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21)在《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从中医的整体观的出发,辨病与辩证相结合,采用内服与外治的治疗方法,观察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探索一种更加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将江西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接收的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展开卡马西平常规治疗与自拟方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连续治疗21天,疗程结束后2月随访,在治疗前、治疗3周及2月后随访对患者的疼痛发作频度、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进行记录与评分,其中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中医症状则采用专门针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制定的中医症状积分观察表进行量化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将记录的各项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分析来得出结果,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资料(性别、诱发因素、病程、罹患分支、年龄及平均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过为期3周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6.67%)更高,与对照组(76.67%)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为4.93±1.86,对照组为5.03±1.94,经t检验得t=-0.204,P=0.839>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下降为3.77±1.83,对照组为4.20±2.01,两组组间比较,P=0.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度相比较,观察组为18.37±7.71,对照组为18.53±8.31,经t检验得t=-0.081,P=0.936>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发作频度降为10.77±4.88,对照组降为11.50±5.64,两组组间比较,P=0.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相比较,观察组为25.67±12.12,对照组为26.06±12.36,经t检验得t=-0.127,P=0.900>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为10.57±3.87,对照组降为13.63±4.88,两组组间比较,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积分较前均有一定改善。3.2月后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经秩和检验分析,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并且在改善疼痛程度、疼痛发作频度、中医症状积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3周及2月随访时,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本研究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的出现,而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等其他安全性指标检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度与疼痛程度,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并且对中医临床症状的减轻更为有利,远期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方案。
赵悦[2](2021)在《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从中医的整体观的出发,辨病与辩证相结合,采用内服与外治的治疗方法,观察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探索一种更加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将江西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接收的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展开卡马西平常规治疗与自拟方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连续治疗21天,疗程结束后2月随访,在治疗前、治疗3周及2月后随访对患者的疼痛发作频度、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进行记录与评分,其中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中医症状则采用专门针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制定的中医症状积分观察表进行量化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将记录的各项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分析来得出结果,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资料(性别、诱发因素、病程、罹患分支、年龄及平均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过为期3周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6.67%)更高,与对照组(76.67%)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为4.93±1.86,对照组为5.03±1.94,经t检验得t=-0.204,P=0.839>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下降为3.77±1.83,对照组为4.20±2.01,两组组间比较,P=0.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度相比较,观察组为18.37±7.71,对照组为18.53±8.31,经t检验得t=-0.081,P=0.936>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发作频度降为10.77±4.88,对照组降为11.50±5.64,两组组间比较,P=0.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相比较,观察组为25.67±12.12,对照组为26.06±12.36,经t检验得t=-0.127,P=0.900>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周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为10.57±3.87,对照组降为13.63±4.88,两组组间比较,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积分较前均有一定改善。3.2月后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经秩和检验分析,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并且在改善疼痛程度、疼痛发作频度、中医症状积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3周及2月随访时,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本研究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的出现,而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等其他安全性指标检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度与疼痛程度,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并且对中医临床症状的减轻更为有利,远期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方案。
滕占理[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陈传兰,吴远华[4](2020)在《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文中研究说明面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也是难治顽固性疾病,近几年面痛一直趋向低龄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吴远华教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吴远华教授根据其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三阳经筋受邪结聚,阳气阻遏,不通则痛,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临床拟方荜茇定痛汤,辨证加减运用,疗效显着。
傅强[5](2020)在《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刺相关疗法进行排序,筛选出最佳干预方案,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指导证据。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CTs)。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信息,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结局指标绘制“证据网络图”、“比较-校正漏斗图”、“排序概率表”、“排序概率图”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9项研究,合计患者6200例,涉及14种干预措施,其中67项报告了总有效率,31项报告了VAS评分,7项报告了疼痛发生频率,19项报告了不良事件发生,8项报告了复发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排名前4位的治疗措施分别为:针刺+穴位注射(SUCRA=98.0%)、电针+穴位注射(SUCRA=79.0%)、针刺+中药+西药(SUCRA=75.4%)、针刺+中药(SUCRA=73.0%)。(2)降低VAS评分方面,排名前4位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电针+穴位注射(SUCRA=86.4%)、针刺+灸法(SUCRA=74.0%)、针刺+中药+西药(SUCRA=64.9%)、电针+西药(SUCRA=57.8%)。(3)减少疼痛发生频次方面,排名前4位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电针+刺络(SUCRA=87.1%)、电针+穴位注射(SUCRA=78.8%)、针刺+西药(SUCRA=75.4%)、电针+西药(SUCRA=48.8%)。(4)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由高到低治疗措施分别是:西药(31.29%)、电针+西药(12.63%)、针刺+西药(9.69%)、针刺(9.04%)、针刺+中药+西药(7.30%)、电针+穴位注射(3.33%)、针刺+中药(2.17%)(5)控制复发率方面,由高到低治疗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SUCRA=88.6%)、针刺+灸法(SUCRA=76.0%)、电针+西药(SUCRA=51.2%)、针刺(SUCRA=31.8%)、西药(SUCRA=2.3%)。(6)以总有效率和VAS评分作聚类分析提示:电针+穴位注射干预措施最优。结论:在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电针+穴位注射最优,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且安全性优于西药疗法,各类联合疗法也互有优劣。由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的结论尚需更多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的RCT进一步予以证实。
龙庆媚[6](2018)在《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观察输刺法与温针灸相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探索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本病提供疗效确切新的诊疗技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取穴:下关穴、阿是穴为主穴。对照组予口服卡马西平100mg(1片)/次,一日2次;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1片,维持量每日4片8片,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12片。观察组治疗6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对照组连续服用7日为1疗程;两组均共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天、治疗结束后第30天随访用VAS评分,中医症状综合评分等为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疗效,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天,观察组的VAS评分、中医症状综合评分和临床疗效分别与西药组组内对比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30天,观察组的VAS评分、中医症状综合评分和临床疗效分别与西药组组内对比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2.输刺法配合温针灸疗法在治疗结束后第1天及治疗后第30天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有效方法之一。
郑家丰[7](2017)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痉挛",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主症。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止痛,但患者要长期服药,而副反应严重,且未能做到完全有效控制疼痛。穴位埋线疗法具有刺激时间长、不需反复操作的优势,埋入后在大脑皮层建立新的兴奋灶,进一步抑制原疼痛兴奋灶,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更好的手段,所以本项研究观察穴位埋线,并运用董氏奇穴中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做穴位埋线进行其作用探索。目的本项研究目的在通过随机对照,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试述其机理。方法本项研究严格遵循科研方法,临床观察于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第二病区完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将90例样本分成3组,甲组(穴位埋线组)、乙组(常规电针组)及丙组(口服西药组),生成的随机分配结果,做成入组卡片各30例。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王蔚文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与效判断标准》所确定的疗效标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疗效评定,并参照吴江等主编的《神经病学-第3版》制定了,改良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症状积分观察表及参照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中医症状观察评定、近期疗效评定(治疗疗程结束后当天进行)、远期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以此来评价和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针刺治疗方法:甲组(穴位埋线组)做穴位埋线治疗。乙组(常规电针组)电针治疗方法:主穴与配穴治疗,通电方式:用疏密波波型,频率及电流强度设定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仅采取电针治疗,不做穴位埋线。丙组(口服西药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疗程:甲组(穴位埋线组):做穴位埋线治疗,两次穴位埋线相距二周,共三个疗程,时间为六周,第3次治疗后约定二周后复查评定疗效及复查一个月后评定疗效。乙组(常规电针组):每周电针治疗2次,隔日或隔二日治疗1次,4次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时间为六周,第12次治疗后的当天及一个月后评定疗效。丙组(口服西药组):坚持每天口服卡马西平,连续不间断服药六周,第六周结束服药的当天及一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三组患者近期总体疗效比较:甲组有效率为93.33%,乙组有效率为86.67%,丙组有效率为80.00%。三组患者近期总体疗效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三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但各组间多重比较需要校正检验水平,校正方法如下:a’ = a/(k(k-1)/2 + 1)其中,k为组数,因此a’=0.0125。按a’=0.0125的检验水平,可得甲组与丙组之间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的多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近期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比较:①三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需进一步TukeyHSD检验,进行各组间多重比较;②三组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治疗前后评分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即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效;③甲组与乙组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即两组的疗效有差别。3、三组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比较:①三组治疗前近期视觉模拟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后近期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需进一步TukeyHSD检验,进行各组间多重比较;②三组组内治疗前后近期视觉模拟评分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即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效;③三组间TukeyHSD多重比较显示,甲组治疗后近期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4、三组患者远期总体疗效比较:甲组有效率为90.00%,乙组有效率为75.17%,丙组有效率为80.22%。三组患者远期总体疗效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三组患者远期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比较:①三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需进一步TukeyHSD检验,进行各组间多重比较;②三组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治疗前后评分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即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效;③组间比较显示,甲组与乙组、丙组(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甲组与丙组治疗前后差值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甲组的疗效分别优于乙组、丙组。6、三组患者远期视觉模拟评分比较:①三组治疗前远期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后远期视觉模拟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需进一步TukeyHSD检验,进行各组间多重比较;②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远期视觉模拟评分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即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效;③三组间TukeyHSD多重比较显示,甲组的治疗后远期视觉模拟评分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甲组(穴位埋线组)、乙组(常规电针组)、丙组(口服西药组),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效。2、乙组、丙组疗效相当,而甲组疗效优于乙组、丙组,尤其优于丙组。3、穴位埋线组中,以董氏奇穴中的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做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有效率,有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4、以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不失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远华,司凯隆[8](2016)在《祛风清热通络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递机制及以祛风清热通络法为核心治疗本病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祛风清热通络法,运用慢性缩窄环法制作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动物模型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三叉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肱(CGRP)mRNA,探讨该法对动物模型三叉神经痛觉信号传递机制的干预作用。结果各组三叉神经节CGRP mRNA表达量依次为空白组<高剂量组<卡马西平组<中剂量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GRP 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高剂量苗药对三叉神经节CGR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卡马西平强,但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高剂量苗药能下调CGRP mRNA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CGRP的合成和释放使CGRP含量减少,从而使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受阻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石昆[9](2016)在《基于关联规则三叉神经痛近十五年中医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分析三叉神经痛中药治疗规律,拓展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药思路。方法:收集近十五年(2001年-2015年)期刊发表的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整理其中药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三叉神经痛方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方剂中各药物之间的关联程度、药物组成及配伍规律。结果:共搜集方剂155首,涉及中药161味,经频数分析得出中药总频数1637次。使用不低于10次的药物39味,共1302次,占总频数的79.54%。以川芎使用频数最多,为106次,其次是甘草、全蝎、白芷、白芍;其中又以解表药频次最高,共413次,占总频数的25.23%,其次为平肝息风药、补虚药等。经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得到药物间有意义的关联规则303条,以川芎所含规则数最多,共184条,占总规则的60.73%。置信度达100%的规则10条,10条均包含川芎。结论:治疗三叉神经痛以解表药及平肝息风药为主,并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等配伍运用。川芎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运用关联规则研究方药配伍规律有效可行。
杨玲[10](2016)在《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针灸与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灸、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3±1.2)分,与对照组的(5.4±0.9)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临床分级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安全性观察 |
3.3 疗效性观察 |
3.4 观察时间点 |
3.5 疗效评定标准 |
3.6 安全性评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数对比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度、疼痛程度、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5.4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度、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5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5.6 安全性分析 |
6.讨论 |
6.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6.2 与本研究相关的西医理论依据 |
6.3 本研究的中医治疗依据 |
6.4 本研究治疗结果分析 |
6.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历 |
(2)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临床分级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安全性观察 |
3.3 疗效性观察 |
3.4 观察时间点 |
3.5 疗效评定标准 |
3.6 安全性评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数对比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度、疼痛程度、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5.4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度、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5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5.6 安全性分析 |
6.讨论 |
6.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6.2 与本研究相关的西医理论依据 |
6.3 本研究的中医治疗依据 |
6.4 本研究治疗结果分析 |
6.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历 |
(3)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荜茇定痛汤组方分析 |
3 经典病案 |
(5)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述 |
1.1 历史沿革与流行病学 |
1.2 三叉神经解剖概述 |
1.3 定义及分型 |
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5 诊断及鉴别诊断 |
1.6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述 |
2.1 历史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分型 |
2.4 治则治法 |
2.5 针刺治疗TN优势 |
第二章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三叉神经痛治疗现状 |
3.2 网状Meta结果分析 |
3.3 研究局限性 |
3.4 研究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PTN的诊断标准 |
1.4 纳入病例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中途撤出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资料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观察指标 |
2.4 安全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剔除、脱落病例统计 |
3.2 疗效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PTN的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PTN的认识 |
4.3 立题依据 |
5 疗效分析 |
6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近况 |
1 发病机制 |
1.1 中医方面 |
1.2 西医方面 |
2 针灸疗法 |
2.1 毫针针刺 |
2.2 火针 |
2.3 穴位埋线 |
2.4 穴位注射 |
2.5 灸法 |
2.6 蜂针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传统医学对面痛病的认识 |
1.1.1 传统医学对面痛病的论述 |
1.1.2 传统医学对面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古代医籍文献对面痛病病因病机的论述 |
1.1.4 古代医籍文献对面痛病治疗的论述 |
1.1.5 现代中医学对面痛病的分型 |
1.1.6 现代中医学对面痛病的治疗概述 |
1.1.7 穴位埋线治疗面痛病 |
1.1.8 董氏奇穴治疗面痛病 |
1.1.9 小结 |
1.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1.2.1 三叉神经的解剖分布 |
1.2.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
1.2.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
1.2.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 |
1.2.6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
1.2.7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临床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观察病例纳入标准 |
2.2.4 观察病例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脱落标准 |
2.3 针灸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及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分组方法 |
2.4.2 治疗取穴与器材 |
2.5 治疗方案 |
2.5.1 甲组(穴位埋线组) |
2.5.2 乙组(常规电针组) |
2.5.3 丙组(口服西药组) |
2.5.4 治疗疗程 |
2.5.5 观察指标 |
2.6 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分析 |
2.6.1 数据收集 |
2.6.2 统计学分析 |
2.7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针刺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检测 |
3.2 基线资料 |
3.2.1 三组患者性别比较 |
3.2.2 三组患者年龄比较 |
3.2.3 三组患者病程比较 |
3.2.4 三组患者患侧比较 |
3.2.5 三组患者病变神经的分布比较 |
3.3 三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 |
3.3.1 三组患者近期总体疗效比较 |
3.3.2 三组患者近期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3.3 三组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
3.4 三组患者治疗远期疗效 |
3.4.1 三组患者远期总体疗效比较 |
3.4.2 三组患者远期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4.3 三组患者远期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基线分析 |
4.2 研究结果讨论 |
4.2.1 三组患者近期总体疗效比较: |
4.2.2 三组患者近期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比较: |
4.2.3 三组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
4.2.4 三组患者远期总体疗效比较: |
4.2.5 三组患者远期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比较: |
4.2.6 三组患者远期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
4.3 穴位埋线疗法 |
4.3.1 特点 |
4.3.2 机理探讨 |
4.3.3 无菌观念 |
4.3.4 体会 |
4.4 电针疗法 |
4.4.1 镇痛机理探讨 |
4.4.2 体会 |
4.5 卡马西平 |
4.5.1 三叉神经痛的传统一线药物 |
4.5.2 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致头晕 |
4.5.3 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导致重症药疹的副作用 |
4.5.4 汉族人与卡马西平重型过敏性药疹的相关性 |
4.5.5 体会 |
4.6 选穴依据 |
4.6.1 循经取穴 |
4.6.2 主穴患侧下关穴 |
4.6.3 其它配穴 |
4.6.4 埋线穴位 |
4.7 展望与不足之处 |
4.7.1 医药学的任务 |
4.7.2 原发性三叉神痛患者的心理疏导 |
4.7.3 时间受限 |
4.7.4 缺乏实验室指标 |
4.7.5 未能长期随访 |
4.8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8.1 董氏奇穴实施穴位埋线 |
4.8.2 远期观察指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祛风清热通络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药物、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动物的选择、分组及给药方法 |
1.3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模型的建立 |
1.4 实时定量PCR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总RNA浓度 |
2.2 三叉神经节中CGRP mRNA表达水平 |
3 讨论 |
(9)基于关联规则三叉神经痛近十五年中医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一、三叉神经痛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三叉神经痛中医病因病机 |
(二)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
二、关联规则算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一)关联规则简要介绍 |
(二)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
三叉神经痛中医用药规律关联规则分析 |
一、资料选择 |
(一)资料来源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方法 |
(二)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
(三)数据预处理 |
(四)建立关联规则Apriori模型 |
三、研究结果 |
(一)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二)常用药物的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
(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数据集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
(一)药物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
(二)药类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
二、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一)解表药的配伍规律分析 |
(二)重要药物的关联规则 |
三、关联规则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总结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赵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散瘀定痛汤联合中药鼻吸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赵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J]. 陈传兰,吴远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6)
- [5]针刺相关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D]. 傅强. 暨南大学, 2020(03)
- [6]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研究[D]. 龙庆媚.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D]. 郑家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祛风清热通络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J]. 吴远华,司凯隆.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2)
- [9]基于关联规则三叉神经痛近十五年中医用药规律研究[D]. 石昆.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10]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 杨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