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婷[1](2021)在《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西罗莫司属于BCSⅡ类药物,通过制剂的手段改善其溶解度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但液体形式限制了该制剂的储存与使用。课题组前期筛查并优化了西罗莫司自微乳(SRL-SMEDDS)的处方,并用介孔硅(Mesoporous silica,MS)对SRL-SMEDDS进行吸附固化。研究发现SRL-SMEDDS-MS中SRL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得到改善,但仍然低于SRL-SMEDDS。因此,系统考察MS的表面性质、孔径大小和孔道结构对SRL-SMEDDS吸附固化、体外溶出和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介孔硅固化难溶性药物自微乳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为硅源,制备3 nm孔径的MSN-1;在水/辛烷两相中同时进行TEOS的水解缩合和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制备6 nm孔径的MSN-2;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77,P123)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制备6 nm孔径的SBA-15。MS表面带有硅羟基(MS-H),易于进行表面修饰。分别以三甲基氯硅烷、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丁二酸酐为修饰剂,对MS-H进行甲基(MS-M)、氨基(MS-A)、羧基(MS-C)的后嫁接修饰,评价MS(-R)(R为修饰官能团)的形貌、孔径、孔容、粒径、比表面积和修饰情况等。(2)通过物理搅拌法制备SRL-SMEDD-MS(-R)并评价其粉体学参数、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变化、理化性质以及体外溶出情况,并研究SMEDDS从MS(-R)孔道中扩散的情况、SRL在MS(-R)中的物理状态以及SRL与MS(-R)的相互作用力,阐明释药的机理。(3)以SBA-15为例,进一步探讨MS表面修饰对SRL体内药动学的影响。采取单次给药六周期交叉的实验方案,以市售制剂雷帕鸣?(Rapamune?)为参比制剂,自制的SRL-SMEDDS、SRL-SMEDDS-SBA-15-H、SRL-SMEDDS-SBA-15-A、SRL-SMEDDS-SBA-15-C和SRL-SMEDDS-SBA-15-M为受试制剂进行考察。结果:(1)电镜结果表明制备出的MSN大小均一,是单分散的球状纳米粒,SBA-15能清晰观察到管状有序的介孔结构。MS电势值为负,纳米粒亲水;MS-M电势值接近0,纳米粒亲脂;MS-A电势值翻转为正,MS-C的电势值又进一步反转为负。(2)SRL-SMEDDS-MS(-R)制剂含量均匀且固化后的SRL-SMEDDS仍具备较好的自乳化能力。粉体学考察结果表明,MSN的粉体学性能优于SBA-15,但表面修饰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吸附性能的下降。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吸附性能的下降与MS表面修饰带来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损失有关。为保障固化后的粉末均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确定1:1吸附为最终吸附比例。体外溶出结果表明,在0.4%SDS溶液中体外溶出度的大小排序为SRL-SMEDDS-MS-M≈SRL-SMEDDS-MS-C>SRL-SMEDDS-MS-H>SRL-SMEDDS-MS-A,在水溶液中SRL-SMEDDS-MS-M和SRL-SMEDDS-MS-H的溶出度显着降低,与MS-H和MS-M的表面与溶出介质的亲和力下降有关。而SRL-SMEDDS-MS-A在水和0.4%SDS溶出介质中均表现为溶出困难,药物吸附实验以及XPS实验结果中发现SRL与MS-A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力,阻碍了SRL的释药。(3)SRL-SMEDDS-MS(-R)体内生物利用度大小的排序与SDS溶液中的体外溶出度的结果相一致。其中,SRL-SMEDDS和SRL-SMEDDS-SBA-15-H的体内药动学与市售制剂雷帕鸣?相近,SRL-SMEDDS-SBA-15-M和SRL-SMEDDS-SBA-15-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达116.60%和114.27%。结论:适宜的孔径大小和充足的孔内空间有利于MS对自微乳的充分吸附,通过表面修饰,调节MS的表面亲和力以及与SRL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变SRL-SMEDDS-MS(-R)制剂的释药行为。表面官能团在SRL-SMEDDS-MS(-R)的药物释放和肠道吸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S-M在吸附与释放SRL-SMEDDS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张雪婷[2](2021)在《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西罗莫司属于BCSⅡ类药物,通过制剂的手段改善其溶解度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但液体形式限制了该制剂的储存与使用。课题组前期筛查并优化了西罗莫司自微乳(SRL-SMEDDS)的处方,并用介孔硅(Mesoporous silica,MS)对SRL-SMEDDS进行吸附固化。研究发现SRL-SMEDDS-MS中SRL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得到改善,但仍然低于SRL-SMEDDS。因此,系统考察MS的表面性质、孔径大小和孔道结构对SRL-SMEDDS吸附固化、体外溶出和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介孔硅固化难溶性药物自微乳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为硅源,制备3 nm孔径的MSN-1;在水/辛烷两相中同时进行TEOS的水解缩合和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制备6 nm孔径的MSN-2;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77,P123)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制备6 nm孔径的SBA-15。MS表面带有硅羟基(MS-H),易于进行表面修饰。分别以三甲基氯硅烷、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丁二酸酐为修饰剂,对MS-H进行甲基(MS-M)、氨基(MS-A)、羧基(MS-C)的后嫁接修饰,评价MS(-R)(R为修饰官能团)的形貌、孔径、孔容、粒径、比表面积和修饰情况等。(2)通过物理搅拌法制备SRL-SMEDD-MS(-R)并评价其粉体学参数、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变化、理化性质以及体外溶出情况,并研究SMEDDS从MS(-R)孔道中扩散的情况、SRL在MS(-R)中的物理状态以及SRL与MS(-R)的相互作用力,阐明释药的机理。(3)以SBA-15为例,进一步探讨MS表面修饰对SRL体内药动学的影响。采取单次给药六周期交叉的实验方案,以市售制剂雷帕鸣?(Rapamune?)为参比制剂,自制的SRL-SMEDDS、SRL-SMEDDS-SBA-15-H、SRL-SMEDDS-SBA-15-A、SRL-SMEDDS-SBA-15-C和SRL-SMEDDS-SBA-15-M为受试制剂进行考察。结果:(1)电镜结果表明制备出的MSN大小均一,是单分散的球状纳米粒,SBA-15能清晰观察到管状有序的介孔结构。MS电势值为负,纳米粒亲水;MS-M电势值接近0,纳米粒亲脂;MS-A电势值翻转为正,MS-C的电势值又进一步反转为负。(2)SRL-SMEDDS-MS(-R)制剂含量均匀且固化后的SRL-SMEDDS仍具备较好的自乳化能力。粉体学考察结果表明,MSN的粉体学性能优于SBA-15,但表面修饰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吸附性能的下降。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吸附性能的下降与MS表面修饰带来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损失有关。为保障固化后的粉末均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确定1:1吸附为最终吸附比例。体外溶出结果表明,在0.4%SDS溶液中体外溶出度的大小排序为SRL-SMEDDS-MS-M≈SRL-SMEDDS-MS-C>SRL-SMEDDS-MS-H>SRL-SMEDDS-MS-A,在水溶液中SRL-SMEDDS-MS-M和SRL-SMEDDS-MS-H的溶出度显着降低,与MS-H和MS-M的表面与溶出介质的亲和力下降有关。而SRL-SMEDDS-MS-A在水和0.4%SDS溶出介质中均表现为溶出困难,药物吸附实验以及XPS实验结果中发现SRL与MS-A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力,阻碍了SRL的释药。(3)SRL-SMEDDS-MS(-R)体内生物利用度大小的排序与SDS溶液中的体外溶出度的结果相一致。其中,SRL-SMEDDS和SRL-SMEDDS-SBA-15-H的体内药动学与市售制剂雷帕鸣?相近,SRL-SMEDDS-SBA-15-M和SRL-SMEDDS-SBA-15-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达116.60%和114.27%。结论:适宜的孔径大小和充足的孔内空间有利于MS对自微乳的充分吸附,通过表面修饰,调节MS的表面亲和力以及与SRL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变SRL-SMEDDS-MS(-R)制剂的释药行为。表面官能团在SRL-SMEDDS-MS(-R)的药物释放和肠道吸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S-M在吸附与释放SRL-SMEDDS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张良清[3](2019)在《木聚糖的干燥及转化为糖醇的研究》文中提出木质纤维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碳水化合物高分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芳族聚合物(木质素)组成。在木质纤维生物质中,半纤维素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第二大可再生天然生物质高分子。木聚糖是木质纤维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主要结构,其主链通常由木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木聚糖可经生物酶解制备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也可通过化学法转化为生物质基平台分子木糖醇,并进一步合成各种液体燃料、燃料添加剂、香料和医药中间体及其它下游化学品。木聚糖因聚合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2-9个木糖分子构成的XO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益生元,近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XOS具有抗龋齿、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和钙吸收等功能,不仅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而且还广泛用于农业和饲料配方。XOS可以从丰富、廉价和可再生的农林废弃物中经蒸煮预处理、酶解、浓缩精制和干燥等阶段而得。然而,XOS在干燥和贮藏期间容易发生吸湿、结块甚至表面液化现象,导致干燥得率低、产品质量差、包装和使用困难。因此,探究XOS在干燥和贮藏期间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及提高XOS的质量显得极为重要。此外,由木糖基转化而来的木糖醇是美国能源部能源响应中心选择的12种最重要的目标化学品之一。在当前,木糖醇主要通过传统的高污染和高成本的两步法合成:使用无机酸把富含木聚糖的半纤维素水解为木糖,随后以贵金属为催化剂把木糖转化为木糖醇。因此,为解决XOS干燥和贮藏期间质量劣变问题以及木糖醇制备过程高成本及高污染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研究了喷雾干燥温度和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D)浓度对XOS粉末质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主要探讨了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与微胶囊效率、水分含量及干燥得率的关系。此外,还评估了喷雾干燥XOS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吸湿性、颜色属性和微观结构(XRD、SEM和FTIR)。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入口温度导致产品水分含量下降,从而增大产品的Tg。Tg随着M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出口温度超过Tg时,壁沉积趋于发生,降低了干燥得率。高的入口温度和壁沉积导致XOS的降解。抗氧化活性与XOS浓度具有正相关作用。当入口温度降低和MD浓度升高时,粉末的吸湿性降低。颜色属性、XRD和SEM分析表明,粉末呈白色,为无定形结构,添加MD干燥的粉末分散性更好,粉末倾向于球形。FTIR分析证实了 MD载体为惰性载体。所得结果表明,MD是生产生物活性XOS粉末的潜在载体。其次,以阿拉伯胶(Gum Arabic,GA)为载体,全面研究料液的流变学特性、喷雾干燥XOS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和物理化学及形态特性。使用DPPH、ABTS+、FRAP和ORAC四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法测定产品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直观扰动图分析自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采用多项式方程和Gordon-Taylor方程拟合实验数据,拟合方程可较好地预测干燥和贮藏期间粉末质量和稳定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量影响料液的流变学特性和产品的Tg。表观粘度和中值粒径随着料液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DPPH和ABTS+抗氧化活性测定中,代表性样品的EC50值(减少50%DPPH自由基所需的抗氧化剂浓度)为1126.00和651.69μg/mL;FRAP和ORAC抗氧化活性测定中,代表性样品的抗氧化能力为49.68和64.95 μmol TE/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显着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高浓度GA的代表性样品中,干燥得率、吸湿性、Tg、微胶囊效率、L*值、a*值和b*值分别为 76.10%、13.00g H2O/100 g 干基、71.10℃、99.69%、96.93、1.13 和3.66,显示出比低GA浓度样品更好的质量属性。由XRD和SEM分析可知,粉末为无定形结构,在合适的GA浓度下分散良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XOS和GA在喷雾干燥过程能保持各自结构的独立性。再次,使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研究了载体比例(MD/GA)和贮藏时间对XOS产品的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流体的流变学特性、粉末的干燥得率、Tg、可冻结水含量、水分活度、水分吸附等温线、单分子层水含量、颜色、微观结构(XRD、SEM和FTIR)、化学质量属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过程中施加真空可显着增加产品的Tg并降低单分子层水含量。可冻结水含量与Tg呈负相关关系。单分子层水含量和Tg极大地影响XOS的加工性和稳定性,并在储存期间影响产品的微观结构。综合考虑,含有32-50%的MD和6-18%的GA的冻干产品具有较高的Tg和较低的单分子层水含量,较好的贮藏稳定性,可作为干燥粗XOS水解液的最佳条件。然后,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种廉价的Ni6.66Fe1Al1.55催化剂用于木糖加氢实验。该催化剂在120℃和3h的反应条件下,木糖转化率和木糖醇产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9.78%。同时,阿拉伯糖醇产率最高可达20.73%。在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中,Ni6.66Fe1Al1.55展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其催化活性在后续5次重复实验中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催化剂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0.52emu/g,可使催化剂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将催化剂和反应液快速分离。根据一系列表征分析和活性测定,我们提出了Al2Ni1-xO4-x固溶体的形成过程及木糖加氢反应机理。首先,在共沉淀过程中,催化剂前体可形成良好结晶形式的Ni6.66Fe1Al1.55(OH)n(CO3)m水滑石。在500℃还原过程中,水滑石中的Ni离子与Al离子产生很强的相互作用,Ni2+离子嵌入氧化铝晶格中形成NiAl2O4。在还原过程中,一部分NiAl2O4还原,同时还原的Ni金属与未还原的NiAl2O4产生强烈相互作用,形成具有高度分散的富Ni缺陷的固溶体并扩大了 Ni的晶格。此Ni的晶格与木糖分子羰基间的距离保持相适应,促进了加氢活性。同时,我们也将这一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加氢实验中,该催化剂在130℃和5h的反应条件下,葡萄糖转化率和山梨醇产率可分别达到99.00%和98.89%。最后,以廉价的硅胶为载体制备一系列不同Ni/Fe 比的催化剂用于一锅法将木聚糖高效转化为糖醇。其中,Ni8.9Fe1@1.54SiO2具有最高的磁化强度,在180℃反应4h后,木糖醇的产率和阿拉伯糖醇的产率可达到88.16%和20.55%。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在外加磁场下可实现反应液和催化剂的良好分离。通过一系列表征和反应实验表明,具有Bronsted酸性位点的催化剂在高温下可加速木聚糖催化水解为木糖,同时H2被吸附在负载的高活性Ni催化剂的Bronsted酸性位点上,在催化剂上产生活化的H。最后水解产生的木糖与表面上活化的H形成不可逆的反应,产物从催化剂中解析并扩散到反应液中。
许秀琴[4](2018)在《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其MTO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烯、丙烯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且近年来需求量逐年攀升。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急需一种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由煤炭制取的甲醇也供大于求,因此甲醇制取烯烃技术就变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替代石油的路线。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可应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ZSM-5、SAPO-34、SAPO-18、SSZ-13等。然而,目前所有的催化剂均存在容易积碳失活、寿命短的缺点。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应用一步晶化法制备了SAPO-34、SAPO-47、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并考察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MTO测试结果显示:一步晶化法合成的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乙烯选择性最高,双烯选择性也较高,寿命也较长。(2)通过碱处理法和聚乙二醇2000一步晶化法制备了多级孔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并考察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通过MTO催化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由碱处理制备的多级孔分子筛还是一步晶化法制备的多级孔分子筛,其催化寿命都要长于非多级孔的分子筛;由聚乙二醇2000一步晶化法合成的沸石分子筛的寿命最长,达到了720 min,比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寿命长了2倍。(3)应用乙酸锂对多级孔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于甲醇制烯烃MTO反应。MTO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沸石分子筛乙烯选择性有所降低,丙烯选择性却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双烯的选择性却和改性前相差不大;乙酸锂改性后的多级孔SAPO-47/SAPO-34分子筛的寿命最长达到了1260min,较改性前的分子筛寿命延长了大约2倍。(4)对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以及对反应失活后的分子筛进行FT-IR分析、NH3-TPD分析和气质定性分析来研究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结果显示,对于小孔径的SAPO-34、SAPO-47沸石分子筛来说,分子筛孔道内更容易产生甲烷、乙烷等小分子的副产物,而孔道内的积碳也多为分子量较低的芳烃;对于多级孔SAPO-47/SAPO-34分子筛和Li改性多级孔SAPO-47/SAPO-34分子筛来说,分子筛的孔道内更容易生成C4+、C5+、C6+等副产物,孔道内的积碳也多为分子量较大的芳烃。由此可知,催化剂的失活是由于在催化反应中,生成的积碳堵塞孔道并且覆盖了分子筛的活性位点—即中强酸位点被覆盖而引起的。
徐洋洋[5](2014)在《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的形成过程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饮用水消毒既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原体、微生物等,保证饮用水的质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毒副产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其形成过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甲基叔丁基醚为萃取剂,1,2-二溴丙烷为内标物,建立了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DCAce)的检测方法。其回收率为100.8~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1.99~4.72%,最小检测限(MDL)小于2gg/L,表明本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以L-亮氨酸为前体物,考察了1,1-二氯丙酮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氯胺投加量在5-30mg/L范围内,1,1-二氯丙酮的生成量随着氯胺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1,1-二氯丙酮的生成量随着pH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15-35℃范围内,1,1-二氯丙酮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亮氨酸形成1,1-二氯丙酮的过程包括8个步骤,经过取代、氧化、断键、氨基重氮化和还原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最终形成1,1-二氯丙酮。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Fe类水滑石(HTLcs),在500℃C下对其焙烧,得到Mg/Al/Fe类水滑石焙烧产物(CHTLcs),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孔径分布测定仪、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衍射仪等仪器对其进行表面理化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CHTLcs的比表面积比HTLcs增加了30%,且CHTLcs具有“记忆效应”,能在吸附的同时恢复自身的层状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吸附效果。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7.00左右,温度为20℃,吸附剂投加量均为0.10g/L, DCAce的初始浓度20μg/L,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CHTLcs对1,1-二氯丙酮的去除率为90.93%,是HTLcs的1.3倍。吸附剂对1,1-二氯丙酮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快速阶段、慢速阶段、动态平衡阶段。CHTLcs和HTLcs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40min,60min。HTLcs和CHTLcs对1,1-二氯丙酮的去除效率,随着吸附剂投加量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初始浓度为10~20μgL范围内,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剂对1,1-二氯丙酮的吸附效果逐渐增大。HTLcs和CHTLcs对于1,1-二氯丙酮的吸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单独H202和UV对1,1-二氯丙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1,1-二氯丙酮(DCAce)初始浓度为10μg/L,反应300min后,单独H202降解时,H202投加量为30mg/L,去除率为34.12%;单独UV降解时,UV光强为35μw/cm2,去除率为29.68%。UV/H2O2联用工艺对1,1-二氯丙酮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当初始浓度为10μg/L,UV光强度为35μw/cm2,在H202投加量为5-30mg/L的范围内,随着H202投加量的增加,UV/H2O2对1,1-二氯丙酮去除率有明显的提高,去除率从56.90%提高到78.40%。随着UV光强度的增加,UV/H2O2工艺对1,1-二氯丙酮的去除率,也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当初始浓度为lOug/L,H2O2投加量为30mg/L的条件下,UV光强度从35μw/cm2增加至81μw/cm2,1,1-二氯丙酮的去除率从78.34%提高到89.72%。在初始浓度为5~30ug/L范围内,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UV/H2O2工艺对1,1-二氯丙酮的去除率不断增加,去除率从70.29%提高到85.96%。UV/H2O2联用工艺降解1,1-二氯丙酮符合一级反应动力模型。
张东慧[6](2010)在《金属—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多相催化化学在很多行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催化过程的效率、改善催化路径、设计新的催化体系、最终实现绿色化学,一直都是催化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磁性纳米催化剂兼备了高活性与易分离性的特点,为催化过程的绿色化学进程带来了新的机遇。设计普适的合成方法,制备性能优异的磁性纳米催化剂,并研究它们在传统的催化过程和绿色化学体系里的性能,对基础研究和工业催化过程的绿色化学进程都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论文涉及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从廉价、易得的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过程合成了Ag-Fe3O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体系中的应用。成功的将Ag-Fe3O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载体扩展到一系列的铁酸盐磁性材料;分析了有机聚合物在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形成过程中的双重作用;催化结果表明载体效应决定了该系列催化剂的催化行为和活性顺序。将改进的制备方法成功的应用于其它M-基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证明了简单的一步溶剂热过程合成方法的普适性。合成的催化剂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过程的绿色化学体系里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是绿色化学的原则在加氢转化体系里的成功实践。
严理[7](2010)在《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制备及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酞菁是一类具有高度共轭π电子体系的平面大环络合物,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中心铁卟啉结构相似。早期金属酞菁因为其颜色鲜艳、着色力高、较低的生产成本及极好的稳定性,主要被用作染料和颜料。近年来,人们对酞菁类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组装改性研究,赋予了它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及催化性能,使之在化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电致生色材料、光动力学治疗、光盘信息记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无取代金属酞菁的溶解性很差、而取代金属酞菁在均相介质中容易聚合的缺点,使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将易溶性金属酞菁封装于分子筛中制备金属酞菁/分子筛复合催化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本文先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水溶性的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PcTs),再通过水热合成法将其负载于MCM-41分子筛的孔道中,制备出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复合催化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4-硝基邻苯二腈为原料,先合成中间体3,4-二氰基苯磺酸钠,再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了四磺酸基酞菁铁(钻、铜)。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2)将MPcT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的胶束溶液作模板剂,九水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用盐酸的乙醇溶液萃取除去CTMAB,制备出Ex-MPcTs/MCM-41复合催化剂。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催化剂中MPcTs的负载量,并用XRD、紫外-可见漫反射谱、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N2吸附进行了表征。(3)建立了苯酚羟基化反应产物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C18,柱温25℃,检测波长277 nm,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20μL,流动相初始比例V(甲醇):V(水)=30:70,采用梯度洗脱,20 min后甲醇浓度达到100%。(4)以Ex-FePcTs/MCM-41为催化剂,30 wt%H202为氧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反应。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和苯二酚选择性分别达到26.88%和63.59%。重复使用三次后,苯酚转换数基本不变。
许虎君[8](2005)在《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聚集体系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ADPODS)是一类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别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多功能性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卓越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 本论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合成了系列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活性剂(C6-MADS、C12-MADS、C16-MADS、C12-DADS);研究了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胶团聚集体系及表面活性;研究了传统表面活性剂(LAS、DTAC、DDAO)及聚乙二醇与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复配性能;测定了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其水溶液的界面张力性能,C12-DADS复配体系可达到3.01×10-3mN/m的超低油-水界面张力;测定了增溶多环芳烃的能力,证明是适合于受污染土壤修复的优良表面活性剂品种;论文应用分子模拟对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产物构成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能。主要工作和实验结果如下: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了系列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优化了合成条件。 2 经计算显示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是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LAS、SDS等)的3倍,因此其离子头基的电负性及离子头基之间的电性排斥力远大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 测定了合成样品的表面化学性能,合成样品在质量分数高达0.1的无机酸、无机碱及无机盐溶液中表面化学性能稳定,同时显示出优良的乳化性能和硬水条件下的去污洗涤性能。 4 采用分子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12-MADS与C16-MADS的胶团聚集数(Nm),在一定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1.25×10-2~1.10×10-1mol·L-1)范围内,Nm随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体系温度和NaCl浓度对Nm的影响极小;胶团内核的微极性明显大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 在一定的NaCl浓度下,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298.0~318.0K),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量降低。临界胶团浓度随NaCl浓度(0.00~0.50mol·L-1)的增大而明显降低,但最低表面张力基本未变化。计算了
刘月明[9](2005)在《含钛分子筛材料:新分子筛、新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含氧有机化合物是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非常重要的中间体,然而其制备工艺急需绿色化改进,以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取代环境负荷高和能耗大的非催化以及计量化学反应过程。含钛分子筛,作为优良的烃类选择性氧化催化材料,一直为催化材料研究者关注的研究对象。然而,性能稳定的高活性TS-1分子筛制备的困难和分子筛成本昂贵的问题严重制约了TS-1分子筛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同时,TS-1分子筛因孔径大小的制约不能满足大分子反应的要求。鉴于此,本课题首先以TS-1为研究对象,解决其在工业化应用中的问题;然后,以满足大分子反应要求为主线,进行新分子筛、新合成方法及分子筛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的研究,开发结构稳定、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氧化分子筛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首先,针对催化性能稳定TS-1分子筛难以工业生产的问题,在充分理解影响TS-1分子筛催化性能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生产工艺条件优化,实现了催化性能稳定的TS-1分子筛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工业产品TS-1分子筛已在7万吨/年的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成功应用。第二,针对目前TS-1分子筛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开发出在较低碱(OH-)浓度条件下水解成胶和较高模板剂(TPA+)浓度条件下水热晶化的新方法,工业试验表明,在保持催化活性相当的前提下,TS-1分子筛的生产效率从18Kg/(m3·d)提高到70 Kg/(m3·d),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三,为了进一步提高TS-1分子筛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后处理酸洗改性的研究,发现改性后的TS-1分子筛的苯酚羟化活性显着提高,在反应条件为:苯酚/H2O2摩尔比为3、TS-1/苯酚重量比为0.05、苯酚/丙酮重量比为1.25、80℃反应6h的条件下,苯酚转化率达到39.2%,苯二酚选择性为99.2%。最后,对以无机原材料合成TS-1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以Ti(SO4)2为钛源、固体硅胶为硅源,通过预先焙烧两者的混合物,可以合成出催化性能较好的低生产成本TS-1分子筛。 第二部分,为了得到晶胞结构稳定的新型TAPO-11分子筛,首先以SAPO-11分子筛为研究模型,详细考察了sol-gel过程中各因素对其晶胞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从分子筛的微观结构解释其原因。同时以n-C8°为探针分子,考察不同晶胞结构SAPO一1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建立起分子筛孔道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二,在优化合成条件下,发现,只要通过简单控制晶化温度就可以很好控制TAPO一n分子筛的晶胞结构稳定性,且得到了晶胞结构稳定性的新型TAPO一11分子筛。最后,对含不同过渡金属的AEL结构分子筛的合成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如C。妙O一11、M认PO一11、FAPO一11、NAPO一11分子筛。 第三部分,以含钦MWW结构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开发新型合成方法和新型含钦分子筛,以得到适合大分子反应的、具有微孔和介孔双重催化特征的新型含钦分子筛。 首先,采用干胶法对Ti一MWW分子筛合成进行探索,以降低晶化助剂硼酸的用量。通过对Si旧比、si/Ti比、Na+含量、模板剂类型、不同硅源等条件对合成影响的考察,发现,干胶法可以很好地合成出Ti一MWW分子筛;与水热合成相比,干胶法合成时,晶化助剂硼酸的用量显着降低,si忍摩尔比从0.75升高到12;当引入晶种后,其用量还可以降得更低,达到51/B摩尔比为92。 接着,采用层剥离技术成功对Ti一MWW分子筛进行层剥离,得到了新型含钦分子筛:Del一Ti一MWW分子筛。发现,Del一Ti一MWW分子筛是由充分剥离的MWW结构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薄片组成,显示出微孔和介孔分子筛双重结构特点。反应评价表明,不论对环状烯烃还是对直链烯烃,Del一Ti一MWW分子筛都显示出很高的转化数(TON),甚至高于Ti一MCM一41。这是由其既保持了MWW分子筛的基本结构特征,又兼备了反应物易接近的大反应空间结构特点所决定。 第四部分,以得到高质量的介孔含钦分子筛材料为目标,在“酸碱对”合成非硅基介孔分子筛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具有促进质子转移能力的辅助溶剂CH3NOZ,很好地合成出具有锐钦矿骨架结构的新型TIOZ介孔分子筛。同时,采用将Si引入Ti基介孔分子筛的新思路,成功合成出Ti含量可任意调节的新型钦硅介孔分子筛。 采用XRD、BET、SEM、TEM、FT-IR、UV-Vis、MASNMR、ICP等表征手段对上述含钦分子筛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系统地考察了其物化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设计各类含钦分子筛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冷总之,本课题以满足不同大小分子反应要求的含钦分子筛为研究主线,围绕解决制约TS一1分子筛工业化应用的问题、开发新型合成方法和新型含钦分子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性能稳定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产品一TS一1分子筛、晶胞结构稳定的新型TAPO一n分子筛、具有微孔和介孔分子筛双重催化特点的新型钦硅分子筛一Del一Ti一MWW分子筛、具有锐钦矿骨架结构的新型TIOZ介孔分子筛和钦含量任意可调的钦硅介孔分子筛。开发了明显降低TS一1分子筛生产成本的低碱浓度水解成胶高模板剂浓度水热晶化新工艺、显着提高TS一1分子筛催化活性的后处理改性新工艺,并确立了晶化助剂硼酸用量显着降低的Ti一MWW分子筛干胶合成法。关键词
李和平,陈宝珍,宋连娜,陈京林,魏丽[10](2000)在《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文中提出介绍了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的设计原理、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该吸附仪由信号测量采集装置、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采用低温氮物理吸附容量法,运用BET理论和气相色谱原理实现对炭黑比表面积的测定。在使用中表明,其整体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二、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字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
3 结果 |
3.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 |
3.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介孔硅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MSN-1 的制备(3nm孔径) |
2.2 MSN-2 的制备(6nm孔径) |
2.3 SBA-15 的制备(6nm孔径) |
2.4 介孔硅表面功能化的修饰(MS-R) |
2.5 MS(-R)的表征 |
3 结果 |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3.3 氮气吸附-脱附性能 |
3.4 动态光散射 |
3.5 水分散性 |
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 |
2.2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 |
2.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 |
2.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体外溶出实验 |
2.5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释药机理考察 |
3 结果 |
3.1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结果 |
3.2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
3.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体外溶出实验考察结果 |
3.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释药机理考察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分析条件的建立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全血样品的处理方法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药动学试验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普通胶囊与肠溶胶囊的选择 |
3.3 血药浓度与药动学参数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策略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2)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字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
3 结果 |
3.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 |
3.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介孔硅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MSN-1 的制备(3nm孔径) |
2.2 MSN-2 的制备(6nm孔径) |
2.3 SBA-15 的制备(6nm孔径) |
2.4 介孔硅表面功能化的修饰(MS-R) |
2.5 MS(-R)的表征 |
3 结果 |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3.3 氮气吸附-脱附性能 |
3.4 动态光散射 |
3.5 水分散性 |
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 |
2.2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 |
2.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 |
2.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体外溶出实验 |
2.5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释药机理考察 |
3 结果 |
3.1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结果 |
3.2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
3.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体外溶出实验考察结果 |
3.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释药机理考察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分析条件的建立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全血样品的处理方法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药动学试验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普通胶囊与肠溶胶囊的选择 |
3.3 血药浓度与药动学参数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策略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3)木聚糖的干燥及转化为糖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低聚木糖 |
1.2.1 生物质中低聚木糖的提取和纯化 |
1.2.2 低聚木糖的功能特性 |
1.2.3 低聚木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4 功能性食品的全球市场潜力 |
1.3 富糖类料液的干燥 |
1.3.1 喷雾干燥 |
1.3.2 真空冷冻干燥 |
1.3.3 带式干燥 |
1.3.4 典型食品的干燥 |
1.3.5 干燥期间的壁沉积问题 |
1.3.6 低聚木糖在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木聚糖化学转化制备木糖醇 |
1.4.1 木聚糖转化为木糖醇的研究进展 |
1.4.2 木聚糖转化为木糖醇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喷雾干燥温度和麦芽糊精浓度对低聚木糖质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低聚木糖水解液的制备 |
2.2.3 喷雾干燥 |
2.2.4 干燥得率 |
2.2.5 粉末表征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聚木糖结构变化和抗氧化活性 |
2.3.2 入口温度的影响 |
2.3.3 麦芽糊精浓度的影响 |
2.3.4 颜色属性 |
2.3.5 SEM分析 |
2.3.6 XRD和FTIR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阿拉伯胶对喷雾干燥低聚木糖质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低聚木糖水解液的制备 |
3.2.3 实验设计和喷雾干燥 |
3.2.4 流变学分析 |
3.2.5 干燥得率 |
3.2.6 粉末表征 |
3.2.7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8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变学特性 |
3.3.2 数据拟合和分析 |
3.3.3 抗氧化活性 |
3.3.4 颜色属性 |
3.3.5 粒径分布 |
3.3.6 SEM分析 |
3.3.7 XRD和FTI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燥条件对低聚木糖质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低聚木糖水解液的制备 |
4.2.3 实验设计及干燥 |
4.2.4 流变学分析 |
4.2.5 干燥得率 |
4.2.6 粉末表征 |
4.2.7 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
4.2.8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流体流变学特性研究 |
4.3.2 干燥得率 |
4.3.3 水分含量 |
4.3.4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水分状态 |
4.3.5 水分活度 |
4.3.6 吸湿性和水分吸附等温线 |
4.3.7 颜色属性 |
4.3.8 质量属性 |
4.3.9 XRD和FTIR分析 |
4.3.10 SEM分析 |
4.3.11 贮藏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糖高效转化为糖醇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木糖和葡萄糖加氢制备糖醇的反应 |
5.2.4 产物分析 |
5.2.5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5.2.6 催化剂沥出和稳定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分析 |
5.3.2 H2-TPR分析 |
5.3.3 XPS分析 |
5.3.4 磁滞回线分析 |
5.3.5 NH_3-TPD,Py-FTIR和N_2吸附-脱附分析 |
5.3.6 TEM和SEM分析 |
5.3.7 木糖加氢的催化性能 |
5.3.8 反应机理 |
5.3.9 葡萄糖转变为山梨醇和甘露醇的研究 |
5.3.10 催化剂沥出和稳定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聚糖一锅法高效转化为糖醇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6.2.3 催化木聚糖—锅法制备糖醇 |
6.2.4 产物分析 |
6.2.5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6.2.6 沥出实验和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RD分析 |
6.3.2 XPS分析 |
6.3.3 SEM和TEM分析 |
6.3.4 磁滞回线分析 |
6.3.5 H_2-TPR分析 |
6.3.6 NH_3-TPD,Py-FTIR和N_2吸附-脱附分析 |
6.3.7 木聚糖一锅法制备糖醇 |
6.3.8 反应机理 |
6.3.9 催化剂沥出和稳定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其MTO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甲醇制烯烃概述 |
1.2 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 |
1.3 沸石分子筛概述 |
1.4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 |
1.5 本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和原料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 SAPO-34、SAPO-47、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MTO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催化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多级孔SAPO-47/SAPO-34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MTO催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催化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Li改性多级孔分子筛SAPO-47/SAPO-34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和MTO催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的形成过程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源水现状 |
1.1.1 饮用水现状 |
1.1.2 消毒剂的应用现状 |
1.1.3 消毒剂的危害 |
1.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 |
1.2.1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
1.2.2 消毒副产物的危害 |
1.3 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常见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方法 |
1.3.2 常见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方法 |
1.4 论文的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2 试验药剂的配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1,1-二氯丙酮形成过程的试验方法 |
2.3.2 1,1-二氯丙酮控制技术的试验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测试步骤 |
2.4.2 分析条件 |
2.4.3 样品色谱图 |
2.4.4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2.4.5 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饮用水中1,1-二氯丙酮的形成过程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1-二氯丙酮形成过程影响因素 |
3.2.2 1,1-二氯丙酮形成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g/Al/Fe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吸附1,1-二氯丙酮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制备材料主要药剂和仪器 |
4.1.2 试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
4.1.3 表征方法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征结果分析 |
4.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2.3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4.2.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5 温度的影响 |
4.2.6 吸附等温线 |
4.2.7 动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1,1-二氯丙酮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1.1 试验装置和流程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单独H_2O_2对1,1-二氯丙酮降解效果的影响 |
5.2.2 单独UV对1,1-二氯丙酮降解效果的影响 |
5.2.3 UV/H_2O_2联用对1,1-二氯丙酮降解效果的影响 |
5.2.4 H_2O_2、UV和UV/H_2O_2联用工艺效率的对比分析 |
5.2.5 动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金属—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发展简史 |
1.1.2 纳米材料的基本物理效应 |
1.1.3 纳米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前景 |
1.1.4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二节 纳米与催化 |
1.2.1 催化化学简介 |
1.2.2 纳米催化化学 |
1.2.3 纳米催化剂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节 绿色化学 |
1.3.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的出现 |
1.3.2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
1.3.3 绿色催化化学的研究领域 |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主要结论 |
第二章 Ag-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Ag-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部分 |
2.2.3 基本表征与讨论 |
2.2.4 合成过程研究 |
2.2.5 磁性研究和表面分析 |
2.2.6 合成条件的范围探索 |
第三节 Ag-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催化性能测试 |
2.3.3 基本催化结果与讨论 |
2.3.4 磁性载体的助催化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Ag-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和载体效应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系列Ag-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实验部分 |
3.2.3 基本表征和讨论 |
3.2.4 表面分析和磁性研究 |
3.2.5 合成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
第三节 Ag-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的形成过程研究 |
3.3.1 PVP的表面活性剂作用 |
3.3.2 PVP的偶联剂作用 |
3.3.3 Ag-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 |
第四节 系列Ag-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4.1 试剂和仪器 |
3.4.2 催化性能测试 |
3.4.3 基本催化结果和讨论 |
第五节 载体效应分析 |
3.5.1 几何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2 电子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六节 循环催化测试和磁分离性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金属-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及催化性能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系列Pd-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部分 |
4.2.3 基本表征和讨论 |
4.2.4 不同Pd的前驱体对产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
4.2.5 Pd-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材料中有机组分的分析 |
4.2.6 磁学性质的研究 |
第三节 其它M-Fe_3O_4 (M = Pt, Au, Cu, Ni)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实验部分 |
4.3.3 结构表征结果和讨论 |
4.3.4 形貌表征和讨论 |
4.3.5 对有机组分的分析 |
4.3.6 磁学性质和其它基本性质 |
4.3.7 表面性质分析 |
第四节 系列金属-Fe_3O_4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4.4.1 试剂和仪器 |
4.4.2 实验部分 |
4.4.3 Pd-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4.4 其它M-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在绿色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催化测试 |
5.2.3 空白实验和对比实验 |
第三节 Pd-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在绿色化学体系中的应用 |
5.3.1 反应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5.3.2 基本催化结果和讨论 |
5.3.3 催化活性组分分析 |
5.3.4 溶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催化过程的多相性 |
5.3.5 循环催化测试 |
第四节 其它金属-Fe_3O_4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在绿色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
5.4.1 基本催化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7)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制备及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酞菁类化合物 |
1.1.1 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1.1.2 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提纯 |
1.1.3 磺化酞菁络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4 酞菁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 金属络合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 |
1.2.1 金属络合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简介 |
1.2.2 金属络合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1.2.3 金属络合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3.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的合成 |
2.2.1 3,4-二氰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
2.2.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的合成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3,4-二氰基苯磺酸钠的表征 |
2.3.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的表征 |
2.3.3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的聚合现象 |
2.4 小结 |
3 苯酚羟基化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苯酚羟基化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2 苯酚转化率及苯二酚选择性的计算 |
3.2.3 灵敏度和精密度实验 |
3.3 小结 |
4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制备 |
4.2.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在MCM-41中的负载量 |
4.3.2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表征 |
4.3.3 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聚集体系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1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结构 |
1.2.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合成 |
1.3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性能 |
1.3.1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表面化学性能 |
1.3.2 物化性能 |
1.4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应用 |
1.4.1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1.4.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在民用洗涤剂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合成原理 |
2.1.3 合成 |
2.1.4 样品的LC/MS分析条件 |
2.1.5 样品的化学滴定分析法含量测定——直接两相滴定分析法 |
2.1.6 表面化学性能的测定 |
2.1.7 应用性能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bmim]Cl的制备 |
2.2.2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 合成样品的表征 |
2.2.4 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 |
2.2.5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离子强度的计算 |
2.2.6 表面化学性能 |
2.2.7 应用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聚集体系的研究 |
3.1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1.3 胶团聚集数的测定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表面化学性能 |
3.1.2.2 荧光光度计合适仪器参数的确定 |
3.1.2.4 合适的猝灭剂的浓度的确定 |
3.1.2.5 胶团聚集数的测定结果 |
3.2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热力学性质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1.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NaCl浓度对C_(16)-MADS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3.2.2.2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的表面化学性质 |
3.2.2.3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的胶团化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复配体系研究 |
4.1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研究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1.2 实验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 |
4.1.2.2 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4.2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聚乙二醇的复配体系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1.2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C_(16)—MADS—PEG复配体系的γ~lgc曲线及双拐点特征 |
4.2.2.2 温度对C_(16)—MADS与PEG4000复配体系的影响 |
4.2.2.3 NaCl浓度对C_(16)—MADS—PEG4000复配体系的影响 |
4.2.2.4 PEG对C_(16)—MADS的饱和吸附量Γ_∞ |
4.2.2.5 PEG对C_(16)—MADS的比饱和“吸附”量[Γ_∞]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应用性能研究 |
5.1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研究 |
5.1.1 实验部分 |
5.1.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1.2 实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C_(12)-MADS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 |
5.1.2.2 C_(12)-MADS在高岭土上吸附等温线 |
5.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溶液油—水界面张力的研究 |
5.2.1 实验部分 |
5.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1.2 实验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油相的选择 |
5.2.2.2 C_(12)-MADS体系 |
5.2.2.3 C_(12)-DADS体系 |
5.3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对多环芳烃的增溶研究 |
5.3.1 实验部分 |
5.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3.1.2 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的增溶能力的测定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2.1 萘、菲的标准工作曲线 |
5.3.2.2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对萘、菲的增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分子模拟对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产物的构成分析 |
6.1 基本原理 |
6.2 计算参数的设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烷基取代反应 |
6.3.2 磺化反应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生物降解性 |
7.1 实验部分 |
7.1.1 主要药品与仪器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论与讨论 |
7.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紫外吸收光谱 |
7.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 |
7.2.3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曲线 |
7.2.4 降解度的重复性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论 |
致谢 |
附: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9)含钛分子筛材料:新分子筛、新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含钛分子筛及其合成 |
1.1.1 含钛分子筛的种类 |
1.1.2 含钛分子筛的合成 |
1.1.2.1 水热合成 |
1.1.2.2 二次合成 |
1.1.2.3 含F体系合成 |
1.1.2.4 干胶合成 |
1.1.2.5 微波辅助合成 |
1.2 特殊结构含钛分子筛 |
1.2.1 MFI结构分子筛 |
1.2.2 AEL结构分子筛 |
1.2.3 MWW结构分子筛 |
1.2.4 介孔结构分子筛 |
1.3 含钛分子筛氧化活性中心的结构特点 |
1.4 影响含钛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其它因素 |
1.5 含钛分子筛的催化氧化应用 |
1.6 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2 TS-1分子筛的工业生产和新工艺开发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TS-1分子筛的工业化生产 |
2.2.2 有机法合成TS-1分子筛的低成本工艺 |
2.2.3 TS-1分子筛的改性 |
2.2.4 无机法合成TS-1分子筛 |
2.2.5 表征 |
2.2.6 反应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S-1分子筛的工业化生产 |
2.3.2 有机法合成TS-1分子筛的低成本工艺 |
2.3.3 TS-1分子筛的改性 |
2.3.4 无机法合成TS-1分子筛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具有晶胞结构稳定的AEL型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分子筛的合成和催化剂的制备 |
3.2.2.1 S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2.2.2 T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2.2.3 M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2.2.4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分子筛的表征 |
3.2.4 分子筛催化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具有稳定晶胞结构的SAPO-11及其催化性能 |
3.3.1.1 S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3.1.1.1 单一模板剂体系S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3.1.1.2 混合模板剂体系S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3.1.1.3 DPA、DIPA模板剂结构导向性能的探讨 |
3.3.1.1.4 小结 |
3.3.1.2 影响SAPO-11分子筛晶胞空间群变化的因素 |
3.3.1.2.1 分子筛组成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2 晶化时间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3 成胶温度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4 晶化温度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5 成胶方式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6 模板剂组成对空间群变化的影响 |
3.3.1.2.7 SAPO-11分子筛晶胞结构稳定性分析 |
3.3.1.2.8 小结 |
3.3.1.3 不同空间群SAPO-1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3.3.1.3.1 不同空间群SAPO-11分子筛的物相 |
3.3.1.3.2 不同Pd/SAPO-1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3.1.3.3 影响Pd/SAPO-11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原因分析 |
3.3.1.3.4 小结 |
3.3.1.4 小结 |
3.3.2 具有稳定晶胞结构的T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3.2.1 T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3.2.2 BET |
3.3.2.3 TEM |
3.3.2.4 FT-IR |
3.3.2.5 UV-Vis |
3.3.2.6 ~(27)Al、~(31)P MAS-NMR |
3.3.2.7 小结 |
3.3.3 MAPO-11分子筛的合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Ti-MWW分子筛新型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 |
4.1 前言 |
4.2 干胶法合成Ti-MWW分子筛 |
4.2.1 前言 |
4.2.2 实验 |
4.2.2.1 Ti-MWW-DGC的合成 |
4.2.2.2 表征 |
4.2.2.3 催化反应评价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3.1 影响晶化Ti-MWW-DGC的因素 |
4.2.3.2 Ti-MWW-DGC的物化性质 |
4.2.3.3 Ti-MWW-DGC的催化性能 |
4.2.4 小结 |
4.3 层剥离法合成Ti-MWW分子筛 |
4.3.1 前言 |
4.3.2 实验 |
4.3.2.1 分子筛的合成 |
4.3.2.2 表征 |
4.3.2.3 催化反应评价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3.1 Del-Ti-MWW的合成和表征 |
4.3.3.2 Del-Ti-MWW与其它钛硅分子筛催化性能的比较 |
4.3.4 小结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钛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1 前言 |
5.2 具有锐钛矿骨架结构的TiO_2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2.1 前言 |
5.2.2 实验 |
5.2.2.1 TiO_2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2.2.2 TiO_2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3.1 TiO_2介孔分子筛合成 |
5.2.3.2 TEM、BET |
5.2.3.3 UV-Vis |
5.2.4 小结 |
5.3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3.1 前言 |
5.3.2 实验 |
5.3.2.1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2.3.2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3.1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5.3.3.2 TEM、BET |
5.3.3.3 UV-Vis |
5.3.4 小结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 |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D]. 张雪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D]. 张雪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3]木聚糖的干燥及转化为糖醇的研究[D]. 张良清. 厦门大学, 2019(01)
- [4]SAPO-47/SAPO-34共生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其MTO催化性能研究[D]. 许秀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5]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的形成过程和控制技术研究[D]. 徐洋洋.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6]金属—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张东慧. 吉林大学, 2010(08)
- [7]四磺酸基金属酞菁/MCM-41的制备及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D]. 严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8]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聚集体系及应用性能研究[D]. 许虎君.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9]含钛分子筛材料:新分子筛、新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D]. 刘月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2)
- [10]新一代98A型高效动态吸附仪[J]. 李和平,陈宝珍,宋连娜,陈京林,魏丽. 橡胶技术与装备,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