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用电子调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任佳敏[1](2021)在《HID灯电子镇流器功率调节与恒定控制》文中提出高强度气体放电(High intensity discharge,HID)灯具有光效高、显色好、寿命长等优点,现已成为绿色照明工程中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HID灯的负阻特性,需要配搭镇流器共同使用。根据周围环境对HID灯光照的不同要求,对电子镇流器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使HID灯可以工作在半功率或全功率状态等状态,可以达到调光的目的,节约电能,同时,针对因灯管型号不同和灯管老化等原因引起HID灯功率波动问题,对HID灯进行恒功率控制,可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本文基于PL3106芯片和SG3525驱动控制芯片,设计了一款250W HID灯两级式电子镇流器样机,在原有的模拟电路基础上,采用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选用调频调光控制方式,通过调节SG3525芯片输出驱动信号的频率,改变半桥逆变电路开关管的导通频率,实现250W HID灯功率从半功率到全功率之间变化的调光控制和额定功率状态下的恒功率控制。通过对两级式电子镇流器进行研究,使用Saber仿真软件对HID灯电子镇流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对理论控制原理进行验证,基于PL3106芯片编写调试软件程序,制作调试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电子镇流器可以在半功率或全功率等状态下运行,实现了调光控制,当负载功率波动时,HID灯可以工作在恒功率状态,实现了恒功率控制。
李良[2](2021)在《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文中提出金红石相VO2是一种较理想的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热致变色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相变机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VO2还存在以下问题,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1)相变温度较高,为68℃;(2)VO2的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对器材的要求较高;(3)颜色为不易被人们接受的棕黄色,且相变前后没有颜色变化,不利于智能窗的推广和效果展示;(4)单纯的VO2薄膜的太阳光调制力较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亟需克服这些问题来实现VO2在智能窗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选择用固相热致变色配合物与VO2制备双层的复合结构来改善二氧化钒的性能。首先通过球磨法制备出了钨掺杂的VO2纳米粉体,选择V2O5为钒源,活性炭为还原剂,用球磨法制备出了W掺杂的VO2粉体,降低其相变温度;其次,制备了两种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和[Cu(dieten)2](Cl O4)2,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制备出热致变色配合物薄膜;通过双层结构将热致变色配合物薄膜与VO2薄膜复合,并对复合薄膜的性质进行了各种测试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用球磨法制备了W掺杂VO2粉体并进行表征。通过对VO2粉体的XRD表征,确认其为单斜相(M)VO2;通过对VO2粉体的DSC表征,证明了制备出的VO2粉体具有热致相变行为,相变的临界温度Tt=39.8℃和滞后宽度(?)Tt=13.7℃,证明了由于W的掺杂,有效地降低了VO2纳米粉体的相变温度,用SEM对VO2粉体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粉体为粒径在50~100 nm的颗粒,大小均匀,符合使用要求。(2)用VO2纳米粉体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出二氧化钒薄膜,并进行了光学性质测试。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在20℃和80℃下250~26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学透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VO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降低,说明基于VO2纳米粉体所制备出的薄膜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调制力,在可见光透过率(Tlum)为81.34%左右时,太阳光调制能力((?)Tsol)为3.37%。(3)探究了固相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与VO2的复合。制备出了铜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并利用DSC和TGA表征了配合物的相变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配合物的相变温度与二氧化钒的接近。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成膜聚合物材料,与配合物制备成热致变色薄膜,并与VO2复合制备了双层结构薄膜,并分别对VO2薄膜、配合物薄膜、复合薄膜进行了光学性质测试。就外观来说,复合薄膜保留了单纯的配合物薄膜的热致变色效果,在温度升高时由翠绿色变为黄色;就光学性质来说,VO2薄膜在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对太阳光辐射具有调制作用,但配合物薄膜在可见区的透过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复合薄膜中VO2的太阳光调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配合物与VO2复合后的[(CH3CH2)2NH2]2Cu Cl4-VO2复合薄膜光学性能有所降低,但是这种复合方式保留了配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质和VO2在近红外的调节效果,说明双层复合结构是一种可行的复合方式,只是配合物的光谱随温度的变化无法改善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性能,因此可以保持双层的复合结构不变,在热致变色配合物的选择上做改变。(4)探究了固相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u(dieten)2](Cl O4)2与VO2的复合。将配合物[Cu(dieten)2](Cl O4)2的热致变色薄膜覆盖在VO2薄膜的表面,获得[Cu(dieten)2](Cl O4)2-VO2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保留了配合物薄膜在可见光的调制力和热致变色效果,同时具有VO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的调节能力。与单纯的VO2薄膜相比,复合后的薄膜太阳光调制能力(?)Tsol(%)由3.37%提升到5.72%,并且与之前的复合方式相比,此法工艺简单,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与VO2粉体的相变温度切合,这种复合方法将有利于VO2智能窗的推广,且此复合薄膜具有性质稳定、变色温度范围小、制备工艺简便的优点,为热致变色VO2复合薄膜的实际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陈庆豪[3](2020)在《基于DMD的高动态近红外牙齿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医学牙齿成像中,由于牙釉质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近乎透明,因此,可利用近红外成像检测牙齿疾病。但是在近红外场景下,由于牙齿厚度不均,在使用普通的近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对牙齿进行成像时,动态范围有限,获取的图像会出现高曝光部位,导致部分牙齿信息丢失,医生无法准确观察到牙齿的病变信息,限制了近红外成像在牙齿检测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近红外光下牙齿图像的动态范围是目前近红外光牙齿检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数字微镜器件(DMD)的高动态近红外光牙齿检测技术。基于DMD芯片独特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对进入图像传感器光强的像素级调节。通过调节牙齿不同位置的近红外光强摄入量的不同来改变图像曝光度,在保持图像正常曝光部分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高曝光部分的光强摄入量,便可以有效地减少图像高曝光程度,使得图像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到近红外光下因牙齿厚度不均造成的高亮或较暗图像的细节信息,从而实现整个牙齿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提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和PWM脉冲调制相结合的光强调节算法。该算法考虑了DMD的镜片数量和图像传感器像素大小,设计了4:1的对应关系,保证了DMD镜片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时加快了光强调节速度,调光所需步骤仅为传统方式的1/4。在保证系统帧频设计要求的前提下(40帧/秒),采用DDR2 SDRAM对图像数据进行缓存,该缓存方式缩短了DMD翻转过程中对数据的加载等待时间,成功实现了DMD的8位灰度图像的翻转控制。结合两种设计策略成功使得成像系统动态范围增加了60.21dB。系统主要包括光学光路成像系统、上位机处理软件和DMD硬件控制平台三部分。其中光学光路成像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DMD微镜镜片与图像传感器光学调节。上位机处理软件主要功能是实现相机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光强调节算法的实现,设计了手动调光与自动调光相结合的上位机控制方式,提高了调光效率,使DMD控制过程更加人性化。DMD硬件控制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图像数据的写入和清除、复位以及镜片浮空的控制。基于DMD的高动态近红外成像系统测试实验表明,本系统在采用图像动态范围为48dB的近红外相机的前提下,对模拟的高动态场景进行成像,调光结果满足观测需求,整幅图像对比度较强,不存在过饱和区域。且测试不同调光权值下的成像效果证明本系统确实具备调节进入图像传感器的光束强度的目的。本文对近红外光照射下的4组牙齿进行检测成像,调光后的牙齿图像可看观察到调光前曝光过度区域的牙齿轮廓及细节信息,调光后的牙齿图像更加清晰。
琚慧[4](2020)在《媒介情境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协同更新》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与公共建设转型期的挑战,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越发受到关注,而媒介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在信息时空的压缩下,空间的特征与属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已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原有的空间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传统的美学规律受到冲击,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也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本研究以媒介情境的视角,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媒介情境理论建构、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变迁原因、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外在显示特征、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媒介情境理论的建构,主要包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和媒介情境下的新发展、新需求。本研究将媒介相关理论引入建筑学范畴,通过对国内公共空间的演变与媒介相应的协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现象总结分析了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变迁原因和外在显示特征,从媒介的演化对社会情境、空间感知、公众行为造成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媒介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针对新媒介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新趋向,提出新媒介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方法。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提出协同更新策略。在以往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案例中,大多数都是从形式、功能、空间等传统的建筑学手法出发,重视这些可视之物,而忽略了同时隐形存在于现场的信息流,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当前建筑学的领域,而是从蓬勃发展的新领域中提取要素来拓宽建筑学的概念。因为城市的复杂性,任何带有绝对含义的视角、价值观等都将被证明是片面的、狭隘的,所以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也是开放的,没有“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之分。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另一种视角来认识城市公共空间,是对以往研究的一种补充。本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探究媒体的归档和传输能力的改变,媒介的信息储存能力和移动能力的提升,对城市实体公共空间在结构上的重塑、在形式上的重构、在空间景观上的重现;对城市虚拟公共空间在社会情境上的解构、在空间感知上的颠覆、在个人行为上的引导。本研究将媒介情境视角作为应对城市公共空间转型的工具,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更新,从媒介影响人群的底层逻辑入手,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协同更新方法,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型期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时代设计思路,对未来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陈琪[5](2020)在《双稳三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致变色器件(Electrochromic Device,ECD)在建筑节能材料、电子显示、防伪装备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成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可逆金属电沉积型ECD具有多色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传统的电沉积型ECD只能在通电状态下工作,在断电状态下难以维持器件着色状态的长期稳定,大大增加了能耗,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开发无需电压维持的ECD对降低器件能耗和拓展应用场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并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WO3纳米岛状颗粒粗糙表面的双稳-三态沉积型ECD。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可逆金属电沉积型ECD粗糙层的制备方法。粗糙层结构是形成金属可逆电沉积型ECD黑色态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透明基底上通过Ag诱导生长WO3纳米岛状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WO3纳米颗粒大小和形貌稳定、可重复性高、制备方式简单。在研究中利用HNO3溶液对样品表面处理45 s使样品透过率提升,通过工艺探索与样品表征发现溅射功率200 W、氧气流量40 sccm、氩气流量54 sccm、工作压强4.2×10-11 Pa、溅射时间30 min,1.6 mol/L的HNO3溶液处理45 s后的样品透过率最高约为77.7%,颗粒尺寸直径主要在300 nm左右,RMS粗糙度为74.1nm,颗粒尺寸较均匀,适合作为可逆金属电沉积型ECD的粗糙层。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制备了基于WO3纳米岛状颗粒粗糙表面的传统可逆金属电沉积型三态ECD。通过对该器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出器件初始态透过率约为67.9%,黑态透过率最低为2.5%,镜面态反射率最高达95.4%,器件黑态着色响应时间约为11 s,黑态褪色响应时间约为22 s,镜面态着色响应时间约为8 s,镜面态褪色响应时间约为16 s,经过500次CV循环测试结果显示其电化学性能保持稳定。此外,由于传统打孔结合热封膜的封装方式使得器件的密封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侧边开口的方式,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辅助封装材料改善了器件的密封性,器件放置7天后依旧保持有效。最后,制备了基于离子液体的双稳-三态沉积型ECD。在基于WO3纳米岛状颗粒粗糙表面的传统三态器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ITO透明电极表面用氧等离子体轰击和(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溶液预处理以及在电解质中引入离子液体构造阴离子阻隔层,实现了一种双稳-三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基于三组不同的离子液体1-丁基-3-乙基咪唑溴盐([BEIM]Br)、1-己基-3-甲基咪唑溴盐([HMIM]Br)、1-己基-3-丁基咪唑溴盐([HBIM]Br)制备了三组器件并对三组器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基于离子液体的[BEIM]Br的器件整体性能较好,其初始态透过率大约为66.5%,黑态透过率低至2%,镜面态反射率高达98.3%。器件撤掉电压作用后黑态稳定时间达30.4 min,镜态稳定时间约16.7 min,实现了器件断电后着色的稳定性。此外,本文分析了引入离子液体对器件电致变色性能影响的机制,对进一步提升器件的光调制幅度以及长期稳定性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郭若菡[6](2019)在《汽车螺栓紧固件断裂失效的断口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汽车需求量逐年提高,汽车制造商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和产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汽车制造商持续努力的方向。在汽车装配作业中,螺纹连接是制约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螺栓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由断裂导致的承载能力失效。高效分析螺栓紧固件的失效原因对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螺栓的失效分析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分析过程,对于断口的研究是螺栓断裂失效分析的重点。零件断裂的断口承载着断裂失效最主要的信息,记录了裂纹起始、扩展到最终断裂的全过程,借助仪器设备可以从断口上获取多种证据,为判断断裂的原因及其与设计、材质、工艺和环境的联系提供依据。本文运用断口分析方法,对四种典型的汽车用螺栓断裂失效原因开展研究,结合螺栓受力分析和材料分析,验证断口分析方法对汽车螺栓紧固件断裂失效分析的有效作用,从而实现快速有效地进行螺栓紧固件断裂的失效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对发动机进气凸轮轴固定螺栓和中央地板隧道隔板螺栓断裂失效原因开展研究。采用断口分析方法,对断口宏观分析发现螺栓没有塑性变形,断口平整,断口表面的放射状花样以夹杂物为中心向外扩展。通过断口微观分析,确定夹杂物的成分主要为氧化铝和氧化钙等非金属氧化物。判定螺栓断裂的原因是由于螺栓母材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降低螺栓的强度,导致在装配拧紧过程中的非正常断裂。对底盘连接电机螺栓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研究。采用断口分析方法,通过断口宏观分析发现螺栓发生塑性变形,螺栓拧紧痕迹不均匀。结合断口的微观分析,判定螺栓断裂的原因是由于装配时预紧力不够,使螺栓发生疲劳弯曲断裂。对发动机气缸盖罩螺栓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研究。采用断口分析方法,通过断口分析确定,螺栓断裂的原因是在反松拆装时,因为不能顺利被拧出,导致螺栓承受过大载荷发生断裂。
刘文茜[7](2019)在《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别于一般民用建筑,医疗建筑内部科室繁多、医疗流程复杂、电气设备精细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医院建筑电气设计是医院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大型医院面临着改建、扩建的要求。由于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旧区改造综合医院与新建综合医院在电气设计方面有诸多差异之处,对新旧院区建筑整体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电气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改造中新建医院综合楼的电气设计实例,分析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的电气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工程设计的案例实践,从负荷预测、供配电方案设计、配电系统设计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电气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的设计思路,重点分析旧区改造新建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方案的设计要点以及差异性,为日益增多的综合医院改造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在旧区改造新建医院综合楼电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障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不同医疗场所的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电气工程设计,重点关注医院负荷、供电系统、应急保障、低压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设计、消防报警等方面的可靠性设计。此外,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原有医院院区综合楼之间的关联性,加强新旧楼结合的电气保护设计,将新建医院综合楼单体电气工程与整个医院园区电气工程系统进行统筹研究、一体化设计,为以后远期改扩建预留空间,保障整个医院建筑电气工程的可靠性。
管光海[8](2019)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课程。通用技术是指当代技术体系中较为基础、在日常生活应用中较为广泛、育人价值较为丰富,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对于通用技术这门新设立的课程来说,先进的课程理念如何落地,独特价值的育人目标如何实现,都对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2017年我国新修订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出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的适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使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在2017年至2018年两年时间内,历经两次面向教师的实施和一次基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形成两次迭代,最终产生三个版本的教学设计。在研究中,运用实验、观察、访谈和收集实物的方法,研究获得所需的一手资料,并从基于教师使用、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对比、学生过程性表现、学生反思体会、课堂教学观察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情境、任务、活动、基本问题为主线的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秉持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学习的理念,提出技术学习要注重个人真实性、世界真实性、学科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与传统教学设计偏重于任务分析、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相比,该模式更注重任务设计,强调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有意义的完整任务确定后,教学设计各要素应围绕着任务而展开,不同的任务调用不同的知识,任务的变化带出所需的知识学习,最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由此,任务设计重于任务分析、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兼顾结构化知识与完整任务、注重单元设计,构成了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理念。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内容所承载的素养或能力,初步确定任务。第二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内容,剖析技术知识特性,确定素养要素和水平,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任务表现量规。第三阶段为完整任务的详细设计。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追求真实、复杂、多变的问题情境,强调设计真实的完整任务,并且强调要提供任务的支持与指导。在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中,任务群的设计是重要的步骤之一。任务群不仅强调任务之间的排序,而且强调各任务之间需要有紧密的内在逻辑与联系。本研究提出了大概念引领的任务群与大过程引领的任务群两种类型。模式检验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评估聚焦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吸引力、效率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于发现聚焦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与优化。实验研究以设计能力发展为例,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反思体会的分析以及课堂教学观察结果都表明,聚焦任务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任务的支持与指导对学生设计有较大的帮助。研究发现,聚焦任务教学设计模式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对教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及指导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而且对教学实施有较高的要求。研究还表明,高中学生的设计过程是聚焦方案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大量认知策略的运用,包括比较、权衡与决策、迭代与优化、深度优先的策略与宽度优先的策略。作为一项实践性与理论性兼顾的研究,本研究构建的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供技术课程教师使用以及其他教师参考。
蔡蓬勃[9](2019)在《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煤矿事故发生后,井下环境错综复杂,气温升高,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增大,环境极其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冒顶和二次爆炸事故,救援队员贸然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会对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研发可以替代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探测环境的矿用救援机器人对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课题来源于重庆多朋科技有限公司的ZRK矿用救援机器人横向课题。本文针对ZRK救援机器人定制设计一套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满足井下黑暗环境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需求,采集井下音视频数据并回传至救援指挥中心,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对比不同的方案,最终选用了以S5PV210为平台的音视频采集方案。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模块化思想设计,由处理器单元、视频单元、音频单元、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等组成。针对井下实际情况,视频单元采用高灵敏度、大尺寸1/2MCCD摄像头搭配波长为850nm的第三代点阵式红外LED的主动视频采集技术实现低照度视频采集,选用低功耗的TVP5150视频编码芯片对摄像头输出的PAL制式电视信号进行模数转化和亮色分离,输出标准的ITU-R BT601数字视频信号供S5PV210处理器压缩和远传;音频单元选用WM8960音频编解码器对电容式驻极采集的模拟电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IIS接口将数字音频数据传送给S5PV210处理器处理。供电单元设计了反接、瞬态抑制、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采用“Buck+LDO”的方式实现电压的转换,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提供USB接口、串口和以太网/WIFI接口,方便数据的上传、下载和远传。系统电路安全按照本质安全技术原理设计,满足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音视频采集系统功耗小于7.5W,能够实现一般环境及全黑环境下的音视频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远传,黑暗环境下可视距20m,满足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高国源[10](2019)在《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研究初探 ——以新媒体求职中心为例》文中指出建筑除了为人类社会生活提供物质场所外,还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是一种信息媒介。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双向互动为特点的新媒体,它影响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使人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在技术、内容与形式方面具有了新媒体的特征,体现出了与传统表达方式的不同。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与观念对建筑的信息表达技术、内容、形式的影响,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特征与表达方式,并以新媒体求职中心为例,对其信息表达的特点、需求进行分析与针对性设计,从而讨论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方式在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特征以及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设计对象讨论其设计应用。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从新媒体的定义以及建筑的媒介性出发,研究了新媒体的特征以及其对建筑表达的信息的影响,分析与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特征。然后基于总结的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表达特征,对现有的建筑外围护界面、建筑内部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信息表达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对应于新特征的表达方式。最后选取了信息服务类建筑中具有特定信息表达需求的求职中心为例,调研分析了使用人群对信息表达的需求以及现有求职中心在信息表达上的不足,结合已研究的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方式,从界面与空间角度提出了适合于新媒体求职中心的信息表达策略,并通过设计练习的方式,对基于信息表达的新媒体求职中心的界面与空间进行设计操作,从而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方式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范围、相关概念解析,研究方法、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特征:1.采用了数字化的信息表达技术2.表达的信息内容由静态信息变为动态与交互的信息3.建筑与其表达的信息高度融合。第三、四章结合案例分别探讨了建筑外围护界面与建筑空间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具体研究了:1.信息的显示方式,2.信息的组织构成方式,3.信息的互动方式。第五章在前文归纳的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对设计对象的选择原因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新媒体求职中心的信息表达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并介绍了设计操作的成果。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全文约63000字,图表120例。
二、汽车用电子调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用电子调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1)HID灯电子镇流器功率调节与恒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ID灯及电子镇流器 |
2.1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简介 |
2.1.1 HID灯特性 |
2.1.2 HID灯发光原理 |
2.2 电子镇流器的优点 |
2.3 HID灯电子镇流器基本拓扑结构 |
2.3.1 三级式电子镇流器 |
2.3.2 两级式电子镇流器 |
2.3.3 单功率级式电子镇流器 |
2.4 功率调节控制原理分析 |
2.5 功率调节控制方式 |
2.5.1 调频调光控制方式 |
2.5.2 调压调光控制方式 |
2.5.3 调占空比调光控制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镇流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两级式电子镇流器主电路 |
3.1.1 EMI滤波电路 |
3.1.2 整流电路 |
3.1.3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3.1.4 高频逆变电路 |
3.1.5 启动电路 |
3.1.6 电源电路 |
3.2 控制芯片的选择 |
3.2.1 PL3106 控制芯片 |
3.2.2 SG3525 控制芯片 |
3.3 驱动控制电路调频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功率与恒功率控制电路设计及软件仿真 |
4.1 调功率与恒功率控制原理分析 |
4.1.1 调功率与恒功率控制 |
4.1.2 调功率与恒功率控制电路设计 |
4.2 电子镇流器电路软件仿真 |
4.2.1 调功率控制仿真 |
4.2.2 恒功率控制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程序设计 |
5.1 主程序设计 |
5.2 ADC采样程序 |
5.3 电压有效值程序 |
5.4 PWM调制程序 |
5.5 保护程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 |
6.1 电子镇流器PCB实物图 |
6.2 调功率控制实验结果 |
6.2.1 全功率运行实验波形 |
6.2.2 75%功率运行实验波形 |
6.2.3 半功率运行实验波形 |
6.3 恒功率控制实验结果 |
6.3.1 功率负载为40?实验波形 |
6.3.2 功率负载为38?实验波形 |
6.3.3 功率负载为34?实验波形 |
6.3.4 功率负载为32?实验波形 |
6.4 硬件电路与仿真电路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窗简介 |
1.2 二氧化钒的结构性质及其相变机理 |
1.3 二氧化钒改性的研究现状 |
1.3.1 掺杂 |
1.3.2 核壳结构 |
1.3.3 复合薄膜 |
1.4 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及其变色机理 |
1.4.1 配合物几何构型改变 |
1.4.2 配体交换 |
1.4.3 配位模式改变 |
1.4.4 单体-二聚或多聚的转变 |
1.4.5 自旋交叉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H_3CH_2)_2NH_2]_2CuCl_4-VO_2复合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表征分析 |
2.4.1 相变性质和耐候稳定性能分析(DSC\TGA) |
2.4.2 光学特性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
2.4.3 形貌分析(SEM) |
2.4.4 结构分析(XRD) |
2.4.5 成分分析(FTIR) |
2.5 合成与制备 |
2.5.1 VO_2粉体的制备 |
2.5.2 [(CH_3CH_2)_2NH_2]_2CuCl_4的合成 |
2.5.3 VO_2薄膜的制备 |
2.5.4 [(CH_3CH_2)_2NH_2]_2CuCl_4薄膜的制备 |
2.5.5 [(CH_3CH_2)_2NH_2]_2CuCl_4-V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2.6 表征与性能测试 |
2.7 结论 |
第三章 [Cu(dieten)_2](Cl O_4)_2-VO_2复合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 合成与制备 |
3.4.1 配合物[Cu(dieten)_2](ClO_4)_2的合成 |
3.4.2 [Cu(dieten)_2](ClO_4)_2薄膜的制备 |
3.4.3 [Cu(dieten)_2](ClO_4)_2-VO_2复合体系的制备 |
3.5 表征与性能测试 |
3.6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DMD的高动态近红外牙齿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牙齿检测研究现状 |
1.3 近红外牙齿检测高动态成像方式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动态牙齿成像系统介绍 |
2.1 DMD介绍 |
2.1.1 空间光调制器 |
2.1.2 DMD的光学性质 |
2.1.3 DMD的工作原理 |
2.2 图像传感器 |
2.3 光学光路成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MD调光算法的选择 |
3.1 DMD调光原理及动态范围分析 |
3.2 空间灰度调制 |
3.3 时间灰度调制 |
3.4 本文优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MD驱动设计 |
4.1 DMD硬件控制平台 |
4.1.1 USB数据传输 |
4.1.2 DDR2读写控制模块 |
4.1.3 LVDS差分信号传输模块 |
4.2 DMD驱动时序控制 |
4.3 DMD驱动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5.1 数据采集方案 |
5.2 掩模生成及图像处理 |
5.3 上位机与DMD控制板通信协议 |
5.4 上位机软件功能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功能调试与实现 |
6.1 像元匹配处理 |
6.2 系统成像测试 |
6.2.1 高动态成像测试 |
6.2.2 近红外牙齿成像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媒介情境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协同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型需求 |
1.1.2 媒介的快速发展 |
1.1.3 城市公共空间与媒介理论的融合趋势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1 城市公共空间 |
1.2.2 媒介情境 |
1.2.3 协同更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基础理论 |
2.1.1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双重含义 |
2.1.2 媒介相关公共空间的形式 |
2.1.3 新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需求 |
2.2 媒介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媒介理论演变 |
2.2.2 新媒介的城市信息传播及特点 |
2.2.3 媒介与空间的相互转化 |
2.3 媒介演化对城市实体公共空间的影响 |
2.3.1 传播速度与城市实体网络结构变迁 |
2.3.2 传播内容与城市公共空间形式变迁 |
2.3.3 媒介技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变迁 |
2.4 媒介演化对城市虚拟公共空间的影响 |
2.4.1 宏观层面社会情境的影响 |
2.4.2 中观层面空间感知的影响 |
2.4.3 微观层面公众行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介情境下公共空间发展趋向 |
3.1 公共空间的社会情境融合 |
3.1.1 权威主导的社会情境 |
3.1.2 信息分享促成的自由情境 |
3.1.3 官场文化与市井文化的对抗与博弈 |
3.2 媒介化的空间感知特征 |
3.2.1 感知差异下的媒介再现公共空间 |
3.2.2 传播倾向下的媒介反馈公共空间 |
3.2.3 媒介与公共空间结合的新型态立面 |
3.3 公众行为定制与空间整合 |
3.3.1 新时空观念与身体两重性 |
3.3.2 位置媒体与公共空间的结合 |
3.3.3 个人体验定制化与公共空间智能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媒介与公共空间的协同更新策略 |
4.1 宏观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虚实协同并行 |
4.1.1 虚拟实体协同更新原则 |
4.1.2 空间去中心化结构重组 |
4.1.3 数据开源反馈系统架构 |
4.2 中观城市公共空间形式的媒介传播导向 |
4.2.1 视觉感知导向的空间设计 |
4.2.2 城市虚实互动营销设计 |
4.2.3 公共空间媒介新立面 |
4.2.4 非视觉感知介入的细节体验性空间 |
4.3 微观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公众体验性定制 |
4.3.1 事件导向的游牧空间 |
4.3.2 位置媒体导向的个性化定制 |
4.3.3 参与式体验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双稳三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致变色器件简介 |
1.2.1 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2 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指标 |
1.2.3 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现状 |
1.2.4 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种类与性质 |
1.3.2 离子液体的发展 |
1.3.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Ag-WO_3 纳米岛状粗糙表面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Ag-WO_3 粗糙表面的制备 |
2.2.1 制备原理与方法 |
2.2.2 工艺参数 |
2.3 实验表征 |
2.3.1 结构和表面形貌表征 |
2.3.2 光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g-WO_3 纳米岛状结构的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 |
3.1 引言 |
3.2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3.2.1 电解液的制备 |
3.2.2 瞬态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3.2.3 器件实物及电极表面微结构表征 |
3.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3.3.1 电致变色性能分析 |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离子液体的双稳态电致变色器件 |
4.1 引言 |
4.2 双稳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4.2.1 基于三组不同离子液体的电解液的制备 |
4.2.2 器件的制备 |
4.3 器件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4.3.1 光学特性测试 |
4.3.2 响应时间测试 |
4.3.3 稳态性能测试 |
4.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汽车螺栓紧固件断裂失效的断口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螺栓紧固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1.2 螺栓紧固件失效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螺栓的失效形式 |
1.2.2 螺栓断裂失效的分析方法 |
1.2.3 断口分析在螺栓断裂失效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分析仪器和设备 |
2.1 螺栓受力分析仪器 |
2.2 材质与组织分析仪器 |
2.3 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
2.4 断口分析仪器 |
3 断口分析法对发动机进气凸轮轴固定螺栓断裂失效的研究 |
3.1 背景信息 |
3.2 受力分析 |
3.3 材质与组织分析 |
3.3.1 化学成分分析 |
3.3.2 金相组织分析 |
3.4 力学性能分析 |
3.4.1 硬度试验 |
3.4.2 拉伸应力试验 |
3.5 断口分析 |
3.5.1 断口宏观分析 |
3.5.2 断口微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断口分析法对中央地板隧道隔板螺栓断裂失效的研究 |
4.1 背景信息 |
4.2 受力分析 |
4.3 断口分析 |
4.3.1 断口宏观分析 |
4.3.2 断口微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断口分析法对底盘连接电机螺栓断裂失效的研究 |
5.1 背景信息 |
5.2 受力分析 |
5.3 材质与组织分析 |
5.3.1 化学成分分析 |
5.3.2 金相组织分析 |
5.4 力学性能分析 |
5.5 断口分析 |
5.5.1 断口宏观分析 |
5.5.2 断口微观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断口分析法对发动机缸盖罩螺栓断裂失效的研究 |
6.1 背景信息 |
6.2 受力分析 |
6.3 材质与组织分析 |
6.3.1 化学成分分析 |
6.3.2 金相组织分析 |
6.4 力学性能分析 |
6.5 断口分析 |
6.5.1 断口宏观分析 |
6.5.2 断口微观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需求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建筑功能概述 |
2.3 电气设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负荷及供配电方案 |
3.1 本工程负荷分级确定 |
3.2 本工程电力负荷的可靠性选择 |
3.3 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和分析 |
3.4 考虑充电桩预留负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配电系统设计 |
4.1 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
4.2 低压供配电末端设计 |
4.3 应急保障设计 |
4.4 电缆选择及线路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其他电气系统设计 |
5.1 照明系统设计 |
5.2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
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5.4 新旧楼地网间电气隔离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
1.1.2 普通高中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呼唤 |
1.1.3 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问题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技术课程 |
1.3.2 教学设计 |
1.3.3 完整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 |
1.4.2 教学设计历史回顾 |
1.4.3 教学设计发展新动向: 面向完整任务 |
1.4.4 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 |
1.5.3 资料分析 |
1.5.4 成文方式 |
1.6 全文结构 |
1.7 本部分小结 |
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 面向技术课程 |
2.1 理解素养导向的技术课程 |
2.1.1 技术课程目标的演变与理解 |
2.1.2 技术课程内容的历史考察与理解 |
2.1.3 倡导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学习 |
2.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与迭代 |
2.2.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1版本: 关注四要素 |
2.2.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2版本: 关注情境问题 |
2.2.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3版本: 凸显任务 |
2.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
2.3.1 任务设计重于任务分析 |
2.3.2 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 |
2.3.3 兼顾结构化知识与完整任务 |
2.3.4 以单元为基本设计单位 |
2.4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框架 |
2.5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四要素 |
2.5.1 情境:引出任务、推动任务发展的关键 |
2.5.2 完整任务: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核心 |
2.5.3 活动: 任务实施的基本方式 |
2.5.4 基本问题: 促进任务深度实施的保障 |
2.6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三阶段 |
2.6.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三阶段的提出 |
2.6.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板及示例 |
2.7 本部分小结 |
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具体设计: 任务的初步确定与表现量规的制订 |
3.1 任务的初步确定 |
3.1.1 把握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
3.1.2 挖掘核心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 |
3.1.3 依据内容与目标初步确定任务 |
3.1.4 考虑任务与学生的相关性 |
3.1.5 检查任务实施的条件保障 |
3.2 学习目标和任务表现量规的制订 |
3.2.1 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剖析技术知识特性 |
3.2.2 确定素养要素,划分素养水平 |
3.2.3 确定学习目标,厘清任务表现具体标准 |
3.2.4 开发评价工具,制订任务表现量规 |
3.3 本部分小结 |
4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具体设计: 完整任务的详细设计 |
4.1 创设真实、复杂、多变的问题情境 |
4.1.1 问题情境的构成 |
4.1.2 问题情境的三种类型 |
4.1.3 真实情境的创设 |
4.1.4 复杂情境的创设 |
4.1.5 多变情境的创设 |
4.2 设计任务的支持与指导 |
4.2.1 区别任务的支持与指导 |
4.2.2 提供任务的支持 |
4.2.3 提供任务的指导 |
4.3 任务群的设计 |
4.3.1 情境的变化推动多任务的形成 |
4.3.2 任务的排序 |
4.3.3 不同类型任务群的设计 |
4.4 活动的设计 |
4.4.1 设计不同功能的活动 |
4.4.2 设计不同类型的技术实践活动 |
4.4.3 活动中基本问题的设计 |
4.5 本部分小结 |
5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检验 |
5.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实验: 以设计能力发展为例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5.1.3 研究结果 |
5.1.4 结论与讨论 |
5.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评估:基于教师的使用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研究结果 |
5.2.4 结论与讨论 |
5.3 本部分小结 |
6 研究进一步探讨与展望 |
6.1 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
6.1.1 知识与任务分析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
6.1.2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的不同变式 |
6.1.3 人工物视角下的技术设计 |
6.2 研究的贡献 |
6.2.1 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
6.2.2 丰富了已有任务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6.2.3 揭示了高中学生技术设计及其学习的特征 |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针对案例5多功能台灯开展的设计 |
附录2: 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模块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完整的教学设计 |
附录3: 课堂观察记录示例 |
附录4: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v2.0的实证研究前测问卷与试题 |
附录5: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v2.0的实证研究后测设计题 |
后记 |
(9)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矿用救援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视频采集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2 关键技术研究 |
2.1 ARM嵌入式技术 |
2.1.1 ARM嵌入式简介 |
2.1.2 Cortex-A8 内核和S5PV210 处理器 |
2.2 视频采集技术 |
2.2.1 低照度视频采集 |
2.2.2 图像传感器 |
2.2.3 辅助光源 |
2.2.4 模拟视频信号采集原理 |
2.2.5 ITU-R BT601/656 标准 |
2.3 音频采集技术 |
2.3.1 音频采集原理 |
2.3.2 数字音频接口 |
2.4 本质安全技术 |
2.4.1 本质安全技术概述 |
2.4.2 最小点燃能量和临界点燃曲线 |
2.4.3 简单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音视频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3.1 救援机器人平台介绍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音视频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核心板及外围接口输出 |
4.2 低照度视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
4.2.1 摄像头选型 |
4.2.2 基于TVP5150 视频编解码电路 |
4.2.3 辅助光源与照度采集电路 |
4.3 音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
4.3.1 驻极体话筒接口与选型 |
4.3.2 基于WM8960 音频电路 |
4.4 其他功能单元硬件设计与实现 |
4.4.1 显示器件选型与接口电路 |
4.4.2 存储单元接口电路 |
4.4.3 通信单元设计与实现 |
4.4.4 复位电路 |
4.4.5 串口与USB接口电路 |
4.5 供电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与实现 |
4.5.1 保护电路设计 |
4.5.2 本质安全型Buck供电电路设计 |
4.5.3 本质安全型LDO电路设计 |
4.6 印制电路板的本质安全设计 |
4.6.1 印制电路板布局 |
4.6.2 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线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电气性能测试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研究初探 ——以新媒体求职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影响 |
1.1.2 媒介的发展 |
1.1.3 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1.2.2 建筑的媒介性 |
1.2.3 建筑表达的信息 |
1.3 论文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特征 |
2.1 信息表达技术的数字化 |
2.1.1 信息形态的数字化 |
2.1.2 信息显示技术的数字化 |
2.1.3 信息控制方式的数字化 |
2.2 信息内容的动态性与交互性 |
2.2.1 建筑表达动态影像信息 |
2.2.2 建筑表达与环境的互动信息 |
2.2.3 建筑表达与人的互动信息 |
2.3 建筑与表达的信息高度融合 |
2.3.1 建筑界面与信息融合(超表皮) |
2.3.2 建筑空间与信息融合(超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建筑界面的信息表达方式 |
3.1 建筑外围护界面的信息显示方式 |
3.1.1 建筑的数字化表皮映射信息 |
3.1.2 界面上的电子光源显示信息 |
3.1.3 光学投影信息 |
3.2 建筑界面的信息组构方式 |
3.2.1 点状组构信息 |
3.2.2 线性组构信息 |
3.2.3 网状组构信息 |
3.2.4 面状组构信息 |
3.3 建筑界面的信息互动方式 |
3.3.1 单人交互与多人交互 |
3.3.2 即时交互与延时交互 |
3.3.3 直接交互与间接交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建筑空间的信息表达方式 |
4.1 建筑内部空间的信息呈现 |
4.1.1 空间内二维信息墙显示信息 |
4.1.2 空间内三维装置呈现信息 |
4.1.3 空间内立体投影呈现信息 |
4.2 建筑内部空间的信息组织与交互 |
4.2.1 信息在空间中不同位置的组织 |
4.2.2 信息在不同类型空间中的组织 |
4.2.3 建筑空间中的信息交互 |
4.3 虚拟空间的信息呈现与交互 |
4.3.1 虚拟现实空间呈现信息 |
4.3.2 增强现实空间呈现信息 |
4.3.3 混合现实空间呈现信息 |
4.3.4 虚拟空间的信息交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设计应用——以新媒体求职中心设计为例 |
5.1 设计对象的选择与简介 |
5.1.1 设计对象的分类比较与选择 |
5.1.2 求职中心的发展与功能 |
5.1.3 求职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 |
5.2 新媒体求职中心的信息表达分析 |
5.2.1 求职中心使用者的流程与信息需求分析 |
5.2.2 南京市求职中心的信息表达现状分析 |
5.2.3 新媒体求职中心界面与空间的信息表达优化策略 |
5.3 基于信息表达的新媒体求职中心界面与空间设计 |
5.3.1 设计概况 |
5.3.2 基于信息表达的建筑界面的设计 |
5.3.3 基于信息表达的建筑空间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汽车用电子调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 [1]HID灯电子镇流器功率调节与恒定控制[D]. 任佳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D]. 李良. 济南大学, 2021
- [3]基于DMD的高动态近红外牙齿成像技术研究[D]. 陈庆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4]媒介情境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协同更新[D]. 琚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双稳三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D]. 陈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汽车螺栓紧固件断裂失效的断口分析方法研究[D]. 郭若菡.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D]. 刘文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D]. 管光海. 浙江大学, 2019(05)
- [9]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蔡蓬勃.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新媒体时代建筑的信息表达研究初探 ——以新媒体求职中心为例[D]. 高国源.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