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冬季鲜花日销300吨(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陈方[2](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陈佳[3](2016)在《唐诗“桂”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考察了“桂”在唐诗中的运用情况。据《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版)不完全统计,“桂”在唐诗中共出现约1500次,约涉及1350首诗歌。在这1350首诗中,“桂”组成意象的频率较高,这一现象引人注目。为什么唐人在诗作中如此大量地使用了“桂”,这也是非常值得思考与研究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植物意象角度出发,主要探究咏物诗中的“桂”。分别从“桂”的分解、分类、组合三方面进行研究。“桂”是个整体、集合概念,第一节把“桂”具体划分为桂树、桂枝、桂叶、桂花、桂子、桂露、桂丛七个分支意象,分别进行探究。第二节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把唐诗中“桂”划分为五类。每一类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文化意蕴。第三节从意象搭配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将桂意象与兰意象、松意象进行组合形成象征意味浓厚的意象群,通过类比探究唐人眼中“桂”独具的文化意蕴。第二章专门分析与月亮相关的“桂”文化。“桂”和月亮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有关月亮和“桂”的神话、传说、典故层出不穷,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蟾宫折桂”的佳话一直被流传至今,饱含着历代文人的深厚情感及文化底蕴。甚至在一类诗歌中,“月桂”、“桂轮”、“桂魄”、“桂华”和“桂影”可直接指代月亮,相互替换。这一类诗歌数量并不在少数,值得引起关注和研究。与月亮相关的“桂”寄托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这也正是唐代诗人为何好在与月亮相关的诗歌中用“桂”的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唐诗中与“桂”相关的地名及山水名。第一节从唐诗中表明地域性质的题目和诗句考察唐代广西桂林地区的生活、生产情况,以及唐代诗人在此的活动轨迹、心态。“桂”寄托了诗人们对桂林的深厚情感,尤其对于桂林本土诗人而言,如“二曹”之一的曹邺。“桂林”“桂阳”等不再是单纯的地名,而是凝聚了诗人丰富情感的诗歌意象。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唐诗中描绘桂林地区美景的诗句,涉及到“桂山”“桂水”“桂岭”“桂江”,由此可看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从唐时就已得到认可。第四章分析了唐诗中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桂”文化。随着“桂”的普遍种,“桂”被广泛用于唐人生活的各个角落,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因此唐诗中“桂”数量激增,内涵加深。第一节分析了与饮食、养生有关的“桂”文化,具体从宴饮、中药、调料、燃料、妆容几个方面叙述,着重分析了宴饮诗与送别诗中的“桂酒”意象。第二节分析了与交通、建筑有关的“桂”文化。由于桂木木材坚硬而耐久,耐水湿,可供建筑、造船、桥梁、车辆及家具等用,因此在唐诗中出现了一系列如“桂辑”“桂舟”和“桂殿”“桂宫”“桂苑”“桂堂”“桂馆”“桂柱”诗歌意象,具有运用范围广、数量多的特点。第三节分析了与祭祀及其它有关的“桂”文化。第五章根据不同精神蕴含将“桂”划分为四类。这四大典型象征意义分别与科举功名、求仙访道、爱情、友情诗歌主题有关。第一节分析了与科举功名有关的“桂”文化,此类诗歌数量较多,因此只重点分析了“攀折桂”和“东堂桂”意象。道家及佛家认为食用“桂”可长生不老、成仙,加上“桂”不与世俗争春等高洁品性,被道家、佛家所青睐。因此“桂”经常出现在游仙诗和相关诗歌中。第二节就分析了与求仙访道有关的“桂”文化。在我国古代,“桂花”被称为“花中月老”,是爱情的象征,定情的信物。第三节分析了唐诗中与爱情有关的“桂”文化,共涉及二十五首唐诗。与友情相关的含“桂”的诗歌数量亦较多,常出现在送别诗、边塞诗、唱和诗及书信体的诗歌中。第四节则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与友情相关的含“桂”的诗歌进行分析探究。这四节从“桂”文化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蕴含特点、象征意味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较全面地概括了“桂”在唐人眼中的象征意味。不同诗人笔下“桂”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及内涵,本文选取代表诗人的典型诗歌中的“桂”进行分析更具说服力。通过列数据、表格,较准确、真实反映“桂”在唐诗中的运用状况,透过唐人的创作心态及作品观照唐人眼中的“桂”所具有的深厚文化意蕴。
章琦,王黎东[4](2014)在《丑小丫的中国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左传》第一乐章中国农民梦的亚萍进行曲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人们说20世纪大洋彼岸的美国,是马丁·路德·金神父基于奴隶解放与种族平等的《I have adream》的呼唤,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美国
方瑶[5](2009)在《基于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内外对于花卉需求及消费得以快速提升。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花卉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花卉产品实现了基本供求平衡。但是,随之而来又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花卉产品总体品质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比较短,信息闭塞、花农盲目性生产等,由此导致决策失误而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竞争力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上一条更宽阔、更科学的发展之路,谋划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国内外的产业发展研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表现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征的产业集群现象。现阶段,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而针对花卉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比较少见。因此,通过对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目前的花卉产业发展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本文正是通过对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来探寻这条现代化花卉产业的发展之路。昆明花卉具有“园林之母”的美誉,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除了在国内家喻户晓外,同样在国外也是名震四方。昆明花卉依靠独特的四季如春的气候、丰富的物种资源优势、悠久的栽培历史及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来了不少的投资商、协会及企业陆续进驻的同时,也吸引来了不少国外企业进行多项合作,大大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昆明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弱到强,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昆明花卉产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的花卉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昆明花卉产业的集群时间不长,花卉企业规模不大,花卉产业集群地位不够,人才资源匮乏、体系不够健全等。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昆明花卉产业具有较独特的区位及优越的资源优势,使得昆明花卉产业在具备的产业集群环境中拉动区域经济,推动昆明花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及品牌的知名度为昆明花卉产业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和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研究,找出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和生成机理,发现产业集群引致要素的生成动力;通过分析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昆明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瓶颈,研究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探索昆明花卉产业集群比较有利的发展模式;探索花卉产业集群的演化趋势,分析该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制和制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花卉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课题的研究对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其他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本文认为:昆明花卉产业所凸显的集群效应可以快速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产业中相对的劣势进行改进,加快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是昆明花卉产业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之间进行投资与交流,以促进企业间进行有效的信任与合作,以提升昆明花卉产业的创新能力与促进地方区域的经济增长及充分占有世界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秦开凤[6](2009)在《宋代文化消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性服务的行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宋代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文化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此已多有关注,但因研究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文化消费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把文化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或者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从这一视角对宋代文化消费进行研究的还很少。而且,迄今为止,对宋代文化消费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基本没有,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宋代文化消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每一类文化产品或服务有哪些消费者参与?各个消费者的具体消费过程如何?每一类文化产品或服务又有什么价格表现?受哪些因素制约?其消费特点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就整体宋代文化消费而言所占地位如何?呈现什么特点?它对宋代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以文化消费的内容为线索,文化消费的主体即消费者为切入点,着眼于具体的消费过程,钩稽史料,试图对宋代文化消费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文化消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廓清;其次对宋代文化消费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对选题的意义、论文的研究对象、结构及创新之处等做了简要说明。第二、三、四、五部分是论文的正文部分,分别从消费的角度对宋代的文化教育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宗教信仰消费以及艺术品消费等四大类逐一进行专题性质的研究。第一章,通过对笔墨纸砚、书籍及求学教育发展消费三个方面阐述了宋代文化教育消费。作为主要的文化用品,宋代笔墨纸砚的消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呈现量大、面广及费用多的特点;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不仅生产具有了产区化、品牌化的特征,而且出现了多种促销方法;同时,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价格也相差悬殊,这与产品质量、供求关系及主体偏好有关。对于书籍消费,不仅有大量的藏书购书行为,还有抄书、刻书和兴建藏书楼等一系列围绕书籍消费的其他相关消费。求学教育发展消费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开支,其主要用在学费、助学费及参加科举考试的相关费用上。第二章,通过对色情消费、看戏消费、旅游消费及赌博消费的研究对宋代休闲娱乐消费作了较全面的解读。色情消费主要体现在买妾、蓄妓和逛妓院上,具有明显的奢侈性和分层性。看戏消费中不仅受众扩展至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已经有偿化、商业化,其表演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世俗化、大众化,专业娱乐场所也已出现。旅游消费中的旅游者已经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游玩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旅游消费主要体现在食宿、交通、门票、购物等项目的支出上。赌博消费尽管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但宋人的好赌之风盛行,不仅发展了赌博的种类,也具有了娱乐性、市场性和奢侈性的特征。第三章,通过分析宋代社会主要流行的佛教、道教信仰方面的消费及盛行的占卜消费对宗教信仰上的消费作了初步探讨。随着宗教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宋代的佛道信仰得到了更广泛地传播与发展,不仅信徒众多,而且花费也越来越大。佛教方面的支出主要有购买放生物,抄写、购买或刊印佛经,塑造神像,修庙建塔,作佛事,转轮藏以及其他一些布施行为;道教方面的支出主要有供神像、炼丹药、建宫观、作道场等内容;同时,其消费活动都具有了大众性和地域性特征。宋代占卜盛行,不仅求占者遍及各个阶层,而且占卜从业者人数增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市场;占卜的价格相差也很悬殊,既与占卜者技艺有关,也受人们的主观好恶影响;同时,占卜消费的功利性明显。第四章,对宋代艺术品领域的消费,本章以书画、奇花异石及古器物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作为研究对象。书画领域中出现题材丰富、品种多样,世俗性加强的特点,而且参与书画消费的群体有扩大趋势,已经由上层贵族扩展至普通的市民百姓。其交易的地点和方式也有所扩展,地点包括店铺、集市和其他一些地方;交易方式不仅有直接的货币交易和以物易物,更重要的出现了中介人即牙人的参与。而交易价格上的悬殊差异,则与供求关系、主体偏好及时代审美风尚有关。奇花异石消费中则分别考察了宋人购买花卉、异石的行为,并关注到价格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古器物消费中以宋代文人士大夫为消费主体。因巨大的消费需求而出现了专门的文物市场。古器物的价格一般较高,这与其稀缺性有关,同时也受器物的类型、工艺、品相、历史价值以及买售者的鉴赏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六部分为宋代文化消费的综合分析,分别对其地位、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总体上的分析与总结。
刘卓[7](2006)在《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文中指出商人,最通俗的解释是指贩卖货物的人。当然这主要是指旧式商人而言的。新式商人就不仅仅是贩卖货物了,但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地商人主要还是旧式商人,指的是活跃于新疆各地,而其籍贯非新疆的各省商人们。清朝统一新疆后,内地商人大量进入新疆,开创出了乾嘉时期新疆民间商贸活动的繁盛局面,为固边兴邦做出了贡献。清朝收复新疆时,内地商人随军贸易——“赶大营”,为“故土新归”做出了贡献。再度统一使得内地商人获得了安定的环境,其活动使新疆与全国市场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自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籍贯划分的“商帮”,从晚清到民国在新疆的经济领域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对新疆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晚清、民国为中心,对新疆的内地商人作一番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由绪论、结束语和三章正文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现状、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念的界定与范围的确定,对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时限及范围的选择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考察内地商人“赶大营”的活动与新疆商业的复苏之间的关系。对乾嘉时期形成之“赶大营”的传统基础作出了说明,阐述了该时期内地商人深入新疆的过程,说明当时随着内地商人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新疆的民间商贸活动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内地商人开展各种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经营活动,活跃了新疆经济的同时,亦加强了内地与新疆之间的联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的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地进步。虽说清中叶以后,新疆地区变乱迭起打断了商贸活动正常发展的历程,陕甘地区爆发的回民起义又切断了内地商人赴新疆贸易的通道,使得内地商人无法开展其业务。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内地商人面对的也是乾嘉时期之繁华尽化焦土的状况。但在承平再现,清政府又采取措施设法尽力恢复新疆地区经济的情况下,内地商人得到机会展现其善舞长袖。迪化和奇台两城作为商业城市的振兴,以及天山南北一批城镇的勃兴都与其积极活动密切相关。第二章探讨了内地商人对新疆商业的活跃作出的贡献。茶叶贸易在西北所处地位自古就非常重要,到了清代似乎更为凸显,清政府的课税收入,“东南则盐为巨擘,西北则茶为大宗”。而内地商人在茶务上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清朝统一新疆时,晋商开辟了万里之遥的茶叶商路。并在咸丰年间,随着政治环境和贸易形势的变化,变更采办茶叶的地点,苦心经营新的茶叶商路,保证茶叶贸易的开展。对于满足新疆人民食茶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北,运输方面直到近代也是向恃骆驼为惟一之利器。经营驼运业的内地商民们在西征军粮饷物资后勤供给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在驼路畅通之后,驼运商业就更见发达,并于民初盛极一时。但后来新疆因政局动荡引发战乱,直接打击了驼运业,加之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驼运商业衰落了。驼运业的命运可说也是新疆商贸之命运的缩影。新疆在成功收复后,较大的城市里都有内地商民,并形成了以籍贯划分的“商帮”。其中有一定影响的为八大商帮,即:燕帮、晋帮、湘帮、秦帮、蜀帮、鄂帮、豫帮、陇帮。燕帮中的津商是其中实力最强的,经营范围广,分布地区广,对新疆城镇民生有着相当的影响。其余各商帮虽说经营实力上有强弱,活动范围上有大小,但也都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当然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限制,从晚清到民国,他们历经磨难重重,兴衰荣辱饱尝滋味,许多人仍免不了悲剧性的命运。虽然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新疆的内地商人发展水平并非尽如人意,但其对新疆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具体阐述了内地商人在新疆经营的社会环境。晚清,新疆地区事多不靖,混乱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民初杨增新治新时。但杨很有手段,在新疆保持了一种虽落后封闭,但相对稳定的局面。金树仁时期(1928——1933年),新疆由相对稳定走向全疆大乱。政局的纷乱状态在盛世才时期也没什么改善,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末。内部环境欠佳,同时也排除不了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俄、英的侵夺是难以抵制的。俄国、英国在新疆既相互角逐又相互勾结。英国的影响不及俄国,但贯穿近代始终。十月革命前,新疆一直在面对俄、英二者,沙俄崩溃后,英国方面的影响自然还是摆脱不了,又要面对苏联的竞销。金树仁时期诱签的《新苏临时通商协定》本身具有较强的不平等性,盛世才政治上的投机又使其影响延续了相当长一个阶段,加之苏联的实力又十分强大,新疆方面对于苏方对新疆商品市场的倾轧可说是无可奈何。结语部分对新疆的内地商人活动的脉络做了梳理,点明了其对于新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所作的贡献,以及在加强内地与新疆多方面联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周静[8](2004)在《昆明市斗南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亦成为一个大课题。尤其是人们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西部乡村来说,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创业并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机难以再现,而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城镇化应成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渠道。专业市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发生在第三产业的一项颇具影响力的我国农村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本论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专业市场的角度,对我国西部乡村发展做初步的探索研究。试图以昆明市近郊区的斗南村正在发展变化着的经验事实为依据,对斗南花卉市场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昆明市周边地区乡村发展积累经验或提供借鉴。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对象等,并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二章简述斗南村以及所在区域昆明市的基本情况;第三章就花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论述,分析其特点和发展机制;第四章从产业结构、村民的购买力、村庄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系统考察花卉市场与城镇化发展,并探析这种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最后,分析花卉市场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操慧[9](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陆红梅[10](2001)在《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阐述课题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国际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并对江苏花卉业在全国的地位作了评估。接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江苏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气候、种质资源、基地设施、龙头企业、花卉市场及人才状况、信息、资金和相应的立法等进行了客观分析,从中找出产业的基础薄弱或不足之处,包括资源、市场、科研、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及花卉统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以实现江苏“森林式城郊、园林式城市、花园式小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方向,提出了通过结构调整,实现江苏化卉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突出重在应用科技,提高花卉质量,并重点提出了发掘本土花卉资源,实现花卉目标的科技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就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花卉业正迅速崛起为最具活力与前景的产业之一,并出现了全球性转移和产销分离的趋势。中国花卉面积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并呈现区域化布局。在流通上,已导入拍卖方式,与国际初步接轨。尽管存在诸如基础薄弱、结构失衡、管理无序等问题,但由于中国具备气候、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及全球性生产转移、加入WTO的良好外环境,而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江苏作为传统花木大省,以27%的产值年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各花卉项目的实力综合而言,位居全国第六。但江苏的单产较低,在流通上尚无拍卖方式。 2、江苏花卉已呈六大区域化布局,各产区内均有各自的优势项目。鉴于苗木是江苏的拳头产品,相应地出现了经纪人这一特色销售途径,另有大型集散/综合性批发市场。花卉业投资呈多元化格局,然而各产区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很大。花卉业人才结构合理,但注重产中、忽略产前和产后,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全,政府投入、产业信息、法制法规建设方面多有欠缺。 3、江苏花卉资源并不丰富,且利用率不高,使得花卉种类、品种单一,规格不全。尤其是种子、种苗(球),对外埠、外国依赖较大。科研忽略育种,研究或育成后转化率不高。引进温室效益差,高效设施和作物参数软件栽培技术应用不够。特别是鲜切花、盆花反季节生产应市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本省需求。市场建设规模偏小,交易设施和辅助手段简易,仍以对手交易为主。期货 中 文 拍 耍和拍卖等形式少,且结算不及时,信誉度低。花卉出口近年来处于低迷状态。 4、江苏花卉产业化发展包括九大措施:(一)花木区域化分布,建设商品基地;(二)花卉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三)科技策略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以“应用科技、提高质量”为核心,提出了相应的科技策略:l、新品种更新,包括引种、品种改良和育种:2、种子、种苗和种球的工厂化生产体系;3、智能温室及高效设施栽培。4、无土栽培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5、标准化、多商品化花卉生产:6、采后保鲜、贮运问题;7、切花、盆花反季节促控栽培,提高周年应市能力;8、病虫害防治;9、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四)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市场硬/软件建设和流通方式(经纪人、直销、网络、拍卖)的改进;(五)花卉产业一体化的途径,包括产、供、销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和花卉生产、科研、教育的一体化:(六)建立快捷、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七)多方位、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八)政府宏观调控及加强立法;(九)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云南冬季鲜花日销300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冬季鲜花日销300吨(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
三、作品考证 |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
一、宗炳:味象观道 |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
第一节 众僧疏证 |
一、刘宋僧人 |
二、齐僧人 |
三、梁僧人 |
四、陈僧人 |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
一、隋代僧人 |
二、唐代僧人 |
三、五代僧人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
四、结社活动兴盛 |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神圣空间 |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文学书写 |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
下编 |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
一、家族渊源 |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
一、家族因素 |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
三、情系庐山 |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
结语 |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唐诗“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与植物相关的“桂”文化 |
第一节 与植物相关“桂”之分解 |
一、“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桂树 |
二、“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桂枝 |
三、“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桂叶 |
四、“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桂花 |
五、“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桂子 |
六、“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桂露 |
七、“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桂丛 |
第二节 与植物相关“桂”之分类 |
一、从“桂”之美名划分 |
二、从“桂”之香味划分 |
三、从“桂”之生长环境划分 |
四、从“桂”之生长季节划分 |
五、从“桂”之颜色划分 |
第三节 与植物相关“桂”之搭配 |
一、“桂”与“兰” |
二“桂”与“松” |
第二章 与月亮相关的“桂”文化 |
第一节 与月亮相关“桂”之分类 |
一、月桂 |
二、桂轮 |
三、桂魄 |
四、桂影 |
第二节 与月亮相关“桂”之类型 |
一、因月引发的遗憾与悲伤 |
二、由月引发的乡愁情结 |
三、蟾宫折桂 |
第三节 与月亮相关“桂”之诗歌 |
第三章 与自然山水相关的“桂”文化 |
第一节“桂”与地名 |
第二节“桂”与山水 |
一、桂山 |
二、桂岭 |
三、桂水 |
四、桂江 |
第四章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桂”文化 |
第一节 与饮食、养生相关的“桂”文化 |
一、“桂”与宴饮 |
二、“桂”与中药、调料、燃料 |
三、“桂”与妆容 |
第二节 与交通、建筑相关的“桂”文化 |
一、“桂”与交通 |
二、“桂”与建筑 |
第三节 与祭祀及其它相关的“桂”文化 |
一、“桂”与祭祀 |
二、“桂”与其它 |
第五章 与精神蕴涵相系的“桂”文化 |
第一节“桂”与科举功名 |
一、攀折桂 |
二、东堂桂 |
第二节“桂”与求仙访道 |
第三节“桂”与爱情 |
第四节“桂”与友情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花卉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2.1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
2.2 国外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2.3 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
2.3.1 昆明花卉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花卉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分析 |
3.1 花卉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
3.2 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
3.3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生成 |
第四章 花卉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 |
4.1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国外研究 |
4.2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
4.3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国内研究 |
4.4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 |
第五章 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 |
5.1 发挥龙头企业模式 |
5.2 关联产业发展模式 |
5.3 农业合作社模式 |
5.4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5 发展旅游饮食模式 |
5.6 企业+农户等模式 |
5.7 完善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模式 |
5.8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析 |
5.8.1 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 |
5.8.2 产业联合会发展模式 |
5.8.3 发展旅游饮食模式 |
5.8.4 基地+市场+公司(协会)+农户+电子商务模式 |
5.8.5 拍卖交易模式 |
第六章 花卉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 |
6.1 花卉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整体角度 |
6.2 花卉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6.2.1 花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 |
6.2.2 花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 |
6.2.3 花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
6.3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分析 |
6.3.1 形成初期 |
6.3.2 成长扩张期 |
6.3.3 调整期 |
6.3.4 升级期 |
第七章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swot分析 |
7.1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优势 |
7.2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劣势 |
7.3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机遇 |
7.4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威胁 |
第八章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政府对策 |
8.2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产品竞争力对策 |
8.3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人才对策 |
8.4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对策 |
8.5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
8.6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产业经营管理对策 |
8.7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对策 |
8.8 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的融资对策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宋代文化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清单 |
绪论 |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 |
二、宋代文化消费问题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 |
四、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五、本文的篇章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文化教育消费 |
第一节 宋代笔墨纸砚消费 |
一、宋代笔墨纸砚的消费概况 |
二、宋代笔墨纸砚的消费特点 |
三、与宋代笔墨纸砚消费相关的其他若干问题——以宋代笔墨纸砚价格略表为分析基础 |
第二节 宋代书籍消费 |
一、宋代书籍的消费概况 |
二、宋代书籍的消费特点 |
三、宋代围绕书籍消费的其他相关消费 |
第三节 宋代求学教育发展消费 |
第二章 宋代休闲娱乐消费 |
第一节 花街柳巷 |
一、宋人的色欲之欢 |
二、色情消费的相关费用 |
三、色情消费的奢侈性和分层性 |
第二节 舞榭戏台 |
一、宋代歌舞百戏娱乐消费概况 |
二、宋代歌舞百戏娱乐消费的特点 |
三、宋代歌舞百戏娱乐消费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游山玩水 |
一、宋人的游玩之乐 |
二、旅游消费的相关费用 |
三、旅游消费的大众娱乐性 |
第四节 呼卢赌博 |
一、宋代赌博发展概况 |
二、宋人的好赌之风 |
三、宋代赌博消费的特点 |
四、宋代赌博消费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三章 宋代宗教信仰消费 |
第一节 宋代佛教信仰消费 |
一、"好释氏"的宋人 |
二、佛教信仰消费的相关费用 |
三、佛教信仰消费的大众性和地域性 |
第二节 宋代道教信仰消费 |
一、宋代的崇道之风 |
二、道教信仰消费的相关费用 |
三、道教信仰消费的大众性和地域性 |
第三节 宋代占卜消费 |
一、宋代占卜盛行 |
二、占卜的价格 |
三、占卜消费的功利性 |
第四章 宋代艺术品消费 |
第一节 宋代书画消费 |
一、宋代书画的消费概况 |
二、宋代书画的消费特点 |
三、与宋代书画消费相关的其他若干问题——以宋代书画作品价格表中的史料为分析基础 |
第二节 宋代奇花异石消费 |
一、花卉消费 |
二、异石消费 |
第三节 宋代钟铭鼎器等古器物消费 |
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金石文物情结 |
二、宋人买卖古器物行为及文物市场的出现 |
三、古器物的价格 |
四、古器物消费的特征 |
第五章 宋代文化消费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宋代文化消费的地位分析 |
一、宋代文化消费在不同阶层的地位状况 |
二、宋代文化消费在不同区域的地位状况 |
三、宋代文化消费在不同时期的地位状况 |
第二节 宋代文化消费的特点分析 |
一、文化消费内容丰富并不断多元化 |
二、文化消费队伍扩大并日趋大众化 |
第三节 宋代文化消费的影响分析 |
一、对经济的影响 |
二、对文化的影响 |
三、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格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的界定与范围的确定 |
第一章 内地商人“赶大营”与新疆商业的复苏 |
第一节 乾嘉时期形成之“赶大营”的传统基础 |
一、内地商人深入新疆的过程 |
二、内地商人开展之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经营活动 |
三、内地商人的经营方式发展水平 |
第二节 收复新疆后,“赶大营”与城镇的兴起 |
一、内地商人走入新疆面对的残局 |
二、内地商人与迪化和奇台的振兴 |
三、内地商人与天山南北众多城镇的勃兴 |
第二章 内地商人与新疆商业的活跃 |
第一节 内地商人在新疆的商贸运销 |
一、内地商人与茶务 |
二、内地商人与驼运 |
第二节 内地商人与城镇民生 |
一、津商的经营活动 |
二、其余商帮的经营活动 |
第三章 内地商人在新疆经营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政局的纷乱 |
一、金树仁时期 |
二、盛世才时期至40年代末 |
第二节 俄、英的侵夺 |
一、沙俄的扩张 |
二、英国的扩张 |
第三节、苏联的竞销 |
一、不平等的条约 |
二、商品市场的倾轧 |
结束语 |
征引文献 |
后记 |
(8)昆明市斗南村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外农村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斗南村概况 |
2.1 昆明市的基本情况 |
2.2 斗南村概况 |
第三章 斗南花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演化机制 |
3.1 花卉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
3.1.1 花卉市场的发展历程 |
3.1.2 花卉市场的发展特点 |
3.2 花卉市场发展机制 |
3.2.1 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制度记忆、路径依赖对花卉市场发展的先发效应 |
3.2.2 特色产业与市场的耦合联动机制 |
3.2.3 政府行为在花卉市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3.3 花卉市场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斗南花卉市场与城镇化发展 |
4.1 市场与城镇化 |
4.2 花卉市场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
4.2.1 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
4.2.2 促进第三产业兴起 |
4.2.3 提高村民实际购买力 |
4.2.4 促进村庄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结构的变化 |
4.2.5 为村庄建设做出贡献 |
4.3 城镇化发展为花卉市场营造优良的环境 |
4.3.1 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 |
4.3.2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花卉市场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
4.3.3 日益完善的服务设施为花卉交易、流通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
4.4 斗南村的崛起 |
4.4.1 斗南村的发展 |
4.4.2 斗南发展模式的特点 |
4.4.3 斗南发展模式对昆明市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五章 斗南花卉市场与城镇化发展中的困境及其展望 |
5.1 发展困境 |
5.1.1 农业基础约束 |
5.1.2 村庄建设约束 |
5.1.3 花卉市场的规划设计水平较低,市场设施比较落后 |
5.2 前景展望及对策 |
5.2.1 产业选择、布局和发展 |
5.2.2 注重提高村庄建设的质量 |
5.2.3 加强和完善花卉市场规划设计 |
结语 |
附录1 插图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10)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际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江苏花卉业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
第三章 江苏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江苏省的自然概况 |
一、 地理位置与面积 |
二、 气候资源 |
第二节 江苏省的花卉现状分析 |
一、 生产基地布局、种植结构及设施状况 |
二、 花卉栽培资源状况 |
三、 花卉市场状况 |
四、 龙头企业状况 |
五、 花卉产业信息系统 |
六、 花卉业人才结构状况 |
七、 花卉产业资金投入情况 |
八、 与花卉业相适应的法制法规类型与作用 |
第四章 江苏花卉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资源不够丰富,利用率低 |
第二节 市场建设重硬轻软,批发—零售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科研投资力度小,成果转化率低 |
第四节 温室和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落后 |
第五节 花卉统计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调整结构,实现花卉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
第一节 花木区域化布局,建设商品化基地 |
一、 因地制宜,花木区域化布局 |
二、 围绕花木基地,选准主导花卉项目 |
三、 基地规模及设施栽培选择 |
第二节 花卉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 |
一、 江苏的本土花卉资源 |
二、 江苏城市绿化发展对植物资源的要求 |
1、 空间绿化——大力发展观赏乔木和攀缘植物 |
2、 居间香化——大力发展香花、观花树种 |
3、 本底彩化——大力发展地被草花、草坪 |
第三节 科技策略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 |
一、 科技策略 |
1、 新品种更新 |
2、 种子、种苗和种球工厂化生产体系 |
3、 智能温室及高效设施栽培 |
4、 无土栽培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 |
5、 标准化、商品化花卉生产 |
6、 采后保鲜、贮运问题 |
7、 切花、盆花反季节促控栽培,提高周年应市能力 |
8、 花卉病虫害防治 |
9、 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
二、 科技贮备、推广及培训体系 |
第四节 以花农为主体,培育市场体系 |
一、 合理进行国内花卉市场建设 |
1、 加强花卉市场硬件建设 |
2、 改进花卉市场流通方式 |
3、 加强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
4、 加强引导和创造市场 |
二、 扩大花卉国际市场 |
第五节 花卉产业一体化的途径 |
一、 花卉产业经营一体化 |
1、 花卉公司+花农 |
2、 花木经纪人+花农 |
3、 产区花卉技术协会+花农 |
4、 科研单位(或政府机构)+花农 |
5、 合作经济组织+花农 |
6、 花卉市场+花农 |
二、 花卉产业产、科、教一体化 |
第六节 建立花卉业信息管理体系 |
第七节 多方位、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
一、 成立花卉产区合作基金会 |
二、 产业化政策性贷款 |
三、 大型工商企业投入花卉业 |
四、 吸引外资投资花卉业 |
第八节 有关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相应法制法规的制订 |
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 |
1、 服务 |
2、 扶持和保护 |
二、 花卉业有关的法制法规 |
第九节 设施配套,完善花卉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健全要素市场 |
二、 加强科技咨询、指导服务,充分发挥花协的作用 |
三、 建立花卉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
四、 成立省、市级花卉产品质量监督体系 |
五、 确立品种审定标准 |
六、 设立花卉保险 |
附: 花卉产业化网络模型图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云南冬季鲜花日销300吨(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唐诗“桂”文化研究[D]. 陈佳.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丑小丫的中国梦[J]. 章琦,王黎东. 中国作家, 2014(20)
- [5]基于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D]. 方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6]宋代文化消费研究[D]. 秦开凤.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5)
- [7]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D]. 刘卓. 复旦大学, 2006(03)
- [8]昆明市斗南村城镇化发展研究[D]. 周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
-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
- [10]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D]. 陆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