4 FTIR对产物定性分析
    4.5 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定性分析
    4.6 结论
第五章 NVF的合成以及纯化
    5.1 前言
    5.2 实验
        5.2.1 实验主要原料
        5.2.2 反应机理
        5.2.3 反应过程
        5.2.4 产率的测定
        5.2.5 NVF的纯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5.3.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5.3.3 催化剂的选择对温度的影响
        5.3.4 真空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5.3.5 旋转蒸发仪的转动速率对产率的影响
        5.3.6 产物纯度的检测
    5.4 NVF的响应面实验
    5.5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NVF纯度
        5.5.1 色谱条件及谱图分析
    5.6 FTIR 对NVF的定性分析
    5.7 ~1H-NMR和 ~(13)C-NMR对NVF的定性分析
    5.8 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之处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6)聚乙烯吡咯烷酮单体的合成工艺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
    1.1 乙炔法
    1.2 γ-丁内酯法
    1.3 吡咯烷酮法
    1.4 其它法
2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应用
    2.1 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2.2 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2.3 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2.4 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
    2.5 在涂料颜料领域中的应用
    2.6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3 结语

(7)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1.1.2 化石能源危机
        1.1.3 失衡的地球碳循环
    1.2 二氧化碳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碳常规处理
        1.2.2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转化
    1.3 生物质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组成概述
        1.3.2 生物质能源
        1.3.3 生物质制备化学品
    1.4 水热反应及其应用
        1.4.1 水热反应特性
        1.4.2 水热反应应用
        1.4.3 水热反应与深海热液理论
        1.4.4 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1.4.5 水热生物质产氢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思路
        1.5.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5.3 论文研究内容
        1.5.4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甲醇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步骤
        2.2.4 产物分析方法
        2.2.5 甲醇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热条件下甲醇还原NaHCO_3 可行性
        2.3.2 甲醇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2.3.3 甲醇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步骤
        3.2.4 产物分析方法
        3.2.5 NaHCO_3 还原产率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热条件下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可行性
        3.3.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产物确认及定量
        3.3.3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3.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3.3.5 NaHCO_3 与葡萄糖协同转化分析
    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机制
        3.4.1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
        3.4.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强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藻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步骤
        4.2.4 产物分析方法
        4.2.5 微藻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热条件下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可行性
        4.3.2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4.3.3 NaHCO_3 对螺旋藻转化作用分析
        4.3.4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及机理
        4.3.5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吡咯烷酮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步骤
        5.2.4 产物分析方法
        5.2.5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热条件下微藻产2-吡咯烷酮动力学
        5.3.2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5.3.3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5.3.4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催化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8)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丁二酸等双羧酸平台分子的概述
        1.1.1 丁二酸的特性与生产
        1.1.2 丁二酸转化利用
        1.1.2.1 丁二酸催化加氢
        1.1.2.2 丁二酸还原胺化
        1.1.2.3 丁二酸酯化与聚合
        1.1.3 己二酸、戊二酸的特性
        1.1.3.1 己二酸转化利用
        1.1.3.2 戊二酸转化利用
    1.2 双羧酸加氢催化剂特性与制备
        1.2.1 双羧酸加氢催化剂特性
        1.2.2 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
        1.2.2.1 浸渍法
        1.2.2.2 微波辅助热解法
        1.2.2.3 表面还原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实验总述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2.2 催化剂表征
    2.3 催化性能评价
3 铼基单金属催化剂合成以及丁二酸加氢性能
    3.1 前言
    3.2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3.3 催化剂形貌结构
    3.4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活性
    3.5 本章小结
4 铼基双金属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性能
    4.1 前言
    4.2 双金属催化剂制备以及不同金属组分在丁二酸加氢中的作用
        4.2.1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4.2.2 催化剂形貌结构
        4.2.3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活性
        4.2.4 加氢动力学分析
        4.2.4.1 丁二酸加氢动力学研究
        4.2.4.2 γ-丁内酯加氢动力学研究
        4.2.4.3 反应温度对加氢结果的影响
        4.2.5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4.3 不同组成强度金属间相互作用对丁二酸加氢的影响
        4.3.1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4.3.2 催化剂形貌结构
        4.3.3 加氢动力学分析
        4.3.3.1 丁二酸加氢动力学研究
        4.3.3.2 γ-丁内酯加氢动力学研究
        4.3.4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产物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铼基双金属催化剂C_4-C_6双羧酸加氢性能
    5.1 前言
    5.2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5.3 催化剂形貌结构
    5.4 双羧酸加氢活性
    5.5 双羧酸加氢动力学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不同结构Re-Co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其柠檬醛加氢性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刺激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1.1.1 引言
        1.1.2 LDBC的合成
        1.1.3 刺激响应性LDBCs
        1.1.3.1 温度响应性LDBCs
        1.1.3.2 pH响应性LDBCs
        1.1.3.3 光响应性LDBCs
        1.1.3.4 其它响应性LDBCs
        1.1.3.5 多重刺激响应性LDBCs
        1.1.4 结论
    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2章 基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LDBC的合成
        2.3.2 共聚物(PNVP-b-dendr(Phe-Lys)n,n=1,2,3)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酶响应性
        2.3.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2.2 PNVP-b-dendr(Phe-Lys)n, (n=1,2,3)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2.3.2.3 包载尼罗红胶束的胰蛋白酶响应性解组装
        2.3.2.4 LDBC共聚物的粒径测定和形貌表征
        2.3.3 负载阿霉素的两亲性LDBC的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2.3.3.1 LDBC载药胶束的制备
        2.3.3.2 DOX标准曲线
        2.3.3.3 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2.3.4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S)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两亲性LDBC的合成与表征
        2.4.2 LDBC纳米胶束的自组装及CMC
        2.4.3 LDBC纳米胶束的粒径及形貌表征
        2.4.4 LDBC纳米胶束的酶响应性
        2.4.5 LDBC载药纳米胶束的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2.4.6 细胞毒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树枝状-线形-树枝状三嵌段共聚物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P-Gn(n=1-3)的合成及表征
        3.3.1.1 双功能链转移剂CTA的合成
        3.3.1.2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
        3.3.1.3 (2-丙烯酰氨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3.3.1.4 一锅法合成(NHBoc-PNVP-NHBoc)
        3.3.1.5 聚合物(NHBoc-PNVP-NHBoc)的脱保护
        3.3.1.6 共聚物(Phe-NHFmoc)-b-PNVP-b-(Phe-NHFmoc)的合成
        3.3.1.7 共聚物(Phe-NHFmoc)-b-PNVP-b-(Phe-NHFmoc)的氨基脱保护
        3.3.1.8 共聚物dendr(Lys-Phe)-b-PNVP-b-dendr(Phe-Lys) (P-G1)的合成
        3.3.1.9 共聚物P-G1 的氨基脱保护
        3.3.1.10 P-Gn(n=2,3)的合成
        3.3.2 P-Gn(n=1-3)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酶响应性
        3.3.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3.3.2.2 P-Gn(n=1-3)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3.3.2.3 包载尼罗红囊泡的胰蛋白酶响应性解组装
        3.3.2.4 共聚物自组装聚集体的粒径测定和形貌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树枝状-线形-树枝状三嵌段共聚物P-Gn(n=1-3)的表征
        3.4.2 共聚物P-Gn(n=1-3)的CAC
        3.4.3 共聚物P-Gn(n=1-3)自组装聚集体的粒径测定及形貌表征
        3.4.4 P-Gn(n=1-3)囊泡的酶响应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双酶响应性的超两亲分子组装体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主要实验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PG3+的合成
        4.3.2 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
        4.3.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4.3.2.2 用粒径仪研究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
        4.3.2.3 利用~1HNMR谱研究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
        4.3.2.4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PG_3~+-ATP复合物的浊度
        4.3.2.5 使用Zate电位仪研究PG_3~+与ATP的复合
        4.3.2.6 利用荧光光谱仪研究PG_3~+与ATP的复合以及酶响应性
        4.3.2.7 使用TEM检测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形貌及酶响应性
        4.3.3 控制释放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G_3~+的合成
        4.4.2 PG_3~+与ATP的复合和自组装
        4.4.3 超两亲分子的酶响应性
        4.4.4 超两亲分子组装体的体外可控释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现状
        1.2.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星形聚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3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
        1.3.2 pH响应性聚合物
    1.4 金属催化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1.4.1 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4.2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星形P(AM-co-AMPSNa-co-NVP)的合成、表征及耐温抗盐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合成
        2.2.3 星形丙烯酰胺均聚物的合成
        2.2.4 星形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2.2.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2.6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2.3.2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2.3.3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均聚合反应的影响
        2.3.4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2.3.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溶液性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纳米SiO_2改性功能单体的合成
        3.2.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
        3.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3.2.5 产物溶液性质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3.3.2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3.3.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3.4 小结
第四章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表征及热响应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4.2.3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
        4.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4.2.5 热响应行为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
        4.3.2 星形P(AM-co-MPAD)的化学结构分析
        4.3.3 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
        4.3.4 星形P(AM-co-MPAD)溶液的热响应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星形PDMAEMA的合成与HPAM水凝胶体系构筑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合成
        5.2.3 多臂星形PDMAEMA的合成
        5.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5.2.5 星形PDMAEMA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5.2.6 星形PDMAEMA/HPAM水凝胶的制备与协同性质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5.3.2 多臂星形 PDMAEMA 的结构分析
        5.3.3 星形PDMAEMA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5.3.4 星形PDMAEMA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5.3.5 星形PDMAEMA与 HPAM的协同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星形P(NIPAM-b-DMAEMA-b-NVP)的合成与自组装性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2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6.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6.2.4 产物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6.2.5 自组装性质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星形聚合物的水相SET-LRP
        6.3.2 星形嵌段聚合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6.3.3 星形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催化剂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D]. 吴珂. 江南大学, 2021(01)
  • [2]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D]. 耿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D]. 蒋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原位供氢市政污泥超临界液化清洁制备生物油研究[D]. 滕文超. 天津大学, 2020(01)
  • [5]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D]. 杨旭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聚乙烯吡咯烷酮单体的合成工艺进展及其应用[J]. 钟思青,储博钊. 化学世界, 2020(02)
  • [7]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D]. 杨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D]. 邸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D]. 危俊吾.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D]. 王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N-羟乙基吡咯烷酮催化脱水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