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单晓霖,焦朋朋[1](2021)在《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城乡公交运营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城乡公交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为提高城乡交通的运营质量,满足乡镇地区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法结合城乡交通的专有特点,构建运营质量评价模型。通过采集城乡公交的基本运营数据,建立白化函数确定客观评价范围和评价等级,避免了主观影响,同时根据指标对质量的影响程度获取权重,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获得城乡公交的质量评级,反映了城乡公交相较于城市公交的差异点并且填补了城乡公交评价体系中的空缺。最后利用此模型评价了招远市的城乡公交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董青青[2](2020)在《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提高校园足球活动质量,是每个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关键之点,如何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已成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结合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构建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我市9个地区的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以全面了解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为提高我市校园足球活动质量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方法对我市9个地区的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岳麓区、雨花区的足球活动质量“很好”;宁乡市、天心区、开福区、望城区的足球活动质量“好”;浏阳市、芙蓉区的足球活动质量“一般”;长沙县的足球活动质量“差”。(2)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结构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能贯彻校园足球活动理念,但存在“走过场”、“只挂牌”的现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经费预算问题;师资不足,持证比例低,培训力度弱。(3)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过程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校设有足球教学课,但一周足球课时少,足球活动计划不周详,未建立信息报导平台;足球代表队参与比赛的次数少,学生的对校园足球活动兴趣不高。(4)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结果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基本达标,但足球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学生与家长反馈方面,足球场地不足,足球教师不够耐心,与家长沟通方面有欠缺;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和体育精神未达到预期目标。(5)提高校园足球活动质量的策略包括:健全机制,坚强保障;保障足球学时,广泛实施足球课外与文化活动,普及校园足球联赛;激发学生足球兴趣,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和提高家长观念与认可度。
袁欣然[3](2020)在《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人口过多、土地不足和生态污染等问题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日趋严重,加剧了人地矛盾,开发地下设施、加速城市立体化建设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但在开发过程中涌现出各种由地质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威胁着地下设施的安全稳定。现阶段适宜性评价多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系统性和总结性研究较少。因此应综合分析地质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为地下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文献及案例的对比和统计分析,论文从城市地质环境因素入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地下设施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按照工程地质类型、等级和人口规模综合筛选了7种工程地质亚型的22座城市的46个案例,参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这3种理论,为指标和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专家咨询和总结归纳的方式整理出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和生态条件6项一级指标,并详细总结了指标的特点及具体影响。研究统计了7种地质类型城市的一、二级指标权重范围和案例中指标的选取频率,并对一级指标在适宜性评价中的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对地下设施开发影响较大的是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影响较小的是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影响排序应以研究区域地质状况为准。统计了46个案例中常见评价方法的应用状况,分别对9种常规评价方法和2种特殊评价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步骤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开展适宜性评价时建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研究区域情况较简单时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可拓评价法进行,场地情况复杂、地质数据量大时可结合神经网络法和变权评价法进行,并用3种补充方法排除地质灾害等开发限制区域。基于以上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以重庆某手机生产基地作为实际案例,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分别开展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适宜性等级分别为Ⅱ级(良)和Ⅰ级(优)。经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场地情况,再根据计算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适宜性评价时推荐优先使用该方法。
唐海琴[4](2020)在《基于车车通信的联网车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特征,车车通信(Vehicle to Vehicle,V2V)环境下联网车辆(connected vehicles,CV)的信息协同共享能力,使其跟驰行为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Vehicles,HV)存在较大差异,而CV跟驰行为是否能适应复杂道路运行环境并提升交通系统功效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因此对复杂道路运行环境下CV跟驰行为进行研究,掌握V2V技术对现有交通系统可能产生的正反双面影响,对推动V2V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外场实测数据对基于V2V的CV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展开研究。首先,在对传统环境、V2V环境下跟驰行为研究现状和适应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将CV跟驰行为从理论建模层面深入到交通适应性评价层面,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其次,比较了传统环境和V2V环境下驾驶过程、跟驰行为特性、车辆跟驰建模的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定义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这一概念,从人-机-环境三个维度,设计反应时间、加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异系数、车头时距、碰撞时间倒数、稳态转移时间等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表征指标,并基于这些表征指标提出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反应时间均值、加速度变化率绝对值均值、速度变异系数、车头时距均值、碰撞时间倒数极大值、稳态转移时间均值。同时,为对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模型,选取灰色聚类分析法、物元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形成组合方法集,利用组合方法集中单一评价方法分别对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进行评价,对通过肯达尔一致性系数检验的评价方法,基于离差最大化思想,求解各评价方法的组合权重,并对各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获得组合评价结果。接着,搭建基于V2V的跟驰实验平台,完成了实验平台软硬件设计,并设计加速、减速、停启、前向碰撞预警四种场景,采集外场实测数据,作为后续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表征指标提取和组合评价的数据来源。最后,考虑不同运行速度、工况、道路等级、天气、服务水平等复杂道路运行环境因素,从统计学角度探索不同因素下适应性表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因素下的CV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并采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值和单项评价指标组合评价值,按分值区间划分了评价等级。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表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环境,V2V环境下驾驶员反应时间均值缩短0.96s,车头时距均值减小27%,加速度变化率、碰撞时间倒数整体较小,稳态转移时间更小。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各表征指标具有一定差异,反映了不同影响因素下CV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有所区别,即反应能力、舒适性、操控稳定性、安全性等不同。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决策能力大大提高,对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更强,大部分情况下追尾风险性减小,即使较HV,基于V2V的CV跟车距离更近,但总体而言,CV跟驰行为的交通适应性比HV更高。
宁治宙[5](2020)在《“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快速发展进程中,省级开发区(本文特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已然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经济的主要支撑,发挥着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省级开发区产业空间结构面临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优化升级省级开发区产业结构空间关键在于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布局。目前关于“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如何选择与空间布局,对省级开发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新常态”、“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和“产业空间布局”的概念,并系统分析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内涵特征结合“新常态”对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要求,提出“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确定主导产业选择方向。基于主导产业选择原则提出主导产业选择五基准作为主导产业选择量化分析基准层,在此基础上考虑客观环境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约束三条件作为主导产业选择定性分析依据。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约束三条件对省级开发区产业基础进行定性分析初步筛选确定备选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选择五基准建立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架构出“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量化分析模型。再次,分析主导产业对省级开发区空间结构作用,分析影响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因素,梳理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并分析每种布局模式影响效应,构建出“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思路。最后,基于前文构建的“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和空间布局思路以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石泉省级经开区主导产业为:蚕桑和富硒产业,布局形成“两极”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郑子钰[6](2020)在《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拟建交通工程昌都至林芝段的跨怒江特大桥为线路控制性桥位,其桥位选取以地质条件为基础,受控于岸坡位置和隧道洞口位置。为此,本文针对怒江特大桥选址,进行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和Arc Gis软件进行量化选址研究为确定怒江特大桥进出口位置提供重要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Ⅰ、Ⅱ、Ⅲ,查明了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在各分区选取典型岸坡进行分析评价。(2)采用三种量化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评价岸坡稳定性,对传统的信息量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修正。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与信息量值相乘,得到加权信息量进行稳定性判定。在传统灰色聚类法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赋予指标权重,并与聚类权相乘得到最终权重。(3)建立了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10个评价因子:人类工程活动、风化作用、河流作用、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高、坡体结构、断裂密度、灾害规模及分布密度。基于地表水文定义划分研究区岸坡单元。基于上述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处理,得出优选岸坡。(4)创立了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包括9个评价因子: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采用栅格单元作为洞口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将优选岸坡地形图通过Arcgis生成10m×10m的DEM栅格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运用python语言,得到适宜性分区结果,并在Arcgis中表达栅格适宜性等级。(5)在优选岸坡上赋予洞口位置,通过评价优选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查明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及对洞口的威胁,并对该洞口位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验证该洞口位置合理性。循环该步骤,得到优选洞口位置。
冯天兵[7](2020)在《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广元市中心城区环境地质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丘坝;南部临四川盆地,北部邻龙门山脉,城市以东西走向分布在河谷之中,为较为平缓地段,嘉陵江横穿城市。本文以广元市城区环境地质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研究。将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尝试分析解决广元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通过与广元市现行城市规划对比,对现有规划现有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同时提出广元城市规划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广元市城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分析广元市城区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并对其防治原则,防治措施作出建议。(2)在充分了解广元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因素基础之上,选择: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地热资源丰富程度、地下水丰富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性程度、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和人口密度9个因素为地质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计算模型,两者结果较为一致,最终得到,在对广元市的121个划分网格中,达到地质环境评价优良区共有35个单元格,面积约占研究总面积的28.93%,这一区域地势方面起伏不大,高差的值较为适宜,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地质环境评价中等区有80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约66.12%,这些区域涉足丘陵地区,所以相对于前者来说地形起伏更大,常年受到一些地质灾害的威胁;地质环境评价差区有6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的4.96%,这些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威胁较大,作为城市的建设土地来说应另做考量。(3)以广元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治理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广元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地质环境的情况对广元市的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在城市布局方面如何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地用地建设;在地质环境用地方面鼓励分区建设,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何孝强[8](2020)在《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稳固和进一步的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均消费能力开始逐渐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物流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油料产量以及蔬菜产量等都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国内的农村物流发展速度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略显不足,提升国内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同时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内的农村物流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的提升农村物流的发展潜力和速度成为重中之重,在发展和建设农村物流的过程中,也会给该地区的人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解决农村就业困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所以对农村物流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论文以安徽省为实例,收集了安徽省各地市、县的交通局、供销社、邮政局和商务局等部门的数据资料,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对影响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首先是对农村物流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对农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安徽省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和总结,接着基于SWOT分析法的原理对安徽省农村物流的优劣势进行了阐述,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和随机森林算法,从五个方面筛选出1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安徽省现代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4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计算,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出现差异性的原因,最后,根据安徽省农村物流的优劣势和实例的评价结果,针对安徽省农村物流的不足之处提出发展对策。
许敬涵[9](2020)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自身数字化认识不充分、缺乏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能力与资源等诸多问题。通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对促进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推动其开展数字化转型具有显着作用。本文重点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评价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内涵与能力要素,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从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角度,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三角模糊数及其贴近度确定指标权重,解决在不确定群体决策过程中如何集结每个专家意见的问题。再次,通过灰色定权聚类法对来自两个行业的六家企业进行应用,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不足之处,验证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被评价企业具备一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且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侧重点不同;但企业未打通研发、生产与运营全流程的数据链,缺乏数字化人才、缺乏数据安全意识等共性问题突出。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分别针对制造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朱星杰[10](2019)在《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研究 ——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绩效评价中存在构建指标体系依靠主观推断选取、删除指标或直接借鉴他人指标体系问题,单一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价且使用不同组合评价方法存在差异性等问题,提出基于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结合方法,创新构建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五维度绩效组合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系统。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进行构建指标体系,删除了 8个具有重复性、相对效果不好的指标,留取的15个指标比初选的指标体系更为精简、有效、实用,同时没有丢失评价能力,为进行评价打好了基础;(2)使用单一方法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仅使用一种方法,或者没有使用组合评价方法的情况下,单一评价方法存在缺陷(如对于亚盛集团,三种方法的评价都为7,而敦煌种业两种为3,一种为11),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组合评价;(3)进行事前事后一致性检验,事前检验中显着性为0.015,保证了组合评价方法能够运用在单一评价方法的结果上,事后检验中显着性为0.000,确保了组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因此进行事前事后一致性检验是不可缺失的;(4)使用组合评价结果综合了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的结果,每种组合评价的结果基本相同(如敦煌种业4种评价为3,一种为5,对于新农开发则一致为2),比单一评价方法分析更深入,具有更为可靠的评价能力;(5)在组合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基于C#、SQL serve2017数据库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组合评价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评价效率,同时减少人工评价的主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
二、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城乡公交运营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1.2 建立城乡公交运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1.3.1 万人公交保有量 |
1.3.2 车均场站面积 |
1.3.3 线路非直线系数 |
1.3.4 公交线网密度 |
1.3.5 公交线网重复系数 |
1.3.6 准点率 |
1.3.7 平均满载率 |
1.3.8 城乡公交覆盖率 |
1.3.9 居民信息获取率 |
1.3.1 0 每日班次 |
2 城乡公交运营质量评价模型 |
2.1 灰色聚类分析法原理与特点 |
2.2 模型实施步骤 |
2.2.1 确定评价指标白化数 |
2.2.2 确定白化函数特征值 |
2.2.3 确定白化函数特征值 |
2.2.4 确定白化函数 |
2.2.5 确定聚类权重 |
2.2.6 计算聚类系数 |
2.2.7 聚类分析 |
3 招远市城乡公交运营质量分析 |
4 结论 |
(2)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要求 |
1.1.2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面临挑战 |
1.1.3 校园足球活动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足球活动质量评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2.1.2 校园足球活动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维质量结构理论 |
2.2.2 综合评价理论 |
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目标导向性原则 |
3.1.3 量化研究的可操作性原则 |
3.1.4 整体完备性原则 |
3.2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1 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的拟定 |
3.2.2 德尔菲法的应用 |
3.2.3 一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4 二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5 三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6 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1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
3.3.2 权重的确定 |
4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
4.1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建立 |
4.2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分析过程 |
4.2.1 确定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灰类 |
4.2.2 足球活动质量的灰色评估模型 |
4.2.3 足球活动质量的灰色综合聚类分析 |
4.2.4 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的灰色分类 |
4.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各灰类地区的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2 足球活动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3 足球活动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提高足球活动质量的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一 |
致谢 |
(3)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下设施的开发利用 |
1.1.2 目前地下设施开发存在的问题 |
1.1.3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理论研究 |
2.1 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 |
2.2 城市地下设施开发类型 |
2.3 地质环境对地下设施开发的影响 |
2.4 地下设施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5 适宜性评价理论基础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协调发展理论 |
2.5.3 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理论 |
2.6 适宜性评价内容 |
2.7 研究方法 |
2.8 研究对象 |
2.8.1 按城市工程地质类型筛选 |
2.8.2 按城市等级筛选 |
2.8.3 按城市人口规模筛选 |
2.8.4 研究案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研究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分类及等级划分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岩土体条件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 |
3.2.5 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 |
3.2.6 生态条件 |
3.3 评价指标重要性及优先级分析 |
3.3.1 一级指标出现频率分析 |
3.3.2 一级指标权重排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
4.1 评价方法应用现状 |
4.2 常规评价方法研究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3 综合指数法 |
4.2.4 灰色评价法 |
4.2.5 聚类分析法 |
4.2.6 可拓评价法 |
4.2.7 其他方法 |
4.3 特殊评价方法研究 |
4.3.1 神经网络法 |
4.3.2 变权评价法 |
4.4 评价方法应用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宜性评价实践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岩土体条件 |
5.1.3 水文地质条件 |
5.1.4 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 |
5.1.5 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 |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级标准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建立判断矩阵 |
5.3.2 层次权重总排序 |
5.4 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4.2 综合指数法 |
5.5 地下设施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
5.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5.2 综合指数法 |
5.5.3 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研究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
附录2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调查问卷 |
(4)基于车车通信的联网车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2 车辆跟驰理论 |
2.1 传统环境与车车通信环境下跟驰行为分析 |
2.1.1 传统环境与车车通信环境 |
2.1.2 两种环境下驾驶过程分析 |
2.1.3 两种环境下跟驰行为特性分析 |
2.2 传统车辆跟驰模型 |
2.2.1 刺激-反应模型 |
2.2.2 安全距离模型 |
2.2.3 生理心理模型 |
2.2.4 优化速度模型 |
2.2.5 智能驾驶模型 |
2.3 车车通信环境下车辆跟驰模型 |
2.3.1 改进Newell模型 |
2.3.2 改进安全距离模型 |
2.4 小结 |
3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模型设计 |
3.1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 |
3.1.1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定义 |
3.1.2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表征指标设计 |
3.1.3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组合评价模型 |
3.2.1 典型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3.2.2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模型 |
3.2.3 主客观组合权重的确定 |
3.2.4 三种典型评价方法 |
3.3 小结 |
4 基于车车通信的跟驰场景实验 |
4.1 跟驰实验平台设计 |
4.1.1 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4.1.2 实验平台关键技术 |
4.1.3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
4.1.4 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2.1 总体实验方案 |
4.2.2 场景设计 |
4.2.3 实验流程 |
4.3 实验数据预处理 |
4.3.1 数据清洗 |
4.3.2 跟驰片段提取 |
4.4 小结 |
5 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分析 |
5.1 表征指标分析 |
5.1.1 两种环境下适应性表征指标分析 |
5.1.2 不同因素下适应性表征指标分析 |
5.2 实例验证 |
5.2.1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
5.2.2 主客观组合权重计算 |
5.2.3 基于典型评价方法的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评价 |
5.2.4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结果及适应性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数据处理部分代码 |
附录 B 组合评价模型部分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新目标 |
1.1.2 “新常态”对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新要求 |
1.1.3 “新常态”下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梳理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新常态 |
2.1.2 省级开发区 |
2.1.3 主导产业 |
2.1.4 产业空间布局 |
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3 罗斯托主导理论 |
2.3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 |
2.3.1 工业区位理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产业集群理论 |
2.3.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模型构建 |
3.1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3.1.1 市场导向原则 |
3.1.2 关联效应原则 |
3.1.3 比较优势原则 |
3.1.4 技术进步原则 |
3.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1.6 资源约束原则 |
3.2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约束条件 |
3.2.1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3.2.2 主导产业约束条件 |
3.3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定性分析 |
3.3.1 省级开发区当前经济发展阶段 |
3.3.2 省级开发区产业相关政策 |
3.3.3 省级开发区资源禀赋 |
3.4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量化模型 |
3.4.1 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
3.4.2 主导产业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3 主导产业选择层次分析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4.1 主导产业对省级开发区空间结构的作用分析 |
4.2 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外部影响因素 |
4.2.2 内部影响因素 |
4.3 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梳理 |
4.3.1 增长极布局模式 |
4.3.2 点轴布局模式 |
4.3.3 网络化布局模式 |
4.4 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思路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石泉省级经开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空间布局 |
5.1 经开区整体概况 |
5.1.1 产业发展基础 |
5.1.2 园区用地现状 |
5.2 经开区主导产业选择 |
5.2.1 主导产业选择定性分析 |
5.2.2 主导产业选择量化分析 |
5.2.3 主导产业发展建议 |
5.3 经开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目标 |
5.3.2 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区位选择 |
5.3.3 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岸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1.2.2 岸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地质选线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工程地质岩组 |
2.4 地质构造 |
2.4.1 昌都至林芝段地质构造 |
2.4.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6.1 新构造运动 |
2.6.2 昌都至林芝段历史地震 |
2.6.3 研究区地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岸坡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定性分区 |
3.1.1 工程地质定性分区原则及依据 |
3.1.2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
3.2 典型岸坡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
3.2.1 Ⅰ方案岸坡 |
3.2.2 Ⅱ方案岸坡 |
3.2.3 Ⅲ方案岸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岸坡稳定性量化分区研究 |
4.1 量化评价理论 |
4.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2 加权信息量法 |
4.1.3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4.3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1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
4.4 评价单元划分 |
4.5 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2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
4.5.3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4 三种方法结果对比 |
4.6 岸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
4.6.1 岸坡稳定性分区量化评价结果分析 |
4.6.2 量化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分区比照 |
4.6.3 优选岸坡定性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洞口工程选址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路线 |
5.2 优选岸坡工程地质评价 |
5.2.1 工程地质条件 |
5.2.2 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研究 |
5.2.3 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 |
5.3 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模型建立暨单元划分 |
5.5 洞口工程适宜性研究 |
5.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
5.5.2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
5.5.3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对比 |
5.5.4 量化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6 贯通线洞口位置综合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A.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pyhon源程序 |
B.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修正灰色聚类分析pyhon源程序 |
(7)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广元市城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概述 |
2.2 研究对象概况 |
2.2.1 总体概况 |
2.2.2 自然地理 |
2.2.3 交通状况 |
2.2.4 经济社会 |
2.3 工程地质背景特征 |
2.3.1 工程地质概况 |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3.3 工程地质分区 |
2.3.4 人口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4.1 水环境 |
2.4.2 大气环境 |
2.5 资源条件 |
2.5.1 矿产资源 |
2.5.2 土地资源 |
2.5.3 水利资源 |
2.5.4 景观风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元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措施 |
3.1 概述 |
3.2 广元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
3.2.1 现状情况 |
3.2.2 广元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3.3 对策建议 |
3.3.1 防治原则 |
3.3.2 防治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元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1 概述 |
4.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2.1 评价意义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原则 |
4.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各个因子取值标准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流程 |
4.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 |
4.4.3 广元市地质环境评价单元划分及赋值 |
4.4.4 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5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5.1 灰色聚类法基本步骤 |
4.5.2 灰色聚类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方案 |
5.1 优化原则 |
5.2 城区用地布局建议调整方案 |
5.2.1 城市建设用地优化方案 |
5.2.2 人口居住用地优化方案 |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化方案 |
5.3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优化策略 |
5.3.1 鼓励分区建设,促进地质环境改善 |
5.3.2 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3.3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5.3.4 做好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农村物流的基本理论介绍 |
2.1 农村物流的概述 |
2.1.1 农村物流的概念 |
2.1.2 农村物流的特点 |
2.1.3 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 |
2.2 农村物流的相关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2 农产品物流理论 |
2.2.3 第三方物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基本现状 |
3.1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总结 |
3.2 安徽省农村物流整体情况总结 |
3.2.1 安徽省物流业总体发展情况 |
3.2.2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环境情况 |
3.2.3 安徽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
3.2.4 农村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
3.2.5 农村物流运作体系情况 |
3.2.6 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优势劣势分析 |
4.1 SWOT分析法的原理 |
4.2 安徽省农村物流优劣势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5.1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1.1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指标筛选 |
5.1.3 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因子分析法 |
5.2.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
5.2.2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5.2.3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2.4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5.3 灰色聚类分析 |
5.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灰色聚类分析过程 |
5.4 基于两种方法对比的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基于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4.2 基于指标的权重系数和得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对策研究 |
6.1 提升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6.1.1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
6.1.2 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 |
6.2 提升安徽省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
6.2.1 加大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
6.2.2 推广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范围 |
6.3 促进安徽省农村物流可持续性发展 |
6.3.1 规范安徽省农村物流市场建设 |
6.3.2 加快整合安徽省农村物流资源 |
6.3.3 加强对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情况 |
(9)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与路线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研究框架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
2.2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 |
2.2.1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2.2.2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内涵 |
2.3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要素 |
2.3.1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能力 |
2.3.2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
2.3.3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变革能力 |
2.4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发展的作用 |
第3章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2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3.3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的维度 |
3.3.2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指标计算方法 |
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基于三角模糊数及其贴近度的层次分析法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章 基于灰色聚类的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体系应用 |
4.1 灰色聚类分析法 |
4.2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体系的应用 |
4.2.1 企业基本资料 |
4.2.2 确定各指标灰类 |
4.2.3 计算各灰类的白化权得分 |
4.2.4 计算灰类定权聚类系数 |
4.3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结果的初步分析 |
第5章 评价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5.2 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对策建议 |
5.2.1 针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提升建议 |
5.2.2 针对政府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的建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研究 ——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研究 |
1.3.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1.3.3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本文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本文创新点 |
2 农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聚类分析 |
2.2 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 |
2.3 非参数检验 |
2.3.1 Kruskal-Wallis检验 |
2.3.2 Wald-wolfowitz游程检验 |
2.4 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2.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初选 |
2.4.3 数据的预处理 |
2.4.4 指标的筛选与体系构建 |
2.4.4.1 盈利能力指标筛选 |
2.4.4.2 成长能力指标筛选 |
2.4.4.3 营运能力指标筛选 |
2.4.4.4 偿债能力指标筛选 |
2.4.4.5 筛选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 基于单一评价方法的农业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
3.1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 |
3.1.1 主成分分析法 |
3.1.2 主成分聚类分析 |
3.2 核主成分分析 |
3.3 灰色关联投影法 |
3.3.1 数据标准化及决策矩阵的建立 |
3.3.2 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
3.3.3 确定关联系数与关联度 |
3.4 单一方法评价的实证分析 |
3.4.1 主成分聚类分析 |
3.4.2 核主成分分析 |
3.4.3 灰色关联投影分析 |
3.4.4 单一方法评价结果 |
4 基于五维度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研究 |
4.1 事前一致性检验 |
4.2 五维度组合方法 |
4.2.1 平均值法 |
4.2.2 Borda法 |
4.2.3 Copeland法 |
4.2.4 离异系数法 |
4.2.5 模糊Borda法 |
4.3 事后一致性检验 |
4.4 五维度组合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
4.4.1 事前一致性检验分析 |
4.4.2 平均值法组合分析 |
4.4.3 Borda法组合分析 |
4.4.4 Copeland法组合分析 |
4.4.5 离异系数法组合分析 |
4.4.6 模糊Borda法组合分析 |
4.4.7 事后一致性检验分析 |
5 五维度组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用户登入模块与界面 |
5.3 绩效评价模块与界面 |
5.3.1 单一评价方法模块 |
5.3.2 组合评价方法模块 |
5.4 数据传输模块 |
5.5 系统评价 |
6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城乡公交运营质量评价[J]. 单晓霖,焦朋朋.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01)
- [2]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D]. 董青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 袁欣然.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基于车车通信的联网车辆跟驰行为交通适应性研究[D]. 唐海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新常态”下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宁治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D]. 郑子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7]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D]. 冯天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何孝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研究[D]. 许敬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10]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研究 ——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D]. 朱星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