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史的陶冶功能——六谈世界历史教材的编写(论文文献综述)
张丁文[1](2021)在《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美育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2019年、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联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达出国家从政策高度上推动美育工作改革的决心与迫切,从而带动了美育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界都进入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创新热潮。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古代传统美育经验与智慧的挖掘,以思想史的探究为主体,考察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主张、主要特点及影响启示。本文共分为引言与正文四部分,框架思路与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之缘起与问题陈述,指出当前国家对深入美育理论研究、破除美育实践困境、改革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内容,选取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作为研究主题。概念界定部分选取“美育”、“美育思想及礼乐教化传统”、“程朱学派”作为核心概念,分别概述了西方美育思想从近代传入中国到当代新发展的简要历程、梳理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观点与演变历程、界定了“程朱学派”的具体范围并概述主要学术观点。文献综述部分选取“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中国古代儒家美育思想”、“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三个内容逐渐细化与深入到本研究的具体领域,对相关研究范畴进行了文献探讨。最后介绍了本研究之理论与意义、创新与不足以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主题“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根源、政治动因与文化支撑三个角度分析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之形成发展的环境土壤。经济部分从科技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与市镇经济的发展的角度对宋代经济生活出现的新变化进行概述;政治部分集中在上层建筑领域,着重强调了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与民族矛盾给宋代政治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文化部分从文化思潮与文教制度的变迁角度出发,指出由政治经济变迁所带来的文士集团的变动从而引发的文化思潮与审美风尚的转变是孕育宋代儒家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之演变、成型的直接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笔者将之划分为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演变历程的奠基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奠基期主要介绍宋初经学界、文史学界与政治界向传统儒学复归的趋向,具体内容包括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弘扬儒家道统、批评佛老的思想与实践举措以及欧阳修与王安石对礼乐制度的新阐述。发展期介绍了周敦颐开创“无极——太极——人极”的程朱学派美育本体化建构;邵雍“以物观物”的程朱学派美育方法论贡献;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对于程朱学派美育的逻辑延展;程颢、程颐“性理一元”思想对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收束;朱熹对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理论的总结。第三部分总结了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本体论、目的论、境界论与工夫论四个层面对主要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本体论部分总结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注重通过理的建构进而向气、性、心延展的天人合一的审美主体与途径;目的论部分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推崇“圣贤气象”的审美人格;境界论分析了“孔颜乐处”的时代内涵;工夫论部分介绍了美育思想中“本体——工夫”这一对范畴由分离走向合一的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影响。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主要特点,笔者着重归纳了本体哲学、思辨理性与伦理本位三个角度。在第一标题中主要介绍了其哲学思辨特征,第二、三标题基于程朱学派美育与伦理教育深度融合的显着特征分析了二者既深度融合又走向失衡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指出了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基于历史的语境,考察程朱学派美育的形成发展给传统儒家礼乐教化美育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美育理论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的历史影响。最后,从理论挖掘、政策导向与实践要求三个层面提出了经验启示。从美育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传统儒家“美善相济”的美育传统走向当代构建与培养“审美生活”应该是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在政策导向上来看,国家推动美育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注重美育思想与时代精神融合,使美育获得持久的社会生命力;在实际要求上来看,当代美育实践尤其要注重使美育工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来,从育人的高度与起点出发实现美的发掘与创造。论文结语部分回顾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结论。笔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宋代程朱学派的理论体系中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线索、内容与特点、影响与启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受到了理学形成发展的影响,具有本体论哲学、伦理功能性与思辨理性的特征;第二,程朱理学美育思想与伦理思想既互相补充、融合又互相分离、排斥;第三,程朱理学美育思想对原始儒家礼乐教化传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最后,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个人思考,指出立基于历史思考去探索与构建新时代美育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叶晓兰[2](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贺彩风[3](2020)在《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文化史”编纂特点研究 ——以雅集版为例》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老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凝结于民族精神中,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文化史应该成为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史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更好的编纂,才能更好的发挥文化史的教育作用,值得研究。港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在1975年后,就分为甲部和乙部,其中乙部是文化史的内容,在教科书和教学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地位,基于香港教科书对于文化史的重视和其文化史在编写方式上与内地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是对港版文化史的编纂特点进行研究,以雅集版乙部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雅集版“文化史”的编纂理念,从总体编纂原则和内容理念两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形式理念上受到当代建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贯彻学思并重的理念,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在内容理念方面其指导思想重视民族国家认同,对统一国家的趋同不足,历史观多元且滞后。第二部分:雅集版“文化史”课文正文的内容选取特点,从课文正文内容的选取概况和选取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一节从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课文正文内容选取的概况,分析了其选取的原因和依据;第二节主要概括了内容选取的特点,从亮点和值得商榷之处进行了分析。亮点在于突出了对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视,值得商榷之处在于广度上较为狭窄;深度上部分内容过于艰深,以及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第三部分:雅集版“文化史”课文正文的内容编排特点,从内容编排概况和编排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一节从宏观角度上介绍了其编排的体裁和体例,并且分析了其宏观编排方式的是利与弊和其编排方式选择的依据;第二节,从微观角度对其特点从亮点和商榷之处做了分析。亮点在于其结构性良好,利于学生自学,值得商榷之处在于灵活性,趣味性不足。第四部分:鉴于雅集版教科书在文化史编纂的指导思想,历史观以及内容选取方面存在不足,笔者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了自己对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几点思考。总体来说,雅集版文化史在编纂的形式上适合当下的课程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值得继承和借鉴,但是在更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内容选择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进,改进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和内地教科书保持一致。
唐美红[4](2018)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重要作用”的积极践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培育内容、形式单一,学生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在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上出现若干偏失等问题。而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维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可以为培育提供优质资源。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着。部分高校已将红色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并将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此外,还与政府、社会之间初步形成了教育合力。在肯定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一方面,政府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高校、家庭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引发了我们对融入路径、提升培育实效性的新思考。此过程是德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德育过程的几大基本要素即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介体和德育环体的有机建设和结合。在德育主体方面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德育客体方面,要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在德育内容方面,要有效利用和依托红色校史资源和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方法的选用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分别选用道德体验法、说服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价值澄清法等德育方法。在德育环体方面,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来传播红色文化,繁荣高校校园红色文化以加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们中的影响力。
朱治军[5](2018)在《效率与民主:20世纪前期美国学校课程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浪潮、传统家庭结构式微等形势,美国教育制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校课程。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处理与工业化社会的关系,以何种方式回应工业化社会中个人和社会的合理需求,成为公立学校课程变革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20世纪初,美国工商业发展所信奉的社会效率观经由泰勒引发的科学管理运动强势渗入公立学校中,成为主导学校课程变革的重要意识形态。在课程的编制方面,博比特、查特斯将工业生产中的“效率”、“标准化”、“专业化”原则应用于课程开发中,推动了科学化课程编制的形成和课程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在课程的内容方面,斯尼登倡导的职业主义、《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生产有生产力之公民的目标以及《史密斯-休斯法》对职业课程的法律确认,推动着公立学校课程向职业化的方向转变。社会效率在主导了学校课程在编制和内容方面的变革后,于1929年“大危机”爆发时趋于式微。社会效率取向的课程变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引发了杜威、博德、康茨等人的警醒和批评,他们指出,单纯和过度追求社会效率有可能损害公立学校维护和推进社会民主的职能。面对经济大萧条引发的社会矛盾,杜威、康茨、拉格等进步主义者赋予公立学校课程以重建民主社会新秩序的使命。拉格身体力行,致力于社会科课程的重建。他通过统整历史、地理、公民和经济等社会科内容和引入民主议题,帮助学生形成明智独立的批判观点,推动民主社会秩序的建立。进入30年代,经历了大危机的洗礼和20年代的课程探索,美国学校课程朝着新的方向变革。主张以改进教学为课程变革重心的卡斯威尔领导了以弗吉尼亚为代表的美国州范围内的课程修订运动。“八年研究”则致力于融合学生、社会等多方需求,探索课程统整的模式。民主和效率取向在30年代的课程修订(变革)运动中呈现出折中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结合的方法,着重梳理了20世纪前期在社会效率和民主取向的影响下美国学校课程变革的历史过程。研究表明,社会效率取向对美国20世纪前期的学校课程变革和课程领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民主取向在课程变革中充当了“调制器”的作用;二者影响了美国公立学校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于惠[6](2017)在《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文中认为“文学纪律”,是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高度浓缩并概括了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艺观之真义。抓住并研究“文学纪律”,就可以深入透彻地了解梁实秋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就目前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海外的梁实秋文艺思想的研究现状来看,其虽然在学理层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较少选择较为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较少注意到梁实秋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并结合此考察其建立文论体系的本质目的,也较少链接当代文论,彰显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价值。采取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研究视角,对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进行研究,主要是受到玛莎·努斯鲍姆之《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的启发。“诗性正义”,主要是指一种建立在文学想象和情感基础上的正义规范,试图通过文学想象、情感等特质找寻到更具人性化更可靠的司法正义和裁判标准。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在此视域中我们可以探寻文学凭借审美属性在公共生活中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梁实秋是积极介入公共生活的公共知识分子,其文艺思想也是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就为本课题采用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研究其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观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视角,并采用跨学科研究、关键词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的深层目的、意义以及在当代的理论价值等,便可以得到有效地探索。首先,建基于古典主义文艺立场的“文学纪律”包括“有纪律”的内容和“有纪律”的形式,而且,“有纪律”的形式是服务于“有纪律”的内容的。据“有纪律”的内容的具体内涵可知,“文学纪律”是以伦理的态度、健康普遍的人性、理性制约想象及情感为“纪律”的具体所指,是以古典主义、伦理、人性、理性为关键词的。以这些具有特定内涵的关键词为切入点,深度解析了梁实秋的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并指出其精髓为理性、节制、均衡。其次,梁实秋不仅是我国着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目前学界鲜少注意到的在上世纪上半叶积极介入公共生活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文艺观与公共生活有密切关系。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一套文论体系,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论史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不仅是为了倡导健康的人性及伦理,而主要是希望藉“文学纪律”之途在当时的公共生活中推介以理性、节制、均衡为精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而在新人文主义学说与五四新文化思想相背离、并为新文化阵营排斥的严峻情形中,梁实秋吸取了学衡“前辈”直接推介新人文主义而失败的教训,采取了通过建立文艺思想的间接方式在公共生活中倡导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迂回战术”。再次,彰显出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是他的五本文学批评论文集,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白璧德的文艺观、反思五四文学、批判革命文学。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出发,分析指出梁实秋的“文学纪律”实质上是藉这些文学之途径抨击了白璧德所批判的、以及隐藏于五四文学、革命文学背后的浪漫主义思想。而梁实秋在这里所抨击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沿用了白璧德所界定的情感的浪漫主义,是一种缺乏理性节制的感情至上的激进主义思想。具体而言,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以及推介新人文主义的意义,在于抨击了在他看来蔓延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缺乏理性节制的听命于情感冲动的浪漫主义激进思想。最后,以文学介入公共生活为视角及纽带,比较研究了“文学纪律”与“诗性正义”,探讨了“文学纪律”对“诗性正义”、“伦理美学”的理论补充,彰显出“文学纪律”在当代的理论价值与生命力。当然,梁实秋的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梁实秋对五四文学的反思及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存在偏颇处。
朱洪娟[7](2016)在《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强调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专家学者们对于立德树人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对立德树人和大学校园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呼唤、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大学之道”的本质诉求,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然需求。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关注道德素质教育、力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主体性、方向性、多端性、创新性原则。本研究以N大学为例,进行实证调查,总结其经验,并尝试分析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些许不足之处,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行为文化、教学文化等多个维度系统的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以期形成立德树人合力,构建校园文化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功能。在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网络微文化建设,使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更加契合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在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师生交流文化建设,以强化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中,本文创新性的将基础教育中的“物型课程”概念引入到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物型课程”以物为载体,指构成教育目的实施要素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是对环境课程的聚焦和提升。“天下无一物无礼乐”,物型课程的引入可以促使大学生借物启学、以物养德、因物强志,强化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郑相娟[8](2014)在《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版和南一版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选取了大陆人民版和台湾南一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从课文基本结构、世界史内容的选择及探究性课文等方面进行比较。力图找到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闪光点,并为大陆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要注意要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选取的内容要有基础性、精选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并且知识难度要有梯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适应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需要。
朱伟[9](2014)在《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如何去衡量是否达到了传播和教育的良好效果?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如何讲述好历史、传播好文化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和传播,传播的真实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增强传播效果达到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浮躁、虚荣、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风气有所抬头,如何做好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②“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③要“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④的号召。因此,如何从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帮助我找到了能够将工作、专业、知识基础紧密结合、充分结合的点。红色文化即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延伸至今,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式和精神样态,这是一个连续性、开放式、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将论文题目确定为《当下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直以来被认为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导和影响下,并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其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她所承载的内涵与展示的形态又是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印象、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真实可信,流布已久,老百姓喜闻乐见,听起来入耳,看起来入眼,读起来入心,是能够传播好的中国声音,是能够讲好的中国故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难、伟大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传播成效”是弘扬和宣传红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瓶颈”性难题。本文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就是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或减损了其教育效果,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对全面提升整个民族历史素质和文化层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研究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相对科学的对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广大国民素质,强化公民民族历史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特别重大的实践意义。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播问题,能够更为有效、合理地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更足的推动力。通过此次调研和结论分析,我们发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认识上静止、僵化地看待红色文化。不注意深入挖掘和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其不断延展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显现形态;(二)在经济利益至上、娱乐至上思想的误导和驱使下,有些地区、部门和行业企业将红色文化作为获取利益、谋取政绩的工具,歪曲史实,妖魔化红色人物,脱离实际胡编恶搞,将红色文化的传播“庸俗化”;(三)“抽空了具体内涵”,忽视了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红色文化出现世俗化、市侩化、空壳化趋势。(四)泛化、简单化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视为包治百病,众生皆宜,放之四海皆通用的“神奇药水”;(五)欠缺对大众传播规律特别是90后年轻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以单纯注重政治性、理论性的“布道式”说教,单纯强调思想宣传,单纯强调严谨的叙事和逻辑,减弱了传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甚至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六)表达方式上过分侧重比较狭隘的民族内容,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国际惯例和规则,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设计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做法。(七)红色旅游产业更多地是依靠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机制运作,急功近利,盲目建设,硬件设施趋同。(八)没有将红色文化放在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的大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和考虑谋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扬弃,寻找最佳契合点上做的不够。(九)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阙失,差异性不明显,雷同度高,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传播学、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并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策。
李红[10](2011)在《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校园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国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校园文化的地位还不够高,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是处于松散和无秩序状态,政治化和应景性倾向比较普遍和突出,校园文化缺少个性特色等因素制约着中学校园文化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众所周知,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经历着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艰难过程,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这一阶段得以确立,因此,建设中学校园文化是势在必行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得学生得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可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学校的文化气氛、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以及大多数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以规范、暗示、熏陶、启迪和管理等方式,对学校内的成员进行制约和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的中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第二部分从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阐述农村中学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微观入手对当前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文化史的陶冶功能——六谈世界历史教材的编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史的陶冶功能——六谈世界历史教材的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1.美育 |
2.美育思想及礼乐教化传统 |
3.程朱学派 |
(三)文献综述 |
1.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2.中国古代儒家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3.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研究创新 |
2.研究不足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根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
1.宋代科技水平提升助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2.市镇经济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
(二)政治动因:封建关系的弱化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
1.宋代立国者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 |
2.统治危机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
(三)文化支撑:审美风尚的转换与文教事业的勃兴 |
1.释道思潮的冲击与审美风尚的转换 |
2.科举官学的规模扩大与书院学派的蓬勃发展 |
二、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 |
(一)美育思想奠基期 |
1.宋初三先生对儒家教化传统的复归 |
2.欧阳修、王安石的礼乐论考察 |
(二)美育思想发展期 |
1.周敦颐对程朱学派美育的本体论奠基 |
2.邵雍对程朱学派美育的方法论创造 |
3.张载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延展 |
(三)美育思想成熟期 |
1.二程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收束 |
2.朱熹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总结 |
三、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1.美育本体论:“理气性心”的天人建构 |
2.美育目的论:“圣贤气象”的审美人格 |
3.美育境界论:“孔颜乐处”的时代内涵 |
4.美育工夫论:“体用合一”的美育理念 |
(二)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
1.儒家美育思想在程朱学派中走向理学化 |
2.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与伦理教育实现深度融合 |
3.程朱学派美育精神中实践理性与自然感性二者的关系走向失衡 |
四、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
1.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是对原始儒家礼乐教化美育传统的复兴 |
2.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加速了传统儒家美育精神内核的崩溃 |
3.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美育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
(二)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从“美善相济”走向“审美生活”是中国传统美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2.当代美育思想要注重时代性与生命力问题 |
3.当代美育实践要落实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与感性经验中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
一、身份的转变 |
二、制度的约束 |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
一、端王的交游 |
二、皇帝的雅集 |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
一、作品统计 |
二、题材归类 |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
一、作品甄选 |
二、风格分析 |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
一、怡情适性 |
二、生命求真 |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
一、宣功颂德 |
二、伦理教化 |
三、粉饰天下 |
四、政治隐喻 |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
一、格物穷理 |
二、格法明理 |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
一、“与诗人相表里” |
二、“得诗人之清丽” |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
一、凸显:生命精神 |
二、弘扬:家国情怀 |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
一、谨严:办学之道 |
二、性灵:为艺之源 |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
一、继承:文化基因 |
二、构建:时代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
后记 |
(3)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文化史”编纂特点研究 ——以雅集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雅集版“文化史”的编纂原则与理念 |
(一) 雅集版“文化史”总体编纂原则 |
1. 突出目标性的原则,重视具体目标的作用 |
2. 秉持学思并重理念,追求教本与学本兼顾 |
3. 结合学生心理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
(二) 雅集版“文化史”编纂内容的理念 |
1. 重视民族文化认同,但对统一国家趋同不足 |
2. 史观多元且滞后 |
二、雅集版“文化史”课文正文内容选取的特点 |
(一) 内容选取现状概况 |
1. 主要内容 |
2. 内容选取的原因 |
(二) “文化史”课文正文内容选取的特点 |
1 内容选取亮点 |
2. 内容选取值得商榷之处 |
三、雅集版“文化史”的课文正文内容编排的特点 |
(一) 内容编排状况分析 |
1. 体裁和体例 |
2. 内容编排依据 |
3. 内容编排的利弊 |
(二) 内容编排特点 |
1. 内容编排亮点 |
2. 内容编排值得商榷之处 |
四、对于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几点思考 |
(一) 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
1. 逐步增强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
2. 明确史观 |
(二) 扩大文化史内容选取范围,增强内容的可读性 |
1. 增加近现代史的内容,增强革命文化教育 |
2. 减少宗教哲学等比例,增加文学史学等内容 |
(三) 增强文化史编排的趣味性和合理性 |
1. 将文化史内容融入通史体系中 |
2. 提高标题设置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
3. 合理安排各个子目内容,突出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红色文化概述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
(一) 红色文化概述 |
1. 红色文化的含义 |
2. 红色文化的内容 |
3. 红色文化的类型 |
4. 红色文化的特征 |
(二)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耦合 |
1.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耦合 |
2.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契合 |
3.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吻合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时代发展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红色文化的指导思想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了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质 |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背景条件 |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需要 |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有待提高 |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丰富和拓展 |
3. 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上出现了一定偏差 |
(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1. 红色文化是承载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精华的优秀文化 |
2.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 |
3. 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
(三) 红色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功能 |
1. 红色文化的一般功能 |
2. 红色文化在德育维度的功能 |
3. 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的特殊功能 |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
(一)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进展 |
1. 红色文化已渗透于部分高校的教学课堂 |
2. 红色文化已融合于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 |
3. 高校与高校、政府、社会之间初步形成教育合力 |
(二)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不足 |
1. 政府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待加强 |
2. 高校和家庭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
3.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有待提高 |
四、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路径 |
(一)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1. 提升教师队伍的红色文化教育素养和能力 |
2. 完善教师队伍培训和考核机制 |
3.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
(二) 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
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 |
2. 积极参加红色社团活动 |
3. 开展以“红色精神”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 |
(三) 利用红色校史资源与依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
1. 挖掘红色校史中的教育资源 |
2. 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
(四) 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德育方法 |
1. 道德体验法、说服教育法 |
2. 榜样示范法、道德澄清法、情感陶冶法 |
(五) 繁荣高校校园红色文化 |
1.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 |
2.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
3. 运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效率与民主:20世纪前期美国学校课程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变革时代的美国社会和学校课程 |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状况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人口扩张、移民潮与城市化 |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课程中的保守主义及其反对声音 |
一、两个保守的改革者:哈里斯与埃利奥特 |
二、三个委员会的课程改革 |
三、课程方案的反对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崇尚效率:美国学校课程中的效率狂热 |
第一节 美国教育中的社会效率运动 |
一、社会效率思想的内涵与发展 |
二、科学管理运动 |
三、学校教育中的效率崇拜 |
第二节 社会效率与课程编制的科学化 |
一、科学化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博比特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
二、博比特的课程编制:思路、方法与步骤 |
三、查特斯的课程建构 |
四、科学化课程编制的应用与评价 |
第三节 社会效率与课程内容的职业化 |
一、斯尼登及其职业主义主张 |
二、《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生产有生产力的公民 |
三、《史密斯-休斯法》:职业课程在美国公立学校系统中的法律确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追求民主:民主愿景下的学校课程变革 |
第一节 社会危机与效率取向课程变革遭遇的批判 |
一、经济大萧条与社会效率运动的衰落 |
二、杜威、博德、康茨等人对社会效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
第二节 进步主义者的民主理想 |
一、杜威的民主理想 |
二、社会重建主义的民主愿景 |
第三节 民主理想与课程变革:拉格的社会科课程改革 |
一、社会科课程改革的背景:《1916年社会科报告》及其争议 |
二、社会科改革的理论基础:拉格的课程思想与主张 |
三、拉格的社会科课程实践:编制教科书 |
四、拉格教科书的内容特点 |
五、拉格社会科课程改革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效率与民主在实践中的综合:三十年代美国的课程变革运动 |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背景与准备 |
一、社会背景:大危机与课程领域的混乱 |
二、理论准备:卡斯威尔的课程思想 |
三、实践准备:丹佛计划的课程开发范例 |
第二节 弗吉尼亚州的课程修订运动 |
一、建立独立的“教学部”作为课程修订领导部门 |
二、教师参与课程问题研讨 |
三、委员会工作 |
四、弗吉尼亚州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五、课程方案在弗吉尼亚州的施行 |
第三节 “八年研究”与课程的统整 |
一、课程统整的历史发展 |
二、“八年研究”中的课程统整模式 |
三、“八年研究”中的课程统整举隅:拉德诺中学的课程统整试验 |
第四节 三十年代美国课程变革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的视角 |
三、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一章“文学纪律”之内涵:以理性、节制、均衡为精髓 |
第一节“有纪律”的文学内容 |
第二节“有纪律”的文学形式 |
第三节“文学纪律”的精髓 |
第二章“文学纪律”之目的:倡导新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梁实秋及其文艺观的公共性 |
第二节“文学纪律”背后之目的:推介新人文主义 |
第三节 区别于学衡派的推介策略 |
第三章“文学纪律”之意义:抨击“情感的浪漫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介绍白璧德文艺观:抨击“情感的浪漫主义” |
第二节 反思五四文学:以抨击浪漫主义为旨趣 |
第三节 批判革命文学:抨击浪漫主义之又一途径 |
第四章“文学纪律”之启示:链接当代文论 |
第一节“文学纪律”与“诗性正义”之比较 |
第二节“文学纪律”对“诗性正义”、“伦理美学”的理论补充 |
余论:“文学纪律”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综述 |
(三) 关于立德树人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一) 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着眼点创新 |
第一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呼唤 |
(二)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
(三) “大学之道”的本质诉求 |
(四) 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然需求 |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 |
(一) 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切实关注道德素质教育 |
(四) 力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
(一) 主体性 |
(二) 方向性 |
(三) 多端性 |
(四) 创新性 |
第二章 N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 |
一、N大学的发展概况 |
二、N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 |
(一) 精神文化建设 |
(二) 环境文化建设 |
(三) 社团文化建设 |
(四) 网络文化建设 |
(五) 教学文化建设 |
三、关于N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 |
(一) 关于调查问卷的说明 |
(二) 问卷结果简况 |
四、N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取得的经验 |
第三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
一、树立价值导向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
(一) 明确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
(二) 大力巩固大学校园的主流思想 |
(三) 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
(四) 切实加强精神文化的宣传工作 |
二、开发物型课程 推进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
(一) 明确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内涵 |
(二) 强化大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三) 亮化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建设 |
(四) 创设大学物型课程文化建设 |
三、提升社团品味 开展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
(一) 明确大学校园社团文化功能 |
(二) 促成社团文化活动的精品化 |
(三) 通过实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
(四) 促进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四、把握微时代 强化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一) 明确微时代中微文化的内涵 |
(二) 促进大学生网络关注点的转变 |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网络活动 |
(四) 着力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
五、加强师生交流 促进大学教学文化建设 |
(一) 明确大学教学文化的深刻内涵 |
(二) 立德先立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三) 促进高校师生交流文化的建设 |
(四) 充分发挥大学教学文化教育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致谢 |
(8)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版和南一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基本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正文部分的比较 |
一、 关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比重的比较 |
二、 编写风格的比较 |
第二节 课程辅助部分的比较 |
一、 前言 |
二、 课前提要 |
三、 图片及图注 |
四、 史料 |
五、 注释 |
六、 习题 |
七、 附录 |
第二章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比较——以世界史为例 |
第一节 两岸高中世界史知识点统计 |
第二节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史内容选择的比较 |
一、 两岸政治史内容选编的异同 |
二、 两岸经济史内容选编的异同 |
三、 两岸文化史内容选编的异同 |
第三节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活动与探究性课文的比较 |
第三章 对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后的反思 |
一、 要通过历史教育来塑造国民意识 |
二、 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现代化,要体现基础性、精选性、科学性、趣味性则 |
三、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难度要有梯度,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规律,注意因材施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9)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过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七、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研究前导:调查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红色历史知识的认知状况 |
一、重大事件(节点):红色历史的过程及其时代意义 |
二、革命先辈:引领红色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 |
三、红星照耀中国:二万五千里的人类壮举 |
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大团结 |
五、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
第三章 红色精神的认知状况 |
一、内涵丰富的红色精神 |
二、红色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命运 |
三、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
四、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和传播方式 |
一、红色文化认知的主要媒介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 |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 |
四、传播方式的度与效:从“抗日神剧”说起 |
第五章 史学教育: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路径 |
一、历史学教育的地位与使命 |
二、困境与机遇:红色历史教育的地位 |
三、历史课堂上的收获与反思 |
四、历史学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途径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症结和出路 |
一、调研整体印象 |
二、红色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误区 |
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
附表一:以“红色文化”为关键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列表 |
附表二:100首爱国歌曲名单 |
附表三:全国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
附表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
附表五: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附表六:双百人物名单 |
附表七:第一批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附录八: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含有历史元素的课文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步骤 |
1.4 要解决的问题 |
2 校园文化概述 |
2.1 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 |
2.2 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
2.3 校园文化的功能 |
2.4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
3 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
3.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一乏味 |
3.3 校园制度文化保守僵硬 |
4 建设农村中学校园文化的主要途径 |
4.1 建设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 |
4.2 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
4.3 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
5 建设富有特色的农村中学校园文化———以浦口区兰花中学为例 |
5.1 对个案的宏观描述 |
5.2 校园环境硬件建设 |
5.3 校园软环境建设 |
5.4 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
5.5 基本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文化史的陶冶功能——六谈世界历史教材的编写(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D]. 张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文化史”编纂特点研究 ——以雅集版为例[D]. 贺彩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唐美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效率与民主:20世纪前期美国学校课程变革研究[D]. 朱治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D]. 于惠. 苏州大学, 2017(04)
- [7]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朱洪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8]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版和南一版为例[D]. 郑相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D]. 朱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10]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D]. 李红.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