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型期资本结构行业特征与资本风险配置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朱晓晨[2](2020)在《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最显着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结构要求调整存量并做优增量;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随着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其传统贷款业务减少,利率市场化带来利差收窄,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加上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及去杠杆要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并化解重大风险是首要任务,重点是对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的防控,针对目前新的经济形势,我国银行业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合理化解金融风险的压力在日益加剧。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民间企业的经营资本占主体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中国银行业步入新常态,2015年6月正式启动“凤凰计划”,继续以“中国银行业改革试验田”的身份主动应对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切实推动全行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型。本文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从互联网金融兴起、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金融监管力度加大的四个新形势特点,对民生银行财务稳健性面临的新挑战进行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遵循我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及《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分别从资本风险、资产质量风险、盈利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个维度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值,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并选取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计算2008—2018年财务指标数据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再按照各个维度的指标得分及排名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该结果能直观地反映各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综合抵抗能力,及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实证结果表明,民生银行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与其他16家商业银行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尤其表现在其面临着较为严重资本充足率较低的资本风险、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的资产质量风险问题。最后,对民生银行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刘超[3](2020)在《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有效途径,是新能源企业与金融资本信息沟通的基础平台,是金融资本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金融资本与新能源产业内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解决在新能源企业在遇到国际环境变化时,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是指新能源产业投资企业与金融资本合作,共同对新能源产业融资企业投资的过程,它研究的核心是由新能源企业产业内的融资企业、产业投资企业和金融资本三方联合构建的小联盟体系。研究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是为了剖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合作的内在机理和运行逻辑,并为了推演出整体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并最终指导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实践,甚至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产业。在推演产融合作联盟的理论框架时,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法,综合了信息论、博弈论、网络组织理论、贝叶斯均衡理论等重要理论的模型或结论,并充分分析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整体的理论框架以及搭建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业务体系。金融资本具有天生的避险倾向,因此违约风险评估是产融合作联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在开展产融合作联盟的过程中,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违约风险。运用新能源同类可比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用于评估新能源企业违约风险。此外,运用熵测度模型综合考量新能源企业信用情况和抵质押担保品的增信作用,并运用违约风险作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先验概率。产业资本在产融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在于增加信用信息供金融资本进一步判断风险,产业资本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行为为产融合作中的金融资本提供了额外信息,这构成了金融资本修正产融合作风险判断的重要依据,并再次运用熵测度模型计算整个产融合作系统中熵值的降低。再次,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推导金融资本对修正后信用风险的判断,并最终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融资支持。最后,运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模型分析产融合作联盟的Pareto改进及分配。上述流程构成了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内在运行机制,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合作的内在机理,这一机理分别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效用分配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在产融合作联盟机制中缺一不可。本文打破了原先产业资本以参股、控股为主要方式的产融结合模式,拓展了产融合作的新路径。避免了由于产业资本过度嵌入金融资本带来的过度嵌入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在纯粹的市场机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市场失灵缺陷。在产融合作联盟中,需要进一步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联盟盟员冗余,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融资成本的持续降低,使产融合作联盟由Pareto改进向Pareto最优持续演进。图4幅,表25个,参考文献383篇。
吴凤[4](2020)在《某国有银行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多面临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受其自身高杠杆经营的影响,其财务风险管理具备很高的风险性,但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上,仍暴露出很多问题。国有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中市场份额占比最多,规模最大的银行业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取某国有银行C支行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法,构建模糊综合评级矩阵,分六个部分来具体阐述了对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方向的研究。先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与财务风险管理有关的研究进程与结论进行总体与分析;其次,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和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做简单的介绍;再对C支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描述,主要是描述了C支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得出C支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然后,从内外部因素出发,分析C支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强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提高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C支行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提高C支行日常中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
张陶[5](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奠定着中国人的品位、教养和传承。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一种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公益性文化。它是一国基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其中,尊重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政府的作用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决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公众文化权利、培育社会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稳步增加。但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公共文化供给体系逐渐呈现出供给能力不足,文化内容单一、文化结构固化等问题,使其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由此来看,要想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能力,就必须提高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的丰度,加快文化的供给效率,创新文化供给的模式。PPP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合作模式,是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基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而构成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两者在功能上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合作上采用了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将PPP模式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文化供给模式的局限性,促进政府部门的文化供给模式改革;还能够借助社会资本的优势技术和先进理念,来全面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的丰度,增强公共文化的供给质量。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公共文化服务和PPP模式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解读,进而在总结现有三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特点、设计目的几个维度来论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引入PPP模式的内在逻辑。接着通过对其参与主体的探究,找寻参与主体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的根本属性,探究出三元主体之间互动博弈过程要具有相互性、互动性和规范性。在确立参与主体的权、责、利后,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运作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尤其针对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构建出风险分担的框架,最终形成较为清晰明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运作流程,也对三元主体各自的职责和彼此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划分。通过以上的理论阐释,进一步厘析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透视了日本、美国、英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实践历程,撷取了其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镜鉴。最后,针对上述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制度保障、财政保障、项目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最终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陶银海[6](2019)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十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超常规速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财政补贴的强力支持。然而,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政府扶植政策造成的财政负担沉重、补贴效果降低、融资力度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和企业自身财力支持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能源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多渠道金融体系的融资作用以及与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破解当前新能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所在,亦是促进新能源产业由政府主导型融资机制向市场主导型融资机制逐渐转变的诉求所在。尽管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资本市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并不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机制尚未取得很满意的成效,从而导致新能源企业普遍受制于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基于经典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推演并绘制出了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同时还基于产业优化选择过程的演进象限图,进一步推演并绘制出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借助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成本曲线图以及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深入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业态演进过程中各阶段资本嵌入以及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总结提炼出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投融资特征与经营状况,从而提出了“一种可能包含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一轴两制’式资本市场支持机制”。在此之后,本文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9-2017年中国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以期阐释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最终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新能源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和一般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于资本需求的门槛更高,所需的资金数量更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风险极高,而且对于资本的需求贯穿于整个产业生命周期,这就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方式和资金来源差异化明显,需要差异化的资本市场支持模式和手段来与之相匹配。然而当前我国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尚未形成一套基于新能源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特征的,有效服务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服务于中小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的现代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第二,我国目前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非常不完善,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但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债券融资均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均不显着;股权融资却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第三,从全局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2010-2012年以及2015年为正,而在2009年、2013年、2014年以及2016-2017年均为负,这意味着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十分稳定;局部Moran指数图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大部分年限大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为0,但也有少部分年限和少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有正有负。第四,在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且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3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总的来说,基于传统计量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预期相去甚远,中国资本市场尚未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和支持作用,还需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积极的主动的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或者措施,来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范振宇[7](2019)在《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不同于普通的工商企业,商业银行通过资金运营获取利润收益,具有运营大量资金的特殊性。因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渗透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银行风险在其价值层面的具体体现,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存在重要影响。财务风险管控稍有偏差就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重视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来讲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建设银行甘肃分行为研究对象,首先,学习和探讨国内外财务风险研究发展趋势,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现状。其次,分析相关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同时,审慎确认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特征及分类,进而发现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逐层分析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改进建议,为未来一段时间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其财务风险管控找到更好的应对策略,提升对财务风险的规避和预警能力。
张霞[8](2019)在《农商行股权、业务、资本之结构缺陷及优化路径——基于完善资本风险治理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农商行业务结构与资金结构相互影响,并最终受制于股权结构下的核心治理能力。单纯依靠规模扩张产生的资本风险制约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商行风险治理应从整体上系统性解决。根据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与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宏观调控要求,农商行应合理控制股权集中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股权管理以完善股权结构;强化信贷审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轻资产业务以改善业务结构;通过内源融资及动态调整一般风险准备金优化一级资本、适度计提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及发行次级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混合资本工具多元化补充二级资本,从而由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
黄江玉[9](2019)在《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的PPP模式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模式,有利于我国在202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应对2020年后返贫的问题。PPP模式具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治理、多方贡献资源、贯彻采购社会政策功能、追求物有所值目标等特点,使其具有区别于传统模式的长期效果特征,也使其成为我国长效减贫的重要治理工具。可持续生计是减贫领域的发展型政策,具有“列出重点影响因素清单;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重视贫困农户所具有的能力;关注贫困户主动积极参与实现生计目标”等特征,体现减贫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较好契合PPP模式的长效减贫研究。PPP模式减贫效应研究中,较少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分析PPP模式对贫困户减贫的长效性与精准性。不同于关注PPP模式的宏观效应,本研究侧重从贫困户受益微观角度进行考察。本文基于PPP减贫理论中的赋权理论、合作治理、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对可持续生计及分析框架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评价标准包括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以适用于PPP模式长效、精准减贫效应分析。我国各地积极探索PPP模式促进减贫是研究的实践背景;PPP模式与减贫目标的日益契合是研究政策背景;精准扶贫政策在促进减贫长效性方面存在瓶颈,国内外PPP模式减贫研究欠缺是本研究理论背景和研究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当前较少从实证角度及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PPP模式减贫,但研究PPP模式长效减贫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PPP模式减贫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在分析实践、政策、理论背景基础上明确研究的问题,即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为视角研究我国PPP模式是否有利于促进长效减贫?是否有利于防返贫?当前我国PPP模式减贫实施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障碍?实现PPP模式减贫的良法善治应包括哪些保障措施?第二,本文验证我国PPP模式有助于长效、精准减贫。本研究利用专题研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等,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线性回归验证我国PPP模式有利于促进贫困户生计可持续性。并进一步分析PPP模式促进贫困户生计可持续的具体传导路径。其主要结论包括:PPP模式对贫困户生计发展策略、生计结果、生计发展能力产生积极正向影响;PPP模式通过生计策略对生计结果产生正向显着影响;生计资产正向调节PPP模式对生计结果的大小;PPP模式通过生计结果对生计发展能力产生正向显着影响;受PPP影响时间对贫困户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生计发展能力均产生正向显着影响。第三,对比PPP模式促脱贫与防返贫效应。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的群组分析对比PPP模式对于建档立卡的脱贫户与未脱贫户的减贫效应影响。通过比较发现,我国PPP模式对脱贫户与未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均能产生正向影响。根据模型路径结果(标准化系数)比较PPP模式对脱贫户与未脱贫户影响大小发现,我国PPP模式对脱贫户的生计策略、生计结果方面的影响均大于未脱贫户,但PPP模式对脱贫户的生计发展能力影响小于未脱贫户。对此可能的解释包括:其一,我国PPP模式对脱贫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权利保障、利益联结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其二,我国脱贫标准较少从生计可持续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判断,这说明脱贫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三,脱贫户与未脱贫户仍属于脆弱群体,要坚持破除其权利贫困,应重视生计发展策略与生计发展能力。第四,对比分析我国PPP模式促进贫困户生计发展及面临障碍。通过国内外PPP减贫发展、文本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阶段、数量等PPP模式对贫困户生计发展影响。生计资本是贫困户生计发展的基础,通过熵值法分析各资本权重及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发现存在的不足及明确PPP项目促进生计发展应进一步努力方向。主要问题与启示包括:应重视产业发展,在产业价值链上使贫困人口受益;综合性强的PPP项目对贫困人口生计影响更明显;应重视在运营阶段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参与机会等;我国有些项目建设阶段绩效考核重视度不够;地方政府应关注项目质量而非项目数量;当前我国PPP项目合同较少考虑减贫目标;坚持精准扶贫,以提升贫困户的生计资本;我国脱贫标准中较少纳入心理资本等可持续生计因素,存在返贫风险。第五,PPP模式长效、精准减贫的良法善治方面完善建议。基于前述理论分析、实证验证结果、PPP模式减贫对比和问题分析等,我国应立足本国PPP模式促进减贫现状,有选择性地吸收域外经验,通过完善PPP模式宏观政策保障贫困户生计可持续。主要建议包括:促进PPP模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治理效能;通过利用PPP模式采购机制贯彻社会政策促进减贫;重视PPP模式减贫的合同治理;加强PPP模式减贫的有效监督和能力建设。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两大方面。理论方面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揭示PPP模式减贫的本质要求。本研究主要采取合作治理、新公共服务理论、权利贫困理论、赋权理论等揭示PPP模式长效减贫的本质。PPP模式减贫是重视各方主体参与扶贫,整合多方资源,使减贫不再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或单个主体,而是借助市场逻辑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使其形成“造血”功能。PPP模式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具有长期效果,其通过竞争性的购买机制贯彻有助于贫困户的社会政策,平衡物有所值目标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的社会功能目标。依据赋权理论,PPP模式作为外在的资源投入和投资方式,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对技能、专业知识等掌握,促进贫困户生计发展能力提升。将“权利”、“社会公平正义”、“发展”、“能力”等引入扩大“生计”范畴,关注权利保障、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有利于贫困人口从被动接受“扶持”到主动参与“发展”,通过权利保障提升贫困户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内在效能感。合作治理强调通过多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减贫。新公共服务理论体现PPP模式中公共部门从建设型转向服务型,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被边缘化的贫困户在基本民生领域获得实质性平等权利。第二,丰富和改进可持续生计理论。本研究在原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上,结合PPP模式理论及PPP模式减贫的基础理论,对现有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分析框架进行改进和完善。基于改进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推导PPP模式实现长效、精准性减贫的假设。基于PPP模式减贫基础理论改进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具体包括:其一,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激发公共部门提供优质服务责任。其二,关注赋权理论,以保障贫困人口基本权利。其三,关注合作治理,使多元参与主体基于契约、协商一致基础上,形成善治。其四,由生计维持策略改进为生计发展策略,强调贫困人口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实现持续性减贫。实践方面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为各地政府和发展中国家通过PPP模式实现可持续减贫提供参考。基于减贫目标的PPP项目,在充分考虑当前贫困户面临的脆弱性环境、生计资本等,可以按照促进贫困户生计目标进行规划。本文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研究我国PPP模式减贫效应,为发展中国家利用PPP模式减贫梳理了中国经验。第二,构建有利于PPP模式实现长效、精准减贫宏观政策。良法善治是PPP模式长效减贫的保障。具体包括:其一,促使PPP模式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治理效应;其二,利用PPP采购中贯彻社会政策促进减贫,在PPP模式中协调物有所值目标与其它社会环境目标。通过产业价值链构建贫困人口利益联结。其三,充分利用PPP合同这一激励机制,使私营部门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PPP合同履行阶段贯彻益贫因素实现长效减贫。其四,PPP模式促进减贫的有效监督和能力建设是防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限于数据收集难度,本文主要是从理论方面分析PPP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促进减贫的差异,欠缺从实证角度比较二者差别。未来研究将继续跟踪国内外PPP模式减贫的最新理论与实践,完善可持续生计理论与分析框架,着重研究以实现长效减贫为主要目标的PPP模式。
李海霞[10](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与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了全球金融监管的重大缺陷,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监管制度顺周期性的深度反思,也促使新的监管理念应运而生。2010年颁布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的《巴塞尔协议Ⅲ》,取代了基于微观审慎监管角度的《巴塞尔协议II》。随后各国监管当局也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推出了自身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就包括构建逆周期监管机制,以缓解金融业顺周期性。作为《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周期监管旨在通过“以丰补歉”的形式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减缓系统性风险积聚,以实现宏观审慎的监管目标。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要求商业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要求之上,在经济上行时期额外计提资本缓冲,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以备在经济下行期应对资本充足率下滑的情况。论文在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下,对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围绕逆周期监管的制度设计,首先,实证检验我国银行资本缓冲是否具有周期性特征,为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必要性和对不同类型银行、不同周期阶段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必要性提供实证依据;其次,从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我国逆周期监管中,巴塞尔委员推荐的“信贷/GDP的偏离”作为“挂钩变量”和计提机制的实用性,验证了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监管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实证检验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验证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机制在我国实践中的有效性。本文围绕逆周期资本计提开展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呈现出差异化的顺周期性,这意味着我国引入逆周期资本政策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特征。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不同类型的银行的顺周期性表现有所差异,大型国有银行与一般股份制银行在资本缓冲顺周期性方面的差异更为显着。控制其他因素后,大型国有银行的资本缓冲呈现出显着的顺周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未呈现出周期性特征;银行整体的资本缓冲周期性特征亦不明显。在控制不同的经济周期因素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银行样本总体均未呈现显着的周期性特征,而5家大型国有银行在经济下行时顺周期性显着,经济上行时未呈现出周期性特征。存在一定顺周期性表明我国银行业可能的确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以抵御系统性风险。第二,基于双边滤波的信贷/GDP偏离指标建立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机制能够较好适应我国现实。通过因子分析,本文验证了信贷/GDP偏离指标对银行业风险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进而使用模拟方法演算了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历史计提情况;分别运用单边滤波指标和双边滤波指标,模拟了逆周期资本计提的历史情况。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能够提升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商业银行在信贷过快增长时确实计提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提升了风险抵御能力;双边滤波的信贷/GDP偏离指标具有更加准确的预警效果,相应模拟的逆周期资本计提历史数据更加符合我国情况。第三,在实践中,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的确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水平,提高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本文通过验证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来近似观测逆周期资本计提的有效性。通过设置区别化的监管压力变量,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资本管理办法》没有纳入逆周期监管机制,监管压力对银行资本调整行为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纳入了动态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大大强化了对于银行资本的监管力度,进而使得整个银行体系风险降低。结果表明,在加入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后,监管压力的影响变得显着,银行在监管压力下会主动降低经营风险。因此,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确可以降低银行业风险。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本文从不同银行类型和不同经济阶段两个视角探讨了我国银行业的顺周期性特征,为逆周期资本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传统文献多将我国银行业视为一个整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顺周期性表现和资本缓冲存在不同的特征,将其混合讨论可能存在一定误区。区别于传统研究结果,本文发现我国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的周期性表现。这一研究结果为监管机构对不同银行实施差异化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二)本文采取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机制的理论有效性。在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信贷/GDP指标能够较好地判断信贷增长过快和系统性风险积累情况。进一步地,本文提出双边滤波的信贷/GDP偏离这一指标,并分别基于单边滤波和双边滤波的信贷/GDP指标,演算了我国银行业逆周期资本历史计提情况。模拟结果显示,使用双边滤波的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资本缓冲挂钩变量,对于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现实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对于刻画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三)本文通过研究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验证了逆周期资本计提的实践效果。由于样本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我们难以直接观测银行是否按照规定机制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但由于监管压力的现实存在,银行资本有朝向监管标准靠近的动力,因此本文通过验证监管的有效性来近似观测逆周期资本计提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在监管方式和监管标准上的不同,设置了区别化的监管压力变量,研究了在《资本管理办法》和MPA考核约束下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动行为,验证了逆周期资本计提在我国实施的有效性,丰富了这一方向的实证文献。基于相关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特点的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监管机构可以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框架。其次,对不同银行类型进行差别化的资本监管政策。在推行逆周期监管模式时,监管当局应当充分考虑不同银行的特点,对性质不同、规模不同、风险管理水平不同的银行试行差异化的管理,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效率。最后,要准确确定相机决策政策的实施节点。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定为监管规则,避免了主观判断的干扰,提高了政策的科学性。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运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提高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激励相容性。
二、转型期资本结构行业特征与资本风险配置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型期资本结构行业特征与资本风险配置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财务风险研究 |
1.2.2 国内财务风险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 |
2.1.1 经济新常态的概念 |
2.1.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其分类 |
2.2.1 财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
2.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分类 |
2.3 相关基础理论 |
2.3.1 银行行为理论 |
2.3.2 长尾理论 |
第3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稳健性面临的挑战 |
3.1 互联网金融引发资本风险增加 |
3.1.1 资产负债结构失衡 |
3.1.2 资本充足率较低 |
3.2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资产质量下降 |
3.2.1 不良贷款指标“双升” |
3.2.2 不良贷款拨备不足 |
3.3 利率市场化导致盈利能力减弱 |
3.3.1 利息净收入占比缓慢下降 |
3.3.2 非利息收入结构单一 |
3.4 金融严监管使资金流动性降低 |
3.4.1 流动性比例波动较大 |
3.4.2 超额备付金率呈下降趋势 |
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 |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资本维度 |
4.2.2 资产质量维度 |
4.2.3 盈利性维度 |
4.2.4 流动性维度 |
4.3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民生银行财务风险评价 |
4.3.1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3.4 财务风险综合排名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民生银行资本风险防御能力整体较弱 |
4.4.2 民生银行面临的资产质量风险逐渐上升 |
4.4.3 民生银行盈利能力亟待提升 |
4.4.4 民生银行资金流动性不够灵活 |
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
5.1 确保适度资本充足率 |
5.1.1 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 |
5.1.2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
5.2 稳步提升资产质量 |
5.2.1 控制不良贷款率 |
5.2.2 充分计提减值准备 |
5.3 科学转变盈利模式 |
5.3.1 差异化经营战略 |
5.3.2 互联网科技创新 |
5.4 合理控制流动风险 |
5.4.1 调优资产负债结构 |
5.4.2 加强流动风险监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4 研究目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产融合作 |
1.3.2 产融合作联盟 |
1.3.3 联盟博弈 |
1.3.4 贝叶斯均衡 |
1.3.5 产业资本 |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基于联盟协同发展的产融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及评述 |
2.1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
2.1.1 信息论与信息经济学 |
2.1.2 信息经济 |
2.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 |
2.2 网络组织、企业联盟与博弈信息 |
2.2.1 网络组织及企业联盟的经济学意义 |
2.2.2 网络组织中的熵理论与结构洞理论 |
2.2.3 自组织临界与企业联盟 |
2.3 产融合作联盟的相关研究 |
2.3.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 |
2.3.2 产融合作联盟的组织合理性 |
2.3.3 产融合作联盟的稳定性 |
2.3.4 产融合作联盟的利益分配 |
2.4 理论研究评述 |
3.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框架 |
3.1 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概要 |
3.1.1 新能源产业概要 |
3.1.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特征分析 |
3.2 新能源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
3.2.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测度方法 |
3.2.2 投资风险的熵测度 |
3.2.3 风险评估模型 |
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 |
3.4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3.4.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3.4.2 产融合作博弈的分配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
4.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新能源企业基于财务状况的信用能力 |
4.2.1 Logistic模型在信用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 |
4.2.2 研究假设及设计 |
4.2.3 实证研究及信用模型推导 |
4.2 基于信息熵的综合风险状况判断 |
4.2.1 信息熵在风险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
4.2.2 目标企业的投资风险熵 |
4.3 本章小结 |
5.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构建与分析 |
5.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网络 |
5.1.1 贝叶斯网络在产融合作联盟介绍 |
5.1.2 贝叶斯网络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作用 |
5.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 |
5.2.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合作方类型及先验概率分布 |
5.2.2 贝叶斯网络及产业合作方视角下的后验概率分布 |
5.2.3 产融合作各方的纯策略效用函数 |
5.2.4 产融合作的贝叶斯均衡与策略函数 |
5.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的具体案例 |
5.3.1 产业融资企业类型判断及贝叶斯网络 |
5.3.2 产融合作基金的贝叶斯均衡 |
5.3.3 经修正的投资风险熵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合作博弈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应用研究 |
6.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6.1.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6.1.2 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 |
6.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实际收益 |
6.2.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 |
6.2.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分析 |
6.3 合作博弈Shapley值对实际协同效益分配机制的评价 |
6.3.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转移分配机制 |
6.3.2 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
6.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能源企业样本及指标列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某国有银行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
1.3.2 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研究 |
1.3.3 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
1.3.4 综合评述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念 |
2.1.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与分类 |
2.1.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2.2.2 负债管理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C支行基本情况简介 |
3.1.1 C支行的资产负债状况 |
3.1.2 C支行的经营财务状况 |
3.1.3 C支行的逾期贷款状况 |
3.2 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
3.2.1 资产负债率较高,资本风险较大 |
3.2.2 贷款管理不严,不良贷款率增加 |
3.2.3 存贷比偏高,资产流动性不好 |
3.2.4 盈利能力缺乏长期增长动力 |
4 C支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1 C支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资本风险指标 |
4.1.2 资产质量风险指标 |
4.1.3 流动性指标 |
4.1.4 盈利性指标 |
4.2 C支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财务风险评估指标权重 |
4.3 构建C支行的财务风险模糊评价矩阵 |
4.3.1 财务风险等级量化标准 |
4.3.2 构建财务风险模糊评价矩阵 |
4.4 C支行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
4.4.1 财务风险综合评估 |
4.4.2 财务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5 C支行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建议 |
5.1 C支行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5.1.1 外部因素 |
5.1.2 内部因素 |
5.2 加强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
5.2.1 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升资产安全性 |
5.2.1.1 树立正确的资产负债观,加强流动性管理 |
5.2.1.2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本结构 |
5.2.2 减支增收,改变盈利模式 |
5.2.2.1 增加业务种类,增加利润来源 |
5.2.2.2 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吸收存款成本 |
5.2.3 完善C支行的财务风险体系和预警体系 |
5.2.3.1 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
5.2.3.2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
5.2.4 保障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
5.2.4.1 践行合规文化,创造合规环境 |
5.2.4.2 加强C支行人才队伍培养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公共文化服务与PPP模式的相关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PPP模式的耦合逻辑建构 |
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模式 |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提出 |
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基本结构 |
3.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运作过程 |
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历史变迁 |
4.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发展经验 |
5.2 PPP语境下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启迪 |
6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
6.1 制度保障措施 |
6.2 财政保障措施 |
6.3 项目保障措施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作用 |
1.2.2 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方面的研究 |
1.2.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的构建 |
1.2.4 其他国家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借鉴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及资本市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的科学内涵和范围界定 |
2.1.2 新能源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3 资本市场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
2.2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本市场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2.2.4 企业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
3.1.2 风能产业基本走向成熟,前沿技术领域开发依然落后 |
3.1.3 太阳能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关键技术存在依赖性 |
3.1.4 核电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发展趋向规范化和成熟化 |
3.1.5 智能电网投资幅度增加明显,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
3.1.6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发电水平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3.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2.1 新能源弃风弃光问题 |
3.2.2 新能源补贴相关问题 |
3.2.3 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乏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 |
4.1.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支持力度不足 |
4.1.2 银行信贷是当前最重要融资渠道,但存在明显对象歧视 |
4.1.3 证券市场支持形式和力度不断增加,但准入门槛依然较高 |
4.1.4 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投资热情高涨,但运行与管理尚不规范 |
4.1.5 民间资本支持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市场选择空间 |
4.2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存在问题 |
4.2.1 产业风险过大致使资本不敢轻易进入 |
4.2.2 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受阻 |
4.2.3 资本市场内部缺乏融资协调性 |
第五章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理研究 |
5.1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
5.1.1 以新能源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与保障 |
5.1.2 补贴资金吃紧敦促新能源产业寻求多元化资本支持 |
5.1.3 新能源产业融资特征与资本市场层次体系设计理念契合 |
5.1.4 资本市场为适应产业发展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
5.2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及资本嵌入 |
5.2.1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 |
5.2.2 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 |
5.2.3 资本嵌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 |
5.3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制建构 |
第六章 资本市场支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及假设 |
6.2 数据及预处理 |
6.3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稳健性 |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
6.3.2 模型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初步考察 |
6.4 嵌入空间计量分析后模型的稳健性考察 |
6.4.1 三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4.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 |
6.4.3 空间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挥制度创新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
7.2.2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与产业政策配套的资本市场长效支持机制 |
7.2.3 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丰富风险资本介入模式 |
7.2.4 重视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应用与新能源结合,构建信息化支持机制 |
7.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
3.1 建设银行及甘肃分行简介 |
3.2 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状况基本分析 |
3.3 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四章 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资本风险管理及结构存在弊端 |
4.2 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流程欠完善 |
4.3 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必要措施 |
4.4 盈利形式缺乏变化 |
第五章 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建议 |
5.1 财务风险管理优化原则 |
5.2 优化资本管控及结构 |
5.3 强化资产质量监管及运营 |
5.4 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
5.5 加强银行自身盈利能力 |
5.6 优化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商行股权、业务、资本之结构缺陷及优化路径——基于完善资本风险治理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农商行资本风险治理的结构性问题及成因 |
(一) 股权结构集中与制衡不当导致风险管理弱化 |
1.“内部人控制”导致风险监督薄弱。 |
2. 股权集中度不均衡导致权力缺乏制约。 |
(二) 业务模式与客户结构失衡导致风险积累 |
1. 业务同质化导致资本利润下降。 |
2. 贷款集中度过高不利于分散风险。 |
3. 业务脱离农村实体经济。 |
(三) 资本风险权重增加 |
1. 信贷扩张导致资本消耗过大。 |
2. 地方经济资金链导致资本抗风险性脆弱。 |
3. 农业弱质性导致资本收益低。 |
二、农商行资本风险治理的宏观导向分析 |
(一) 对农商行股东的监管细化 |
1. 加大股东资格穿透性监管。 |
2. 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 |
(二) 业务发展方向回归本源 |
(三) 金融监管标准趋严导致资本质量要求提高 |
1. 巴塞尔协议Ⅲ达标要求。 |
2. 不良贷款计量方法变化。 |
3. 信贷结构监管强化。 |
三、农商行资本风险治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
(一) 改善股权结构以加强资本风险治理 |
1. 合理控制股权集中度。 |
2. 引入战略投资者。 |
3. 加强股权管理。 |
(二) 完善业务结构以实现长远发展 |
1. 强化信贷审查以控制风险。 |
2. 服务“三农”实体经济。 |
3. 发展轻资产业务以降低资本耗用。 |
(三) 改善资本结构以增强风险承担能力 |
1. 优化一级资本结构。 |
2. 多元化补充二级资本。 |
四、结语 |
(9)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的PPP模式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践创新 |
第二章 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的PPP模式减贫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减贫研究综述 |
一、贫困定义、测量等综述 |
二、权利贫困理论综述 |
三、财政减贫效应研究 |
四、经济增长涓滴减贫 |
五、减贫基础理论述评 |
第二节 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综述 |
一、不同机构与学者可持续生计的阐释 |
二、可持续生计适用于减贫综述 |
三、可持续生计评述 |
第三节 PPP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
一、以长期绩效为战略导向 |
二、风险分担对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
三、物有所值和对人价值相结合 |
四、PPP模式多元治理和多方资源整合 |
五、PPP模式监督保障 |
六、PPP模式基础理论述评 |
第四节 PPP模式减贫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赋权理论和PPP模式减贫 |
二、合作治理和PPP模式减贫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和PPP模式减贫 |
四、PPP模式减贫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PPP模式减贫基础理论述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研究特点、不足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可持续生计理论改进和PPP模式减贫假设 |
第一节 可持续生计理论改进和适用 |
一、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及其核心特点 |
二、可持续生计理论改进和PPP模式减贫适用 |
三、可持续生计的经济学阐释 |
第二节 PPP模式促进长效减贫直接效应假设 |
一、PPP模式对生计发展策略产生影响 |
二、PPP模式对生计发展结果产生影响 |
三、PPP模式对生计发展能力的影响 |
四、PPP模式对脱贫户与未脱贫户减贫效应比较 |
五、受PPP影响时间对可持续生计产生影响 |
第三节 PPP模式促进长效减贫间接效应假设 |
一、PPP模式通过生计发展策略影响生计结果 |
二、生计资产是PPP模式对生计结果产生影响的调节效应 |
三、PPP模式通过生计结果影响生计发展能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全文假设总结 |
第四章 PPP模式长效减贫效应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数据来源、问卷设计 |
一、数据的来源途径 |
二、本研究问卷设计 |
三、PPP模式减贫核心指标 |
第二节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一、问卷的预调研 |
二、问卷正式发放的样本选择 |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结果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统计 |
一、受访者描述性统计 |
二、样本量表部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PPP模式减贫效应信度、效度分析 |
一、PPP模式减贫信度分析 |
二、PPP减贫效应单一变量效度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PP模式长效减贫效应实证检验与发现 |
第一节 PPP模式促进减贫直接效应实证分析 |
一、PPP模式减贫效应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检验 |
二、PPP模式减贫总体结构方程路径系数解释 |
三、PPP模式减贫直接效应总体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
第二节 PPP模式促进长效减贫间接效应实证分析 |
一、PPP模式减贫的中介效应分析 |
二、PPP减贫的调节作用验证 |
三、PPP模式减贫间接效应分析 |
第三节 PPP模式对脱贫户与未脱贫户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一、群组比较的数据分析说明 |
二、PPP模式对脱贫户减贫效应结构方程模型 |
三、PPP模式对未脱贫户减贫效应结构方程模型 |
四、PPP项目对脱贫户与未脱贫户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第四节 贫困户受PPP项目影响期限与减贫效应分析 |
一、受影响时间对生计策略回归 |
二、受影响时间对生计结果回归 |
三、受影响时间对生计发展能力回归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研究假设结果 |
第六章 我国PPP模式减贫效应比较、问题及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中PPP模式的适用和风险分析 |
一、PPP模式适用于精准扶贫对贫困人口权利保障 |
二、PPP模式与精准扶贫结合面临的风险分析 |
第二节 不同PPP模式减贫效应比较及问题分析 |
一、不同类型PPP模式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二、有无产业的PPP项目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三、处于不同阶段PPP项目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四、项目数量对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五、PPP模式不同运作方式的减贫效应比较分析 |
第三节 PPP项目合同减贫效应比较和问题分析 |
一、PPP项目合同减贫治理的意义与国际经验 |
二、不同PPP项目合同的减贫效应比较 |
三、我国PPP项目合同减贫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节 贫困户生计资本测量及比较分析 |
一、贫困户生计资本总体测量与比较 |
二、不同PPP项目类型下贫困户生计资本比较 |
三、不同项目数量影响下的贫困户生计资本比较 |
四、未脱贫户与脱贫户的生计资本对比 |
五、有无产业PPP项目影响下贫困户生计资本比较 |
六、运营阶段与建设阶段项目的贫困户生计资本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PPP模式促进减贫的良法善治方面建议 |
第一节 PPP模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治理效能 |
一、PPP框架立法有利于提升PPP模式减贫的制度执行力 |
二、形成PPP模式减贫共识,发挥治理效能 |
三、PPP项目减贫的良好实践,促进示范效应 |
四、PPP各阶段纳入减贫考量实现长效减贫 |
五、PPP物有所值评估和脱贫标准中纳入可持续生计分析 |
六、以贫困户权利保障为主线提升PPP模式减贫效能 |
第二节 PPP采购贯彻社会政策促进减贫 |
一、南非PPP采购社会政策的实施经验 |
二、我国PPP采购中不同环节贯彻社会政策 |
三、PPP采购制度促进企业社会责任 |
四、利用产业价值链发挥PPP减贫效应 |
第三节 PPP模式减贫的合同治理 |
一、PPP合同治理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
二、PPP合同履行中的减贫目标考量 |
三、纳入减贫目标的PPP合同管理 |
第四节 PPP模式减贫有效监督和能力建设 |
一、PPP模式减贫的财政监督 |
二、完善PPP减贫的法治监督 |
三、PPP模式减贫竞争规制和轻规制 |
四、PPP模式各利益主体的能力建设 |
第五节 本章小结:基于实证结果的完善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PPP模式减贫的基础理论 |
二、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PPP模式减贫路径 |
三、PPP模式对防返贫与促脱贫的减贫效应比较 |
四、PPP模式规范运行是减贫基础 |
五、PPP项目减贫、贫困户生计资本差异分析 |
六、PPP模式可持续减贫的完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不足 |
二、PPP模式减贫研究局限性 |
三、案例研究有待深入 |
四、研究方法不足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
一、基于更客观的数据研究 |
二、增加多元化研究对象、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
四、益贫PPP模式实践与理论研究 |
附录 |
附录一:PPP减贫效应深度访谈、专题研讨 |
附录二:PPP模式减贫效应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与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图示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文献 |
2.1.1 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
2.1.2 宏微观审慎监管的差异 |
2.1.3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
2.1.4 宏观审慎监管的范围 |
2.1.5 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 |
2.1.6 宏观审慎监管的适用性 |
2.2 关于巴塞尔协议监管框架的研究文献 |
2.2.1 巴塞尔协议的变革 |
2.2.2 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影响 |
2.2.3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资本监管 |
2.3 关于银行资本监管的研究文献 |
2.3.1 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研究 |
2.3.2 顺周期资本监管的研究 |
2.3.3 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研究 |
2.4 关于银行资本缓冲的研究文献 |
2.4.1 银行持有资本缓冲的必要性 |
2.4.2 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 |
2.4.3 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研究 |
2.5 文献简评 |
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国际经验与我国现状 |
3.1 国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 |
3.1.1 国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起源与发展 |
3.1.2 国外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实践:以美国为例 |
3.1.3 美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进展 |
3.2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
3.2.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起源与发展 |
3.2.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进展 |
3.3 结论与启示 |
4.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 |
4.2.1 我国经济周期概述 |
4.2.2 信贷/GDP偏离与资本缓冲 |
4.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实证分析 |
4.3.1 资本缓冲周期性的总体特征分析 |
4.3.2 资本缓冲周期性的阶段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作用机制 |
5.3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挂钩变量选择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3.3 主成分回归 |
5.3.4 回归分析 |
5.4 我国商业银行基于“挂钩变量”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模拟分析 |
5.4.1 指标选取和机制的构建 |
5.4.2 逆周期资本计提的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计提实践有效性检验 |
6.1 引言 |
6.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本监管效果的实证研究 |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2 模型设定 |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监管效果实证研究 |
6.3.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 |
6.3.3 回归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总结、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快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逆周期监管机制 |
7.2.2 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运用 |
7.2.3 提高资本监管的激励相容性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二、我国银行业风险数据图 |
附录三、部分回归结果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转型期资本结构行业特征与资本风险配置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2]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朱晓晨.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3]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D]. 刘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某国有银行C支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吴凤.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5]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D]. 张陶.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D]. 陶银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7]建设银行甘肃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 范振宇. 兰州大学, 2019(02)
- [8]农商行股权、业务、资本之结构缺陷及优化路径——基于完善资本风险治理体系的视角[J]. 张霞. 西南金融, 2019(06)
- [9]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的PPP模式减贫效应研究[D]. 黄江玉.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与有效性研究[D]. 李海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标签:配置效率论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