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渣作为墙地砖原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麦俊明[1](2019)在《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排放,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自然资源匮乏的矛盾下,工业固体废物的乱排是对资源的浪费。近年来随着采矿规模不断扩大和加速,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量也迅速增多,国家以及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控力度。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锡矿储量丰富,但是在锡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砂却成为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广东省信宜市某锡矿尾砂存在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锡矿尾砂进行预处理,并利用预处理后的锡矿尾砂替代部分坯体用原料,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研究,获得性能符合要求的陶瓷砖样品,为锡矿尾砂的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提高锡矿尾砂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本论文首先对锡矿尾砂原料进行了测试,采用激光粒度仪、化学分析、XRD等方法研究了锡矿尾砂颗粒组成、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结果显示,该尾砂颗粒度较细,D50为24.5μm,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SiO2),少量的黄玉(Al2SiO4(FOH)2)、绢云母(KAl2(AlSi3O10)(OH)2)等。放射性和重金属溶出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该锡矿尾砂属于以高结晶度石英矿物为主的硅质材料,可以用作陶瓷坯体的原料。针对锡矿尾砂铁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多级磁选,使锡矿尾砂中铁含量降低了50%以上。通过对锡矿尾砂制备工艺的研究,确定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坯体成型压力为30KN,烧结温度下保温时间为40min。考察了锡矿尾砂的添加量、烧结温度对陶瓷坯体断面特征、吸水率、收缩率、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的影响规律,确定锡矿尾砂陶瓷坯体配比为锡矿尾砂40%,高岭土30%,钾长石10%,硅灰石10%,膨润土5%,铝砂5%,烧结温度为1220℃1240℃。确定了锡矿尾砂制备陶瓷砖坯体的配方和工艺后,进一步研究了该坯体与釉料的适应性。使用商业化的熔块作为锡矿尾砂坯体釉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釉料最佳配方为708#熔块80%、105#C熔块8.9%,103#熔块11.1%,B2O32%。该配方的釉料和坯体热膨胀曲线接近,坯体热膨胀略大于釉面,具有良好的坯釉适应性。本论文探索了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技术,为锡矿尾砂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以减少优质陶瓷原料的消耗,变废为宝,实现锡资源开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贝[2](2014)在《利用喀左低品质紫砂页岩及废矿渣研制劈开砖》文中研究指明劈开砖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建筑材料,其产品背后有燕尾槽,粘接牢固,表面硬度较高,吸水率比较低,抗折强度高,抗冻性及热稳定性好,耐磨损,耐酸碱,耐腐蚀,色泽柔和,永不褪色,并且劈开砖的质地比较大方自然、古朴典雅,与其他建筑砖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本研究以辽宁省喀左县的紫玉紫砂和紫玉陶土为主要原料,以红土、青石、矿渣为主要辅助原料,采用半干压成型法生产劈开砖,具有易清洁,表面吸水率低,不易被污染,不易脱落等优点。由此实现了对喀左地区资源的利用,改善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辽宁省喀左县紫砂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三种配方研制劈开砖。分析测试了样品的吸水率,抗折强度,抗冻性,热稳定性,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劈开砖烧结的反应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研究观察劈开砖的物相组成以及显微结构,并讨论了劈开砖的烧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喀左县的紫砂原料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指标,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研制的劈开砖各项性能符合行业要求。研究表明,利用矿渣制备劈开砖,在1080℃下烧结制备劈开砖,矿渣的掺入量可达到30%,其吸水率为5.03%,抗弯强度最高为17.97MPa,抗冻性及热稳定性都符合行业对劈开砖的要求。制备双层易清洁劈开砖,添加20%的啤酒瓶玻璃粉的样品,在1070℃下烧成,表面状态最佳,样品底层的的吸水率为4.73%,表层的吸水率为0.64%,抗折强度为16.40MPa。劈开砖样品的高强度主要是由于内部形成钙长石(CaAl2Si2O8)和石英(SiO2)晶相,这些晶相组成样品的基本骨架。通过SEM观察,晶体和玻璃相在劈开砖表面均匀分布,没有观察到大的孔隙,劈开砖内部结构主要由粒状的石英、针棒状的钙长石以及玻璃相构成,同时存在大量气孔,气孔在样品内部均匀分布着,闭口气孔使样品的吸水率降低,还能增加样品的热稳定性。
孙永泰[3](2014)在《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各国墙地砖产量逐年增加,花色品种、规格不断翻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愈来愈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使产品的质量和原燃料消耗都达到新的水平。现代建筑对饰面材料的要求是美观、轻质、坚固而且便于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施工。当前陶瓷墙地砖发展趋势如下。1产品品种、规格发展趋势1.1规格朝大尺寸、高精度和减少厚度方向发展
孙永泰[4](2014)在《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详细介绍了陶瓷墙地砖产品品种及生产工艺装备的发展趋势
张杰,练强,王建蕊,陈飞[5](2009)在《利用锰渣制备陶瓷墙地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对锰渣进行系统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利用锰渣作为墙地砖原料的可行性,并从原料配方、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成功地将除锰、铁后的酸浸锰残渣引入陶瓷墙地砖生产中,为锰渣这一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
滕方雄[6](2008)在《赤泥质环保型建筑陶瓷的制备及烧结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放,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烧结法赤泥、拜尔法赤泥二种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了一系列改善坯料制备性能及样品烧结的添加剂,采用压制成型低温烧成,制备了高性能的陶瓷墙地砖,赤泥的添加量达60%,实现了对两种氧化铝工业固体废弃物赤泥的资源化利用。烧结法赤泥、拜尔法赤泥的特性、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法赤泥组成中SiO2和Al2O3含量低而CaO含量高,拜尔法赤泥组成中SiO2低而Al2O3、Fe2O3含量高,两者都不满足制砖的化学组成要求,需要加入添加剂方可进行调整坯料成分方可进行对陶瓷墙地砖的制备。测定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及耐急冷急热性,并采用XRD、SEM、EPMA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墙砖气孔率达20~35%,吸水率达10~22%,体积密度达1.2~1.8g/cm3,抗折强度达20~35MPa。内墙砖由CaAl2Si2O8、CaMg(SiO3)2、Fe2O3、SiO2晶相组成,主晶相晶体呈板条状交织排列,赋予内墙砖的较高的强度。外墙砖气孔率达10~21%,吸水率达5~9%,体积密度达1.96~2.33g/cm3,抗折强度达35~39MPa。外墙砖由Na(AlSi3O8)、Fe2O3、SiO2晶相组成,主晶相晶体呈板条状交织排列,赋予外墙砖的较高的强度。本研究制备的赤泥质环保型建筑陶瓷墙地砖,内墙砖性能达国标GB4100-83《白色陶质釉面砖》的标准,外墙砖、地砖性能达国标GB11947-89《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标准。在赤泥质陶瓷内墙砖、外墙砖以及地砖研究制备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典型配方C-2、D-2的不同级配、不同温度的收缩率、Wa、Pa、D以及烧成程度初步探讨了研究赤泥质墙地砖的烧结机理,并且计算了烧结激活能。结果表明,样品物质输运机制以表面扩散、体扩散、边界扩散这三种物质输运机制为主;烧结动力学模型采用两个等径球或球与平面作为模型;烧结激活能表明,颗粒越细,就越容易烧结,烧结温度也就越低。
李红敏,吴基球[7](2005)在《如何提高陶瓷原料资源的利用率》文中研究指明
李红敏,吴基球[8](2005)在《如何提高陶瓷原料资源的利用率》文中提出本文论述了对陶瓷原料的综合利用。随着陶瓷原料资源的不断减少,而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对陶瓷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对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几种参考方案:一是用先进的工艺对劣质原料优用;二是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及尾砂,对现有资源节约使用,提倡大量利用红土制坯,另一方面也是对环境的保护;最后重点论述了对建设大型陶瓷原料供应基地,实现原料标准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存在的困难等。
商超兵[9](2005)在《浅析陶瓷工业废料废渣的利用》文中认为
马光华,王迎军,李凯,沈宗洋[10](2004)在《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思路与对策》文中认为反思了工业革命对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作用 ,基于资源不可再生的基本原理 ,根据辩证法的思想 ,提出换位思考 ,以其他工业产生的废料或其他工业不用的劣质原料作为陶瓷原料 ,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性开采 ,实现清洁生产 ,并结合其他方面的努力 ,就实现陶瓷工业的清洁生产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二、矿渣作为墙地砖原料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渣作为墙地砖原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锡矿尾砂资源现状 |
1.3 锡矿尾砂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4 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 |
1.4.1 陶瓷砖发展现状 |
1.4.2 陶瓷砖生产原材料 |
1.4.3 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陶瓷砖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材料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样制备工艺 |
2.5 测试分析方法 |
2.5.1 激光粒度分析 |
2.5.2 X荧光光谱(XRFS) |
2.5.3 外观及断面特征 |
2.5.4 吸水率测试 |
2.5.5 干燥烧成收缩率测试 |
2.5.6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测试 |
2.5.7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8 扫描电镜显微(SEM)分析 |
2.5.9 热膨胀 |
第三章 锡矿尾砂组成分析及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锡矿尾砂粒度特征及分析 |
3.3 化学组成及矿物成分 |
3.4 锡矿尾砂环境影响分析 |
3.5 锡矿尾砂预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坯体 |
4.0 引言 |
4.1 陶瓷坯体制备工艺 |
4.1.1 成型压力对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 |
4.1.2 保温时间对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 |
4.2 陶瓷坯体优化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库前锡矿尾砂陶瓷坯体性能分析 |
4.2.3 库尾锡矿尾砂陶瓷坯体性能分析 |
4.2.4 陶瓷坯体SEM显微结构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陶瓷坯釉适应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釉料组成 |
5.2.1 传统生料釉 |
5.2.2 熔块釉 |
5.3 陶瓷釉料配方优化研究 |
5.4 坯釉适应性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利用喀左低品质紫砂页岩及废矿渣研制劈开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墙砖简介 |
2.1.2 传统墙砖的现状 |
2.1.3 新型墙体砖的研制现状 |
2.1.4 矿渣 |
2.1.4.1 矿渣的组成 |
2.1.4.2 化学组成 |
2.1.4.3 矿渣的综合利用 |
2.1.5 喀左资源 |
2.2 劈开砖简介 |
2.2.1 劈开砖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劈开砖的特点及性能要求 |
2.2.2.1 劈开砖的特点 |
2.2.2.2 劈开砖的性能要求 |
2.2.3 劈开砖的成型方法 |
2.2.3.1 半干压成型 |
2.2.3.2 挤出成型 |
2.2.3.3 生产劈离砖的特点 |
2.3 易清洁劈开砖的研究 |
2.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 |
3.2 劈开砖的组成原料分析 |
3.3 制备劈开砖的实验过程 |
3.4 分析测试方法 |
3.4.1 性能测试 |
3.4.2 组分分析 |
3.4.3 DTA 测试 |
3.4.4 XRD 分析 |
3.4.5 SEM 分析 |
3.4.6 偏光显微分析 |
3.5 烧成制度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原料的分析 |
4.1.1 原料塑性分析 |
4.1.2 原料烧成性能分析 |
4.1.2.1 吸水率实验 |
4.1.2.2 烧成收缩实验 |
4.1.2.3 烧结后颜色实验 |
4.1.3 制备劈开砖原料的选取 |
4.2 紫砂页岩制备劈开砖的研究 |
4.2.1 制备劈开砖原料的确定 |
4.2.1.1 辅助原料对劈开砖样品吸水率影响 |
4.2.1.2 辅助原料对劈开砖样品抗折强度影响 |
4.2.2 劈开砖性能优化 |
4.2.2.1 红土掺入量的确定 |
4.2.2.2 青石掺入量的确定 |
4.3 工艺条件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3.1 坯体的干燥性能 |
4.3.2 紫玉陶紫砂粒径对劈开砖性能影响 |
4.3.3 成型压力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3.4 陈腐时间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3.5 烧成温度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3.5.1 烧成温度对劈开砖吸水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
4.3.5.2 烧成温度对劈开砖抗冻性的影响 |
4.3.5.3 烧成温度对劈开砖热震性的影响 |
4.3.6 保温时间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3.6.1 保温时间对劈开砖吸水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
4.3.6.2 保温时间对劈开砖抗冻性的影响 |
4.3.6.3 保温时间对劈开砖抗热震性的影响 |
4.4 劈开砖烧成机理分析 |
4.4.1 劈开砖烧成过程分析 |
4.4.2 劈开砖 SEM 分析 |
4.5 掺入矿渣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5.1 钼矿渣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5.1.1 掺钼矿渣正交实验 |
4.5.1.2 钼矿渣的细度对劈开砖性能影响 |
4.5.1.3 钼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抗冻性的影响 |
4.5.1.4 钼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抗热震性的影响 |
4.5.1.5 钼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收缩率的影响 |
4.5.2 金矿渣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5.2.1 金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吸水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
4.5.2.2 金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抗冻性的影响 |
4.5.2.3 金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抗热震性的影响 |
4.5.2.4 金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收缩率的影响 |
4.5.3 铁矿渣对劈开砖性能的影响 |
4.5.3.1 铁矿渣的掺入量对劈开砖吸水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
4.5.4 掺入不同矿渣劈开砖的性能对比总结 |
4.6 新产品劈开砖的研究 |
4.6.1 助熔剂的差热分析 |
4.6.2 助熔剂对吸水率的影响 |
4.6.3 样品的偏光显微分析 |
4.6.4 劈开砖样品展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品种、规格发展趋势 |
1.1 规格朝大尺寸、高精度和减少厚度方向发展 |
1.2 品种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
1.3 新型墙地砖品种仍在不断涌现 |
2 生产工艺装备发展趋势 |
2.1 原料 |
2.2 原料加工 |
2.3 成型 |
2.4 半成品干燥 |
2.5 釉料与制釉 |
2.6 施釉与装饰方法 |
2.7 烧成 |
2.8 检选 |
(4)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品种、规格发展趋势 |
1.1 规格朝大尺寸、高精度和减少厚度方向发展 |
1.2 品种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
1.3 新型墙地砖品种仍在不断涌现 |
2 生产工艺装备发展趋势 |
2.1 原料 |
2.2 原料加工 |
2.3 成型 |
2.4 半成品干燥 |
2.5 釉料与制釉 |
2.6 施釉与装饰方法 |
2.7 烧成 |
2.8 检选 |
(5)利用锰渣制备陶瓷墙地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锰渣组分构成分析 |
2.1 锰渣的化学成分 |
2.2 锰渣的矿物组成 |
3 锰渣除锰、铁 |
4 锰渣陶瓷墙地砖一次烧成试验 |
4.1 主要原料 |
4.2 实验配方的拟定 |
4.3 实验过程 |
(1)试样制备 |
(2)一次烧成实验 |
5 结 语 |
(6)赤泥质环保型建筑陶瓷的制备及烧结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赤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墙地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建筑陶瓷烧成机理的研究 |
1.3 赤泥质陶瓷墙地砖制备技术及性能表征 |
1.3.1 半干压法成型技术简介 |
1.3.2 赤泥质墙地砖的性能要求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本研究用主要原料分析 |
2.1 赤泥的组成及显微结构 |
2.1.1 两种赤泥的化学组成分析 |
2.1.2 二种赤泥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 |
2.2 页岩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 |
2.2.1 页岩的化学组成 |
2.2.2 TG-DTA分析 |
2.2.3 页岩相组成分析 |
2.2.4 页岩的显微结构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赤泥质陶瓷内墙砖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3.1 样品制备 |
3.1.1 坯体制备 |
3.1.2 釉料制备 |
3.1.3 内墙砖样品的制备 |
3.2 样品性能测定 |
3.2.1 样品Wa、Pa、D测定 |
3.2.2 样品抗折强度测试 |
3.2.3 样品干燥收缩及烧成收缩测定 |
3.2.4 样品耐急冷急热性能测试 |
3.3 样品微观结构分析 |
3.3.1 TG-DTA分析 |
3.3.2 样品的XRD分析 |
3.3.3 样品的SEM研究 |
3.3.4 EPMA分析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影响样品的Wa、Pa、D的因素 |
3.4.2 影响样品强度的因素 |
3.4.3 影响样品收缩率的因素 |
3.4.4 最佳配方的TG-DTA分析 |
3.4.5 样品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 |
3.4.6 赤泥质陶瓷内墙砖坯釉结合机理探讨 |
3.4.7 赤泥质陶瓷内墙砖反应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赤泥质陶瓷外墙砖、地砖的研究 |
4.1 样品制备 |
4.1.1 坯体制备 |
4.1.2 釉料制备 |
4.1.3 样品的制备 |
4.2 样品性能及显微结构分析 |
4.2.1 样品Wa、Pa、D测定 |
4.2.2 抗折强度测试 |
4.2.3 收缩率测试 |
4.2.4 耐急冷急热性能测试 |
4.2.5 抗冻性能测试 |
4.3 样品微观结构测试 |
4.3.1 坯料TG-DTA分析 |
4.3.2 样品的XRD分析 |
4.3.3 样品的SEM研究 |
4.3.4 EPMA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影响样品的Wa、Pa、D的因素 |
4.4.2 影响样品强度的因素 |
4.4.3 影响样品收缩率的因素 |
4.4.4 坯料TG-DTA分析 |
4.4.5 样品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 |
4.4.6 坯釉结合机理研究 |
4.4.7 坯釉反应机理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赤泥质陶瓷墙地砖烧结机理初探 |
5.1 概述 |
5.1.1 烧结的基本理论 |
5.1.2 烧结理论的研究状况 |
5.1.3 固相烧结中的热力学问题 |
5.1.4 烧结机理研究方法进展 |
5.2 实验 |
5.2.1 不同级配的坯体制备 |
5.2.2 不同级配坯体的Wa、Pa、D与收缩率测试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烧结过程中物质输运机制 |
5.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4 烧结激活能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如何提高陶瓷原料资源的利用率(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
1.1 各类天然岩石的利用 |
1.2 低品质原料的除铁增白 |
2 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尾矿和红土 |
2.1 工业废渣的利用 |
2.2 尾矿的利用 |
2.3 大力提倡用红土制坯 |
3 建设大型原料生产基地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相关措施 |
1) 预均化。 |
2) 粉磨分级。 |
3) 除铁。 |
4) 均化。 |
4 结语 |
(9)浅析陶瓷工业废料废渣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陶瓷企业废料废渣的利用 |
1.1 废料的利用 |
1.1.1 坯体废料 |
1.1.2 釉废料 |
1.1.3 烧成废料 |
1.2 废渣的利用 |
1.3 废料废渣的转化利用 |
2 水资源的利用 |
3 工业废料的利用 |
3.1 磷矿渣 |
3.2 高炉矿渣 |
3.3 荧石矿渣 |
3.4 粉煤灰 |
3.5 煤矸石 |
3.6 钒矿尾渣 |
4 城市垃圾的利用 |
(10)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
(1) 非金属矿产资源。 |
(2) 燃料、电力等能源。 |
(3) 水。 |
(4) 废弃物。 |
3 思路与对策 |
3.1 实现无废开采矿山, 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
3.2 开发新型陶瓷原料 |
3.2.1 透辉石[11~12] |
3.2.2 透闪石 |
3.2.3 珍珠岩 |
3.2.4 霞石正长岩 |
3.3 利用工业废料 |
3.3.1 煤矸石[15] |
(1) 可塑性 |
(2) 粘度 |
(3) 真比重和硬度 |
(4) 收缩性 |
(5) 烧结温度范围 |
(6) 脱碳温度 |
(7) 耐火度 |
3.3.2 磷矿渣 |
3.3.3 高炉矿渣 |
3.3.4 粉煤灰[13] |
3.3.5 磷尾矿 |
3.3.6 硼 泥 |
3.3.7 铜矿尾砂 |
3.3.8 荧石矿渣[11] |
3.3.9 其 他 |
3.4 清洁化坯料制备 |
3.5 加强工艺控制, 减少缺陷产生 |
3.6 含泥废水循环利用 |
3.7 净化废气减少污染 |
3.8 废渣的处理与利用 |
3.9 加强节能, 减少浪费 |
4 结 语 |
四、矿渣作为墙地砖原料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D]. 麦俊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利用喀左低品质紫砂页岩及废矿渣研制劈开砖[D]. 黄贝.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4)
- [3]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J]. 孙永泰. 砖瓦世界, 2014(03)
- [4]国外陶瓷墙地砖工艺装备发展趋势[J]. 孙永泰. 现代技术陶瓷, 2014(01)
- [5]利用锰渣制备陶瓷墙地砖试验研究[J]. 张杰,练强,王建蕊,陈飞. 中国陶瓷工业, 2009(03)
- [6]赤泥质环保型建筑陶瓷的制备及烧结机理的研究[D]. 滕方雄.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7]如何提高陶瓷原料资源的利用率[J]. 李红敏,吴基球. 陶瓷, 2005(08)
- [8]如何提高陶瓷原料资源的利用率[A]. 李红敏,吴基球.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 2005
- [9]浅析陶瓷工业废料废渣的利用[J]. 商超兵. 陶瓷, 2005(04)
- [10]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思路与对策[J]. 马光华,王迎军,李凯,沈宗洋. 中国陶瓷工业,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