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鲭鱼和鲹组合资源评价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鲭鱼和鲹组合资源评价

一、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翟云[1](2020)在《南海北部蓝圆鲹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近海均有分布,以南海北部的资源量最高。近年来,由于南海北部渔业捕捞压力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蓝圆鲹的种群生物学特征发生显着变化,其资源衰退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对南海北部的蓝圆鲹群体遗传特性和种质资源状况进行研究。本研究首次采用SLAF-seq技术开发蓝圆鲹微卫星DNA(SSR)标记,并对南海北部8个蓝圆鲹群体进行遗传学分析,系统评估南海北部蓝圆鲹种群的遗传资源状况和全面解析其遗传结构,为蓝圆鲹种群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在蓝圆鲹基因组DNA中共获得了28905个一至六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其中单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8138个(28.15%),二至三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分别为13590个(47.02%)和5727个(19.81%);四至六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104个(3.82%)、234个(0.81%)和112个(0.39%)。从这些位点中随机挑选225个二至六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最终成功筛选出80个多态性SSR位点。(2)80个SSR位点在广东汕头近岸32个蓝圆鲹个体中共扩增出108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4~19(均值为14),表观杂合度(Ho)为0.2333~1.0000(均值为0.7038),期望杂合度(He)为0.3735~0.9588(均值为0.8370)。80个位点中有7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PIC≥0.5),2个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有24个位点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HWE),均显示出较高的近交系数(Fis=-0.5789~0.6823)和无效等位基因频率(Fua=0.2087~0.2982)。(3)跨物种扩增表明,分别有70(87.50%)、63(78.75%)、58(72.50%)、47(58.75%)和36(45.00%)个蓝圆鲹SSR标记可在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以及金带细鲹(Selaroides leptolepis)中成功扩增,可见蓝圆鲹SSR标记在圆鲹属中的通用性较好;在竹荚鱼中的通用性次之;在金带细鲹中的通用性相对较差。(4)挑选出26个多态性较好的SSR位点用于南海北部8个蓝圆鲹群体24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各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2.1923和8.2077,平均表观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062和0.84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33,说明这些位点具有高多态性和中高等分辨能力。各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8.6538(BS)~16.4231(BH)和5.8543(BS)~7.5991(ST),平均表观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858(ST)~0.7205(YJ)和0.8085(SY)~0.8372(ST),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585(BS)~0.8098(ST),表明南海北部8个蓝圆鲹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种质资源状况较好。(5)群体间的Fst分析显示,粤东群体(ST)、粤西群体(YJ)和三亚外海群体(SY)间以及它们与其它5个群体(BH、FCG、BS、BMJ、WC)间均有显着的低水平遗传分化(Fst=0.00844~0.04542,P值为0.00000~0.04505),而北部湾4个群体(BH、FCG、BS和BMJ)和文昌群体(WC)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不显着(Fst=0.00048~0.00848,P=0.09009~0.79279),表明粤东、粤西、三亚外海群体和北部湾-文昌的蓝圆鲹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AMOVA和Structure分析也显示,北部湾内4个群体和文昌群体间具有较高相似的遗传组分,可归为一个群系(即北部湾-文昌群系);而粤东群体、粤西群体、三亚外海群体等3个群体与北部湾-文昌群系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大,可认为是另外3个独立的群系。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南海北部8个蓝圆鲹群体可划分为粤东、粤西、北部湾-文昌和三亚外海等4个种群,可视为4个渔业资源管理单位,研究结果可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吴佳文[2](2020)在《基于空间加权的东、黄海日本鲐CPUE标准化及其资源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鲐(Scomber japonicus)是一种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具有洄游特性,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亚热带及沿岸海域,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近海海域均有分布。东、黄海日本鲐是中国、日本、韩国灯光围网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年来,日本鲐渔获个体小型化现象加剧,渔获物组成偏低龄化,产量波动明显,这意味着日本鲐的资源可能已面临过度开发,因此为确保日本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日本鲐的栖息地变动、资源评估等加强研究,以优化管理策略、指导渔业生产。首先,本文根据2013-2017年SNPP(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的VII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传感器获取的夜间渔船检测数据(VIIRS Boat Detection,VBD),东、黄海海洋环境数据及东、黄海渔业资源与渔场分布、渔业管理措施等文献资料,分析了东、黄海灯光渔船作业位置及渔船数量的时空变动,进一步讨论了渔船灯光遥感数据与东、黄海日本鲐灯光围网渔业作业位置间的关系。其次,基于1997-2015年我国东、黄海日本鲐大型机轮灯光围网渔业及环境数据(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面高度等),本文利用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对名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进行了标准化,并依据对未捕捞区域及其资源丰度的假设,构建了多种空间加权的标准化CPUE;同时,分析、讨论了GAM估计的年效应与基于空间加权标准化CPUE的关系及其合理性。最后,本文利用中、日、韩三国渔获量数据、标准化CPUE及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使用JABBA(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 assessment)软件,对东、黄海日本鲐进行了资源评估,分析了不同TAC对渔业资源状态的影响,以为东、黄海日本鲐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遥感获取的夜光渔船数据基本能够反映东、黄海灯光捕捞活动和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的特点,如2月受天气和中国春节的影响,南、北渔场夜光渔船分布范围大幅减少,8月南渔场和10月北渔场受当年生渔业资源补充及近海索饵群体集聚的影响,渔船分布范围及数量均达到最大值;同时,渔船时空分布及重心变化也反映了黄海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及长江冲淡水等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业政策实施的效果在夜光渔船数据中有很好的体现,在禁渔期间,船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捕捞活动并没有完全消失,仍可能存在违法捕捞行为。南渔场年船次总数呈下降趋势,南、北渔场渔船空间分布重心均呈西移趋势,可能与渔业资源量及空间分布变动等因素有关。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遥感数据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研究结果表明,S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仍可为中国近海灯光捕捞作业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2)GAM结果显示,年、月、经度、纬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H(Sea surface height)、船队及农历日是影响东、黄海日本鲐大型机轮灯光围网渔业名义CPUE的重要因素,GAM各自变量对离差的总解释率为16.3%;空间加权的标准化CPUE与GAM年效应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周期性的波动可能与日本鲐资源量变化受环境影响有关;所有基于空间加权的标准化CPUE具有类似变化趋势,但与GAM获取的年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日本鲐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空间加权的标准化CPUE更具合理性。(3)日本鲐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直接采用年效应作为标准化CPUE,其将影响渔业资源的评估质量;若渔获量数据无法反映东、黄海日本鲐的真实捕捞量,将影响东、黄海日本鲐资源评估质量,并有可能高估过度捕捞强度;日本鲐资源量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当前(2015年)日本鲐已遭受资源型过度捕捞(Overfished)与捕捞型过度捕捞(Overfishing),未来TAC应控制在4.59×105t以下,但由于除捕捞之外,海洋环境变化对日本鲐资源的波动将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将使本文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刘祝楠[3](2019)在《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1-2015年粤西海域89月、12月灯光罩网渔船生产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环境数据(包括海面风场(Sea Surface Wind,SSW)、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 a)和海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ies,SLA)),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渔场重心计算、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以及蓝圆鲹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适宜的海洋环境为:在冬季适宜的SST为1723°C,Chl a为0.20.6 mg·m-3;夏季适宜的SST为2729°C左右,Chl a为0.22.0 mg·m-3。(2)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业资源量的季节变动规律为:夏季标准化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Standardize Catch Per Unit Effort,SCPUE)较高、冬季SCPUE较低。基于渔场重心的研究表明,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夏季相较冬季东移约1°E。(3)受粤西海域季风产生的琼东-粤西上升流、粤西沿岸流等因素影响,粤西海域Chl a与SST整体呈负相关关系,冬季高SSW、低SST、高Chl a,夏季低SSW、高SST、低Chl a。其中,冬季在111-112°E、19.5-20.75°N的近岸海域,Chl a与SST呈正相关关系。冬季SST对浮游动物繁殖、摄氏等生命活动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浮游植物进而导致Chl a发生改变。(4)粤西海域蓝圆鲹资源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动的环境效应研究表明:蓝圆鲹CPUE与经度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主要分布在粤西海域东部。基于GAM的分析表明,模型对蓝圆鲹CPUE的累计解释偏差为47.40%,年、月、月相、纬度、叶绿素a浓度、海面高度异常和水深效应对蓝圆鲹CPUE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9.30%、13.50%、6.50%、1.90%、1.70%、4.60%、以及9.90%。蓝圆鲹资源量集中在纬度21°N、Chl a 0.10.5 mg·m-3、SLA-0.05 m、水深80m的海域。在时间上,蓝圆鲹CPUE夏季高于冬季;满月时蓝圆鲹CPUE较低。这些与伏季休渔、琼东-粤西上升流和季风、月光强度等有关。

耿平[4](2019)在《北部湾典型鱼类种群生长、死亡及开发状态的年际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北部湾是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性海湾,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着极高的生产力。但北部湾的海洋生态系统已随着过去四十年逐年上升的捕捞压力以及有效监管的缺乏而发生深刻变化,多种重要经济鱼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为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北部湾科学的渔业管理提供参数基础,了解该区域鱼类种群生长、死亡参数的变动趋势无疑是必要的。根据1992-1993年(1992年)、1998-1999年(1998年)、2006年、2007年、2008-2009年(2009年)、2010年以及2011-2012年(2012年)等7个时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蓝圆鲹群体组成、生长、死亡和性成熟等表型特征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蓝圆鲹优势体长组由1992年的130170mm,减小为2007年的110140mm,随后有所回升,到2012年为120130mm、140170mm;2)平均体长相比于1992年的160.23mm,2007年只有139mm,呈现出下降趋势,随后逐年回升,2012年为149mm;3)初次性成熟体长(L50)以及初次性成熟年龄(A50)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L50、A50分别由1998年的180.16mm、1.860减小为2007年的174.91mm、0.888,之后回升为2012年的180.87mm、2.538;4)生长系数(K)则从1992年的0.39上升到2007的0.76,之后逐年下降,2012年为0.5;5)总死亡系数(Z)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年升高,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为2.77,随后开始逐年降低,2012年下降到1.68。开发率(E)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其中2010年的开发率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开发率相当。以上结果表明北部湾蓝圆鲹的种群生物学特征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资源群体存在着小型化、生长速度加快的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群体就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虽然在进入21世纪后其仍处于过度开发,但这一状态正在逐年改善,即在降低捕捞压力后,蓝圆鲹的表型特征会发生逆转。根据1959-1960年(1960年)、1961-1962年(1962年)、1992-1993年(1992年)、1998-1999年(1998年)、2006、2007、2008-2009年(2009年)以及2011-2013年(2012年)等8个时期的北部湾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金线鱼的群体结构,生长、死亡参数,性成熟以及开发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8个时期的金线鱼群体的平均体长呈波动变化,总体趋势为减小;相对于1960年的155.29mm,2012年的平均体长只有129.87mm;2)初次性成熟体长长(L50)与初次性成熟年龄(A50)在4个时期中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分别由1960年的144.62mm、2.59降低到2006年的134.26mm、2.12,随后增加到2012年的138.46mm、2.95,总体趋势为下降,拐点时间为2006年;3)生长系数K的年际变化与平均体长的变化相似,呈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为增加,1992年与1998年的K值最小,均为0.27;4)L∞最初从1962年的326mm增加到1992年的341.5mm,随后逐年降低,直到2012年减少到260mm,总体趋势为下降;5)开发率E从1960年的0.34增加到1992年的0.61,到2009年的最高值为0.74,然后在2012年显着下降到0.53。最初增加然后减少,总体趋势为增加,且2010年的E值已小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北部湾金线鱼的表型特征出现了年际变化,该种群个体趋向小型化,性成熟体长和年龄降低。且自1992年开始,就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但近年来该状态有所改善。对比发现,两个种群的开发率从1992开始均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近年来其仍处于过度捕捞,且两个种群都出现小型化和性成熟提前的现象,但这一状态正在逐年改变。表明北部湾蓝圆鲹、金线鱼的生物学参数变化属表型可塑性范畴。因此在制定渔业管理政策时应考虑到资源群体的持续变化,针对这一变动对养护措施进行及时调整。

王言丰[5](2019)在《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环境效应的遥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大型灯光罩网渔船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海面风场(Sea Surface Wind,SSW)、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 a)、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等资料,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多元线性回归、渔场重心、时空分析等方法,对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的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9月-12月北部湾的SST随SSW的增加逐渐降低,当SSW大于6m/s时,SST显着下降。秋冬季北部湾SST和Chl a呈负相关的关系。对CPUE进行标准化,当GLM模型中加入SST因子之后,模型的AIC值降低,且在最佳模型中,SST相对重要性占72.5%,渔业资源CPUE受SST影响最大。秋冬季(9-12月)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的SST为22-30℃,高资源量出现在27-29℃的海域。9-12月,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资源量高值区出现在Chl a为0.5-1.5 mg/m3的海域。(2)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特征为:标准化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Standardized CPUE,SCPUE)从9月到12月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9-10月份逐渐增加,11-12月份逐渐降低,最高SCPUE出现在10月份中上旬,最低SCPUE出现在12月份中下旬。空间上,高资源量主要分布在17°-19°N和20°-21°N海域。(3)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表明:GAM模型对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S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40.6%,其中贡献最大的环境因子为SST,贡献率为14.3%,其余依次为纬度、Chl a、月份和NPP,其贡献率分别为9.5%、7.8%、6.7%和2.3%。GAM模型结果表明,北部湾渔场SCPUE主要集中在18.5°N及20-20.25°N之间,这与渔场重心变动趋势一致。(4)9月-12月,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SCPUE的频率分布表明,9-12月份SCPUE主要分布在NPP为300-2000 mg·m-2·d-1之间。依据作业网次比例占当月总作业次数的15%以上为标准,作为筛选SCPUE适宜NPP的标准。9-12月份SCPUE适宜NPP分别为300-500 mg·m-2·d-1,500 mg·m-2·d-1,600 mg·m-2·d-1,900 mg·m-2·d-1。基于以上分析,估算每月SCPUE最适宜NPP的平均经纬度,与SCPUE经纬度重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CPUE经纬度重心随最适宜NPP的经纬度变化而变化,两者经度相关系数为0.72,纬度相关系数为0.91。

刘尊雷,杨林林,严利平,袁兴伟,程家骅[6](2016)在《夏季台湾海峡北部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文中认为根据2014年7月台湾海峡中部、北部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区系特点、优势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等,探讨了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阐述了鱼类群落的群聚结构。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捕获鱼类84种,隶属于16目、48科、69属。从种类数上看,适温类型以暖水种为主,区系类型以大陆架浅水底层鱼类以及大陆架岩礁性鱼类为主;从生物量组成上看,区系类型则以大陆架浅水中低层鱼类为主。优势种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合计渔获质量占总渔获质量的46.92%,对总渔获质量的回归贡献值分别为0.30和0.62;高生物量区集中分布在台湾海峡北口海域,在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生态位重叠。层次聚类分析将群落优势物种划分为2个主要的生态类型:沿海类型和广布类型,沿海类型的代表性物种包括龙头鱼、黄鲫、鳓;广布类型物种有带鱼、窄颅带鱼、七星底灯鱼、竹荚鱼、刺鲳、麦氏犀鳕。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和Margalef丰富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22.31、0.110.72、0.364.04,平均值分别为1.44、0.51、1.59,丰富度与总渔获质量表现为显着负相关(r=?0.65),与深度显着正相关(r=0.48)。物种?环境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与物种空间结构关系密切的影响因子为底盐、底层无机氮、底温、表底温差和水深;而影响群落优势群体分布的因子为底温、底盐和底层无机氮。

陈永俊,林龙山,李渊,张静,宋普庆,张然,钟指挥[7](2016)在《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回顾》文中认为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福建和台湾岛之间,其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得其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并独具特色。本文综述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历程和成果。20世纪以来,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划分为早期研究时期、研究起步时期、系统调查时期和综合研究时期4个阶段,从最初以新种描述为主的零星报道,到大规模系统性的综合调查和研究;目前为止,大陆文献共记录台湾海峡鱼类1390种,台湾地区文献共记录鱼类1525种,总计台湾海峡鱼类1697种。这些种类多数为暖水性广布种,鱼类区系以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的印度-马来亚区和中-日亚区过渡海区种为主;今后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应加强两岸合作,并充分发挥数据库应用的优势地位。

施益强,温宥越,肖钟涌,陈本清,刘金海[8](2015)在《基于MODIS数据的福建海域近10年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GIS与RS软件技术,以垂向归纳模型(Vertically Generalized Production model,VGPM)反演的2003—2012年的120幅MODIS数据的月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a福建海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NPP空间分布呈闽北>闽中>闽南的高纬海区向低纬海区递减、近岸海域向较远海域递减趋势;闽南和闽中交界海域、闽北中部较远海域等出现明显低值区;NNP时序变化具有明显区域性:近、远岸NPP月均值变化在闽北、闽中海域差异明显,在闽南海域则较为一致。NPP月均值变化率呈现离岸线越远变化率越小,并随纬度降低而降低的态势,且其最大值落在I和II区;NPP季均值在近岸与远岸分别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特征;NPP年均值变化总体上表现出高低值年份交替的周期性特征。开展NPP研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渔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报等提供科学依据。

蔡榕硕,齐庆华,谭红建[9](2015)在《气候变化与亚太海洋区域:影响·适应·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简称亚太地区)海洋区域的影响、适应和风险管理等.结果表明,亚太地区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冰川和积雪等退缩,区域内的季风、降水和海洋环流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显着;气候变化对海洋区域的影响与风险主要表现为:海洋生境损失的增加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物种地理分布的迁移和季节活动规律的改变,中国近海赤潮和绿潮等生态灾害的频现,以及海平面的持续上升、风暴潮趋强和沿岸洪涝的频发及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安全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并且,由于海洋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特别是海岸带低洼地等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和社区,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协同适应策略与建议.

陈永俊[10](2014)在《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福建和台湾岛之间,其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得其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并独具特色。为了研究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本文依据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的相关历史调查资料和文献,综述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历程和成果,分析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⑴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划分为早期研究时期、研究起步时期、系统调查时期和综合研究时期4个阶段,从最初以新种描述为主的零星报道,到大规模系统性的综合调查和研究;⑵台湾海峡局部海区四个季节的有翼单囊底拖网定点调查结果显示,鱼类共计有246种,分别隶属于20目84科163属,以鲈形目种类数最多,达116种;各季节鱼类种类以秋季种类数最多,达147种,其次为冬季,为140种,再次为夏季,为124种,春季居末,为92种;鱼类优势种有日本带鱼、日本竹荚鱼等13种(将IRI大于100作为优势种的划分依据);平均资源密度指数的分布呈现闽中渔场>闽南渔场>闽东渔场的特征。⑶整理历史资料表明,台湾海峡共有鱼类1697种,分隶于40目206科740属,目级水平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共978种;适温性以暖水性种类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暖温性种类128种,占总鱼种数的7.5%,冷温性种类9种,仅占总鱼种数的0.6%,无冷水性种类;栖息地生态类型以大陆架砂泥质底层鱼类和岩礁性鱼类最多,共1192种,占总鱼种数的70.2%,大陆架中底层鱼类249种,占14.7%,大陆架中上层鱼类158种,占9.3%,大洋性鱼类最少,仅98种,占5.8%;具有明显的洄游性鱼类共有181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鱼类共735种;台湾海峡与南海共有种数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其次为东海,共有种1176种,占总鱼种数的69.3%,与黄海共有种329种,占19.4%,有288种广泛分布于上述三海区;此外,分布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种类有1093种,占总鱼种数的64.4%,仅在太平洋分布的种类有455种,占总鱼种数的26.8%,广分布种有133种,占总鱼种数的7.8%;⑷台湾海峡冬季海表面温度等温线沿着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温度较高,20℃和21℃等温线沿着台湾浅滩,穿过澎湖列岛海区,延伸至台湾海峡北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经澎湖列岛北部并沿澎湖水道止于台湾岛西部24°N的台湾岛西南部海区划分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印度—马来亚区,除该海区的台湾海峡其余海区划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中—日亚区,两亚区间的过渡区域即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至澎湖列岛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兼有热带与亚热带海区的特点。

二、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北部蓝圆鲹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鱼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概况
        1.1.1 群体遗传学概念
        1.1.2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1.1.3 分子标记在海洋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1.2 蓝圆鲹研究概述
        1.2.1 蓝圆鲹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1.2.2 生活习性及食性
        1.2.3 洄游分布和群系划分
        1.2.4 蓝圆鲹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蓝圆鲹微卫星DNA标记开发及跨物种扩增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LAF-seq测序
        2.2.2 多态性SSR标记筛选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2.4 跨物种扩增
    2.3 讨论
        2.3.1 SLAF-seq技术
        2.3.2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特征
        2.3.3 跨物种通用性检测
3 南海北部蓝圆鲹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样品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3.2.2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3.2.3 Nei's遗传距离、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
        3.2.4 分子方差分析
        3.2.5 个体分配检验
    3.3 讨论
        3.3.1 微卫星DNA标记多态性
        3.3.2 南海北部蓝圆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3.3.3 南海北部蓝圆鲹群体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3.3.4 南海北部蓝圆鲹资源的保护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基于空间加权的东、黄海日本鲐CPUE标准化及其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日本鲐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2.2 日本鲐CPUE标准化研究
        1.2.3 日本鲐资源评估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黄海灯光捕捞渔船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东、黄海渔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2.2 东、黄海船次数的月变化
        2.2.3 东、黄海船次数的年变化
        2.2.4 东、黄海渔船空间分布重心位置的月变动及趋势分析
    2.3 讨论
        2.3.1 数据筛选问题
        2.3.2 渔船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与渔业资源分布及环境的关系分析
        2.3.3 渔船的时空分布变化与渔业管理的关系
        2.3.4 灯光遥感渔船分布与日本鲐资源空间分布的关系
        2.3.5 夜光遥感数据的问题
    2.4 小结
第三章 空间加权标准化CPUE的构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解释变量ln(CPUE+1)的统计分布检验
        3.2.2 GAM模型分析
        3.2.3 各因素对名义CPUE的影响
        3.2.4 东、黄海日本鲐空间分布范围
        3.2.5 日本鲐资源丰度指数的构建
    3.3 讨论
        3.3.1 GAM模型及各影响因素的分析
        3.3.2 日本鲐空间分布范围的假设
        3.3.3 未捕捞网格CPUE的假设
        3.3.4 资源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渔业资源指数的构建
    3.4 小结
第四章 东、黄海日本鲐资源评估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渔获量与资源丰度指数
        4.1.2 剩余产量模型
        4.1.3 JABBA软件
        4.1.4 参数的先验设置
        4.1.5 资源评估方案的设定
        4.1.6 模型收敛诊断
        4.1.7 管理策略确定及效果评价
    4.2 结果
        4.2.1 评估方案的选择
        4.2.2 参数先验分布及后验分布比较
        4.2.3 参数估计
        4.2.4 管理策略评价
    4.3 讨论
        4.3.1 日本鲐资源评估数据及其影响
        4.3.2 资源评估模型与先验分布设置
        4.3.3 东、黄海日本鲐资源状况及TAC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粤西海域概况
        1.1.2 灯光罩网渔具渔法
        1.1.3 蓝圆鲹生物学特征简介
        1.1.4 GAM模型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粤西海域研究进展
        1.2.2 蓝圆鲹研究进展
        1.2.3 GAM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与环境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数据
        2.1.2 遥感数据获取及气候态分析
        2.1.3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计算
        2.1.4 CPUE标准化
        2.1.5 SST、Chl a及 SCPUE时间序列及插值分析
        2.1.6 SST和 Chl a相关性计算
        2.1.7 渔场重心计算
    2.2 结果
        2.2.1 基于GLM的 CPUE标准化
        2.2.2 标准化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SSW、SST、Chl a)时间序列
        2.2.3 标准化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2.2.4 SST和 Chl a相关性季节差异
        2.2.5 灯光罩网渔场的时空分布变动
    2.3 讨论
        2.3.1 粤西海域渔业资源与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2.3.2 粤西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2.3.3 SST和 Chla相关性季节差异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粤西海域蓝圆鲹栖息分布特征环境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渔业数据
        3.1.2 遥感数据
        3.1.3 CPUE计算
        3.1.4 遥感数据融合
        3.1.5 GAM构建
        3.1.6 模型检验
    3.2 结果
        3.2.1 蓝圆鲹CPUE与影响因子的线性相关分析
        3.2.2 基于GAM的环境效应分析
        3.2.3 蓝圆鲹CPUE的季节差异
    3.3 讨论
        3.3.1 蓝圆鲹资源时空因子效应分析
        3.3.2 蓝圆鲹资源环境因子效应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创新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北部湾典型鱼类种群生长、死亡及开发状态的年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鱼类的生长
        1.1.1 鱼类生长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1.2 生长方程
        1.1.3 生长系数的研究方法
    1.2 鱼类的死亡
        1.2.0 死亡系数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2.1 自然死亡系数的评估
        1.2.2 基于生活史参数的评估方法
        1.2.3 标记回捕法
        1.2.4 年龄结构的分析法
        1.2.5 利用不同经验公式计算犬齿牙鲆M值
        1.2.6 使用不同方法对中国近海鱼类M值的估算
        1.2.7 Pauly经验公式在中国近海鱼类种群自然死亡系数评估中的应用
        1.2.8 M评估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部湾蓝圆鲹生长、死亡及开发状态的年际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群体结构
        2.2.2 生长参数
        2.2.3 死亡参数
        2.2.4 性成熟
    2.3 讨论
第三章 北部湾金线鱼生长、死亡及开发状态的年际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实验材料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群体结构
        3.2.2 体长体重关系
        3.2.3 生长
        3.2.4 死亡及开发率
        3.2.5 性成熟
    3.3 讨论
        3.3.1 群体结构
        3.3.2 生长
        3.3.3 死亡与开发率
        3.3.4 性成熟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环境效应的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北部湾概况
        1.2.2 北部湾渔业资源简介
        1.2.3 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可加模型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遥感在北部湾研究中的进展
        1.3.2 灯光罩网渔场研究进展
        1.3.3 GAM的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北部湾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
    2.1 海面风场的时空分布
    2.2 海表面温度的时空分布
    2.3 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和海洋环境关系
    3.1 研究区域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
        3.3.1 渔业资源CPUE标准化
        3.3.2 海面风场、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SCPUE时空变动
        3.3.3 海面风场、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与SCPUE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海面风场、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3.4.2 北部湾渔业资源量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3.4.3 北部湾渔业资源量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渔业数据
        4.1.2 环境数据
        4.1.3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
        4.2.1 SST、NPP与 SCPUE空间分布
        4.2.2 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动
        4.2.3 GAM模型分析
        4.2.4 北部湾SCPUE和 NPP的关联性
    4.3 讨论
        4.3.1 北部湾SCPUE环境因子权重分析
        4.3.2 北部湾SCPUE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3.3 NPP对北部湾SCPUE空间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夏季台湾海峡北部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
    1.2 数据采集
    1.3 鱼类区系特征划分
    1.4 数据分析
        1.4.1 数据标准化
        1.4.2物种优势度
        1.4.3 物种多样性
        1.4.4 生态位测度
        1.4.5 物种与环境多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特征
    2.2 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
        2.2.1 鱼类的适温类型
        2.2.2鱼类的区系类型
    2.3 群落的优势种和常见种
    2.4 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生态位测度
    2.5 优势种空间分布
    2.6 物种多样性
    2.7 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之间的关联分析
    2.8 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程度分析
3 讨论
    3.1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特征
    3.2 优势种特征
    3.3 物种多样性
    3.4 物种生物量空间结构和环境因子关系
    3.5 调查设计对物种组成的影响

(8)基于MODIS数据的福建海域近10年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
    1.2数据来源
    1.3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NPP空间分布特征
    2.2NPP时序变化特征
3讨论
    3.1空间变化成因分析
    3.2时序变化成因分析

(9)气候变化与亚太海洋区域:影响·适应·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亚太地区的气候变化
2影响与风险
3适应与风险管理
4结语

(10)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绪言
    1.1 海洋生物多样性
    1.2 鱼类生态区系
    1.3 台湾海峡环境特征
    1.4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简介
        1.4.2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1.4.3 台湾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1.4.4 对于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
    1.5 基于卫星资料的海表面温度反演研究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2.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分析
    2.2 种类组成
    2.3 渔业资源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2.3.1 平面分布
        2.3.2 季节变化
    2.4 优势种
        2.4.1 季节变化
第三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及依据
        3.1.3 海区海表面温度反演
    3.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处理
        3.2.1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获取
        3.2.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学名的规范化处理
        3.2.3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分类系统
        3.2.4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全球分布海区范围
        3.2.5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生态类型
    3.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
        3.3.1 种类组成
        3.3.2 生态类型和栖息地特征
        3.3.3 鱼种洄游性与经济性特征
        3.3.4 与其他海区鱼类对比
第四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4.1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反演
    4.2 鱼类生态区系
    4.3 气候变化对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1.1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5.1.2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5.1.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5.1.4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5.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5.3 深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台湾海峡局部海区鱼类调查种类组成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北部蓝圆鲹群体遗传学研究[D]. 翟云.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基于空间加权的东、黄海日本鲐CPUE标准化及其资源评估研究[D]. 吴佳文.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3]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研究[D]. 刘祝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4]北部湾典型鱼类种群生长、死亡及开发状态的年际变化研究[D]. 耿平.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5]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环境效应的遥感研究[D]. 王言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6]夏季台湾海峡北部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J]. 刘尊雷,杨林林,严利平,袁兴伟,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6)
  • [7]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回顾[J]. 陈永俊,林龙山,李渊,张静,宋普庆,张然,钟指挥. 水生生物学报, 2016(01)
  • [8]基于MODIS数据的福建海域近10年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J]. 施益强,温宥越,肖钟涌,陈本清,刘金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9)
  • [9]气候变化与亚太海洋区域:影响·适应·风险管理[J]. 蔡榕硕,齐庆华,谭红建.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5(01)
  • [10]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D]. 陈永俊.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4(04)

标签:;  ;  ;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鲭鱼和鲹组合资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