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高精度粒度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炜[1](2021)在《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胶态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陶瓷材料部件,还可以有效抑制颗粒团聚并减少胚体缺陷。高固体含量、低粘度稳定悬浮液的制备是胶态成型工艺的基础,悬浮液稳定性不仅影响素胚的密实度和烧结性能,同时影响陶瓷材料的最终性能。然而,胶态成型工艺在分散剂种类、分散剂吸附量和吸附机理、粉体表面改性及悬浮液流变性等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选用高纯度球形和片状α-Al2O3,基于ChemiBio 3D、Cryo-SEM、TEM、FT-IR、XPS、AES、Mathematica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无分散剂条件下α-Al2O3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添加杂多酸盐、添加聚电解质、物理剪切破碎等方法提升α-Al2O3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同时通过Mathematica软件对α-Al2O3絮凝体进行破碎动力学建模及计算,目的是揭示不同方法对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表明,无分散剂条件下α-Al2O3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等电点时球形和片状α-Al2O3颗粒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值约为3.2和2.4,通过无晶格变量-Df模型获得的模拟分形维数值与试验值相同,且不同pH值条件下α-Al2O3悬浮液屈服应力值和固体体积分数值呈线性关系。球形α-Al2O3颗粒等电点为9.5,当悬浮液pH值大于11或pH值小于7时,悬浮液体系稳定性较好。片状α-Al2O3颗粒等电点为9.2,当片状α-Al2O3悬浮液pH值小于3时,悬浮液体系稳定性较好。不同悬浮液浓度条件下屈服应力值均与Zeta电位值的平方呈线性关系。杂多酸盐型分散剂对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有明显影响,低pH值条件下杂多酸根离子与颗粒表面的正电荷离子产生了空位电荷吸引力,降低了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此时杂多酸根离子在颗粒表面的覆盖率是球形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片状α-Al2O3比表面积较小且不同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数存在差异,不同杂多酸根离子表面覆盖率条件下悬浮液的最大屈服应力值相近。锂杂多钨酸盐(LST)与α-Al2O3颗粒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获得了较好的空间位阻效应。当球形或片状α-Al2O3悬浮液浓度为55wt%时,LST的最佳用量为0.6dwb%且最佳pH值为9.5,高剪切速率条件下片状α-Al2O3悬浮液出现了剪切增稠的现象。加入聚电解质分散剂是提升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重要方法,随着pH值的增大,阴离子聚电解质在颗粒表面的饱和吸附量下降,吸附阴离子分散剂后颗粒等电点向低pH值方向移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悬浮液。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吸附在α-Al2O3颗粒表面产生了较好的分散效果,其在颗粒表面的饱和吸附量是柠檬酸(CA)和马来酸二异丁烯共聚物(DIBMA)的三倍,聚苯乙烯磺酸根离子与铝离子产生了化学吸附,并通过静电位阻作用稳定悬浮液。聚乙烯亚胺(PEI)吸附在α-Al2O3颗粒表面使颗粒等电点向高pH值方向移动,酸性条件下更易获得稳定的悬浮液,PEI中的氨基基团与颗粒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分子量较大的PEI获得了较好的分散效果。质量浓度为50wt%的球形α-Al2O3悬浮液中依次加入0.3dwb%DIBMA和0.1dwb%PEI,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比单一聚电解质分散剂粘度值更低的悬浮液体系,高剪切速率条件下粘度值仅为0.016Pa·S,同时获得了更好的空间位阻效应,与无分散剂时相比悬浮液最大屈服应力值降低了约75%。α-Al2O3絮凝体破碎动力学研究表明高速剪切破碎降低了絮凝体的颗粒粒度,提升了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絮凝体破碎后颗粒粒度的模拟计算方法,采用Mathematica软件建模并求解群体平衡方程和破碎动力学方程,模拟出的α-Al2O3絮凝体破碎后的颗粒粒度分布与真实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破碎动力学函数值与破碎前和破碎后的絮凝体粒度有关。
彭涯[2](2021)在《合金构件成分和夹杂物无损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大尺寸金属铸锻构件由于制备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布具有不均匀的特性,而这些不均匀分布会导致构件在不同位置理化性能的不同,破坏了基体结构和性能的连续性,也对材料的服役行为造成重要影响,有可能导致构件使用寿命缩短甚至直接报废。所以,实现大尺寸金属铸锻构件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大范围、跨尺度精细分布表征,不仅有利于解析其材料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分布特征,也为材料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材料的改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以高温合金铸锻GH4096涡轮盘和中低合金钢火车车轮这两种大尺寸金属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元素荧光光谱行为研究,并引入类型匹配的块状光谱控制样品对元素定量方法进行了校正,建立了基于多导毛细管聚焦—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成分的无损、原位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对涡轮盘中Cr、Co、Mo、W、Ti、Al、Nb、Ni八种主量元素进行了原位统计定量分布解析,获得了涡轮盘不同部位的成分分布规律,发现在涡轮盘厚度中心区域的Co、Mo、Ti三种元素从轮毂至轮缘存在狭长的弧形负偏析带,而Ni、Cr两种元素在此处为正偏析,但对全区域含量统计结果影响不大;涡轮盘径向也存在一定的成分梯度分布,Co、Cr、W三种元素含量从轮毂到轮缘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Mo、Ti、Nb三种元素含量逐渐上升。通过对扫描区域各元素最大偏析度、统计偏析度和统计符合度的定量统计解析,发现涡轮盘大部分元素含量均呈现良好正态分布,所有含量数据均在涡轮盘成分允许范围之内。同时也将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中低合金钢火车车轮中主要元素分布表征,发现车轮不同区域的元素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轮毂部位Mn、S元素信号波动较其他部位更加明显,主要由该区域大尺寸硫化锰夹杂物聚集造成。本文建立了基于扫描电镜与高效能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大尺寸合金构件夹杂物的原位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采用该法对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M、T、E车轮中夹杂物的种类、数量、尺寸和分布进行了原位定量统计解析。发现不同工艺车轮中的夹杂物组成和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车轮的关键部位轮辋区域,M车轮中的夹杂物以条形硫化物和球形硫化物为主,且大部分条形硫化物尺寸超过了10微米;T车轮中的夹杂物以球形硫化物和氧硫复合物为主,其中尺寸3-5微米的球形硫化物数量最多。E车轮中主要为氧化物夹杂,条形硫化物夹杂数量极少,同时存在少量大于15微米的氧化物、氧硫复合物夹杂颗粒。同一车轮中不同部位的夹杂物分布也存在较大区别,其中M、T车轮中轮毂部位的条形硫化物和球形硫化物面积分数远高于辐板和轮辋部位,E车轮轮毂区域氧化物面积分数高于其他部位;M、T车轮中尺寸大于10微米的氧化物、球形硫化物和条形硫化物在轮毂部位聚集最多,E车轮轮毂部位存在较多的尺寸大于15微米的氧化物,而辐板区域相对较少。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车轮中同一区域内Mn元素的异常光谱信号与含Mn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和总面积的相关性。发现Mn元素的异常荧光光谱信号总强度与尺寸大于8微米含Mn夹杂物的颗粒总面积密切相关,随着大颗粒含Mn夹杂物总面积的增加,Mn元素异常荧光光谱信号的总强度也逐渐增加。通过金属原位分析仪对同一区域的元素进行了分布表征,发现Mn和S元素火花光谱信号同时出现异常的频数与硫化锰夹杂物颗粒总面积存在线性关系;Al、Mn和S元素火花光谱信号同时出现异常的频数也与氧硫复合夹杂物颗粒总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
潘立[3](2020)在《基于水平流的细粒煤泥超细分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颗粒分级在选煤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级可以去除部分高灰细泥,改善浮选效果。然而传统的分级方法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如斗子捞坑和角锥沉淀池,旋流器分级效果较好,但是其入料压力较大,分级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细颗粒。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文借助自行设计的水平流动分级装置在重力场中、湍流环境下对颗粒分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颗粒群在水平流动中的运动规律,并对矿浆浓度和入料速度两个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得到较好的分级效果,说明了颗粒水平流动可以作为煤泥分级的有效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颗粒的沉降末速与颗粒自身形状、粒径、密度相关,理论公式的推导多数基于规则球形颗粒,对于不规则形状颗粒的计算需要对颗粒的粒径和粒形进行修正。(2)通过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粒度煤泥颗粒的自由沉降末速,结果表明理论值略低于实际测量值,且方法B的误差更小。利用半经验公式计算不同粒度煤泥颗粒的干扰沉降末速,与试验值相比计算结果偏低,同时得出对于密度相近的颗粒,随粒度增大,计算误差也增大。(3)利用Fluent软件对颗粒水平流动的液相和固液两相进行分析,得到了分级装置内部速度场的分布规律、颗粒的运动轨迹及理论条件下的脱泥率。模拟结果显示,流体进入分级装置后,水速略有损失,之后在入料高度附近远离入料端,在远离入料端时速度降低明显,且存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壁面附近和中心区域出现涡流;水速在喷嘴高度附近较大,涡流区域水速次之、其余位置水速较低;随水速增大,涡流数量增多,流动更复杂。通过DPM模型统计得出细颗粒的理论脱除率,结果表明脱除率随入料速度增大而增大,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缓。(4)对高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分级试验,得出分级效率和脱泥率随入料速度和矿浆浓度的变化规律。随入料速度增大,分级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在36.42cm/s和42.26 cm/s处有最小值,且矿浆浓度增大时,最小值点右移;随入料速度增大,脱泥率在入料浓度较低时波动明显,较高浓度时持续升高;随矿浆浓度增大,分级效率与脱泥率均减小。综合考虑脱泥率和分级效率得到矿浆浓度60 g/L、入料速度48.05 cm/s时为最佳分级条件。(5)对比细颗粒的脱除率模拟值和试验值发现,两者随速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随入料速度增大而增大;脱除率的模拟值比脱泥率略低,随入料速度增大,差距逐渐变小。(6)取最佳分级条件下的产品进行浮选,精煤灰分比原样降低了1.30%,精煤产率比原样提升了0.94%。该论文有图23幅,表24个,参考文献86篇。
徐润滋[4](2020)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凝胶颗粒封堵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为了从微观上定量表征凝胶颗粒驱替前后储层内部孔隙空间的变化情况,从封堵机理上揭示渗透率、温度、注入压力、注入量及地层水矿化度对封堵效果的影响程度,笔者在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实验技术手段表征了PEG-1型单相聚合物凝胶颗粒体系调驱剂物化性质的基础上,以人造岩心及天然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动态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各岩心驱替前后及不同时间下的物性参数变化及核磁共振T2曲线差异,定量表征不同条件下的流体分布、孔隙体积变化,定量评价凝胶颗粒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尺度孔隙的封堵效率。结果表明:PEG-1型凝胶颗粒体系调驱剂整体呈弱酸性,固含量较好,均大于8%,调驱剂分散性能优越,能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不产生沉淀;凝胶颗粒体系调驱剂膨胀性能优越,颗粒粒径由初期的0.77μm144.00μm扩张至1.13μm666.00μm;对于人造岩心,凝胶颗粒体系调驱剂的封堵孔喉尺度介于0.10ms60.95ms,对于天然岩心,封堵孔喉尺度介于0.10ms1147.53ms;凝胶颗粒的封堵效率与注入压力、注入量、温度呈正相关性,与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呈负相关性;凝胶颗粒体系调驱剂对较大孔喉空间(>10ms)的封堵效果始终优于较小孔喉空间(0.1ms10ms)。
杨露[5](2020)在《基于湍流场特性的调浆过程强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贫、杂、细化,浮选作为微细粒难选矿物分选的有效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调浆作业作为矿物浮选的预处理环节,其在强化颗粒及药剂分散、促进颗粒与药剂间作用、改善颗粒表界面特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浮选调浆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浆装置内流场特性研究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方面,但从流场微观特征参量角度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论文以湍流场微观特征参量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搅拌槽内湍流场的能量耗散尺度分布规律及其强化调浆过程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流体强化调浆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为调浆过程强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基于单相流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型式湍流场下搅拌槽内流体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提高叶轮旋转速度能够降低槽内流体的湍流涡耗散微尺度,同时随着r/R的提高槽内湍流涡耗散微尺度逐渐增大;槽内湍流场型式决定湍流涡耗散微尺度在轴向高度及径向位置上的演变行为,复合型湍流场下在r/R=1.07时槽内流体湍流涡耗散微尺度最小值为8.58μm;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湍流场型式下搅拌槽特征区域内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分布规律,并构建了轴向型和径向型湍流场下特征区域内不同高度位置处湍流涡耗散微尺度沿径向分布的数学模型。依托欧拉两相流数值计算,探究了湍流场作用下不同粒径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特性,明晰了不同型式湍流场对细粒颗粒悬浮均匀度的强化作用规律,即轴向型湍流场<径向型湍流场<复合型湍流场;分析了不同型式湍流场作用下固相颗粒对搅拌槽内流体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轴向型湍流场中随着叶轮旋转速度的提高,固相颗粒对湍流涡耗散微尺度在轴向高度上的影响范围减小,而径向型及复合型湍流场中固相颗粒显着增大了叶轮区域外流体的湍流涡耗散微尺度;通过试验测试了搅拌槽内的矿浆浓度分布,并借助神经网络分别确定了轴向型、径向型及复合型湍流场下的2×8×1、2×6×1及2×8×1矿浆浓度预测模型。以湍流强化调浆体系内颗粒聚团的变化规律为切入点,验证了径向型及复合型湍流场作用下颗粒间聚团行为的三个阶段:聚团形成、聚团破裂及再次聚团阶段;探究了不同型式湍流场作用下调浆体系内矿浆的矿化行为,即复合型湍流场内矿浆的矿化程度最高;基于原子力显微镜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型式湍流场调浆作用后石英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湍流场型式显着影响颗粒间的分离距离及粘附力,间接揭示了湍流场特性对石英颗粒与药剂间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湍流场作用下的搅拌槽体系,确定了湍流涡量与湍流能量耗散率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基于搅拌槽内颗粒在轴向方向上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微元控制体内矿浆均质性分布的控制方程,探究了搅拌槽内固相颗粒悬浮分散性能与湍流涡耗散微尺度及湍流强度间的作用关系,即湍流涡耗散微尺度对不同粒径颗粒离底悬浮的作用程度不同,且高湍流强度是槽内固相颗粒均匀分布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以湍流场中颗粒跟随性、颗粒间碰撞概率、颗粒间聚团形成及聚团破裂机制为研究切入点,推导出湍流场中颗粒间的聚团概率方程。选取粉煤灰为试验样品,研究了不同型式湍流场作用下粉煤灰调浆的界面效应;粉煤灰调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型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累积未燃炭回收率明显小于径向型及复合型湍流场,且在调浆速度1500 rpm时复合型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浮选速率常数值最大为0.0862 s-1,同时尾灰烧失量最低为2.33%,验证了湍流场型式对浮选粉煤灰浮选动力学及脱炭性能影响的差异性;显着性分析表明复合型湍流场下调浆速度显着影响粉煤灰浮选的炭脱除率及尾灰烧失量;基于上述研究,提出调浆体系中流体湍流强度及湍流涡耗散区间的均衡适配是实现调浆过程强化的关键。该论文有图180幅,表38个,参考文献185篇。
刘宽宽[6](2020)在《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FeSiAl软磁粉芯是由含铁、硅、铝等合金元素的粉末和绝缘介质混合后,经粉末冶金工艺压制而成的一种具备磁电转换功效的新型软磁复合材料。它具有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致伸缩系数小、损耗低、频率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脉冲回扫变压器和储能滤波电感器等。温压工艺作为一种以低成本制备高密度和高性能粉末冶金零件的新技术,用于制备FeSiAl软磁粉芯时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其软磁性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采用雾化法生产的FeSiAl合金粉末,同时使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并引入“温压工艺”将经磷酸和二氧化硅复合包覆后的FeSiAl合金粉末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备成磁粉芯。在热处理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软磁材料交流测试装置以及精密磁性元件分析仪等对磁粉芯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测试,研究粉末粒度、绝缘包覆、温压工艺和退火热处理等制备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探寻出FeSiAl软磁粉芯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提高软磁性能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粒度的粉末温压成的FeSiAl软磁粉芯性能有较大差异,本文将FeSiAl原始粉末筛分出A(-250~+325目)、B(-325~+400目)、C(-400目)三组,研究发现粉末越粗(目数越小),对应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就越大,磁损耗就越小。当采用A组(-250~+325目)的粉末所制备的磁粉芯综合性能最佳。2.绝缘包覆后的粉末表面覆盖了一层绝缘保护膜,使得磁粉芯的电阻率提高,并使粉末颗粒隔离开,从而降低磁损耗。首先,采用磷酸钝化后,相比未钝化处理的磁粉芯的磁损耗显着降低。在0.3~3wt%浓度区间内,随磷酸溶液浓度的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而品质因数变化不明显。其次,在1~3wt%浓度区间内,随粘结剂浓度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当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时,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3.采用温压工艺制备的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本文采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随润滑剂含量由0.6wt%增加至2.2wt%,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90℃~140℃温度区间内,随温压温度的升高,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在600~1100MPa压力区间内,随温压压力的升高,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当质量比为1:1的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时,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4.温压FeSiAl软磁粉芯在经热处理后软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在550~750℃温度区间内退火处理1h,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600℃热处理0.5~2.0h时,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FeSiAl软磁粉芯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变化不明显。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00~650℃,最佳热处理时间为1~1.5h。5.采用最优化工艺:粉末粒度为-250~+325目,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热处理600℃×1h时,制得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密度为6.65g/cm3,磁导率为154.2(100kHz),磁损耗为4.24W/kg(50kHz/50mT)。
罗正康[7](2020)在《燃煤烟气中Hg2+固态催化还原剂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严峻的燃煤汞污染现状以及愈趋严格的燃煤烟气汞排放标准,实现燃煤烟气中不同形态汞浓度的准确在线监测成为汞排放控制技术发展与环境监管的主要课题。汞在线监测系统(Hg-CEMS)由于能实时监测烟气汞排放浓度,已成为燃煤电厂必备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然而,Hg0浓度的测量可通过现有汞分析仪器直接测得,Hg2+浓度的检测需通过汞形态分离转化装置,将Hg2+还原成Hg0后被测量。目前国内Hg2+固态催化还原剂技术尚属空白。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g2+催化还原剂的新型汞形态分离转化装置,并针对Hg2+催化还原剂的制备和还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SnCl2溶液湿法还原及30B碳吸附管法离线采样,进行初始Hg2+浓度的标定。在HSC热化学模拟软件的平衡相计算模块中,针对待研究活性组分与Hg2+还原反应发生可能性及反应方向进行了计算分析。使用物理粘附法,以γ-Al2O3为担载骨架材料,Li2Si O3水溶液为粘合剂,亚硫酸盐K2SO3、Na2SO3和金属单质Fe、Zn、Ni为活性组分,制备得到一批催化还原剂。为满足Hg2+催化还原剂特性要求,在固定床试验台及催化还原试验台上分别进行Hg0吸附氧化,Hg2+吸附还原的探索性实验,以期初步筛选出更具潜力的催化还原剂。结果表明:30B碳吸附管法离线采样更能准确标定初始Hg2+浓度。Fe、Zn、Ni及K2SO3、Na2SO3存在与Hg2+反应的可能性;从难易程度上分析,Zn及K2SO3更易与Hg2+发生反应。Hg0吸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还原剂基本都对Hg0保持95%左右的穿透率,满足了催化还原剂对Hg0选择性吸附的必要条件。Hg2+吸附还原实验表明,Zn在200℃-400℃范围内,相比较Fe及Ni,明显拥有更高的Hg2+还原效率。K2SO3对比Na2SO3,前者拥有更好的Hg2+还原性能。温度在300℃以上时,以Zn和K2SO3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催化还原剂的Hg2+还原效率均在60%以上。然后,通过改变Li2Si O3水溶液负载量,制备了一批前体,结合SEM及XRD,分析其表面特性,进而确定Li2Si O3水溶液最佳负载量。明确了以Zn及K2SO3作为Hg2+的还原活性组分。通过改变Zn及K2SO3在前体上的负载量和γ-Al2O3颗粒大小,制备一批各有差异的催化还原剂Zn-Li-Al及KS-Li-Al。通过SEM及XRD表征分析,研究其表面特性。在催化还原试验台上分别进行Zn-Li-Al,KS-Li-Al的Hg2+还原性能研究实验。采用ICS表征,对反应时长分别为2h、4h、8h、16h的Zn-Li-Al进行Zn2+、Cl-浓度分析,探讨了催化还原反应发生机理。结果表明:选择γ-Al2O3颗粒及Li2Si O3水溶液固液比1g/ml来制备前体为宜。Zn-Li-Al及KS-Li-Al的Hg2+还原性能随着Zn及K2SO3负载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随着γ-Al2O3颗粒粒径的增加而不断提升,进而确定γ-Al2O3与Zn,γ-Al2O3与K2SO3最佳制备摩尔比为1:2,γ-Al2O3颗粒最佳使用粒径大小为10-16目。KS-Li-Al的Hg2+还原机理可表述为K2SO3与Hg2+反应生成更稳定的KCl、Hg0,SO2及O2,并鉴于S元素价态的变化,推测存在含S元素中间产物生成。Zn-Li-AL,在假设还原反应产物为Zn Cl2后,用ICS实际测得Zn2+及Cl-浓度,结果显示与理论Zn2+及Cl-浓度值有很好的线性拟合度。因此,推测Zn-Li-Al的Hg2+还原机理为Zn与Hg Cl2反应,在表面生成了Zn Cl2及Hg0。在明确了Zn-Li-Al及KS-Li-Al的最佳制备条件之后,为探究气氛及操作参数对两者Hg2+还原性能的影响,在催化还原实验台上,分别进行了HCl、SO2浓度,初始Hg2+浓度、反应空速对Zn-Li-Al及KS-Li-Al的Hg2+还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对两者并无毒害作用;HCl对Zn-Li-Al无毒害作用,对KS-Li-Al存在毒害作用,原因在于HCl会与Hg2+形成竞争关系,优先与K2SO3发生反应,造成K2SO3失活。随着初始Hg2+浓度的增加,Zn-Li-Al及KS-Li-Al的Hg2+还原效率有着小幅度的下降。Zn-Li-Al及KS-Li-Al实际应用最佳空速分别为47750h-1及95500 h-1。
杜宇[8](2020)在《茶多酚多功能助剂的研发及其在航空轮胎胶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近几年航空母舰的飞速发展,现有航空轮胎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军事工业的要求,主要问题有承载能力差、轮胎生热高、胶料耐老化性能差等问题。传统的轮胎配合剂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可以改善橡胶加工条件及赋予橡胶制品各种优越性能,但难以满足高性能航空轮胎的苛刻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开发、合成新材料以提高胎面胶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新型补强性填料石墨烯应用于航空轮胎胎面胶中,同时调整其他组分及用量,优化和改进航空轮胎胎面胶、胎侧胶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胶料中分散均匀,与橡胶基体结合牢固,替代部分炭黑时可以有效提高胎面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回弹性能,提高航空轮胎承载能力和耐老化性能,降低压缩疲劳生热。利用生物质材料茶多酚富含活性酚羟基,具有进一步高性能化的特点,将茶多酚分别与对苯二胺、氯化镧和离子液体相结合,制备出三种新型多功能橡胶助剂TPP、TPL、TPI。分别将三种助剂应用于优化后的航空轮胎胎面胶配方中,结果表明TPP可以促进混炼胶硫化、降低胎面胶磨耗、降低橡胶压缩生热量,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胎面胶的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防老化能力。TPL、TPI有促进硫化、降低生热等作用,适量使用可以提高胶料部分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三种新型绿色多功能橡胶助剂的成功制备,能够开拓研究思路,为我国航空轮胎的迅速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陈维[9](2020)在《基于微波光子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超大容量光通信、超高精度光传感、超高速光信号处理等都要求光器件、光系统或光子芯片能够高精细地操控光信号的幅度、相位、偏振等多维参数。这些高性能光器件、光系统或光子芯片在研制、检测和应用过程中,都需要精确测量其多维(幅度、相位等)光谱响应。然而,现有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存在光幅相提取复杂、动态范围受限、存在非线性误差等关键技术难题。因此,亟需开展新一代光矢量分析技术的研究,以支撑和保障先进光子器件和集成芯片的制备、生产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基于微波光子变频的光矢量分析展开,针对现有光矢量分析面临的光幅相提取复杂、非线性误差大、动态范围小的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针对光幅相提取复杂和非线性误差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基于双波长扫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采用微波光子下变频将高速光电探测和超宽带幅相检测转换为低速光电探测和低频微波幅相检测,极大地降低了光幅相提取单元的复杂度,同时该结构避免引入非线性误差,实验中以10 MHz的低速光电探测器与低频幅相接收机实现了分辨率为1 MHz,测量范围达45 GHz的光矢量分析。此外,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声光移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大幅度简化了光矢量分析系统的结构。针对动态范围小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技术,与传统调制相移法进行比对,动态范围得到了有效提升。建立了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的非线性误差解析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方法具有更小的非线性误差和更大的动态范围。此外,还进行了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完成了驱动电路板与系统控制程序的软硬件设计,搭建了原理样机。样机可实现测量范围覆盖C波段(1530~1565 nm)、动态范围大于70 d B、时延精度优于1 ps的光矢量分析。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基于微波光子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光矢量分析存在的光幅相提取复杂、非线性误差大、动态范围小的问题,可为前沿领域中新型光子芯片和高性能微波光子器件的研究奠定坚实的测量技术,从而有力支撑光学领域中新规律、新现象和新原理的发现与论证。
周群[10](2019)在《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尘是煤矿开采所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井下职工的身心健康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喷雾作为煤矿井下应用最为广泛的粉尘防治方法,但降尘效果不佳,尤其是对粒径小、疏水性强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更低,难以满足矿尘防治要求。为高效防治煤矿井下粉尘,增强水溶液和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间的湿润凝并性能,基于活性添加剂与磁场磁化在水溶液理化性能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本论文提出了活性磁化水降尘的新思路。并围绕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活性添加剂与磁化协同增效改善溶液湿润性能作用机理、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理论、煤矿井下高效雾化降尘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采用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分子结构层面揭示了磁化与活性添加剂协同增效的活性磁化水润湿粉尘机理。研究表明:磁化能改变水分子径向分布函数增强水分子扩散系数,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结构,使得大分子团簇破裂为更多小分子集团,降低了溶液内聚力,进而使得水溶液湿润粉尘能力得到加强。此外,活性添加剂(含有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活性基团大幅改善了水溶液湿润性能,并在磁化作用下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在水溶液表面形成更为紧密的隔离层,促使活性添加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溶液湿润性能。活性磁化水通过磁化(物理方法)与活性添加剂(化学方法)间有机结合,大幅增强了降尘雾滴湿润凝并粉尘的能力。基于磁化与活性添加剂在改善溶液湿润性能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并结合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间复配增效作用机制,研发了制备活性磁化水的高效活性剂。构建了以表面张力、接触角及粉尘沉降时间为基础评价参数,溶液铺展功、浸入功、发泡性及湿润性能增长率为辅助性能参数的溶液湿润性能评价体系,系统分析了不同单体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溶液湿润性能的作用效果,同时研究了磁化对复配活性剂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化作用下阴离子活性剂溶液湿润性能相对于非离子活性剂更易于得到改善,相同复配条件下活性添加剂(F+C)湿润性能最强且与磁化协同作用最好。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能与磁化具有较强协同增效作用的低成本活性磁化水添加剂,即在非离子活性剂F含量15%时与阴离子活性剂C复配得到的,其井下降尘使用量仅为0.03%。利用构建的活性添加剂溶液小型磁化实验系统,研究了磁化方式、磁场强度、磁程及穿过磁场的水流速度对活性磁化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效率,探明了高效制备活性磁化水所需的最佳磁化参数,并提出了基于脉动切割与螺旋扰流耦合作用的高效磁化方法。结果表明:含有0.03%活性添加剂的溶液以4 m/s的速度穿过磁场强度为300-350 mT的脉动切割与螺旋扰流耦合磁场(磁程为8 m),所制备得到的活性磁化水湿润性能最佳,其接触角相对于原有活性添加剂溶液减少了29.93%,降低到23.97°;同时,其表面张力有了进一步的降低,达到了26.37 mN/m。在此基础上,研究并确立了磁化装置高效制备活性磁化水所需的内部结构及内外磁铁分布方式,成功研发了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装置。基于所搭建的水基介质喷雾雾化降尘测试系统,开展了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及降尘特性实验研究,并据此构建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粉尘防治的活性磁化水喷雾雾化技术体系。研究表明:喷雾压力及喷嘴孔径是影响活性磁化水降尘雾场雾化特性的关键,所选孔径1.5 mm的喷嘴在喷雾压力5 MPa时所形成的降尘喷雾场雾化效果趋于最大化;活性磁化水降尘效率与喷雾压力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其拟合函数方程为:η=-151.51*exp(-P/1.24)+80.07,同时活性磁化水对不同粒径区间呼尘具有高效降尘效率,对于02.5μm粒径区间的煤尘,其降尘效率相对于纯水有了31.46%的提高。此外,基于对不同喷嘴排布方式与活性磁化水雾化特性关系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喷嘴排布装置,以互补式的喷雾方法排布喷嘴,显着提高了雾场对主要产尘源的覆盖面积。现场应用证实了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高效防治井下悬浮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郑煤集团邹庄煤矿3109掘进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有效降低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全尘、呼尘浓度分别降至11.94 mg/m3、7.74 mg/m3;同时经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鹿洼煤矿采煤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高效捕捉井下粉尘,其全尘、呼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了89.1%、87.6%,相对于水喷雾降尘,其全尘、呼尘降尘效率分别提高了34%、46.29%,大幅改善了煤矿井下职工的工作环境,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此外,现场应用进一步证实了磁化与活性添加剂溶液间的协同增效降尘作用。该论文有图117幅,表19个,参考文献217篇。
二、新型高精度粒度分析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高精度粒度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陶瓷材料成型要求 |
2.2 陶瓷材料成型工艺 |
2.3 超细粉体的分散方法 |
2.3.1 物理分散法 |
2.3.2 化学分散法 |
2.4 悬浮液稳定与絮凝机理 |
2.4.1 DLVO理论及悬浮液稳定性分析 |
2.4.2 空间斥力位阻稳定机理 |
2.4.3 静电位阻稳定及空位稳定机理 |
2.4.4 悬浮液体系絮凝机理 |
2.5 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2.5.1 流变性分析法 |
2.5.2 Zeta电位分析法 |
2.5.3 沉降分析法 |
2.6 分形理论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
2.6.1 分形维数 |
2.6.2 陶瓷材料的分形研究 |
2.7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4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3.4.1 试验材料及性质 |
3.4.2 试验研究方法 |
3.4.3 机理研究方法 |
3.4.4 仪器设备 |
4 α-Al_2O_3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的关系 |
4.1 碱洗前后α-Al_2O_3颗粒Zeta电位与pH值的关系 |
4.2 pH值对不同浓度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1 球形α-Al_2O_3颗粒表面的电动特性 |
4.2.2 球形α-Al_2O_3悬浮液屈服应力与pH值的关系 |
4.2.3 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关系机理分析 |
4.3 pH值对不同浓度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1 片状α-Al_2O_3颗粒表面的电动特性 |
4.3.2 片状α-Al_2O_3悬浮液屈服应力与pH值的关系 |
4.3.3 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关系机理分析 |
4.4 α-Al_2O_3颗粒Zeta电位与悬浮液屈服应力的关系 |
4.5 小结 |
5 杂多酸盐型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 杂多酸盐种类及浓度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1 pH值对球形α-Al_2O_3-H_2O-杂多酸盐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2 硅钨杂多酸钾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1.3 锂杂多钨酸盐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1.4 杂多酸盐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5.1.5 杂多酸盐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5.2 杂多酸盐种类及浓度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2.1 pH值对片状α-Al_2O_3-H_2O-杂多酸盐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2.2 硅钨杂多酸钾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2.3 锂杂多钨酸盐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2.4 杂多酸盐浓度与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5.2.5 杂多酸盐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5.3 小结 |
6 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1 阴离子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1.1 阴离子分散剂在α-Al_2O_3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
6.1.2 pH值对α-Al_2O_3-H_2O-分散剂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6.1.3 阴离子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6.1.4 阴离子分散剂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6.1.5 阴离子分散剂在α-Al_2O_3颗粒表面的吸附机理 |
6.1.6 基于ChemibBio3D分析阴离子分散剂结构及其作用机理 |
6.2 阳离子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2.1 聚乙烯亚胺在α-Al_2O_3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
6.2.2 pH值对α-Al_2O_3-H_2O-PEI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6.2.3 聚乙烯亚胺浓度对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6.2.4 聚乙烯亚胺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6.2.5 聚乙烯亚胺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6.3 阴、阳离子分散剂顺序吸附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3.1 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2 马来酸二异丁烯共聚物-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3 柠檬酸-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4 不同吸附体系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对比分析 |
6.3.5 阴、阳离子分散剂顺序吸附体系TEM图及机理分析 |
6.4 小结 |
7 α-Al_2O_3絮凝体破碎动力学Mathematica模拟研究 |
7.1 α-Al_2O_3颗粒的絮凝与分散 |
7.2 希尔福森M5-MA絮凝体破碎过程模拟 |
7.3 絮凝体粒度分布离散分析与连续分析 |
7.4 群体平衡方程与破碎动力学方程Mathetmatica建模及计算 |
7.4.1 群体平衡方程及破碎动力学方程建模 |
7.4.2 Mathematica软件建模过程中的参数设定 |
7.4.3 初始破碎粒度为10X_r的“S”方程参数分析 |
7.4.4 破碎动力学方程Mathematica软件模拟计算 |
7.4.5 建模及计算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 |
7.5 破碎动力学方程K_F与絮凝体破碎后颗粒粒度VP的关系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合金构件成分和夹杂物无损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大尺寸金属铸锻构件研究进展 |
1.2.1 高温合金涡轮盘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概述 |
1.2.2 火车车轮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概述 |
1.3 大尺寸铸锻构件成分分布表征方法概述 |
1.3.1 扫描电镜&能谱法 |
1.3.2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
1.3.3 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
1.3.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
1.3.5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6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4 大尺寸铸锻构件夹杂物表征方法概述 |
1.4.1 夹杂物分类与性能概述 |
1.4.2 夹杂物直接分析法 |
1.4.2.1 金相显微分析法 |
1.4.2.2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 |
1.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 |
1.4.3 夹杂物间接分析法 |
1.4.3.1 物理化学相分析法 |
1.4.3.2 硫印法 |
1.4.3.3 热梯度分解法 |
1.4.3.4 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
1.5 研究意义与方案 |
1.5.1 大尺寸构件成分与夹杂物分布表征研究意义 |
1.5.2 大尺寸构件成分与夹杂物分布表征研究方案 |
1.5.2.1 成分无损、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 |
1.5.2.2 夹杂物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 |
1.5.2.3 元素异常光谱信号与夹杂物分布相关性研究 |
第二章 实验样品与设备 |
2.1 实验样品 |
2.1.1 铸锻GH4096 涡轮盘成分与前处理 |
2.1.2 火车车轮成分与前处理 |
2.2 实验仪器 |
2.2.1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 |
2.2.2 钨灯丝扫描电镜能谱仪 |
2.2.3 金属原位分析仪(OPA-200) |
第三章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的大尺寸构件成分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 |
3.1 μ-XRF面分析模式测量参数的选取 |
3.2 μ-XRF定量方法的优化 |
3.3 铸&锻GH4096 合金涡轮盘主量元素原位统计分布规律解析 |
3.3.1 涡轮盘纵剖面各主量元素定量面分布结果 |
3.3.2 涡轮盘纵剖面各主量元素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3.3.3 涡轮盘纵剖面各主量元素含量线分布结果 |
3.3.4 火花光谱定点分析结果 |
3.4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对三种火车车轮元素分布表征研究 |
3.5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大尺寸截面夹杂物的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 |
4.1 样品取样方法 |
4.2 测试参数的选取与优化 |
4.3 不同工艺车轮夹杂物形貌和组成分析 |
4.3.1 M车轮夹杂物组成和形貌分析 |
4.3.2 T车轮夹杂物组成和形貌分析 |
4.3.3 E车轮夹杂物组成和形貌分析 |
4.4 三种车轮轮辋区域夹杂物原位统计分布解析 |
4.4.1 车轮轮辋区域各类夹杂物的数量和面积分数 |
4.4.2 车轮轮辋区域各类夹杂物粒度频度分布分析结果 |
4.4.3 车轮轮辋区域各类夹杂物颗粒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5 三种火车车轮纵剖面大区域内夹杂物原位统计分布解析 |
4.5.1 车轮纵剖面不同区域内各类夹杂物颗粒数量及颗粒总面积分布规律 |
4.5.2 车轮纵剖面不同区域内各类夹杂物的尺寸分布分析结果 |
4.5.2.1 含铝氧化物的粒度分布统计分析结果 |
4.5.2.2 条形硫化物的粒度分布统计分析结果 |
4.5.2.3 球形硫化物单位面积内的粒度分布统计分析结果 |
4.5.2.4 硫氧复合型夹杂物的粒度分布统计分析结果 |
4.5.3 车轮纵剖面不同区域夹杂物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5.3.1 含铝氧化物夹杂颗粒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5.3.2 条形硫化物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2.3.3 三种车轮球形硫化物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5.3.4 三种车轮硫氧化物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结果 |
4.6 总结 |
第五章 大尺寸截面夹杂物分布与元素异常光谱信号相关性研究 |
5.1 小区域内Mn元素异常强度信号分布与含Mn夹杂分布研究 |
5.1.1 样品处理与测量区域标记 |
5.1.2 标记小区域含Mn夹杂物分布与Mn元素荧光光谱信号相关性研究 |
5.2 大区域内Mn元素μ-XRF高强度信号分布与含Mn夹杂分布研究 |
5.2.1 样品处理与测量区域标记 |
5.2.2 标记大区域含Mn夹杂物分布与Mn元素X射线信号相关性研究 |
5.3 动车组车轮夹杂物分布与OPA-200 异常火花信号相关性研究 |
5.3.1 样品处理与分析条件的选取 |
5.3.2 定量校准曲线的绘制 |
5.3.3 车轮夹杂物分布与元素平均含量相关性统计结果 |
5.3.4 各类夹杂物分布与相关元素异常火花信号统计结果 |
5.4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技术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3)基于水平流的细粒煤泥超细分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试验仪器、方法及煤样性质分析 |
2.1 试验药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3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结果 |
2.4 粒度分析结果 |
2.5 密度分析结果 |
2.6 矿物组成分析结果 |
2.7 小结 |
3 颗粒沉降末速研究 |
3.1 单颗粒沉降末速分析 |
3.2 干扰沉降末速分析 |
3.3 小结 |
4 颗粒水平流动分析 |
4.1 入料速度探索 |
4.2 分级过程数值模拟 |
4.3 小结 |
5 颗粒流动分级效果 |
5.1 混合颗粒群流动分级 |
5.2 分级前后浮选效果对比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凝胶颗粒封堵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凝胶颗粒调驱剂性能参数测定 |
2.1 凝胶颗粒体系信息介绍 |
2.2 凝胶颗粒体系pH值测定 |
2.2.1 实验介绍 |
2.2.2 实验结果分析 |
2.3 凝胶颗粒体系固含量测定 |
2.3.1 实验介绍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凝胶颗粒体系分散性测定 |
2.4.1 实验介绍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5 凝胶颗粒体系粒径及膨胀性测定 |
2.5.1 实验介绍 |
2.5.2 实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凝胶颗粒调驱剂动态驱替实验研究 |
3.1 实验介绍 |
3.2 物性参数实验结果展示 |
3.3 核磁实验结果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胶颗粒调驱剂封堵机理研究 |
4.1 渗透率影响程度分析 |
4.2 温度影响程度分析 |
4.3 注入压力影响程度分析 |
4.4 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程度分析 |
4.5 注入量影响程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湍流场特性的调浆过程强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调浆概况及设备 |
1.4 搅拌槽内流场特性研究现状 |
1.5 湍流涡特性研究现状 |
1.6 浮选调浆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搅拌槽内湍流场的结构特征 |
2.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及模型 |
2.2 数值计算求解过程 |
2.3 搅拌槽内流场分析 |
2.4 湍流场型式对湍流强度的影响 |
2.5 湍流场型式对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影响 |
2.6 不同湍流场型式下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分布规律 |
2.7 不同型式湍流场特性的综合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3 湍流场作用下的混合分散特性 |
3.1 数值计算简介及参数设置 |
3.2 湍流场作用下颗粒体积分数分布 |
3.3 湍流场作用下颗粒悬浮均匀特性 |
3.4 固相颗粒对湍流涡耗散微尺度的影响 |
3.5 湍流场内矿浆浓度分布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湍流场作用下的相间作用行为 |
4.1 试验方法 |
4.2 湍流场作用下颗粒的聚团特性 |
4.3 湍流场作用下三相界面的矿化行为 |
4.4 湍流场作用下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湍流强化调浆过程的作用机理 |
5.1 调浆体系内湍流场特征分析 |
5.2 湍流场中矿浆运动行为分析 |
5.3 湍流场中固-液混合分散行为分析 |
5.4 湍流场中颗粒间聚团行为及其动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不同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调浆界面效应及其浮选行为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调浆时间对粉煤灰浮选效果的影响 |
6.3 不同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调浆界面效应 |
6.4 不同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浮选动力学 |
6.5 不同湍流场作用下的粉煤灰浮选脱炭行为 |
6.6 复合型湍流场作用下粉煤灰调浆-浮选效果综合评定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压工艺概述 |
1.2.1 温压工艺的特点 |
1.2.2 温压工艺的关键技术及现状 |
1.2.3 温压工艺的致密化机理及研究现状 |
1.3 金属软磁粉芯概述 |
1.3.1 金属软磁粉芯的种类及性能比较 |
1.3.2 金属软磁粉芯的主要性能参数 |
1.3.3 金属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性能表征 |
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流程 |
2.4 性能表征 |
2.4.1 物相分析 |
2.4.2 形貌表征 |
2.4.3 磁粉芯的密度测量 |
2.4.4 磁损耗测试 |
2.4.5 磁导率测试 |
2.4.6 品质因数测试 |
第三章 粉末粒度对温压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绝缘包覆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
4.1 绝缘包覆对FeSiAl软磁粉芯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
4.2 磷酸溶液浓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案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粘结剂浓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压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温压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的微观组织影响 |
5.2 润滑剂含量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5.2.1 实验方案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温压温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5.3.1 实验方案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温压压力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5.4.1 实验方案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
6.1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微观组织的影响 |
6.2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
6.2.1 实验方案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燃煤烟气中Hg2+固态催化还原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燃煤汞污染现状 |
1.1.2 燃煤烟气中汞的迁移转化 |
1.2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 |
1.2.1 燃烧前汞脱除技术 |
1.2.2 燃烧中汞脱除技术 |
1.2.3 燃烧后汞脱除技术 |
1.3 燃煤烟气汞监测技术 |
1.3.1 OHM |
1.3.2 30B碳吸附管离线采样 |
1.3.3 Hg-CEMS |
1.4 Hg~(2+)还原研究现状 |
1.4.1 湿化学法 |
1.4.2 高温裂解法 |
1.4.3 催化还原法 |
1.5 Hg~(2+)催化还原剂 |
1.6 研究内容 |
1.7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固定床实验台 |
2.1.2 催化还原实验台 |
2.2 测试表征仪器 |
2.2.1 汞分析仪 |
2.2.2 表征仪器 |
2.3 性能评价指标 |
2.3.1 Hg~0吸附性能评价 |
2.3.2 Hg~0氧化性能评价 |
2.3.3 Hg~(2+)吸附性能评价 |
2.3.4 Hg~(2+)还原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还原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
3.1 初始Hg~(2+)浓度的标定选择 |
3.1.1 SnCl_2湿化学还原法 |
3.1.2 30B碳吸附管离线采样法 |
3.1.3 初始Hg~(2+)浓度标定选择 |
3.2 催化还原剂热力学分析 |
3.3 催化还原剂Hg~0表现性能 |
3.3.1 催化还原剂的制备 |
3.3.2 催化还原剂对Hg~0的吸附氧化 |
3.4 催化还原剂Hg~(2+)表现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还原剂Hg~(2+)还原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 |
4.1 Li_2Si O_3最佳负载量 |
4.1.1 不同Li_2Si O_3负载量前体的制备 |
4.1.2 不同Li_2Si O_3负载量前体的表征 |
4.2 Zn及 K_2SO_3最佳负载量 |
4.2.1 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还原剂的制备 |
4.2.2 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还原剂的表征 |
4.2.3 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还原剂的Hg~(2+)还原性能 |
4.3 不同粒度催化还原剂的Hg~(2+)还原性能 |
4.3.1 不同粒度催化还原剂的制备 |
4.3.2 不同粒度催化还原剂的Hg~(2+)还原性能 |
4.4 催化还原剂Hg~(2+)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
4.4.1 KS-Li-Al |
4.4.2 Zn-Li-Al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氛及操作参数对催化还原剂Hg~(2+)还原性能影响 |
5.1 气氛对催化还原剂Hg~(2+)还原性能影响 |
5.1.1 HCl |
5.1.2 SO_2 |
5.2 操作参数对催化还原剂Hg~(2+)还原性能影响 |
5.2.1 初始Hg~(2+)浓度 |
5.2.2 空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催化还原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
6.1.2 催化还原剂Hg~(2+)还原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 |
6.1.3 气氛及操作参数对催化还原剂Hg~(2+)还原性能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8)茶多酚多功能助剂的研发及其在航空轮胎胶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航空轮胎的研究进展 |
1.2.1 航空轮胎概述 |
1.2.2 航空轮胎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3 航空轮胎发展方向 |
1.3 橡胶助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橡胶助剂简介 |
1.3.2 橡胶助剂的分类 |
1.3.3 橡胶助剂研究进展 |
1.3.4 新型多功能橡胶助剂研究进展 |
1.4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
1.4.1 茶多酚的组成 |
1.4.2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质 |
1.4.3 茶多酚的化学特性 |
1.4.4 茶多酚在橡胶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性能航空轮胎胶料的配方设计与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2.3 航空轮胎胶料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天然橡胶胶种的分析与选择 |
2.3.2 石墨烯增强胎面胶配方的优化设计 |
2.3.3 石墨烯增强胎侧胶配方的优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防老剂TPP的制备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主要实验设备 |
3.2.3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P制备工艺 |
3.2.4 胶料制备 |
3.2.5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P的表征 |
3.3.2 TPP对胎面胶硫化加工性能的影响 |
3.3.3 TPP对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4 TPP在胎面胶拉伸断面中的分布 |
3.3.5 TPP对胎面胶DIN磨耗的影响 |
3.3.6 TPP对胎面胶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3.3.7 TPP对胎面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8 TPP对胎面胶耐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L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4.2.3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L制备工艺 |
4.2.4 胶料制备 |
4.2.5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L的表征 |
4.3.2 TPL对胎面胶硫化加工性能的影响 |
4.3.3 TPL对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4 TPL在胎面胶拉伸断面中的分布 |
4.3.5 TPL对胎面胶DIN磨耗的影响 |
4.3.6 TPL对胎面胶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4.3.7 TPL对胎面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I的制备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主要实验设备 |
5.2.3 茶多酚多功能橡胶助剂TPI制备工艺 |
5.2.4 胶料制备 |
5.2.5 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PI对胎面胶硫化加工性能的影响 |
5.3.2 TPI对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3 TPI在胎面胶拉伸断面中的分布 |
5.3.4 TPI对胎面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
5.3.5 TPI对胎面胶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5.3.6 TPI对胎面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微波光子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与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 |
2.1 基于双波长扫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 |
2.1.1 基于双波长扫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原理 |
2.1.2 基于双波长扫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实验验证 |
2.2 基于声光移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 |
2.2.1 声光调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基于声光移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原理 |
2.2.3 基于声光移频与微波光子下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实验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技术 |
3.1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原理 |
3.2 电光调制非线性对光矢量分析准确度的影响 |
3.2.1 电光调制非线性对光矢量分析准确度影响的解析模型 |
3.2.2 电光调制非线性对光矢量分析准确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
3.3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测试系统 |
4.1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矢量分析测试系统设计 |
4.2 高精度时延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相关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研究 |
2.1 表面活性剂对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机理 |
2.2 磁化水形成机理及其分子结构实验研究 |
2.3 表面活性剂与磁化协同增效理论 |
2.4 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的研制及其湿润粉尘性能研究 |
3.1 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研制原则及其润湿粉尘性能评价方法 |
3.2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优选 |
3.3 活性剂与磁化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
3.4 低成本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4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方法及装置研究 |
4.1 活性磁化水制备实验系统及方法 |
4.2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方式实验研究 |
4.3 活性磁化水磁化参数及湿润粉尘性能研究 |
4.4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装置的研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及降尘特性实验研究 |
5.1 活性磁化水雾化及降尘测试系统 |
5.2 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实验研究 |
5.3 活性磁化水降尘特性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工艺及现场应用 |
6.1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工艺及关键参数 |
6.2 矿井概况 |
6.3 采掘面风流粉尘源分析 |
6.4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在综掘工作面的应用 |
6.5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型高精度粒度分析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D]. 张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合金构件成分和夹杂物无损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D]. 彭涯.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3]基于水平流的细粒煤泥超细分级特性研究[D]. 潘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凝胶颗粒封堵效果评价[D]. 徐润滋.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5]基于湍流场特性的调浆过程强化机理研究[D]. 杨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D]. 刘宽宽.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7]燃煤烟气中Hg2+固态催化还原剂特性研究[D]. 罗正康. 东南大学, 2020
- [8]茶多酚多功能助剂的研发及其在航空轮胎胶料中的应用[D]. 杜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微波光子变频的光矢量分析技术研究[D]. 陈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10]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D]. 周群.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