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t-PA、PAI-1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乐[1](2021)在《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迟发性脑缺血(DCI)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后期并发症,常致多达30%的SAH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DCI被认为是由血管痉挛、脑血流(CBF)减少、微血管收缩及血栓形成等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直以来也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DCI的病理机制,动物实验方法已经提出了多种大鼠的SAH病理模型,但造模较高的致死率和操作难度也仍有改进的空间。另外,现已知有很多种方式能够进行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但缝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GJ)作为介导相邻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比较直接和快速的一种。其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血管平滑肌中最丰富和主要的GJ蛋白亚型。所以,我们猜想Cx43参与了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随后DCI的发生。然而,Cx43的具体作用和功能调控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中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一直被认为广泛参与着诸多重要细胞功能的维持,其中就包括了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而CVS的发展过程主要依赖于PKC的激活。至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着重探讨Cx43在CV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确定Cx43的改变是否通过PKC信号的转导途径进行调控。材料与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SAH大鼠模型。该改良模型有着诸多优点,其中包括切口小、手术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等。在SAH模型诱导后的第7天,我们对基底动脉(BA)的直径和管腔横截面积(CSA)进行计算,并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的方法评估DCI的发生,其中以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作为实验对照。同时,我们对Cx43在体外和体内CVS模型中发生的时相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在体外实验中采用单细胞注射荧光染料的方法观察细胞间通讯功能(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变化情况。此外,我们还使用PKC广谱抑制剂(chelerythrine和GF 109203X)以及Cx43siRNA对CVS的体外及体内模型诱导Cx43的下调干预,从而进一步探究Cx43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我们成功构建了SAH的枕大池双次注血模型。该模型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BA的直径和CSA指标值明显降低,CBF在SAH组的评估结果也下降到假手术组约一半的水平。此外,在SAH后第7天,采用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活体荧光显微镜也能明显观察到延迟性脑缺血(DCI)的发生,即微动脉收缩的数量比例和严重程度均显着增加。由此可见活体SAH模型构建成功。接下来我们还建立了氧合血红蛋白(Oxy Hb)诱导的体外CVS模型,即Oxy Hb(10-6M)能够诱导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且收缩的程度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逐渐加剧,且在48h的时间点达到高峰。而在继续孵育后72h的时间点,细胞的平均长度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并在92h小时的时间点基本与正常组持平。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Oxy Hb预孵育开始后的不同时间节点,Cx43蛋白的表达量开始逐渐增加,并也在48h达到最大值。而随后的72h以及96h的时候蛋白水平也逐渐恢复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Cx43蛋白变化的时相特点与SMC形态长度变化的结果一致。当加入PKC通路的广谱抑制剂后,单独暴露于CHE或GF的SMC中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相较于正常细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SMC细胞在经过CHE或GF的预孵育后,Oxy Hb刺激SMC在48h时间点达到的Cx43蛋白峰值水平却明显降低。在荧光黄染料传输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的染料传输范围平均可偶联到9.88±2.59个细胞。而当Oxy Hb孵育SMC细胞的48h后,每个目的细胞的偶联细胞数显着增加到18.5±3.12个。相较于单纯Oxy Hb孵育组,当Oxy Hb分别与2种PKC抑制剂(CHE/GF)一同预孵育时单细胞的染料传输能力出现显着下降,程度达20%以上(分别为14.13±2.70和13.88±2.42,P<0.05)。然而与正常组相比,细胞仅孵育CHE或GF并不能影响荧光黄在细胞间的迁移能力。该结果与Cx43蛋白表达的结果一致,提示Cx43影响GJIC功能的机制很可能与PKC通路有关。在SAH的活体模型中,我们发现Cx43的表达在SAH后第1天开始显着升高,并在第7天持续升高至最高值。而在SAH诱导后第14天,Cx43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回归正常水平,并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合BA的免疫组织荧光化学结果,我们能够明显观察到BA有着丰富的Cx43亮斑信号,并且主要集中于内弹力层外侧的SMC细胞层,而内皮层的Cx43表达信号较弱。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BA中Cx43蛋白的免疫荧光强度在造模后的1-5天内逐渐增强,并也在第7天达到高峰。另外,用Cx43 siRNA或PKC抑制剂预处理后,Cx43的高表达被显着逆转,同时DCI相关的并发症也得到明显缓解。这些数据为Cx43在CVS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表明SAH体内模型Cx43的高表达现象可能是由PKC途径介导的。结论:为了更好地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其所致的并发症,我们成功构建了简易且有效的枕大池双注血模型,该造模方法手术创口小、动物存活率高且操作时间短,为迟发性脑缺血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模型基础。除了体内实验的造模,我们在体外实验中也成功建立了基于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脑血管痉挛模型。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关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佐证。在脑血管痉挛最严重的时期,脑血管平滑肌Cx43的表达量也达到了高峰。此外我们通过在活体动物模型中建立Cx43siRNA的干预实验组对Cx43的表达特异性敲低,进一步地证明了当Cx43表达上升被阻遏后,动物大脑微循环的痉挛和脑血流量降低的现象也将受到逆转。由此可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随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x43的高表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还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通过加入两种PKC通路的广谱抑制剂干预SAH模型,证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平滑肌细胞Cx43的高表达及随后发生的迟发性脑缺血现象很可能是通过PKC通路介导的。而这也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向。
刘一鸣[2](2021)在《β分泌酶与血管病理在认知损伤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β分泌酶(Beta-site APP Cleavage Enzyme 1,BACE1)是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产生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关键限速蛋白酶,而Aβ的沉积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重要病理之一。研究发现,AD患者的脑实质、脑脊液和血浆中BACE1蛋白水平以及酶活性均有提高,并与AD病理进程密切相关,提示了升高的BACE1蛋白浓度和活性是AD的重要风险因素。BACE1在AD中升高的可能与很多压力因素有关,如氧化应激、炎症水平提高以及缺氧环境、高糖环境等等。研究发现许多疾病都可以提高认知损伤的风险,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和小血管疾病,小血管疾病一般指直径200um以下的小血管病变,其又可分为两种:1、衰老和高血压相关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s,CSVD),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腔隙、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2、Aβ相关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其主要特征为Aβ在软脑膜、皮质下血管和小动脉的沉积,并与AD紧密相关。无论是CSVD还是CAA,都会导致患者的认知出现严重损伤。除此之外,二型糖尿病(Type-ⅡDiabetes Mellitus,T2DM)也是导致认知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典型特征包括肥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水平升高等。T2DM提高多种痴呆的发病率,如血管性痴呆和AD等,导致患者的认知损伤。我们注意到,以上几种促进认知损伤的疾病都伴随着炎症水平提高、局部缺氧或者高糖环境等压力因素,这都有可能引发BACE1的表达上调。因此我们提出,这些疾病是否通过引发BACE1的蛋白浓度或酶活性提高进而促进认知损伤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分别招募了AD患者队列、CAA患者队列、T2DM及T2DM伴随认知损伤患者队列和老年人社区队列,对其血浆中BACE1的蛋白浓度和酶活性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认知状况和病理特征,对BACE1的蛋白浓度和酶活性与患者病理及认知损伤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1、BACE1蛋白浓度和酶活性与认知水平相关:在AD患者队列中,AD患者相对于健康组对照有更高的血浆BACE1蛋白浓度,且在所有患者中BACE1蛋白浓度与认知评分相关,但酶活性无显着关联;在T2DM患者队列中,T2DM患者和T2DM伴随认知损伤患者血浆BACE1蛋白浓度和活性均提高,并且与认知评分相关;CAA患者队列中患者血浆BACE1酶活性提高,并与认知评分相关,另外在CAA转换痴呆的患者中BACE1酶活性和浓度均提高;最后在社区队列中我们发现校正年龄性别后的血浆BACE1蛋白浓度与患者认知评分负相关,而血浆Aβ42/40比例与认知评分也有关。以上结果提示我们,血浆BACE1的蛋白浓度与患者认知水平有关,这可能是通过影响Aβ病理来达到的;而在一些其他病理如T2DM和CAA中,BACE1的酶活性与认知也有相关。2、BACE1酶活性与生理及病理指标相关:①CAA患者队列中,血浆BACE1酶活性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提高;社区队列中,校正年龄性别后血浆BACE1酶活性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有关。②在T2DM患者队列中,血浆BACE1酶活性与炎症水平相关;CAA患者队列中,血浆BACE1酶活性与白质高信号体积正相关;在社区队列中,校正年龄性别后血浆BACE1酶活性与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有关,并且与部分血管炎症因子正相关。这部分结果显示,环境压力如高血压和高血糖可能提高了BACE1的酶活性,而BACE1酶活性与血管损伤和炎症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脑小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压力因素导致的BACE1的酶活性和蛋白浓度提高可能是促进其认知损伤的共同机制。本研究中我们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多中心的BACE1酶活性和蛋白浓度检测,并以病例对照研究作为发现组,以社区队列研究作为验证组,发现患者血浆BACE1蛋白浓度的升高与认知下降有关,而BACE1酶活性则对压力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糖较为敏感,且与血管炎症的提高有关。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所有痴呆类型占据最主要的地位。AD的典型病理学特征包含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斑块,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造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以及胆碱能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凋亡等。除此之外,血管病变也是AD患者脑内的重要病理,80%的AD患者都伴随着小血管病变、微梗死、微出血等症状。最新的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存在着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结构与功能损伤。鉴于血脑屏障承担保护大脑稳态,物质运输等多个重要功能,其损伤使得营养物质不能转运至脑内,脑内的代谢废物如Aβ不能运出至血液,且血浆中其它蛋白、病原体甚至免疫细胞的渗漏还会使得脑内炎症的发生,这些都对AD病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AD患者中BBB结构和功能损伤的机制目前还并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异常激活的炎症以及Aβ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会引发BBB损伤。同时,有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血管异常再生的现象,由于新生的血管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结构的不完整性,导致其BBB功能异常,因此提高了整体上的血管通透性。而之前有研究报道,AD患者脑内血管密度增加,提示其脑内也存在着异常的血管再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AD患者捐献的脑组织样本以及招募的临床认知障碍队列的脑脊液样本,研究AD患者脑内是否有异常血管再生及其在AD病人BBB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取得了如下结果:1、AD患者脑中存在血管过度生成的现象为了探究AD是否存在血管生成的病理现象,我们首先对AD患者脑组织样本的血管密度进行了检测,发现AD患者脑内的确有血管密度增加的现象。为了探究血管增加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又对脑实质内血管再生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多种血管再生因子在AD患者脑内的表达增加。由于大部分血管再生因子释放到脑间质液中,于是我们检测了临床队列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血管再生因子的表达情况,发现多数血管再生因子也在AD患者CSF中显着提高。以上结果提示我们,AD患者脑内确实存在血管过度生成的现象。2、患者血管生成与AD病理的关系为了探究血管生成与AD典型病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所有患者按照CSF pTau和Aβ的水平分成阴性和阳性两组,比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多数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p-Tau阳性组中增加,而在Aβ组中无明显变化。线性回归的结果也显示了p-Tau变化与更多的因子升高有关。这可能提示我们,Aβ可能不是刺激异常血管再生的主要机3、AD患者脑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了探究AD患者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我们首先检测了AD患者脑组织样本中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s,TJs)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AD患者脑中多种TJs表达降低,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TJs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减少。接下来,我们又通过检测临床队列患者血管通透性指标白蛋白商(Albumin Quotient,Qalb)的比较发现,AD患者Qalb值显着提高,与此结果相一致的是,血管损伤组患者Qalb值也显着提高。以上结果显示,AD患者BBB结构不完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损伤增加。4、AD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与血管生成有关为了探究血管生成与通透性的关系,我们首先检测了促血管再生转录因子Slug和Snail的表达,发现其在AD患者中表达升高。进一步的,我们将Slug和Snail的表达与TJs表达做相关性分析,发现Slug和Snail与多种TJs呈负相关,提示血管再生因子刺激下的血管再生抑制了TJs表达。接下来,我们将患者按照血管病理进行分组,结果发现,两种血管生成相关因子PAI-1和PlGF在血管损伤组显着提高。之后我们又对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通透性指标Qalb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患者中Qalb的增加与三种血管生成因子PlGF、VEGFR2和IL-8有关,而在进一步的患者分类中,AD患者Qalb与血管生成因子的回归系数相对健康对照显着提高,认知状况更差的患者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该部分的结果说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与血管生成有关,且在AD患者和认知障碍中更为明显。结论:异常的血管再生存在于AD病理发生过程中。在AD脑内,异常的血管再生因子表达促进了血管再生发生,同时通过上调表达Slug与Snail,抑制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这导致血管内皮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的丢失,促进了BBB的损伤。临床队列的结果也表明,血管再生因子与血管通透性正相关。因此,异常血管再生可能是导致AD血管通透性增加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安小峰,崔惠康[3](2021)在《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以及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其他部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 PA、PAI-1水平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3 d、7 d后观察组的t 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0±7.4)μg/L比(33.7±6.4)μg/L,(33.0±6.2)μg/L比(28.1±6.4)μg/L],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5±7.2)μg/L比(42.6±7.9)μg/L,(32.2±6.2)μg/L比(34.5±6.4)μg/L]。两组NIHSS及MMSE评分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1周、2周、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11±2.95)分比(12.57±3.21)分,(7.60±2.46)比(9.89±2.87)分,(5.28±2.11)分比(7.20±2.30)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08±2.49)分比(17.46±2.66)分,(23.50±3.57)分比(21.11±3.50)分,(27.10±3.89)分比(24.86±4.03)分]。两组mRS评分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4周、12周后观察组的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48)分比(2.29±0.52)分,(1.30±0.24)分比(1.62±0.31)分]。结论与单纯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相比,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更具有积极作用,且出血发生率与单纯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无明显差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谭强[4](2020)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中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健康。由于脑出血致病机制复杂,且目前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指导,其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疗效亦不令人满意。有效清除血肿以减轻血块直接机械作用造成的原发性脑损伤是脑出血治疗的关键。目前清除血肿主要靠外科手段,然而传统的开颅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常常带来二次损伤,疗效并不明确。微创手术结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纤溶治疗脑出血,操作简易,对周围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具有广大前景。但其血肿清除效力不佳,纤溶效率亟待提高。有文献报道,在脑缺血血栓中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其可通过网状结构粘附纤维蛋白,增强血栓对t PA的纤溶抵抗,影响溶栓疗效。而脑出血后是否有NETs存在、NETs是否干扰脑出血后t PA纤溶、降解NETs是否可提高纤溶疗效以使脑出血患者受益均不清楚,有待实验验证。除了原发性损伤,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防治也是其治疗的重点。脑水肿作为脑出血后最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可引起患者颅内压增高、加重缺血缺氧反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针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脱水及辅助治疗,其疗效并不明确。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脑水肿,手术减压可获得一定疗效,但手术本身往往又可造成二次损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至今仍是难题。临床中发现,一旦患者下丘脑受损,其脑水肿往往持续而严重,提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的中枢环节,可释放多种激素,发挥多种作用,其中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可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稳态。有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患者血浆中AVP水平与其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提示AVP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有临床个案报道,给予颅脑外伤患者AVP拮抗剂托伐普坦(tolvaptan)口服,可显着减轻其脑水肿进展,改善预后。tolvaptan有望成为治疗脑水肿的新选择。于是,课题组设计动物实验以验证tolvaptan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一旦动物实验疗效确切,或可开展临床试验,为脑出血后脑水肿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课题组分别针对清除血肿和减轻脑水肿两个方面,以动物模型为基础,探索脑出血后NETs的分布及其对t PA纤溶的影响,观察tolvaptan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并研究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做出参考。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大鼠脑出血后纤溶治疗中的作用目的采用大鼠自体血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分布情况,并探索NETs对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纤溶治疗脑出血的影响,为提高t PA纤溶效力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在脑出血后0.5 h、1 h、1.5 h,取大鼠脑组织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出血后NETs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vehicle组、DNAse 1组、t PA组、t PA+DNAse1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四组分别在脑出血术后1 h给予5μl的生理盐水、DNAse1(400 IE/μl)、t PA(4μg/μl)、t PA+DNAse 1(t PA,4μg/μl,DNAse 1,400 IE/μl)血肿内纤溶治疗。3天后,行MRI及行为学检测,以评价纤溶疗效,并取脑组织标本,通过TUNEL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细胞坏死情况。第三部分,脑出血大鼠随机分为4组:vehicle组、DNAse 1组、t PA组、t PA+DNAse1组。在脑出血造模3天后,取颅内血肿,进行体外纤溶检测。结果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脑出血后1 h即可在血块及血肿周围观察到NETs存在。2.分析磁共振成像图片,发现:t PA纤溶治疗显着促进了血肿清除、降低了脑肿胀指数(t PA vs vehicle,p<0.05);单独使用DNAse1降解NETs并未对血肿体积及脑肿胀指数产生明显影响,但将DNAse1与t PA联合使用,可显着提高t PA的纤溶疗效,进一步促进了血肿清除、缓解了脑组织肿胀(t PA vs t PA+DNAse1,p<0.05)。3.行为学结果显示,t PA纤溶治疗有效缓解了脑出血引起的前肢放置缺陷,改善了动物神经功能预后,而联合使用DNAse1可进一步促进功能改善。4.脑出血3天后血肿旁坏死细胞(TUNEL阳性)明显增多,给予t PA纤溶后,坏死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t PA vs vehicle,p>0.05),而t PA与DNAse1联合治疗进一步减少了血肿旁细胞坏死(t PA+DNAse 1vs vehicle,p<0.05)。5.称重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均发现,t PA有效地促进了颅内血块体外纤溶,尽管单独使用DNAse 1对体外纤溶无明显影响(DNAse 1vs vehicle,p>0.05),DNAse 1与t PA联合使用可进一步促进t PA体外纤溶效力(t PA+DNAse 1 vs t PA,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后NETs的存在干扰了t PA纤溶效力,利用DNAse 1降解NETs可增强t PA纤溶疗效:促进血肿清除、减轻脑肿胀、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坏死、改善大鼠功能预后。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增加t PA纤溶抵抗的机制研究目的采用大鼠自体血诱导脑室出血模型,验证细胞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ell-free DNA,cf DNA)是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增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纤溶抵抗的关键原因。方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室出血后血块中cf DNA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Blood组、cf DNA组、Blood+cf DNA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其余3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等体积(200μl)动脉全血、cf DNA溶液(2μg)、全血+cf DNA(2μg)混合物。术后检测脑室扩张程度、动物行为学变化及患侧脑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以评估外源性cf DNA对大鼠脑室出血的影响。第三部分,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vehicle组、t PA组、t PA+DNAse 1组、t PA+cf DNA组。vehicle组、t PA组和t PA+DNAse 1组在自体全血诱导脑室出血1 h后分别给予2μl生理盐水、t PA(10μg/μl)、t PA+DNAse 1(t PA,10μg/μl,DNAse 1,1000IE/μl)脑室内纤溶治疗。t PA+cf DNA组采用自体血+cf DNA(2μg)混合液诱导脑室出血,1 h后给予2μl t PA(10μg/μl)脑室内纤溶治疗。观察指标同上,以评估cf DNA对脑室出血后t PA纤溶治疗的影响。第四部分,脑室内注射全血或全血+cf DNA(2μg)混合液,3天后取颅内血肿,进行体外纤溶实验,以进一步体外验证cf DNA对t PA纤溶作用的影响。结果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脑室出血后1 h即可观察到血块中有cf DNA结构。2.单纯cf DNA(2μg)脑室内注射对大鼠脑室体积(磁共振)、行为功能(m NSS、前肢放置试验)及脑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免疫荧光)无明显影响(sham vs cf DNA,p>0.05),而将cf DNA(2μg)混入全血中脑室内注射可造成血肿清除延缓、加重大鼠脑室出血损伤(Blood vs Blood+cf DNA,p<0.05)。3.t PA纤溶可显着缓解脑室扩张(磁共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m NSS、前肢放置试验)、减少脑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免疫荧光)(t PA vs vehicle,p<0.05),而加入cf DNA或DNAse 1(以降解cf DNA)可分别减弱或增强t PA纤溶疗效,提示cf DNA阻碍了大鼠脑室出血后t PA纤溶。4.将全血或全血+cf DNA混合物脑室内注射,发现混入cf DNA可延缓血块降解(Blood vs Blood+cf DNA,p<0.05),且在体外纤溶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纤溶抵抗(Blood+t PA vs Blood+cf DNA+t PA,p<0.05)。结论实验性脑室出血中,cf DNA是NETs增加t PA纤溶抵抗的关键,使用DNAse 1降解cf DNA可增强t PA的纤溶疗效,改善脑室出血大鼠的预后。三、托伐普坦对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利用大鼠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给予口服托伐普坦(tolvaptan)治疗后,大鼠脑水肿、行为学及血脑屏障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明确tolvaptan的疗效,并在大鼠颅脑外伤模型上进一步验证tolvaptan对脑水肿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大鼠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tolvaptan的安全性及其对大鼠脑水肿、行为学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vehicle组和tolvaptan组。术后12 h、36 h、60 h,对照组和给药分别给予1.5 ml饮用水或tolvaptan药液(10 mg/kg)灌胃处理。利用磁共振及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检测药物对脑水肿的影响,并对动物进行改良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前肢放置试验及转角试验,以评价动物神经功能预后。第二部分,建立大鼠胶原酶诱脑出血模型,观察tolvaptan对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分组及药物处理同上,术后利用伊文斯蓝(Evans blue,EB)渗透试验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对血脑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建立大鼠颅脑外伤模型,观察tolvaptan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脑水肿及行为学改善的作用:分组、药物处理及观察指标同第一部分。结果1.通过检测给药前后大鼠生命体征,发现tolvaptan对正常(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大鼠体重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2.通过磁共振图像分析及BWC测定,发现tolvaptan可显着减轻脑出血后脑肿胀指数及患侧半球BWC(vehicle vs tolvaptan,p<0.05),提示tolvaptan有效减轻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此外,通过m NSS、前肢放置试验及转角试验评分,发现tolvaptan可显着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3.Tolvaptan可减轻脑出血导致的EB染料经微血管外渗出,增加血脑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同时下调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vehicle vs tolvaptan,p<0.05),提示tolvaptan对脑出血后血脑屏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4.Tolvaptan显着减轻了颅脑外伤后大鼠脑肿胀指数及患侧半球BWC,改善了动物m NSS评分(vehicle vs tolvaptan,p<0.05),提示tolvaptan对颅脑外伤后脑水肿同样有效。结论托伐普坦可有效减轻脑出血及颅脑外伤后脑水肿,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机制可能与其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有关。
仝允逸[5](2020)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患颅内动脉瘤的相关风险因素》文中认为目的: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尤其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时可导致更差的预后,再出血大多发生在初次出血后的72小时内。实际临床工作中,病人收治入院后在行动脉瘤确诊性影像学检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缩短这段时间及对病人的严格管理以降低动脉瘤二次破裂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因此寻找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Hijdra总评分、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此类病人患有颅内动脉瘤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由颅脑CT平扫确诊的18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按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分为动脉瘤组(阳性组)和非动脉瘤组(阴性组),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全脑血管造影任何一种血管影像检查动脉瘤阳性的患者则纳入动脉瘤组,DSA阴性则将患者纳入非动脉瘤组,CTA或MRA未发现动脉瘤的患者则进一步行DSA检查明确诊断,阴性则纳入非动脉瘤组。收集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ijdra总评分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有差异的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因素。结果:(1)阳性组病例共126例,阴性组病例共57例,将患者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转变为二分变量,对计量资料年龄、Hijdra总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采用卡方检验,对以上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年龄(χ2=1.317,P=0.253)、性别(χ2=2.593,P=0.107)、饮酒史(χ2=1.555,P=0.212)、高血压病史(χ2=1.985,P=0.159)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χ2=5.618,P=0.018)、改良Fisher分级3-4级(χ2=9.219,P=0.002)、Hunt-Hess分级4-5级(χ2=6.183,P=0.013)、Hijdra总评分(χ2=6.677,P=0.01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P=0.012,OR=2.662)、Hijdra总评分(P=0.042,OR=1.090)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颅内动脉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吸烟史、Hijdra总评分、m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在动脉瘤阳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动脉瘤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吸烟史、Hijdra总评分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颅内动脉瘤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吸烟史及高Hijdra总评分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颅内动脉瘤风险。
杨南竹[6](2020)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一直以来AIS的各种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药提取物治疗AIS一直是研究热点。丹参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研究方案,从抗炎、抗凋亡、调节纤溶功能三个方面,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lvianolate injection,SLI)对AIS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的机制。第一部分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对比SLI治疗前后AIS患者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6.1~2018.8首次发病的AIS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SLI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以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随后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对比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结果:1.两组人群入院时基线资料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SLI组的PL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PDW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SLI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LT、FIB、hs CRP治疗后较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BUN水平升高,P<0.05;hs CRP、DD水平降低,P<0.01。3.治疗7天、1月后两组NHISS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7天后的SLI组NHISS降低更显着,P<0.05;两组人群治疗1月后m R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SLI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较前降低,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1.SLI对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无显着影响,治疗期间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其安全性较好,而无明显出血风险;在改善AI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方面与对照治疗的效果相当。2.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hs CRP、ICAM-1、VCAM-1水平,起到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3.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PLT、FIB等水平,下调u PA、PAI-1、t PA的表达,升高PDW水平,起到调节血小板功能,从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第二部分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目的: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对SLI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观察SLI对大鼠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HPLC和LC-MS技术检测SLI的主要成分。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不同浓度SLI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了H2O2诱导HUVECs损伤模型,绘制HUVECs生长曲线。2.适合浓度(0.8,1.6mmol/L)的SLI会显着减轻H2O2造成的细胞损伤,P<0.01;其中60 min比30min的保护作用更强,P<0.01;3.应用HPLC法检测出SLI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多酚酸D(3.70%)、迷迭香酸(2.68%)、紫草酸(3.86%)及丹参多酚酸B(53.81%);应用LC-MS法检测出SLI种包含29种明确的化学成分,这其中包括丹参素、丹参多酚酸B、丹参多酚酸A、丹参多酚酸D等14种常见酚酸;4.不同浓度(0.8,0.4,0.2mmol/L)的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P<0.05;但各浓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SLI对HUVECs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延长作用时间增加这一作用。2.SLI的成分明确,构成稳定,在临床使用中可通过其中的多种已知成分起到治疗作用。3.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对缺血缺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第三部分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目的:分析不同浓度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后炎性因子、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2O2损伤后炎性因子及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观察不同浓度SLI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应用JC-1法和Hoechst法观察不同浓度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测量Bcl-2、Bax、Cleaved-capcase-3等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SLI对上述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1.H2O2模型组的炎性因子(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显着降低,P<0.0001;抗炎因子IGF-1显着升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上述炎性因子和IGF-1的水平,P<0.0001。2.H2O2模型组的凝血相关因子u PA、PAI-1、PAI-1/t PA显着增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3.2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u PA(P<<0.0001)、PAI-1(P<0.0001)、PAI-1/t PA(P<0.01)的水平。3.JC-1法显示不同浓度(0.1,0.2,0.4,0.8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早期凋亡的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JC-1染色后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少,红色荧光逐渐增加。4.Hoechst法显示不同浓度(0.4,0.8,1.6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染色亮度逐渐趋向正常细胞,且细胞核固缩分叶程度较前减轻。5.H2O2模型组的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显着升高,P<0.01,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1;加入适当浓度(0.2,0.4,0.8,1.6 mmol/L)的SLI能够下调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1.适合浓度的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具有抗炎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的表达,上调IGF-1的表达而实现的;同时SLI还具有调节纤溶功能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PAI-1、u PA的表达,上调t PA的表达而实现的。2.不同浓度SLI会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
赵珂[7](2017)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变化机理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是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负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病变破裂致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约占急性脑卒中的十分之一。该病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约占50%-80%。随着颅内动脉瘤夹闭技术的成熟及弹簧圈栓塞技术的大力发展,再出血的风险明显降低,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大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大多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血基础上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抗纤溶药物的应用虽降低了再出血的机率,但却大大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这些治疗上的矛盾给临床医师带来了巨大的治疗困境。因此,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凝血功能变化对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给防治带来很大被动。目的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试图阐明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对象及方法2015年07月至2017年03月我们进行了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纳入入住我院神经重症及介入科的符合入组条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对照组100例进行比较,对入组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分析(包括R、K、Angle、MA、EPL和LY30等指标)及常规凝血功能监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活化蛋白C浓度。在入院3天内对每例入组研究对象均行四肢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反映凝血因子功能的R值明显降低(4.32±0.99 min vs 6.00±0.75 min,p<0.001),尤其是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小板数量增加,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纤溶功能和常规凝血功能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组织因子在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84±4.15 pg/ml vs 5.24±1.86 pg/ml,p<0.001),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明显下降(50.42±5.81 ng/ml vs 64.10±6.04 ng/ml,p<0.001),这些指标的变化在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尤为明显,但活化蛋白C无明显变化(55.54±15.28 pg/ml vs 57.44±13.89 pg/ml,p>0.0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R值与组织因子呈负相关(r=-0.358,p<0.05),而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r=0.369,p<0.05)和活化蛋白C(r=0.162,p<0.05)均呈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R值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相关性(r=0.669,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截断值为R=3.65min。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功能亢进,这一变化可能与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及活化蛋白C之间的调控不平衡有关。当R值低于3.65min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R=3.65min是潜在的干预节点。
官秀英[8](2016)在《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风险和血浆Lp(a)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且病因复杂的严重神经外科疾病,常见病因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硬化。载脂蛋白(a) [Apo(a)]是血浆脂蛋白(a)[Lp(a)]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编码基因[Apo(a)基因]含有Kringle Ⅳ-2[KⅣ-2]拷贝数重复多态性、(TTTTA)n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等复杂的基因多态性。Apo(a)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瘤等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决定着超过90%的血浆Lp(a)水平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未曾有过关于Apo(a)基因多态性与SAH发病相关的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Apo(a)基因多态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风险和血浆Lp(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的32例SAH患者作为实验组,36例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收集自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凌晨空腹条件下抽取肘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和血细胞。检测分析两组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 (ApoAI)、载脂蛋白B (ApoB)和脂蛋白(a)[Lp(a)]水平的差异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以及免疫印记(WB)等技术检测分析Apo(a)基因5’基因调控区[+914位点A→G、+49位点C→T和(TTTTA)n], Apo(a)第一外显子序列[Apo(a)-1]和编码第一个KIV-2重复的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KIV-2-1]多态性,以及Apo(a)蛋白表型多态性(即KIV-2拷贝数重复多态性)频率分布情况,并就Apo(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Lp(a)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H患者血浆Lp(a)水平(186.19±180.54mg/L)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92.64±61.54mg/L) (P<0.05);两组间TC (4.30±0.99mg/L:4.21±1.07mg/L)、 TG (1.35±0.77mg/L:1.89±1.58mg/L)、HDL-C (1.13±0.32mg/L:1.00±0.39mg/L)、 LDL-C(2.59±0.73mg/L:2.50±0.76mg/L)、ApoAI(1.17±0.24mg/L:1.11±0.34mg/L)和ApoB(0.94±0.21mg/L:0.97±0.32mg/L)水平比较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血浆Lp(a)水平与TC、TG、HDL-C、LDL-C、ApoAI和ApoB指标不相关。两组间Apo(a)基因+49位点C→T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出α和β两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3,P<0.05);实验组基因型α携带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基因型a携带者(279.78±93.53mg/L: 92.64±32.54mg/L, P<0.05)。实验组内基因型α携带者血浆Lp(a)明显高于实验组基因型β携带者(279.78±93.53mg/L:65.86±21.36mg/L, P<0.05)。 Apo(a)基因的(TTTTA)n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出3种等位基因[(TTTTA)3、(TTTTA)5和(TTTTA)6]和4种基因型[(TTTTA)3/3、 (TTTTA)3/5、 (TTTTA)3/6和(TTTTA)6/6];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χ2=8.405,P<0.05),而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着性差异(χ2=7.303,P>0.05);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等位基因(TTTTA)3、 (TTTTA)5和(TTTTA)6相关Lp(a)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等位基因(TTTTA)3相关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35.45±217.45mg/L:168.82±54.79mg/L, P<0.05);实验组基因型(TTTTA)3/5和(TTTTA)6/6相关Lp(a)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基因型(TTTTA)3/6相关Lp(a)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各等位基因相关Lp(a)水平差异显着(F=13.088,P<0.05;F=46.320,P<0.05),其中等位基因(TTTTA)6相关Lp(a)水平最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相关Lp(a)水平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76.197,p<0.05; F=116.567, P<0.05),基因型(TTTTA)6/6与低Lp(a)水平相关联。Apo(a)基因KIV-2-1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TD-3和TD-5两种基因型,且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显着(P<0.05);实验组基因型TD-3 (235.90 ±205.29mg/L:168.82± 54.79mg/L)和基因型TD-5 (103.33±84.12mg/L:59.12±21.04mg/L)相关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性(t=1.375,P>0.05;t=1.794,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基因型TD-5血浆Lp(a)水平明显低于基因型TD-3(103.33±40.12mg/L:235.90±205.29mg/L,t=2.553,P<0.05;59.12±21: 168.82±54.79mg/L, t=6.435, P<0.05)。 Apo(a)蛋白表型多态性(即KIV-2拷贝数重复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F和B/F两种Apo(a)异构体,实验组和对照组间Apo(a)异构体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性(χ2=1.594,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Apo(a)异构体F和B/F相关血浆Lp(a)水平均更高(239.20±197.08mg/L: 140.29±58.88mg/L; 97.83±105.54mg/L:50.00±14.78mg/L),其中F型Apo(a)异构体相关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内F型Apo(a)异构体相关血浆Lp(a)水平均显着高于B/F型(239.20±197.08mg/L:97.83±105.54mg/L,t=2.635,p<0.05;140.29±58.88mg/L:50.00±14.78mg/L, t=6.151,P<0.05).结论:血浆Lp(a)水平升高可能增加SAH发病风险,但受Apo(a)基因多态性的影响Apo(a)基因中+49位点C→T和KIV-2-1多态性可能与SAH发病风险相关联,并影响血浆Lp(a)水平的变化;Apo(a)基因中(TTTA)n多态性可能与SAH发病不相关,但影响血浆Lp(a)水平的变化。
安太健[9](2010)在《川芎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尼莫地平与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健康雄性大耳白兔20只进行SAH造模后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只)单纯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组(8只)在尼莫地平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分别在治疗后1d,3d,5d,7d,10d监测大耳兔的神经症状,用发色底物法监测抗凝血酶Ⅲ,用血凝分析仪分析每天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用ELISA法检测t-PA,PAI-1。结果:1.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治疗组较对照组缺损症状较轻。2.两组中AT-Ⅲ随时间变化到高峰以后回落趋势对照组明显强于治疗组。(P<0.05)3.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增高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4.两组中AT-Ⅲ值发病后逐渐升高,第3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治疗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平缓。(P<0.05)5.两组中t-PA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加,治疗组增长的趋势较对照平缓。(P<0.05)6.两组中PAI-1的值发病后逐渐升高趋势,治疗组变化趋势较对照明显平缓。(P<0.05)结论:1、治疗组中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2、川芎嗪联合应用尼莫地平比单纯应用尼莫地平能更好的抑制t-PA,PAI-1,减少AT-Ⅲ的消耗,减低血液粘稠度,间接地抑制脑血管痉挛。
王海鹏[10](2010)在《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凝血功能变化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及死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背景及目的酗酒是严重的社会公害之一,过度饮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已成为独立的、不容忽视的致死因素。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见饮酒后较轻微头颈部外伤引发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TSAH),其发生率约占TSAH的87%,死亡率达50%以上。由于目前对酒精和外力因素在TSAH发生及死亡机制中相互关系和作用程度大小尚无统一认识,致使此类案件的鉴定往往争议较大,亦给法庭审判量刑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酒后TSAH的发生及死亡机制,明确各因素在伤亡后果中的参与度,为此类案件法医学鉴定及审判量刑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证据和理论参考。本研究通过建立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打击模型,检测不同时相点大鼠血乙醇浓度、凝血功能及抗凝活性变化系列指标,观察各指标变化的内在联系,从血液的酒精毒理学角度探讨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TSAH发生机制。同时,检测血栓烷A-2及其受体表达并监测心功能变化,从脑-心联系角度探讨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TSAH死亡机制。2材料与方法2.1动物分组与模型建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300±50g。实验动物分组见下表。实验大鼠灌胃和打击处置后观察0.5h,乙醚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并放血处死,立即开颅观察并记录TSAH发生率及出血量情况,留取脑、心、肝等组织冻存及固定处理。2.2实验方法观察实验大鼠的行为学、体重、血压、心电变化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乙醇浓度(BAC);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剩余碱(BE)等7项血气分析指标;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D二聚体(D-D)及血栓烷B-2 (TXB-2)浓度;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进行定性、定位及定量检测脑及心组织的tPA、TXA2R表达情况。统计TSAH发生率及死亡率,Fisher法分级TSAH。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及Excel 2007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3结果3.1行为学表现及体重、血压变化急性灌酒组大鼠酒后0.5h内兴奋性增强,此后逐渐出现昏睡、翻正反射消失等急性酒精中毒表现,4-6h后逐渐清醒。慢性灌酒组大鼠每次灌酒后均有急性酒精中毒表现,灌酒1周后体重明显下降,至第4周末下降达60g以上(p<0.01)。第3周始尾动脉压自16.60±0.76 kPa升高至17.48±0.90 kPa (p<0.05)。打击后,实验组大鼠均呈典型的脑震荡表现,AA/AW/CW及部分CA组大鼠3-5sec后渐至正常,55%(11/20) CA组大鼠出现角膜反射消失、四肢抽搐、口唇发绀、呼吸由深大转至浅慢,2-4min内迅速死亡。3.2心电变化脑震荡性打击后,各实验组均出现一过性心电基线漂移,心率从正常的400 bpm增至500-600 bpm,约5-6sec后渐至正常,而慢性灌酒组死亡大鼠在心电恢复正常后30-60sec内,心率骤减至100-200 bpm伴心律不齐,而后逐渐减慢,直至消失,心电呈直线改变,此过程历时约2-4min。3.3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和TSAH发生率及死亡率急性灌酒组伤后脑组织轻度淤血、肿胀,多数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限于脑干腹侧面或小脑表面,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轻度水变性。慢性灌酒组伤后脑组织中至重度淤血、肿胀,多数有较多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广泛分布于全脑,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水变性,可见噬神经和卫星现象;小脑蒲肯野细胞排列疏密不均,部分溶解消失;脑干神经核团多见“暗神经元”,呈深暗红色、胞体皱缩、胞浆及胞核浓缩、均质化、核不清或消失、轴突不规则扭曲等表现。急慢性组脑实质内均未见明显挫伤及出血改变。急慢性灌酒组TSAH发生率分别为26%及85% (p<0.01),死亡率分别为0及55% (p<0.01),且死亡大鼠均发生TSAH。3.4血乙醇浓度变化灌酒后2h大鼠BAC达峰值188.16±14.71 mg/dL,0.5h至4h始终处于人醉酒下限值80 mg/dL之上,6h后仍达60.08±13.80 mg/dL。3.5凝血功能变化及与BAC、TSAH的相关性分析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血浆中PT、TT、APTT均不同程度延长,2h最明显,分别达28.50±2.08、35.49±1.15、24.56±1.09 sec (p<0.01);FIB先升高(0.5h,p<0.05)后下降(1h,p<0.05)再缓慢回升趋于正常。慢性灌酒组各指标亦不同程度延长和增高,与相应对照组(Control/CW)比较差异显着(p<0.05),但与AA-2h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灌酒组PT、TT及APTT与BAC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分别r=0.789,0.818,0.752),呈正相关线性分布;FIB与BAC二者相关性不明显(p>0.05)。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TSAH发生率与对应的BAC存在高度正相关(r=0.974),决定系数R2=0.949。3.6血气分析变化急性灌酒组动脉血pH值、SaO2、PO2、HCO3-、BE均不同程度降低,2h达最低点(分别为7.26±0.05、97.77±0.36、12.70±3.67、14.17±0.95、-12.57±2.90) (p<0.05),此后缓慢回升,部分指标至6h仍未恢复正常范围。慢性灌酒组亦有不同程度降低,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急慢性灌酒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7血浆TF/TFPI、tPA/PAI-1、D-D及TXB-2浓度变化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TF不同程度降低,2h达最低点385.32±104.13 pg/ml (p<0.01),TFPI不同程度升高,2h达峰值1611.65±211.59 pg/ml (p<0.01);TF/TFPI先降后升,2h达最小值0.2391。慢性灌酒组二者与相应对照组及AA-2h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tPA及PAI-1均不同程度升高,2h分别达峰值6422.18±119.76 pg/ml (p<0.01)及21246.67±1346.07 pg/ml (p<0.01),tPA/PAI-1先升后降,2h达最大0.3023。慢性灌酒组tPA及PAI-1与相应对照组及AA-2h组比较差异亦显着(p<0.05)。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D-D不同程度升高,0.5h-6h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h达峰值2207.40±322.12 pg/ml (p<0.01)。慢性灌酒组D-D与相应对照组及AA-2h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急性灌酒组各时相点TXB-2略升高,1h与相应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慢性灌酒组TXB-2明显升高,与相应对照组及急性灌酒组比较均有高度显着差异(p<0.01)。3.8脑及心组织tPA/TXA2R表达变化目的蛋白tPA在各组额叶、小脑、脑干延髓腹侧及背侧面的免疫印迹膜67kDa处均出现清晰条带。三个对照组条带较窄细、色淡,急慢性灌酒组条带较粗深。IHC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灌酒组tPA表达均明显增加,与相应对照组差异高度显着(p<0.01),2h表达最强,IOD值分别为65975.29±5961.34、70203.96±5406.58、64696.20±6394.44及68072.76±4471.79。慢性灌酒组tPA表达亦增强,与相应对照组差异亦高度显着(p<0.01),与AA-2h组比较,除额叶外,其余部位tPA表达量均有显着差异(p<0.05)。目的蛋白TXA2R在脑干及心组织的免疫印迹膜58kDa处均出现较清晰条带,但是脑(除慢性灌酒组)及心的各实验组条带均较窄细,其中慢性灌酒组条带粗深,其IOD值达6188.04±391.11,与相应对照组、急性灌酒组以及同组的心脏差异均高度显着(p<0.01)。4结论(1) BAC与凝血功能、TSAH三者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BAC越高,凝血时间越长,TSAH发生率就越高;酗酒时间越长,凝血功能破坏越严重,TSAH发生率及死亡率就越高。(2)急慢性酒精中毒均可抑制TF/TFPI的凝血启动机制、增强tPA/PAI-1的纤溶激活作用,破坏二者动态平衡,降低凝血功能,长期酗酒更显着,成为酒后TSAH高发生率的重要机制之一。(3)急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机体持续低氧状态,可促进血管内皮tPA过度表达、纤溶活性增强,构成酒精抑制凝血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4)本研究首次从脑-心联系角度,探讨酒后TSAH死亡可能机制。认为:长期酗酒血液TXA-2含量增高、脑组织TXA2R表达增强,二者在TSAH脑组织中快速大量结合,通过5-羟色胺能信号通路,过度抑制低位脑干中线区的生命中枢,过度兴奋迷走神经以抑制心脏活动,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TSAH高死亡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t-PA、PAI-1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t-PA、PAI-1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器材与仪器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耗材及仪器 |
2.2.1 主要的购置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器材 |
第3章 OxyHb体外诱导脑血管痉挛的细胞模型 |
3.1 实验方法 |
3.1.1 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与鉴定 |
3.1.2 传代和培养 |
3.1.3 OxyHb诱导的脑血管痉挛细胞模型的建立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
4.1 实验方法 |
4.1.1 SD大鼠枕大池双注SAH模型的构建 |
4.1.2 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形态学观察 |
4.1.3 SAH模型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及脑血流灌注下降的观察 |
4.1.4 活体荧光显微镜对微循环障碍模型的评估 |
4.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SAH活体造模效果的观察 |
4.2.2 各组基底动脉样本痉挛的程度 |
4.2.3 各组海马区H&E染色及神经元损伤情况 |
4.2.4 MRPWI观察海马区脑血流量的结果 |
4.2.5 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微循环痉挛的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体外SAH模型Cx43 蛋白表达及GJIC功能的变化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分组及PKC抑制剂的给药 |
5.1.2 平滑肌细胞样本总蛋白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
5.1.3 Western blot检测样品Cx43 蛋白的表达 |
5.1.4 单细胞显微注射技术评估GJIC功能 |
5.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CVS体外模型Cx43 蛋白的表达量以及与PKC通路的关系 |
5.2.2 CVS体外模型GJIC功能与PKC通路的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体内SAH模型Cx43 蛋白表达及DCI的观察 |
6.1 实验方法 |
6.1.1 基底动脉Cx43 蛋白的表达 |
6.1.2 免疫荧光观察Cx43 在基底动脉上的空间表达 |
6.1.3 Cx43 siRNA干扰模型的构建及PKC抑制剂的给药 |
6.1.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PWI)和活体荧光显微镜对DCI的观察 |
6.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SAH模型中基底动脉Cx43 蛋白表达的时相变化及位置分布 |
6.2.2 Cx43 siRNA及 PKC抑制剂对Cx43 蛋白水平上升的抑制作用 |
6.2.3 Cx43 siRNA及 PKC抑制剂能够提升SAH后7 天的DCI预后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肌内皮缝隙连接的分子调控 |
参考文献 |
(2)β分泌酶与血管病理在认知损伤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β分泌酶提高多种血管相关疾病患者认知损伤风险研究 |
第1章 绪论 |
1.1 BACE1 |
1.1.1 BACE1与AD |
1.1.2 BACE1的表达调控 |
1.2 二型糖尿病 |
1.2.1 二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2 二型糖尿病与认知损伤 |
1.3 脑血管疾病 |
1.3.1 脑小血管病 |
1.3.2 脑淀粉样血管病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患者血浆样本来源 |
2.1.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相关材料 |
2.1.3 ELISA检测相关材料 |
2.1.4 Luminex检测相关器材及试剂 |
2.1.5 其他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 |
2.2.2 ELISA |
2.2.3 Luminex |
2.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血浆BACE1提高认知损伤的风险 |
3.1.1 AD队列患者血浆BACE1蛋白浓度显着上升,且与认知评分相关 |
3.1.2 T2DM队列患者BACE1酶活性和浓度升高,与认知评分相关 |
3.1.3 CAA患者血浆BACE1蛋白浓度和活性与认知相关 |
3.1.4 社区队列患者血浆BACE1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 |
3.2 血浆BACE1酶活性与血管病理相关 |
3.2.1 T2DM队列患者BACE1酶活性与炎症水平相关 |
3.2.2 CAA队列患者BACE1酶活性与病理相关 |
3.2.3 社区队列患者BACE1酶活性与血管病理相关 |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阿尔兹海默病脑内异常血管再生在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第1章 绪论 |
1.1 阿尔兹海默病 |
1.1.1 阿尔兹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学特征 |
1.1.3 阿尔兹海默病的标志物 |
1.1.4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
1.2 血脑屏障与血管通透性 |
1.2.1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
1.2.2 阿尔兹海默病中的血脑屏障损伤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
1.3 血管生成 |
1.3.1 血管生成 |
1.3.2 阿尔兹海默病中的血管生成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本 |
2.1.1 人脑组织样本 |
2.1.2 患者CSF样本 |
2.1.2.1 患者招募及出入组标准 |
2.1.2.2 患者脑脊液样本提取及保存 |
2.2 实验材料 |
2.2.1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器材及试剂 |
2.2.2 免疫焚光及免疫组化实验相关材料 |
2.2.3 ELISA检测相关器材及试剂 |
2.2.4 Luminex检测相关器材及试剂 |
2.2.5 其他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免疫印迹实验 |
2.3.2 免疫荧光实验 |
2.3.3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2.3.4 ELISA |
2.3.5 Luminex |
2.3.6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AD人脑组织样本中存在血管过度生成现象 |
3.1.1 AD人脑组织样本中血管密度及新生血管密度增加 |
3.1.2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AD人脑组织样本中表达增加 |
3.1.3 AD患者血管呈现活化的表型 |
3.1.4 AD患者CSF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相较于健康对照表达升高 |
3.2 患者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AD病理标志物的关系 |
3.2.1 患者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p-Tau阳性患者中增加 |
3.2.2 患者CSF多数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Aβ分类患者中无差别 |
3.2.3 患者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Tau病理关系更密切 |
3.3 AD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 |
3.3.1 AD人脑组织样本中内皮细胞表面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 |
3.3.2 AD患者Qalb相较于健康对照提高、血管损伤加剧 |
3.3.3 血管损伤组患者Qalb显着高于健康对照 |
3.4 AD患者血管生成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
3.4.1 促血管生成转录因子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
3.4.2 脑出血患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增加 |
3.4.3 所有患者中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Qalb呈显着正相关 |
3.4.4 AD患者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Qalb回归系数相较于健康对照更高 |
3.5 患者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
3.5.1 CSF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
3.5.2 其他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
第4章 总结及讨论 |
4.1 总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Mini-review article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t PA、PAI-1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NIHSS及MMSE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mR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中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大鼠脑出血后纤溶治疗中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增加tPA纤溶抵抗的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托伐普坦对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脑出血治疗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患颅内动脉瘤的相关风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方法和分组 |
1.1.2 诊断与评分标准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1.2.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 |
1.3.2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机制 |
1.3.3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因素 |
1.3.4 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资料采集 |
1.1.3 试剂与仪器 |
1.1.4 化验室指标检测 |
1.1.5 ELISA法检测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入选患者基线特征 |
1.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的比较 |
1.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指标的比较 |
1.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 |
1.2.5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 |
1.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的比较 |
1.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溶功能变化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SLI对 AIS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
1.3.2 SLI对 AIS 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 |
1.3.3 SLI对 AIS患者临床结局的保护作用 |
1.4 小结 |
二、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2.1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 |
2.1.1 对象和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总结 |
2.2 SLI主要成分测定 |
2.2.1 对象和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总结 |
2.3 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2.3.1 对象和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总结 |
三、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作用 |
3.1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炎保护作用 |
3.1.1 对象和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总结 |
3.2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纤溶功能保护作用 |
3.2.1 对象和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2.4 总结 |
3.3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凋亡保护作用 |
3.3.1 对象和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3.4 总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变化机理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风险和血浆Lp(a)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蛋白(a) |
1.1.1 脂蛋白(a)的结构与分布 |
1.2 脂蛋白(a)的检测方法 |
1.3 脂蛋白(a)与疾病 |
1.3.1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 |
1.3.2 脂蛋白(a)与心脑血管疾病 |
1.3.3 脂蛋白(a)与炎性反应 |
1.3.4 脂蛋白(a)与高血压 |
1.4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 |
1.4.1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 |
1.4.2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 |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 |
1.5.1 定义及其危害 |
1.5.2 病因 |
1.5.3 诊断 |
1.5.4 治疗 |
1.6 遗传多态性分析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血样收集标准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主要实验试剂 |
3.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3.4 实验方法 |
3.4.1 血脂的生化检测 |
3.4.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检测 |
3.4.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其产物的检测 |
3.4.4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析 |
3.4.5 载脂蛋白(a)蛋白表型的分析 |
3.4.6 统计学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 |
4.1.1 临床特征描述 |
4.1.2 血脂水平的比较 |
4.2 基因组DNA及其PCR扩增结果 |
4.2.1 基因组DNA的琼脂糖检测结果 |
4.2.2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检验结果 |
4.2.3 PCR5扩增产物的酶切结果 |
4.3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 |
4.3.1 载脂蛋白(a)基因+49位点C→T多态性 |
4.3.2 载脂蛋白(a)基因(TTTTA)n多态性 |
4.3.3 载脂蛋白(a)基因KIV-2-1多态性 |
4.4 载脂蛋白(a)蛋白表型多态性 |
4.4.1 载脂蛋白(a)蛋白表型多态性 |
4.4.2 载脂蛋白(a)蛋白表型对Lp(a)水平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9)川芎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凝血功能变化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及死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释义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1章 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各时相点凝血功能变化与TSAH 发生关系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2章 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各时相点凝血功能变化的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TXA-2 及其受体表达变化与TSAH 死亡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附录 |
附录Ⅰ 乙醇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式图 |
附录Ⅱ 大鼠脑干神经核团定位图 |
附录Ⅲ TXA-2 及其受体与5-羟色胺能通路模式图 |
附录Ⅳ 机体凝血和抗凝机制简图 |
附录Ⅴ 动物模型建立及实验操作方法 |
附录Ⅵ Western Blotting 试剂配制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t-PA、PAI-1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D]. 杨乐. 南昌大学, 2021(01)
- [2]β分泌酶与血管病理在认知损伤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D]. 刘一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安小峰,崔惠康. 医学综述, 2021(05)
- [4]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 谭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5]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患颅内动脉瘤的相关风险因素[D]. 仝允逸.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杨南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变化机理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D]. 赵珂. 郑州大学, 2017(02)
- [8]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风险和血浆Lp(a)水平的影响[D]. 官秀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川芎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D]. 安太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10]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凝血功能变化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及死亡机制研究[D]. 王海鹏. 汕头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