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进程 构筑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社会经济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奚倩[1](2019)在《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文中认为城乡失衡的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条件、经济发展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产业政策脱节、要素流通不顺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居民的价值观与文化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等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学者们纷纷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测度方法与推进策略,而政界则受到西方城市发展观的影响,大多站在城市的角度设计相关政策体制,忽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然而,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最终形成还是要基于中国国情,尤其要着眼于社会基层。鉴于此,论文旨在以全国以及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对2012-2016年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体系,为政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首先,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5和文献归纳的方法,识别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热点,并基于内涵、测度与评价和影响因素的视角进一步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其次,基于对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的角度形成评价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构造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分别采用熵值法和主观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参照主观赋权法的计算结果总结我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此外,本文还借助GeoDa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地理集聚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以计算得出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时间自相关项等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各省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区域内部各省域的增长趋势具有一致性;(2)从空间维度上来看,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的梯次分布规律,且这种分布规律随时间推移愈加明显,表明地理位置优越与否是影响城乡融合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国省域城乡现代化发展迅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和城乡生态差距迟迟得不到缓解是城乡融合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静态上来看,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正集聚效应,且低-低集聚地区的个数远远大于高-高集聚地区的个数,表明目前我国整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高;(2)动态上来看,东部地区高-高集聚效应逐渐加强,西部呈现低-低集聚效应的地区逐渐减少,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可通过适度的政策扶持使部分西部地区率先走上城乡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传统因素来看,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对我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和地区公路密度则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制约作用,因此,地区可通过加强农村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等举措真正实现城市与农村社会的衔接;(2)从时空因素来看,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显着,表明区域当期的城乡融合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示范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本文综合考虑融合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第二,与以往研究多采用直线型方法不同,本文基于各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构建“指数型计分曲线”对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该方法能够科学反映价值水平与指标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保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王亚明[2](2017)在《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而促进农村社会整合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农民阶层分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意味着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既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所证明,也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过程所证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农民也出现了分化,农民分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实现小康目标的直接动力。同时,农民分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也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是转型现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权利观是理解中国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的基础理论,利益关系和利益协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农民分化即基于承包制基础上的利益分化,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由于利益矛盾引发,社会整合关键在于利益整合达到社会利益均衡,农村社会和谐是利益相对均衡的状态。中国农民分化以市场为机制,以职业为基础。按历史进程而言,主要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职业转换与身份制制约性的农民分化,20世纪90年代地区流动性的农民分化,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性的农民分化。农民分化的历史进程是由市场化改革、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多种原因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缓和农村阶层结构变动中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党和政策提出了一些利益调节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承包制、开展多种经营、试行和完善村民自治、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扶贫和城乡统筹等,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起极大作用。在农民分化过程中,东西部表现出很大差异,包括职业、收入和消费差异三个方面。浙江和四川的农民分化具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农民分化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如不同地区农民内部不同群体规模、比例和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在浙江和四川内部是如此,浙江和四川比较也是如此。影响农民分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文化和观念差异、产权制度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差异等方面。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协调发展。农民分化在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大量增加社会财富,普遍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阶层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村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深入研究农村阶层矛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可以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农村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减少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阻力。论文对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社会急剧分化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整合能力下降中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西部农村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以社会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政治参与以及乡村治理和地方政府社会整合作用。为了推进社会整合与协调发展,论文提出了促进农民分化与社会和谐的原则、方法和具体对策。这些原则主要是公平原则、权利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等;方法主要有: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民主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整合的对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夯实农民分化的经济基础;推进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政策要有增有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等。农民分化既是农民个体市场化的行为,也是资本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城乡发展和现代化的全局才能对农民分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农民分化是社会系统变迁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分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密切相关。促进农民分化,解决农民分化中出现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需要有全局视野,也需要不同层级的政府和社会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要实现东西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西部地区探索赶超型战略的决心和路径,同时,包括国家政策和东部生产要素在内的外部资源也是决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吴越菲[3](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芮旸[4](2013)在《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文中指出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空间分异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空间公正与城乡转型压缩是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在国家整体转型与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的背景下推动城乡一体化,逐步消解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的新诉求。为此,本文围绕突出区域差异性、社会公平性、转型整体性、演化动态性的思路,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地区发展定位与方向的不同,因地制宜,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评价体系及发展模式,将既有助于深化对区域分异规律与城乡转型进程的认知,也有益于继承与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亦将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城乡层面的推进有所裨益。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可概括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健康城镇化,投资以及政策制度;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体现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适度城镇化有机构成的内生力机制,以及交通通信技术发展、行政力量推动共同形成的外生力机制;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体现为受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制约的调节机制,城市对农村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并存的作用机制,以及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软件流”运行的实现机制。(2)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区域功能定位、反映社会公正诉求、突出城乡共同转型,均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层级。其中,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20项变量指标和44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具体指标;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19项变量指标和40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农业绩效水平的具体指标;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18项变量指标和49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要素流动状况的具体指标。(3)研究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其中,户县城乡功能协调度、社会公正度均一直保持不断上升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状态正处在磨合阶段,渐趋同步发展;城乡耦合发展度已从1992年的0.2032增至2011年的0.4235,城乡一体化水平正在加速提升,城乡互动融合趋势愈发显着。澄城县城乡功能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社会公正度大体保持不断上升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将一直处于不断磨合与波动响应的状态;城乡耦合发展度依次经历了稳步增加、停滞不前、波动上升和快速提高4个阶段,已从1992年的0.2089增至2011年的0.4491,城乡一体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城乡互动效应明显增强发展,但协调程度变动大。太白县城乡功能协调度、社会公正度均一直保持不断上升趋势,但后者提高极其缓慢;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状态正由低水平协调阶段转向拮抗阶段;城乡耦合发展度仅从2002年的0.1627增至2011年的0.1830,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缓慢,城乡互动效应趋于增强,但协调程度减弱。(4)研究区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剖析及优化路径设计。其中,户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内生动力因子、城乡发展潜势因子、人口转型程度因子与增长有序水平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其它三个的影响程度均不显着;优化路径包括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发展潜势、推动人口转型、实现增长有序。澄城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内生动力因子、城乡生活质量因子、“三农”转型程度因子与结构优化潜力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第二个次之,其它两个的影响程度相对不太显着;优化路径包括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城乡民生指数、推动“三农”同步转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太白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环境质量因子、城乡生活水平因子、城乡关联强度因子与生态产业素质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第二、三次之,最后一个的影响程度相对不太显着。其城乡一体化的优化路径包括:提升城乡关联强度;提升生态产业素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乡生活水平。(5)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全域城市化模式;优化路径为健康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农业产业化、农业都市化、农业信息化“六化”同步推进;实施对策为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空间模式为“多中心+组团化+轴向拓展+圈层扩张+分区管控”的全域城乡网络化、扁平化空间格局。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城乡等值化模式;转型路径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精致农业转型,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城市居民转型并创新农民合作组织,推动传统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村社区转型;空间模式为“中心地体系构建+现代农业梯度推进”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城乡“流”调控模式;调控路径为推动人口、物品、资金、公共资源、技术、信息、观念等要素“流”双向、自由、对称、高效、顺畅、有序、规范、循环流动;调控方式为城乡“流”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优化;空间模式为“生态安全格局+点轴空间系统”的复合城乡发展格局。
兰景力[5](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现存制度的产物,又不断催生制度变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背景、制度演变和制度影响过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发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成功做法。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二元经济制度的推动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拉动下发生的,先后经历了农村改革的起始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与完善阶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其中相关的制度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产业政策和城镇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影响最大。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波动与转移结构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存在波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转移波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波动的现实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制度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波动分析模型,找出波动与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减缓波动的制度设计重点在于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布结构失衡导致的转移结构失衡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短缺”与“过剩”、转移成本上升和转移速度变缓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步伐和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完善,解决好转移结构失衡的问题。再次,设计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第一,在土地制度方面,应重点推进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第二,在户籍制度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办法,设计了采取低门槛,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第三,在就业制度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制度、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和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创新思路;第四,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设计了分层分类实施保障,分步分阶段推进保障和改进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的相关措施;第五,在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方面,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的义务教育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提出了完善流入地政府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供给制度,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科学规划农民工住房供给和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办法。最后,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一,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坚持扩大转移就业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推动有需求的城镇化建设;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就业领域。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重视公共政策创新,应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大中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同步解决好“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问题,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第四,应充分认识政府责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权”与“放权”的关系,进一步重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长效机制建设。本文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为研究视角,以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考察分析了制度因素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影响作用,旨在进一步创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和产业政策、城镇化战略,为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平稳和持续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制度政策保障。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滕星均[6](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刘清芝[7](2007)在《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人口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农村人口结构是农村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依据农村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来划分的农村人口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部比例关系。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将其划分为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农村人口自然结构包括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农村人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村人口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农村人口社会结构主要包括农村人口的教育结构、婚姻结构和家庭结构。可见,农村人口结构是一个广义上的复合系统。20世纪末我国人口基本实现了低生育水平的稳步增长,人口结构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农村人口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结构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该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必须促进农村人口数量的适度、素质的提高与结构的合理化。可见,农村人口结构合理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制订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的基本内容,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人口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科学认识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及时、有效地综合调整农村人口结构,是保证国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在阐述农村人口结构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农村人口结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历史的考察和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借鉴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调整的启示。本研究还根据国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标准和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要求,设计了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目标。基于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提出综合调整农村人口结构的对策。本研究主要内容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探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概念及特征、影响因素,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并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人口可持续发展论、系统论是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理论基础,设计了农村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回顾了自建国以来的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演变历史,从自然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第四部分指出了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结构趋向老化,农村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低,农村居民收入低、差距大,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消费层次偏低,农村劳动人口素质偏低以及农村人口早婚率偏高等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在概括世界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美、日、韩、印四国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状况,总结了美日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第六部分主要是按照国家人口发展规划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设计了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中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第七部分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自然结构调整的对策。包括通过生育政策的长期调整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应对等措施来调整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宣传教育树立新型生育观念,加大对生育行为的综合治理来调整农村人口性别结构;发挥农村人口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的推动作用。第八部分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体制、拓宽农村人口非农产业就业渠道、提高农业人口素质以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增加农村人口的劳务收入、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村人口收入结构的调整;促使农村人口的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市场需求的转化、促进农村人口消费结构的升级以促进农村人口消费结构的调整;减少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制约。第九部分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社会结构调整的对策。包括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以促进农村人口教育结构的调整;转变婚育观念、提倡晚婚晚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农村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的调整;发挥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对人口社会结构的促进作用。第十部分是结论,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
葛晓巍[8](2007)在《市场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及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由此逐步形成了日益细化和清晰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产生了新的农民和农村阶层;其次是实现向城镇的流动,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最终是落户城镇,实现人口迁移和市民化。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较多的劳动力走过了第一步,少数地区走过了第二步,对于第三步,因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往往难以完成,只有极少数融入城市生活主流,实现了真正的市民化,即放弃土地承包权,落户城镇。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么,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在理论上,发展经济学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和乡城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具体状况与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背景有着重大的区别,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阶层分化和农民市民化有极为丰富和深入的研究。不过将农民市民化这一整体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群体进行分析,从职业分化的角度,尝试着回答上述问题,并期望能够探索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劳动力转移道路。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包括第二章。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经典的劳动力流动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然后从五个方面叙述了中外学者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和社会分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我国的劳动力流动依然处于钟摆式的流动;从影响其流动的因素看,主要集中于微观个体的因素,但针对不同的流动主体,所得的结论又不一致。从研究的内容看,现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而停留在农民在农业与非农职业之间的转移方面,而在社会学领域,则主要集中在农民的分化和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生活状况方面,将农民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还较少见。第二部分,是对农民职业流动的一个整体概述,为文中的第三章。在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农民的初职、现职和未来职业的选择情况,考察了农民职业的流向和对农民从事职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农民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的转换工作次数、从事工作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首先进入农民工和雇工行列,经历了一个过渡期后选择第二个非农工作趋于稳定并且此工作的职业声望也较高。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和雇工是农民向高声望职业转移的中转站。总的来看,职业的流动使得农民从事非农职业的结构向合理的“橄榄型”发展。第三部分,针对农民选择非农职业的情况、选择非农职业农民的进一步分化意愿以及已经定居城镇农民的决策这三个阶段的样本的特征、农民进行决策的原因(包括:选择非农职业、回流、在城镇定居)、影响各阶段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包括文章中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四章,研究了农民脱离土地后的非农职业选择的相关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民从事非农职业的主要因素。户籍制度松动前后,农民从事职业的结构、选择非农职业的渠道均有不同。增加收入并涉及到赚钱娶妻和为以后发展积累资金等是农民外出从事非农职业的主要目的。阻碍农民从事非农职业的原因主要为自身的家庭状况,父母和孩子需要照顾在所有因素中最为突出,而城里人歧视外来人并不能阻碍农民外出从事非农职业。第五章对部分人员的回流状况和没有回流的人员是否想在城镇定居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流后选择的职业与回流前从事的职业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回乡投资并不是回流的主体。重新选择经营农业的原因和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因相类似,父母和孩子需要照顾的原因表现较为突出。对定居意愿有显着影响的变量有地区、是否有入伍经历、家庭类型和受教育的年限及年龄。较高年龄段的人员,表现出了强烈的在城镇定居的愿望。这是因为,年龄较长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也具备了在城镇定居条件。第六章,对从事非农职业农民定居城镇的决策进行了讨论。在城镇定居的样本的特征表明,定居者年龄较大,并有一定的资本和社会关系积累,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在对定居影响的因素中,性别、文化水平、在回流前的婚姻状况、社会关系、职业经历和户口等因素的影响表现显着。对于职业经历来说,从事职业为农民工、个体工商劳动者农村管理者和私营企业主在城镇定居的概率较高。从定居城镇样本从事的职业来看,有约1/3的样本都有私营企业。因此,收入高已经不是从事非农职业的农业定居城镇的主要原因,相对应地追求生活上的高标准和获得教育机会,才是从事非农职业农民定居城镇的目标。本章最后还对定居城镇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含义,为第7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指出结论的政策含义。
肖湘雄[9](2007)在《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资难”以农户“出资难”最为突出,尤其是广大西部农户。面对这一难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合理性建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新的建议多是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出资比例方面,或从怎样完善资金管理的运作机制、节约管理成本方面,或从增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税等方面来思考,其共同点都囿于完全货币出资模式。完全货币出资模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拥有相当优势,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步履维艰。本论文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全货币出资模式的局限性,基于西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货币收入低下,但实物经济比较丰富的具体特点,提出西部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重点在于为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理出一个清晰的理论思路与框架,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西部地区有效建立与推广。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即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并说明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最后指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提出基于合意成本、合意收益与合意利润概念的投资分析理论;(2)构建了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的六种基本模式;(3)提出西部农户非货币出资与经济、社会、生态协同旋进新理念;(4)提出西部农产品稳定、高效货币化的单位福利分发型直销路径。第二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理论基础探析本章首先对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基本内涵、非货币出资模式与货币出资模式进行辨析,然后说明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理论基础: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外部性理论;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激励理论、模式理论;医学理论基础:现代医学模式理论;哲学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理论。第三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经验借鉴本章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并对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出资模式进行分析,以便在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时进行经验借鉴。第四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的可行性分析本章对西部非货币出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指出西部农村地区的具体特点与西部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接着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全货币出资模式在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不可行性,然后分析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可行性,最后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政府与西部农户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行为决策。第五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本章首先说明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然后指出西部非货币出资的六种基本模式选择,即土地出资模式、劳务出资模式、农产品出资模式、农村实用型人才智力出资模式、资本集成出资模式以及外援型出资模式。第六章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相关主体及其运行机制本章首先对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然后说明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信息反馈及处理机制。第七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章首先说明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科学依据,然后说明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定,最后指出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第八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案例研究本章对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以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体分析了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农牧民出资模式、陕西省洛川县永乡乡农户出资模式,宁夏彭阳县农户枸杞出资模式,陕西省周至县农户猕猴桃出资模式以及丹麦秸秆发电对西部农户农作物秸秆出资模式的启示。第九章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风险及其防范本章对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风险进行估计,指出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主要有两种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与社会合作关系风险,并进一步提出两种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最后为本论文的结束语。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进行说明,对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政府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本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何念如[10](2006)在《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文中认为城市化或称城镇化(urbanization),其基本内涵即为人口向城市及其郊区集中的过程。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大量产生,这个过程同工业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国家经济基础也由乡村农业转向城市工业。因此城市化也可以认为是由工业化所引起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过程,其生成机制及发展演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在系统考察和总结了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力求客观真实地刻画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一要务。笔者将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本属于独创的中国城市化理论;二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评价;三是受到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启发或者是借鉴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之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有说服力,即西方传统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但笔者的思路不局限于此,还要探讨西方城市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换言之,西方城市化理论为何会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理论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异同点以及隐藏在差别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论文试图解答的问题。“导论”部分对中国和西方城市化理论作了初步的梳理工作,并得出结论:国内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从而将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为1979年至2005年这段历史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内部阶段的划分,即以国家政策调整为依据,1980,1990,2000年成为城市化研究阶段划分的基本时间点,同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城市化研究的侧重点有着相互继承性和时间上的交错性,故阶段划分可模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第三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此外对现有的中国城市化理论给以评价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四个方法论问题。第二章对四个方法论问题一一作出阐释,奠定整部论文的基调和立论基础。通过界定城市化的内涵,提出划分城市化理论的标准。同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确立论文主体部分的行文规范。第三章以1979年吴友仁先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的发表作为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开端,虽然当时的城市化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以费孝通的“小城镇论”为代表的独创性理论已经在激烈地争论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当时城市化研究的主流观点。城市化理论的活跃不仅是因为学术环境的转变,同时也得益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传入。传入之初,学术界以客观引进为主,评论为辅,还不可能很快应用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因而独创性的城市化理论仍占主导地位。第四章在整部论文中所占的篇幅最长,不仅仅因为时间跨度大,单就城市化理论本身来讲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其研究框架已初具雏形。本期城市化理论具有两点突破:一是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包括对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和特点进行归纳和在总结的基础上把中外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从初期的单纯介绍进而拓展到总结和评价,不能不说是理论发展中的一次飞跃。二是随着大量的西方传统理论的引入,开拓了思路,特别是随着理解的深入,中国学者普遍发现西方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和解决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于是他们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即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学者较多地借鉴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讨论城市化相关道路的选择以及拓展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范畴,与上一时期的研究态度相比,这一时期的大量借鉴和中西合璧不亚于一次大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待西方经济理论态度的转变。第五章的城市化理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在原有基础上对城市化实践进行重新思考、动力机制研究全面展开、城市化道路的新思考以及对城市化制度层面的研究。对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城市化自身发展的回顾,而是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出发。有关动力机制的研究明显地带有全面展开的架势,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强调中国城市化的特殊动力相比,这一时期的“共性”研究(基本动力)恰到好处地填补了相关理论体系的空白,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动力机制研究的视角。对于城市化道路的确定,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对原有观点的重复讨论,而是跳出了“城市化道路之争”的框框,开始在借鉴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和联系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都市圈模式。尤其可喜的是,这一时期对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制度层面。第六章作为整部论文的结束语,除了总结前五章的理论框架之外,笔者重新审视了城市化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其实就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关系下面对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政策力试图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者不同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妥协与选择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这与传统的西方城市化理论有着显着的区别。笔者从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力求描述更为精确的动态过程:初期的低成本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随着中国进入非必需品消费的阶段,城市化的投资拉动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城市化的高成本以及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以上理解,论文认为中国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最后,总结全文,对形成的结论进行了概括。
二、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进程 构筑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社会经济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进程 构筑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社会经济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城乡融合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
第二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
第四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五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第一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构造 |
第三节 指标数据的获得、预处理与权重确定 |
第四章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
第一节 熵值法和主观赋权法在评价结果上的异同 |
第二节 中国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 |
第五章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型建立 |
第三节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2)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政策的历程 |
2.1 农村改革进程中农民分化的历程 |
2.1.1 20世纪80年代职业转换与身份制约性的农民分化 |
2.1.2 20世纪90年代地域流动性的农民分化 |
2.1.3 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性的农民分化 |
2.2 农民分化的原因 |
2.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2.2.2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2.2.3 城乡户籍制度的松动 |
2.2.4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发展 |
2.2.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3 农民分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
2.3.1 农村社会结构分布合理化和社会心理现代化 |
2.3.2 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
2.4 党中央促进农村社会整合的过程及政策成效 |
2.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营方针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
2.4.2 权力下放、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 |
2.4.3 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扶贫和城乡统筹 |
3 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差异分析 |
3.1 东西部农民分化呈现不平衡特征 |
3.2 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差异表现 |
3.2.1 职业分化差异 |
3.2.2 农民收入分层差异 |
3.2.3 农村消费分层差异 |
3.3 东西部农民分化差异的具体原因 |
3.3.1 地理环境差异 |
3.3.2 文化和观念差异 |
3.3.3 产权制度差异 |
3.3.4 产业结构差异 |
3.3.5 城镇化水平差异 |
3.3.6 地方政府行为差异 |
3.3.7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差异 |
4 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比较分析 |
4.1 社会结构变动与农村阶层矛盾 |
4.1.1 农村阶层矛盾的发展过程 |
4.1.2 阶层矛盾的不同类型 |
4.1.3 农村社会阶层矛盾的特征 |
4.2 社会结构变动与农村社会问题 |
4.2.1 社会问题的内涵和转型期农村社会问题的类型 |
4.2.2 社会急剧分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
4.2.3 社会整合能力下降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
5 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社会整合比较分析 |
5.1 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 |
5.1.1 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的必要性 |
5.1.2 促进农民利益共享的政策措施 |
5.1.3 浙江、四川两省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
5.2 以社会整合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 |
5.2.1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保障 |
5.2.2 两省户籍制度改革 |
5.2.3 农村医疗保险 |
5.2.4 农民工社会保障 |
5.2.5 劳资纠纷的制度安排 |
5.3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政治参与 |
5.3.1 村民自治缓解了国家与农民的冲突 |
5.3.2 两省村民自治的进程、特征 |
5.3.3 两省村民自治中的政治参与 |
5.3.4 两省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出路 |
5.3.5 农村新型民间组织的出现与作用 |
5.4 乡村治理和基层地方政府的社会整合作用 |
5.4.1 减轻农民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 |
5.4.2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
5.4.3 农村扶贫开发中的政府作用 |
5.4.4 吸纳农村新富阶层和培育农村民间组织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
6 在农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社会整合与和谐 |
6.1 农村社会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
6.1.1 农村社会整合的主要原则 |
6.1.2 农村社会整合的基本方法 |
6.2 农村社会整合的对策 |
6.2.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夯实农民分化的经济基础 |
6.2.2 推进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 |
6.2.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政策要有增有减 |
6.2.4 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 |
6.2.5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
6.2.6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整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6.3 实现东西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 |
6.3.1 继续扶持西部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6.3.2 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促进西部农村地区发展 |
6.3.3 推进制度创新和文化革新,实现西部农村自我发展 |
6.3.4 地方政府合理的职能定位,保障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
(三) 研究意义 |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市民化 |
(三) 选择性市民化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
三、未尽的探索 |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
附录三: 访谈大纲 |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后记 |
(4)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城乡一体化 |
1.2.2 主体功能区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
2.1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
2.2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 |
2.2.1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 |
2.2.2 城乡关联发展评价 |
2.2.3 城乡互动发展评价 |
2.2.4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 |
2.2.5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
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3.1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概述 |
2.3.2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创新 |
2.4 典型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 |
2.4.1 半城市化地区研究 |
2.4.2 粮食主产区研究 |
2.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及评价体系构建 |
3.1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1 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2 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3 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2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1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2.2 指标体系设计内容 |
3.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
3.2.4 评价的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城乡关系演变研判 |
4.1 户县——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1.1 城乡经济关系 |
4.1.2 城乡社会关系 |
4.1.3 城乡空间关系 |
4.2 澄城县——农业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2.1 城乡经济关系 |
4.2.2 城乡社会关系 |
4.2.3 城乡空间关系 |
4.3 太白县——生态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3.1 城乡经济关系 |
4.3.2 城乡社会关系 |
4.3.3 城乡空间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1 户县——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1.1 发展状态评价 |
5.1.2 现实动因剖析 |
5.1.3 优化路径设计 |
5.2 澄城县——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2.1 发展状态评价 |
5.2.2 现实动因剖析 |
5.2.3 优化路径设计 |
5.3 太白县——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3.1 发展状态评价 |
5.3.2 现实动因剖析 |
5.3.3 优化路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 |
6.1 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1.1 基本内涵 |
6.1.2 优化路径 |
6.1.3 实施对策 |
6.1.4 空间模式 |
6.2 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2.1 基本内涵 |
6.2.2 转型路径 |
6.2.3 空间模式 |
6.3 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3.1 基本内涵 |
6.3.2 调控路径 |
6.3.3 调控方式 |
6.3.4 空间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劳动力转移(迁移)理论综述 |
1.3.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综述 |
1.3.3 对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简要评价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制度的涵义 |
1.4.2 政策的涵义 |
1.4.3 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背景 |
2.1 分析的基准:关于"推拉"理论 |
2.2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推动效应 |
2.2.1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
2.2.2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特征 |
2.2.3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效应 |
2.3 市场经济制度的拉动效应 |
2.3.1 市场化的配置作用 |
2.3.2 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
2.3.3 城镇化的吸纳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与制度演变 |
3.1 计划经济主导阶段(1952-1977) |
3.1.1 1949-1957: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阶段 |
3.1.2 1958-196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急剧波动阶段 |
3.1.3 1964-197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停滞阶段 |
3.2 农村经济改革起始阶段(1978-1991) |
3.2.1 1978-198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控制流动阶段 |
3.2.2 1984-1988: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阶段 |
3.2.3 1989-1991:农村富余劳动力逆流阶段 |
3.3 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及完善阶段(1991-1999) |
3.3.1 1991-1996:农村富余劳动力超常转移阶段 |
3.3.2 1997-1999: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阶段 |
3.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2000年以后) |
3.4.1 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
3.4.2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经验分析及国内不同地区转移模式比较 |
4.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
4.1.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 |
4.1.2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
4.1.3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
4.1.4 对中国的启示 |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
4.2.1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特点 |
4.2.2 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教训 |
4.2.3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教训 |
4.2.4 对中国的启示 |
4.3 国内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
4.3.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3 重庆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4 国内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影响 |
5.1 土地制度 |
5.2 户籍制度 |
5.3 就业制度 |
5.4 公共品供给制度 |
5.4.1 义务教育制度 |
5.4.2 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制度 |
5.4.3 城市住房制度 |
5.5 社会保障制度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波动与制度变迁 |
6.1 波动的影响效应 |
6.1.1 劳动力转移增速波动的影响效应 |
6.1.2 劳动力转移减速波动的影响效应 |
6.2 波动的周期性观测 |
6.2.1 波动的周期性特征 |
6.2.2 波动的影响因素 |
6.3 波动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 |
6.4 波动规律与制度设计 |
6.4.1 波动模型的建立 |
6.4.2 波动规律的讨论 |
6.4.3 波动的均衡转移区间 |
6.4.4 减缓波动的制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失衡与政策完善 |
7.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失衡 |
7.1.1 产业分布结构问题 |
7.1.2 行业分布结构问题 |
7.1.3 地区分布结构问题 |
7.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失衡的影响 |
7.2.1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与"过剩"并存 |
7.2.2 农村劳动力流向区域集中致转移成本增加 |
7.2.3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 |
7.3 解决结构失衡的相关政策完善 |
7.3.1 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
7.3.2 完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政策 |
7.3.3 完善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完善 |
8.1 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 |
8.1.1 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8.1.2 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8.1.3 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
8.2 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 |
8.2.1 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新政 |
8.2.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创新 |
8.2.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创新 |
8.3 就业制度改革与完善 |
8.3.1 应对新情况的制度完善 |
8.3.2 市场条件下的政府就业服务制度完善 |
8.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 |
8.4.1 问题症结 |
8.4.2 制度完善路径 |
8.4.3 制度完善措施 |
8.5 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完善 |
8.5.1 义务教育制度完善 |
8.5.2 公共住房制度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与对策建议 |
9.1 产业政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供求趋势分析 |
9.1.3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坚持扩大转移就业增长 |
9.2 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2.1 城镇化应是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创新 |
9.2.2 城镇化战略方向应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9.2.3 城镇化发展模式应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9.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3.1 相互影响分析 |
9.3.2 路径选择 |
9.3.3 政策建议 |
9.4 政府责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4.1 政府责任与市场配置的边界 |
9.4.2 政府责任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
9.4.3 政策建议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市场机制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
4.2.1 现实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人口结构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农村人口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农村人口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农村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 |
2.1.3 农村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 |
2.2 农村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 |
2.2.1 农村人口结构度量指标的选择依据 |
2.2.2 农村人口结构度量指标的基本框架 |
2.3 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 |
2.3.1 农村人口自然结构对人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基础性影响 |
2.3.2 农村人口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人口自然结构的双重性影响 |
2.4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2.4.1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
2.4.2 农村人口结构调整综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2.5 研究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理论基础 |
2.5.1 科学发展观 |
2.5.2 人口可持续发展论 |
2.5.3 系统论 |
3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变动的历史考察(1949年—2000年) |
3.1.1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口结构变动(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结构变动(1978—2000) |
3.2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2001—2005) |
3.2.1 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动 |
3.2.2 农村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动 |
3.2.3 农村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动 |
4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婚姻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化及其原因 |
4.1.2 农村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及其原因 |
4.1.3 农村人口早婚率偏高及其原因 |
4.2 农村人口就业结构、教育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
4.2.1 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低及其原因 |
4.2.2 农村劳动人口素质偏低及其原因 |
4.3 农村人口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
4.3.1 农村居民收入低、差距大及其原因 |
4.3.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消费层次偏低及其原因 |
5 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5.1 世界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 |
5.2 美、日、韩、印四国人口规模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 |
5.2.1 美、日、韩、印四国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状况 |
5.2.2 美日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 |
5.3 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原则与目标 |
6.1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基本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
6.1.3 循序渐进的原则 |
6.1.4 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 |
6.2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目标选择 |
6.2.1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中近期目标 |
6.2.2 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的远期目标 |
7 我国农村人口自然结构调整的对策 |
7.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 |
7.1.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长期调整 |
7.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
7.2 农村人口性别结构的调整 |
7.2.1 宣传教育,树立新型生育观念 |
7.2.2 加大对生育行为的综合治理 |
7.3 发挥农村人口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自然结构的推动作用 |
7.3.1 发挥人口经济结构对自然结构的推动作用 |
7.3.2 发挥农村人口社会结构对自然结构的推动作用 |
8 我国农村人口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
8.1 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 |
8.1.1 取消现行的二元就业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体制 |
8.1.2 拓宽农村人口非农产业就业渠道 |
8.1.3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 |
8.2 农村人口收入结构的调整 |
8.2.1 提高农业比较收益 |
8.2.2 增加农村人口的劳务收入 |
8.2.3 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 |
8.3 农村人口消费结构的调整 |
8.3.1 促使农村人口的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市场需求的转化 |
8.3.2 促进农村人口消费结构的升级 |
8.4 缩小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对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 |
8.4.1 缩小农村人口自然结构对人口经济结构的负面效应 |
8.4.2 缩小农村人口社会结构对人口经济结构的负面效应 |
9 我国农村人口社会结构调整的对策 |
9.1 农村人口教育结构的调整 |
9.1.1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
9.1.2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
9.2 农村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的调整 |
9.2.1 转变婚育观念,提倡晚婚晚育 |
9.2.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9.3 发挥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对人口社会结构的促进作用 |
9.3.1 发挥农村人口自然结构对人口社会结构的促进作用 |
9.3.2 发挥农村人口经济结构对人口社会结构的促进作用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市场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及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整体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整体设计 |
1.6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6.1 理论基础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研究的创新 |
1.7.2 研究的不足 |
2 研究综述 |
2.1 经典理论回顾 |
2.1.1 发展经济学的传统模型 |
2.1.2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 |
2.1.3 其他模型 |
2.1.4 社会分层理论概述 |
2.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2.2.1 流动劳动力的人口特征研究 |
2.2.2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研究 |
2.2.3 户籍制度对农民流动的影响研究 |
2.2.4 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研究 |
2.2.5 流动人口的边缘化研究 |
2.2.6 农民分化和市民化研究 |
2.3 总结 |
3 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及流动 |
3.1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现状 |
3.1.1 农民非农化 |
3.1.2 农民的职业分化 |
3.1.3 小结 |
3.2 农民非农职业的选择及期望 |
3.2.1 样本概述 |
3.2.2 职业及职业声望排序 |
3.2.3 农民的职业流动 |
3.2.4 青年农民的职业选择和期望 |
3.3 流动前后职业结构的变化 |
3.4 农民从业的稳定性和工作变动 |
3.4.1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 |
3.4.2 从事非农职业农民转换工作的次数 |
3.4.3 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工作变动 |
3.4.4 进入非农领域农民的工作稳定性分析 |
3.4.5 小结 |
3.5 职业之间差异的认同 |
3.5.1 按序次选择的统计分析 |
3.5.2 多响应变量分析 |
3.6 总结 |
4 农民的非农职业选择 |
4.1 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样本描述 |
4.1.1 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人口特征描述 |
4.1.2 从事非农职业的类型及就业渠道 |
4.2 影响农民选择非农职业的因素 |
4.2.1 研究假设及其解释 |
4.2.2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
4.2.3 模型的选择及介绍 |
4.2.4 分析结果 |
4.2.5 小结 |
4.3 选择非农职业及从事农业的原因 |
4.3.1 选择非农职业的原因 |
4.3.2 一直从事农业的原因 |
4.4 一直从事农业者选择非农职业的意愿 |
4.4.1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4.4.2 样本的特征描述 |
4.4.3 模型的选择及介绍 |
4.4.4 小结 |
4.5 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生活状况 |
4.5.1 非农职业从业者的收入状况 |
4.5.2 非农职业从业者的住房状况 |
4.5.3 非农职业从业者的保险状况 |
4.5.4 非农职业从业者定居城镇的困难 |
4.6 总结 |
5 农民的回流及定居城镇的意愿 |
5.1 农民的回流分析 |
5.1.1 样本的选择 |
5.1.2 回流样本的特征 |
5.1.3 回流前后的职业及职业结构的变化 |
5.1.4 影响非农职业从业者回流的因素 |
5.1.5 回流农业的原因探析 |
5.1.6 回流前后职业的相关分析 |
5.1.7 小结 |
5.2 非农职业从业者定居城镇的意愿分析 |
5.2.1 样本的选择及解释 |
5.2.2 样本的特征描述 |
5.2.3 影响非农职业从业者定居城镇意愿的因素 |
5.2.4 未定居城镇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家庭情况 |
5.3 总结 |
6 非农职业农民的定居决策和社会融入 |
6.1 非农职业农民定居城镇的决策 |
6.1.1 定居城镇农民的样本选择及特征描述 |
6.1.2 影响非农职业从业者定居城镇的因素 |
6.1.3 定居城镇的原因分析 |
6.1.4 定居城镇的困难 |
6.1.5 定居城镇后家乡的资源处理 |
6.2 非农职业农民的社会融入 |
6.2.1 社会融入的过程 |
6.2.2 阻碍非农职业从业者社会融入的原因分析 |
6.2.3 市民对非农职业从业者的认同 |
6.3 总结 |
7 结论及政策含义 |
7.1 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概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理论基础探析 |
2.1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基本内涵 |
2.2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与货币出资模式辨析 |
2.2.1 相同点 |
2.2.2 不同点 |
2.3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3.1 投资理论 |
2.3.2 比较优势理论 |
2.3.3 外部性理论 |
2.4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
2.4.1 管理激励理论 |
2.4.2 模式理论 |
2.5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医学理论基础:现代医学模式理论 |
2.6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经验借鉴 |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3.2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资模式与经验借鉴 |
3.3 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资模式与经验借鉴 |
3.4 市场经济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资模式与经验借鉴 |
第四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的可行性分析 |
4.1 西部农村地区的具体特点 |
4.2 西部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
4.2.1 经济学视域:西部农户客观出资能力 |
4.2.2 管理学视域:西部农户主观出资意愿 |
4.3 西部完全货币出资在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不可行性分析 |
4.3.1 西部农户客观出资能力的不可行性分析 |
4.3.2 西部农户主观出资意愿的不可行性分析 |
4.4 西部非货币出资在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可行性分析 |
4.4.1 西部农户客观出资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
4.4.2 西部农户主观出资意愿的可行性分析 |
4.5 基于博弈分析的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资行为 |
4.5.1 静态博弈分析 |
4.5.2 动态博弈分析 |
第五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 |
5.1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西部非货币出资的基本模式选择 |
5.2.1 西部农户土地出资模式 |
5.2.2 西部农户劳务出资模式 |
5.2.3 西部农户农产品出资模式 |
5.2.4 西部农村实用型人才智力出资模式 |
5.2.5 西部农户资本集成出资模式 |
5.2.6 西部农户外援型出资模式 |
第六章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相关主体及其运行机制 |
6.1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相关主体分析 |
6.2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运行机制 |
6.2.1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激励机制 |
6.2.2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约束机制 |
6.2.3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的信息反馈及处理机制 |
第七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
7.1 指标体系设定的科学依据 |
7.1.1 理论预选依据:基于系统论的现代医学模式理论 |
7.1.2 实践筛选依据 |
7.2 指标体系的设定 |
7.2.1 设立指标体系的指标遴选原则 |
7.2.2 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
7.2.3 指标值的标化处理 |
7.2.4 综合评分的计算 |
7.3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 |
7.3.1 是否有利于增强西部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出资能力 |
7.3.2 是否有利于促进非货币出资农户居住地的经济发展 |
7.3.3 是否有利于提高非货币出资农户的经济收入 |
7.3.4 是否有利于改善非货币出资农户居住地的生态环境 |
7.3.5 是否有利于营造非货币出资农户居住地的和谐生活 |
第八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案例研究 |
8.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农牧民出资模式个案分析 |
8.1.1 背景 |
8.1.2 农牧民出资模式的创新 |
8.1.3 启示 |
8.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陕西省洛川县永乡乡农户出资模式个案分析 |
8.2.1 背景 |
8.2.2 农户出资模式的创新及其运行情况调查 |
8.2.3 启示 |
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宁夏彭阳县农户枸杞出资模式实证分析 |
8.3.1 背景 |
8.3.2 农户枸杞出资模式的实证分析 |
8.3.3 几点说明 |
8.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陕西省周至县农户猕猴桃出资模式实证分析 |
8.4.1 周至县情简介 |
8.4.2 周至县农户猕猴桃生产与销售现状调查 |
8.4.3 周至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瓶颈 |
8.4.4 解决瓶颈的有效路径:农户猕猴桃出资 |
8.5 丹麦秸秆直燃发电对西部农户农作物秸秆出资模式的启示 |
第九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风险及其防范 |
9.1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风险 |
9.1.1 自然灾害风险 |
9.1.2 社会合作关系风险 |
9.2 西部非货币出资模式运作的风险防范措施 |
9.2.1 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 |
9.2.2 社会合作关系风险的防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 |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理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 |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全面展开 |
四、主要观点总结 |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理论概述 |
一、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国外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城市化理论的阶段划分 |
二、对研究范围的两点说明 |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立论基础 |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一、对“城市”的界定 |
二、“城市化”的概念 |
三、“城市化理论”的内容 |
第二节 研究途径和方法 |
一、客观评价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
二、材料取舍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点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 |
二、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城市化研究的开始—开山之作和第一次论战 |
一、吴友仁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 |
二、学术界对是否实行城市化的讨论 |
第三节 城市化研究的重点—小城镇论 |
一、小城镇论产生的背景 |
二、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小城镇论 |
三、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开始 |
一、“大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
二、“中等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
三、“多元论”的基本观点 |
第五节 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化的其他研究 |
一、对城市化水平的研究 |
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 |
三、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初步认识 |
四、对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介绍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 |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经济理论的深入了解 |
一、城市化内涵的确定 |
二、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再认识 |
三、中国学者对城市化理论的发展—高氏定律 |
第二节 总结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
二、中外城市化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城市化道路讨论的继续 |
一、对小城镇城市化研究的再次兴起 |
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不同声音 |
第四节 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 |
一、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总结性研究 |
二、外资成为中国城市化新的动力 |
三、对根本性的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的认识和借鉴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化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 |
第一节 经济背景以及新时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
一、经济背景 |
二、新形势下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重新思考 |
一、对城市化发展的评价 |
二、有关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总结 |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全面展开 |
一、对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进行总结 |
二、传统视角下有关动力机制的新研究 |
三、全球化视角下动力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 |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的新研究 |
一、中国学者对国外都市圈模式的介绍 |
二、中国发展大都市圈的理由分析 |
三、都市圈模式在中国实践的总结 |
第五节 城市化的制度层面研究 |
一、对现行制度的评价 |
二、对制度创新的研究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进程 构筑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社会经济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D]. 奚倩.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7)
- [2]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D]. 王亚明. 浙江大学, 2017(06)
-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4]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D]. 芮旸. 西北大学, 2013(11)
-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D]. 兰景力.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6]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7]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 刘清芝.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4)
- [8]市场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及市民化研究[D]. 葛晓巍. 浙江大学, 2007(05)
- [9]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研究[D]. 肖湘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D]. 何念如. 复旦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