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羧甲基壳聚糖在防止成品大豆酱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轩[1](2014)在《羧甲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涂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纸和纸板是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资源制造而成的多用途材料,但由于纸张的多孔性结构使其对气体、油、水等物质的阻隔性很差,从而限制其在包装、印刷电路等领域的应用。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经羧甲基化后的一类甲壳素衍生物,具有水溶性好、溶液粘度低、溶液呈弱碱性的特点。本论文系统地探讨了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透明纸和牛皮纸阻隔性能的影响以及涂布纸对油脂的吸收动力,为发展羧甲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涂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对羧甲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了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涂布原纸的影响,探讨了原纸性质对阻隔性能的影响。1、分析了羧甲基壳聚糖的静态粘度和动态流变特性。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为8%时,粘度为529.9mPa s。溶液浓度为0.5%至8%时,pH保持为9.61左右,将溶液pH调至13的过程中,溶液黏度保持稳定,而将溶液pH调节至5的过程中,溶液粘度逐渐下降至23mPa s。溶液粘度随温度升高、剪切速率增加呈线性规律下降,且浓度越大影响程度越大。溶液表现出假塑性流体、剪切稀化的特征,动态流变特性符合Ostwald—de Waele的幂律模型的描述。2、讨论了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两种涂布原纸的机械、光学和吸收性能的影响。SEM图可表明,涂布后纸张表面孔隙逐渐被羧甲基壳聚糖遮盖,在透明纸表面形成良好的膜层,而在牛皮纸表面遮盖效果不够,仍能观察到纤维轮廓;分别涂布3.6和5.2g/m2时,透气度可下降至仪器测量下限0.0030μm/(Pa·s)。透明纸涂布后,对纸张的机械强度未能起到增强作用。牛皮纸涂布量为5.2g/m2时纵向、横向的抗张强度达到4.81、2.69kN/m,分别增加了25.9%和25.1%,纵向、横向的撕裂度度达到571mN和608mN,分别增加了13.5%和9.95%。涂布能提高透明纸的光泽度,但不会引起其他光学性质的变化。牛皮纸涂布量为5.2g/m2时,白度下降至14.92%,光泽度增加至16.3%。透明纸的Cobb值随涂布量增加而缓慢增加,吸水性主要由涂层的亲水性决定。牛皮纸的Cobb值随涂布量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涂布后吸水性作用主要由毛细管作用决定。3、利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全面评价了纸张的防油特性。透明纸、牛皮纸本身不具备防油性能,经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后能明显提升防油等级,透明纸涂布4.8g/m2时可达最高的12级,且能耐热油测试;而牛皮纸涂布6.7g/m2时仅为7级,仍不能通过耐热油测试。涂布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后能提升大豆油对纸张的接触角。在羧甲基壳聚糖中添加防油剂能明显提升大豆油对纸张的接触角,且在10分钟接触角能保持高度稳定的状态,接触角下降速率约为0.06°/min。4、分析了涂布对两种原纸阻隔性能的影响。涂布羧甲基壳聚糖后,对透明纸和牛皮纸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均有提升作用。当透明纸涂布量为1.7g/m2时水蒸气透过率达到最低为1527.58g/m224h,继续增大涂布量水蒸气透过率反而略有增加并趋向于稳定在1570g/m224h左右。而牛皮纸涂布量大于3.5g/m2后透湿率则保持稳定在1625g/m224h左右。涂布羧甲基壳聚糖后,对透明纸和牛皮纸的氧气阻隔性能均有提升作用,且随着涂布量增加阻隔效果越明显。透明纸涂布4.8g/m2时氧气透过率可降至1006.4cm3/m224h0.1MPa,与涂布量为1.7g/m2时13258.7cm3/m224h0.1MPa相比已降低一个数量级;而牛皮纸涂布6.7g/m2后氧气透过率仍高达12034.7cm3/m224h0.1MPa。
唐乔梅[2](2012)在《壳聚糖及其复配物对几种重要园艺作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壳聚糖是一种广谱的天然活性抑菌物质。本次试验用12株从一品红上分离到的不同地理型的油菜黄单胞杆菌致病菌株来调查两种酸溶性壳聚糖[壳聚糖A(脱乙酰度>85%)和壳聚糖B(脱乙酰度>75%)]的抗菌活性及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菌悬液OD600值测定表明两种壳聚糖都显着地抑制了黄单胞致病菌的生长。经过两种壳聚糖处理的菌悬液,OD260值增加,表明受试菌株DNA和RNA泄漏增加。除了壳聚糖A在浓度为0.1mg/mL处理0.5h和浓度为0.2mg/mL处理2.0h受试菌悬液OD280值增加以外,两种壳聚糖处理均会引起受试菌悬液OD280值降低,表明两种壳聚糖溶液处理会引起黄单胞致病菌胞内蛋白质分泌受阻。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与细菌细胞膜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受到处理时长、菌株种类、壳聚糖类型和壳聚糖浓度的影响。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壳聚糖处理引起了细菌原生质体的浓缩和细胞表面形态的改变。一些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严重扭曲变形甚至破裂,而另有一些细菌细胞被一层致密厚壁的带状层所包裹。细胞形态两种不同的改变解释了壳聚糖对DNA、RNA、蛋白质释放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扫描电镜照片和生物膜形成测试表明两种壳聚糖能引起生物膜的剥落。总而言之,壳聚糖对于致病细菌细胞膜及生物膜的破坏在其抑菌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壳聚糖与其他物质联合作用可以扩展壳聚糖的使用领域,也可提高壳聚糖在特定方面的功用。本次试验将壳聚糖与其它具有一定抑菌能力的物质联合使用,在壳聚糖与抑菌物浓度皆极低的情况下,对引起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在戊二醛、CTAB、DDAB、氯化铵浓度分别在0.02%、1mg/L、10mg/L、0.5mg/L的情况下,与浓度为0.1mg/mL的壳聚糖溶液联合抑菌,抑菌率均在9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L述四种具有抑菌能力的化学物质与壳聚糖联合作用,能在低浓度条件下显示出优异的抑菌能力,证实联合抑菌不失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模式。
黄攀[3](2009)在《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壳聚糖(CTS)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得到的聚(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来源丰富,是自然界唯一具有明显碱性、带有正电荷的天然多糖,在医学及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壳聚糖仅溶于酸性溶液的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开发利用。羧甲基壳聚糖(CMC)是迄今所报道的600多种甲壳素衍生物中,研究最多的一种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研究证明,CM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降解可控性和抑菌性,它以其特有的理化性质已成为医药界及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壳聚糖分子中C6羟基、C3羟基和C2氨基均可发生羧甲基化取代,因此,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O-CMC)、N-羧甲基壳聚糖(N-CMC)和N,O-羧甲基壳聚糖(O,N-CMC)三种产物。目前的研究和应用大多集中在O,N-CMC,对N位羧甲基化制得N-CMC的研究不多。O,N-CMC在制备过程中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浓碱高温等反应条件,故制备的产物相对分子量和黏度会显着降低,作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体内降解吸收太快,难以满足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要求。而N-CMC的制备条件相对温和,可以得到较大分子量的产物。本研究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N-CMC,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拓宽壳聚糖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实验分两个部分:1、以乙醛酸和CTS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备和纯化出N-CMC,,对不同羧化度的产物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红外扫描表征其取代位置、X-RAY衍射测定其结晶性、酸碱滴定法测定其羧化度(D.C.),并对水分、灰分、粘度、分子量、等电点以及吸湿保湿性能等进行了研究。2、对两种羧化度的N-CMC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用新西兰兔血液进行了材料的溶血试验和凝血试验,将除热原的N-CMC制备成胶体剂型和膜剂型两种形态进行大鼠体内植入试验,评价其组织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结果:1、制备的5种N-CMC的D.C.在25%~78%之间。FITR谱图中在1590cm-1处存在羧甲基钠的特征吸收峰,羧甲基化发生在CTS的2位N上。X-RAY衍射曲线在2θ为20°和10°的衍射峰大大减弱,表明羧甲基化后降低了产物的结晶度。2、以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在设置的62.5μg/mL至5000μg/mL浓度内,高羧化度的N-CMC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但是低羧化度的N-CMC在浓度>500μg/mL时表现出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溶血性测试表明5种羧化度样品的溶血率均小于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要求;凝血试验表明N-CMC对凝血时间没有影响;动物组织相容性实验表明,相同质量N-CMC的胶体溶液比膜剂型更易被组织降解吸收;在肌肉组织中其降解吸收快于皮下组织。表明N-CMC是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结论:本方法制备的N-CMC可避免CTS在羧甲基化过程中分子链大量断裂的现象,得到分子量相对稳定的产物。经测定,N-CMC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该研究结果为N-CMC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范雅珣[4](2009)在《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基础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作为天然的阳离子聚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工等领域。但壳聚糖只能溶于一些稀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中,不能直接溶于水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本实验研究目的是在壳聚糖的-OH和-NH2上联接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使得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两亲性,使其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从而自聚集形成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从而增大其应用范围。1、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基础应用研究以天然可降解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运用TG和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荧光探针法、电导法、动态光散射法(DLS)和负染透射电镜法(TEM)研究了Cn-OCMCS(n = 4,6,8)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测定其cmc值分别在4.19 mg mL-1、2.94 mg mL-1和0.60 mg mL-1左右,在超过cmc的浓度下都可形成尺寸在200 500 nm的球状胶束。以不同疏水链长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制备载药纳米粒子,对在该体系中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释放等相关方面作了初步探讨。由紫外、荧光的测定,表明聚合物浓度、疏水链长度对载药布洛芬纳米颗粒的性质有一定影响;通过DLS、TEM的测定,对纳米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研究了载药纳米粒子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的释放。可见Cn-OCMCS(n = 4,6,8)作为布洛芬缓释材料具有较明显的缓释效果,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Cn-OCMCS(n = 4,6,8)可延长布洛芬在体外的释放时间。因此,烷基的碳链长度也是影响体系负载能力的因素之一,它不但影响着体系微球的形成和结构,也影响着体系对布洛芬的增溶和负载能力。该药物纳米球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以该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载体材料制备的微球具有较明显的缓释作用。2、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等温滴定微量量热、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圆二色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壳聚糖衍生物Cn-OCMCS(n = 4,6,8)对牛血清蛋白(BSA)构象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动态光散射及负染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衍生物Cn-OCMCS(n = 4,6,8)主要与牛血清蛋白中的色氨酸残基作用,使得色氨酸残基逐渐暴露,导致荧光强度增加,且随着疏水链长的增加,缔合作用也增强。同时,Cn-OCMCS(n = 4,6,8)与牛血清蛋白体系中,Cn-OCMCS(n = 4,6,8)分子的疏水链通过疏水作用与牛血清蛋白的疏水部位相结合,使牛血清蛋白的结构松散,外围的肽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螺旋,从而牛血清蛋白分子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表明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BSA的相互作用既包括结合作用也包含聚合物诱导BSA部分结构改变的过程。3、Cn-OCMCS(n = 4,6,8)/ CTAB体系中囊泡的生成及其稳定性研究研究了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Cn-OCMCS(n = 4,6,8)和传统表面活性剂CTAB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自组装行为。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小角X射线衍射(SAXD)以及紫外光谱和zeta电势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溶液中囊泡的形成、结构及其性质。对于聚合物含量相对较多的Cn-OCMCS(n = 4,6,8)/ CTAB溶液体系能自发聚集形成囊泡,直径约为180 250 nm,分布较均匀。当Cn-OCMCS(n = 4,6,8)疏水链长较长(n = 6,8)有利于体系形成囊泡,并且增强囊泡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该体系中促进囊泡形成的驱动力为强烈的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并且囊泡对时间、温度和盐等环境因素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王红[5](2009)在《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的两性聚电解质,因此具有多种特性。本论文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方法和降解物的抑菌性能,以及影响降解和抑菌作用的相关因素。1.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采用分批分量添加氧化剂H2O2的化学氧化降解法对较高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进行降解,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并研究了降解温度、降解时间、氧化剂添加量及方法等因素对降解作用的影响,以及沉降制粉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为3000的降解物的降解条件是:温度60℃,氧化剂为10mL/次,时间为3.2h;分子量为6000的降解物的降解条件是:温度60℃,氧化剂为5mL/次,时间为1h;分子量为9000的降解物的降解条件是:温度50℃,氧化剂为5mL/次,时间为0.6h。沉降制粉的较佳条件为:降解液体积:95%乙醇体积=1:3,静置40min~50min,再次用95%乙醇洗涤2次,抽滤,烘干温度50℃,时间40min。2.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作用采用体外抑菌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对几类菌种的抑制作用,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量、浓度及pH值对抑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00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0%、0.15%、0.15%、0.15%;6000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5%、0.15%、0.20%、0.15%;9000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20%、0.10%、0.20%、0.20%。pH值为6.5时对四种菌的抑菌效果较好。3.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研究对羧甲基壳聚糖吸湿、保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为3000的羧甲基壳聚糖的保湿性和吸湿性相对较佳。羧甲基壳聚糖对果蔬汁进行保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菌落总数为20个/mL,大肠菌群数量2个/mL。抑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尹爱萍,刘成琪[6](2008)在《丁烷基壳聚糖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1,4-二溴丁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了1,4-二溴丁烷基壳聚糖,并用IR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1],探讨了1,4-二溴丁烷基壳聚糖的稳定性和吸附性。结果表明,烷基化后的壳聚糖性质十分稳定,是一种很好的稳定剂。对Co2+、N i2+的吸附性能基本不变,对Cu2+的吸附性能有所降低。
陆光远[7](2008)在《壳聚糖的羧甲基化交联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若干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聚糖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多种器官。本论文以之前壳聚糖研究为基础,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羧甲基壳聚糖支架材料系统,从降解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几方面在多种器官修复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1)双分子量分布羧甲基壳聚糖支架材料系统的制备和表征。壳聚糖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羧甲基化反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来表征羧甲基壳聚糖(CMC)。之后,中性可溶的CMC由碳二亚胺(EDC)进行交联,通过产物的力学性能优化了反应条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通过调节高、低分子量CMC的用量比,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双分布CMC材料系统。体外降解实验表明,新支架材料大幅提高了降解性能,并在一定范围内可控。(2)双分子量分布CMC材料系统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在壳聚糖和双分布CMC材料上分别培养Neuro-2a细胞来检测材料的神经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新材料上培养的Neuro-2a细胞贴附铺展更完全,诱导后轴突生长更明显。以10 m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为动物模型,在体内进一步评价双分布CMC导管的功能活性和降解性能。术后12周,实验组导管降解明显,组织形态学及形态测量学表明再生轴突通过损伤间隙到达远端,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似。(3)纳米胶原纤维包被的多孔CMC微载体用于软骨损伤修复的初步研究。利用相分离/冷冻置换法成功制备了多孔CMC微载体。在EDC交联过程中将适量的胶原分子锚定到CMC微载体上,然后利用更多胶原分子的自组装将纳米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固定到CMC微载体的表面。扫描电镜和羟脯氨酸分析表明更多的胶原被固定到了预先处理的CMC微载体上。体外兔软骨细胞悬浮培养结果表明细胞在CMC微载体上能够更好的粘附,增殖和保持分化状态。(4)CMC/纳米胶原纤维复合支架修复兔腓骨损伤。模拟骨的结构设计制备了CMC/纳米胶原复合多孔支架,其结构不仅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也利于防止损伤部位纤维组织的长入。在兔腓骨损伤修复模型中检测CMC材料的降解性能和功能活性,结果表明CMC支架降解明显,能够促进骨损伤的修复,在材料中心多孔区域形成成骨中心并进一步钙化,并形成新生毛细血管以满足营养传输的需要;BCMC-2材料降解速率进一步提高,新生骨中有髓样组织出现。
赵连军[8](2005)在《高脱乙酰化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自然界中存在较少的β-甲壳素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原料,采用浓碱、高温、一次脱乙酰工艺制备了脱乙酰度>95%的高脱乙酰化壳聚糖。主要反应条件为:NaOH浓度45%,温度95-100℃,固液比1:20,时间15小时。制备壳低聚糖的常规方法有氧化法、酸解法等,其中氧化法易产生副产物,酸降解法易污染环境。本文将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有机结合,以β-晶态壳聚糖为底物,选择条件温和、操作安全、无污染环境的生物降解法制备了β-晶态壳低聚糖,考察了温度、PH、时间、酶用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5,酶解时间4小时,纤维素酶用量10%。碱、氯乙酸、异丙醇用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原料之间的配比是影响羧甲基β-壳低聚糖收率和取代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碱用量增加对收率的影响是先增后减、对取代度的影响是逐步增加的趋势。氯乙酸用量增加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皆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异丙醇用量增加对收率的影响是先增后减、对取代度的影响是逐步增加的趋势。温度升高对产率的影响是逐步降低、对取代度的影响是先增后减的趋势。反应时间的增加对产率和取代度的影响都是逐步增加的趋势。反应过程的最佳原料比为:NaOH/氯乙酸/β-壳低聚糖=5/5/1,异丙醇的用量需要根据产率和取代度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反应最佳温度为20-30℃,最佳时间为3小时。通过优化工艺可以制备取代度大于1.2的羧甲基壳低聚糖。GPC测试证明,通过纤维素酶降解工艺、羧甲基改性工艺制备的β-羧甲基壳低聚糖,数均分子量1477.9,重均分子量为404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
钟超[9](2004)在《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了两步加碱的新方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并利用等电点沉降法精制CMC。系统地研究了两步加碱法中碱量、氯乙酸用量、丙酮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分别对产物CMC收率、取代度和特性粘度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影响规律及反应的最佳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两步加碱法的5倍和10倍放大实验以及不同分子量原料的两步加碱法实验。另外,为得到直接水溶的产品,对等电点沉降精制后的产物进行了钠盐化实验。最后,从取代度(DS)、粘均分子量、等电点、红外(IR)谱图、差示扫描量热(DSC)谱图等方面对产物CMC进行表征。两步加碱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m(壳聚糖):m(氯乙酸):m(氢氧化钠) = 1:4.8:4.8,温度30℃,时间4h,异丙醇和水用量分别是50mL和22mL。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两步加碱法能较大幅度提高产物的收率和取代度。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产物收率和取代度分别为95.2%和1.32;其5、10倍放大样实验表明,10倍放大样以内,两步加碱法制得产物CMC的收率和取代度重现性较好。与传统精制方法相比,等电点沉降法精制CMC可有效去除杂质,<WP=4>提高产物纯度;同时,所消耗的有机溶剂用量仅是传统精制方法的八分之一;等电点沉降精制产物经钠盐化处理后能完全溶于水,其1%水溶液的pH值为9.15,等电点为5.42,取代度为1.28,粘均分子量为7.529×105,水分为5.6%。对影响产物收率因素的研究表明:碱、氯乙酸、水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CMC收率的关键因素;随碱量、氯乙酸用量、水用量的增加,收率有先增后减的规律;随温度的升高,收率呈下降趋势。对影响产物取代度因素的研究表明:碱、氯乙酸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CMC取代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氢氧化钠加入量的增加,产物CMC取代度有递增的规律,随氯乙酸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产物取代度有先增后减的规律。对影响产物特性粘度因素的研究表明:碱、氯乙酸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CMC特性粘度的关键因素,特性粘度随碱量和氯乙酸用量的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规律;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对产物进行的红外分析和电位滴定结果表明,产物为N,O-羧甲基壳聚糖,且主要是氧位取代。对样品进行的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分析表明,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的亲水性增加,但热稳定性降低;且羧甲基壳聚糖的亲水性能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热稳定性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
傅海舰[10](2004)在《非衍生化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了制备非衍生化、低脱乙酰度、水溶性甲壳素的新工艺,并探讨了水溶性甲壳素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脱乙酰度、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活性、促凝血活性和抗癌活性,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 详细研究了非衍生化手段制备低脱乙酰度水溶性甲壳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溶胀时间、NaOH终浓度和碱化处理时间进行优化,得到三种得率较高、脱乙酰度低的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方法:溶胀24 h,NaOH终浓度为15%,碱化处理96 h,产品脱乙酰度为36.97%;溶胀24 h,NaOH终浓度为12%,碱化处理120 h,产品脱乙酰度为28.36%;溶胀12 h,NaOH终浓度为15%,碱化处理96 h,产品脱乙酰度为35.99%。通过对甲壳素原料进行酸解、超声波和H2O2氧化降解预处理,并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对原有的工艺进行改进,产量提高3倍多,并缩短1/3反应处理时间。 利用红外光谱、1H-NMR和圆二色性谱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备的不同脱乙酰度水溶性甲壳素结构上的差异,乙酰基以及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的多寡是不同样品之间的最大差异,而且其结晶度和立体构型也有差别。 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实验表明,水溶性甲壳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要好于阴性菌,脱乙酰度和分子量对抑菌效果都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的菌种,变化趋势是不同的,但是大分子的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效果总是要好于甲壳素低聚糖和壳寡糖。 水溶性甲壳素的促凝血实验表明,水溶性甲壳素有较好的促凝血活性,而且脱乙酞度低的水溶性甲壳素的活性要好于脱乙酞度高的。通过对其凝血机理的研究发现,水溶性甲壳素的促凝血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影响凝血酶活性而实现的,并且水溶性甲壳素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也有促进作用。 水溶性甲壳素的抗癌细胞实验表明,水溶性甲壳素具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水溶性甲壳素能引起肺癌肿瘤细胞A549的凋亡。
二、O-羧甲基壳聚糖在防止成品大豆酱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羧甲基壳聚糖在防止成品大豆酱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羧甲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涂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纸基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 |
1.1.1 纸基包装材料 |
1.1.2 阻隔性能 |
1.2 纸张防油的机理及赋予方法 |
1.2.1 防油机理 |
1.2.2 纸张防油的研究进展 |
1.2.3 羧甲基壳聚糖 |
1.3 阻隔性能测试方法 |
1.3.1 阻湿性能 |
1.3.2 阻氧性能 |
1.3.3 防油性能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性质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外光谱分析 |
2.2.2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
2.2.3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 pH 的测定 |
2.2.4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静态表观粘度的测定 |
2.2.5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 pH 调节及表观粘度测定 |
2.2.6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流变性能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羧甲基壳聚糖红外分析 |
2.3.2 浓度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3 浓度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 pH 的影响 |
2.3.4 pH 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5 温度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6 剪切速率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7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动态流变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羧甲基壳聚糖应用于涂布的研究 |
3.1 主要实验原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羧甲基壳聚糖的配制 |
3.2.2 涂布 |
3.2.3 纸样处理 |
3.2.4 纸张透气度的测定 |
3.2.5 纸张抗张强度的测定 |
3.2.6 纸张撕裂度的测定 |
3.2.7 纸张白度、透明度和色度的测定 |
3.2.8 纸张光泽度的测定 |
3.2.9 纸张吸水性的测定 |
3.2.10 纸张动态渗透分析 |
3.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表面结构的影响 |
3.3.2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机械强度的影响 |
3.3.3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4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纸张阻隔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溶液配制 |
4.2.2 涂布 |
4.2.3 耐热油渗透测试 |
4.2.4 接触角分析 |
4.2.5 透湿性能测试 |
4.2.6 透氧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APPI Kit Test 防油测试 |
4.3.2 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耐热油渗透性能的影响 |
4.3.3 接触角的动态变化 |
4.3.4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阻湿性能的影响 |
4.3.5 羧甲基壳聚糖涂布对纸张阻氧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与特色 |
本论文的不足及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2)壳聚糖及其复配物对几种重要园艺作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1.1 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
1.1.1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 |
1.1.2 壳聚糖的性质 |
1.1.2.1 壳聚糖的溶解性 |
1.1.2.2 壳聚糖的降解 |
1.1.2.3 壳聚糖的抑菌性 |
1.1.2.4 壳聚糖的安全性 |
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2.1 壳聚糖的烷基化 |
1.2.2 壳聚糖羧基化 |
1.2.3 壳聚糖席夫碱 |
1.2.4 壳聚糖的接枝反应 |
1.2.5 壳聚糖的交联 |
1.3 壳聚糖复合物用途研究 |
1.4 几种重要园艺作物病害 |
1.4.1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 |
1.4.1.1 主要寄主简介 |
1.4.1.2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Poinsettia Bacterial Leaf Spot) |
1.4.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
1.4.2.1 主要寄主简介 |
1.4.2.2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Melon) |
1.4.3 杏细菌性果腐病 |
1.4.3.1 主要寄主简介 |
1.4.3.2 杏细菌性果腐病(Bacterial Fruit Rot of Apricot) |
第二章 壳聚糖抑一品红叶斑病菌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壳聚糖溶液制备 |
2.1.2 供试菌株 |
2.1.3 培养基 |
2.1.4 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抑菌活性测试 |
2.2.2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2.2.3 生物膜形成 |
2.2.4 扫描电镜 |
2.2.5 透射电镜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量和脱乙酰度 |
2.3.2 壳聚糖抑菌活力 |
2.3.3 细胞膜的完整性 |
2.3.4 生物膜形成 |
2.3.5 扫描电镜 |
2.3.6 透射电镜 |
2.4 结论 |
第三章 壳聚糖与其他抑菌剂联合抑西瓜果斑病菌能力测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抑菌处理 |
3.2.2 菌落计数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抑杏果腐菌能力测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 |
4.2.2 红外光谱测定 |
4.2.3 不同温度处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 |
4.2.4 不同pH处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 |
4.2.5 不同处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抑菌能力测试 |
4.2.6 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 |
4.3.2 不同处理对戊一二醛交联壳聚糖抑菌效果的影响 |
4.3.3 不同时间抑菌圈大小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甲壳素及其性质 |
2 壳聚糖及其性质 |
3 壳寡糖及其性质 |
4 壳聚糖的衍生化及主要衍生物的性质 |
4.1 羧甲基化壳聚糖 |
4.1.1 CMC的制备 |
4.1.2 CMC的应用价值 |
4.2 羟基化壳聚糖 |
4.3 季铵化壳聚糖 |
4.4 壳聚糖的其他改性研究 |
5 生物材料及其相容性评价 |
第二章 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研究 |
1 材料及仪器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原料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2.2 N-CMC的制备及纯化 |
2.3 N-CMC的红外光谱表征 |
2.4 N-CMC的羧化度测定 |
2.5 N-CMC和CTS的水份测定 |
2.6 N-CMC和CTS的灰分测定 |
2.7 N-CMC和CTS的旋转黏度测定 |
2.8 N-CMC和CTS的黏均分子量测定 |
2.9 N-CMC的等电点测定 |
2.10 N-CMC的吸湿保湿性测定 |
2.11 N-CMC的X-RAY衍射表征 |
2.1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TS的脱乙酰度的测定 |
3.2 N-CMC的制备 |
3.3 N-CMC的理化性质 |
3.3.1 取代位置的表征 |
3.3.2 N-CMC羧化度的测定 |
3.3.3 N-CMC水分、灰分、旋转粘度、黏均分子量、等电点的测定 |
3.3.4 N-CMC的吸湿保湿性 |
3.3.5 N-CMC的X-RAY衍射表征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羧甲基壳聚糖的生物学性质研究 |
1 材料及仪器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部分 |
2.1 细胞毒性试验 |
2.1.1 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的复苏与冻存 |
2.1.2 N-CMC细胞毒性评价试验 |
2.2 溶血试验 |
2.3 凝血试验 |
2.4 体内相容性实验 |
2.4.1 样品的无菌无热原处理 |
2.4.2 热原检测 |
2.4.3 N-CMC的组织相容性及体内降解性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3.1.1 细胞形态观察 |
3.1.2 细胞毒性评价 |
3.2 溶血试验 |
3.3 凝血试验 |
3.4 N-CMC除热原后内毒素检测 |
3.5 胶体溶液的组织相容性 |
3.6 膜片的组织相容性 |
3.7 植入膜片的降解性 |
4 本章小结 |
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基础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 |
1.1.1 胶束 |
1.1.2 囊泡 |
1.1.2.1 囊泡的形成 |
1.1.2.2 单组分囊泡的形成 |
1.1.2.3 双组分囊泡的形成 |
1.1.2.4 囊泡的应用 |
1.1.2.5 囊泡的稳定性 |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2.1 壳聚糖的制备 |
1.2.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2.3 壳聚糖衍生物结构与性质 |
1.2.3.1 取代基团特性 |
1.2.3.2 取代程度 |
1.2.3.3 取代位置 |
1.2.3.4 取代分布 |
1.2.3.5 聚合度及其分布 |
1.2.4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2.4.1 农业上的应用 |
1.2.4.2 医学上的应用 |
1.2.4.3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1.2.4.4 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 |
1.2.4.5 环保方面的应用 |
1.2.4.6 其他领域 |
1.3 布洛芬简介以及药物释放 |
1.4 血清蛋白的结构和应用 |
1.4.1 血清蛋白简介 |
1.4.2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
1.4.2.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1.4.2.2 血清白蛋白的性质 |
1.4.3 血清白蛋白在生命中的重要功能 |
1.4.3.1 营养作用 |
1.4.3.2 血液缓冲剂 |
1.4.3.3 维持内环境稳定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 |
2.2.2.2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2.2.3 元素分析 |
2.2.2.4 ~1H NMR 和~(13)C NMR 的测定 |
2.2.2.5 DSC 和TG 的测定 |
2.2.2.6 电导率的测定 |
2.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2.8 荧光探针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
2.2.2.9 流体力学半径的测定 |
2.2.2.10 布洛芬工作曲线的确定 |
2.2.2.11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2.12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体外释放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壳聚糖衍生物热稳定性的研究 |
2.3.3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胶束化行为 |
2.3.4 pH 对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胶束化行为的影响 |
2.3.5 盐对C_n-OCMCS(n = 4,6,8)聚集体形成及形貌的影响 |
2.3.6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在药物释放应用方面的初步研究 |
2.3.6.1 C_n-OCMCS(n = 4,6,8)的载药性能的研究 |
2.3.6.2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的形貌的研究 |
2.3.6.3 Ibu 在C_n-OCMCS(n = 4,6,8)聚集体中释放性质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2.2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2.3 圆二色光谱测定 |
3.2.2.4 等温滴定微量热(ITC)的测定 |
3.2.2.5 流体力学半径的测定 |
3.2.2.6 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 |
3.2.2.7 荧光探针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_n-OCMCS(n = 4,6,8)对BSA 荧光光谱的影响 |
3.3.1.1 蛋白质的内源荧光 |
3.3.1.2 蛋白质的同步荧光 |
3.3.2 微极性 |
3.3.3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对BSA 圆二色谱的影响 |
3.4 壳聚糖衍生物对BSA 形貌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壳聚糖衍生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囊泡的生成及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负染-透射电镜 |
4.2.2.2 冷冻蚀刻电镜照片 |
4.2.2.3 动态光散射测定 |
4.2.2.4 微量热测定 |
4.2.2.5 小角X 射线衍射测定 |
4.2.2.6 紫外-可见吸光度测定 |
4.2.2.7 Zeta 电势测定 |
4.2.2.8 微极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_6-OCMCS / CTAB 混合体系囊泡的生成 |
4.3.2 疏水链长对C_n-OCMCS(n = 4,6,8)/ CTAB 混合体系中囊泡生成的影响 |
4.3.3 C_n-OCMCS(n = 4,6,8)/ CTAB 体系囊泡膜的分子排列分析 |
4.3.4 C_n-OCMCS(n = 4,6,8)/ CTAB 混合体系囊泡稳定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
1.1.1 甲壳素 |
1.1.2 壳聚糖 |
1.1.3 羧甲基壳聚糖 |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降解制备方法 |
1.2.1 化学降解 |
1.2.1.1 酸降解 |
1.2.1.2 氧化降解 |
1.2.2 酶降解 |
1.2.3 物理降解 |
1.2.3.1 超声波降解 |
1.2.3.2 γ射线辐照技术 |
1.2.3.3 微波场降解 |
1.2.4 联合降解法 |
1.3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性能的研究 |
1.4.1 分子量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1.4.2 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1.4.3 pH值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反应 |
2.2.2 试验条件 |
2.2.3 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物粉末的制备 |
2.2.4 粘度的测试及粘均分子量的求取 |
2.2.4.1 粘度的测试原理 |
2.2.4.2 粘度的测试方法 |
2.2.4.3 粘均分子量的求取 |
2.3 试验结果 |
2.3.1 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反应 |
2.3.2 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物粉末的制备 |
2.3.3 氧化剂添加量、温度及时间对降解的影响 |
2.3.3.1 氧化剂添加量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3.3.2 温度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3.3.3 时间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氧化法降解羧甲基壳聚糖的机理 |
2.4.2 影响降解产物的沉降、洗脱以及固体粉末制备的因素 |
2.4.3 氧化剂用量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4.4 温度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4.5 时间对羧甲基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第三章 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原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药品 |
3.1.4 供试菌株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株的活化 |
3.2.2 制备平板 |
3.2.3 菌悬液的制备 |
3.2.4 抑菌活性的测定 |
3.2.5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3.2.6 不同条件对羧甲基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3.2.6.1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pH值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3.2.6.2 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量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3.2.6.3 羧甲基壳聚糖浓度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3.3 试验结果 |
3.3.1 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 |
3.3.2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3.3.3 不同条件对羧甲基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3.3.3.1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pH值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3.3.3.2 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量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3.3.3.3 羧甲基壳聚糖浓度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羧甲基壳聚糖对细菌的抑菌作用 |
3.4.2 羧甲基壳聚糖对真菌的抑菌作用 |
第四章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研究 |
4.1 试验部分 |
4.1.1 试验原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药品 |
4.2 试验方法 |
4.2.1 吸湿性能测定 |
4.2.2 保湿性能测定 |
4.2.3 复合果蔬汁抑菌应用试验 |
4.3 试验结果 |
4.3.1 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
4.3.2 复合果蔬汁抑菌应用试验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 |
5.2 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
5.3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丁烷基壳聚糖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反应原理[3- 4] |
1.3 丁烷基壳聚糖的合成 |
1.4 壳聚糖和1, 4二溴丁烷基壳聚糖吸附性能比较[5-6]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丁烷基壳聚糖的合成 |
2.2 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 1, 4-二溴丁烷基壳聚糖的X-衍射谱图 |
2.4 1, 4-二溴丁烷基壳聚糖溶解性测试 |
2.5 吸附性能的测试 (见附表) |
3 结论 |
(7)壳聚糖的羧甲基化交联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若干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 |
1.1.1 组织工程概述 |
1.1.2 生物材料的分类 |
1.2 壳聚糖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 |
1.2.1 壳聚糖概述 |
1.2.2 壳聚糖作为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 |
1.3 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参数 |
1.3.2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双分子量分布CMC 材料系统的制备和表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设备 |
2.1.2 CMC 的制备 |
2.1.3 CMC 膜的制备 |
2.1.4 红外光谱分析 |
2.1.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2.1.6 X 射线衍射检测 |
2.1.7 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貌 |
2.1.8 壳聚糖膜和交联CMC 膜的制备 |
2.1.9 多孔壳聚糖支架和交联CMC 支架的制备 |
2.1.10 溶胀系数测定 |
2.1.11 接触角的测定 |
2.1.12 力学性能的测定 |
2.1.13 体外降解实验 |
2.2 实验结果 |
2.2.1 CMC 的表征 |
2.2.2 交联CMC 的表征 |
2.2.3 体外降解性能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双分布CMC 导管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
3.1 材料、设备、细胞培养 |
3.1.1 材料与设备 |
3.1.2 Neuro-2a 细胞培养 |
3.2 实验方法 |
3.2.1 壳聚糖导管的制备 |
3.2.2 CMC 导管的制备 |
3.2.3 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貌 |
3.2.4 细胞培养用CMC 膜的制备 |
3.2.5 溶胀性能测定 |
3.2.6 导管管壁渗透性测定 |
3.2.7 力学性能测定 |
3.2.8 Neuro-2a 细胞体外培养 |
3.2.9 CMC 神经导管的体内功能评价 |
3.3 实验结果 |
3.3.1 体外神经生物相容性研究 |
3.3.2 导管形貌观察 |
3.3.3 溶胀性能测定 |
3.3.4 导管管壁渗透性测定 |
3.3.5 力学性质测定 |
3.3.6 CMC 神经修复导管的体内功能评价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纳米胶原纤维包被的CMC 微载体用于软骨损伤修复 |
4.1 材料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多孔CMC 微载体的制备 |
4.2.2 在微载体表面固定纳米胶原纤维网络 |
4.2.3 微载体的表征 |
4.2.4 微载体培养兔软骨细胞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多孔CMC 微载体的表征 |
4.3.2 固定纳米胶原纤维网络 |
4.3.3 软骨细胞/微载体体外培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双分布CMC 支架在兔腓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2 支架的制备 |
5.1.3 在多孔中心区域固定纳米胶原网络 |
5.1.4 扫描电镜和孔径分布 |
5.1.5 溶胀系数测定 |
5.1.6 力学性能测定 |
5.1.7 兔腓骨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动物分组 |
5.1.8 大体观察 |
5.1.9 硬组织切片及四环素荧光观察 |
5.1.10 Von Kossa 银染色 |
5.1.11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5.1.12 组织形态测量学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支架的形貌观察及孔径分布的测量 |
5.2.2 力学性能测定 |
5.2.3 体内实验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高脱乙酰化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壳聚糖的晶态 |
1.3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4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制备 |
2.1 β-晶态甲壳素的制备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反应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 |
2.1.4 小结 |
2.3 高脱乙酰化β-壳聚糖的制备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分析方法 |
(1) 脱乙酰度(DAC)的测定 |
(2) 表观粘度的测定 |
(3)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3.3 反应条件对脱乙酰度(DAC)的影响 |
2.3.4 β-壳聚糖的表征 |
2.4 β-壳低聚糖的生物法制备 |
2.4.1 酶对壳聚糖的降解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1) 温度对酶降解效果的影响 |
(2) 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 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 酶用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4 小结 |
2.5 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制备 |
2.5.1 反应原理 |
2.5.2 实验方法 |
2.5.3 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1) 氢氧化钠用量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2) 氯乙酸用量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3) 异丙醇用量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4) 反应温度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5) 反应时间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6) 碱、氯乙酸对β-壳低聚糖的比例对收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
(7) 小结 |
2.5.4 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表征 |
(1)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产物分子量 |
(2) 红外光谱(IR)对产物的表征 |
(3) ~(13)C NMR对产物的表征 |
第三章 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应用 |
3.1 羧甲基β-壳低聚糖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
3.1.1 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羧甲基β-壳低聚糖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 |
3.2.1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2.1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2.2 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2.3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3 羧甲基壳聚糖结构与性质 |
1.3.1 取代基团特性 |
1.3.2 取代程度 |
1.3.3 取代位置 |
1.3.4 取代分布 |
1.3.5 聚合度及其分布 |
1.4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4.1 农业上的应用 |
1.4.2 医学上的应用 |
1.4.3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1.4.4 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 |
1.4.5 环保方面的应用 |
1.4.6 其他用途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壳聚糖参数的测定 |
1 ) 粘度的测定 |
2 ) 分子量的测定 |
3 ) 原料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4 ) 原料壳聚糖水分的测定 |
2.2.2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 |
2.2.3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 ) 反应原理 |
2 ) 两步加碱法 |
2.2.4 羧甲基壳聚糖的精制 |
2.2.5 两步加碱法放大实验 |
2.2.6 羧甲基壳聚糖的钠盐化 |
2.3 产物CMC的表征及测试 |
2.3.1 产物的红外表征 |
2.3.2 产物的DSC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测试 |
2.3.4 收率 |
2.3.5 取代度的测定 |
2.3.6 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 |
2.3.7 特性粘度的测定 |
2.3.8 分子量的测定 |
2.3.9 等电点的测定 |
1)精制时溶液等电点的测定 |
2)产物CMC等电点的测定 |
2.3.10 水分的测定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料壳聚糖的水分、分子量和脱乙酰度 |
3.1.1 原料的水分 |
3.1.2 原料的分子量 |
3.1.3 原料的脱乙酰度 |
3.2 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法制备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 |
3.3 两步加碱法和等电点沉降精制法 |
3.3.1 两步加碱法 |
3.3.2 等电点沉降精制法 |
1)水用量的确定 |
2)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
3.4 反应条件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1 碱用量对CMC收率的影响 |
3.4.2 氯乙酸用量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3 碱/氯乙酸与原料的质量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3.4.4 异丙醇用量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5 水用量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6 反应温度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7 反应时间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4.8 小结 |
3.5 反应条件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 |
3.5.1 碱用量对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2 氯乙酸用量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3 异丙醇用量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4 水用量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5 反应温度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6 反应时间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5.7 小结 |
3.6 反应条件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1 碱用量对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2 氯乙酸用量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3 异丙醇用量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4 水用量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5 反应温度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6 反应时间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6.7 小结 |
3.7 壳聚糖原料分子量对产物CMC的影响 |
3.7.1 原料分子量对产物CMC收率的影响 |
3.7.2 原料分子量对产物CMC取代度的影响 |
3.7.3 原料分子量对产物CMC特性粘度的影响 |
3.8 产物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 |
3.8.1 产物CMC取代度和游离氨基含量 |
3.8.2 产物CMC的等电点 |
3.8.3 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3.8.4 产物CMC的DSC |
3.9 两步加碱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放大实验 |
3.10 羧甲基壳聚糖的钠盐化 |
3.10.1 碱用量的影响 |
3.10.2 水用量的影响 |
3.10.3 碱液浓度的验证 |
3.10.4 羧甲基壳聚糖钠盐及其性质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非衍生化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非衍生化、低脱乙酰度、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 |
文献综述 |
1 甲壳素的结构特征 |
2 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 |
2.1 半脱乙酰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 |
2.2 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2.3 甲壳素低聚糖和壳寡糖的制备 |
3 应用 |
第一节 水溶性低脱乙酰度甲壳素制备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碱化甲壳素的制备 |
2.2 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aoH终浓度对水溶性甲壳素制备的影响 |
3.2 碱化甲壳素溶胀时间对水溶性甲壳素制备的影响 |
3.3 碱化时间对样品脱乙酰度的影响 |
3.4 甲壳素原料对水溶性甲壳素制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节 水溶性甲壳素制备工艺条件的改进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酸解预处理 |
2.2 超声波预处理 |
2.3 H_2O_2氧化降解预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酸解预处理 |
3.2 超声波预处理 |
3.3 H_2O_2氧化降解预处理 |
3.4 三种预处理方法制备产品的脱乙酰度和分子量比较 |
4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水溶性甲壳素的性质测定及谱图分析 |
文献综述 |
1 脱乙酰度的测定 |
1.1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
1.2 电导滴定法 |
1.3 电位滴定法 |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5 红外光谱法 |
1.6 核磁共振(NMR)法 |
2 分子量的测定 |
2.1 粘度法 |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一节 水溶性甲壳素脱乙酰度的测定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电导滴定法 |
2.2 电位滴定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电导滴定曲线分析 |
4.2 电位滴定曲线及其一阶微商曲线分析 |
4.3 溶剂的选择 |
4.4 滴定剂的选择 |
5 结论 |
第二节 利用HPLC测定水溶性甲壳素的分子量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 样品分子量的测定,数均、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系数的计算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氨基葡聚糖标准品及样品的色谱图 |
3.2 标准曲线的计算 |
3.3 样品测定结果 |
第三节 水溶性甲壳素含量的测定 |
1 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曲线的制定 |
2.2 样品的水解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3.2 间苯二酚浓度的确定 |
3.3 不同水解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
3.4 显色稳定性实验 |
3.5 不同脱乙酰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四节 水溶性甲壳素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圆二色性谱的分析 |
1 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红外样品预处理及测试条件 |
2.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
2.3 圆二色性谱(CD)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 ~1H-NMR谱图分析 |
3.3 CD谱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水溶性甲壳素生物活性研究 |
文献综述 |
1 抗菌生物活性 |
1.1 壳聚糖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
1.2 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
1.3 壳聚糖抗菌机理研究进展 |
1.4 壳聚糖抗菌剂的应用 |
2 促凝血生物活性 |
3 壳聚糖衍生物抗凝血生物活性 |
第一节 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2 实验方法 |
2.1 培养基 |
2.2 菌种活化 |
2.3 抑菌实验 |
2.4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活性 |
3.2 不同脱乙酰度的水溶性甲壳素的抑菌活性 |
3.3 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的抑菌活性 |
3.4 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甲壳素的MIC |
3.5 不同脱乙酰度的水溶性甲壳素的MIC |
3.6 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的MIC |
4 讨论 |
第二节 水溶性甲壳素的促凝血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浆的制备 |
2.2 血浆复钙时间(RT)的测定 |
2.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 |
2.4 凝血酶原时间(PT)的测定 |
2.5 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 |
2.6 红细胞聚集实验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水溶性甲壳素凝血复钙时间 |
3.2 壳寡糖凝血复钙时间 |
3.3 水溶性甲壳素和壳寡糖APTT、PT、TT比较 |
3.4 红细胞聚集实验 |
4 讨论 |
第三节 水溶性甲壳素抗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四、O-羧甲基壳聚糖在防止成品大豆酱再发酵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羧甲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涂布中的应用研究[D]. 蒋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2]壳聚糖及其复配物对几种重要园艺作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D]. 唐乔梅. 浙江大学, 2012(02)
- [3]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D]. 黄攀.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2)
- [4]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基础性质研究[D]. 范雅珣. 扬州大学, 2009(01)
- [5]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D]. 王红.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4)
- [6]丁烷基壳聚糖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尹爱萍,刘成琪. 中国酿造, 2008(12)
- [7]壳聚糖的羧甲基化交联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若干应用[D]. 陆光远. 清华大学, 2008(08)
- [8]高脱乙酰化羧甲基β-壳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D]. 赵连军. 山东大学, 2005(07)
- [9]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D]. 钟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04(01)
- [10]非衍生化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傅海舰.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