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花艺设计手法之一——铺陈(论文文献综述)
戴丽娟,梁海英[1](2021)在《体验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课程设计探索——以插花艺术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体验学习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强调真实或模拟的活动与环境,强调个体的充分参与,与社区教育课程的体验特征有契合之处。体验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就是依据学员的学习需求,通过创设情境使得学员在具体的场景和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入学习、反思,进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文章基于迪·芬克课程设计的要素,包括分析情境、意义学习目标、教育性反馈和评估、实施主动教学活动、整合和调整,提出适合社区教育课程设计要素,即社区体验情境分析、社区需求分析、体验学习活动、反思性评估、整合和调整,并构建具体的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综合方式,运用到插花艺术课程中,以期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王静,张誉,谢秋兰[2](2021)在《高校园林专业“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本文结合高校园林专业特点以及插花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园林专业"插花艺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技能、艺术素养、综合素质,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热情,以期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明圆圆[3](2020)在《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建设也迎来高潮。历史文脉作为城市记忆的延续,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分之一,挖掘并保护历史文脉的对城市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真实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呈现却远远不够。空间被多维度压缩,文化缺失加剧,城市向着冷漠空虚、病态无序的方向倾倒。基于此,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并且深化其文化底蕴,引导城市良性发展,这一问题发人深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基于历史文脉合理建设城市文化公园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针对历史文脉如何在城市公园中设计表达这一议题,该研究首先阐释文脉、历史文脉和文化公园等相关概念的定义,梳理概述了国内外各城市的研究进程,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园项目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城市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中,并对文化公园的选址和规模提出要求和预估。此外,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各案例中,系统梳理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归纳总结出公园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和策略,进而从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由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随后的方案设计。在设计阶段,该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展示了当地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的方法和成果。
程新宗,吴文霖,张华香[4](2019)在《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指出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赏竹、咏竹、以竹言志、寄竹抒怀,竹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文化也因大众的青睐得以传承。用竹子插花,成为中国传统插花常用的手法。通过真实优秀的案例,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以期传承、弘扬我国特产竹子以及其深厚的文化,使之更好地为现代居住环境服务。
姬婕[5](2019)在《架构花艺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架构花艺是一种新兴的现代花艺,具有材料丰富、形式独特、风格抽象等特点,应用于商业空间中,丰富环境的同时,给消费者带去别样的视觉体验,满足大众需求,引领空间装饰的潮流。介绍了架构花艺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类型,分析总结了其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基本原则,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陈罡[6](2019)在《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衣橱里就可看到中国百姓生活方式的变迁,丝巾原本作为西方的一种时尚单品,也慢慢走近了中国寻常百姓家,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女性消费群体对于丝巾这类时尚单品也越发喜爱,因为它携带轻便、佩戴方式多样、图案色彩丰富,兼具“美观性、经济型、实用性”三大特征。近几年,消费者越来越不能满足购买工厂批量生产的丝巾,而对于具有个性和创意性设计纹样的丝巾的需求愈发强烈。现代风格就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类丝巾纹样风格,对于这类风格丝巾的设计与开发也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本文将传统的南宋生色花运用在现代花卉丝巾纹样当中,通过从图案构成和图案素材两个方面将生色花进行分类,说明按照“S”型和“C”型纵向排列的穿枝花和以散点排列的折纸花是当时流行的图案构成法,而牡丹、莲花、菊花凭借它们独具一格的吉祥含义,是生色花中最常表现的花卉。同时,文章分析了南宋生色花在图案、配色以及染织工艺三个方面的运用特点,写实灵动的纹样,典雅庄重的配色,跃然绸上的染织工艺。南宋生色花为明清时期纹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它丰富了花卉装饰纹样的寓意,因此促成了后期吉祥纹样的出现和流行,这类纹样被大量运用在服装、家纺和装饰面料当中。本人的设计实践通过将南宋生色花的素材、配色和染织工艺加以现代化,体现当代生色花独有的艺术美感。而后,本文也分析了现代花卉丝巾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现代丝巾作为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图案设计是连接二者的桥梁,是现代丝巾的灵魂所在。题材选取上,选用符合当代流行趋势和审美的花卉素材,需要设计师使用富于想象力的画笔来重新表现素材,从而赋予丝巾以鲜活的生命力,通过不同的构图形式和后续的调整,来处理好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从图案、配色和工艺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了现代花卉丝巾的特点,图案使用方面,既保留元素的基本特征,又通过艺术的手法进行新的美化修饰;色彩运用方面,遵循“主色调清晰、辅色调和谐、装饰色到位”的原则;染织工艺方面,应用精细的台版印花和手工卷边的技术。现代花卉丝巾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雕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人将南宋生色花的特征运用到现代丝巾设计当中,图案设计上选用符合寓意表达的花卉素材,保留其传统的形态造型和构图的特征,带入消费者的联想,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配色设计上,主色调要贯穿始终,它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个艺术符号、一种文化象征,是设计灵感的代言。染织工艺设计方面,数码印花和台版印花是最常用的两种印花工艺。因本人需要为G20杭州峰会进行国礼的策划和设计,需要在产品中体现一种历史与现代交汇的独特韵味,因此自然联想到杭州作为南宋的首都,将南宋的生色花运用在现代丝巾设计中,从而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又能深刻地表达民族文化特点的丝巾。“盛世繁花”选用20国集团的代表性花卉,通过卷草纹来讲它们互相连接,代表各国互联互通、友好合作的精神;“宋花梦影”中,宋式花卉的经典和朴素典雅展现其高贵;“宋庭花园”将宋式庭院铺陈开来,其中的植物、动物和人仿佛在和我们讲一个个故事,体现了那时的情和真。宋代生色花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特色鲜明的一类,将其运用在现代丝巾设计当中,是对经典纹样的发掘,通过分析二者的特点,以设计师巧妙的思想和笔触将它们结合,从而再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花卉丝巾,令丝巾这类时尚单品更加体现个性和创意性,消费者更乐于购买和佩戴。
朱雅珺[7](2019)在《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在艺术史上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望尘莫及的。文章从现代花艺构图的基本要素入手,探讨了形状、色彩、空间和质材四个要素中中国元素的运用,总结了在现代花艺设计中如何体现东方文化,开拓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中国插花新体系。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对振兴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具有推动作用。
韩延娜[8](2018)在《花卉题材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卉是美好的象征,花卉题材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不仅在生活中作为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更是作为文人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被广泛应用,与花卉题材相关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诗词歌赋、绘画艺术、插花艺术着作、壁画艺术等。花卉题材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装饰、隔断、清新空气等。本文以花卉题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卉题材的概念理解,设计构成元素分析,应用方法来研究。论文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现有理论作为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花卉题材设计的分类及应用方法,整理出花卉艺术以及花卉图案的分类,使得花卉题材得到更好的应用;第四部分是花卉题材在不同室内空间中的应用,详细说明花卉题材应用的方法以及应用的案例;第五部分是结合设计实践。论文由大到小,通过对中外花卉题材的归纳整理,对花卉题材进行了分类,首先对花卉题材的分类与设计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再由小到大,进一步到花卉题材在不同空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包括商业空间、家居空间、主题性空间均提供了方法总结归纳,对于花卉题材在现今不同空间中的多样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蔡敏思[9](2017)在《生活美学的物化——从中国传统插花花艺到现代插花花艺》文中提出从生活美学的源头出发,沿袭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轨迹,由里及表地研究一种生活美学的物化载体——"中国插花花艺",通过学习和践行花艺设计,试图梳理出中国插花花艺的精妙之处,以求更好地融合于日常生活中的室内软装搭配,通过设计师和教师这种职业身份,引导更多的人感受和把握这种"美"的载体,营造优雅生活。
马纹悦[10](2017)在《《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文中认为《三联生活周刊》创办于1995年,是国内第一本综合类期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杂志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立的品牌特色,即以文化性、新闻性、知识性着长。同时,杂志的成长培养了稳定的受众群体,他们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并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中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视野开阔,长期关注时代发展和国际风云。根据以上,笔者认为,多年来《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世界的专业平台,所以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潜力。本文将对《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杂志所涉及的国际新闻报道内容进行抽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国际新闻报道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三联生活周刊》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恰当的发展对策。首先,文章从三个阶段梳理了《三联》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三联》国际新闻报道是继承前身《生活》周刊的国际新闻报道理念,当时由邹韬奋担任杂志主编,专门开设了“海外栏目”。1995年《三联》正式创刊到2004年,正值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力阶段,这个时期周刊的国际新闻报道已经具备成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专业人员,所以,创下了杂志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最骄傲的成绩。第三阶段为2005年至今,2005年杂志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三联》国际新闻报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所在。其次,作者抽样选取了 2005年到2016年48期的调查样本,分别从栏目设置、内容分类、选题等角度对《三联》的国际新闻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另外,笔者也利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一时期的《三联》国际新闻报道特点做了研究,主要包括:把握舆论导向,内容丰富创新;视野开阔、挖掘背景、突出评论则体现了报道方式的专业化;新闻标题的制作精益求精,语言风格审慎凝练,结构特点灵活多变;高配置的新闻图片增强了国际新闻的感染力。最后,通过以上具体的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笔者得出《三联》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还存在不足,例如部分重大国际新闻的缺失、选题类型过于偏向“文化性”、独家新闻竞争力也不胜从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也提出了改进的策略:放眼全球,着手局部做好独家新闻;调整议程设置,平衡国际新闻报道比例;培养高水平记者,重视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
二、现代花艺设计手法之一——铺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花艺设计手法之一——铺陈(论文提纲范文)
(1)体验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课程设计探索——以插花艺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社区教育课程的“体验性” |
(一)以社区学员为中心 |
(二)体验学习情境创设 |
(三)满足终身学习需求 |
二、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综合方式 |
三、体验学习视角下插花艺术课程设计运用 |
(一)设计初始阶段 |
1. 识别学习情境 |
2. 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
3. 制定合适的评价机制 |
4. 选择有效的教学活动 |
5. 整合设计要素 |
(二)设计中间阶段 |
1. 设计课程结构 |
2. 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
3. 设计项目活动计划 |
(三)设计终结阶段 |
1. 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
2. 调整和改进 |
四、插花艺术课程设计特色 |
(一)构建学习情境,增强了基于情境的认知体验 |
(二)设计小组活动,提升协作方面的社会性体验 |
(三)采用逆向课程设计方案 |
(2)高校园林专业“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 |
1.1 以西方式基本花型为入门 |
1.2 重视西方式基本花型的变异和组合 |
1.3 结合园林专业特点提高东方式插花要求 |
1.4 注重现代花艺设计技巧的讲解 |
2 实验课内容和方法的优化 |
2.1 实验课前进行插花材料的识别及市场了解 |
2.2 基础性实验课的优化 |
2.3 结合插花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优化设计性实验课 |
2.4 优化实验课的模式 |
3 增加插花制作实训环节 |
4 结合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
4.1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 |
4.2 与插花比赛相结合 |
5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指标 |
(3)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文化建设中对建设城市文化公园的要求 |
1.1.2 城市化进程下公众对公园绿地的功能需求 |
1.1.3 现状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脉与历史文脉 |
2.1.2 城市公园 |
2.1.3 文化公园 |
2.1.4 小结 |
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2.2.2 中国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3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3.1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地域性原则 |
3.1.3 原真性原则 |
3.1.4 传承性原则 |
3.1.5 创新性原则 |
3.1.6 参与性原则 |
3.2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
3.2.1 文脉主义理论 |
3.2.2 场所精神理论 |
3.2.3 有机更新理论 |
3.2.4 城市意向理论 |
3.3 城市文化公园选址 |
3.3.1 文化区位 |
3.3.2 交通区位 |
3.3.3 环境区位 |
3.3.4 社会区位 |
3.4 规模及容量预估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历史文脉梳理 |
4.1.3 历史文脉表达与展现手法 |
4.2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历史遗址现状 |
4.2.3 历史遗址保护与烘托手法 |
4.3 绍兴东湖风景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历史文脉梳理 |
4.3.3 历史遗迹传承与再造手法 |
4.4 韩国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 |
4.4.1 项目概况 |
4.4.2 历史文脉梳理 |
4.4.3 历史遗址保育与展陈手法 |
4.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5.1 项目概况 |
4.5.2 历史文脉梳理 |
4.5.3 历史遗址改造与更新手法 |
5 城市公园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及设计策略 |
5.1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总体设计研究 |
5.1.1 文脉选择定位 |
5.1.2 空间总体布局 |
5.2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详细设计研究 |
5.2.1 对有历史遗存的文脉保护利用 |
5.2.2 对无历史遗存的文脉传承表达 |
6 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
6.1 场地认知 |
6.1.1 区位分析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土地沿革 |
6.1.4 历史文脉 |
6.1.5 项目意义 |
6.2 场地现状 |
6.2.1 周边公园覆盖 |
6.2.2 周边土地利用 |
6.2.3 用地性质 |
6.2.4 交通条件 |
6.2.5 水文条件 |
6.2.6 地形条件 |
6.2.7 植被条件 |
6.2.8 建筑及土壤分析 |
6.2.9 现存问题总结 |
6.3 目标与定位 |
6.3.1 设计原则 |
6.3.2 设计目标 |
6.3.3 设计定位 |
6.4 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策略 |
6.4.1 以文化演绎重现本土历史 |
6.4.2 以文化展现引导自然更新 |
6.4.3 以文化互动激发城市活力 |
6.5 总体设计 |
6.5.1 文化特色 |
6.5.2 空间结构 |
6.5.3 景观风貌 |
6.5.4 功能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廊道景观区 |
6.6.2 金鱼戏莲区 |
6.6.3 盛世牡丹园 |
6.6.4 文化科普区 |
6.6.5 文体运动区 |
6.6.6 丘林花海区 |
6.6.7 落英旱溪区 |
6.6.8 雨水花园 |
6.6.9 野趣密林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道路系统设计 |
6.7.2 竖向设计 |
6.7.3 水系设计 |
6.7.4 植物设计 |
6.7.5 公共设施及小品设计 |
6.7.6 照明设计 |
6.8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纸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竹文化 |
2 现代花艺设计的特点和风格 |
2.1 现代花艺的起源 |
2.2 现代花艺的特点和风格 |
2.2.1 主观性 |
2.2.2 创新性 |
2.2.3 宽泛性 |
2.2.4 意境的创设 |
2.2.5 技法丰富 |
2.2.6 造型新颖 |
3 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 |
3.1 分隔空间 |
3.2 模仿建筑 |
3.3 空中架构设计 |
3.4 瓶花架构 |
3.5 竹环肌理 |
(5)架构花艺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架构花艺简介 |
1.1 架构花艺概念 |
1.2 架构花艺历史 |
1.3 架构花艺优势 |
2 架构花艺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
2.1 组织空间 |
2.2 入口标志 |
2.3 导向指引 |
2.4 营造氛围 |
3 总结 |
(6)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设计特点 |
2.1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分类 |
2.1.1 按图案构成分类 |
2.1.2 按图案素材分类 |
2.2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特点 |
2.2.1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图案特点 |
2.2.2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配色特点 |
2.2.3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染织工艺特点 |
2.3 传统南宋生色花的设计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设计特点 |
3.1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设计原理 |
3.1.1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设计原理 |
3.1.2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设计方法 |
3.2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设计特点 |
3.2.1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图案特点 |
3.2.2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配色特点 |
3.2.3 现代花卉题材丝巾的染织工艺特点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创新设计原理与方法 |
4.1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设计原理 |
4.1.1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图案设计原理 |
4.1.2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配色设计原理 |
4.1.3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染织工艺中的设计原理 |
4.2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数码化创新设计方法 |
4.2.1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图案设计方法 |
4.2.2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配色设计方法 |
4.2.3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染织工艺中的设计方法 |
第五章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实践 |
5.1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设计构思 |
5.2 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
5.2.1 《盛世繁花》的设计实践 |
5.2.2 《宋花梦影》的设计实践 |
5.2.3 《宋庭花园》的设计实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花艺特点、表现及构图的基本要素 |
1.1 现代花艺特点及表现 |
1.2 现代花艺构图的基本要素 |
2 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 |
2.1 中国元素在形状要素中的运用 |
2.2 中国元素在色彩要素中的运用 |
2.3 中国元素在空间要素中的运用 |
2.4 中国元素在质材要素中的运用 |
2.4.1 中国元素在花材中的运用 |
2.4.2 中国元素在容器中的运用 |
2.4.3 中国元素在几架与配件中的运用 |
3 结论与建议 |
3.1 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应感悟中国文化 |
3.2 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应注意文化融合 |
3.3 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应注意创新 |
(8)花卉题材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框架 |
第2章 花卉题材概述与花卉设计的理论依据 |
2.1 花卉题材的相关概念论述 |
2.1.1 花卉的概念阐释 |
2.1.2 花卉艺术的概念阐释 |
2.1.2.1 盆花 |
2.1.2.2 鲜切花 |
2.1.2.3 干燥花 |
2.1.3 花卉图案的概念阐释 |
2.1.4 室内设计的概念阐释 |
2.2 花卉题材相关内容的历史起源 |
2.2.1 我国花卉题材的历史起源 |
2.2.2 西方花卉题材的历史起源 |
2.3 花卉题材相关内容的历史发展 |
2.3.1 花卉艺术的历史发展 |
2.3.1.1 中式插花 |
2.3.1.2 日本花道 |
2.3.2 西式插花 |
2.3.3 图案纹理的历史发展 |
2.3.3.1 法国植物学家兼画家Pierre Joseph Redoute |
2.3.3.2 英国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的花卉图案设计 |
2.4 花卉题材内容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 |
2.4.1 花艺培训学校 |
2.4.2 花艺品牌商店 |
2.4.2.1 花店+家居 |
2.4.2.2 花卉+旅店 |
2.4.2.3 花卉+联合办公 |
2.4.2.4 花店+餐饮 |
2.4.3 代表人物 |
2.5 花卉题材设计的空间营造依据 |
2.5.1 构成依据 |
2.5.1.1 平面构成 |
2.5.1.2 色彩构成 |
2.5.1.3 立体构成 |
2.5.2 园林艺术原理 |
2.5.2.1 造园元素分析 |
2.5.2.2 造园手法分析 |
2.5.2.3 造园思想分析 |
2.5.3 心理学依据 |
2.5.3.1 人对环境的需求 |
2.5.3.2 花卉对人的感知刺激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卉题材的构成元素分析及应用方法 |
3.1 花卉题材设计的分类 |
3.1.1 花卉的种类 |
3.1.1.1 盆花 |
3.1.1.2 鲜切花 |
3.1.1.3 干花 |
3.1.1.4 假花 |
3.1.2 花卉题材设计的分类 |
3.1.2.1 实体花卉设计 |
3.1.2.2 花卉图案设计 |
3.2 花卉题材设计的功能分析 |
3.2.1 装饰性功能 |
3.2.2 实用性功能 |
3.3 花卉题材的设计方法 |
3.3.1 主题构思的确定 |
3.3.2 载体的选择 |
3.3.3 结构的可能性 |
3.3.4 组合搭配的多样性 |
3.4 花卉题材的应用形式和应用原则 |
3.4.1 应用形式 |
3.4.2 应用原则 |
3.4.2.1 实用原则 |
3.4.2.2 美学原则 |
3.4.2.3 个性化原则 |
3.4.2.4 人性化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卉题材在不同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
4.1 商业空间花卉题材的应用 |
4.1.1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
4.1.2 花卉题材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
4.1.2.1 橱窗 |
4.1.2.2 酒店空间 |
4.1.2.3 餐厅空间 |
4.2 家居空间花卉题材的应用 |
4.2.1 东方传统风格 |
4.2.2 西方自然风格 |
4.3 主题性空间花卉题材的应用 |
4.3.1 展示空间 |
4.3.1.1 舞台设计 |
4.3.1.2 装置艺术 |
4.3.2 庆典空间 |
4.3.2.1 功能区域分析 |
4.3.2.2 新人和来宾的心理需求分析 |
4.3.2.3 婚礼设计风格分析 |
4.3.2.4 案例分析——以“涟漪”婚礼方案设计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述 |
5.1.1 项目建筑室内情况分析 |
5.1.2 设计定位 |
5.1.2.1 花艺设计工作室 |
5.1.2.2 生活空间 |
5.1.2.3 使用人群分析 |
5.2 设计概念 |
5.2.1 设计主题 |
5.2.2 设计理念 |
5.3 方案设计 |
5.3.1 平面布局图 |
5.3.1.1 空间索引图 |
5.3.2 空间效果呈现 |
5.3.2.1 展示空间 |
5.3.2.2 工作空间 |
5.3.2.3 生活空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生活美学的物化——从中国传统插花花艺到现代插花花艺(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活美学物化的概念 |
二、生活美学物化载体的甄选 |
三、生活美学物化载体———花艺的解读 |
四、浅析中国插花花艺三个典型时代生活美学的变化 |
(一) 萌芽———先秦原始花艺 |
(二) 鼎盛期———宋代理念花 |
(三) 融合期———现代花艺 |
五、沉淀个人生活美学, 本人花艺学习践行案例分析 |
(一) 艺术构思的推敲 |
(二) 花艺材料的甄选 |
(三) 表现技法的恰当 |
(四) 装饰场所的烘托 |
六、由个案到行业, 展望花艺行业现状及学习经验分享 |
(一) 花艺行业现状 |
(二) 学习经验分享 |
(10)《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 西方学者的国际新闻研究 |
2. 国际新闻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3. 《三联生活周刊》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空间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 《三联生活周刊》介绍 |
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界定 |
1.1 国际新闻 |
1.2 国际新闻的分类 |
1.3 国际新闻报道策划 |
1.4 议程设置理论 |
第二章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
2.1 历史起源,前身《生活》周刊中的国际新闻报道 |
2.2 成长发展阶段,国际新闻报道拓宽新时期(1995-2004年) |
2.3 2005年《三联生活周刊》改版后至今 |
第三章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量化分析 |
3.1 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的选题内容分类 |
3.1.1 样本采集 |
3.1.2 类目构建 |
3.2 样本数据分析 |
3.2.1 《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国际新闻的栏目分析 |
3.3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3.3.1 国际时政新闻 |
3.3.2 国际社会新闻 |
3.3.3 国际文化新闻报道 |
3.3.4 国际经济新闻 |
第四章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特点 |
4.1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内容丰富创新 |
4.2 报道方式的专业化 |
4.2.1 视野开阔,多角度寻找事件核心信源 |
4.2.2 挖掘背景,实现重大新闻的深度报道 |
4.2.3 突出评论,增强国际新闻的可读性 |
4.3 标题制作精益求精 |
4.3.1 审慎凝练的标题语言风格 |
4.3.2 灵活多变的标题结构特点 |
4.4 高配的新闻图片,增强国际新闻感染力 |
4.4.1 照片的审美性 |
4.4.2 照片的思想性 |
4.4.3 照片的纪实性 |
第五章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5.1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
5.1.1 部分重大国际新闻缺失 |
5.1.2 选题类型有失偏颇 |
5.1.3 独家新闻竞争力日渐衰弱 |
5.2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策略 |
5.2.1 放眼全球,着手局部做好独家新闻 |
5.2.2 调整议程设置,平衡国际新闻报道比例 |
5.2.3 培养高水平国际记者,重视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现代花艺设计手法之一——铺陈(论文参考文献)
- [1]体验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课程设计探索——以插花艺术课程为例[J]. 戴丽娟,梁海英.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6)
- [2]高校园林专业“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王静,张誉,谢秋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03)
- [3]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D]. 明圆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J]. 程新宗,吴文霖,张华香. 绿色科技, 2019(23)
- [5]架构花艺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J]. 姬婕. 现代园艺, 2019(17)
- [6]南宋生色花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 陈罡.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7]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J]. 朱雅珺. 广东蚕业, 2019(01)
- [8]花卉题材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韩延娜.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生活美学的物化——从中国传统插花花艺到现代插花花艺[J]. 蔡敏思.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1)
- [10]《三联生活周刊》国际新闻报道研究[D]. 马纹悦.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