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隔巨大肿瘤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儿童介入呼吸病委员会[1](2021)在《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儿童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多为疑难及急危重症,其诊疗涉及多个学科,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随着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普及和发展及多学科协作救治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亟须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救治水平,确保患儿的安全,特组织国内儿童气道团队的专家撰写此共识。
岳阳[2](2021)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剑突下入路(“三孔法”)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行胸腺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剑突下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初步探讨。同时建立“纵隔指数”的概念,探究这一指标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无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患者87例,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剑突下入路组(n=41)和侧胸入路组(n=4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重患室留观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是否需要额外镇痛治疗、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花费、病理结果、“纵隔指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共有8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手术均按计划进行,无中转开胸,其中41例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46例行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剑突下入路组在手术时间(99.12±19.57min vs.112.17±28.12min,p=0.015)、术中出血量[20.00(20.00,50.00)ml vs.45.00(20.00,50.00)ml,p=0.039]、留置尿管时间[32.30(23.26,33.81)h vs.36.84(25.40,41.07)h,p=0.043]、留置胸引管时间[26.88(20.20,45.87)h vs.45.99(39.34,65.71)h,p=0.001]、术后住院时间[4.00(3.50,6.00)d vs.5.00(4.00,6.00)d,p=0.021]等方面低于侧胸入路组,但在术后并发症[27(71.1%)vs.11(28.9%),p<0.001]、尤其是拔管后双侧胸腔积液[11(84.6%)vs.2(15.4%),p=0.003]、以及拔管后再次置管引流[21(77.8%)vs.6(22.2%),p<0.001]等方面高于侧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一般资料、“纵隔指数”,及其他围术期、并发症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胸腺疾病且适合微创手术的患者,剑突下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侧胸入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纵隔指数”也许不能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产生指导作用。
陈立如[3](2021)在《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局部晚期胸腺肿瘤(locally advanced thymic malignancy,LATM)一般是指Masaoka III期及以上、但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其全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手术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剑突下入路胸腔镜(subxiphoid VATS,SX-VATS)发展迅速,临床证明其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极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VATS入路的LATM治疗的报道均局限于病例报道,缺少临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而且临床上对于如何“严格”选择适宜的LATM病例使用VATS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合并症对LATM的围手术期以及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纳入近年来某省级胸腺肿瘤领先学科所在科室经治的LATM病例,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围手术期研究,以评价VATS治疗LATM的优势,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评估和合并症管理,为提高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围手术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在我院曾行胸部CT检查的4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CT和手术/病理资料,对不同就诊症状和CT特征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就诊时主诉包括非MG症状、MG症状和检查发现三类,三者的大血管侵犯率依次为62.5%、23.1%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两比较,非MG症状就诊者大血管侵犯多于MG症状就诊者和检查发现者(非MG症状vs MG症状P=0.034,非MG症状vs检查发现P=0.008),检查发现者心包侵犯少于非MG症状就诊者(P=0.049)、其他周边组织结构侵犯情况在三者或两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肺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9%、62.5%和90%,CT扫描对心包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为:88.5%、57.1%和77.5%;CT增强扫描对大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75%和82.4%;CT扫描对膈神经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2.5%和65%;CT扫描对种植转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00%和97.5%。结论: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对LATM的侵袭性评估、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SX-VATS治疗LATM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和技巧;2.分析胸骨下角(substernal angle,S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经验等对SA-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经SA-VATS治疗的2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合并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同时根据胸骨下角(SA)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小角组(SA<77°)和大角组(SA>77°),以及根据BMI大小,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低体重组(BMI<22.7kg/m2)和高体重组(BMI>22.7kg/m2),通过分别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分析SA和BMI对SX-VATS治疗LATM近期结果的影响。此外,还依据患者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手术经验对近期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在SX-VATS下完成手术,均达到R0切除状态。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190±64min,术中出血量10-650m L,平均130±160m L;术中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包括肺楔形切除15例,心包部分切除10例,左侧无名静脉切除3例(包括1例合并切除了上腔静脉侧壁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侧壁切除2例,左侧受侵犯膈神经切除3例,升主动脉外膜部分切除1例。术后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6例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postoperative myasthenia crisis,POMC),经血浆置换治疗等MG综合治疗,于术后19天康复出院;1例术后2周发生POM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现左上肢及左侧颈部、颜面部肿胀,术后1周内逐渐缓解消退;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除自动出院的患者,其余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2.1±4.2天。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15.7±13.0个月。死亡2例,均因MG危象及相关并发症死亡;复发1例,为肺内及胸腔转移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和BMI大小对手术操作及术后近期结果无显着影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了BMI大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外(r=0.458,P=0.043),患者的S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BMI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手术经验对SX-VATS治疗LATM的影响表现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X-VATS治疗经过选择的LATM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结果;2.患者的SA和BMI对近期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BMI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部分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分析MG对胸腺肿瘤患者VATS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探讨LATM患者围手术期MG相关风险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VATS手术治疗的91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病史和诊断分为三组。A组:不伴任何类型MG(n=35);B组:伴轻症MG的患者,即伴单纯眼肌型MG(Osserman I型)或轻度全身性MG(Osserman IIA型)的患者(n=24);C组:伴有中度全身性MG以上类型的患者,包含Osserman IIB型、III型或IV型(n=32)。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MG对胸腺肿瘤VATS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对LATM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按并发症分组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Osserman IIB以上类型的MG使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外科临床分期在发作/进展期、术前肌无力危象史、ASA分级III级以上和Osserman IIB以上类型MG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serman IIB型以上MG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0天时B组与C组MG症状有效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单独对LATM病例术后指标分析,发现合并MG使LATM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治疗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MG使胸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2.合并Osserman IIB型以上类型MG是胸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积极呼吸支持和监护治疗或有利于降低MG对LATM患者术后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1.进一步评价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2.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标准。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L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至2021年3月1日。依据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25)和开胸手术组(open thymectomy,OT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VATS组与OT组对比,VATS组术前接受穿刺或腔镜活检、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明显少于OT组,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比OT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VATS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VATS在处理心包、肺、单侧膈神经等导致的外科性困难方面与OT组类似(P>0.05),在处理胸腔种植结节方面也相仿(P>0.05),但VATS在处理大血管相关的外科性困难方面劣于OT组,而且当外科性困难超过3处时VATS也处于劣势(P<0.05)。术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OT组低,VATS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费用均少于OT组(P<0.05)。两组病例在淋巴结阳性/切除例数比、WHO分型、切缘状态、Masaoka分期和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部患者随访1-57个月,平均19±16.9个月,随访中VATS组死亡3例,复发1例,OT组死亡4例,复发1例;VATS组与OT组的生存曲线提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 2=0.216,P=0.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史、肿瘤大小(>5cm)、左无名静脉外科性困难、左无名静脉以外大血管外科性困难和外科性困难数超过3处(含3处)以上是选择开放手术的考虑因素(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OR=2.207,95%CI:1.152-3.567,P=0.014)、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外科性困难(OR=0.130,95%CI:0.020-0.860,P=0.034)和术中外科性困难≥3处(OR=8.778,95%CI:1.105-69.731,P=0.040)。结论:1.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LATM病例,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同时远期肿瘤学效果与开胸术式相当。2.VATS治疗LATM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LATM可考虑选择VATS治疗:(1)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5cm,(2)无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导致的外科性困难,(3)外科性困难<3处,(4)无新辅助化疗史。
张嘉文[4](2021)在《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胸腔镜系统及其相关配套的手术器械也得以发展迅速。胸腔镜走过了一个由普清到高清,从高清到3D,从3D到裸眼3D的进程,截止至今裸眼3D胸腔镜技术已经应用到临床中。本论文对应用裸眼3D胸腔镜术式与常规胸腔镜术式进行肺占位性病变切除的对比研究旨在找到裸眼3D胸腔镜的优势,针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钉仓使用数量、复发率、肺段切除范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在院所需时间等关键指标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的胸外科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由于两个组别的手术术式相同,只存在着胸腔镜仪器不同的问题,所以两组患者均执行非插管麻醉,手术中实施健肺通气,其中研究组使用裸眼3D胸腔镜,对照组使用普通胸腔镜,两组患者均在同一个麻醉师,同一个术者配合下进行手术。在术中记录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钉仓使用情况、肺段切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患者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组织病理学结果,患者术后在院所需时间,用于对比研究。结果:手术过程顺利,裸眼3D胸腔镜技术对比常规胸腔镜手术它有效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节省了术中钉仓的使用、缓解了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降低了术后在院所需时间,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即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术前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等并发症,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裸眼3D胸腔镜技术对比常规胸腔镜手术其在术中出血量、术中钉仓的使用、术后在院所需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FEV1/术前FEV1(%)比较等方面均有着一定的优势。
彭凯[5](2021)在《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们讨论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这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治疗Masaoka-Koga I-II期胸腺瘤患者中围术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完整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8年01月-2020年12由同组胸外科医生诊治并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且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胸腺瘤(Thymoma)的患者,一共对2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严格经过过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后,最终选择了71例患者,将他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筛选的总体研究对象中,将22例列为研究组A组,严格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extended thymectomy,SVAET);另外49例列为对照组B组,严格接受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左/右)(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extended thymectomy,VATET),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临床特征、肿瘤学信息、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回顾性分析出两种手术方案在治疗Masaoka-Koga I-II期胸腺瘤中的临床围术期疗效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手术方案的各项数据分析,A组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SVAET组在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ICU重症监护时间、术后第1、2天可视化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清扫纵隔脂肪的完整性和术后标本展开后的最大长/宽度上均要优于B组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VATET组,(P<0.05);A、B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4h引流量、术后第3天及拔除引流管当天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这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胸腔积液积气、肌无力危象、膈神经损伤、乳糜胸等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胸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A组较B组患者的整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略低(P<0.05);A、B两组手术方案在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改善上无显着差异(P>0.05);A组切除的肿瘤体积大小与B组无明显差异,但清扫的周围脂肪组织标本展开最大长度和宽度均大于B组(P<0.05)。结论:1、剑突下入路组与单侧胸入路组相比在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可略微缩短手术时间;2、剑突下入路组患者可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可减少术后前两天的疼痛、可缩短ICU监护时间、可尽早拔除引流管以及可尽早出院,但差异并不显着;3、两组患者各类术后并发症比较上无显着差异,但剑突下入路总体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单侧胸入路;4、两组方案术后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改善上无显着差异;5、两组方案在切除胸腺肿瘤本身的完整性上无明显差异,但剑突下入路在清扫周围脂肪组织的完整性上是有轻微优势的。
龙渡[6](2021)在《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胃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给我国卫生、经济系统造成了极大负担,胃癌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腹腔镜手术自1994年由Kitano首次应用于胃癌以来,由于其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手术切口更加美观等优势在胃癌中得到了广泛开展,胃癌的外科治疗逐步进入了微创治疗的新时代。腹腔镜进行I期胃癌远端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已经通过日本的JCOG0703和JCOG0912以及韩国的KLASS-01等研究得到了证实,这些研究的长期结果表明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应用于I期胃癌从肿瘤学角度是安全可行的。目前,I期胃癌的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已经被《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5版所认可。然而,由于常规胃镜体检的普及度不高,我国大多数胃癌病例在确诊时已分期较晚。根据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2014-2017年的数据,我国进展期胃癌的比例高达80.3%,其中,局部进展期胃癌占70.5%。因此,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日本的JLSSG0901研究从手术技术的角度证实了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可行,韩国的KLASS-02研究、我国的CLASS-01研究也证实了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中长期疗效不亚于开腹手术。但目前有关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研究主要以浆膜未受侵犯的T2-T3期病例为主,浆膜受侵犯的T4a期病例较少。浆膜受侵犯的病例分期晚,预后差,存在更高的肿瘤复发转移风险;而D2淋巴结清扫对于腹腔镜操作具有相当难度,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仍令人心存顾虑;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腹腔镜操作和二氧化碳气腹的效应会增加肿瘤细胞向临近器官扩散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浆膜受侵的患者。因此,目前关于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开展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较少,此类患者能否应用腹腔镜手术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关于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在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中临床疗效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患者中的适用范围,为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治疗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检索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5年总体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终点为5年无病生存率、术后恢复情况、复发情况等。从各项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逆方差法计算连续变量的加权均数差、生存数据的HR值以及相应的95%CI,率的比值比以及相应的95%CI使用Mantel-Haenszel法计算,并绘制森林图,使用I2统计量来评价异质性。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行腹腔镜及开腹胃癌根治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病理分期为p T4a N0-3b M0,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或相关病史、术前接受了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措施,行探查手术、非根治性手术或急诊手术以及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收集入组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随访截止至2019年12月。使用R 3.6.0 for windows软件中―Match It‖软件包对基线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使用IBM SPSS 25.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曲线使用Graph Pad Prism 8软件通过Kaplan-Meier方法绘制,采用log-rank法比较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R 3.6.0 for windows软件中―forestplot‖软件包绘制亚组分析森林图。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通过x2检验比较差异;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差异。P<0.05(双侧)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了本研究方案(KY201983)。结果荟萃分析共检索出2930篇文献,按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后共纳入5项研究。汇总结果表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着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则与开腹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相较开腹组,腹腔镜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着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降低。两组5年总体生存率均无显着差异。3项研究均表明两组间无病生存率无显着差异;2项研究指出腹膜种植转移是最常见的复发转移类型,两组病例在复发转移类型及比例上无显着差异。回顾性研究共纳入90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7月,失访率14.0%。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存在显着差异,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有334例病例,两组之间各基线情况较为均衡。匹配后,腹腔镜组相较开腹组出血量更少(121.3±35.0 vs.205.2±59.7 m L,P=0.000),手术时间更长(239.0±36.2 vs.212.2±35.8 min,P=0.000),而两组病例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未发现显着差异(31.7±8.0 vs.30.6±8.9,P=0.106)。腹腔镜组相较开腹组手术切口更短(6.5±3.6 vs 17.8±3.8 cm,P=0.000)、术后排气时间(3.2±1.1 vs.4.2±1.4天,P=0.000)、术后进食时间(3.0±1.0 vs.4.2±1.1天,P=0.000)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1.3 vs.3.3±1.5天,P=0.000)均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着缩短(8.5±3.4 vs.10.0±3.8天,P=0.000)。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8.4%,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和21.6%(P=0.036),Clavien-Dindo III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和3.9%(P=0.524),腹腔镜手术与更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关(3.6%vs.7.2%,P=0.040)。年龄、BMI以及手术方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腹腔镜和开腹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9.3%和34.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6.4%和3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TNM分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之间的总体及无病生存均无显着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的大小和N分期以及胃切除范围是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手术方式则不是。亚组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ASA评分为3分的患者腹腔镜手术预后较好,而在其他亚组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无显着生存差异。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相较开腹手术后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辅助化疗(87.5%vs.82.8%,P=0.101);而年龄≥60岁的患者中接受化疗的差异更显着(82.1%vs.70.3%,P=0.037)。总体肿瘤复发率为47.9%,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复发率无显着差异(49.1%vs.46.7%,P=0.536)。两组的复发转移类型及比例也无显着差异。肿瘤大小、N分期以及手术切除范围是肿瘤种植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目前关于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关于两种手术方式长期预后的研究,仅有的少数研究也存在病例少、随访不充分等不足。2.本研究结果表明,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与开腹手术无显着差异,术中出血显着少于开腹手术,且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3.本研究通过对所有病例5年以上的随访结果表明,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5年总体、无病生存率以及复发率均无显着差异,且复发类型相同。而对于60岁以上患者,腹腔镜手术可能因其微创优势使患者具有更好的化疗依从性,从而表现出生存优势。4.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相较开腹手术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本研究为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梁超,缪长虹[7](2021)在《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相关进展》文中认为胸外科手术对心肺功能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较大,故围术期麻醉管理十分重要,现已明确其合理与否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密切相关。近年来聚焦于胸外科手术麻醉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所带来的新证据和新理念为临床上更科学地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帮助和指导。本文浅析了近年来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中的相关进展,供临床医师实践参考。
吴钟凯[8](2021)在《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评估手术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对于我科近15年来住院手术的51例侵犯颈根部的占位性病变病人的相关病例信息进行分析,其中良性病变24例,恶性肿瘤27例。术前行增强CT和(或)CTA检查,了解肿瘤和/或复发灶或转移灶与颈根的无名动静脉、颈内动静脉、锁骨下动静脉、甲状颈干以及椎动脉的关系,根据术前增强CT和(或)CTA分别采用单纯颈部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颈部切口入路、颈胸联合(胸锁关节切除、部分锁骨、胸骨柄切除或胸骨正中裂开)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到10年,24例良性病变全部完整切除。27例侵及颈根部的恶性占位有22例被完全切除,3例行次全切除术,2例姑息减瘤切除,无术中死亡病例;本组27例恶性肿瘤中术后出现发音较术前明显嘶哑2例;甲状旁腺因手术中误切至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永久性减少1例,术后1年死于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破损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1例,术中缝扎封闭后无明显出血;乳糜漏2例,术后及时负压吸引和加压后痊愈;胸膜顶(颈胸膜)损伤1例,术中行缝合修复后未见气胸等并发症;臂丛神经和膈神经损伤各1例。1例胸骨正中裂开后纵膈感染,3个月治疗,痊愈。结论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颈胸交界处肿瘤应根据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的结果,采用恰当的径路完全暴露病变组织,分离并保护关键结构同时有效处
罗继文[9](2021)在《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开胸手术是纵隔、肺和食管等胸外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但开胸手术后常常伴发胸部切口疼痛。术后疼痛不仅可以引起应激反应,还可以严重影响胸廓运动、排痰和咳嗽等动作,使得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到限制,最终可以导致患者发生术后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开胸手术后良好的镇痛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硬膜外腔麻醉是开胸手术后常见的区域镇痛方式,镇痛效果较好,但容易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和低血压等并发症。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将麻醉药局部注入肋间神经沟以阻断肋间神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的特点,但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时效较短,且镇痛效果较差。开胸术后通过胸壁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是进一步提高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的重要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单纯肋间神经阻滞和持续硬膜外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为临床上开胸手术后应用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20例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胸外科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0~77(58.10±7.00)岁。应用随机数表产生随机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分组镇痛方案为通过穿刺装置持续泵入0.075%罗哌卡因(3m L/h)以持续阻滞肋间神经;B组为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分组镇痛方案为单次注射罗哌卡因(0.25%,3m L)行单纯肋间神经阻滞;C组为持续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分组镇痛方案为通过常规术前置管持续泵入0.2%罗哌卡因(4-8 m L/h)行硬膜外镇痛。三组患者均接受基础镇痛方案+分组镇痛方案,其中基础镇痛方案为帕瑞昔布钠40mg q12 h i.v.+哌替啶1.5 mg/kg q8 h i.m,且当患者主诉疼痛时主诉疼痛时行追加注射哌替啶镇痛的补救镇痛方案。研究者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量表联合数字评分量表从术后6 h至术后第4d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每组患者每日追加哌替啶用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及追加镇痛药物的剂量,对三种镇痛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第0d,三组方案联合基础镇痛均能有效控制疼痛,且三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A组(2.02±0.39)分、B组(2.13±0.75)分、C组(2.03±0.69)分。A组与C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第0-2d和术后第3-4d均无显着性差异[(2.08±0.28)分vs.(1.93±0.53)分,(3.20±0.53)分vs.(3.46±0.47)分,P>0.05]。但各组患者术后第3-4d疼痛评分均显着高于术后第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3.20±0.53)分vs.(2.08±0.28)分,B组(3.95±1.07)分vs.(2.42±0.73)分,C组分(3.46±0.47)分vs.(1.93±0.53),P<0.05]。B组患者追加镇痛药物剂量显着高于A组和C组,差有统计意义[(343.33±119.56)mg vs.(220.00±64.08)mg,(343.33±119.56)mg vs.(225.38±78.85)mg,P<0.05]。但A组和C组患者追加镇痛药物剂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00±64.08)mg vs.(225.38±78.85)mg,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A组(12.85±8.57)d、B组(15.00±15.14)d、C组(13.95±13.29)d。结论:多模式镇痛是剖胸术后早期控制疼痛的理想方案。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补救镇痛的用药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子凡[10](2021)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胸部微创手术,与传统经侧胸胸腔镜手术相比,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相当,但围术期疼痛更轻微。近几年,该术式在胸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该手术方式是否能减轻术后远期疼痛仍缺少相关证据。该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等方法,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行前纵隔肿瘤切除的疗效和术后远期疼痛。方法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共197例患者接受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其中,术前患有慢性疼痛者3例,术中中转正中胸骨切开手术10例,失访患者17例,共30例患者被排除,最终共167例患者纳入研究,42例(25.1%)接受经剑突下入路手术,125例(74.9%)接受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疼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表示,随访日期距手术日期间隔的平均时间为33.6月。在两手术组之间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在匹配组间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与术后远期疼痛程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新发重症肌无力(MG)、肿瘤复发或死亡。在两组间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经剑突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各42名患者入组,组间人口基线特征变量无明显差异(P>0.05)。经侧胸肋间入路组与剑突下入路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指标增涨、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远期疼痛发生率、术后远期疼痛等级与疼痛NRS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与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疗效相当。在我们的研究中,剑突下组相比于侧胸组在减轻术后远期疼痛方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优势。
二、纵隔巨大肿瘤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隔巨大肿瘤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患者的选择 |
2.2 术式的改良 |
2.2.1 体位改良 |
2.2.2 器械改良 |
2.2.3 切口改良 |
2.3 麻醉方式与无管化 |
2.4 机器人辅助剑突下入路胸腺切除术 |
2.5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关于“纵隔指数”的定义 |
3.2.2 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前处理 |
3.2.3 主要手术器械 |
3.2.4 剑突下入路手术技术 |
3.2.5 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技术 |
3.2.6 术后处理 |
3.3 观察指标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4.2 两组手术资料比较 |
4.3 两组围术期资料比较 |
4.4 两组术后并发症资料比较 |
4.5 两组“纵隔指数”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优劣势探讨 |
5.2 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探讨 |
5.3 关于“纵隔指数”的探讨 |
5.4 本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诊断 |
1.1.3 CT检查 |
1.1.4 CT征象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不同就诊主诉患者周边组织结构侵犯的对比 |
1.2.2 包膜及肺组织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3 心包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4 血管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5 膈神经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6 胸膜种植结节评估情况 |
1.3 讨论 |
1.3.1 术前症状学评估 |
1.3.2 术前CT轮廓分析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观察指标 |
2.1.3 手术方法 |
2.1.4 术后处理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手术相关指标 |
2.2.2 术后恢复情况 |
2.2.3 病理结果 |
2.2.4 随访结果 |
2.2.5 胸骨下角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
2.2.6 BMI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
2.2.7 手术经验对手术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SX-VATS治疗LATM的历史和现状 |
2.3.2 SX-VATS治疗LATM的病例选择 |
2.3.3 SX-VATS手术的安全性 |
2.3.4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
2.3.5 SX-VATS治疗LATM的优势 |
2.3.6 剑突区解剖及胸骨下角对SX-VATS手术的影响 |
2.3.7 BMI对 SX-VATS手术的影响 |
2.3.8 SX-VATS的学习曲线 |
2.3.9 SX-VATS切除LATM时特殊情况的处理 |
2.4 结论 |
第三部分 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方法 |
3.1.2.1 围手术期胸腺肿瘤与MG处理方案 |
3.1.2.2 分组 |
3.1.2.3 观察指标 |
3.1.3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3.2.3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3.2.4 MG治疗效果 |
3.2.5 MG对 LATM围手术期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前的影响 |
3.3.2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中的影响 |
3.3.3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后及预后的影响 |
3.3.4 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MG的管理 |
3.4 结论 |
第四部分 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4.1 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资料收集 |
4.1.3 分组 |
4.1.4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
4.2.2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
4.2.3 术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
4.2.4 术后病理对比 |
4.2.5 影响手术入路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
4.2.6 随访 |
4.3 讨论 |
4.3.1 LATM手术治疗的趋势 |
4.3.2 VATS治疗LATM的围手术期效果 |
4.3.3 VATS治疗LATM的肿瘤学效果 |
4.3.4 VATS治疗LATM的不足 |
4.3.5 VATS治疗LATM的适应症 |
4.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局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4)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胸腔镜外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
1.2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 |
1.2.1 胸腔镜在肺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2 胸腔镜在食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3 胸腔镜在纵隔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4 胸腔镜在胸壁畸形手术中的应用 |
1.2.5 胸腔镜在胸部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
1.2.6 胸腔镜其他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3 人体肺部解剖 |
1.3.1 肺的体表投影 |
1.3.2 肺 |
1.3.4 肺的血管 |
1.3.5 肺的神经 |
1.3.6 肺的淋巴引流 |
1.3.7 肺的淋巴结 |
1.3.8 纵隔淋巴结群 |
1.4 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观察指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布置 |
2.2.2 设备及人员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手术时间比较 |
3.2 术中出血量比较 |
3.3 术中钉仓使用量比较 |
3.4 引流时间及胸腔引流量比较 |
3.5 术后在院所需时间和术后FEV1/术前FEV1(%)比较 |
3.6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7 具体肺段切除分布 |
3.8 术后病理学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4.1 研究组 |
2.4.2 对照组 |
2.4.3 观察数据指标 |
2.4.4 本研究随访方案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手术方案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
3.2 两组手术方案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
3.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4 两组手术患者术后重症肌无力MG状态比较 |
3.5 两组术后病理中胸腺肿瘤瘤体积与周围脂肪组织标本展开最大长度、宽度比较 |
3.6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术中情况的影响 |
4.2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围术期情况的影响 |
4.3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
4.4 两种术式对于术后重症肌无力 MG 症状改善的影响 |
4.5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切除肿瘤体积与术后标本周围脂肪组织展开最大长度、宽度的影响 |
4.6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腺瘤的目前治疗现状与前沿进展 |
参考文献 |
(6)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对比开腹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荟萃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对比开腹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对比开腹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中的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相关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评估 |
2 术中管理 |
2.1 肺隔离技术的革新 |
2.2 术中通气策略 |
3 阿片类药物节俭策略 |
4 ERAS与不插管麻醉 |
5 胸外科微创介入手术的麻醉 |
6 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 |
7 术后疼痛管理 |
8 总 结 |
(8)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手术方法及选择标准 |
3.术后并发症 |
3.1 出血 |
3.2 咽瘘 |
3.3 喉返神经损伤 |
3.4 乳糜漏 |
3.5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3.6 其他 |
4.结果 |
5.讨论 |
5.1 颈根部解剖 |
5.2 颈根部肿物类型 |
5.3 临床表现 |
5.4 CT和CTA |
5.5 治疗 |
5.6 并发症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颈根部肿物检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开胸术后疼痛研究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2.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手术方法 |
2.3.2 术后管理方法 |
2.3.3 随访及疼痛评分方法 |
2.3.4 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 |
2.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结果 |
3.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基线资料对比 |
3.1.2 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其效能检验 |
3.1.3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基线资料对比 |
3.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间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相关资料对比 |
3.2.1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可行性资料对比 |
3.2.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安全性资料对比 |
3.2.3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疗效资料对比 |
3.3 远期疼痛资料对比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1 NRS疼痛评估评分表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疼痛分析 |
参考文献 |
四、纵隔巨大肿瘤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J].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儿童介入呼吸病委员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5)
- [2]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D]. 岳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3]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陈立如. 南昌大学, 2021(01)
- [4]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D]. 张嘉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5]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D]. 彭凯. 南昌大学, 2021(01)
- [6]浆膜受侵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龙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相关进展[J]. 梁超,缪长虹. 上海医学, 2021(03)
- [8]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D]. 吴钟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罗继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10]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李子凡.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