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系数批处理计算方法

相对系数批处理计算方法

一、相对系数配料计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锦[1](2020)在《Ti基体α/β转变对Ti-B4C体系扩散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对钛基体在β相变温度附近的加速扩散现象的研究,对实现Ti-B4C体系的低温反应烧结、细化组织和性能调控具有积极作用。揭示加速扩散机制及元素的作用规律,阐明原位反应行为和产物特征(形态和尺度等)的影响机制,可为(TiCp+TiBw)/Ti复合材料的组织设计与力学性能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论文首先通过在纯钛中添加O元素调节β相变温度,并在相应β相变温度附近制备Ti-B4C扩散反应偶,结合组织表征确定产物特征和扩散层的厚度,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反应过程的元素扩散行为。最后,通过制备复合材料并考察其组织与力学性能,验证理论成果的可靠性,为高性能(TiCp+TiBw)/Ti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以纯Ti粉末和TiO2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 Ti-2wt%O固溶体,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所制备的试样进行致密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确定了 TiO2分解以及氧固溶进入Ti基体中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2.采用金相法对所制备的加入0、0.25和0.5wt%含量的O元素的Ti-O固溶体α/β相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固溶体的相变温度与O元素含量的关系,并与基于元素分析进行理论计算获得的相变温度进行了对比,发现金相试验法获得的相变温度比理论计算更为准确,确定相变温度分别为990℃、1070℃、1140℃。3.分别以Ti、Ti-0.25wt%O、Ti-0.5wt%O固溶体作为基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相变温度附近四个不同温度下制备了 Ti-B4C扩散偶样品并进行了等温热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表征研究了扩散反应层中TiB2层的厚度,并阐明了温度对B和C原子在Ti中的扩散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在α/β相变温度下TiB2层的厚度均高于其他温度,包括位于β相区的更高烧结温度,证实了钛基体本身的α/β相变能够加速原子在其内部的扩散行为。4.采用指数经验公式对扩散层的厚度和扩散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反应扩散反应机制的n指数均小于0.5,表明在所有温度下Ti-B4C的反应都是扩散控制的,证实了本论文利用钛基体的异常自扩散行为来加速Ti-B4C体系的原位反应切实有效。5.对Ti-0.25wt%O固溶体为基体的(TiCp+TiBw)/T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在Ti基体相变温度下烧结,反应生成的增强相特别是TiB晶须的尺寸明显大于其他温度,甚至是高于相变温度的更高烧结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这与扩散反应偶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与Ti-0.25wt%O固溶体相比,(TiCp+TiBw)/Ti复合材料硬度明显增大,这主要是因为增强相的加入引起的;在钛基体相变温度下烧结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低于其他温度下烧结所制备的相同成分的复合材料,断面分析结果表明弯曲强度的降低是由于粗大的TiB和钛基体的界面在弯曲过程中优先开裂造成的。

许磊[2](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水泥生料配料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合理的原料配比更是后续水泥熟料煅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质量保障。在如今矿产资源日益紧张的工业生产背景下,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水泥生产企业日渐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水泥生料配料作为矿物原材料消耗调度和保证熟料烧成质量的中间环节,是实现满足生产质量要求和降低原材料成本的重要突破口。水泥生料配料首先需要根据熟料三个目标率值对原燃料的配比进行计算,该计算过程主要以质量和成本为目标,利用所得配比为出磨生料提供质量目标和配煤比例。从而在后续生产过程中,仅需按照生料质量目标要求对入磨物料配比进行调整,即可满足原定的配煤比例。并且出磨生料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三个目标率值,从而入磨原材料配比的调整过程中也具有多变量、多约束和多目标等特点,结果造成人工计算量大且生料质量产生剧烈波动等问题。水泥企业为控制出磨生料质量大都安装有生料检测设备,主要有离线分析仪和在线分析仪两种。离线分析仪中的荧光分析仪具有检测滞后的缺点,而在线分析仪中的近红外分析仪也存在无法确定入磨原材料成分的问题,导致生料配料过程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为实现水泥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针对原燃料的配比计算和生产过程中入磨物料配比的调整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设定水泥生料原材料初始配比和生料质量控制目标值,本研究以化验室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的多目标配料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提高水泥质量和降低原材料成本为目标函数,并以实际生产工艺要求为约束条件,实现了水泥生料配料的多目标优化。本研究选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相应的Pareto最优解集。从中选取合理的原燃料初始投料配比后,以此作为设定出磨生料质量控制目标值和原燃料下料比例的基础技术数据。(2)针对离线分析仪检测滞后的弊端,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磨机相关变量对生料氧化钙成分进行监测,从而避免因检测和调整周期过长导致生料质量波动大等问题。为进一步量化磨机变量参考标准,本文建立了基于LS-SVM的生料氧化钙测量模型。以该模型测量值与生产目标值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离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优化专家系统,从而对生料氧化钙含量的稳定性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调配过程中原材料配比的优化设定。(3)针对在线分析仪磨后应用过程中存在原材料成分不确定性影响,本文分析并提取了原材料配比和氧化物的实时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原材料成分计算策略。该方案解决了计算过程中数据维数过多和掩盖数据真实波动等问题,提高了原材料成分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出磨生料四种氧化物成分与控制目标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经处理转换为单目标优化模型之后,选取SQP优化算法对原材料配比进行求解,以此确保水泥出磨生料质量的合格与稳定。(4)根据文章的研究成果,利用VB编程语言、Freelance 2019软件和SQL Server2008数据库进行软件编程和数据存储。主要设计开发了优化界面、原材料成分计算程序和基于生料CaO测量模型的配料优化专家系统模块,并利用CBF软件搭建的仿真平台测试程序运行效果,以验证本研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沈常玉[3](2019)在《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厨房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汽以及油烟污染物。烹饪油烟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态污染物(烟气VOCs),不仅污染室内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目前有关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中餐馆排油烟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为开发适用于中式烹饪商业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综述了各国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将各方法划分三类:热平衡法、质平衡/控制风速法与估算法。对于油烟发生量较少但散热量较大的厨房,在灶具信息较全面时可优先考虑热平衡法计算排风量(如西式餐厅);对于油烟发生量和散热量均较大的厨房(如中餐厅),可先依据质平衡法确定排风量,再采用热平衡法校核。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排风量所需参数不全时,可依据估算法进行排风量计算。(2)本文对天津市41家中餐厨房排油烟系统进行调研,包括灶具,排烟罩、净化设备、排风机、排放形式、补风形式及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等。结果显示:厨房主要灶具为炒灶,厨房面积大于20m2时,灶具总数为4个左右;56.25%的厨房其排烟罩为三面靠墙布置;净化器多为末端静电或复合静电式(98.04%);厨房的补风形式分别为邻室补风(100%)、室外空气渗透(68.3%)、机械补新风(29.3%)与空调送风(17.1%);根据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得出,厨房灶头数超过4个时,需将清洗周期控制在2个月内。(3)在中餐馆,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总体热舒适和全年湿感受偏舒适的比例分别为35.00%与45.00%,均优于无机械补风的厨房(20.59%与26.47%)。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4)本文以炒灶为例,基于CFD-Fluent技术对商业厨房炒灶排风系统进行模拟,以CO2和C6H6为代表因子对不同排风量下烹饪气态污染物的排出情况与工作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可保证气态污染物排出的排风量范围为1500m3/h~1750 m3/h,为商业厨房通风系统排风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张燕华[4](2019)在《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废钢铁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与铁矿石原料相比,具有明显的资源和低碳优势。在国家节能减排背景下,积极推动废钢铁再制造是钢铁工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于2017年12月底启动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将钢铁行业列为首批8个重点行业之一,该举措成为加快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有力“推手”。随着碳减排措施在具体生产环节中的不断落实,碳排放已然成为企业在制定生产调度方案时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低碳环境下,研究如何科学地制定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方案,以实现核心生产工序间的有效协调及子系统之间的高度协调运作,从生产调度层面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废钢铁再制造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再制造生产调度的优化目标,基于再加工子系统和再熔炼子系统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生产环节,对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优化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废钢铁再加工与电弧炉配料整个生产过程,考虑工艺约束、物料平衡等因素,设计了碳排放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经济成本与碳交易成本总和的低碳调度优化模型。将该模型与只考虑经济成本的模型进行比较,从理论方面论证了该模型在碳减排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一步通过数值实验探讨了碳限额、碳价及碳交易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该研究实现了废钢铁再加工子系统与再熔炼子系统之间的高度协调运作,从整体上减少了物质损耗和碳排放。(2)针对废钢铁炼钢模铸生产过程,设计了碳排放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makespan与碳排放的双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等待时间受限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采用概率更新机制的种群增量学习算法。该算法结合炼钢模铸生产工艺要求将标准的2维概率矩阵扩展为3维矩阵,建立新的更新机制,利用概率模型产生每代种群;由于对解的基因位执行概率选择操作,算法能够对优质解的排列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学习,可在较短时间内求得高质量的调度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makespan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企业依据生产任务和碳排放环境选择综合目标最优化的生产调度方案提供有效方法。(3)针对工艺路径相同的废钢铁炼钢连铸生产过程,设计了碳排放计量方法,考虑工艺约束因素,构建了最小化makespan与碳排放的双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炉次驻留时间受限、连铸阶段批量生产、准时开浇的强约束特征,提出了改进的种群增量学习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概率模型产生每代种群,对问题解空间执行较高效率的全局搜索;设计了融合时间窗后向推移法的局部搜索算法同时优化双目标;由于在全局和局部搜索之间达到了较好平衡,算法有能力获得问题的优良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只考虑经济指标最优化的调度结果相比,该优化模型可以在优化经济指标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且调度方案满足驻留时间上限,从而有效降低了重调度风险造成的碳排放。(4)针对复杂工艺路径的废钢铁炼钢连铸生产过程,设计了碳排放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makespan、碳排放、炉次最大等待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中目标种类多,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等问题,提出了求解此问题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该算法结合复杂工艺路径特征和工艺约束条件,设计了四层染色体编码方式,采用基于操作顺序的倒推解码方法,利用逆向计算安排炉次加工时间并消解时间冲突;快速非支配排序的个体评价及基于拥挤距离的多样性保持策略使算法达到了较好的求解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的求解既能为调度决策者提供各目标有效均衡的折中方案,又能提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满意调度方案。本文的研究工作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废钢铁再制造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为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在低碳环境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王中豪[5](2019)在《水泥熟料灼烧基配料计算法》文中认为分析了目前水泥配料计算方法中的缺陷,提出了水泥熟料灼烧基配料计算方法,可一次性计算出符合配料要求的物料配比,具有准确度高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四组分配料计算,可同时满足熟料KH和SM及IM三个率值要求,在三组分配料计算中,设置了率值符合度系数,在满足熟料KH要求的同时,可灵活选择SM和IM两个率值的符合程度。

王浩杰[6](2019)在《MOH半柔性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装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易养护、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在搅拌站及一系列大型设备的参与建设,传统沥青路面也暴露出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而MOH材料,是近年来半柔性路面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刚柔相济、常温施工、节能环保的优势,且专用设备产生的环保效益、成本效益等问题有待于研究。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比较研究了MOH半柔性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装备,具体内容如下:(1)从施工工艺出发,采用单项比较法、综合比较法,对MOH半柔性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装备的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效益、环境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对MOH材料拌合、摊铺施工装备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2)根据比较方法一致性要求,选定原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汽车型号及运输距离,以此通过理论计算法与定额计算法得到了施工装备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效益等指标的量化值,并通过现场实测法得到了两种路面搅拌设备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测量值,各项指标分别单项比较,得到MOH半柔性路面施工装备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节能环保优势,验证了MOH材料专用施工装备的环保性能,也有利于MOH材料专用施工装备的推广与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3)通过指标层次划分、专家经验判断法确定指标权重及二级指标赋值,建立了综合比较评价模型,将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污染物排放、成本效益等指标作为一个整体,从主观定性到客观定量的综合比较与评价两种路面施工装备。并与单项比较结果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装备环保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可行性。

左文强[7](2018)在《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与收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密实混凝土又称“自流平混凝土”,是近几十年来建筑工业中最重要的发明和应用之一。由于其具有普通振捣混凝土所不具备的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优异性能,同时其免振捣性还显着降低了施工噪声并且节省了劳动力,因此其逐渐成为建筑材料中不可替代的一类高性能混凝土。然而,由于组成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种类复杂,在工程实践中,自密实混凝土的组分性质或含量难免由于各种人为或环境原因发生波动,使得其工作性能发生显着变化,导致结构的硬化性能和耐久性劣化;此外,大量胶凝材料的使用也显着增加了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变形和开裂风险。本文针对自密实混凝土的上述鲁棒性和体积稳定性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包括不同尺度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的控制因素分析和鲁棒性评估模型的建立、低胶凝材料含量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其鲁棒性分析,以及自密实混凝土体积收缩和减缩剂减缩机理研究等内容。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多尺度研究分别从水泥净浆、砂浆以及混凝土尺度研究了组分变化对拌合物自密实性能的关键参数屈服应力的影响规律。在水泥净浆尺度上,研究了聚合物型减水剂对不同水泥颗粒的等温吸附行为,以及不同水泥体积含量和减水剂掺量下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变化规律;在砂浆尺度和混凝土尺度上,分别测试了不同砂体积含量对砂浆屈服应力的影响以及不同集料体积含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对混凝土屈服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与其名义粒径和水泥颗粒表面间的分开距离成反比,同时随其在浆体中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砂浆和混凝土尺度的屈服应力则随其所含集料的相对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相对体积分数接近临界值0.80时,拌合物屈服应力开始呈数量级的变化。(2)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模型的建立在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多尺度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出影响自密实混凝土屈服应力的关键参数为:减水剂的实际掺量与其饱和掺量之比()、水泥颗粒在净浆中的体积分数((8)以及集料的体积分数((6),并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鲁棒性评估模型。在建立的鲁棒性模型基础上,分别依据标准和实际情况变动自密实混凝土的组分含量,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实际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的主要因素为拌合水和集料体积分数的变化。同时,采用鲁棒性等深图显示了不同水灰比和基体含量(集料相对体积含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在上述关键参数变化下鲁棒性的大小情况。(3)低胶材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理论及其鲁棒性基于颗粒堆积理论研究了低胶凝材料含量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基于多尺度的分析方法,认为集料中小于0.60 mm的颗粒与水泥净浆组成稳定的基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拌合物各性能的设计阈值:流动性方面,集料中大于0.60 mm的颗粒的相对体积含量对拌合物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性方面:提出了相对基体厚度的概念,当其值高于某一临界值时,拌合物具有较好的通过性,此时可以避免粗颗粒间的互锁现象;稳定性方面,当拌合物离析倾向较高时,应当增加基体的屈服应力或者增加配合比中集料的体积含量;力学性能方面,混凝土的强度随其集料总表面积的增大而降低,在不影响拌合物新拌性能的前提下,应采用较低的砂体积率以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最后给出了颗粒级配优化曲线中指数的选取范围,从而为采用颗粒级配优化曲线指导低胶材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提供理论依据。依据工程实践中典型的组分含量波动情况,以一种拌合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组分含量变动下自密实混凝土的鲁棒性。研究表明,相比硬化性能,新拌性能在组分含量波动时更加敏感。提出了鲁棒性向量的概念,并采用向量的范数评估鲁棒性的大小。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组分及不同测试性能对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的影响程度,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自密实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研究了传统聚醚型减缩剂和新型聚合物型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收缩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其减缩机理。结果表明,减缩剂的加入可有效降低自密实混凝土和水泥净浆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传统聚醚型减缩剂的减缩机理为其对水泥基材料内部毛细负压的降低,及其早期结构内部膨胀应力的增加的综合作用;对于新型聚合物型减缩剂,其对体系早期水泥水化明显的调节作用导致体系内部相对湿度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降低了毛细负压,进而起到了对体系收缩变形的抑制作用。其他性能方面,聚醚型减缩剂的掺入对自密实混凝土新拌和力学性能几乎无影响,而聚合物型减缩剂的掺入使拌合物中减水剂掺量明显减少,同时含气量稍有增加进而导致硬化后抗压强度略有下降。

杨泽宇[8](2018)在《PC构件中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及温度应力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周期短、服役寿命长、性能优越、质量可控、绿色环保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应用。由于混凝土预制件对存在特殊要求,易于发生混凝土流动性差、填充效果不好、预制构件钢筋布置密集或厚度尺寸较小导致难以人工振捣等问题。如何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到预制件的加工中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在总结了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试件的强度、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为自密实混凝土的可靠性设计和应用型推广提供基础科学依据。通过固定砂石体积法和全计算法等两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了 27组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的配合比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得蒸养制度下试件的出窑强度和28d龄期强度,分析了原材料比例对自密实混凝土品部件试件出窑强度和28d龄期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佳配合比,分析了配合比中不同参数对试件强度的影响。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模型,推导出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水胶比和砂率同强度之间的插值函数关系式,并运用此模型预测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验证发现模型预测的强度值与试验所得的强度值相比只有4.51%的误差,说明模型可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试配工作。鉴于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易收缩开裂的现象,分析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应用热弹塑性理论,提出考虑自密实混凝土徐变影响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应力场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探究自密实混凝土热弹塑性本构关系。应用有限单元法,采用COMSOL软件对自密实混凝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温度场和应力、应变的一般规律,剖析配合比、养护条件对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以及变形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表面散热和内部水化反应分布的差异使试件内部和表面层产生温度差,导致试件内外温度应力的差距和试件硬化过程中变形的差异,当变形差到达一定值后最终导致试件出现开裂。

刘旭[9](2017)在《水平定向穿越回拖过程管道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非开挖地下管道敷设中越来越受关注。管道回拖作为水平定向穿越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顺利完成回拖工程任务才能确保整个工程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白费。由于各种施工条件的限制,管道回拖作业开始后必须要一次性完成施工,中间不能暂停,因此,在回拖工作进行前,对管道进行力学分析,预先优选相关施工参数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对水平定向穿越技术以及管道回拖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回拖作业过程中使得管道产生弯曲的三个位置对管道回拖安全施工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三个重要位置分别为:管道入土前的上提位置和直线段之间过渡的弯曲段。通过对管道回拖作业施工参数分析,给出了重要参数推荐值以便后续参数分析取值和工程计算使用。(2)完成了管道上提过程力学分析。在管道上提过程分析中,通过对现有管道上提有限元计算模型和验证实验中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简化了模型中并没有真实参与计算的次要部件,建立了新的管道上提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将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新有限元模型在保证了同样较高的准确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速度,可以代替原有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在该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大弯曲梁模型推导了管道上提理论模型,并根据边界条件采用数值迭代方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利用该理论计算方法对某一工程进行实例计算,通过与有限元分析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指导现场管道上提作业。(3)推导了适合大口径管道的回拖力预测计算公式。本文通过对弯曲段管道进行力学分析,建立了弯曲段管道回拖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推导了的弯曲段回拖力增量计算公式。结合各直线位置回拖力计算公式,建立了刚度绞盘效应下回拖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求解管道在任意时刻的回拖力。最后通过对三个实例的计算结果发现,新的回拖力计算模型相比其他回拖力计算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可用于大口径管道回拖力预测计算。(4)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对管道穿越过程中,管道上提工程以及弯曲段中人为可控的重要施工参数进行了影响分析,并给出了实例工程中可以选择的最佳参数推荐以及影响结果。该参数推荐与影响分析,可为今后的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李俊萍[10](2014)在《磷矿对脲硫酸复肥工艺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清洁型脲硫酸复肥工艺,考察了我国磷矿的分布、成分、分类以及影响磷矿适应性的因素;研究磷矿物化参数对脲硫酸分解磷矿转化率的影响对磷矿进行评价;使用简单、快捷的数学软件MathCAD进行了复混肥配料计算,并对复混肥原料生产成本最低条件下脲硫酸分解磷矿所要达到的磷矿转化率进行了实验验证。所得磷矿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物化参数判断一种磷矿应用于脲硫酸复肥工艺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的转化率。因为磷矿物化参数与一定条件下的磷矿转化率具有如下定性关系:一种磷矿的反应活性系数、二氧化碳系数、比表面积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大于另外一种磷矿的同样两个参数时,该种磷矿的转化率一般要高于另外一种磷矿。如开阳矿和云南矿反应活性系数、二氧化碳系数分别为98.51、0.475和94.14、0.194,比表面积分别为4.21和5.56;四川矿和胡集矿的反应活性系数、二氧化碳系数分别为99.60、0.451和91.62、0.184,比表面积分别为3.307和3.913。这两组磷矿的共同特点是反应活性系数、二氧化碳系数均较大,但比表面积较小,磷矿转化率却较高,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比表面积对磷矿转化率的影响小于反应活性系数和二氧化碳系数的共同影响。同样,二氧化碳系数和反应活性系数遵循以上规律。2)使用MathCAD软件在约束条件下进行计算,确定一种磷矿应用于脲硫酸复肥工艺成本价格最低时的硫酸用量、脲硫酸配比以及所要达到的磷矿转化率。并可根据复混肥品位选择不同品位、不同成分的磷矿进行配料计算以优化选择磷矿,达到高效利用磷矿资源的目的。如云南矿计算结果显示当硫酸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0%、硫酸分解磷矿的转化率为80%时,此时如果成本价格最低,则脲硫酸配比中尿素的摩尔比值R2≤1.7。当硫酸用量为110%、脲硫酸配比为2.5、转化率90%时能使原料成本达到脲硫酸复肥工艺的较低价格。3)进行评价试验验证硫酸用量、脲硫酸配比等约束条件下该种磷矿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的转化率。评价试验所用云南矿适宜的硫酸用量为110%,脲硫酸配比为2.5,选用ABS作为活化剂较优。在一定的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矿浆含水量的条件下,当硫酸用量为110%、脲硫酸配比为2.5、添加ABS活化剂时磷矿转化率达到78.30%。4)磷矿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除了磷矿品位以及反应活性之外还包括磷矿中的杂质含量。如相同温度下磷矿中MgO含量不同时料浆黏度随MgO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相同MgO含量的料浆黏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输送时对料浆黏度的要求可以通过控制原料杂质含量、水含量以及温度来满足。所以,氧化镁含量对脲硫酸分解磷矿料浆黏度的影响规律可以为磷矿对工艺的适应性判断提供依据。

二、相对系数配料计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对系数配料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Ti基体α/β转变对Ti-B4C体系扩散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钛及钛合金
    1.2 钛基复合材料
        1.2.1 基体的选择
        1.2.2 增强相的选择
        1.2.3 TMCs的制备方法
    1.3 Ti-B_4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Ti-B_4C体系的制备原理
        1.3.2 (TiC_p+TiB_w)/Ti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
        1.3.3 (TiC_p+TiB_w)/T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3.4 存在问题
    1.4 金属的异常扩散与相变行为
        1.4.1 金属的异常扩散行为
        1.4.2 合金元素对钛相变温度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实验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 实验原料及试验设备
    2.3 实验操作方法
        2.3.1 TiO_2在Ti中的分解与固溶过程研究
        2.3.2 Ti-O固溶体的制备及其相变温度测定
        2.3.3 Ti-B_4C扩散偶的制备与热处理
        2.3.4 (TiC_p+TiB_w)/Ti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2.4.1 致密度测试
        2.4.2 物相组成分析
        2.4.3 成分分析
        2.4.4 显微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
        2.4.5 维氏硬度测试
        2.4.6 弯曲强度测试
3 Ti-O固溶体的制备及其相变温度测定
    3.1 TiO_2在Ti中的分解与固溶
        3.1.1 相组成
        3.1.2 微观形貌
        3.1.3 致密度
        3.1.4 显微硬度
    3.2 Ti-O固溶体α/β相变温度测定
        3.2.1 混合粉末形貌
        3.2.2 微观形貌
        3.2.3 致密度
        3.2.4 理论相变温度计算
        3.2.5 金相法测定相变温度
    3.3 Ti-O固溶体硬度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β相变温度附近Ti-B_4C体系的加速扩散反应
    4.1 扩散层组织结构分析
    4.2 扩散层的厚度测定
    4.3 β相变温度的加速扩散现象
    4.4 扩散反应动力学
    4.5 本章小结
5 β 相变温度附近(TiC_p+TiB_w)/T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1 混合粉末的显微形貌分析
    5.2 复合材料的相组成
    5.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5.3.1 OM金相分析
        5.3.2 SEM形貌分析
        5.3.3 EPMA元素含量分析
        5.3.4 晶须尺寸测量
    5.4 复合材料的性能
        5.4.1 致密度
        5.4.2 硬度
        5.4.3 弯曲强度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2)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生料配料研究现状
        1.2.2 多目标优化在配料领域应用现状
    1.3 文章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水泥生料配料工艺简介及多目标优化方案
    2.1 本章引言
    2.2 水泥生产工艺
        2.2.1 水泥生产流程简介
        2.2.2 水泥生产过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
    2.3 水泥生料配料过程分析
        2.3.1 生料配料的目的及内部关系
        2.3.2 生料配料难点分析
    2.4 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生料原燃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3.1 多目标优化问题描述及分析
    3.2 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
        3.2.1 优化变量选取
        3.2.2 目标函数建立
        3.2.3 约束条件
    3.3 基于NSGA-II的水泥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3.3.1 多目标优化算法及约束处理
        3.3.2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3.3.3 数据分析与参数设置
        3.3.4 仿真效果及优解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离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优化控制研究
    4.1 基于离线分析仪的配料特点分析
    4.2 利用磨机运行参数的配料优化研究
        4.2.1 磨机状态参数与生料成分关系
        4.2.2 磨机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4.2.3 优化模型的建立
    4.3 基于LS-SVM的生料Ca O测量模型研究
        4.3.1 LS-SVM算法简介
        4.3.2 模型变量选取及时间匹配
        4.3.3 数据预处理及建模训练
    4.4 基于专家系统的配料优化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在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5.1 问题分析及设计思路
        5.1.1 近红外在线分析仪介绍
        5.1.2 基于生料成分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案
    5.2 基于在线分析仪的原材料成分计算研究
        5.2.1 原材料成分的不确定性分析
        5.2.2 原材料成分计算原理分析
        5.2.3 原材料成分计算策略研究
    5.3 基于水泥生料成分控制的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5.3.1 生料成分控制目标值的制定
        5.3.2 基于成分控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及求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优化系统架构设计
    6.2 优化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6.2.1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6.2.2 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6.2.3 优化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6.2.4 优化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6.3 系统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设计标准综述
        1.2.1 国外标准综述
        1.2.2 国内标准综述
    1.3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研究及运行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2.1 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
        2.1.1 国内外排风量计算方法分类
        2.1.2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概述
        2.1.3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特点
    2.2 商业厨房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2.2.1 影响因素介绍
        2.2.2 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2.3 案例计算
    2.4 小结
第3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实地调研
    3.1 调研对象及信息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信息概述
    3.2 厨房灶具类型数量及布置现状
    3.3 排油烟系统现状
        3.3.1 排烟罩
        3.3.2 油烟净化设备
        3.3.3 排风机类型
        3.3.4 排放形式
    3.4 补风系统现状
        3.4.1 补风形式
        3.4.2 补风系统现状分析
    3.5 计算排风量与调研的设备铭牌风量对比
    3.6 排放口油脂堆积现状
        3.6.1 油脂堆积现状
        3.6.2 油脂堆积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厨师室内环境问卷分析
    4.1 问卷基本信息
    4.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4.2.1 不同补风形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4.2.2 不同排风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4.3 小结
第5章 商业厨房单灶通风系统模拟
    5.1 模型建立
        5.1.1 厨房单灶物理模型
        5.1.2 湍流模型
        5.1.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5.2 结果分析
        5.2.1 速度分布
        5.2.2 温度分布
        5.2.3 CO_2浓度分布
        5.2.4 C_6H_6浓度分布
        5.2.5 厨师工作区风速、温度、CO_2及C_6H_6浓度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保责任规制、产业升级驱使废钢铁再制造发展
        1.1.2 我国废钢铁再制造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战略依据
        1.1.3 废钢铁再制造低碳生产开辟经济环保新途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研究
    2.2 废钢铁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研究
        2.2.1 废钢铁再加工子系统生产调度研究
        2.2.2 废钢铁再熔炼子系统生产调度研究
    2.3 生产调度层面的碳排放研究
    2.4 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研究
    2.5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章 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系统生产流程及碳排放因素分析
    3.1 废钢铁再制造系统概述
        3.1.1 废钢铁再制造概念和内涵
        3.1.2 废钢铁再制造的特征
    3.2 废钢铁再制造系统流程及碳排放环节分析
        3.2.1 废钢铁再制造一般流程
        3.2.2 废钢铁再制造子系统及碳排放关键环节
    3.3 碳排放相关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成电弧炉配料的废钢铁再加工低碳生产调度优化
    4.1 问题提出背景
    4.2 问题描述及参数定义
        4.2.1 问题描述
        4.2.2 参数定义
    4.3 模型构建
        4.3.1 碳排放的度量
        4.3.2 建立模型
        4.3.3 理论分析
    4.4 仿真实验
        4.4.1 三种优化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
        4.4.2 碳价和碳限额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钢铁炼钢模铸低碳生产调度优化
    5.1 问题提出背景
    5.2 问题描述及参数定义
        5.2.1 问题描述
        5.2.2 参数定义
    5.3 模型构建
        5.3.2 碳排放的度量
        5.3.3 建立模型
        5.3.4 模型转换
    5.4 算法设计
        5.4.1 编码方式
        5.4.2 算法步骤
    5.5 仿真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艺路径相同的废钢铁炼钢连铸低碳生产调度优化
    6.1 问题提出背景
    6.2 问题描述及参数定义
        6.2.1 问题描述
        6.2.2 参数定义
    6.3 模型构建
        6.3.2 碳排放的度量
        6.3.3 建立模型
    6.4 算法设计
        6.4.1 编码方式
        6.4.2 时间窗后向推移局部搜索算法
        6.4.3 IPBIL搜索策略
        6.4.4 IPBIL算法步骤
    6.5 仿真实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复杂工艺路径的废钢铁炼钢连铸低碳生产调度优化
    7.1 问题提出背景
    7.2 问题描述及参数定义
        7.2.1 问题描述
        7.2.2 参数定义
    7.3 模型构建
        7.3.2 碳排放的度量
        7.3.3 建立模型
    7.4 算法设计
        7.4.1 染色体编码、解码、初始种群的生成
        7.4.2 交叉和变异
        7.4.3 剪枝
        7.4.4 选择
    7.5 仿真实验
        7.5.1 优化结果分析
        7.5.2 三种碳排放政策下的调度方案选择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学术论文与参与项目列表

(5)水泥熟料灼烧基配料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物料基准及成分换算
    1.1 应用基
    1.2 干燥基
    1.3 灼烧基
2 熟料中煤灰掺入量计算
3 水泥熟料四组分配料计算
    3.1 符合熟料石灰饱和系数KH要求的关系式
    3.2 符合熟料硅酸率SM要求的关系式
    3.3 符合熟料铝氧率IM要求的关系式
    3.4 熟料中灼烧基物料配比计算
    3.5 灼烧生料中灼烧基物料配比计算
    3.6 生料中干基物料配比计算
    3.7 水泥熟料四组分配料计算实例
4 水泥熟料三组分配料计算
    4.1 符合熟料石灰饱和系数KH要求的关系式
    4.2 符合熟料硅酸率SM要求的关系式
    4.3 符合熟料铝氧率IM要求的关系式
    4.4 同时兼顾硅酸率SM和铝氧率IM要求的关系式
    4.5符合熟料KH要求同时兼顾SM和IM两个率值的灼烧基物料配比计算公式
    4.6灼烧生料中灼烧基物料配比计算
    4.7生料中干基物料配比计算
    4.8水泥熟料三组分配料计算实例
5 结束语

(6)MOH半柔性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装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施工工艺及装备组合对比分析
    2.1 施工工艺比较
        2.1.1 边界与范围划分
        2.1.2 MOH半柔性路面施工工艺
        2.1.3 传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2.2 施工装备组合比较
        2.2.1 半柔性路面常温施工装备
        2.2.2 传统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2.2.3 其他施工装备
    2.3 比较方法的选择
        2.3.1 比较方法基础与分类
        2.3.2 比较方法基本要求
        2.3.3 比较方法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工装备能耗与成本效益比较研究
    3.1 运输条件选择
        3.1.1 运输机械设备
        3.1.2 原材料运输距离
    3.2 能耗与成本效益分析
        3.2.1 能耗
        3.2.2 成本效益
    3.3 能耗计算与比较
        3.3.1 原材料运输阶段
        3.3.2 混合料拌合阶段
        3.3.3 混合料运输阶段
        3.3.4 混合料摊铺阶段
        3.3.5 混合料碾压阶段
        3.3.6 能耗比较
    3.4 成本效益计算与比较
        3.4.1 成本效益计算
        3.4.2 成本效益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工装备环保效益比较研究
    4.1 环保效益分析
        4.1.1 温室气体排放
        4.1.2 其他环境污染物排放
    4.2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与比较
        4.2.1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4.2.2 温室气体排放比较
    4.3 其他环境污染物排放测量与比较
        4.3.1 其他环境污染物排放测量
        4.3.2 其他环境污染物排放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工装备综合比较与评价
    5.1 多指标整体比较
    5.2 综合比较评价模型建立
        5.2.1 专家经验判断法
        5.2.2 指标层次划分
        5.2.3 确定指标权重
        5.2.4 二级指标赋值细则
        5.2.5 建立综合比较评价模型
    5.3 综合比较与评价
        5.3.1 综合比较
        5.3.2 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与收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CC的起源和特点
        1.1.2 SCC的应用
    1.2 研究现状
        1.2.1 SCC的配制方法
        1.2.2 SCC的工作性能评价
        1.2.3 SCC的流变学特性
        1.2.4 SCC的鲁棒性
        1.2.5 SCC的收缩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SCC流变性能的多尺度分析研究
        1.4.2 SCC鲁棒性评估模型的建立
        1.4.3 低胶凝材料含量SCC的设计
        1.4.4 SCC鲁棒性的范数评价方法
        1.4.5 掺SRA水泥基材料的减缩机理研究
    1.5 本文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性质
        2.1.1 胶凝材料
        2.1.2 集料
        2.1.3 减水剂
        2.1.4 减缩剂
    2.2 试验方法
        2.2.1 SCC流变性能的多尺度研究
        2.2.2 低胶材SCC配制及鲁棒性研究
        2.2.3 收缩性能研究
第三章 SCC流变性能的多尺度研究
    3.1 引言
    3.2 聚合物的等温吸附
    3.3 水泥净浆尺度的屈服应力研究
        3.3.1 不同配比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
        3.3.2 净浆屈服应力的Yodel模型拟合
        3.3.3 水泥颗粒表面与表面的分开距离
        3.3.4 水泥净浆的逾渗体积分数
    3.4 砂浆尺度的屈服应力研究
        3.4.1 不同配比砂浆的屈服应力
        3.4.2 砂浆屈服应力的Chateau-Ovarlez模型
    3.5 混凝土尺度的屈服应力研究
        3.5.1 集料体积含量对混凝土屈服应力的影响
        3.5.2 粗细集料比例对混凝土屈服应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CC鲁棒性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鲁棒性模型的建立
        4.2.1 SCC屈服应力评估模型
        4.2.2 SCC的鲁棒性指数
        4.2.3 模型中变量与各组分含量的数值关系
    4.3 SCC鲁棒性的评估
        4.3.1 SCC组分波动范围的相关标准和文献
        4.3.2 模型中变量随组分含量变化的计算实例
        4.3.3 SCC鲁棒性评估——鲁棒性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胶材SCC配制理论及其鲁棒性
    5.1 引言
    5.2 低胶材SCC的设计研究
        5.2.1 颗粒堆积理论
        5.2.2 颗粒堆积试验
        5.2.3 低胶材SCC工作性与力学性能试验
        5.2.4 颗粒堆积与SCC工作性的关系
        5.2.5 颗粒级配优化曲线
    5.3 低胶材SCC的鲁棒性
        5.3.1 低胶材SCC的鲁棒性试验
        5.3.2 SCC鲁棒性的范数定义
        5.3.3 SCC鲁棒性的范数评价
        5.3.4 鲁棒性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5.3.5 鲁棒性范数评价方法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CC收缩变形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SRA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6.2.1 SRA对水泥净浆自收缩的影响
        6.2.2 SRA对水泥净浆水化行为的影响
        6.2.3 SRA对水泥净浆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
        6.2.4 SRA对水泥净浆内部RH的影响
        6.2.5 SRA对孔溶液的影响
        6.2.6 SRA对水化晶体产物的影响
    6.3 SRA的减缩机理分析
        6.3.1 掺SRA净浆收缩应力的发展
        6.3.2 掺SRA净浆膨胀应力的发展
        6.3.3 SRA1和SRA2的减缩机理
    6.4 SRA对SCC性能的影响
        6.4.1 SRA对SCC新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6.4.2 SRA对SCC自收缩的影响
        6.4.3 SRA对SCC干燥收缩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SCC流变性能的多尺度研究
        7.1.2 SCC鲁棒性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鲁棒性分析
        7.1.3 低胶材SCC的配制理论及其鲁棒性研究
        7.1.4 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研究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成果

(8)PC构件中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及温度应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装配式建筑国内外发展史
    1.2 自密实混凝土
        1.2.1 自密实混凝土发展状况
        1.2.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现状
        1.2.3 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开裂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试验
    2.1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 固定砂石体积法
        2.1.2 全计算法
        2.1.3 配合比的确定
    2.2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试验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结果
        2.2.3 试验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预测
    3.1 面向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神经网络
        3.1.1 神经元模型
        3.1.2 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3.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其强度关系
        3.2.1 原始样本数据
        3.2.2 数据归一化处理
        3.2.3 确定隐层神经元数
        3.2.4 权值和阈值的计算
        3.2.5 输出层结果模型
    3.3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
    4.1 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4.1.1 自密实混凝土的开裂现象
        4.1.2 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影响因素
    4.2 自密实混凝土内热传导模型
    4.3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4.3.1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单元求解方法
        4.3.2 自密实混凝土热物理学参数
        4.3.3 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热与绝热温升的计算
        4.3.4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场模拟过程
        4.3.5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应力
        4.4.1 温度应力的影响因素
        4.4.2 自密实混凝土徐变分析
        4.4.3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4.4.4 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应力数值模拟
    4.5 改善自密实混凝土温度收缩的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水平定向穿越回拖过程管道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道穿越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管道吊装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回拖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水平定向穿越技术及管道回拖作业分析
2.1 水平定向穿越铺管技术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施工流程
    2.1.3 现场布置
    2.1.4 技术优点和难点
2.2 管道回拖概述
    2.2.1 管道吊装分析
    2.2.2 弯曲段管道回拖分析
2.3 初始参数分析
    2.3.1 主要参数分析
    2.3.2 初始参数取值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吊装过程管道强度分析
3.1 管道吊装有限元模型分析
    3.1.1 前期模型分析
    3.1.2 验证实验
    3.1.3 有限元模型优化
3.2 实例分析与验证
3.3 最佳上提高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道上提最佳施工参数分析
4.1 管道吊装理论模型建立
    4.1.1 物理模型建立
    4.1.2 轴力分析
    4.1.3 模型简化
    4.1.4 数学模型建立
    4.1.5 边界条件
4.2 梁模型求解分析
    4.2.1 小曲率梁变形分析
    4.2.2 大曲率梁变形分析
4.3 求解计算
    4.3.1 迭代求解流程分析
    4.3.2 大挠度梁数值积分求解
    4.3.3 软件实现
4.4 实例计算与分析
4.5 吊点载荷影响分析
4.6 管道轴力影响分析
4.7 出土角影响分析
4.8 最佳起吊位置分析
    4.8.1 起吊B位置
    4.8.2 起吊间距
    4.8.3 最佳吊点组合
    4.8.4 最佳位置敏感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弯曲段管道力学研究
5.1 有限元接触理论
    5.1.1 接触过程的非线性
    5.1.2 接触面条件
    5.1.3 接触问题的一般求解过程
5.2 弯曲段管道回拖有限元模型建立
    5.2.1 模型简化及假设
    5.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5.3 实例计算与分析
    5.3.1 计算参数
    5.3.2 结果分析
5.4 连续弯曲轨迹对回拖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回拖力计算
6.1 关键点选取
6.2 弯曲段管道回拖力计算
    6.2.1 弯曲效应
    6.2.2 刚度绞盘效应
    6.2.3 实例计算与分析
6.3 直线段管道回拖力计算
    6.3.1 地面段
    6.3.2 下行段
    6.3.3 水平段
    6.3.4 上行段
6.4 关键点回拖力计算
6.5 回拖力计算软件介绍
    6.5.1 GB50423-2007计算法
    6.5.2 卸荷拱计算法
    6.5.3 整体绞盘计算法
    6.5.4 刚度绞盘算法
6.6 实例计算与分析
6.7 配液降浮减阻技术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磷矿对脲硫酸复肥工艺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评价方法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磷矿对某种工艺的适应性评价试验
        1.2.2 脲硫酸复肥工艺研究现状
        1.2.3 磷化工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我国磷矿及其工艺适应性研究
    2.1 国内磷矿的分布与成分
    2.2 磷矿对工艺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磷矿的分类
    2.4 小结
3 磷矿物化性质的评价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3.2 实验部分
        3.2.1 磷矿比表面积的测定
        3.2.2 磷矿二氧化碳系数的测定
        3.2.3 反应活性系数及抗阻缓系数的测定
        3.2.4 脲硫酸分解磷矿转化率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讨论
    3.4 小结
4 配料计算及评价试验研究
    4.1 配料计算
        4.1.1 计算方法
        4.1.2 计算过程示例
        4.1.3 计算结果与讨论
    4.2 评价试验研究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方案
        4.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结论
        5.1.2 创新点
    5.2 问题与展望
        5.2.1 存在的问题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相对系数配料计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Ti基体α/β转变对Ti-B4C体系扩散反应的影响[D]. 许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D]. 许磊. 济南大学, 2020(01)
  • [3]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D]. 沈常玉. 天津大学, 2019(01)
  • [4]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研究[D]. 张燕华. 东南大学, 2019
  • [5]水泥熟料灼烧基配料计算法[J]. 王中豪. 中国水泥, 2019(10)
  • [6]MOH半柔性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装备比较研究[D]. 王浩杰. 长安大学, 2019(01)
  • [7]自密实混凝土鲁棒性与收缩性能研究[D]. 左文强. 东南大学, 2018(01)
  • [8]PC构件中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及温度应力预测[D]. 杨泽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9]水平定向穿越回拖过程管道力学研究[D]. 刘旭.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
  • [10]磷矿对脲硫酸复肥工艺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研究[D]. 李俊萍. 郑州大学, 2014(02)

标签:;  ;  ;  ;  

相对系数批处理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