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相梦凡[1](2020)在《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文中认为自1979年起,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在两岸良好互动的基础与背景下得以开启,至今已历经40个年头。大陆学界有关台湾文学史的写作于80年代末渐成风潮,“台湾新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总体的一个“断代”,成为书写重镇。一方面作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之呈现,这些着作在不同维度上生成价值,发挥效用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其内部有序地吸纳和储蓄了大量的个案研究成果,弥补与完善台湾文学研究体系的规范性与倾向性。本论文针对80年代以来的大陆“台湾新文学史”进行写作层面的探究,通过历史轨迹、类型策略与理论视野三个角度的切入达成这一阐述目的。论文主体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的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书写历史,将1987年至1990年视为“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初探期,1991年至1999年视为两岸学术互通基础上的发展期,将2000年至2009年、2010年至今分别视为新世纪两岸现实关系影响下的调整期与突破期。本章对于文学史分期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书写者对于分期标准的策略阐述,以及“文学史”中的具体实践。第二章针对教材型与学术型两种文学史的书写策略进行特征性研究,这是目前大陆“台湾新文学史”中最普遍的两种形态,两者的书写策略体现不同的倾向性,其中教材型文学史的生成突出了“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多采用集体编写的模式;学术型文学史则凸显书写者的学术个性,在基本史识的表述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且对某些时期的文学状况仍存在着写作策略的斟酌。第三章探究外部社会背景与书写者主体意识两种因素结合下,大陆“台湾新文学史”所呈现的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性、文化批评等理论视野。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这一场域对台湾新文学历史的整体认知,以及由两岸的异见阐释所形成“台湾新文学史”的多元声音。
王丹丹[2](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诸洁非[3](2018)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台湾作家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与艺术价值。内地通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均引入了中国台湾作家作品,且大部分成为现代诗歌散文单元的重点篇目。凭借语文教材这一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走近台湾文学,对此,本论文研究中国台湾作家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完美融合台湾文学的地域文化差异,挖掘台湾文学中独特的教育母题,以期增加两岸交流,传承祖国的文化与血脉。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明确本论文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者将探讨中国台湾作家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丰富现当代诗歌散文和小说教学实践,提出初中语文教材台湾作品选编及教学建议。其次,论述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以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绪论部分阐述本研究课题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台湾作家作品教学研究提供借鉴。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各版本收录中国台湾作家作品的数量、体裁、作者、创作时期、创作背景以及作品主题类型几个方面梳理中国台湾作家作品选编情况,为挖掘台湾作家作品语文教育价值提供基础。第二章对教材中台湾作家作品进行文学解读,发掘出众多台湾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存在,即乡愁情结。进而以余光中《乡愁》为代表的诗歌、以琦君《春酒》《故乡的桂花雨》为代表的散文、以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代表的小说进行详细地作品解读,为落实教材中中国台湾作家作品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立足一、二章的研究成果,为教材中出现的四篇经典课文(《乡愁》《春酒》《故乡的桂花雨》《爸爸的花儿落了》)各设计了一份教学详案。结语部分指出内地初中语文教材中台湾作家、作品类型单一的不足,提出丰富教材编选、挖掘课程资源的教学建议。
倪玲颖[4](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技巧和美学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台湾文坛的通行符码和主要文学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主题不断深化,写作路向不断拓宽,小说艺术日臻成熟,现代主义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切的影响。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现代主义小说在台湾的基本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是其萌芽时期,其思想来源主要是日本的“新感觉派”,是为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等《现代文学》杂志同人重新推动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他们在形式技巧和小说观念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而在小说美学尤其是语言方面则或隐或显地保留和发扬了中国特色。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他们不断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使得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精英现代主义、抒情传统的诗意现代主义以及本土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发展路向。第二章主要从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边缘处境与自我放逐、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四个部分来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本章第一节梳理长期以来台湾社会主体的各种精神危机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梳理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中所呈现的离散者、知识分子以及边缘群体的诸种身份迷思。第三节主要关注在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放逐”/“自我放逐”主题和在“河流”意象中体现出来的漂泊主题以及它们所呈现的人类边缘处境。第四节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小”历史叙事。第五节从疯癫、女体/母性救赎、暴力、逃离与回归等方面解读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救赎之道。第三章探讨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书写策略。第一节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追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寓言化书写策略如何建构不同面向的寓言。第二节从情欲与暴力的结合、情欲化书写与历史病体的结合、情欲化书写对于主体性建构的参与等几个方面探析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情欲化书写。第三节追寻梦境书写策略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体现并探讨八十年代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时间观的变迁。第四章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语言实验。第一节考察“纯化中文”语言实验。“纯化的中文”接续了七十年代余光中、白先勇一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其语言实验背后所蕴含的强烈传统取向和民族意识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拯救“中国性”的新一轮努力。第二节考察王文兴与王祯和小说中文字“混杂”的语言实验。王文兴小说中“杂化”的语言符码和王祯和的“多语混杂”书写都完全摒弃了现代汉语的理性语言规范,并试图以字形、字音、字义来构筑其自在的艺术世界。第三节考察舞鹤小说中大量的变异文法和修辞文本,其作品中标点符号的撤退和猥琐的语言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家对标准汉语写作规范的挑战和反叛。第四节考察郭松棻、李渝的“诗化”语言实验。他们以融会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诗化语言形式构筑起印象主义式的文学空间。结语部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历史位置给予重新定位,并对其在东亚文学场域的影响与地位予以展望。
许敏霏[5](2016)在《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安静的"偏见"与知性的"钟摆"——读冯晏近期诗作》,霍俊明,《文艺评论》,2015年第1期,第106—108页。2.《北岛诗歌中的传统因子》,杜丽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10—113页。3.《边地风景体验与西南联大诗歌》,马绍玺,《文学评论》,2015
薛媛元,李润霞[6](2014)在《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一月1.《1976年的穆旦和他的诗歌》,李茹君,《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第21页。2.《〈21世纪诗歌排行榜〉键入3个关键词》,刘霄,《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2日,第2版。3.《爱的祭奠》,李天靖,《诗潮》,2011年第1期,第60-61页。4.《爱的三重名义——论吉狄马加诗歌情感意向的演进》,张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4—146页。5.《艾青与惠特曼诗歌女性形象比较》,刘苗,《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7-71页。6.《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夏可君,《红岩》,2011年第1期,第168—169页。
冯晓[7](2014)在《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文中提出如果说40至80年代的批评家主要面对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难题,那么,进入90年代,批评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考验,即商业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施加的巨大压力。90年代文学的俗化发展,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构成了双重挑战,一方面纯文学的审美主义批评话语体系面临“失语”的危机,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精英主义知识分子文化中心地位面临崩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90年代的文学批评迅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批评家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文学的俗化倾向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一部分批评家顺应时代文化的俗化潮流直接做起了商业的帮闲,还有一部分批评家选择回归学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文学批评话语的分化导致9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空前地混乱,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来多是缘于对文学(批评)观念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其背后却又往往蕴含着争夺文化权力的意味。如何客观地分析这些纷乱无序的文学批评现象并厘析出其潜在的文化涵义,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属于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在对1990至1999年发表的批评论文及着作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批评文本和话题,通过细致的批评文本分析和追根溯源式的现象考察,以期以点带面式地描绘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精神风貌。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9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些关键词作了概念阐释,然后从整体上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作了介绍。第一章围绕“严肃文学’危机’论”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两个问题展开。通俗畅销书给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带来了深重的职业焦虑,本章主要考察批评家对之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批评姿态,其中重点分析精英立场的审美主义批评和商业帮闲式的印象主义批评。第二章围绕“金庸小说经典化”问题展开,主要分析90年代文学批评家精英群体内部发生的立场转移以及价值论争。金庸小说经典化事件暴露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市侩气质,同时也表明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观念已入侵90年代的文学批评场域。第三章围绕“《废都》批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雅俗共赏’观批判”、“’新市民文学’批判”、“’闲适文学’批判”、“’中产阶级文学’批判”等相关话题展开。如何看待严肃文学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应对严肃文学的俗化挑战?通过梳理90年代批评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看到批评家们凭藉文化批判话语在积极寻求着对商业意识形态压力的突围。第四章围绕“’学院派’批评”和“文化研究”这两个问题展开,主要对新型文学批评范式做了发生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建立新型批评范式,是9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对自身的边缘位置确认后的一种学术自觉,这背后涌动着批评家扩张学术话语权力的强烈动机。
钱继云[8](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认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简婉[9](2013)在《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认同在当今台湾社会是一个争论不休、难解难分的议题,尤其「去中国化」意识升起,造成了台湾文化场域的巨大震荡,使得原为文化母体的中国竟变成了他者。但台湾文学根植於中国文化,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於探究一九四九年之後台湾历经两岸政治的突变以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在社会环境剧烈震荡以及文化场域变迁下,现代诗如何穿越历史波澜与政治暗流,将中国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之影响与冲击,带入不同时期各类型的书写,融汇西方文学主义思想以及本土意识,深刻表达出各时代不同的创作精神与风格,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中国为脉络的书写路线。探讨的时间范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迄八十年代,横跨战前「前行代」及战後「新世代」两代诗人,涵盖现代主义及现实主义两个诗潮。探讨的内容,系以台湾现代诗体现的「中国(情结/意识)」书写为范围,它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地理的、政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或情感的,综合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中国」,一个造成两岸分裂、握有实体政权的中国,那是反共复国的目标,政治抗争的对手;一是「离散中国」,一个令人魂牵梦系的乡愁中国,那是先祖埋葬的地方,是亲人等候重逢的家园,那也是民族血缘关系不可分割的乡土故国;一是「古典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优美的中国,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精神信仰,也是诗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一是「临履中国」,一个出现在眼前的真实中国,解严开放之後,许多有人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园,或探望亲人,或祭拜先祖,也有人回到书本上的历史现场,或文化凭吊,或旅游探索。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中国情怀(意识)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场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反思与展现,彼此重叠交错,相互应声和鸣,共构成台湾现代文学中最严整的中国书写内容与辩证美学。
黄红春[10](2013)在《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分化的时候,它没有跟随主流文学转向为革命服务,而是继续坚持五四启蒙思想,追求思想独立和艺术本位,成为自由主义思潮裹挟下重要的文学社团。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月派曾遭到歧视,被误读或被遮蔽。今日重新审视新月派,选取文学观念作为切入口,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构成文学流派的诸要素中,文学观念是最核心的,它决定了一个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组织活动,更决定了对它的定性定位。但研究新月派文学观念的现实困境是显然的,因为新月派不是一个组织严密、活动紧凑、主张一致的流派,其文学观念既体现在繁杂异样的理论主张与文学批评中,也隐含在风格多变的创作实践乃至文学翻译中。如果只抓住其中某一层面来定位其文学观念,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界对其文学观念定性仍存争议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综合观照新月派的文学理论与实践,才可能合理定义其文学观念。新月派在理论与批评上,一方面以梁实秋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人性,服从于规范和均衡的尺度,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以徐志摩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灵感,书写生命和自然的美,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新月派在创作和翻译中,更有着“为艺术”和“为人生”的多种色调,从浪漫的自我写真到古典的形式美追求,再到现代的心理探幽,不同的诗学形态恰恰彰显了新月派“自由”的思想内核。在继承中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新月派追求古今同梦、中西融合。所以,尽管它与左翼文学曾经发生交锋,但同样推动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有益于现代文学从他律走向自律。同时,透过新月派的文学观,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有文化守成的民族意识,也有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怀。他们身上虽然有着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结,但又不乏责任担当与包容稳健的人文精神,这对当下抵制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本论文主要站在跨文化的视角,综合运用文学、社会学和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文体从不同的话语层面综合研究新月派的文学观念。具体内容为:第一章研究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新月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与文化艺术综合发展的结果。首先,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为它奠定了民主平等、民族爱国的思想基础。其次,自由主义思潮为它提供了个性自由、思想独立的精神范式。再次是新人文主义为新月派古典主义文学主张提供了理论资源。最后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为新月派将人生与艺术、启蒙与审美并举的文学追求夯实基础。本章主要表明:现代化诉求是新月派生成的内在动力,新月派文学是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的产物。第二章研究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新月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体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内涵。第一阶段是新月派身为清华学子的新月派成员,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追求自由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文艺。第二阶段是创办《诗镌》和《剧刊》的时期,新月派主张接续古今、融合中西的文艺,尤其重视古典主义的诗学追求。第三阶段是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时期,他们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艺,与左翼文学笔战,为人权和法治呐喊。第四阶段是创办《诗刊》和《学文》时期,他们要求回归艺术本体、思想醇正、风格多样,甚至转向现代主义。本章重在厘清新月派文学观念的变化历程,并对其起始阶段作了新的界定。第三章研究新月派基本文学观念。新月派没有贯穿始终、完全统一的文学主张,但不乏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学观,它们包括:文学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理性是“最高的节制机关”,美是“美的灵魂”附丽于“美的形体”,“诗人总得有天才”,“人生与艺术相连”等。这些观点容纳了新月派对文学最基本的看法,即便有矛盾之处,也从另一层面体现了新月派兼容并包、稳健理性的文学观。第四章研究新月诗歌规范与自由的消长。新月诗派的出现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纠正早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漫、诗味不足的弊病,新月诗派在借鉴西洋律体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格律化主张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为白话诗歌建立了新的范式。但格律诗主张并非新月派诗学理念的全部。从早期对浪漫主义诗歌情有独钟到后期溢出格律的规范回归自由体,乃至其创作与理论出现偏差,无不证明新月诗学一直存在规范与自由的吊诡,此消彼长,互相更迭。只有让新诗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才是他们共同的、永恒不变的目标。本章主要探讨新月派中西诗艺融合观,新格律诗理论和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第五章研究新月散文的“性灵”追求与“自由”言说。新月派散文一方面以徐志摩、朱湘、储安平等为代表,重视性灵书写,歌咏生命和自然;另一方面以梁实秋、胡适、罗隆基等为代表,标举“人性”和“自由”、吁求法治和民主。其中,抒情散文具有晚明性灵文学和英美随笔的余韵,体现了中国传统名士文化和西方绅士文化的交融。论辩散文则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说理、纵横捭阖的传统,彰显了儒家文化滋养下的士大夫责任意识,和西方文化影响下公共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为人权”的政论散文和反对“阶级性”的文艺散文凸显了他们强烈的自由理念,为现代散文增添了“力与思”的另一种色调。本章先后论述信仰生命与自然的叙事抒情散文、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的文艺散文、呼吁人权与法治的“论政风”。第六章研究新月戏剧与小说对古典主义的执守与超越。戏剧是新月派聚合的契机。本着复兴中华文化的初衷,新月派发动了国剧运动,逆潮流提出整理和发扬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并在适当参考西洋剧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戏剧的“写意说”、“程式说”和“综合艺术说”。新月派尤其推崇写意的艺术和纯粹的艺术,倡导新剧以艺术和趣味为旨归,戏剧家要让理智和情感、艺术良心和道德良心平衡发展,显示了古典主义美学追求。余上沅的理论、丁西林的创作均堪称典范。但新月戏剧也内存异调,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唯美剧、陈楚淮的象征剧均显示了多元的美学追求。新月派小说在理论上没有系统的阐述,但有着不容忽视的创作实绩。沈从文、凌叔华等的独特贡献曾被遮蔽,或被误认为只属于京派。其实,他们首先是新月派,然后才是京派。新月小说重视人文关怀、追求温柔敦厚、和谐优美的审美与价值取向,也显示了古典而浪漫的美学品性,并直接影响京派小说。第七章研究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作为以英美留学生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新月派在翻译方面显示了特别的优势,翻译也成为其文学活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新月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他们一方面强调翻译选材的艺术性和经典性,另一方面又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他们重新诠释“信达雅”翻译标准,并补充了“人性”作为文学翻译的标杆;他们明确主张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反对“硬译”和曲译,并因为翻译理论再次与鲁迅短兵相接。新月派翻译不但为新文学提供了异质文本,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互动,反映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观。本章主要研究翻译诗学视域下新月派的理论与批评、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互动。结语主要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显然,自由主义文学以人性为基石,以艺术为本位,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同时,积极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敢于质疑和反抗威权政治,显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但它以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理”与“趣”为标尺,脱离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忽略社会革命的现实诉求,并且始终处在浪漫精神追求与理性思想原则的矛盾纠葛中,也凸显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反思新月派的现代性和人文精神,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启蒙规划,那么研究新月派的意义就在于为当下的现代性建设提供理论启示。新月派尊重生命和张扬人性,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人文思想,对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持建构性认同的思想,依然具有普适性。总之,新月派文学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以自由主义为精魂,集古典、浪漫与现代于一体,构成现代文学的独特景观。
二、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范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历史轨迹 |
(一) 书写进程 |
(二) 历史分期的探讨与界定 |
1. 竹节式分期 |
2. 以社会发展为标准的分期 |
3. 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中心,多种分期方式综合运用 |
二、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类型策略 |
(一) 教材型文学史 |
1. “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 |
2. 集体写作模式:优势与局限 |
(二) 学术型文学史 |
1. 学术个性的凸显:综观古继堂三部各体文学史 |
2. 史识对象的重审:“皇民文学”现象 |
3. “众说纷纭”:八十年代以降的台湾文学入“史”现状 |
三、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
(一)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历史叙述 |
1. 背景:家国统一的泛政治情结 |
2. 国族归属的政治文化认同 |
(二)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突围 |
1. 背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格局 |
2. 贯穿“现代性”问题意识的研究 |
(三) 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建构 |
1. 背景:中国文学文化批评的热潮 |
2. 文化理论资源与文学史的互动 |
3. 《台湾女性文学史》:文化命题与性别研究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台湾作家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台湾作家作品的选编情况 |
第一节 各版本收录台湾作家作品梳理 |
一、各版本收录台湾作家作品的数量、体裁分析 |
二、各版本收录作品的作者、创作时期及背景分析 |
三、收录初中教材作品主题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台湾作家作品的语文教学价值 |
一、丰富文学类文本的教学 |
二、渗透语文审美教育 |
第三节 台湾作家作品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一、热爱祖国山河,弘扬传统文化 |
二、增进民族认同,培养爱国情感 第二章 教材中台湾作家作品的文学解读 |
第一节 教材中台湾作家作品的乡愁情结 |
一、台湾文学作品的故土之思 |
二、台湾文学作品的文化乡愁 |
第二节 教材中台湾文学作品解读 |
一、以余光中《乡愁》为代表的现代诗歌作品解读 |
二、以琦君《春酒》《故乡的桂花雨》为代表的诗歌作品解读 |
三、以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代表的小说作品解读 第三章 不同体裁台湾作家作品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现代诗歌《乡愁》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散文《春酒》《故乡的桂花雨》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前行研究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 |
第一节 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小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 |
第一节 台湾现代社会精神危机溯源 |
第二节 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 |
第三节 边缘处境与精神漂泊 |
第四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
第五节 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书写策略 |
第一节 寓言化书写 |
第二节 情欲化书写 |
第三节 梦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实验 |
第一节 纯化的中文 |
第二节 混杂错乱的语符 |
第三节 变异的“胡言乱语” |
第四节 诗化的语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7)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学批评话语的裂变 |
第一节 严肃文学“危机”论 |
一 80-90年代文学发展背景概述 |
二 危机意识与批评姿态 |
第二节 畅销书时代的文学批评——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谈起 |
一 审美主义批评:逆大众文化潮流而行 |
二 印象式批评:“抵抗最小的路” |
三 从文化先锋到商业帮闲 |
第二章 文学批评权威的沉落——以金庸小说经典化讨论为核心 |
第一节 为大众文化英雄加冕 |
一 大师“登堂入室” |
二 “莫名惊诧”的批评界 |
三 高调的“金学”家 |
第二节 经典如何生成 |
一 “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自觉实践 |
二 大众文化意志的胜利 |
三 “金学”家们的实用主义批评观 |
四 哪里有纯粹的批评! |
第三章 纯文学批评的突围——文学俗化倾向批判 |
第一节 《废都》批评 |
一 论商业化包装 |
二“危险”的性话语叙事 |
三 穿越颓废:知识分子的自警意识 |
第二节 论“雅俗共赏”观 |
第三节 “新市民小说”批判 |
第四节 “闲适文学”批判 |
第五节 “中产阶级文学”批判 |
第四章 文学批评价值立场的转移——从知识分子到职业学者 |
第一节 在“边缘”重返自身 |
一 对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反思 |
二 对后现代文化语境的确认 |
第二节 换一种形式“在场” |
一 “缺席”论之辩 |
二 “学院派”批评 |
三 文化研究 |
结语 批评家与商业时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
第一节 东欧的歌 |
第二节 西方之石 |
第三节 彼岸的风 |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 台湾文化认同的转移:从中国到乡土、从中心到边缘 |
二、 文学史观的争议: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
三、 「中国」主题在台湾现代诗中的脉络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况分析 |
一、 台湾对於中国文化认同之研究回顾与现况 |
二、 大陆及海外对於台湾现代诗「中国意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一、 「中国情意结」的意涵与演变 |
二、 「中国」书写主题与范围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架构 |
第二章 文化场域变迁中台湾现代诗发展及其中国书写 |
第一节 文学场域自主原则:世代诗人内部结构及其创作趋向 |
一、 战前「前行代」诗人:现代主义的兴起及没落 |
二、 战後「新世代」诗人: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向 |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不自主原则:现实外在环境对现代诗发展影响 |
一、 文艺政策与媒体传播对现代诗发展的压抑与推进 |
二、 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思潮变迁下现代诗的勃兴与转换 |
第三节 文化场域思潮更迭对现代诗的中国书写冲击与影响 |
一、 殖民化的混语书写 |
二、 现代化的异质书写 |
三、 「去中国化」的叛逆书写 |
第四节 现代诗「中国」书写的因应调整与表现 |
一、 中国书写在思潮变迁中的因应与自我调整 |
二、 文化场域变迁中现代诗的中国书写表现 |
第三章 政治中国:从反共诗、政治抒情诗到抗议诗 |
第一节 政治即非政治是名政治 |
一、 「政治」与「诗」之间 |
二、 「政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意涵 |
三、 「政治中国」在台湾现代诗中的界说与表现 |
第二节 “国仇家恨”的五○年代:反共战斗诗 |
一、 国家机器主导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
二、 反共狂飙时期集体吹奏的战斗诗歌 |
三、 反共诗歌的特质及其作品表现 |
第三节 放逐压抑的六○年代:政治感伤诗及忧患意识诗 |
一、 现代主义兴起的背後:失根与放逐 |
二、 存在的荒谬感:放逐於内在世界的政治感伤诗 |
三、 飘泊在历史迷雾的忧患意识诗 |
第四节 风起云涌的七○年代:民族回归的中国意识诗 |
一、 「美」梦初醒的民族回归浪潮 |
三、 重返现实与回望乡土:「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合体 |
四、 民族主义热潮中的中国意识诗 |
第五节 风云变色的八○年代:游移的两岸诗 |
一、 认同摇摆的年代 |
二、 乡土变调:谁的乡?谁的土? |
三、 认同游移中的统独意识 |
第四章 离散中国:乡愁诗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中的生命迁徙:从离散、流亡到回归 |
一、 「怀乡」之路:「离散」与「放逐」 |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离散」与「离伤」 |
三、 台湾现代史上的离散文学──「怀乡」书写 |
第二节 一九四九年後台湾「怀乡」文学的书写特质 |
一、 时空变异中的怀乡书写:外省(迁台)第一代诗人 |
二、 异域想像中的乡愁书写:外省第二代诗人 |
第三节 以母体为圆心的乡愁:永远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
一、 母亲是乡愁的起源 |
二、 母亲是家国的化身 |
第四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远更生:外省第一代的原乡记忆 |
一、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怀乡 |
二、 悲莫悲兮生别离:怀亲 |
第五节 万里关山万里愁:战後新生代想像的乡愁 |
一、 血脉寻根:本省新生代诗人的想像乡愁 |
二、 祖籍追想:外省第二代的继承乡愁 |
第五章 古典中国:现代诗人的古典追寻 |
第一节 现代诗的古典路径探微 |
一、 五四新诗的传统基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 |
二、 现代主义的古典倾向:断绝?欲拒还迎?还是拥抱 |
三、 现实主义的古典风潮:从反传统到返传统 |
第二节 古典传统的现代性与继承性 |
一、 古典传统的现代意涵 |
二、 古典的继承形式 |
三、 古典的继承内容 |
第三节 传永不熄灭的古典灵火 |
一、 古典意绪的重铸 |
二、 古典诗句的化用 |
三、 古典诗题的新写 |
第四节 塑永不凋零的古典形影 |
一、 诗人源祖的追摩 |
二、 诗人群像的再塑 |
第六章 临履中国:解严後多元混声中探亲诗、旅游诗 |
第一节 原乡神话的变貌:中国意识的转折与失落 |
一、 後现代与後殖民的去中心化理论在台湾 |
二、 从中土到他土的意识转换及认同的位移 |
三、 返乡现实冲击下「家」乡的再思考与再定义 |
第二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返乡诗或探亲诗 |
一、 往事并不如烟:外省第一代诗人的返乡之路 |
二、 家国的追梦:外省第二代的返乡诗 |
第三节 重访故国旧游踪:文化乡愁诗 |
一、 遇见江南的古典诗意 |
二、 探访江河的文化流源 |
三、 走进城市的历史记忆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文化场域变迁中诗人的世代交替及其中国意识 |
第二节 思潮更迭中现代诗的中国性演义 |
第三节 中国书写在现代诗中的起承转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月派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五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 |
第二节 近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
第三节 新人文主义传入中国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
第二章 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清华学子追求自由独立、民族国家的文艺 |
第二节 新月社主张接续古今、融合中西的文艺 |
第三节 《新月》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艺 |
第四节 《诗刊》《学文》淡化功利、回归艺术本体 |
第三章 新月派基本文学观 |
第一节 文学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 |
第二节 理性是“最高的节制机关” |
第三节 美是“美的灵魂”附丽于“美的形体” |
第四节 “诗人总得有天才” |
第五节 “人生与艺术相连” |
第四章 新月诗歌:规范与自由的消长 |
第一节 中西诗艺融合观 |
第二节 新格律诗理论 |
第三节 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 |
第五章 新月散文:“性灵”追求与“自由”言说 |
第一节 信仰生命与自然 |
第二节 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 |
第三节 呼吁人权与法治的“论政风” |
第六章 新月戏剧与小说:对古典主义的守执与超越 |
第一节 国剧运动对新民族戏剧的构想 |
第二节 剧本创作中的多元美学思想 |
第三节 守望古朴与纯真的新月小说 |
第七章 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 |
第一节 翻译诗学视域下的理论与批评 |
第二节 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 |
第三节 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的互动 |
结论 |
一、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 |
二、对新月派现代性和人文精神的反思 |
三、文化认同与“民族的”、“世界的”文学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D]. 相梦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台湾作家作品教学研究[D]. 诸洁非.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倪玲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5]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许敏霏.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6]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薛媛元,李润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7]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D]. 冯晓. 南京大学, 2014(05)
- [8]《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D]. 简婉. 苏州大学, 2013(09)
- [10]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D]. 黄红春.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