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四点(论文文献综述)
田晴[1](2021)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上承课程总目标,下启教学全过程,是实施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数学概念课是实现学生掌握概念内容和本质、学会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课型。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可塑性极强,并且具备极大的发展潜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体现。编制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水平和科学评价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问题为:(1)合理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是什么?为了构建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首先初建指标体系,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为后续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并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92篇优秀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进行编码分析,提取出共同的结构要素;其次利用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接下来构建评价模型,利用专家排序法和统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形成评价模型;最后进行指标体系检验,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评分者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为:(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课标要求、数学因素、学生因素)和12个二级指标(学段目标、能力素养、目标表述、情感表达、概念体验、概念抽象、概念本质、概念应用、知识技能基础、思想方法基础、经验基础、心理发展),其中12个二级指标对应12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价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评工具使用。(2)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可用数学公式表示(I表示教学目标设计总得分,T1-T12依次表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I=0.117T1+0.150T2+0.099T3+0.059T4+0.078T5+0.098T6+0.111T7+0.046T8+0.073T9+0.059T10+0.075T11+0.035T12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1)要熟读精思课程标准:关注学段目标;将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作为核心要求;目标表述要恰当、具体、可测;强调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2)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描述具体的概念体验过程以及活动过程;合理设置情境中的抽象活动;突出概念本质属性;注重加强概念应用。(3)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经验相匹配;考虑每个学生的当前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田素[2](2021)在《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作为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不同的语言表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进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是有必要的。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现状如何?(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哪些?(3)通过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改进策略的干预,能否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为研究上述三个问题,第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数学语言和数学语言转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确定研究思路。第二,编制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测试题,结合专家和一线老师意见进行修改,确定研究工具《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前、后测试题》,发放测试卷收集数据。第三,对测试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总结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制定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改进策略。第四,采用实验研究法开展干预实验,实验班进行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改进的干预,控制班不进行干预,通过后测数据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是否有提升,从而验证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研究结论:(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水平方面,整体水平较低,图形语言转换符号语言维度的能力水平最低。(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差异性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层次学生存在显着性差异。(3)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三方面问题:概念性问题,语言性问题和疏忽性问题。(4)存在问题的原因方面,教师角度的原因包括:轻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影响学生数学语言掌握;欠缺规范数学语言的使用,导致学生语言规范性较差。学生角度的原因包括:忽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导致疏忽性问题频出;数学语言基础薄弱,导致语言理解出现障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导致语言转换能力不足。(5)干预改进实验的结果方面,干预后实验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显着提高,中间组学生能力水平提升的程度最高,男女生提升程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为改进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研究提出六点改进策略:(1)改变教师观念,提高重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意识;(2)注重课堂教学,夯实数学语言知识基础;(3)重视语言表达,奠定数学语言转换基础;(4)增进同事交流,完善数学语言教学方式;(5)把握学生差异,基于数学语言转换水平施教;(6)转变学生态度,提高数学语言转换兴趣。
朱昕茹[3](2021)在《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文中指出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如校本课程的现状、问题、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但由于校本课程自身以学校为研究开发主体的特殊性,形成的书面资料却不够完整和丰富,也缺乏系统性。其中关于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占比很低,具体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就更少。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实践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在梳理了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厘清了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理解。简述了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借鉴的理论模式,展现了以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包括课程开发环境分析、课程研究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估三大方面。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概况、开发队伍、学生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问卷调查重点对学生需求和教师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开发原则、课程开设形式和课程内容选择四点研究设计了校本课程,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三大方面的相关反思和展望。本研究直面剖析了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为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践的案例及策略分享,希望为教师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实践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娜木罕[4](2021)在《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若是这样,“问题解决”就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将“问题解决”设定为四大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并对各学段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由此能看出“问题解决”教学在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当中的重要性。通过采用访谈、问卷、测验以及课堂观摩法发现,蒙语授课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忽略一题多解、教学方式单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学评价不恰当。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存在缺乏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弱、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思维定式以及缺乏检验反思的习惯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首先教师需要加强“问题解决”理论的学习、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最后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巧用数形结合、构建数学模型、营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以及给予合理的评价等环节来构建“问题解决”教学,以期提高问题解决教学效率。
郑云端[5](2021)在《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体验教学就是以体验作为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在亲身经历与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生成情感与建构意义。体验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方式,并且体验教学关注的是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探究、实践及操作过程,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然而,数学课本中的“图形与几何”知识都是具有抽象性的,是对生活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表明将体验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是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既发展了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又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课堂因为加入体验而变得更加精彩。目前关于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局限于教学实录与反思,因此本研究选取小学高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寻找出扬州市H小学的教师将体验教学应用于“图形与几何”教学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全局的角度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这三种研究方法,围绕教师对体验教学内涵与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意义的理解、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体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体验教学方式的选用、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相关教学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体验教学价值的理解偏重于几何知识与空间观念的习得、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学生学情与情感目标的重视不够、体验教学资源的开发缺少实际生活中“图形与几何”资源的利用、体验教学方式的选用缺少多样性与丰富性、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缺少带有激励性的情感评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数学教学的应试性使课堂活跃度不够、学时的限制使体验效果与预期有差异、少数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缺乏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点改进策略,分别是:教师要加强对体验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研究;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重以情促知;体验教学资源的运用要体现生活化与多样化;体验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创设多种主体亲历的体验活动;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汤玉欢[6](2021)在《初中数与代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国家对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视,因此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目前数学教育界亟需研究的问题。数与代数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一主题内容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个板块,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体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发展的观点等,充分挖掘这一主题内容的德育价值,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开发法,首先综述立德树人、数与代数的内涵,明确中学数学德育内容的要求,并据此对“数与代数”主题内容进行学科德育价值分析,然后在调查学生和教师对立德树人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思考,制定了初中数与代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案例,希望对中学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对立德树人研究现状的研究成果。3.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4.阐述中学数学德育内容要求,并从数学学科德育的角度出发对数与代数这一主题内容进行学科德育价值分析。5.根据立德树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情况以及学生和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6.制定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案例。7.在本论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朱晨菲[7](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张志敏[8](2021)在《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沽源某小学为例》文中提出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学习能力,对其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小学生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教学。对于年龄在7~8岁,正处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尤为重要,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在学生终生学习中依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且,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其影响。然而,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现实中受到教育环境及教学水平的深刻制约,尤其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以笔者所在的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围绕“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展开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比重过大(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前)的问题;教师方面存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高、教师年龄和性别结构不平衡、专业素养不高、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学生方面存在家庭对其教育关注度偏低、投入较少、阅历少、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都形成了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通过问卷测试与调查,得出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1)笔算熟练,口算、估算生疏。(2)学生对运算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3)学生做题速度参差不齐,差距大。(4)不明算理或算理表达不清。成因主要集中于学生、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本研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首先,以激发运算兴趣使小学生的运算水平得到提升;其次,以学习规律为基础,制订恰当的计划,引领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再次,增加班级活动次数,拉近师生关系,从心理上突破;然后,教师以有效的备课、科学的课程预期、授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提升巩固;最后,建立密切的家校联系网,让家长了解学生动态,引导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赵丽华[9](2021)在《试论艺术的教学功能及其实现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文中指出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艺术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当前我国教育界针对艺教融合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较少,对艺术为何具有教学功能、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机制和条件等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因此,对艺术的教学功能、艺教融合的原理及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将围绕“艺术为何具有教学功能?”、“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机制、条件与方式是什么?”、“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教融合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改进现存问题以充分发挥艺术的教学功能?”四个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艺教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从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研究入手,厘清艺术为何具有教学功能,旨在从理论角度揭示艺教融合的原理。接着,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揭示了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机制,进而提出艺术发挥教学功能应具备的四个条件:适时性、适度性、合理性、有效性。最后,以数学学科为例,结合国内外教学案例,论述了艺术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为了解艺术融入教学这一领域在当前中小学的发展现状,笔者以数学学科为例,设计了两项调查研究。一是通过观看“上海优课”网站中展示的优质数学课堂教学视频,了解上海市关于艺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整体现状;二是以上海市一所小学作为个案,通过教师访谈、教案分析、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该校实施艺教融合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海优质课中,艺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情况不甚乐观;在个案学校中,教师对艺教融合的认识尚嫌不足,常规课中实施艺教融合的机会较少。总的来说,艺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存在艺术形式单一、融合方式单一、缺乏资源和指导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论文提出了四点建议:结合学科特点探索艺教融合的机会;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艺教融合;建立和完善相关资源库;提供“以艺促教”的专业培训。
陈果[10](2021)在《“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深度学习理论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在教育领域,提倡并推行深度学习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是由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表面识记不能够使得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本质认识,学生的学习应该超越对知识符号的表层认识向更深层次跃进,这就必须实施深度学习。就数学学科而言,倡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深度的学习需要借助长期的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塑造,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有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行为。而这种数学教学更不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并紧扣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下设计。“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教育理念自2014年由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以来,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效果,并于2018年作为核心成果之一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研究首先针对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下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大多还是遵循传统模式,试图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使得对数学知识的识记更加牢固,进而尽可能地在每一次测试中拿到高分。另外,教师的教学大多也是基于多年教学的经验进行,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是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识记以及学生考试分数的抓取,而在考虑学生是否真的学会学习方面,关注度仍有欠缺。在此基础上,结合“三教”教育理念,开展了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措施研究并在教学措施的指导下进行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当下教学中高中生对数学深度学习了解甚微;2.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深度学习的推进还有待进一步关注;3.当下部分教师的教学观还处在较为保守的状态;4.“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四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四点(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教学目标与数学教学目标 |
1.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1.2.3 数学概念课 |
1.2.4 评价指标体系 |
1.2.5 评价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专家咨询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教学目标 |
2.1.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2.1.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 |
2.1.4 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相关研究 |
2.1.5 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2.1.6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要素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1 指标体系初建阶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方法 |
3.2.3 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检验方法 |
第四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
4.1 一级指标的由来与依据 |
4.2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4.2.1 “课标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2.2 “数学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2.3 “学生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3 小学数学优秀课展示教学目标的NVivo质性分析 |
4.3.1 教学目标样本的确定 |
4.3.2 质性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4.3.3 质性分析结果与反馈 |
4.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专家的选取 |
5.1.3 专家意见咨询结果分析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 |
6.1.2 评价样本 |
6.1.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2.1 评价人员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与已有研究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指标体系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 |
7.3.1 “线段、直线、射线”案例分析 |
7.3.2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 |
7.3.3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培养能力素养 |
7.3.4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规范目标表述 |
7.3.5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锻炼情感表达 |
7.3.6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描述具体的概念体验活动 |
7.3.7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设置情境中的抽象活动 |
7.3.8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突出概念本质属性 |
7.3.9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注重加强概念应用 |
7.3.10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知识技能基础 |
7.3.11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思想方法基础 |
7.3.12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经验基础 |
7.3.13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心理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问卷 |
附录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卷 |
附录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检验 |
附录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5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
附录6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致谢 |
(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各国数学课程标准均十分重视数学语言的掌握 |
1.1.2 提升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需要 |
1.1.3 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研究的需要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数学语言的概念界定 |
1.2.2 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数学语言的研究概述 |
2.1.2 关于数学语言转换的研究概述 |
2.1.3 已有研究小结评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2.2.2 安德森言语产生三阶段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测试题 |
3.4.2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访谈提纲 |
3.5 研究思路 |
3.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3.6.1 研究重点 |
3.6.2 研究难点 |
3.6.3 研究创新点 |
4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现状分析 |
4.1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整体分析 |
4.2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各维度现状分析 |
4.2.1 初二学生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转换的能力水平现状 |
4.2.2 初二学生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转换的能力水平现状 |
4.2.3 初二学生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转换的能力水平现状 |
5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5.1 不同性别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差异分析 |
5.1.1 不同性别学生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换能力的差异分析 |
5.1.2 不同性别学生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转换能力的差异分析 |
5.1.3 不同性别学生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转换能力的差异分析 |
5.2 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差异分析 |
6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的问题 |
6.1.1 概念性问题案例分析 |
6.1.2 语言性问题案例分析 |
6.1.3 疏忽性问题案例分析 |
6.2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问题析因 |
6.2.1 教师角度的原因分析 |
6.2.2 学生角度的原因分析 |
7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干预改进实验研究 |
7.1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干预改进的教学实验 |
7.1.1 实验假设 |
7.1.2 实验变量 |
7.1.3 实验对象 |
7.1.4 干预过程 |
7.2 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干预改进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7.2.1 干预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的差异比较分析 |
7.2.2 干预前后实验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的前后测比较 |
7.2.3 实验班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提升程度的差异分析 |
7.2.4 实验班不同性别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提升程度的差异分析 |
8 讨论、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讨论 |
8.1.1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的讨论 |
8.1.2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干预改进实验的研究讨论 |
8.2 研究结论 |
8.2.1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的研究结论 |
8.2.2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差异的研究结论 |
8.2.3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结论 |
8.2.4 关于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干预改进实验的研究结论 |
8.3 改进策略 |
8.3.1 改变教师观念,提高重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意识 |
8.3.2 注重课堂教学,夯实数学语言知识基础 |
8.3.3 重视语言表达,奠定数学语言转换基础 |
8.3.4 增进同事交流,完善数学语言教学方式 |
8.3.5 把握学生差异,基于数学语言转换水平施教 |
8.3.6 转变学生态度,提高数学语言转换兴趣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前、后测试题(试题编制第一稿) |
附录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前测试题(正式测试题) |
附录3: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后测试题(正式测试题) |
附录4: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访谈记录 |
致谢 |
(3)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二) 关于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 校本 |
(二) 课程 |
(三) 校本课程 |
(四)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一) “目标模式” |
(二) “实践模式” |
第二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
一、学校概况 |
(一) 办学条件 |
(二) 文化传统 |
二、开发队伍 |
(一) 领导小组 |
(二) 教师小组 |
(三) 开发指导小组 |
三、学生情况 |
(一) 认知水平 |
(二) 学生需求 |
第三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研究设计 |
一、课程目标设置 |
(一) 知识与技能 |
(二) 过程与方法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课程开发原则 |
(一) 实践性 |
(二) 自主性 |
(三) 趣味性 |
三、课程开设形式 |
四、课程内容选择 |
(一) 第一学段 |
(二) 第二学段 |
(三) 第三学段 |
第四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估 |
一、课程的实施 |
(一) 实施对象 |
(二) 实施时间 |
(三) 实验案例及评析 |
二、课程的评价 |
(一) 评价主体 |
(二) 评价内容 |
(三) 评价方式 |
第五章 反思及展望 |
一、反思 |
(一)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环境的反思 |
(二)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的反思 |
(三)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估的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相关内容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问题 |
2.1.2 数学问题 |
2.1.3 问题解决及其特征 |
2.1.4 问题解决的教学 |
2.1.5 小学低年级 |
2.2 理论依据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2.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调查 |
3.1 访谈调查 |
3.1.1 访谈目的及对象 |
3.1.2 访谈内容与结果分析 |
3.2 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2.2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3 测验调查 |
3.3.1 测验目的及对象 |
3.3.2 测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3.4 课堂观摩与分析 |
3.4.1 课堂教学实录:《8和9 的解决问题》 |
3.4.2 课堂教学实录:《确定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
3.4.3 课堂教学实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
第4章 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及归因 |
4.1 教师方面 |
4.1.1 对“问题解决”的认识不够 |
4.1.2 问题呈现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 |
4.1.3 不重视一题多解 |
4.1.4 备课不充分 |
4.1.5 教学方法单一 |
4.2 学生方面 |
4.2.1 问题意识薄弱 |
4.2.2 生活经验不足 |
4.2.3 审题不认真 |
4.2.4 缺乏反思总结 |
4.2.5 分析问题能力弱 |
4.2.6 语言组织能力差 |
4.2.7 数学基础知识没掌握好 |
第5章 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优化策略 |
5.1 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
5.1.1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
5.1.2 加强学习《标准》 |
5.1.3 积极参加相关数学培训 |
5.1.4 虚心请教,交流学习 |
5.1.5 注重集体备课 |
5.1.6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5.2 教师时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 |
5.2.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
5.2.2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
5.2.3 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
5.2.4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
5.2.5 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5.2.6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
5.3 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
5.3.1 让学生自主表述,理清思路 |
5.3.2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
5.3.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5.3.4 鼓励学生编完整的题 |
5.3.5 要求学生及时反思总结 |
第6章 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
6.1 《有余数的除法(例5)》教学设计 |
6.2 《笔算乘法(例3)》教学设计 |
6.3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1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2 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调查之学生问卷 |
附录3 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解决测试卷 |
附录4 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解决测试卷答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体验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方式 |
(二)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体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
(三)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体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体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 体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三)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四) 评价和启示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体验教学 |
(二) 小学高年级 |
(三) 图形与几何 |
(四) “图形与几何”教学 |
二、体验教学思想的演进 |
(一) 国外体验教学思想的演进 |
(二) 国内体验教学思想的演进 |
三、体验教学的特点 |
(一) 亲历性 |
(二) 主体性 |
(三) 情境性 |
(四) 生命性 |
(五) 情感性 |
(六) 生活性 |
四、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自主学习 |
(二) 有利于学生加速几何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转换 |
(三) 有利于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情感的生成与升华 |
(四)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五、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二) 情境教学理论 |
第二章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教师对体验教学内涵与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意义的理解 |
(二) 教师对高年级“图形与几何”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三) 教师对高年级“图形与几何”体验教学资源的开发 |
(四) 教师对高年级“图形与几何”体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
(五) 教师对高年级“图形与几何”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三章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师对体验教学价值的理解偏重于几何知识与空间观念的习得 |
(二)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学生学情与情感目标的重视不够 |
(三) 体验教学资源的开发缺少实际生活中“图形与几何”资源的利用 |
(四) 体验教学方式的选用缺少多样性与丰富性 |
(五) 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缺少带有激励性的情感评价 |
二、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数学教学的应试性使课堂活跃度不够 |
(二) 学时的限制使体验效果与预期有差异 |
(三) 少数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缺乏主动性 |
第四章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的改进策略 |
一、教师要加强对体验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
(一) 经常观摩名师讲课以探索体验教学艺术 |
(二) 自主参与培训活动以深度理解体验教学内涵 |
(三) 主动开展实践反思以提高体验教学能力 |
(四) 积极加入教学沙龙以形成体验学习共同体 |
二、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重以情促知 |
(一)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结合学情 |
(二)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 |
(三)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阶段性 |
(四)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达到情知合一 |
三、体验教学资源的运用要体现生活化与多样化 |
(一) 不断挖掘生活实际资源使学生感悟数学实用价值 |
(二) 勤于搜集媒体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几何知识魅力 |
(三) 巧妙运用学生的学习情感资源使课堂氛围开放和谐 |
(四) 善于捕捉生成信息资源使课堂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
四、体验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创设多种主体亲历的体验活动 |
(一) 创设丰富情境引导学生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 |
(二)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经历几何知识快速生成 |
(三)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励学生共同解决几何问题 |
(四) 提供交流反思平台强化学生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
五、体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
(一) 重视激励性评价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
(二) 通过互评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
(三) 注重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初中数与代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立德树人的内涵 |
2.2 初中数与代数的内涵 |
2.3 中学数学德育的内涵 |
2.4 国内有关数学立德树人的研究 |
2.5 国外有关数学立德树人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任务 |
3.3 研究的方法 |
3.3.1 文献分析法 |
3.3.2 调查研究法 |
3.3.3 案例开发法 |
3.4 研究框架 |
4 中学数学德育内容价值分析 |
4.1 中学数学德育内容要求 |
4.1.1 思维严谨 |
4.1.2 理性精神 |
4.1.3 数学审美 |
4.1.4 爱国主义 |
4.2 “数与代数”主题内容的德育价值分析 |
5 初中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5.1 调查的对象、目的和方法 |
5.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5.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5.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6 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案例探索 |
6.1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案例设计 |
6.2 《勾股定理》的教学案例设计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学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评价测试问卷(学生版) |
附录2 中学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评价测试问卷(教师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8)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沽源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数据分析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关于农村小学生运算能力水平的研究 |
(四)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其他方向的研究 |
2.3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运算能力 |
2.4 文献述评 |
2.5 相关概念界定 |
(1)运算能力 |
(2)口算 |
(3)笔算 |
(4)估算 |
2.6 理论基础 |
2.6.1 本杰明·布鲁姆的“掌握教育”理论 |
2.6.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划分标准 |
3.4 问卷的编制与修改 |
3.4.1 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中运算知识的编排 |
3.4.2 问卷内容的编制 |
3.4.3 问卷内容分析 |
3.4.4 测试的评分标准 |
4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4.1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测试结果分析 |
4.1.1 一二年级学生测试卷信度与效度 |
4.1.2 一二年级学生测试结果 |
4.1.3 一二年级学生各题型失分率 |
4.1.4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典型错误分析 |
4.2 坝上地区小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4.2.1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4.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培养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调查结论 |
5.1.2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原因 |
5.2 培养策略 |
5.2.1 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
5.2.2 教学案例研究与设计 |
6 研究不足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表 |
附录二 一年级运算能力测试题 |
附录三 二年级运算能力测试题 |
附录四 一年级运算能力测试题 |
后记 |
(9)试论艺术的教学功能及其实现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艺教融合的重要性 |
(二) 艺教融合的方式 |
(三) 已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艺术 |
(二) 艺术的教学功能 |
第二章 艺教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理论依据 |
一、艺教融合的发展历程 |
二、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及发现 |
(一) 脑的结构和特征 |
(二) 艺术与脑 |
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及发现 |
(一) 艺术与创造力 |
(二) 艺术与直觉思维 |
(三) 艺术与内隐学习 |
(四) 艺术与具身认知 |
四、教育学的相关研究及发现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经验确证 |
第三章 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机制、条件与方式 |
一、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内在机制 |
(一) 直接机制 |
(二) 间接机制 |
二、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条件 |
(一) 合理性 |
(二) 适时性 |
(三) 适度性 |
(四) 有效性 |
三、艺术融入教学的方式:以数学课为例 |
(一) 音乐融入数学教学 |
(二) 美术融入数学教学 |
(三) 舞蹈融入数学教学 |
(四) 戏剧融入数学教学 |
第四章 艺教融合的现状调查——以“上海优课”网站教学视频为例 |
一、观察研究设计 |
(一) 观察目的 |
(二) 观察对象 |
(三) 观察工具 |
二、观察研究结果 |
(一) 整体融合情况 |
(二) 各年级融合情况 |
(三) 数学知识的融合情况 |
(四) 艺术类别的使用情况 |
(五) 数学知识与艺术类别的结合情况 |
三、观察结果分析 |
(一) 艺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整体现状 |
(二) 实施艺教融合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艺教融合的现状调查——以上海市T小学为例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法 |
二、调查研究结果 |
(一) 从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来看 |
(二) 从对一线教师的教案分析来看 |
(三) 从对数学课的课堂观察来看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 艺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整体现状 |
(二) 实施艺教融合的不足之处 |
第六章 实施艺教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
一、结合学科特点探索艺教融合的机会 |
(一) 借助艺术学习数学知识 |
(二) 借助艺术培养数学思维 |
(三) 借助艺术促进数学应用 |
(四) 借助艺术了解数学文化 |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艺教融合 |
(一) 思维导图 |
(二) 几何画板 |
(三) 电子白板 |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资源库 |
(一) 借鉴国外成果 |
(二) 深度挖掘艺术资源 |
(三) 校际、区域、省市共享实施方法 |
四、提供以艺促教的专业培训 |
(一) 培训形式 |
(二) 培训内容 |
结语: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海优课”网站中小学数学教学视频目录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生数学深度学习能够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
1.1.2 学生深度学习势必引起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
1.1.3 “三教”教育理念能够契合当前数学课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2.1 核心问题与子问题 |
1.2.2 子问题1——高中阶段学生数学深度学习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
1.2.3 子问题2——“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措施研究 |
1.2.4 子问题3——“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实验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深度学习概念的研究 |
2.1.2 深度学习评价的研究 |
2.1.3 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深度学习概念的完善 |
2.2.2 深度学习评价的探索 |
2.2.3 关于数学的深度学习 |
2.2.4 “三教”教育理念 |
2.3 文献综述结论 |
2.3.1 研究内容方面 |
2.3.2 研究方法方面 |
3 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教学观 |
3.1.2 “三教”教育理念 |
3.1.3 数学深度学习 |
3.2 核心概念界定 |
3.2.1 深度学习 |
3.2.2 数学深度学习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调查研究法 |
3.4.3 实验研究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数学深度学习调查问卷 |
3.5.2 数学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
3.5.3 访谈记录表 |
3.5.4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 |
3.6 主要研究思路 |
4 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2 调查实施及结果 |
4.2.1 调查问卷实施及结果 |
4.2.2 课堂观察结果 |
4.2.3 访谈结果 |
4.3 实验前主要调查结论 |
4.3.1 关于调查问卷 |
4.3.2 关于课堂量表 |
4.3.3 关于教师访谈 |
5 “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措施 |
5.1 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
5.1.1 学生对深度学习并不了解 |
5.1.2 课堂教学的影响 |
5.1.3 基于课堂观察量表的分析 |
5.1.4 基于访谈记录的分析 |
5.2 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
5.3 分析结论与与启示 |
5.4 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主要教学措施 |
5.4.1 以数学情境为载体,调动兴趣为前提,引领学生数学思考 |
5.4.2 以数学问题为动力,紧扣本质为核心,引领学生数学体验 |
5.4.3 以知识建构为方向,鼓励交流为关键,引领学生数学表达 |
5.4.4 倡导学生反思总结,强化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
6 “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验 |
6.1 实验前期准备 |
6.1.1 实验目标的制定 |
6.1.2 实验变量的论述 |
6.1.3 教学内容的选取 |
6.1.4 实验班级的划分 |
6.2 制定教学设计 |
6.2.1 教学课时划分 |
6.2.2 教学设计制定原则 |
6.2.3 教学设计分析 |
6.3 实施教学实验 |
6.3.1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2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3 “2.2.2 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4 “2.2.3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片断对比分析 |
6.3.5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6 “2.3.2 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7 “2.3.3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3.8 “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
6.4 关于后测量表数据分析 |
6.4.1 基于课堂的观察 |
6.4.2 实验后课堂观察 |
6.4.3 学生课堂表现分析 |
6.5 实验结果分析 |
6.5.1 学生请教问题对比分析 |
6.5.2 学生解题情况分析 |
6.5.3 学生数学成绩对比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当下高中生对数学深度学习了解甚微 |
7.1.2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深度学习的推进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
7.1.3 当下部分教师的教学观还处于比较保守的状态 |
7.1.4 “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 |
7.2 研究主要启示 |
7.3 研究亮点与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测试题 |
数学深度学习调查问卷 |
数学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
教师访谈提纲 |
实验班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四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田晴.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D]. 田素.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D]. 朱昕茹. 扬州大学, 2021(09)
- [4]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娜木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D]. 郑云端. 扬州大学, 2021(09)
- [6]初中数与代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设计研究[D]. 汤玉欢.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
-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8]坝上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沽源某小学为例[D]. 张志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试论艺术的教学功能及其实现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D]. 赵丽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三教”教育理念促进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D]. 陈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