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一、跳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岳娜,赵耀东,赵旭春,高鹏鹏,孟丽娟,方晓丽[1](2021)在《传统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各种因素,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以腰腿痛为主的症候群[1],发病率25%~40%[2]。目前治疗LDH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损伤大,风险高,恢复慢[3]。传统针法治疗LDH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4]。现将近10年传统针法治疗LDH的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耿乐[2](2021)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苍龟探穴针法对于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方面,以期为本病寻找一种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并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更多且有效的临床证据。方法:1.收治32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掷骰子法和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2.试验组:苍龟探穴针法选取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穴位(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腰部阿是穴),次髎、委中、阳陵泉、昆仑不使用手法治疗。3.对照组:同试验组取穴,不行手法治疗。4.疗程:每周3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5.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的疼痛等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状况(Present PainIntensity,PPI)和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stion Score,JOA Score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采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实疼痛状况(PPI)于第1次治疗结束后采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采集。结果:1.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1)疼痛评级指数(PRI):组间比较: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R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VAS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现时疼痛状况(PPI):组间比较: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P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组间比较:两组JOA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JOA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变化(P<0.05)。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组间比较:两组ODI评分在治疗前、第4周、第8周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ODI评分在第4周、第8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变化(P<0.05)。结论:1.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着的即刻止痛疗效,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相关评分,亦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2.苍龟探穴针法可显着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较好。

刘羽茜[3](2021)在《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与总体疗效,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以探求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所纳入的患者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就诊患者,计划纳入患者40例,实际纳入33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例,对照组17例。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实际完成30例,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取穴相同,均取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太溪(双侧)、委中(患侧);以下肢后侧疼痛为主,加承山、秩边;下肢外侧疼痛为主,加阳陵泉、环跳。试验组采用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双侧肾俞、大肠俞,在患者呼气时向下斜刺进针,针刺得气后,提针到穴位天部,针尖指向病所(患者疼痛部位),手执针柄,维持针体不进不退,缓慢左右摇摆针柄,摆动的角度以450为标准,往返摆针如扶船舵之状,左右来回为1次,共行针9次,操作时行针频率慢,动作轻柔,使针刺感应缓缓向患处扩散,行针结束后留针,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结束后留针,吸气出针,出针时迅速按闭针孔。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不做手法。两组均留针20分钟。受试者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共12次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评价指标:以JOA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简易McGill疼痛量表、ODI功能障碍指数为次要评价指标。JOA评分、简易McGill疼痛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评分,各量表均以治疗4周的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通过对治疗前后评分进行对比,判断治疗效果。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1.JOA下腰痛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JOA评分为26.07±2.15,对照组JOA评分为23.1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简易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SF-M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SF-M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SF-MPQ评分为2.03±1.69,对照组SF-MPQ评分为5.00±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SF-MPQ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OD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OD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ODI指数为0.07±0.04,对照组ODI指数为0.1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与常规针刺法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种针刺方法均具有安全性。2.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且远期疗效更好。

胡迪[4](2021)在《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骨科门诊患者,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治疗组纳入患者35例,对照组纳入患者35例。治疗组予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每7天一次,共治疗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尼美舒利片,每次予0.1g,每天2次,共治疗14天,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及下肢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RDQ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予以评价。采用IBM 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继而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两组间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等基本资料以及腰部VAS评分、下肢VAS评分、JOA评分及RDQ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结果比较2.1腰部VAS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腰部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腰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腰痛有缓解作用。治疗后两组间腰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痛的缓解效果相当。2.2下肢VAS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下肢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下肢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下肢疼痛有缓解作用。治疗后两组间下肢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3 JOA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腰椎功能。治疗后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4 RDQ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RD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RDQ评分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下腰部功能。治疗后两组间R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5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67%,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的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和口服西药均能有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与口服西药缓解腰部疼痛疗效相当,而在减轻下肢疼痛、改善活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更佳。3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谢玥[5](2021)在《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观察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和常规针刺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的SF-MPQ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来评价该三联疗法对于治疗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此病提供更加高效应、低风险的保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2名符合纳排标准的LDH患者随机分到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治疗组即采用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部位选取:激痛点、夹脊穴、腰背部背俞穴、环跳、阳陵泉等。首先寻找激痛点(或压痛点)行滞动针法提拉3-5次,不留针,隔日一行,激痛点消失即暂停滞动针治疗;其余穴位针刺后留针,在夹脊穴左右两侧各带一组电针,频率2/100Hz,疏密波,一日一行,留针30分钟;在腰背部肌肉丰厚部位拔火罐,10分钟,一日一行。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穴位:夹脊穴、腰背部背俞穴、环跳、阳陵泉等,一日一行,留针30分钟。两组治疗均以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VAS评分、SF-MPQ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再根据结合了JOA改善率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同时随时记录和追踪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对于试验过程中所收集的各项临床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间盘等一般情况和以及治疗前VAS评分、SF-MPQ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首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疗程全结束后,两组的SF-MPQ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SF-MPQ总分及PRI感觉分、PRI情感分、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均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JOA总分及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均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1)。4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8人,显效10人,有效14人,无效2人;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6人,有效20人,无效7人,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两种治疗方案对于LDH患者的治疗均有效,能从不同程度上减轻LDH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日常生活功能等。2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能明显改善LDH患者的疼痛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提升其日常生活功能,均比常规针刺治疗效果更显着,是治疗LDH的有效方法。3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在减轻LDH患者疼痛方面有明显的即刻镇痛和远期缓解疼痛的作用,还能改善疼痛的性质、调节疼痛引起的情绪异常,且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刘文娟[6](2021)在《白虎摇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比较郑氏白虎摇头针法和常规针刺手法中提插泻法在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运用白虎摇头针法治疗本病(血瘀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择选条件与本临床研究一致的8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患者抽选依据80个随机数字生成的先后次序,编号为1-80的卡片,编号为奇数的患者归白虎摇头针法组(治疗组)40例,编号为偶数的患者归提插泻法组(对照组)40例。两组穴位选择一致,主穴均选腰夹脊穴(病变相应节段),肾俞、大肠俞(均两侧),环跳、委中、阳陵泉(均患侧),配穴为膈俞穴(两侧)。治疗组采用郑魁山教授继承和发展的白虎摇头针法操作,对照组采用单式补泻手法中提插泻法操作。两组患者根据研究方案,每日针刺1次,留针时间为30min,连续针刺14次,7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日。两组患者均在第1个疗程治疗开始前、第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 Scale,TCMSSS)、中文版腰痛恐惧-逃避信念问卷(Chinese version of Fear of Low Back Pain-Avoidance Belief Questionnaire,FABQ),同时对以上量表进行统计及其分析,最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白虎摇头针法组和提插泻法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资料,行统计学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观察指标:两组VAS评分、JOA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FABQ评分行统计学整理、分析,描述结果如下:(1)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两组的评分均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组内差异具有显着性(两组均P<0.05),提示两种针法均可降低患者VAS评分;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白虎摇头针法与提插泻法相比,在降低患者VAS评分方面,效果更明显。(2)腰椎JO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组内差异具有显着性(两组均P<0.05),提示两种针法均可提高患者JOA评分;治疗后组间JOA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白虎摇头针法与提插泻法相比,在改善患者JOA评分方面,效果更明显。(3)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CMSSS)比较: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两组的评分均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组内差异具有显着性(两组均P<0.05),提示两种针法均可降低患者TCMSSS评分;治疗后组间TCMSS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白虎摇头针法与提插泻法相比,在改善患者TCMSSS方面,效果更明显。(4)腰痛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ABQ)比较: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两组的评分均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组内差异具有显着性(两组均P<0.05),提示两种针法可降低患者FABQ评分;治疗后组间FABQ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白虎摇头针法与提插泻法相比,在改善患者FABQ评分方面,效果更明显。(5)腰椎受限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根据JO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腰椎受限严重程度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根据JOA评分,两组间比较腰椎受限严重程度示,白虎摇头针法组改善腰椎受限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提插泻法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3、总有效率:白虎摇头组为94.7%,优于提插泻法组的78.4%,疗效差异有显着性(χ2=4.341,P=0.037<0.05)。结论:1、针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白虎摇头针法在VAS评分、TCMSSS评分、JOA评分、FABQ评分改善方面,优于提插泻法。2、白虎摇头针法、提插泻法相比较,白虎摇头针法更能显着提高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针对此证型患者,起到良好通畅血脉、消散瘀滞、消减疼痛的作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陈梅[7](2020)在《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脐针结合普通针刺与单独使用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脐针作为附加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针灸治疗中是否更具有优越性,为脐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脐针结合普通针刺)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QOL-BREF)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点所得的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86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定表、MPQ、WHQOL-BREF评分进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定表、MPQ、WHQOL-BREF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和MPQ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起效较快。在MPQ评分中,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WHQOL-BREF各领域评分中,治疗组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整体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该病均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64.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组较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脐针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腰部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者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功能活动及生存质量方面起效较普通针刺快。3.脐针选穴较少,疼痛度小,患者易接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汪锡锡[8](2020)在《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局部针刺运动疗法后再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0次,在治疗前后采用腰椎JOA评分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日常活动、疼痛程度等进行相关评分记录,并用表面肌电图测得治疗前后腰部肌肉表面肌电值。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V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JO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JOA评分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表面肌电图RMS、MF值: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腰部肌肉表面肌电值RMS、MF值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RMS、MF值增加更多(P<0.05)。(4)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94%,愈显率6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愈显率8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针刺运动疗法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增加患者腰部肌力,改善患者腰部肌肉易疲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国富[9](2020)在《“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思路,为以后探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一为治疗组,二为对照组1,三为对照组2,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腰椎神经根阻滞1次/周,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照组1:采用“强肾通督”针法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对照组2:采用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评分值,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每位患者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运用Excel软件和SPSS24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值比较:经治疗,三组内VAS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JOA值比较:经治疗后,三组内M-JOA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JOA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73.33%。三组治疗后疗效均有显着。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分别与“强肾通督”针法和腰椎神经根阻滞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腰椎运动功能及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明显。“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强肾通督”针法、腰椎神经根阻滞的治疗效果。

刘琦[10](2020)在《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优选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确诊的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治疗,隔日一次,一周3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一周6次,2周1疗程;两组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JOA下腰痛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3<0.05)。2.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及JOA功能评分,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但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疗效更显着。结论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跳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郑氏针法
    1.1 温通针法
    1.2 其他针法
2《内经》针法
    2.1 输刺
    2.2 巨刺
    2.3 恢刺
    2.4 齐刺
    2.5 短刺
    2.6 傍针刺
3 小结

(2)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腰痛的思路与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苍龟探穴针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干预方法
    4 临床疗效评定
    5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3)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 病名与症状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 流行病学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发病机制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综述三 青龙摆尾针法的研究进展
        1 青龙摆尾针法的源流
        2 青龙摆尾针法的作用机理
        3 青龙摆尾针法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方法
        2 病例来源
        3 样本量估算
        4 诊断标准
        5 病例选择
        6 随机分组
        7 治疗方案
        8 评价指标
        9 不良事件处理
        10 安全性评价
        11 统计方法
        1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结果
        14 结论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选穴依据
        3 针刺手法依据
        4 评价指标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2 简易McGill疼痛量表
附录3 JOA评分量表
附录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致谢
个人简历

(4)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分组
        2.3 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3.2 视觉模拟评分
        3.3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
    4 疗效判定标准
    5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
        5.1 晕针
        5.2 断刀
        5.3 血肿
        5.4 感染
        5.5 脊髓损伤
    6 统计学方法与处理
    7 结果与分析
        7.1 基线资料分析
        7.2 研究结果分析
        7.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LDH及血瘀证的认识
        1.1 LDH的病名
        1.2 LDH的病因病机
        1.3 血瘀型 LDH的针刺治疗
    2 现代医学对LDH的认识
        2.1 LDH流行病学及危害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影像学表现
        2.5 治疗方法
    3 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依据
        3.1 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特点
        3.2 针刀的治疗作用
        3.3 针刀治疗点的选择依据
        3.4 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依据
    4 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方法
        2.4 盲法设计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情况
        3.2 基线资料分析
        3.3 疗效评定分析
        3.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LDH的研究现况及选题意义
    2 LDH的中西医发病机制
    3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3.1 滞动针法的选择依据
        3.2 电针的选择依据
        3.3 拔罐的选择依据
        3.4 治疗部位的选择依据
    4 结局指标的选择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滞针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白虎摇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候及证型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伦理学审查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的计算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盲法
        2.4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性指标
        3.3 临床疗效标准
        3.4 安全指标
        3.5 研究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处理
    5 结果
        5.1 病例完成情况
        5.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5.3 治疗前腰椎功能受限严重程度比较
        5.4 观察指标比较
        5.5 治疗后腰椎功能受限严重程度比较
        5.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5.7 安全性观察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及主要临床表现
        2.2 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3.选穴依据
        3.1 腰部主要循行经脉
        3.2 选穴分析
    4.白虎摇头针法讨论
    5.结果分析
        5.1 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5.2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5.3 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治疗方法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病因病机
        四、诊断标准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关于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第三节 脐针疗法及其应用现状
        一、脐针疗法的创立
        二、脐针疗法的应用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三、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治疗中脐针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病理机制
    第三节 穴位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设计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6 不良事件发生及处理
        2.7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腰部肌肉表面肌电值比较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结果分析
        1.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析
        1.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析
        1.3 两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值比较分析
        1.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及针刺作用机制
    3.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
        3.1 运动疗法
        3.2 针刺运动疗法
    4.本研究中的针刺运动疗法
        4.1 选穴依据
        4.2 齐刺法
        4.3 体位的选择
        4.4 运动方法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本病的非手术治疗
        3.1 卧床休息
        3.2 牵引疗法
        3.3 中药治疗
        3.4 推拿治疗
        3.5 针灸治疗
        3.6 电针治疗
        3.7 针刀疗法
        3.8 浮针治疗
        3.9 其他疗法
    4.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腰椎JOA评分表
    附录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致谢
论文着作

(9)“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资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附录 B: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
    附录 C: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临床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四)意外情况与处理方法
    三、观察指标
        (一)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三)临床症状改善率
    四、疗效评价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
    六、研究结果
        (一)基础资料可比性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
    七、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二、现代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治疗方法
    三、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探讨
        (一)针刺选穴依据
        (二)腰部十字灸法治疗原理探析
        (三)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协同作用分析
    四、临床研究分析
        (一)结果分析
        (二)缺陷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附录二
致谢
发表论文

四、跳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 岳娜,赵耀东,赵旭春,高鹏鹏,孟丽娟,方晓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9)
  • [2]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耿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D]. 刘羽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胡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滞动针、电针、拔罐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白虎摇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刘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汪锡锡.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 杨国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针刺配合腰部十字灸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