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

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

一、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21)在《L-薄荷醇制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薄荷醇作为香料界销量最多的单体原料之一,其凭借着独特的性质,在日用品、精细化学品、香精香料、医疗卫生和食品等工业方面有着非常广的应用。目前,L-薄荷醇的主要来源是天然薄荷类植物精油的提取,但薄荷荷类植物的种植受到天气、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L-薄荷醇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保证L-薄荷醇的供应量,有机合成技术已应用到L-薄荷醇的制备中。我国是L-薄荷醇的消耗大国,但L-薄荷醇的产量很少且来源单一(种植),国内没有L-薄荷醇生产厂家,天然提取的L-薄荷醇主要来源于印度,合成的L-薄荷醇主要来源于德之馨公司的产品。随着国内市场对L-薄荷醇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自主开发制备L-薄荷醇的方法尤为必要。本论文是以价廉易得的百里酚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制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氢化制备L-薄荷醇。本文首先对百里酚催化氢化的催化剂进行研制,即对百里酚催化加氢反应的催化剂的载体、金属盐以及金属负载量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为:乙酸钴为金属盐,二氧化钛为载体,金属负载量为10%wt的Co/Ti 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优。同时,通过XRD、TEM等测试手段对自制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和确证。其次对百里酚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为:底物百里酚为0.5 g,催化剂是负载量为10%wt的Co/Ti O2催化剂(用量0.06 g),环己烷20m L作为溶剂,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为160℃,压力为5 MPa,时间为8 h,百里酚转化率达到97.8%,产物中D,L-薄荷醇的含量为74.2%,D,L-异薄荷醇仅为1.1%。最后探究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研究结果为:在使用7次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对比数次反应后的XRD图,发现只有相应衍射峰的强度有所下降,二氧化钛和金属钴的物相均未改变,表明在反应过程中,虽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催化剂的稳定性很好。

严婷婷,钱刚[2](2017)在《l-薄荷脑层式熔融结晶过程及杂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层式熔融结晶技术对l-薄荷脑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温度梯度和薄荷酮的添加量对l-薄荷脑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并使用Avrami方程进一步研究其熔融结晶过程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熔融液温度下,冷剂温度越低,即温度梯度越大,l-薄荷脑晶体的生长速率越快;薄荷酮的添加会导致l-薄荷脑晶体生长速率的降低,且其添加量越多对l-薄荷脑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Avrami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l-薄荷脑熔融结晶的前期过程,各情况下拟合得到的Avrami指数值接近,均在0.8左右,表明薄荷酮的添加未明显改变l-薄荷脑晶体的生长方式,且各种情况下l-薄荷脑晶体均以一维(针状)的生长方式生长。

张宁[3](2017)在《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专利摘要汉译英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专利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汉译英的需求量大,而且对翻译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目前翻译市场上涉及专利摘要翻译的业务很多,但有关专利摘要汉译英的专业研究成果却很少,多是一些中英专利摘要文本特点的描述,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关于专利摘要汉译英策略和技巧的研究较为匮乏。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笔者参与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摘要翻译实践,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据,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客体顺应和动态顺应三个层面对翻译实践中的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专利摘要汉译英的三种策略。本报告包括专利摘要的文本特点分析及翻译任务及翻译过程描述,对所用指导理论的介绍,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案例分析部分,笔者除用指导理论对自己的译例进行分析,还提出了专利摘要汉译英的三种翻译策略:直译、仿译和套译,希望能够为进行专利摘要汉译英的译者提供借鉴。

蔡雅琴[4](2017)在《“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丹皮酚消炎镇痛疗效确切,且能够与天然小分子促渗剂——薄荷脑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低共熔物,本研究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结合利用纳米制剂技术与天然促渗剂,制备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以期提高丹皮酚的经皮渗透性能和稳定性。方法1、考察建立HPLC法用于测定体外样品中丹皮酚含量;通过摇瓶法测定丹皮酚在37℃下不同介质中的饱和溶解度。2、加热熔融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分别以差示量热扫描(DSC)、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方法对所形成的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进行分析。3、测定不同比例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及丹皮酚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以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为油相、Cremophor EL为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采用加水滴定法建立纳米乳的伪三元相图,优选纳米乳处方并制备载药纳米乳。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纳米乳粒径、PI值、外观、黏度的变化,对比不同比例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制得纳米乳的初步稳定性。向载药纳米乳中加入1%卡波姆934溶液制备纳米乳凝胶,TEM下观察纳米乳形态。分别置于室温、低温(4℃)、高温(40℃)环境下,测定0、1、2、3个月时丹皮酚含量和结晶情况。Franz扩散池法考察不同凝胶剂不同时间离体皮肤透过性能及皮肤滞留量。CLSM考察载荧光素的不同凝胶在不同时间的经皮渗透情况。结果1、当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为30℃时,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丹皮酚HPLC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丹皮酚本身难溶于水(<0.001 g/mL),而在无水乙醇、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良好。2、丹皮酚-薄荷脑比例为1:99:1(w/w)时均可形成低共熔物,对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间的实际熔化焓及理论熔化焓计算,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相互作用;显微镜对其共熔物及单体成分的晶体观察发现,其晶体形状具有明显的差异;经过XRD、NMR、FTIR等对其结构分析,推测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氢键与范德华力作用。3、当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比例为4:6(w/w)时,丹皮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93μg/mL,略高于丹皮酚原料药的溶解度(537μg/m L)。以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为油相制得的纳米乳外观呈均匀的、具淡蓝色乳光的液体,伪三元相图中的成乳区域从大到小依次为丹皮酚-薄荷脑4:6、5:5、6:4(w/w)。其中以丹皮酚-薄荷脑4:6(w/w)为油相所制备的纳米乳初步稳定性较佳,室温下放置一周未出现结晶、分层和沉降的现象。所得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呈现白色的半固体状,外观均匀细腻、易涂展、无油腻感。其中,以丹皮酚-薄荷脑(4:6,w/w)低共熔物为油相所制备的纳米乳凝胶在室温下放置20天未出现结晶,TEM观察低共熔纳米乳形态圆整,分散较均匀。小鼠离体皮肤透过实验结果显示,在任意时间点,三种不同比例的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纳米乳凝胶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均显着高于物理共混(4:6,w/w)凝胶组及丹皮酚凝胶组(P<0.05)。在24 h时,丹皮酚-薄荷脑(4:6、5:5、6:4,w/w)的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882±0.123,1.998±0.125,2.059±0.099(mg/cm2),为物理共混凝胶(1.870±0.357 mg/cm2)的1.54倍、1.06倍和1.10倍。不同比例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单位面积皮肤滞留量对比,以丹皮酚-薄荷脑(4:6,w/w)时单位面积滞留量最大为111.81±45.98μg/cm2,显着高于其他组凝胶(P<0.05)。丹皮酚-薄荷脑(4:6,w/w)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组的稳态皮肤透过量Jss(0.3079±0.0068)与渗透系数P(0.3028±0.007)显着高于物理共混凝胶组及丹皮酚凝胶组(P<0.05)。经CLSM考察结果可见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相对其他凝胶渗透速率快、能迅速渗入皮肤。结论以丹皮酚-薄荷脑(4:6,w/w)低共熔物制备的纳米乳及其凝胶剂均显示出较好的放置稳定性,且该制剂能够显着提高药物的经皮透过性能及皮肤滞留量。但有关于制剂透皮机制、药效及低共熔物间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杨素华[5](2016)在《真空精馏法分离樟油主要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樟树是珍贵的香料和用材树种。其枝、叶、根、茎、果均富含挥发油,简称樟油。樟油中的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香料、烟草等行业。樟油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芳樟醇等单萜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1,8-桉叶油素主要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抗菌消炎、疏风解毒、平喘镇咳、透皮渗透等作用,可作为镇痛药、冲洗剂、除臭剂等,也可用于牙膏、止咳糖浆和人造薄荷中。芳樟醇是世界上使用最广和用量最大的香料,主要用于化妆品、肥皂、洗涤剂、食品等,广泛用于各种花香型及水果型食品香精香料、香水、香皂及辛香料中,是制备维生素A、K、E的中间体,是合成乙酸芳樟酯、氧化芳樟醇、二氢芳樟醇等重要的化工原料。本课题采用真空精馏对樟油的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芳樟醇的分离提纯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樟油的精深加工利用、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真空精馏法,二次精馏分离提纯粗樟油中的1,8-桉叶油素。在一次精馏中,采用恒回流比操作,考察全回流时间、回流比对1,8-桉叶油素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在操作压力4.67kPa,全回流1h,回流比6:1下,可将1,8-桉叶油素的纯度由27.25%提高到83.21%,得率82.30%。在二次精馏中,对一次精馏得到的1,8-桉叶油素含量为83.21%的樟油,采用恒回流比操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全回流时间、回流比、操作压力对1,8-桉叶油素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在操作压力为4.00kPa,全回流1.5h,恒回流比6:1的操作下,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得到纯度为96.61%,得率为81.35%的1,8-桉叶油素。(2)采用真空精馏法对芳樟醇含量为87.98%的芳樟油进行分离。采用恒回流比操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全回流时间、回流比、真空度对芳樟醇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在真空度96.63kPa,全回流1.5h,恒回流比3:1的操作下,收集得到芳樟醇纯度为97.35%,得率为71.56%。

辛世纪[6](2016)在《焦化废水中氟、硬度及盐的净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焦化厂生产的蒸氨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蒸氨废水中氟离子的净化,及经过除油、生物法以及膜处理后蒸氨废水的硬度与盐分净化等问题开展详细的理论与实验性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采用氯化钙作为沉淀剂除去蒸氨废水中的氟离子。采用在线粒度监测技术,测定了氟化钙间歇结晶动力学数据。以质量扩散—表面反应两步结晶理论为基础,建立氟化钙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结果较吻合。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氯化钙沉淀除氟过程为表面反应控制过程。钙离子浓度一定时,氟离子初始浓度越高则初始阶段氟离子浓度下降越快;初始氟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获得较低的氟离子浓度;适当增加操作温度可以促进氟离子的净化,但温度过高则不利。本文开展了蒸氨废水中氟离子净化的连续工艺实验。通过优化工艺操作参数,最佳的氯化钙药剂加入浓度为理论浓度的2.6倍。以电渗析(EDR)和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废水软化过程产生的沉淀主要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结合溶度积常数和碳酸电离常数分析,建立了基于溶度积原理的废水药剂软化数学模型。利用间歇实验数据分别对推导数学模型和6参数交互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意义,6参数交互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拟合性能。6参数交互模型的硬度等值线和成本等值线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成本下存在最佳药剂浓度及最佳软化效果。连续软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连续运行330 min后,二楼EDR浓水在碳酸钠加入量为0.486 kg·m-3、氢氧化钠加入量为1.944 kg·m-3时出水硬度可降为0.35 mmol·L-1; 1.457 kg·m-3氢氧化钠加入量时,一楼EDR浓水和RO浓水的硬度分别可降为0.36 mmol·L-1和0.33 mmol· -1左右。以EDR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渗析法和冷冻结晶法进行脱盐实验。考察自制一级一段式电渗析装置的脱盐效果和规律。确定了废水在自制装置中的分解电压为2.8 V,详细考察了运行时间、电压、中间室废水流量及阴、阳极室废水流量对电渗析脱盐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渗析脱盐效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中间室流量减小而增加,随阴、阳极室流量增大而升高。间歇冷冻结晶除盐实验结果表明,搅拌桨桨型对结晶除盐效果影响不大。结晶温度对除盐效果的影响最大,最佳结晶温度为-0.7~-1.2 ℃,此时淡水回收率在60-80 %之间,脱盐率在80 %左右,淡化效果良好。

张贤梅[7](2015)在《薄荷脑提取中异薄荷脑的分离》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提取物薄荷脑在提取中必须对异薄荷脑进行分离,否则影响薄荷脑的结晶生长。根据结晶的机理,将含有异薄荷脑的薄荷原油经冷冻结晶分离出初脑油和毛素油,通过控制不同的冷冻结晶温度测定初脑油中左旋薄荷脑和异薄荷脑的含量以及毛素油的沥油数量和左旋薄荷脑的含量,方法直观简明,能如实反映冷冻结晶温度和初脑油含量、毛素油的沥油数量及左旋薄荷脑含量的关系。最终对薄荷原油中含有影响薄荷脑结晶生长的异薄荷脑,通过控制盐水温度-30℃时冷冻结晶能较好地和用于配料结晶的初脑油进行分离。

张贤梅[8](2015)在《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工艺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的工艺技术,一种采用直接精馏法分离出薄荷素油中的薄荷脑,再通过结晶提纯得到薄荷脑成品,另一种采用硼酸法,通过硼酸与薄荷素油中的醇类化合物生成不易挥发的酯类化合物,通过蒸馏除去易挥发油,其酯类化合物再进行水解,蒸馏重结晶得到薄荷脑成品,同时对上述方法中提取出的薄荷酮及异薄荷酮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左旋薄荷脑进行了研究,并对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的经济分析可能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翟姣[9](2014)在《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针对八角茴香油深加工工艺,对分离提纯反式茴香脑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采用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提纯草蒿脑工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方面:(1)通过GC/MS分析了八角茴香油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其主要组分为:反式茴香脑(76.08%),草蒿脑(7.73%),对丙酮大茴香醚(4.15%),芳樟醇(2.31%),α、β-水芹烯(1.29%),石竹烯(1.03%),α、β-蒎烯(0.71%),顺式茴脑(0.67%),大茴香醛(0.65%),以及低含量的萜烯类物质。(2)以八角茴香油为原料,研究了冷冻结晶法分离提纯反式茴香脑的工艺条件,考察了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对反式茴香脑的纯度、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得到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结晶时间4h、结晶温度5℃。该条件下反式茴香脑的纯度达94.81%,收率达79.49%。经GC/MS分析,分离得到的粗茴香脑中大部分萜烯类化合物被去除,其主要组分为反式茴香脑(94.81%)、草蒿脑(0.72%)、顺式茴香脑(0.55%)、大茴香醛(0.53%)、对丙酮大茴香醚(0.12%)、芳樟醇(0.11%)。(3)以经冷冻结晶分离得到的粗茴香脑为原料,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全回流时间、回流比、操作压力对轻杂质组分(芳樟醇、草蒿脑)的去除效果和反式茴香脑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优化后的工艺为:在真空度不低于93.33 kPa下,经全回流时间1h后,将回流比调为1:1,收集产品,此时反式茴香脑的纯度为99.7%,收率为78.45%。(4)以经富集后含量为81%的草蒿脑为原料,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进行两步精馏操作,分别探索回流比、操作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优化后的工艺为:在第一步精馏中,在真空度为91.99 kPa下,经全回流时间1h后,将回流比调为10:1,收集芳樟醇;在第二步精馏中,在真空度为91.99 kPa下,经全回流时间1 h后,将回流比调为6:1,收集草蒿脑。经两步变回流比操作,回流比由10:1调至为6:1,可得到草蒿脑的纯度为98.69%,收率为72.46%。

王晓杰[10](2014)在《高效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熔融结晶、溶液结晶、反应结晶、真空结晶、无溶剂结晶、高压结晶、膜结晶、萃取结晶、蒸馏——结晶耦合、超临界流体(SCF)结晶、升华结晶等结晶技术,并简单叙述了声场和磁场对结晶理论的最新进展、及结晶技术展望。最后阐述了熔融结晶、溶液结晶、耦合结晶、反应结晶、升华结晶等分离提纯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二、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薄荷醇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薄荷醇的简介和应用
        1.1.2 L-薄荷醇的生产现状
    1.2 薄荷醇的获取方法
        1.2.1 植物提取法
        1.2.2 化学合成法
    1.3 L-薄荷醇工业化生产
        1.3.1 高砂公司的生产工艺
        1.3.2 德之馨公司的生产工艺
        1.3.3 其他生产工艺
        1.3.4 D,L-薄荷醇的拆分及L-薄荷醇的检测
    1.4 催化剂的简介
        1.4.1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1.4.2 载体的种类
        1.4.3 制备的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钴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2.1.1 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1.2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检测
        2.1.3 不同钴盐和不同负载量的催化剂的制备
        2.1.4 不同钴盐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检测
        2.1.5 钴基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2 钴基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2.2.1 钴基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2.2.2 钴基催化剂的TEM表征分析
        2.2.3 钴基催化剂的BET表征分析
第三章 百里酚催化加氢制备薄荷醇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2 实验装置
        3.1.3 实验操作步骤
        3.1.4 产物检测方法
    3.2 反应过程的研究
        3.2.1 产物中异构体的分析
        3.2.2 加氢反应过程推究
    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1 钴的负载量的影响
        3.3.2 反应溶剂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4 反应压力的影响
        3.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6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4 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l-薄荷脑层式熔融结晶过程及杂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结晶动力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梯度下纯薄荷脑晶体的生长速率
    2.2不同杂质含量下l-薄荷脑晶体的生长速率
    2.3 层式熔融结晶过程动力学分析
        2.3.1 不同温度梯度下纯薄荷脑结晶动力学
        2.3.2 不同杂质含量下l-薄荷脑的结晶动力学
3 结论

(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专利摘要汉译英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过程描述及专利摘要的文本特点
    1.1 翻译任务
    1.2 翻译过程描述
        1.2.1 译前准备
        1.2.2 译中处理
        1.2.3 译后修改
    1.3 专利摘要的文本特点
        1.3.1 专利摘要的文本结构
        1.3.2 专利摘要的性质和文本特点
        1.3.3 专利摘要的作用
第二章 语言顺应论
    2.1 语境关系顺应
    2.2 语言结构客体顺应
    2.3 动态顺应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案例分析之语境关系顺应
    3.2 案例分析之语言结构客体顺应
    3.3 案例分析之动态顺应
    3.4 专利摘要的翻译策略
        3.4.1 直译
        3.4.2 仿译
        3.4.3 套译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翻译实践文本
附录二 词汇术语表
附录三 套译句式
附录四 翻译实践证明

(4)“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仪器与试药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丹皮酚HPLC方法学建立
        丹皮酚市售软膏中丹皮酚、丁香酚含量测定
        丹皮酚在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的研究
    仪器与试药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的制备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DSC测定
        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丹皮酚-薄荷脑不同比例XRD研究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结晶观察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FTIR分析
        丹皮酚-薄荷脑NMR分析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与比较研究
    仪器与试药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不同样品中丹皮酚的溶解度测定
        伪三元相图的制备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不同温度下的粒径测定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黏度测定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初步稳定性考察
        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
        低共熔物纳米乳及其凝胶 TEM 观察
        离体皮肤的透过实验
        稳定性研究
        不同丹皮酚凝胶渗透深度考察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5)真空精馏法分离樟油主要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香料的概述
    1.2 植物天然香料的概述
    1.3 植物天然香料提取分离方法
        1.3.1 水蒸气蒸馏法
        1.3.2 真空精馏法
        1.3.3 结晶分离法
        1.3.4 超临界萃取法
        1.3.5 分子蒸馏法
        1.3.6 超声提取法
        1.3.7 溶剂浸提法
    1.4 樟油的概述
    1.5 研究的现状
    1.6 研究的课题来源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的内容
    1.9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真空精馏分离1,8桉叶油素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实验装置
        2.2.5 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2.2.6 真空精馏的步骤
        2.2.7 产品分析方法
        2.2.7.1 气相色谱分析
        2.2.7.2 气-质联用分析
        2.2.7.3 计算方法
    2.3 一次精馏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原料的主要组成与含量测定分析
        2.3.2 主要成分的性质
        2.3.3 精馏塔理论塔板数测定
        2.3.4 操作压力的确定
        2.3.5 塔釜温度的确定
        2.3.6 全回流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3.7 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3.8 最优工艺条件验证
    2.4 二次精馏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原料的主要组成与含量测定分析
        2.4.2 塔釜温度的确定
        2.4.3 单因素实验
        2.4.4 正交实验
        2.4.5 最优工艺条件验证
        2.4.6 产品的气相色谱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真空精馏分离芳樟醇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4 实验装置
        3.2.5 真空精馏的步骤
        3.2.6 产品分析方法
        3.2.6.1 气相色谱分析
        3.2.6.2 气-质联用分析
        3.2.6.3 计算方法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原料的主要组成与含量测定分析
        3.5.2 塔釜温度的确定
        3.5.3 单因素实验
        3.5.4 正交实验
        3.5.5 最优工艺条件验证
        3.5.6 产品的气相色谱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焦化废水中氟、硬度及盐的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蒸氨废水来源
    1.2 蒸氨废水的处理技术与工艺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化学沉淀除氟结晶动力学及工艺研究
    2.1 文献综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废水性质与药品
        2.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晶动力学模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沉淀颗粒形貌与晶体结构
        2.4.2 动力学模型参数
        2.4.3 连续除氟实验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EDR/RO浓水软化模型与工艺研究
    3.1 文献综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废水与药品
        3.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软化数学模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间歇软化实验
        3.4.2 连续软化工艺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EDR浓水除盐实验研究
    4.1 文献综述
    4.2 实验部分
        4.2.1 废水性质与软化处理
        4.2.2 装置及方法
        4.2.3 除盐分析方法
        4.2.4 废水分解电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电渗析脱盐过程分析
        4.3.2 冷冻除盐过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7)薄荷脑提取中异薄荷脑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工艺方法分析
        2.2.2 工艺试验及分析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8)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工艺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小试研究
    1.1 薄荷素油精馏
    1.2 薄荷素油用硼酸法酯化提取薄荷脑
    1.3 毛素油直接硼酸酯化法提脑
    1.4 薄荷酮/异薄荷酮还原法合成天然薄荷脑
        1.4.1 试验1
        1.4.2 试验2
        1.4.3 试验3
        1.4.4 试验4
        1.4.5 优化后的反应条件
2 中试研究
    2.1 薄荷素油硼酸法提取薄荷脑的中试
    2.2 毛素油直接精馏法的中试
    2.3 薄荷酮/异薄荷酮还原法合成左旋薄荷脑的中试
3 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4 结语

(9)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香料的概述
    1.2 单离香料工艺
        1.2.1 结晶法
        1.2.2 蒸馏法
        1.2.3 冻析分离法
        1.2.4 重结晶法
        1.2.5 化学处理法
    1.3 八角茴香的概述
        1.3.1 八角茴香油的概述
        1.3.2 八角茴香油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冷冻结晶法分离反式茴香脑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试验主要仪器
        2.1.2 试验主要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料的GC/MS分析
        2.2.2 冷冻结晶法分离反式茴香脑
        2.2.3 反式茴香脑的分析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原料GC/MS分析结果
        2.3.2 结晶时间对反式茴香脑的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2.3.3 结晶温度对反式茴香脑的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提纯反式茴香脑
    3.1 实验原料
        3.1.1 原料主要组分及分离要求
        3.1.2 原料的物理性质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2 实验装置
    3.3 实验方法
        3.3.1 精馏塔的安装和准备
        3.3.2 理论塔板数测定
        3.3.3 操作步骤
        3.3.4 样品分析方法
        3.3.5 计算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理论塔板数测定
        3.4.2 塔釜温度的确定
        3.4.3 全回流时间的确定
        3.4.4 回流比的确定
        3.4.5 操作压力的确定
    3.5 小结
第四章 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提纯草蒿脑
    4.1 实验原材料
        4.1.1 原料主要组分及分离要求
        4.1.2 物料的物理性质
    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2 实验装置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步骤
        4.3.2 样品分析方法
        4.3.3 计算方法
    4.4 第一步精馏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塔釜温度的确定
        4.4.2 全回流时间的确定
        4.4.3 回流比的确定
        4.4.4 操作压力的确定
    4.5 第二步精馏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回流比确定
        4.5.2 操作压力的确定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效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晶工艺及设备研究进展
    1.1 熔融结晶技术[1,2,3]
    1.2 溶液结晶技术
    1.3 反应结晶技术[4,5]
    1.4 真空结晶技术[9]
    1.5 无溶剂结晶技术[9]
    1.6 高压结晶技术
    1.7 膜结晶技术[7,8]
    1.8 萃取结晶技术
    1.9 蒸馏——结晶耦合技术
    1.10 超临界流体(SCF) 结晶技术[9]
    1.11 升华结晶技术[6]
2理论进展[9]
3 展望
4 结晶分离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溶液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4.3 熔融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4.4 精馏——熔融结晶耦合技术在香料生产中应用
    4.5 反应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4.6 升华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4.7 总结与展望

四、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薄荷醇制备的研究[D]. 张瑞.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l-薄荷脑层式熔融结晶过程及杂质的影响[J]. 严婷婷,钱刚. 食品工业, 2017(12)
  • [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专利摘要汉译英的策略研究[D]. 张宁.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4]“丹皮酚—薄荷脑”低共熔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与评价[D]. 蔡雅琴. 宁夏医科大学, 2017(08)
  • [5]真空精馏法分离樟油主要成分的研究[D]. 杨素华. 广西大学, 2016(06)
  • [6]焦化废水中氟、硬度及盐的净化研究[D]. 辛世纪. 天津大学, 2016(03)
  • [7]薄荷脑提取中异薄荷脑的分离[J]. 张贤梅. 轻工科技, 2015(08)
  • [8]薄荷素油提取L-薄荷脑工艺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研究[J]. 张贤梅. 科技资讯, 2015(21)
  • [9]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D]. 翟姣. 广西大学, 2014(05)
  • [10]高效结晶技术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A]. 王晓杰. 第十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标签:;  ;  ;  ;  ;  

精馏-冷冻结晶技术分离天然薄荷脑的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