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衣天使21世纪因你们而精彩(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文[1](2021)在《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级中常有“三五成群”的小团体,他们因地位、年龄、兴趣、价值观相近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而自发组成,没有明文规定形成的,需要情感来维系的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它是普遍存在且对班级的发展和管理有重大影响。教育工作者将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进行转化管理,首先可以减轻非正式群体对班级造成的不良影响,培育优秀群体。其次正确的管理对策能帮助群体成员身心健康发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如何正确管理非正式群体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新疆Y县E中高二S班的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对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进行测量,以确定非正式群体。研究还使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及个案法等,深入了解、分析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特征,管理现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旨在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引导和管理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更好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根据三种类型非正式群体的特征、管理现状和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本研究提出的教育转化管理对策如下: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转化管理对策:多方面任用积极型非正式群体,适度激励群体,打造“学习型组织”,培养核心人物。任课教师转化管理对策:课上、课后综合管理,引导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对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转化管理对策:与群体成员充分沟通,并调动其积极性,为成员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帮助群体实现自我管理。任课教师转化管理对策:关爱疏导群体,加强感恩教育。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转化管理对策:改造群体目标,完善班规,公开公平处理事件,注重管理和培养“核心人物”。任课教师转化管理对策:提升纪律管理,信任成员并增强心理辅导,帮助班主任实现非正式群体的瓦解分离,加深课业知识,陶冶情操。对学校管理非正式群体的建议如下:第一为非正式群体积极的活动提供平台,第二实行劳动教育,第三做好班主任、家长工作,第四开展心理辅导,第五加强校园环境营造和整改。
张立杰[2](2021)在《稀土铈和石墨烯对铝硅合金的流变性能及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从而在世界许多地区形成酸雨天气。以及在含氯离子的海洋工业应用中,铝硅合金不仅需要较高的机械性能,还需要较好的耐腐蚀性能。本文主要通过显微分析技术、流变实验和腐蚀性能测试研究了稀土铈和石墨烯对铝硅合金的流变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超声振动法制备ZL101-1.0Ce半固态浆料的组织比未处理的浆料的组织更加均匀细小且圆整,其初生α-Al相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2μm。半固态ZL101-x Ce(x=0、0.5、1.0、1.5和2.0 wt.%)浆料的表观粘度随着铈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超声功率增加时,半固态ZL101-x Ce材料的表观粘度逐渐减小。随着固相分数的增加,半固态浆料的表观粘度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当铈的添加量小于1.0 wt.%时,稀土铈的加入对ADC12合金有两个影响。一方面,可以将合金中的阴极相(共晶Si相和β-Al5Fe Si相)细化,形成“大阳极小阴极”的微电偶腐蚀,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另一方面,Al-Si-Cu-Ce阴极相的形成加速了合金的腐蚀。当铈的添加量为1.5 wt.%时,粗大的阴极相在合金中形成“大阴极小阳极”的微电偶腐蚀,加速了腐蚀。电化学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相比,ADC12-1.0Ce合金的耐蚀性大大提高。其腐蚀电位为-628 m V。它的腐蚀电流密度为8.4μA·cm-2,约为基体合金的17%。浸泡测试的结果表明,与ADC12基体相比,ADC12-1.0Ce合金的耐蚀性得到了显着提高。通过失重法测得相应的腐蚀速率约为未处理合金的28%。石墨烯的添加可以有效的细化ADC12合金中的阴极Si相,形成“大阳极小阴极”的微电流腐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经过测量ADC12-0.9GNPs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约为32.6μm。电化学和浸泡测试的结果表明,ADC12-0.9GNPs合金在0.1 mol·L-1盐酸溶液中的腐蚀电位为-539 m V,它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08 m A·cm-2,约为ADC12-0.3GNPs合金的38%。失重和析氢测试的结果表明,ADC12-0.9GNPs合金的失重腐蚀速率比ADC12-0.3GNPs低52.6%。ADC12-0.9GNPs合金的析氢腐蚀速率比ADC12-0.3GNPs低57.2%。
高爽[3](2021)在《基于生活观察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学生联系生活、表达想法的重要载体,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生活、世界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结合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由此可以看出,对生活进行有效观察与内容充实的写作,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与方向。因此要力争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丰富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乐于动笔、写出新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真实的生活素材、有效的观察方法与具体充实的写作思路融为一体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写作。本论文在绪论部分说明了基于生活观察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出梳理。第一章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指出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依据。第二章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问卷与访谈两种形式,找出存在困扰师生的难题。发现主要有写作内容局限、素材失真、表达被动等问题。基于此问题,做出原因分析,大致有观察思考不深入、观察实践较少、自主表达受限等。第三章分类探讨不同写作对象的观察方法,对人物进行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对事件进行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对景物进行时序与空间观察等,给学生分类观察、写作记叙文以支点。本章也对写作教学的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包含选题策略、选材策略和表达策略等。在选题方面,能够捕捉生活细节,提倡自主选题;在选材方面,能够丰富生活阅历,融入合理想象;在表达方面,能丰富写作形式,鼓励创意表达。引导学生不仅要有意识的观察生活,还要及时关注来自生活的不同素材,并能够根据写作任务,有意识地对相关素材进行重点关注、合理选择,从而优化记叙文写作的内容。在评价方面,关注评价主体多元与评价方式多样。第四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明确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并针对教学实况进行总结与反思。重在唤醒学生的写作观察意识,指导写作观察方法,记录观察途径,从而有效地链接写作与生活。同时也要优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李宛嵘[4](2018)在《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文中指出当下,我国社会处于矛盾凸显的转型期,互联网环境错综复杂、大型舆情事件频发。网络舆论作为重要的社会视窗和民众情绪出口,对于社会治理和互联网秩序维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信息传递中介的微博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产生、发展和消退等过程的影响也愈发明显,他们具体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到舆论发生和演化、不同类型的意见领袖在不同时期主要通过何种机制对舆论发生影响等问题,对于意见领袖本身生存发展及网络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鉴前人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结合数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式,对“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群体的行为和具体舆论影响效果进行考察,从中得出微博意见领袖对于互联网舆论影响四个层面的具体机制以及不同微博意见领袖在不同阶段对于舆论影响的主要机制等结论,取得了较有说服力的结果。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通过对于微博意见领袖研究现状的详细考察,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第二章借鉴前人研究结果,以2017年20大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当下微博意见领袖分类、特点等一些基本情况的结论;第三章以前文所得到的最新研究结论为基础,选择“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一新浪微博平台各方意见领袖参与度较高、情况比较典型的舆情事件为例,采用质化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对于这一舆情事件中新浪微博平台上一些不同类型意见领袖行为和影响效果的细致考察,得出了微博意见领袖对于舆论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认知、态度和情绪情感四个层面的影响机制,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意见领袖在舆论演化的不同时期主要的影响机制;第四章以前文结论为基础,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对于舆论发展影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一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最后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后续研究改进的初步思路。
包薇[5](2017)在《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亨利·詹姆斯是享誉英美文坛的小说家和评论家,被评论家赞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英语语言中最伟大的小说家”。然而,詹姆斯生前得到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不乏“矫揉造作”、“背离读者”等批驳之辞。在他创作的后期,这种状况尤为凸显。早期的《黛丝·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等作品被人们奉为经典,但是进入20世纪后,詹姆斯晚年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鸽翼》、《使节》和《金碗》却因语言艰涩、情节滞缓被不断诟病,詹姆斯就这样颠簸在文学批评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上。那么,詹姆斯后期的三部小说所呈现出的规避、迂回的文风,到底是像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因专注技巧而麻木迟钝,还是如其他一些评论家所言——那是在新的艺术高度上的一种追求呢?批评家们据理相持,莫衷一是。已有的詹姆斯研究拓展了读者对这位大师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对其独特创作手法的理解。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在詹姆斯的早期和中期创作,欠缺对后期创作的关注。梳理现有的后期研究发现,学者们主要将笔墨停留在对个别作品的分析上,对詹姆斯的后期创作缺乏一种整体性观照,目前的研究还未系统化。虽然他的后期小说因迂回、模糊的文风备受争议,但其见证了20世纪的开端,是反射欧洲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面镜子。将他的后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詹姆斯的创作意旨,深刻领悟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西方世界,交通、科技等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时空体验。20世纪后半叶肇始的“空间转向”开启了社会学研究的全新范式,为文学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空间理论入手,可以深刻理解文本背后所隐匿的意识、理性、道德等社会动机对人的生存、行为、价值取向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齐美尔、列斐伏尔、本雅明、海德格尔、巴什拉、福柯等人的空间论述为理论依托,将詹姆斯的三部后期小说——《鸽翼》、《使节》和《金碗》纳入审视和探究的范畴,尝试从新的视角对小说中呈现的“迂回”、“暧昧”、“模糊”、“空白”等特点做出更为合理的诠释。同时,本文深入探析了詹姆斯在后期小说中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审慎思考,挖掘詹姆斯对“人”的意识以及人性的探索有何独到之处。在后期小说中,詹姆斯通过视角的选择、场景的设计、空间艺术形式的运用等空间叙事手法实现了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小说中采用的“内聚焦模式”和“意识中心”两个创作手段拓展了传统叙事的心理和感觉空间。另外,场景与非场景的转换使小说像一幕幕场景拼贴而成的舞台剧,戏剧化书写为小说营造出了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中经常会有大段的静态描写,甚至补叙,这种超越时间的空间叙述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线性逻辑,使詹姆斯的后期作品成为现代小说的先锋之作。同时,詹姆斯还在后期小说中反复引入了建筑、景观、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使用空间物体或者空间关系来建构小说的内容。对后期小说空间叙事的探究有助于理解现代小说中异于传统小说叙事的诗学特质。从空间理论出发,国家不再是城墙和沟壑共同保护下的处所,而是由思想、心灵、感官意象结合而成的组合模式,地域差异使各个地区以及居住于其中的人拥有着不同的情感价值。生活在一种文明中的人会以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空间。因此,从空间的社会性意义来讲,国家间的地理疆界可以看作是超越城墙之外的思想分割。20世纪初,国际间的交流和互通趋势加剧,世界空间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鸽翼》、《使节》两部小说中的人物对异域文化不断进行透视,这既是一个审美过程,也是一个空间体验过程。人物对冲突和危机做出种种不同的反应。可见,詹姆斯后期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那种穿越地理和思想疆界,寻求不同人生梦想的跨国旅者。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学含义上的位移,还有文化意识及思想的震荡与消长,其间的冲突、摩擦、磨合蕴涵了空间的裂变和重构。詹姆斯后期小说中的城市意象有着丰富的空间内涵。现代空间显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诸多复杂的非均质的关系,这些关系很难用传统的方式来理解和阐释。空间的异质性经常导致社会生活中差异因素间的彼此撞击,同时衍生出复杂、多元、不确定的生活内容以及文化形态。詹姆斯后期小说中的城市处处蕴涵着空间秩序的对话与对抗。异质化的空间使城市变成梦幻、欲望与危机共存的场域。《鸽翼》中的威尼斯,作者对泻湖及城市夜景的描写暗示着威尼斯是个吞噬人心的城市,这里最终成为米莉的墓地;《使节》中的巴黎是梦境中的乌托邦之城。斯特瑞塞享受于巴黎带给他的视觉冲击,在行走中领略其繁华与喧嚣背后的优雅;《金碗》里的伦敦被描述成一座象牙塔,这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有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在光鲜的表象下却是不为人知的问题和危机。詹姆斯将《金碗》中四个人的微妙关系比喻成一座奇异的象牙高塔。这个意象渗透着一个理念——危机四伏的象牙塔要么加固,要么倒掉,而玛吉则是这项工程的缔造者。因而,詹姆斯后期小说中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深刻的空间内涵。城市不仅是小说情节所依托的背景,其中还交错着各种繁杂的秩序。它是人物互动的基本场所,也是承载人们梦想和希望的场所。进入20世纪,西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个体间的心理距离也被拉大,这是现代人类被现代化生活压抑着的真实感受。社会心理距离最终导致个体向自身内心深处的退缩。城市化使西方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编织着迷宫,陌生、疏离、孤独、焦虑、漂泊等感觉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写照,他们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形成各种体验。从空间视角透视人物自身主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可以发现,詹姆斯后期小说中的人物多是孤独的,他们在“存在”的自由中站立,要么做游离的旁观者,要么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空间,疏离周遭的一切。他们在沉默或观察中内省,努力打造一个经验世界,从而弥补自身被现代化削弱的身体经验。主人公在观察和探寻中不断地求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完成各种经历和体验,最终在情感、理智和道德中做出选择。本文从形式到内容,深入考察了詹姆斯后期小说的写作特点和文本内涵。詹姆斯是一位较早具有空间意识的作家,后期三部小说中的跨国旅者不仅仅实现了物质空间意义上的地理位移,还在异域国度以他者的身份寻找梦想、探寻人性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他们通过空间感知来体验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心灵博弈获取力量和信念来追求内心向往的美好与真实。
谭耀华[6](2018)在《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对于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北京市中职护理阶段的培养群体在多样化,包括普通中职(4年制)、直升高职(5年制或6年制)、直升本科(8年制)的护生,都必须经过中职阶段的培养。中职护生年龄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期,人文关怀能力的发展更值得关注。为适应新时期对中职阶段护生培养的需要,有必要对其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目的:描述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学校人文关怀教育调查问卷、关怀能力量表(CAI)、CFK学校环境量表、同伴间关爱行为量表(PCM)、父母养育方式问卷(PBI)——关爱分量表。于2017年3~5月,便利抽取北京市四所中职护理阶段学校的468名三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进行录入,初步明确变量分布后,用t检验和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不同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变量间关系的分析,确立多个因素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关系,将相关分析中有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明确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在即将结束中职阶段在校学习时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75.47± 18.770),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和有无宗教信仰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差异,不同培养类型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差异。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学校环境、人文关怀教育、护生间关爱呈正相关(r=0.315,0.198,0.380;P<0.01)。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家庭氛围、母亲关爱、父亲关爱呈正相关(r=0.186,0.159,0.13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环境、护生间关爱、家庭氛围三个因素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具有显着性意义,共解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变异的16.5%。研究结论: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大学护生、高职护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护生间关爱、学校环境及家庭氛围是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职护理阶段学校可在增加护生间关爱、提升学校人文环境及促进家庭关爱氛围这三个方面制定措施,以增进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唐娴静[7](2016)在《小说《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经典改编是中国影视史上不可忽视的现象,小说《林海雪原》因其经典价值和受众基础,更是其中的典型样本。为了更加清晰呈现小说《林海雪原》的改编轨迹,文章从小说本文切入,剖析其改编历史和原因。进而通过对四个典型影视改编个案:1960年,大跃进时期,刘沛然电影《林海雪原》改编;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2003年,消费主义时期电视剧改编以及2015年,后现代处理的3D电影版改编,细致对比分析其影视改编文本异同,梳理这种改编变化与时代思潮、政治力量和影视商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探索影视文艺自身发展规律,深化历史认识,从而为中国影视生产提供历史借鉴。小说《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表明:60年代初,政治力量、理论权威对影视剧的改编影响比较间接,个人导演的人文化风格还有一定发挥的空间,而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时期,其“集体创作”的改编模式,使政治力量对文艺的主导作用达到巅峰,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具时代标识的文艺产物。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消费主义、商品文化逻辑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追求,影视的改编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迎合大众、追求商业价值成为文艺生产的主要目的,而影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其生产规律是受政治环境、经济水平、影视技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创作者和受众审美诉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潘锋[8](2016)在《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疗养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环境设计领域。在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将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置入人居环境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溯传统人居环境中有关“天人合一”的养生景观营造意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健康、家族延续、社会发展等,都应“道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本部分内容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人居环境中“天人相应”的养生意匠,主要包括其产生的地理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艺术呈现等内容;二是分析传统人居环境中“山水含灵”的养生因子,主要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建筑环境、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关怀及相关造景手法;三是选取传统中医养生(医疗)场所这一朴素的类型空间,进行特例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和归纳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空间景观特征与装饰造景手法,把握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空间场所的“养生合道”的场所精神。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厘清本文下一步研究的内在逻辑。其次,对现代疗养景观展开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现代疗养景观的概念分析、类型划分、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用户环境心理需求与行为范式分析等内容,旨在通过相关探讨,获得一个有关现代疗养景观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尝试提出现代疗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现代疗养景观中的代表类型和典型空间对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展开综合探讨。在阐明以综合医院类疗养景观为例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理由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二是以步道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设计要素和设计尺度等问题;三是选取建筑外部绿化景观为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竖向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和重要节点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四是以绿地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本草景观设计、感官疗养设计、水景景观设计、景观铺装设计等;五是结合现代疗养景观的其他若干常见类型,进行专类设计探讨并提出相关造景建议。任何环境设计,都关乎人的身心塑造,所以,除了空间对象、使用对象等设计客体方面的考虑外,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师,又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最后将简要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师的“上工之道”。
黄小红,董昉,朱菲[9](2013)在《她们一起坚守着南丁格尔誓言》文中研究指明"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英)弗劳伦斯·南丁格尔
彭苏萍[10](2013)在《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成性课堂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初中阶段语文生成性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学生不会生成、生成错误、生而不广等等。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个方面:教师的能动性发挥不足,学生认知普遍存在差异,另外教材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想象。接着依据相关理论提出了优化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具体措施:以教材为抓手,重视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自学,积极思考;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以能动的实践引导学生创新。笔者初步设计了一套较为实际和完善的改善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实施策略,旨在使语文生成性课堂变得更富有生命力与活力。
二、白衣天使21世纪因你们而精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衣天使21世纪因你们而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班级管理实践和体会 |
(二)国内政策导向 |
二、概念界定 |
(一)非正式群体 |
(二)班级管理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类型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管理对策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二)人际关系理论 |
(三)管理组织变革方法—科特的八步骤计划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信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特征 |
(一)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目标与班级目标基本一致 |
(二)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主动服务班级活动 |
(三)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一般不产生冲突 |
(四)积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渴望“引领”他人 |
二、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现状 |
(一)班主任通过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沟通了解班级,相互信任 |
(二)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任用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
(三)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互动,并对其欣赏 |
(四)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高凝聚力有削弱正式群体趋势 |
三、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管理者未能让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充分发挥作用 |
(二)教育管理者易使积极型群体成员产生优越感 |
(三)群体成员的精力倾向于群体内部事务 |
四、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班主任方面 |
(二)任课教师方面 |
(三)高中生非正式群体方面 |
第四章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分析 |
一、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特征 |
(一)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目标与班级目标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二)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易产生冲突 |
(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有较强隐蔽性 |
(四)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存在危险性 |
二、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现状 |
(一)班主任基本未管理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二)任课教师基本未管理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无足轻重” |
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问题 |
(一)教育管理者忽略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二)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不会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
(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有向消极型转化的苗头 |
四、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班主任方面 |
(二)任课教师方面 |
(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方面 |
第五章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分析 |
一、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特征 |
(一)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目标与班级目标基本不一致 |
(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基本对立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感染性和受暗示性极强 |
(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影响力大 |
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现状 |
(一)班主任倾向于一味打压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
(二)任课教师批评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屡屡违纪,自控力差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问题 |
(一)教育管理者未重视群体活动,未形成联合管理模式 |
(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易与教师、同学产生冲突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活动有危害性 |
(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有时产生角色冲突 |
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班主任方面 |
(二)任课教师方面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方面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
(一)班主任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
(二)任课教师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
二、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一)班主任对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二)任课教师对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一)班主任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二)任课教师对于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管理对策 |
四、建议 |
(一)对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建议 |
(二)对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建议 |
(三)对班主任管理非正式群体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社会测量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稀土铈和石墨烯对铝硅合金的流变性能及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和石墨烯以及半固态成形技术的概述 |
1.2.1 稀土元素的种类与应用 |
1.2.2 石墨烯的结构与特性 |
1.2.3 半固态成形技术 |
1.3 稀土增强铝合金的制备工艺与研究现状 |
1.3.1 稀土添加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
1.3.2 稀土添加到铝合金中的研究现状 |
1.4 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制备工艺与研究现状 |
1.4.1 制备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
1.4.2 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工艺与研究现状 |
1.5.1 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 |
1.5.2 半固态浆料制备以及浆料表观粘度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的选择 |
2.1.2 中间合金的制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2 半固态ZL101-xCe浆料的制备工艺 |
2.2.3 稀土铝硅合金ADC12-xCe的制备工艺 |
2.2.4 石墨烯铝硅合金ADC12-xGNPs的制备工艺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显微组织观察 |
2.3.2 表观粘度的测定 |
2.3.3 腐蚀性能测试 |
第3章 高能超声与稀土铈对ZL101半固态流变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显微组织分析 |
3.3 固相分数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
3.4 超声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
3.5 铈的添加量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
3.6 流变模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铈对ADC12合金组织及耐酸雨腐蚀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显微组织分析 |
4.3 腐蚀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墨烯对ADC12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显微组织分析 |
5.3 腐蚀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生活观察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概述 |
一、概念 |
(一)记叙文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 |
(三)生活观察 |
二、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依据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二)写作单元教学目标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教学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 |
(二)教师访谈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调查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
一、不同写作对象观察方法 |
(一)人物观察 |
(二)事件观察 |
(三)景物观察 |
二、不同环节写作教学策略 |
(一)选题策略 |
(二)选材策略 |
(三)表达策略 |
(四)评价策略 |
第四章 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及反思 |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 |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准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师写作试水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反思 |
(一)唤醒写作观察意识,增强对生活观察的敏感度 |
(二)指导写作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力 |
(三)记录观察途径,链接写作与生活 |
(四)优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标准类 |
附录 |
致谢 |
(4)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微博意见领袖研究综述 |
1.2.2 微博意见领袖对互联网舆论影响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1.5.1 对相关问题最新情况考察基础上进行后续研究 |
1.5.2 结合微博关注度数据和热门评论内容分析影响效果 |
1.5.3 将当事人和知情者群体纳入考查范围 |
1.5.4 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对于舆论四个层面的影响 |
第二章 微博意见领袖基本问题考察 |
2.1 微博意见领袖定义及身份确认 |
2.1.1 微博意见领袖的定义 |
2.1.2 微博意见领袖的身份确认 |
2.1.3 2017年20大舆情事件意见领袖筛选 |
2.2 微博意见领袖分类 |
2.2.1 娱乐明星、网络红人等公众人物 |
2.2.2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
2.2.3 官方政务微博 |
2.2.4 主流媒体官方微博账号 |
2.2.5 自媒体大号 |
2.2.6 特定事件当事人和知情者 |
2.3 微博意见领袖特征分析 |
2.3.1 主体构成更为多元 |
2.3.2 边缘网络群体“崛起” |
2.3.3 公共参与和舆论影响愈发频繁 |
2.3.4 高质量微博意见领袖匮乏 |
第三章 微博意见领袖参与下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舆论演化 |
3.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梳理及舆论分期 |
3.1.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梳理 |
3.1.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舆论分期 |
3.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舆论中的微博意见领袖行为及影响 |
3.2.1 微博意见领袖身份确认 |
3.2.2 微博意见领袖所发微博内容分析 |
3.3 微博意见领袖舆论影响机制 |
3.3.1 四个层面的影响机制 |
3.3.2 不同类型意见领袖不同时期舆论影响机制 |
第四章 微博意见领袖舆论影响的现实问题与建议 |
4.1 微博意见领袖舆论影响存在的现实问题 |
4.1.1 微博意见领袖群体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
4.1.2 多边舆论场博弈无序混乱 |
4.1.3 对于舆论发展规律了解不足和传播技巧缺失 |
4.2 微博意见领袖群体更好发挥舆论影响作用的建议 |
4.2.1 政府法制化管理与意见领袖自我约束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 |
4.2.2 政府部门牵头倡导多边舆论场的公平对话和理性合作 |
4.2.3 掌握舆论产生发展规律和运用传播技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亨利·詹姆斯小说研究综述 |
1. 亨利·詹姆斯小说总体研究现状 |
2. 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空间转向——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
1. 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
2. 空间理论述评 |
3. 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中的空间叙事 |
第一节 视角的选择 |
1. 内聚焦模式 |
2. 意识中心 |
第二节 场景的设计 |
1. 静态叙述、补叙、回忆 |
2. 场景-非场景-场景 |
3. 舞台感与现场感 |
第三节 小说中的空间艺术形式 |
1. 建筑和景观 |
2. 艺术品 |
第二章 国际主题:空间的裂变与重构 |
第一节 社会空间的全球化 |
1. 国家界限:城墙之外的情感分割 |
2. 意识打造的空间 |
第二节 斯特瑞塞:漫游欧美大陆的使者 |
1. 距离和透视:另一种文化审美 |
2. 搭建沟通异域文化的桥梁 |
第三节 查德:空间重构的隐喻 |
1. 迈榭比大街上的小楼 |
2. 艺术家的寻梦之旅 |
第四节 米莉:弥补裂痕 |
1. 梦想的空间 |
2. 拥抱欧洲的文明 |
第三章 城市意象:空间的异质 |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内涵 |
1. 空间秩序的对话与对抗 |
2. 梦幻、欲望与危机共存 |
第二节 威尼斯:死亡之城 |
1. 米莉的墓地 |
2.回忆之都 |
第三节 巴黎:梦境之都 |
1. 视觉的冲击 |
2. 艺术家的殿堂 |
第四节 伦敦:一座象牙塔 |
1. 灯光、玻璃窗、阳台 |
2. 一爿小店铺:危机与隐患 |
第四章 主体意识:空间的感知 |
第一节 孤独:于“存在”的自由中站立 |
1. 沉默与疏离 |
2. 游离的旁观者 |
第二节 内省:打造一个经验世界 |
1. 被现代化削弱的身体经验 |
2. 在观察和探寻中求证 |
第三节 选择:情感,理智和道德的博弈 |
1. 社会空间物质环境的冲击 |
2. 挣扎与自我抗争 |
3. 放弃与宽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中职阶段护生 |
(二) 人文关怀能力 |
(三) 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发展 |
(一) 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及人文关怀能力 |
(二)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进展 |
二、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的培养现状 |
(一) 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的三种类型 |
(二) 中职阶段护生的特点 |
(三) 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现状 |
三、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测评工具 |
(一) 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 |
(二) 关怀效能量表(Caring Efficacy Scale,CES) |
(三)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 |
四、国内外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研究 |
(一) 国外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研究 |
(二) 我国本科、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研究 |
(三) 我国中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研究 |
五、国内外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一) 家庭氛围及父亲、母亲关爱 |
(二) 学校环境 |
(三) 护生间的关爱 |
(四) 学校人文关怀教育 |
文献回顾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总体 |
(二) 研究样本 |
(三) 样本量的计算 |
(四) 研究对象的抽取 |
三、研究指标和工具 |
(一) 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二) 学校人文关怀教育调查问卷 |
(三) 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 |
(四) 学校环境量表(the CFK School Climate Inventory) |
(五) 同伴间关爱行为量表(Peer Caring Measurement,PCM) |
(六)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关爱分量表 |
四、资料收集 |
五、资料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一) 研究设计阶段 |
(二) 数据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
七、伦理原则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 概况 |
(二)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 |
(三) 不同培养类型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 |
三、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学校、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一)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学校环境的相关分析 |
(二)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护生间关爱的相关分析 |
(三)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学校人文关怀教育的相关分析 |
(四)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护生家庭氛围的相关分析 |
(五)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亲、母亲关爱状况的相关分析 |
四、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一、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
二、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
(一) 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偏低 |
(二) 不同培养类型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明显差异 |
(三) 不同性别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 |
(四) 不同年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 |
(五) 不同民族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 |
(六) 不同宗教信仰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 |
三、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索分析 |
(一) 护生间的关爱 |
(二) 学校环境 |
(三) 家庭氛围及父亲、母亲关爱 |
(四) 学校人文关怀教育 |
(五) 可能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其它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 |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
五、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 学校人文关怀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3 关怀能力量表 |
附录4 学校环境量表 |
附录5 同伴间关爱行为量表(PCM) |
附录6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PBI)-关爱分量表 |
致谢 |
(7)小说《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小说《林海雪原》 |
2.1 小说《林海雪原》的历史语境 |
2.2 小说《林海雪原》的改编历史 |
2.3 小说《林海雪原》反复改编的原因 |
第三章 刘沛然电影《林海雪原》的传奇化改编 |
3.1 政治宣传的教育功能 |
3.2 紧凑的情节设置 |
3.3 杨子荣形象提升 |
第四章 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的象征化改编 |
4.1 完美英雄形象塑造 |
4.2 加强少剑波符号意义 |
4.3 阶级对立的结构设置 |
4.4 新程式化的舞美设计 |
第五章 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的平民化改编 |
5.1 杨子荣英雄的“脱冕” |
5.2 情感戏码的加重 |
5.3 反面角色的再造 |
第六章 徐克 3D版《智取威虎山》的武侠化改编 |
6.1 武侠化的人物设置 |
6.2 伦理亲情的情感纽带 |
6.3 江湖恩仇的情节重构 |
6.4 自由拼贴的图像重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阐释 |
1.3.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
1.3.2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重点和难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图 |
第2章 传统人居养生环境的构建背景 |
2.1 地理背景 |
2.1.1 地形基础 |
2.1.2 水体资源 |
2.1.3 气候条件 |
2.2 哲学基础 |
2.2.1 《周易》的气的宇宙观 |
2.2.2 《尚书》的五行观 |
2.2.3 先秦儒道的养生观念 |
2.2.4 《黄帝内经》的生命与环境科学 |
2.3 人居模式 |
2.3.1 原始聚落中的安居意识 |
2.3.2“盘庚迁殷”的营国思想 |
2.3.3“公刘创基”的风水观念 |
2.3.4 宗族纽带与祠堂中心观 |
2.4 艺术表现 |
2.4.1 古代诗词中的人居养生意象 |
2.4.2 山水绘画中的人居养生境界 |
第3章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养生元素 |
3.1 城市营造中的养生理念 |
3.1.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养生 |
3.1.2 城市内外环境与人居养生 |
3.2 建筑营造中的养生意匠 |
3.2.1 建筑选址与人居养生 |
3.2.2 建筑营造与人居养生 |
3.3 园林营造中的养生意境 |
3.3.1 神仙思想与一池三山 |
3.3.2 精神超脱与丘园养素 |
3.3.3 居住之气与药园养生 |
第4章 传统中医疗养空间的环境分析 |
4.1 文化渊源 |
4.1.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概况 |
4.1.2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特点 |
4.2 景观特征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六朝时期 |
4.2.3 隋唐宋元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3 环境营造 |
4.3.1 布景装饰 |
4.3.2 环境氛围 |
4.4 场所精神 |
4.4.1 人与环境的相生互动 |
4.4.2 养生环境的综合营造 |
第5章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 |
5.1 疗养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
5.1.1 疗养景观的类型 |
5.1.2 疗养景观的功能 |
5.1.3 疗养景观的特点 |
5.2 疗养景观的构成及设计要素 |
5.2.1 景观构成要素 |
5.2.2 空间设计要素 |
5.2.3 用户心理要素 |
5.3 疗养景观的设计原则 |
5.3.1 合于自然 |
5.3.2 仁境爱人 |
5.3.3 绿色动力 |
5.3.4 节以承道 |
5.3.5 激活生命 |
第6章 现代疗养景观的综合营造 |
6.1 景观建筑与设施设计 |
6.1.1 大门建筑空间设计 |
6.1.2 园亭与廊架设计 |
6.1.3 景观雕塑小品设计 |
6.1.4 休息、照明及服务设施设计 |
6.2 道路疗养景观设计——以步道空间为例 |
6.2.1 步道疗养景观的作用 |
6.2.2 疗养步道的设计策略 |
6.2.3 疗养步道设计要素及尺度 |
6.2.4 停车场设计 |
6.2.5 实例分析——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
6.3 建筑外部绿化景观设计 |
6.3.1 竖向绿化设计 |
6.3.2 屋顶绿化设计 |
6.3.3 重要节点设计 |
6.3.4 设计实验——某医院屋顶景观设计方案 |
6.4 绿地景观设计 |
6.4.1“床位数”与“绿地数” |
6.4.2 本草景观设计 |
6.4.3 感官疗养设计 |
6.4.4 水景景观设计 |
6.4.5 景观铺装设计 |
6.4.6 实验设计展示 |
6.5 其他分类设计建议 |
6.5.1 儿童疗养景观 |
6.5.2 老年疗养景观 |
6.5.3 眼科疗养景观 |
6.5.4 精神病、传染病疗养景观 |
6.6 疗养景观营造的“上工之道” |
6.6.1 设计之“道” |
6.6.2 设计之“艺” |
6.6.3 为生活而设计 |
第7章 结论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9)她们一起坚守着南丁格尔誓言(论文提纲范文)
60后“孕育”:优秀的护士长带出了优秀的团队 |
70后“成熟”:用爱诠释护理工作者的最高境界 |
80、90后“成长”:带着感恩的心勇敢前行 |
(10)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目前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语文生成性课堂出现的问题 |
一、 学生不会生成 |
二、 学生生成错误 |
三、 学生生而不广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 教师能动不足 |
二、 学生认知差异 |
三、 教材约束想象生成 |
第三节 优化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意义 |
一、 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
二、 注重学生成长 |
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优化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实施的理论依据 |
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二、 “生成的课堂”之人本观 |
三、 “生成的课堂”之课堂观 |
四、 素质教育理念为“生成的课堂”提供了实施依据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实施的现实依据 |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为“生成的课堂”创造了便利条件 |
二、 新的《义务教育法》赋予“生成的课堂”充分的法理依据 |
第三节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有例可循 |
一、 于漪老师“万万”案例 |
二、 白亚丽老师的教学案例 |
三、 林建国老师《穷人》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能动作用 |
一、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二、 注重实践积累,以丰富的实践指导创生 |
三、 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
第二节 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 |
一、 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 学生要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
三、 转变评价方式 |
第三节 巧用教材 |
一、 开放教材,设新角色 |
二、 突破教材,设计新的训练点 |
三、 走出教材,开放思维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白衣天使21世纪因你们而精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管理对策研究[D]. 陈雅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2]稀土铈和石墨烯对铝硅合金的流变性能及腐蚀性能研究[D]. 张立杰. 南昌大学, 2021
- [3]基于生活观察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高爽.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D]. 李宛嵘. 西北大学, 2018(01)
- [5]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D]. 包薇. 吉林大学, 2017(03)
- [6]北京市中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谭耀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7]小说《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研究[D]. 唐娴静. 湖南工业大学, 2016(05)
-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D]. 潘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9]她们一起坚守着南丁格尔誓言[J]. 黄小红,董昉,朱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3(09)
- [10]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研究[D]. 彭苏萍.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