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街、ST合成获财政补贴(论文文献综述)
周裕恒[1](2020)在《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2017年明确了“租售并举”政策和大力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的基调,到2020年已有大量的企业进驻长租公寓行业,国内长租公寓市场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促使业界逐步开始研究长租公寓及其设计。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高居不下的房价使大部分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群体望而却步,社会现状使租房成为不少青年群体立足城市的首选。其中集中式长租公寓颇受青年群体的青睐。年轻人追求个性生活、社群文化和环境品质,因此面向这一群体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要求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和精细化的运营,强调社区有较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社区文化。而目前我国集中式长租公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上的长租公寓项目良莠不齐或定位模糊,相关的规范引导和设计理论指导也相对比较滞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归纳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设计策略。文章第一章诸论,分析选题的社会背景来源,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述中外相关文献提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实问题,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最后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式和大纲;第二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资料整理分析国内外长租公寓发展历程和相关典型案例,同时基于资料搜集进行田野调查,根据一手资料,总结现状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特点和设计问题;第三章,探讨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相关要素并进行分析,研究个性化设计的问题和切入点;第四章,根据前文的基础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建筑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多个方面探讨并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策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五章,理论结合实际,以研究生阶段跟进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通过设计实践诠释前文提出的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结合长租公寓不同方面的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等多个方面切入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设计策略。
张昊楠[2](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王雪[3](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提出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季雨桐[4](2019)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支柱型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企业一直都是国家与人民最关注的焦点。其发展的健康性与稳定性关系着国泰民生。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经营中不仅存在盈利能力减弱、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竞争能力差等问题,而且各个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还要兼顾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与趋势。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若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率进行有效地评估。那么怎样定义企业的经营效率,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率对企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指导性含义。针对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若干问题与发展瓶颈,要如何利用企业经营效率对房地产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优化,是房地产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之所在。本文运用了两阶段DEA方法对11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数据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得出结论:在2012年至2015年间企业的创收能力要强于盈利能力。在2016年至2017年间,企业的盈利能力要强于创收能力。从地区分类比较来看,在2012年至2017年间,原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即企业的创收能力较强。而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年限划分来看,2012年至2015年,企业主要注重创收效率,2016年至2017年,企业主要注重盈利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房地产上市公司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了Tobit回归模型,并分析得出结论: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企业年龄成正相关。与企业规模(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成负相关。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关系国计民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房地产上市公司应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成本控制、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拓展企业经营规模、精选进入城市,并同时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国家政策相协调,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提供政策支持。
郑国[5](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毕波[6](2018)在《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在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例,我国特大城市常见学校冷热不均、跨区就学、教育分异等问题,对传统的设施规划思维形成挑战。本文融贯有关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为什么不公平”)、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如何定义和识别不公平”)和教育空间规划实践(“如何应对不公平”)的研究,指出从空间规划角度看待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本质,以及规划干预就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北京三个尺度的就学格局研究和美国、日本的就学政策经验反思,本文搭建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路径。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对象不仅限于设施本身,涉及单元空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和连续空间的教育系统再组织。基于教育供给相关理论,规划在较大行政单元层面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角色,在较小功能单元协调多供给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教育需求相关理论,规划在连续空间层面调解就学规模效益、就近入学、学校和社区多元性目标之间的必然矛盾。以不同层面的空间公平评价为技术支撑,规划应当搭建与政策配套的工作路径,构建均衡、就近、包容的就学组团。对于单元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本文跨多个学科整理了相关评价方法集,分类总结了其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定义并识别了北京市域、西城区、通州新城不同区位和群体获得的基础教育资源差异作为评价实证。市域尺度,通过社会空间因子分析和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炼全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的“中心—边缘”分异。内城尺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揭示生源分配机制和三种学区社会空间特征,即内城教育空间的“户籍—文化”分异。近郊尺度,通过问卷调查和GIS建模,揭示实际就学格局公平性,并应用不同可达性模型模拟机会分布,指出近郊教育空间的“收入—区位”分异。三个研究归纳出转型时期首都地区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的描述维度,指出就学政策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本文梳理了学校规划实践的公平范式演变,以及不同公平范式国家美国、日本学区制和就学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嵌入不同层面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指向教育区划调整和就学政策设计的规划工作路径,以及组建数据平台、规划师角色转换的保障策略。最后结合北京市的特征总结,提出以学区为核心的教育区划体系及就学公平政策建议。
刘晓[7](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研究》文中提出有效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对现代社会经济非常重要,尤其对像中国这样处于急速发展而需要大量资本进行投资的国家,有效的市场会将资金——社会储蓄——导向其最高效的用途。公司从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同时公布财务报表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而作为资金的拥有者需要借助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以确保自己的投资保值增值。可以说,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存在天然的关系,投资者在进行股票决策时一般是利用了会计信息的,所以,当会计信息公布时,股票价格会做出显着反映。基于此,上市公司对于财务报表的会计盈余非常重视,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的行为以进行洗大澡或者粉饰财务报表,其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就是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这种被操控的盈余不可能保持持续的高增长,一旦盈余出现下降,股价开始下跌,既造成投资者的损失,也干扰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源功能的实现。因此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证券市场上公司的价值以及如何提高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质量,一直是会计学术界长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规范和实证两个角度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质量和价值相关性。在规范分析方面,从我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5次规定出发,探讨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的内涵与区别。再进一步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分析以非经常性损益为主要手段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经过非经常性损益调整之后的盈余对于上市公司股价产生影响的原因及本质。在实证分析方面,首先从多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状况,进而揭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存在的问题。再以2006-201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并引入变量“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绝对值去考察不同盈余管理程度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价值信息含量,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与股价的相关性越显着。最后,针对以上的研究,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对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质量和公司内部治理提出了建议;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机制提供了一些看法。
徐海涛[8](2012)在《金融支持北京县域经济发展 ——以XX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瞩目,但一个区县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协调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整体承载能力,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瓶颈,尤其是大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要求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尤其是提高远郊区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发展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撑,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区域金融支持能力、对于推动北京市市辖各区县之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作了理论上的梳理,结合北京市各远郊区县自身特点,以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落脚点,探讨了“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的现状,分析以上产业的特征、面临挑战等,重点对以上产业的融资特点、难点以及原因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北京市××县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作用明显,并指出该县存在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北京市县域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具体的操作措施、具体的融资方式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等,力图使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意义。
王翠春[9](2008)在《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设立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壮大到今天的一千多家。巨大的市场在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筹资空间的同时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这个魅力就来自于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价格的潮起潮落、变幻莫测,实际上是市场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和运用质量、债务风险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资本扩张性和公司发展潜力的描述和评价的一种直观反映。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当然会受到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国家宏观政策法规、行业走向、单个企业的重大利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公司的财务质量。理性的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与公司财务质量必然是呈正相关关系。目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容增速,大量的企业涌入资本市场,虽然上市公司多数都是行业中的优秀代表,但是市场经济的经营法则,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上市公司上市后财务质量状况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差别较大。公司的财务质量集中反映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更好地把握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寻找改善和提升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75%左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农”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推动农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企业,把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股份制改造推向市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行业的自身特点和弱质性特征以及经营环境等因素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客观分析和评价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状况,发现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更有建设性扶持农业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本课题的研究以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按照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通过利用主要财务指标一般对比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进行客观地评价。从因子得分出发,采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均值分析和案例结合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逐一探究。同时,2007年正逢新会计准则执行元年,在分析评价中,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上市公司特别是农业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案例分析。在对上市公司整体和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质量的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及其变动与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上述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得出基本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对策建议。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在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结构以及创新予以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研究的内容,既是专门的理论问题,又是后面几章展开的基础。本章首先是对财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内在特征作出界定,分别分析了财务质量的各类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在归纳分析了财务质量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理清了表达公司财务质量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讨论了组织财务质量评价的适宜的方法。第三章,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主要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在对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一般对比分析基础上,对选择的样本公司2006年财务质量状况进行因子分析及对影响综合质量的主因子进行分析;基于2007年新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发生的变化进行因子分析,将两种会计政策环境下的样本公司的财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总结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剖析。第四章,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在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产生发展历程,以便于后续内容的理解。本章同样先使用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一般对比分析,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过去的三年间(2004-2006)财务质量分析评价,对行业的重点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此外,本章还对新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样本公司的财务质量综合得分和诸因子得分,进行Spearman检验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及其诸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阐释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与公司财务质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六章,主要结论与建议。依据上述分析研究与结果,本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提升的通道之中;2、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存在多样化的群体差异性;3、无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个体上看,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形成目前这样的财务质量,原因是多方面的;5、农业类上市公司情况总体上并不理想,但发展势头值得预期;6、总体看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与其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的。笔者提出若干对策建议:1、充分认识提高财务质量的重要性;2、抓住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解决提高公司财务质量的原动力;3、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依托主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公司的财务质量;4、努力抓好创新,依靠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继续加大对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6、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建设成熟稳定的证券市场。
关长海[10](2007)在《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它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高、吸纳就业密集等特点,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为选题,分别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发展预测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文章以服务业理论为原点,阐述了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沿革、定义、分类和特征;随后讨论了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规律;第三章为方法论,确定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因素确定、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第四章从总体概况、现状及问题、重点行业等方面对北京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对国际都市及国内直辖市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在国内处于领先,但与国际都市还有差距,并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北京市现代服务业进行了预测,预计07年底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望突破75%,并提出对策;最后第七章给出结论和创新点,提出了研究展望。论文特色体现在:第一,选题新颖,结构严谨,数据详实;该课题跳出常见的现代服务业研究体系框架,站在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崭新角度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相关问题,且选取的数据尽量地做到准确、新鲜。第二,研究的理论性与实证性并存;本文在综述现代服务业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国际知名大都市如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和国内直辖市如天津、上海、重庆共七个城市比较研究,采用现代统计计量方法评价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第三,注重预测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立足首都实际,综合阐述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从多角度对首都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首都现代服务业建设的政策建议。在具体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上,采用系统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实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现实服务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本文恰当的选取了能够反映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若干指标,建立了现代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与评估,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内涵。
二、金融街、ST合成获财政补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街、ST合成获财政补贴(论文提纲范文)
(1)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长租公寓的兴起 |
1.1.2 当代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租赁需求 |
1.1.3 国内政策 |
1.2 相关概念 |
1.2.1 长租公寓定义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研究 |
1.4.2 国内文献研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发展与现状调研 |
2.1 国外长租公寓发展 |
2.1.1 美国长租公寓发展 |
2.1.2 日本长租公寓发展 |
2.1.3 德国长租公寓发展 |
2.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2.3 国内长租公寓发展 |
2.2.1 市场现状及发展 |
2.2.2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 |
2.4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2.5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现状及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调研分析 |
3.1 开发模式 |
3.1.1 住宅用地自持开发 |
3.1.2 集体用地开发 |
3.1.3 纯租赁住宅用地开发 |
3.1.4 存量改造 |
3.1.5 项目形式 |
3.2 企业类型和运营要素分析 |
3.2.1 企业类型 |
3.2.2 运营要素 |
3.3 租赁群体和品牌定位 |
3.3.1 租赁人群特征 |
3.3.2 生活需求和居住模式 |
3.3.3 品牌定位 |
3.4 个性化设计相关问题 |
3.4.1 概念 |
3.4.2 切入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 |
4.1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 |
4.1.1 居住单元功能空间 |
4.1.2 户型和套型的分类 |
4.1.3 套型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1.4 套型设计模板 |
4.1.5 居所风格 |
4.1.6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策略 |
4.2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 |
4.2.1 公共空间基本分类和层级划分 |
4.2.2 共享空间功能和配比 |
4.2.3 共享空间各功能区的设计要点 |
4.2.4 共享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2.5 共享空间的功能组织与布局 |
4.2.6 交通空间和屋顶花园 |
4.2.7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策略 |
4.3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 |
4.3.1 建筑体量与造型 |
4.3.2 建筑色彩 |
4.3.3 建筑材料 |
4.3.4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策略 |
4.4 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 |
1.共享空间模块设计与组合 |
2.套型模块的多样性 |
3.立面模块的多样性 |
4.套型模块组合的灵活性 |
5.“互联网+”概念 |
6.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策略 |
4.5 地域性设计 |
1.湿热地区气候特点 |
2.自然通风设计 |
3.垂直绿化设计 |
4.外遮阳设计 |
5.地域性设计策略 |
4.6 多业态组合 |
1.联合办公 |
2.零售商铺 |
3.文创空间 |
4.餐饮空间 |
5.多业态组合设计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践——顺德大良嘉德尚境公寓项目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内容 |
5.2 嘉德尚境公寓的个性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
2.3.3 CO_2排放因子 |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
2.4.1 潜在结果框架 |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
2.4.3 回归合成方法 |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
3.2.1 排放现状分析 |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
3.3.1 新车准入管理 |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
5.1.2 模型参数设定 |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
5.3.3 推广替代燃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
6.1.2 车辆活动水平 |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贡献 |
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房地产企业 |
2.1.2 企业经营效率 |
2.1.3 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效率内涵 |
2.2 房地产经营效率理论基础 |
2.2.1 最大与最小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 |
2.3 房地产效率评价 |
2.3.1 效率的分类 |
2.3.2 房地产效率评价方法 |
3 模型构建 |
3.1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 |
3.2 经典CRS和VRS模型介绍 |
3.2.1 CRS模型 |
3.2.2 VRS模型 |
3.3 两阶段DEA模型 |
4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4.1.2 样本数据来源 |
4.1.3 样本数据处理 |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 房地产上市公司DEA效率分析 |
4.3.1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数据结果分析 |
4.3.2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类对比分析 |
4.4 房地产上市公司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4.1 Tobit回归模型概述 |
4.4.2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4.3 Tobit回归模型构建 |
4.4.4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Tobit回归分析 |
4.5 研究结论 |
5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优化对策 |
5.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5.2 加强成本控制 |
5.3 优化企业运营管理 |
5.4 拓展企业经营规模 |
5.5 精选进入城市 |
5.6 房地产企业经营与政策相协调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值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1.1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
1.1.2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趋势 |
1.1.3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2 北京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空间现象 |
1.2.1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
1.2.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 |
1.3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 |
1.3.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
1.3.2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
1.3.3 城市教育通道变迁 |
1.3.4 城镇化快速发展 |
1.4 规划与教育部门已有措施面临的困境 |
1.4.1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传统路径 |
1.4.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均衡措施 |
1.5 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 |
2.1 研究问题 |
2.1.1 认识论问题 |
2.1.2 公平评价问题 |
2.1.3 规划路径问题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意义 |
2.3 案例对象 |
2.3.1 北京市域、内城和近郊案例研究 |
2.3.2 不同公平范式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2.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数据来源 |
2.5 研究框架与论文安排 |
2.5.1 研究框架 |
2.5.2 论文安排 |
第3章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研究 |
3.1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理论 |
3.1.1 空间俱乐部(Club Goods) |
3.1.2 蒂伯特模型(Tiebout Model) |
3.1.3 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 |
3.1.4 教育市场模型(Market-oriented Model) |
3.1.5 小结 |
3.2 基础教育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
3.2.1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 |
3.2.2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
3.2.3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 |
3.2.4 机会地理(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
3.2.5 小结 |
3.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相关理论 |
3.3.1 空间公平(Spatial Equity) |
3.3.2 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 |
3.3.3 小结 |
第4章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研究 |
4.1 单元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 |
4.1.1 单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4.1.2 相关性与模型评价方法 |
4.1.3 小结 |
4.2 连续空间的学校可达性公平评价 |
4.2.1 学校可达性评价基本方法 |
4.2.2 学校可达性公平研究进展 |
4.2.3 小结 |
4.3 离散设施的学校选址与布局优化 |
4.3.1 学校选址布局优化基本模型 |
4.3.2 学校选址布局模型研究进展 |
4.3.3 小结 |
第5章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5.1 学校规划实践及其公平范式演进 |
5.1.1 学校规划1.0:乌托邦时代 |
5.1.2 学校规划2.0:工业时代 |
5.1.3 学校规划3.0:后工业时代 |
5.1.4 3.0 后时代:组织社会生态 |
5.1.5 小结 |
5.2 美国、日本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5.2.1 美国的学区制格局 |
5.2.2 美国的就学反隔离政策 |
5.2.3 日本的教育行政体系 |
5.2.4 日本的就学平等化政策 |
5.2.5 小结 |
第6章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研究 |
6.1 北京市域中小学服务分布与社会空间关系 |
6.1.1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
6.1.2 北京城市基础教育服务分布特征 |
6.1.3 社会空间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
6.1.4 小结 |
6.2 内城学校、学区分异及其社会空间关系 |
6.2.1 西城区学区划分与学校分异 |
6.2.2 典型学区的居住分异与置换 |
6.2.3 学校分异与居住分异的关系 |
6.2.4 小结 |
6.3 近郊就学格局分析与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1 梨园地区实际就学格局分析 |
6.3.2 新城小学空间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3 基于择校模型的空间公平评价 |
6.3.4 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1 空间规划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
7.2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集 |
7.3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研究启示 |
7.3.1 市域:“中心—边缘”分异 |
7.3.2 内城:“户籍—文化”分异 |
7.3.3 近郊:“收入—区位”分异 |
7.4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搭建 |
7.4.1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思路 |
7.4.2 基础教育空间区划体系探索 |
7.4.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政策建议 |
7.5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5.1 研究的创新点 |
7.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西城区教委、中介、家长和学校访谈提纲 |
附录 B 通州区梨园街道中小学生家庭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 |
1.2.2 我国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规定及比较 |
2.1 我国证监会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概念与披露的相关规定 |
2.1.1 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提出与调整 |
2.1.2 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提出与调整 |
2.1.3 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
2.2 国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概念与披露的相关规定 |
2.2.1 美国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
2.2.2 日本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
2.2.3 英国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
2.2.4 国际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
2.3 国内外对非经常性损益规定的主要区别 |
2.3.1 规定机构方面 |
2.3.2 概念及具体项目方面 |
2.3.3 披露方面 |
3 会计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3.1 盈余管理动机的理论分析——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应用 |
3.2 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分析——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应用 |
4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及动机 |
4.1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 |
4.1.1 从上市公司所处板块角度分析非经常性损益 |
4.1.2 从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角度分析非经常性损益 |
4.1.3 从具体项目角度分析非经常性损益 |
4.1.4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
5 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
5.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2 模型的选择与确立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模型回归过程 |
5.3.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模型使用的967家样本上市公司 |
(8)金融支持北京县域经济发展 ——以X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1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 |
2.1.2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
2.1.3 金融约束理论 |
2.1.4 90 年代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
2.1.4.1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2.1.4.2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
2.1.4.3 金融发展因果理论 |
2.2 西方投资理论 |
2.2.1 古典学派的投资理论 |
2.2.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投资理论 |
2.2.3 现代西方投资理论的发展 |
2.3 企业融资理论 |
2.3.1 关于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分析 |
2.3.2 关于金融缺口的分析 |
2.3.3 融资困境的分析 |
3 十二五期间北京县域重点发展产业分析 |
3.1 都市型现代农业状况分析 |
3.1.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
3.1.2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
3.1.2.1 产业形态 |
3.1.2.2 优势与挑战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 |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涵义和特征 |
3.2.2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
3.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1 生产性服务业涵义和特征 |
3.3.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2.1 发展成就 |
3.3.2.2 优势与挑战 |
3.4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1 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和特征 |
3.4.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3.4.2.1 “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
3.4.2.2 “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
4 远郊区县十二五重点产业融资特征及原因 |
4.1 十二五期间北京重点产业融资特征 |
4.1.1 资金需求量旺盛 |
4.1.2 资金来源渠道窄 |
4.1.2.1 内源融资所占比例大 |
4.1.2.2 外源融资难度较大 |
4.1.3 重点行业贷款增速较快,但资金缺口仍较大 |
4.2 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融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企业自身的原因 |
4.2.2 金融体系的原因 |
4.2.3 政府政策的原因 |
4.2.4 社会中介机构的原因 |
5 北京市××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5.1 区域科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
5.1.1 自然条件简介 |
5.1.2 “十一五”期间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状况 |
5.2 北京市××县区域融资状况分析 |
5.2.1 北京市××县区域金融机构融资总体情况 |
5.2.2 北京市××县各主要银行融资情况分析 |
5.2.3 北京市××县十二五期间投资情况分析 |
5.2.3.1 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
5.2.3.2 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
6 政策建议 |
6.1 融资模式建议 |
6.1.1 功能区开发与建设融资模式 |
6.1.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
6.1.3 产业发展融资模式 |
6.2 保障政策建议 |
6.2.1 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架 |
6.2.2 推动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
6.2.3 营造和维护好地方的信用环境 |
6.2.4 完善投资法律环境 |
7 结论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9)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境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6 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 |
2 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 财务质量及其内在要求 |
2.2 财务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2.3 财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分析 |
2.4 财务质量的表达工具分析 |
2.5 财务质量的评价方法选择 |
3. 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
3.1 基于2006 年度的一般分析 |
3.2 基于2006 年度的因子分析 |
3.3 基于2007 年度的一般分析 |
3.4 基于2007 年度的因子分析 |
3.5 新会计准则变化对相关财务指标及其评价的影响 |
3.6 2006 年与2007 年的差异评价:基于主因子的对比分析 |
4.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 |
4.1 发展历程及其财务质量现状的一般分析 |
4.2 基于2004-2006 年度的实证分析 |
4.3 基于2007 年度的实证分析 |
4.4 2004-2006 年度与2007 年度的差异评价:基于主因子的对比分析 |
4.5 准则变化对相关财务指标及其评价的影响 |
5. 财务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以财务质量得分为基础 |
5.1 研究综述 |
5.2 基本思路与方法 |
5.3 具体分析检验过程 |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及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表 |
(10)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与选题 |
1.1.1 现代服务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2 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及其危害 |
1.1.3 论文选题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框架结构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基础与问题分析 |
2.1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
2.1.1 服务业 |
2.1.2 现代服务业 |
2.2 全球经济中的服务业发展 |
2.2.1 全球服务业发展及其规律性 |
2.2.2 全球经济中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
2.3 我国服务业发展分析 |
2.3.1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
2.3.2 关键问题是提高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评价体系建构 |
3.1 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界定 |
3.2 竞争力评价体系与竞争力提升研究 |
3.2.1 竞争力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2 竞争力评价方法 |
3.2.3 竞争力预测与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
3.3 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3.3.1 基本原则 |
3.3.2 因素确定与指标筛选 |
3.3.3 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
4.1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概况 |
4.1.1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
4.1.2 北京市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4.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
4.2.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4.2.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4.3 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分析 |
4.3.1 金融业 |
4.3.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
4.3.3 房地产业 |
4.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3.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4.4 北京市内各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 |
5.1 国际着名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比较 |
5.1.1 纽约 |
5.1.2 伦敦 |
5.1.3 东京 |
5.1.4 香港 |
5.1.5 国际着名都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
5.2 国内直辖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比较 |
5.2.1 上海 |
5.2.2 天津 |
5.2.3 重庆 |
5.2.4 国内直辖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
5.3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5.3.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
5.3.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
5.4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力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与对策 |
6.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 |
6.1.1 预测方法的选取 |
6.1.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
6.2 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6.2.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提升面临的优势与机遇 |
6.2.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提升面临的劣势与挑战 |
6.2.3 促进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4 促进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金融街、ST合成获财政补贴(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D]. 周裕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4]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D]. 季雨桐.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6]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毕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7]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研究[D]. 刘晓.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2)
- [8]金融支持北京县域经济发展 ——以XX县为例[D]. 徐海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2)
- [9]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D]. 王翠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10]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 关长海. 天津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