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岩芯的氧碳同位素测定和YD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楠[1](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徐烨[2](2018)在《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通过对冲绳海槽北部PC-1和NOKT-3岩芯的浮游有孔虫属种鉴定统计、Mg/Ca和氧同位素分析等,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区域表层海水温盐的变化,识别出了LGM以来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揭示了LGM以来黑潮强度的变化,分析了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指示意义。与冰芯、东亚夏季风及热带太平洋记录对比,探讨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对北半球高纬气候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浮游有孔虫G.ruber Mg/Ca古温度和氧同位素(δ18O)记录显示,LGM 24.3ka 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记录了包括H2事件、H1事件、B/A暖期、YD事件和8.2 ka冷事件等北大西洋典型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事件,说明了西太边缘海环境条件与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间的密切相关性。据6330 a BP以来长江冲淡水指示种G.quinqueloba含量的变化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量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6330-4950 a BP之间降雨较强,为全新世适宜期;(2)4950-4600 a BP期间降雨开始减少,全新世适宜期结束;(3)4600-3890 a BP间降雨量明显降低,气候显着变干。降雨量这一变化过程的机制可能是全新世早期以来北半球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小,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季风前缘锋面逐渐向东南方向退缩,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降雨量逐渐降低。浮游有孔虫特征种含量、表层海水温度及盐度记录指示,LGM时期黑潮主流轴并没有移出冲绳海槽,但其强度显着减弱。冰消期15 ka BP开始,海平面上升,黑潮增强,且在全新世早期进一步增强。全新世中晚期8 ka BP以来,黑潮强度波动剧烈,可能是受热带ENSO活动的影响。中全新世晚期5-3 ka BP间,发生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PME),但气候变冷导致的黑潮减弱以及赤道太平洋长期类El Ni?o状态都不足以解释区域PME发生的原因。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受包括海平面、古河流和长江冲淡水以及黑潮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末次盛冰期(24.3-18 ka BP),海平面降低导致古长江和古黄河河口更靠近冲绳海槽,大量淡水输入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显着降低且保持基本稳定。H1事件期间(18-15 ka BP)古河流输入的淡水依然显着影响着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导致这一时期表层海水盐度依然较低。B/A暖期(15-12.7 ka BP)表层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上升导致古河流的淡水输入量减弱。YD事件期间(12.7-11.7 ka BP),海平面已相当高,古河流输入的淡水对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很弱;同时,东亚夏季风在此时期又明显减弱,导致YD事件发生时表层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全新世早期11.7-6 ka BP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波动剧烈,可能是受增强的黑潮和东亚夏季风的共同影响。6 ka BP以来,在东亚夏季风的控制下,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较低且基本保持稳定。对比北极冰芯和东亚夏季风记录,发现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变化与二者基本一致,但也存在部分差异,如:海槽北部的表层水文变化滞后于北极冰芯和东亚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和海槽北部水文对北半球高纬气候的响应幅度不同。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北半球高纬千年尺度事件通过大气重组迅速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但通过温盐环流影响热带海区和西太边缘海的表层海水温度。此外,温室气体对冰川-大气-海洋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蔡庆芳[3](2013)在《长江口低氧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及古低氧事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各大河口、海岸带都陆续发现了低氧现象,并有部分低氧海域正朝恶化的趋势发展。低氧现象的产生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等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前人调查研究表明,低氧事件在地质历史时期也普遍发育,然而利用有孔虫组合特征反演古低氧事件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长江口低氧区YD-0903孔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的分析,结合AMS14C测年、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指标等,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古低氧事件及其形成机制。通过Q型因子分析,结合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百分含量、沉积物粒度、年代地层以及岩性地层等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全新世古环境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8个阶段:1171110600a BP,以Ammonia beccarii vars.组合为标志的滨岸环境;106008900a 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Ammonia beccarii vars.组合为标志的水深相对较浅的滨岸-浅海过渡环境;89008200a BP,以Epistominellanaraensis-Quinqueloculina spp.组合为标志的水深相对较大的滨岸-浅海过渡环境;82007200a 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Bolivina spp.组合为标志的低氧富营养的浅海环境;72004100a 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Florilus spp.组合为标志的溶解氧偏低的浅海环境;41003400a BP,以Quinqueloculina spp.组合为标志的温度和盐度相对较高的浅海环境;34002600a BP,以Bolivina spp.组合为标志的低氧富营养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2600200a BP,以Protelphidiumtuberculatum组合为标志的低温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因200a BP以来部分样品缺失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等原因,对于研究区200a 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将YD-0903孔中代表水温较低的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和代表水温较高的Quinqueloculina spp.两种有孔虫在沉积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同期一系列指标(格陵兰冰芯GRIP和GISP2的δ18O、TSI、董哥洞δ18O、冲绳海槽DGKS9603岩芯δ18O以及DOC082岩芯SST等)比对后发现了5次水温较凉事件,分别出现于1150010000a BP、87007800a BP、65005000a BP、32002500a BP后期以及1500500a BP。将研究区底栖有孔虫种属及组合特征与全球低氧区典型有孔虫组合特征进行对比,确定了长江口低氧区底栖有孔虫组合为Epistominella naraensis(奈良小上口虫)、Bolivina spp.(箭头虫诸种)和Bulimina spp.(小泡虫诸种)。通过对YD-0903孔底栖有孔虫LOFA指标、OFA指标(瓷质壳)、有孔虫丰度、简单分异度和复合分异度等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全新世的古低氧现象大约以8600a BP为界,8600a BP以前研究区明显无低氧现象,8600a BP以来出现低氧现象。根据LOFA指标百分含量曲线,86003400a BP为次低氧期,到3400a BP研究区低氧程度与现在的状态基本相似,相对持续稳定。根据LOFA指标和OFA指标百分含量,与地球化学指标Cd/Al曲线,YD-0901孔TN曲线,和尚洞和董哥洞δ18O曲线以及红原泥炭δ13C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将YD-0903孔3400a BP以来的低氧环境划分为9次事件,包括发生于约33003200a BP、27002100a BP、18001400a BP、800300a BP和100a BP以来的5次比较明显的强低氧事件,以及约32003100a BP、21001800a BP、14001000a BP和300200a BP的4次比较明显的弱低氧事件。低氧强弱的主要控制因子是长江冲淡水和黑潮的强弱变化,长江冲淡水强、黑潮弱时,低氧程度增强,反之减弱。近200a BP以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研究区低氧程度日趋严重。关于研究区最近的事件,由于钻孔顶部部分样品缺失,本文不予讨论。
杨永亮,刘振夏,沈承德,李铁刚,石学法,程振波,熊应乾[4](2012)在《末次冰期及全新世冲绳海槽东部Z14-6孔的10Be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文章讨论了末次冰期及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偏东处的沉积物岩芯Z14-6中10Be的历史记录,并与冲绳海槽北部钻孔DGKS9603的10Be记录进行对比。重力柱状岩芯Z14-6取于冲绳海槽水下739m(27°07′N,127°27′E),全长8.96m。选取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和全新世的层段(2~175cm,年代跨度为0.37~29.3kaB.P.)中12个层位,利用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10Be的含量。Z14-6孔10Be的平均含量为6.10×108 atoms/g,最高值(8.71×108atoms/g)出现在6.3kaB.P.层位,末次冰期10Be含量总体上处于低值。与DGKS9603孔(28°08.869′N,127°16.238′E;水深1100m,岩芯长585cm)的数据比较,Z14-6孔中10Be含量普遍较低。Z14-6孔的10Be沉积通量平均值为1.04×109 atoms/cm2·ka,最高值(1.36×109 atoms/cm2·ka)出现在6.3kaB.P.层位,最低值(6.45×108 atoms/cm2·ka)出现在9.27kaB.P.层位。Z14-6孔所处水深较浅,黑潮流在末次冰期时并未流经Z14-6孔海区,所以其10Be沉积通量只相当于10Be的大气平均生产率(1.21×109 atoms/cm2·ka)。Z14-6孔中10Be沉积通量降低可能与几个低温事件有关,Z14-6孔在约3kaB.P.和9kaB.P.存在10Be通量减弱现象,因此推测黑潮产生较大变动。Z14-6孔在全新世一些时段的10Be沉积通量峰值显着高于末次冰期时的沉积通量峰值,表明当时黑潮对该海域已发生影响。
林凌[5](2012)在《日本南海海槽中更新世以来颗石藻组合及其意义》文中指出本文对IODP315航次C0002D岩芯柱样中的颗石藻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结合结合岩芯的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记录、蛋白石百分含量的变化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约1Ma以来日本南海海槽黑潮下游段海洋环境的变迁,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获得日本南海海槽熊野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颗石藻组合记录,共鉴定出27个种,Gephyrocapsa oceanica、Florisphaera profunda是组合的优势种。岩芯中颗石藻组合以暖水种和广温种为主,冷水种也出现过较高的峰值。岩芯中颗石藻的优势属种和其它各个属种的百分含量变化都反映出较好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利用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及Uk37-SST数据估算了海水表层古盐度,并通过研究区内蛋白石含量变化获得古生产力的变化结果。IODP315-C0002D岩芯的颗石藻各属种的变化及海水表层古盐度(SSS)揭示了研究区海洋环境的复杂性,黑潮不是该区域海洋环境的唯一控制因素,上升流和北太平洋中央水团、亚北极水团也可能对研究区产生过影响。黑潮对研究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间冰期,中更新世以来研究区共经历了5次显着的黑潮影响期,分别为MIS17、MIS13、MIS6、MIS5b-MIS3初期及全新世。MIS14-8期,研究区内可能主要受亚北极水团的影响。MIS16、MIS11期,研究区可能受到北太平洋中央水团的影响;MIS19期,研究区内可能主要受沿岸流的影响。MIS10-9、MIS7初期,研究区内可能受到黑潮暖流边缘的影响。
葛倩[6](2010)在《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作为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位于欧亚大陆、菲律宾群岛和婆罗洲之间。其形态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对环境变迁的灵敏性,以其高沉积速率和碳酸盐保存条件,弥补了西太平洋深水区的不足,业已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理想场所之一。晚末次冰期,尤其是末次盛冰期以来经历了从末次冰期向全新世的转变过程,气候波动频繁,其沉积记录所反映的古气候信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确定海洋沉积物的来源是研究陆源物质反映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先决条件。每年,珠江以及来自台湾的高山河流大约给南海输入了260Mt的沉积物。然而,由于这两个主要来源区的地质条件相似,例如岩石的性质和Nd同位素,学者很难确定沉积物的真实来源。海洋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组合特征通常被认为是示踪沉积物来源和反映周围大陆风化条件的良好指标。先前对于南海柱状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的分析主要是以更新世以来大尺度的研究为主,很少涉及晚末次冰期以来的变化。同时,对于流入南海的第二大河流——珠江的泥质沉积的输运过程和沉积分布并未展开研究。笔者通过对南海北部黏土矿物的分析发现,虽然前人对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未从整体上对其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探讨。因此,本文中笔者采用AMS 14C定年柱状样的浮游有孔虫碳、氧同位素、黏土矿物、元素分析、有机碳以及碳酸盐含量等指标对晚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并综合自己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了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同时还运用2007年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航次中获得的Chirp浅地层剖面与AMS 14C定年的柱状样对全新世以来珠江的泥质沉积物的输运过程和分布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对ZHS-176柱中的浮游有孔虫G. ruber进行AMS 14C测年以及与SONNE17940柱的对比得出,ZHS-176柱的底部年龄约为22 ka BP。以柱深345 cm为深海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 MIS)1/2期的界限,即末次冰期/全新世界限,上部为MIS 1,下部为MIS 2。年代数据表明在ZHS-176柱中,MIS 2未见底。2.ZHS-176柱的黏土矿物主要有四种,其中伊利石(平均39%)、绿泥石(平均27%)为主要成分,还有蒙皂石(平均21%)和高岭石(平均13%)。这些黏土矿物并非来自单一物源,而是多种来源的混合。台湾作为全球风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为南海北部提供大量的伊利石和绿泥石。东海来源的黏土矿物组成与台湾的相似。而珠江为南海北部地区提供了丰富的高岭石,蒙皂石则主要来自吕宋岛。3.晚末次冰期期间,由于受到台湾海峡关闭和沉积速率较低影响,末次冰期时来自东海的长江源物质很难到达南海北部,其贡献非常有限。而海平面降低,珠江口向海延伸,导致珠江盆地的物质可以更多地到达南海北部陆坡。全新世时,海岸线与现今位置大致相同,来自东海的物质重新进入南海。4.ZHS-176柱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晚末次冰期期间的气候波动,如末次盛冰期、Heinrich事件1、Bφlling-Allerφd暖期与新仙女木事件在南海北部陆坡均有响应。同时,在全新世阶段分别发现了3个强降水期(S1~S3)和3个弱降水期(W1~W3)。表明了南海北部的气候变化与北大西洋的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的遥相关性。5.在ZHS-176柱发现的所有气候变化中,全新世事件3最受关注。全新世事件3可能是由于4.2 ka BP前后太阳活动减弱,一方面导致北大西洋表层浮冰增加,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减弱了温盐循环,使海陆温差减小,季风减弱,另一方面使热带幅合带南移,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形成干旱降温事件。这一事件在各种气候载体中都有体现。而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阿卡德帝国、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以及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衰落。6.在ZHS-176柱中发现,Bφlling-Allerφd暖期时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发生明显而短暂的负漂。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大量的南极冰川水注入海洋,使南极中层水的密度小于北大西洋深层水,加速了北大西洋表层水的下沉与北大西洋温盐循环,使南海北部中层水温度急剧升高,而当时海平面又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阶段(-70~-80 m),从而导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失稳分解,释放出大量甲烷,影响了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记录。类似的晚第四纪天然气水合物释放记录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塔芭芭拉盆地、瓜伊马斯盆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格陵兰海、秘鲁、东格陵兰陆架、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南海南部均有发现。7.ZHS-176柱碳酸盐含量变化显示早全新世南海北部存在一个低钙事件,通过与其他5个柱状样的碳酸盐含量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这一事件在南海北部普遍存在。降水量的增加、短暂的冷事件以及火山集中爆发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南海北部地区的碳酸盐含量产生稀释作用;而碳酸盐溶解作用在早全新世处在一个相对较强的时期,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则降低。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对于这一事件起主导作用,其次是溶解作用和初级生产力。8.ZHS-176柱的化学元素变化特征显示晚末次冰期期间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弱,陆源物质输入量高,而在全新世时则化学风化作用强,陆源物质输入量低,所指示的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变化与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有着较好地对应关系。而ZHS-176柱的有机碳主要为生物成因,随着夏季风的增强,陆源有机碳的含量增加,但在3 ka BP前后由于夏季风减弱而导致陆源有机碳逐渐减少。9.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组合主要包括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这些矿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水深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物源区的不同是导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笔者结合在南海北部的工作和近年来其他学者发表的南海表层黏土矿物资料将其大致分为东南西北四个部分,并确定各自的物源区。台湾和吕宋岛是南海东部表层黏土矿物的主要来源;湄公河、婆罗洲、巽他陆架和印度尼西亚岛弧是南海南部的主要物源区;南海西部表层黏土矿物主要来自红河、湄公河、珠江、台湾、巽他陆架、印度尼西亚岛弧以及婆罗洲;珠江、台湾、长江和吕宋岛则是南海北部的主要来源。10.高分辨率Chirp浅地层剖面和钻孔资料显示,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珠江口—雷州半岛长约350 km的南海北部陆架存在一厚度达~30 m的全新世珠江源泥质沉积区。这些陆源沉积物被南向的中国沿岸流和北向的南海暖流限制在南海北部陆架。在粤西陆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分布于-50 m等深线以内,在珠江口东南部则可达-120 m等深线处。通过对比其他西太平洋边缘海陆架陆源沉积物所形成的沉积层序,笔者发现该泥质沉积区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中全新世高海平面(~7.0 cal.ka BP)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在中全新世高海平面之前,远源的泥质沉积主要形成于11.2~9.8 cal.ka BP,当时海平面处于“冰融水脉冲事件”(meltwater pulse, MWP)1B之后的平缓上升期,而近端泥质沉积则形成于9.0 cal.ka BP之后,对应于MWP-1C之后的海平面平缓上升阶段。中全新世高海平面之后,距珠江口~150 km以内的粤西内陆架发育斜层理,厚度从-5~-10 m等深线处的~10 m向外海逐渐递减到-20~-30 m等深线处的<1~2m。
李传顺[7](2009)在《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带,由于享有得天独厚的沉积环境,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以及与黑潮主流之间的密切关系,一直以来,冲绳海槽都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靶区。2005年5月,由我国与法国联合主持的IMAGES航次在台湾东北海域获取MD05-2908柱状岩芯(24o48.04′N,122 o29.35′E,水深为1275米),该柱状岩芯为一34.17米长高质量的连续沉积记录,岩性以深灰色粘土质粉砂为主,含水量较高,粘性、可塑性强,含有数层厚度不等的夹层。岩芯年龄模式依据17个AMS 14C定年数据建立,岩芯底部年代约6.8ka,为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在实验室对样品按照2cm的间隔进行分割后分别进行了粒度分析、粘土矿物提取与测试、碎屑矿物提取与鉴定、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等实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MD05-2908岩芯沉积物粒度垂向上总体比较均一,以细颗粒的粘土与粉砂质为主,但不同层位也稍有差别,表现为底部层位粒度较粗,含砂量较高,说明底部沉积环境比较复杂。粘土粒级(<2μm)矿物主要由四种粘土矿物和少量石英、长石碎屑组成。其中,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中,伊利石(~68%)与绿泥石(~17%)构成主要成分,含有蒙皂石(~10%)和高岭石(~5%)。结合台湾东北外海表层沉积物的研究,利用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和绿泥石/高岭石比值得出岩芯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碎屑粘土矿物,其源岩主要为台湾中央山脉的变质岩与台湾东部的沉积岩。重矿物分析共选取了41个层位,对63~250μm粒级的样品在实体镜和偏光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岩芯重矿物主要由绿泥石(29%)、普通角闪石(22%)、白云石(10%)、黑云母(8%)、绿帘石(7%)、白云母(7%)、褐铁矿(5%)等组成。稳定矿物少,矿物成熟度低。碎屑矿物风化程度低,磨蚀不明显,分选较差,表明沉积物来自于近源,后期改造作用不明显。常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SiO2、Al2O3和Fe2O3是岩芯沉积物中的最主要组分,这三种组分占沉积物总量的82%左右。整个岩芯自下而上各常量组分变化不大,其平均值与东海陆架沉积物基本接近。微量元素变化比较明显, Ba、Cr、Cu、Zn元素的含量比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的含量要高,而Sr的含量明显低于东海陆架。对常微量元素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常量元素SiO2、Al2O3、Fe2O3、MgO和K2O,微量元素Cr、Cu、Ni、Zn、Pb、Rb和Mn可代表陆源物质;常量元素CaO和微量元素Sr、Ba可代表生物源物质。岩芯沉积物以陆源物质为主,生源物质的贡献起次要作用。岩芯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69.87×10-6,并且轻稀土含量均高于重稀土,LREE/HREE平均值为10.14,表明了轻稀土对稀土总量的贡献远高于重稀土,沉积物富集轻稀土,反映了沉积物的陆源特征。岩芯MD05-2908中全新世以来平均5m/ka的高沉积速率主要源于丰富的物质供应和适宜的沉积环境。岩芯细粒级沉积物中,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特征与台湾东部陆源物质相同;粗粒级沉积物中,重矿物含量及矿物特征也表明岩芯沉积物粗颗粒组分主要来自于近源沉积。台湾宜兰境内的兰阳溪每年携带约一千万吨冲积物入海成为研究区重要的物质来源。由于受到黑潮的强烈影响,逆时针涡流及底层反向流的存在是岩芯高沉积速率重要控制因素。因此,利用动力分选的粉砂组分可以用来示踪古洋流强度,结果显示,6.8ka以来黑潮的强弱波动频繁,并表现出一定的旋回性变化,频谱分析表明,其具有的千年尺度周期(1500a)、百年尺度周期(604a、242a、192a、153a、133a)与十年尺度周期(22a)的周期性变化均与太阳辐射量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黑潮的强弱变化在大背景上是由太阳活动所控制的。根据测年资料可以识别出岩芯存在5期快速堆积事件,这与区域性降水增加有关,降雨量增加导致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另外,岩芯位于大陆斜坡区,附近存在有三支海底峡谷,并且地震活动频繁,沉积在宜兰陆架及东海陆架处的浅海沉积物由于受到地震、风暴等活动的影响而受扰动崩塌、因重力作用而向低处输送,产生二次侵蚀并经由海底峡谷搬运到冲绳海槽南段堆积,使得沉积环境更为复杂,但同时也为冲绳海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供应。
南青云[8](2008)在《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黑潮流域主流轴上的两个柱状沉积物岩芯MD05-2908以及PC-1为研究材料,在AMS14C测年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记录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恢复并重建了过去25,000 cal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历史。以及表层海水生产力以及物质输送状况的演化历史。通过利用U37k’古海水温度以及盐度指标恢复重建了过去25,000 cal a BP以来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通过机碳、氮含量以及同位素变化、长链正构烷烃以及正构烷醇等指标重建了过去7000a B.P.以来的陆源物质输入历史;通过长链不饱和烯酮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指标恢复了过去7000a B.P.以来海水表层生产力的历史。此外,通过基于以上各种指标的环境信息与区域以及全球其它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以及不同环境指标的时间系列分析,探讨了该区表层环流系统以及生产力的演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了不同尺度的短周期高频率全球变化事件在黑潮流域的具体作用过程和响应机制。通过这些研究取得了以下的主要认识: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古气候环境记录与黑潮流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我们高分辨率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中可以识别出全新世黑潮强弱变化的几次明显的事件;25000a B.P.以来黑潮流域的环境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黑潮强弱演化总体趋势与全球气候背景演化相一致,黑潮对高频气候变化事件的记录与全球记录具有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尤其体现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快速高频振荡以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突变事件上。全球性的高频气候事件对黑潮主体本身及黑潮流域的相邻区域的大气和海洋环流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主要通过副高、ITCZ以及季风三种气候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导致热力差异减小,这种相对减小弱化了热带西太平洋的对流活动,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偏南、偏东,ITCZ平均北界位置偏南,降雨带长时间集中在南部地区,增强的降雨量提高了风化剥蚀以及沉积物向海洋搬运的能力,陆源物质供应量增加;同时,辐射量以及热力差的减小又与加强的东亚冬季风相联系,增强的冬季风导致了近底层“雾状层”物质的向海传输,物质传输效率增高。这种物源供应以及搬运量的双重增加导致了冲绳海槽流域物质通量的增加。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海洋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陆源物质供应量以及黑潮流的强弱变化存在着对应关系,通常情况增加的海洋表层生产力对应着高的陆源物质输入以及相对较弱的黑潮。这种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以及冬季风的强弱都有很好的一致性。陆源物质的输入增加了表层营养物质的含量,导致生产力的勃发;陆源物质的输入增加又对应着减少的太阳辐射量,偏南的ITCZ北界位置以及副热带高压,这些对应于减弱的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东亚冬季风)。黑潮流域的高沉积速率事件对应于减弱的黑潮强度和增加的ENSO频度,这些事件与上述的副热带高压、ITCZ位移和强弱的变化相一致。黑潮流域过去25000a B.P.以来南北温度的差异有冰期加大而全新世减小的趋势,但这种冰期与全新世的差异很小,我们认为末次盛冰期的时候黑潮主流轴没有移出冲绳黑潮,只是由于强度的减弱受陆架水体的影响有所加大。黑潮流域很好的记录到了包括数千年尺度的D/O旋回周期到大气——海洋系统内部振荡所致的PDO、NAO等数十年尺度的高频振荡,说明黑潮流域对过去全球及区域环境变化事件有很好的响应。黑潮流域各古海洋指标所记录周期上的一致性说明这些环境因子控制机理上具有的一致性,即大背景上受太阳活动所引起的辐射量变化控制,局部的高频快速气候波动又受到局域性的气候因素如海气相互作用的放大影响。
李青[9](2007)在《75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冲绳海槽北部柱状岩芯DOC024,通过对其微体古生物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对7500年以来该区域古生产力演化、古上升流演化及黑潮对该区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冲绳海槽北部,九州西南海区,全新世晚期7.5ka BP以来,该区的钙质和硅质生物生产力存在着显着的差异,钙质生物的生产量高值出现在7.0ka BP左右,但在7.0-6.4ka BP之后明显下降而且十分稳定;而3.0ka BP左右是硅质生物生产量的高值期,3.0ka BP之前硅质生物生产力逐渐增加,之后呈下降趋势;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亦在7.0ka BP左右出现短暂的高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波动较频繁,0.9kaBP前后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高值。古生产力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主要反映了黑潮与陆架水混合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上升流强度的变动。冲绳海槽北部、九州西南海区,全新世7.5-7.0ka BP陆源物质影响明显, 7.0kaBP前后黑潮侵入并与陆架水强烈混合,7.0-6.0ka BP期间黑潮影响逐渐控制了该区,上升流开始发生,温跃层开始变浅;约在6.0-2.0ka BP之间上升流持续稳定发育,温跃层深度逐渐下降:6.0-5.0ka BP上升流影响作用于温跃层但对表层影响较小,5.0-4.0ka BP海水表层温度受上升流冷水影响降低;而约2.0-1.2ka BP,上升流减弱,海水表层温度回升;近1200年来上升流加强、温跃层深度减小的趋势更加显着。上升流的发育明显地控制着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上升流强度与黑潮强度密切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冲绳海槽北部冷涡区域附近海洋环境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由于受冲绳海槽北部复杂的海洋环境、DOC024柱状样中7.5ka BP左右火山活动的扰动作用,使我们难以准确而详细地探讨全新世黑潮在冲绳海槽北部的变动;但根据对数据的分析讨论,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在冲绳海槽北部,7.5aBP前后黑潮强度减弱,以至于几乎完全失去了对该海区的影响;7.0-2.0kaBP上升流的稳定发育说明了黑潮较稳定,仅有小幅波动;2.0-1.2kaBP上升流减弱,黑潮减弱;1.2kaBP伴随着气候的变暖,黑潮增强且幅度较大;0.3kaBP随着气候变冷,黑潮有所减弱;总体上自7.0aBP前后黑潮入侵以来黑潮对该区的影响一直存在,而6.6kaBP以来黑潮底层水团对该区的影响比较稳定。
赵京涛[10](2007)在《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取自热带太平洋边缘的5个柱状岩芯Ph05-5、WP3、MD2908、Z14-6和WP7,通过对其微体古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成分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分别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群落特征、碳酸盐旋回、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古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演化以及高分辨率东亚夏季风指标,并探讨了碳酸盐旋回、古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演化、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控制机制,以及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在热带太平洋边缘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控制机制。西菲律宾海Ph05-5岩芯和台湾东南部WP3岩芯中CaCO3和钙质超微化石碳酸盐溶解指数、初级生产力指标的变化显示约190 kyr BP以来CaCO3含量整体上都表现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太平洋型”旋回特征,但菲律宾以东海区在末次冰期(MIS 42期)内部又显示出间冰段含量高、冰段含量低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碳酸盐旋回的主要控制因素在菲律宾以东海区是碳酸盐溶解作用,而台湾东南海区则是初级生产力变化引起的钙质生物输入量的波动。西菲律宾海Ph05-5岩芯中190 kyr BP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δ18O值在末次间冰期(MIS 5e)和全新世明显低于末次冰期(MIS 5d2)和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超微化石δ18O值与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值都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超微化石的δ18O平均值重于表层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odes rubber,轻于中层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超微化石δ13C值变化与其绝对丰度变化表明西菲律宾海区大约在MIS 6和MIS 5e期,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相当稳定且显着低于其它各时期;约从MIS 5d期开始表层初级生产力显着上升,并一直持续到末次冰期;在MIS1、2期,表层初级生产力有所下降,但仍高于MIS 6和MIS 5e期。Ph05-5岩芯中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和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北缘约190 kyr BP以来,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冰期(MIS 6期和5d2期)浅,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深,MIS5e期是最近两个冰期旋回中营养跃层和温跃层深度最深的时期。F. profunda百分含量初级生产力转换方程计算结果和与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的变化显示冰期初级生产力高,间冰期和全新世初级生产力低, MIS5e期初级生产力最低。此外,Δδ13C C. wullerstorf-coccolith和Δδ13C C. wullerstorf-N. dutertrei差值的变化也说明190 kyr BP以来冰期表层输出生产力高于间冰期,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MIS5e期为生产力输出的最低值期。上层海水结构和生产力的上述变化特征与现代La Niňa事件爆发时的海洋环境相当类似,该海区MIS5e期可能是La Niňa事件频繁爆发的一段时期,可以与现代La Niňa现象类比。同时,根据Wyrtki提出的信风张弛理论推测MIS5e期,由于La Niňa事件的频繁爆发黑潮主流应该是增强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WP7岩芯中250 kyr BP以来的初级生产力在间冰期明显低于冰期,间冰期生产力相对稳定,冰期(MIS6,4和2)生产力升降幅度较大;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冰消期内生产力的降低是相对缓慢的,而间冰期向冰期过渡时生产力的增加是迅速的。初级生产力指标的交叉频谱分析显示出偏心率、斜率、岁差(半岁差)、30kyr和50kyr周期。说明暖池区晚第四纪以来古生产力变动除了受全球冰量变动控制以外,低纬区的岁差驱动也是主要控制因子。约250 kyr BP以来古生产力的变化与Vostok冰心的CO2记录在30kyr周期上高度相关,低CO2值与高生产力相对应,印证了大洋初级生产力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的“吸收者”的角色,30kyr周期是赤道太平洋地区生物生产力ENSO式变化特征的体现,这也证明了低纬地区生物泵在控制大气CO2浓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岁差周期段,底栖有孔虫U+B含量和N. dutertreiδ13C代表的生产力变动领先于有孔虫δ18O代表的冰体积变化约2.67kyr(0.5kyr,2.6 kyr,4.2 kyr, 7kyr),表明在千年时间尺度上日射是该区生产力变化的直接驱动力,两极冰体积变化(δ18O)没有明显的影响低纬气候波动。对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区WP7、Ph05-5、WP3和Z14-6四个岩芯中晚第四纪以来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表明,F. profunda百分含量分布并非简单受水深控制,而是由海水上层复杂的生态因素所决定;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曲线与浮游有孔虫N. dutertrei氧同位素曲线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N. dutertrei氧同位素越轻,对应的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越高;冲绳海槽中部的Z14-6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的主控因子是黑潮流的强弱变化;WP7和Ph05-5两个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与低纬地区暖池变化特征密切相关。6800 yr BP以来台湾东北部MD2908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与太阳黑子数量呈明显的反相关关系,而且3700 yrBP以来更为明显。由于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与该地区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量密切相关,所以推测6800 yr BP以来东亚夏季风受太阳活动影响,其中的纽带是IZCT的纬向位置变动。
二、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岩芯的氧碳同位素测定和YD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岩芯的氧碳同位素测定和YD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地貌 |
2.4 气候与水文 |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末次冰盛期以来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研究现状 |
1.3 表层海水古温度、盐度代用指标 |
1.3.1 表层海水古温度 |
1.3.2 表层海水古盐度 |
1.4 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变化的研究现状 |
1.4.1 表层海水古温度研究现状 |
1.4.2 表层海水古盐度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环流体系与水文特征 |
2.3.1 区域环流体系 |
2.3.2 水文特征 |
2.4 沉积物特征 |
2.4.1 沉积物类型 |
2.4.2 沉积物来源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粒度分析 |
3.3 AMS~(14)C测年 |
3.4 浮游有孔虫分析 |
3.5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 |
3.6 浮游有孔虫Mg/Ca分析 |
3.6.1 样品前处理 |
3.6.2 样品测试 |
3.6.3 浮游有孔虫Mg/Ca古温度估算 |
第四章 结果 |
4.1 岩芯年龄模式 |
4.1.1 NOKT-3岩芯年代模式 |
4.1.2 PC-1岩芯年龄模式 |
4.2 NOKT-3岩芯沉积物粒度特征 |
4.3 NOKT-3岩芯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 |
4.3.1 浮游有孔虫群落组成 |
4.3.2 主要属种的变化 |
4.3.3 浮游有孔虫组合变化 |
4.4 浮游有孔虫δ~(18)O和Mg/Ca古温度及特征 |
4.4.1 浮游有孔虫δ~(18)O |
4.4.2 浮游有孔虫SST-Mg/Ca特征 |
4.5 浮游有孔虫古盐度估算结果 |
4.5.1 剩余氧同位素与古盐度估算 |
4.5.2 NOKT-3岩芯浮游有孔虫δ~(18)Oredisent变化特征 |
4.5.3 PC-1岩芯浮游有孔虫δ~(18)Oredisent变化特征 |
4.5.4 PC-1岩芯表层海水温、盐与东海其他岩芯重建结果对比 |
第五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记录的快速气候变化 |
5.1 末次冰期(~24.3-18kaBP) |
5.2 末次冰消期(~18-15kaBP) |
5.2.1 Heinrich1事件和D-O暖阶段1期(IS1) |
5.2.2 B?lling-Aller?d(B/A)暖期 |
5.2.3 YoungerDryas(YD)事件 |
5.3 全新世(~11.7kaBP) |
5.3.1 8.2ka冷事件 |
5.3.2 全新世适宜期 |
5.3.3 晚全新世P.obliquiloculata低值事件(PME) |
5.4 末次盛冰期(LGM)以来西太边缘海水文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
5.4.1 LGM以来北极冰芯、东亚石笋和海洋沉积记录的差异 |
5.4.2 LGM以来东海与热带太平洋SST记录的差异 |
5.4.3 冲绳海槽北部千年尺度事件的驱动机制 |
5.4.4 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在冰芯、石笋和海洋沉积记录中差异的原因 |
第六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黑潮的变化 |
6.1 末次盛冰期黑潮主流轴的位置 |
6.2 冰消期和全新世黑潮强度的变化 |
第七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意义 |
7.1 末次盛冰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2 末次冰消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2.1 H1事件期间(~18-15kaBP) |
7.2.2 B/A暖期(~15-12.7kaBP) |
7.2.3 YD事件期间(~12.7-11.7ka) |
7.3 全新世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长江口低氧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及古低氧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全球低氧区的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 |
1.2 低氧区的特征 |
1.3 长江口低氧区研究现状 |
1.4 低氧区有孔虫特征及环境替代指标研究 |
2 区域概况 |
2.1 水文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中国东部陆架海侵及海平面变化 |
2.4 气候 |
2.5 温度和盐度 |
2.6 东亚季风 |
3 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岩芯钻探 |
3.2 样品处理 |
3.3 样品测年 |
3.4 工作量 |
4 YD-0903 孔地层学 |
4.1 年代地层 |
4.2 岩性地层 |
5 YD-0903 孔有孔虫化石组合特征 |
5.1 YD-0903 孔有孔虫丰度和分异度 |
5.2 YD-0903 孔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 |
5.3 小结 |
6 YD-0903 孔有孔虫组合分布与古环境演化 |
6.1 YD-0903 孔全新世古环境演变 |
6.2 YD-0903 孔全新世以来主要气候事件的响应 |
6.3 小结 |
7 YD-0903 孔底栖有孔虫记录的长江口古低氧事件 |
7.1 YD-0903 孔的低氧历史 |
7.2 YD-0903 孔 3400 a BP 以来的古低氧事件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和不足 |
附录:本文主要有孔虫属种名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末次冰期及全新世冲绳海槽东部Z14-6孔的10Be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10Be含量和沉积通量的变化特征 |
3.2 低温事件时的10Be记录 |
4 结论 |
(5)日本南海海槽中更新世以来颗石藻组合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颗石藻概述 |
1.1.1 颗石藻的一般特征 |
1.1.2 颗石藻的生态特征 |
1.1.3 颗石藻的地质应用 |
1.2 古黑潮研究概述 |
1.2.1 黑潮概况 |
1.2.2 古黑潮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古黑潮研究方法 |
1.3 指示南海海槽古海洋学关键标志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区域地理概况 |
2.1 水文概况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2.3 C0002 站位地质背景 |
第3章 样品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颗石藻薄片制备及属种统计方法 |
3.2.2 几个重要属种的鉴定标准 |
3.2.3 蛋白石的测定及表层古生产力标志 |
3.2.4 海水表层古盐度 SSS 估算方法 |
第4章 年代地层学结果 |
4.1 生物地层事件及磁性地层事件 |
4.1.1 生物地层事件 |
4.1.2 磁性地层 |
4.2 氧同位素地层和冰期旋回的建立 |
4.3 沉积速率和深度年代转换 |
第5章 结果 |
5.1 颗石藻组合特征 |
5.1.1 颗石藻重要属种的生态意义 |
5.1.2 颗石藻组合百分含量变化 |
5.2 古海洋变化分析 |
5.2.1 SST 变化 |
5.2.2 δ~(18)O 变化 |
5.2.3 SSS 变化 |
5.2.4 表层古生产力变化 |
第6章 研究区古海洋环境变化 |
6.1 阶段 Ⅰ(约 1.00-0.79 Ma)的古海洋环境变化 |
6.2 阶段 Ⅱ(约 0.79-0.56 Ma)的古海洋环境变化 |
6.3 阶段 Ⅲ(约 0.56-0.24 Ma)的古海洋环境变化 |
6.4 阶段 Ⅳ(约 0.24 Ma-全新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古海洋学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
1.2 中国古海洋学发展史 |
1.3 论文的选题构想 |
第二章 南海区域地质概况及水文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 |
2.3 海底底质 |
2.4 地质构造 |
2.5 区域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黏土矿物分析 |
3.2.2 浮游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3 沉积物碳酸盐分析 |
3.2.4 AMS ~(14)C测年和年代校正 |
3.2.5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2.6 有机碳分析 |
3.2.7 Chirp浅地层剖面分析 |
第四章 南海柱状沉积物岩芯记录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 |
4.1 柱状沉积物年龄模式的建立 |
4.2 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黏土矿物的来源 |
4.3 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古气候记录 |
4.3.1 影响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因素 |
4.3.2 柱状沉积物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 |
4.3.3 全新世事件3与古文化变迁 |
4.4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环境效应 |
4.4.1 南海北部Bφlling-Allerod期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记录 |
4.4.2 其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记录 |
4.5 早全新世低钙事件 |
4.5.1 碳酸盐旋回的控制因素 |
4.5.2 南海北部早全新世低钙事件 |
4.6 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
4.6.1 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
4.6.2 有机碳 |
4.7 小结 |
第五章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
5.1 黏土矿物的生成环境 |
5.2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的来源 |
5.2.1 南海南部 |
5.2.2 南海西部 |
5.2.3 南海北部 |
5.2.4 南海东部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新世南海北部珠江泥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
6.1 南海北部浅地层剖面 |
6.2 全新世南海北部珠江泥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7)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东海整体特征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3 海底地形 |
2.4 研究区流场 |
2.5 底质类型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2 沉积物分析测试 |
3.2.2.1 沉积物采集 |
3.2.2.2 年代模型 |
3.2.2.3 含水量和容重测试 |
3.2.2.4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5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2.6 粘土矿物分析 |
3.2.2.7 碎屑矿物分析 |
第四章 MD05-2908 岩芯的沉积特征 |
4.1 MD05-2908 岩芯含水量与干容重 |
4.2 MD05-2908 岩芯粗颗粒组分含量 |
4.3 MD05-2908 岩芯年代模式 |
4.4 MD05-2908 岩芯沉积速率 |
4.5 MD05-2908 岩芯沉积物粒度特征 |
4.5.1 全样粒度特征 |
4.5.1.1 沉积参数间相关性 |
4.5.1.2 粒度的频率曲线图 |
4.5.2 陆源粒度特征 |
4.6 MD05-2908 岩芯沉积矿物特征 |
4.6.1 岩芯重矿物特征 |
4.6.2 MD05-2908 岩芯粘土矿物的组成和特征 |
4.6.2.1 粘土矿物的含量特征 |
4.6.2.2 粘土矿物的垂向变化特征 |
4.6.2.3 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成特征 |
4.6.2.4 岩芯粘土矿物的物质来源 |
4.7 元素地层学分析 |
4.7.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7.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7.3 元素相关性与元素组合及其意义 |
4.7.3.1 相关性分析 |
4.7.3.2 岩芯元素组合 |
4.7.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讨论 |
5.1 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及输运机制 |
5.1.1 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 |
5.1.1.1 碎屑矿物对物源的指示 |
5.1.1.2 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物源的指示 |
5.1.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物源的指示 |
5.1.1.4 粘土矿物对物源的指示 |
5.1.2 南冲绳海槽的沉积物输运机制 |
5.2 MD05-2908 岩芯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一标准偏差法 |
5.3 中全新世以来黑潮的强弱变化-SSM的应用 |
5.4 MD05-2908 岩芯沉积物粒径变化周期分析 |
5.4.1 千年尺度的周期 |
5.4.2 百年尺度的周期 |
5.4.3 几十年尺度的周期 |
5.5 MD05-2908 岩芯记录的冲绳海槽事件沉积 |
5.5.1 小时间尺度的事件沉积 |
5.5.2 百年尺度的五期快速沉积事件 |
5.6 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的记录 |
5.7 不活泼元素记录与陆源输入变化探讨 |
5.8 冲绳海槽海洋古生产力初步探讨 |
5.9 化学元素对古环境的响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8)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频气候事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必要性 |
1.2 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记录和特征 |
1.3 黑潮流域及冲绳海槽环境研究现状 |
1.4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区域地质及海洋和气候学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区域环流特征 |
2.4 区域水文特征 |
2.5 区域沉积环境特征 |
2.5.1 垂直沉降作用 |
2.5.2 侧向搬运作用 |
2.5.3 火山碎屑沉积作用 |
2.5.4 浊流沉积作用 |
2.6 区域气候特征 |
2.6.1 季风 |
2.6.2 副热带高压 |
2.6.3 热带幅合带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站位选择与材料 |
3.2 AMS~(14)C 年代分析 |
3.3 有机地球化学测试 |
3.3.1 TOC/TN |
3.3.2 同位素分析δ~(13)Corg、δ~(15)N |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3.4 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δ~(13)Cruber、δ~(18)Oruber |
3.5 时间系列分析 |
4 结果和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1.1 MD05-2908 |
4.1.1.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4.1.1.3 有机碳、氮同位素 |
4.1.1.4 生物标识化合物 |
4.1.1.5 基于U_(37)~(k') 的海水表层温度(SST)变化 |
4.1.1.6 δ~(18)O 同位素 |
4.1.1.7 海水表层盐度(SSS)变化 |
4.1.2 PC-1 |
4.1.2.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4.1.2.2 同位素及温度特征 |
4.2 讨论 |
4.2.1 关于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 |
4.2.2 陆源物质输入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
4.2.2.1 C/N 与同位素 |
4.2.2.2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示 |
4.2.2.3 陆源输入的气候意义 |
4.2.3 南冲绳海槽7,000a B.P.以来沉积事件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4.2.4 7,000a B.P.以来海表生产力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4.2.4.1 基于烯酮的生产力变化 |
4.2.4.2 海表生产力与气候的关系 |
4.2.5 7,000a B.P.以来黑潮的演化 |
4.2.5.1 SST 及SSS 演化 |
4.2.5.2 7,000a B.P.以来黑潮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
4.2.6 25000a B.P.以来黑潮演化及对末次冰期以来高频气候的响应 |
4.2.6.1 Heinrich 事件 |
4.2.6.2 冰消期的高频事件在黑潮中的印记 |
4.2.6.3 黑潮的演化历史 |
4.2.7 25000a B.P.以来黑潮流域环境变化的周期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包括已被录用待发表的) |
致谢 |
(9)75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引言 |
1.2 古海洋学与古全球变化研究 |
1.3 冲绳海槽及其邻近陆架区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环流体系和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微体古生物分析 |
3.2.2 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3 AMS~(14)C测年和年代校正 |
3.2.4 蛋白石测定 |
第四章 柱状样年龄模式及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
4.1 年龄模式和沉积速率 |
4.2 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
4.2.1 有孔虫动物群组合特征 |
4.2.2 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特征 |
4.2.3 放射虫动物群组合特征 |
第五章 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 |
5.1 古生产力演化 |
5.1.1 古生产力的不同记录 |
5.1.2 古生产力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2 海水表层古温度与古盐度演化 |
5.2.1 δ~(18)O 记录 |
5.2.2 SST及古盐度记录 |
5.2.3 海水表层古温度、古盐度演化 |
5.3 古黑潮与上升流演化 |
5.3.1 上层水结构变化与上升流演化 |
5.3.2 古黑潮与上升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古海洋学与古全球变化研究 |
1.3 黑潮流系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冲绳海槽(MD2908 和Z14-6 孔)区域气候和水文背景 |
2.2 西菲律宾海(PhO5-5 孔)区域气候和水文背景 |
2.3 吕宋海峡(WP3 孔)区域气候和水文背景 |
2.4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WP7 孔)区域气候和水文背景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柱状样年龄模式及钙质超微化石群落分布 |
4.1 柱状样年龄模式 |
4.1.1 PhO5-5 孔年龄模式 |
4.1.2 Z14-6 孔年龄模式 |
4.1.3 WP7 孔年龄模式 |
4.1.4 WP3 孔年龄模式 |
4.2 钙质超微化石群落分布特征 |
4.2.1 PhO5-5 孔钙质超微化石群落分布特征 |
4.2.2 WP3 孔钙质超微化石群落分布特征 |
4.2.3 讨论:晚第四纪以来黑潮源区和台湾东南部SST 变化 |
第五章 晚第四纪以来黑潮源区及台湾东南部碳酸盐旋回 |
5.1 引言 |
5.2 PhO5-5 孔190 kyr BP 以来碳酸盐溶解旋回 |
5.3 WP3 孔130 kyrBP 以来碳酸盐溶解旋回 |
5.4 晚第四纪以来黑潮源区及台湾东南部碳酸盐旋回机制讨论 |
5.4.1 PhO5-5 孔碳酸盐旋回控制机制 |
5.4.2 WP3 孔碳酸盐旋回控制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黑潮源区晚第四纪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的氧碳同位素研究 |
6.1 钙质超微化石氧、碳稳定同位素研究综述 |
6.2 PhO5-5 岩芯钙质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古海洋学意义 |
6.3 小结 |
第七章 超大型ENSO 事件的研究:MIS 5e 类La Niňa? |
7.1 ENSO 综述 |
7.2 西太平洋暖池北缘(PhO5-5 孔)超大型ENSO 事件的研究:MIS 5e 类La Niňa? |
7.3 小结 |
第八章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 |
8.1 引言 |
8.2 应用到的各项古生产力指标说明 |
8.3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 |
8.4 西太平洋暖池区完第四纪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机制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晚第四纪以来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区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百分含量的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 |
9.1 关于钙质微体浮游植物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 |
9.2 晚第四纪以来西北太平边缘海区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 F.profunda 相对百分含量的演化特征 |
9.2.1 F. profunda 相对百分含量与水深的关系 |
9.2.2 F. profunda 百分含量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代表的冰期旋回之间的关系 |
9.2.3 冲绳海槽中部的Z14-6 孔F. profunda 百分含量变化控制因素 |
9.2.4 暖池区的 WP7 和 Ph05-5 孔 F. profunda 百分含量变化控制因素 |
9.2.5 小结 |
第十章 台湾东北部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古季风记录 |
10.1 引言 |
10.2 MD2908 孔年龄框架、沉积速率和 F. profunda 相对百分含量 |
10.3 MD2908 孔 6800 cal.yr BP 以来 F. profunda 相对百分含量变化与太阳黑子数量(SN)变化之间的关系 |
10.4 讨论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文章 |
致谢 |
四、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岩芯的氧碳同位素测定和YD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2]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D]. 徐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1)
- [3]长江口低氧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及古低氧事件研究[D]. 蔡庆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4]末次冰期及全新世冲绳海槽东部Z14-6孔的10Be记录[J]. 杨永亮,刘振夏,沈承德,李铁刚,石学法,程振波,熊应乾. 第四纪研究, 2012(03)
- [5]日本南海海槽中更新世以来颗石藻组合及其意义[D]. 林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6]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D]. 葛倩.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
- [7]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 李传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10)
- [8]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D]. 南青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7)
- [9]75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D]. 李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
- [10]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D]. 赵京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