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支链聚合物相容处理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体系形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瑶[1](2021)在《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尼龙6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聚酰胺6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因为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生活和工业上广泛的被应用。但是单一的聚合物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因此对聚酰胺6的改性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PP-g-MAH)可以用于对PA6/PP共混体系进行增容,马来酸酐接枝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g-MAH)可以用于对PA6/LLDPE共混体系进行增容,但对于PP-g-MAH/PA6和LLDPE-g-MAH/PA6共混体系降温过程中二组份结晶行为的相互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PA6/PP-g-MAH各组分共混物和PA6/LLDPE-g-MAH各组分共混物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非等温热力学的研究,并针对PA6/PP-g-MAH(5:5)和PA6/LLDPE-g-MAH(5:5)共混体系分别进行同步辐射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和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的降温原位实验研究,深入分析了降温结晶过程中二组分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P-g-MAH能够进入PA相区,阻碍PA6结晶;少量的LLDPE-g-MAH跟随PA6在高温下结晶,促进了PA6的结晶。在PA6结晶后PP-g-MAH和LLDPE-g-MAH进入PA6的非晶区中增大了PA6片晶的长周期。同时,已结晶的PA6对PP-g-MAH和LLDPE-g-MAH的结晶又起到了的成核作用,提升了PP-g-MAH和LLDPE-g-MAH的结晶温度。从材料热力学行为及相区微观结构上可以看出,MAH接枝后的PP能够较好地进入PA相区之中,增加了二组分的相容性;MAH接枝后的LLDPE虽然也能进入PA6的相区,但是只能进入少量的LLDPE-g-MAH,使PA6/LLDPE-g-MAH(5:5)共混物的长周期略微增大。
林凤龙[2](2021)在《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日化包装、锂电池包装等领域。但是尼龙(PA6)薄膜的阻隔性能达不到高阻隔材料的水平,同时还具有尺寸稳定性差、不耐紫外老化、抗菌性能差、直线撕裂性能差等问题,使其在日常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本论文采用同步拉伸工艺,以聚酮(PK)、氧化石墨烯(GO)、氧化铈(CeO2)、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和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为改性剂,制备出功能化的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改善了尼龙薄膜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也探讨了拉伸取向对尼龙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工作能够为尼龙薄膜在绿色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从而保障包装产品的质量安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解决尼龙薄膜阻隔性能不足的缺陷,在尼龙基体中引入聚酮树脂,利用熔融共混并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新型高阻隔性的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研究发现适量的PK即能够显着提升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韧性,以及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取向能够显着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结晶度,PA6晶体主要以α晶型存在。(2)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引入GO组分,并探讨了GO和拉伸取向对复合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可以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而拉伸取向具有诱导薄膜结晶作用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同时GO对PA6/PK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结晶作用。(3)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不耐紫外老化的缺陷,在PA6/PK体系中引入氧化铈组分,进而采用同步拉伸工艺制备得到双向拉伸PA6/PK/CeO2复合薄膜。结果表明,经过表面修饰的氧化铈均匀地分散在PA6/PK复合体系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铈即可显着提高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同时氧化铈对PA6/PK复合体系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4)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抗菌性能不佳的缺陷,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粉体,并将其掺杂到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复合薄膜。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粒径,负载离子浓度对粉体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锌和铈抗菌离子存在的协同抗菌作用。(5)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直线撕裂性能不佳的问题,在PA6/PK体系中引入MXD6组分,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直线撕裂性能的双向拉伸PA6/PK/MXD6复合薄膜,系统地研究了MXD6对复合薄膜直线撕裂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董煜[3](2021)在《直线易撕裂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双向拉伸PA6(BOPA6)薄膜由于其力学性能优异、阻隔性能较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中。然而,BOPA6薄膜的直线易撕裂性能较差,改善BOPA6薄膜的直线易撕裂性能可满足其在特殊领域的需求,尤其在液体包装或者粉末包装方面。因此,开展直线易撕裂BOPA6薄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优化配方设计和成型加工工艺,制备了BOPA6薄膜、双向拉伸PA6/PET/AX8900薄膜、双向拉伸PA6/PA66薄膜,研究材料配方、制备工艺与结构性能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双向拉伸PA6/PET/AX8900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PA6为基体,引入PET相,制备五种不同配比PA6/PET/AX8900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双向拉伸薄膜,采用SEM、DMA、DSC等研究了双向拉伸前后PA6/PET复合材料薄膜的微观形貌、热力学和结晶行为,探讨了复合材料薄膜的直线撕裂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光学性能,同时研究相容剂EAG(AX8900)对PA6与PET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 wt%AX8900对PA6/PET复合材料薄膜有明显的增容效果,PET在PA6基体中分散良好;当PET添加量从0 wt%增加到35 wt%时,PA6/PET/AX8900复合材料薄膜熔点降低,与此同时,由于PET中刚性苯环的存在,结晶温度从187.01℃下降到了183.47℃;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当PET添加量为25 wt%时,PA6/PET/AX8900薄膜相较于纯PA6膜拉伸强度提升25%,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当拉伸比为3×1时,PET添加量为25 wt%的PA6/PET/AX8900双向拉伸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PA6提高了88%;直线易撕裂测试结果表明,当PET添加量从0 wt%增加到25 wt%时,复合材料薄膜的撕裂偏差从100%降低到46%。PET添加量为25 wt%的PA6/PET/AX8900复合材料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后,撕裂偏差相较于未拉伸前的PA6/PET/AX8900复合材料薄膜有着显着的降低,当拉伸比为3×1时,PA6/PET/AX8900共混膜的撕裂偏差为3.2%;此外,当PET的添加量为25 wt%时,PA6/PET/AX8900复合材料薄膜的阻隔性能和雾度都得到改善。(2)双向拉伸PA6/PA66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PA6为基体,引入PA66相,制备五种不同配比PA6/PA66复合材料薄膜和双向拉伸膜,探究双向拉伸前后PA6/PA66复合材料薄膜的直线撕裂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动态力学分析结果显示PA6与PA66相容性良好;差式扫描量热法表明,当PA66添加量从0 wt%增加到35 wt%时,PA6/PA66共混膜结晶温度(Tc)从187.01升高到了212.48,熔点升高;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当PA66的添加量为15 wt%时,PA6/PA66复合材料薄膜相较于纯PA6膜拉伸强度提升提高了43.1%,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9.36%。拉伸比为3×1时,PA66的添加量为15wt%的PA6/PA66双向拉伸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PA6提高了33.22%,断裂伸长率降低;直线易撕裂测试结果表明,当PA66的添加量为15 wt%时,复合材料薄膜的直线撕裂性能相对于纯PA6有了明显的改善,撕裂偏差由100%下降到了70.8%,且当TD=(1、2、3),随着MD拉伸比的增大,共混膜的直线易撕裂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当拉伸比为3×1时,撕裂偏差最小可达到19.3%。(3)PA6/PET/AX8900薄膜在双向拉伸过程中的流变性能研究。本章以PA6/PET/AX8900为研究对象,利用可采集应力-应变曲线的双向拉伸实验机对PA6/PET/AX8900薄膜在双拉过程中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推导了PA6/PET/AX8900薄膜在不同拉伸比下的双向拉伸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计算表达式,建立了PA6/PET/AX8900薄膜在双向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图;通过对定型过程中的应力-时间曲线进行分析,发现拉伸阶段的弹塑性变形影响着定型阶段的应力紧缩和松弛现象,即定型过程中的应力紧缩与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变形有关,而应力松弛则与塑性变形有关。基于分数阶流变模型对定型阶段的应力-时间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随着定型时间增加,PA6/PET/AX8900薄膜的损耗因子呈减小趋势,并且随着拉伸比增大,损耗因子逐渐增大。
朱诗留[4](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赵盼[5](2020)在《构建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实现聚烯烃的高效阻燃和增韧》文中研究指明聚烯烃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易加工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聚烯烃极易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膨胀阻燃剂(IFR)虽然可提高聚烯烃的阻燃性能,但其在聚烯烃中存在阻燃效率低,与基体相容性差的缺点导致其韧性大幅降低。本论文采用分步熔融加工方法,在IFR阻燃聚烯烃中构建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实现其在聚烯烃中的高效阻燃及增韧。第一步,将IFR与聚烯烃、尼龙6(PA6)熔融共混,构建PA6包覆IFR分布于聚烯烃基体的润湿结构;第二步,将酸酐化弹性体与第一步制备的共混物熔融共混后在PA6熔融温度附近熔融加工,制备出酸酐化弹性体呈球状分布于PA6表面的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对于聚乙烯(PE)基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PA6可自发润湿包覆IFR,形成核壳结构;红外光谱(FTIR)、动态机械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SEM测试结果显示,在略低于PA6熔融温度下,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与HDPE/PA6/IFR熔融共混,LLDPE-g-MAH可在PA6表面形成部分润湿结构,且部分润湿结构可显着提高PA6与基体界面结合力。研究其力学性能发现,在2wt%的LLDPE-g-MAH用量下,阻燃聚烯烃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相比纯HDPE可分别提高270%、43%。通过分析冲击断面形貌,发现其增韧机制为基体剪切屈服及PA6壳层的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阻燃性能发现,PA6包覆IFR,形成润湿结构,可显着提高LLDPE的阻燃性能,与未形成润湿结构的体系相比,其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分别由24.0%、NG提高至30.0%、V-0级。同时,润湿结构显着提高了阻燃聚烯烃的耐水性能。对于聚丙烯(PP)基体,采用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IFR阻燃,通过分步加工的方法构建出PA6包覆IFR,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辛烯弹性体(POEg-MAH)呈球状分布于PA6表面的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分别调控OMMT分布于PA6相和PP相,研究共混物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添加PA6的共混体系相比,成炭聚合物PA6包覆IFR,构建的润湿结构可显着提高体系阻燃性能,其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分别由26.3%、NG提高至31.4%、V-0级。OMMT的分布位置以及POE-g-MAH构建的润湿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研究体系的韧性发现,对于形成润湿-部分润湿结构的体系,但当OMMT分布于PP相,POE-g-MAH的用量为9%时,其韧性可显着提高,与未形成部分润湿结构的体系相比,冲击强度可提高467.2%,断裂伸长率可提高723.3%。其增韧机制为PP基体剪切屈服及PA6壳层的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飞[6](2020)在《新型聚烯烃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弹性体(TPE)兼顾了橡胶和塑料的优异性能,其结晶性或玻璃态“硬段”和橡胶态“软段”形成了回弹性网络,加工成型过程不需要“硫化”反应,可在高温下加工和再回收利用,是硫化橡胶的理想替代者。聚烯烃类TPE多为乙烯/α-烯烃的共聚物,具有制备简单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但耐热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1)本文设计了不同的丙烯共聚合方法,制备一系列丙烯基弹性体。通过丙烯与长链α-烯烃的可控共聚,制备了侧链长度分别为C8、C12、C16和C20的丙烯共聚物,通过调控支链长度和密度,获得一类高强度、高弹性回复性能的丙烯基弹性体。另外,通过高效“Tandem”丙烯共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长支链丙烯基弹性体,其聚丙烯主链和聚乙烯侧链能分别结晶,形成“双物理交联”网络。该长支链丙烯基弹性体可明显增加高密度聚乙烯和等规聚丙烯(HDPE/i PP)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2)通过可逆硼酸酯键,成功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中构筑了交联网络,制备了动态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POE-vitrimer)。通过调控POE-vitrimer的交联密度,获得了力学强度高、弹性回复好、耐热、耐溶剂性强的POE-vitrimer。POEvitrimer材料可在高温下可快速松弛,具备良好的再加工性能。(3)通过在侧链末端引入稠环基团(苯基(Ph)、萘基(BN)、蒽基(BA)),制备了新型的丁烯基弹性体,并对其熔融记忆效应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稠环基团均可使丁烯基弹性体出现平衡熔点以上的记忆效应行为,且稠环基团体积越大,所需的共聚单体浓度越小。延长熔融时间,可提高丁烯基弹性的结晶温度和记忆效应强度。(4)长支链丙烯基弹性体(PPO)可用作HDPE/iPP共混物的高效增容剂,促进粒子的聚并,并引发共混物发生相反转现象。研究表明,由于PPO共聚物具有较低粘度,使其能在粒子碰撞过程很容易被移出界面层,从而促进粒子聚并,引发相反转形成双连续相。PPO共聚物还能提供界面弯曲能,提高双连续相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增加PPO共聚物的侧链长度和密度,可提高其界面弯曲能,从而促进双连续相的形成,拓宽双连续相的区间值。
李羽[7](2020)在《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制备》文中提出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作为一种高性能的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穿刺性能、热收缩性能和透明性,被应用于各类食品及日用品的包装。然而,一般的聚乙烯树脂由于结晶能力强、结晶速率快等特点,在双向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薄膜厚度不均、破膜等问题,难以满足双向拉伸工艺的要求。此外,现有研究较少且无法有效地指导BOPE专用树脂的开发,严重限制了 BOPE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和开发应用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聚乙烯树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研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其共混物的分子链结构、凝聚态行为、双向拉伸性,建立了双向拉伸聚乙烯的结构-性能关系,并分别通过物理共混法和淤浆聚合反应法,制备了适合双向拉伸工艺的聚乙烯树脂。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比较了不同LLDPE树脂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支链分布、熔融行为和结晶行为(包括结晶速率大小及其变化、片晶厚度及其分布)对其双向拉伸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了 BOPE树脂的筛选方法。通过研究表明,为了满足BOPE薄膜在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明性等方面的要求,聚乙烯树脂需要具备更宽的双向可拉伸温度区间和较低的双向拉伸温度,以满足双向拉伸工艺的要求。较宽的双向可拉伸温度区间要求LLDPE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在7×104-12×104 g/mol的范围内、结晶速率C(T)值在27-33范围内、结晶速率变化程度的E值低于5;而较低的双向拉伸温度则要求聚乙烯具有较薄的平均片晶厚度及较低的起始熔融温度。此外,双向可拉伸温度区间的大小与分子量为3.16×104-10×104 g/mol的组分密切相关,该组分更加均匀的片晶厚度分布有利于扩大双向可拉伸的温度区间。(2)将气相法聚乙烯超冷凝工艺生产的具有不同分子量和支链分布的两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牌号PE-M1和PE-M2熔融共混,制备了 一种适于双向拉伸的共混物,并建立了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链结构、凝聚态行为(主要包括松弛行为和结晶行为)和双向拉伸性能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表明,共混物的双向拉伸温度区间大小随着共混比的变化出现了极值,当PE-M1的含量为15 wt%时,共混物具有最宽的双向拉伸温度区间(8℃)和较高的拉伸强度(8.40 MPa)。并且由于PE-M1和PE-M2的共混使更多的支链分布在较短的分子链上,分子量为3.16×104-10×104g/mol的组分形成的片晶厚度分布变得更加均匀。这种分子链结构使得共混物的凝聚态行为参数不随共混比单调变化,同样在PE-M1的含量为15 wt%时出现 了极值(λamorphous=5.2s,λcrystalline=350.3s,C(T)80%=27.8,E=2.332,FWHM=7.28℃)。因此,BOPE树脂还需要满足以下的凝聚态行为要求:更长的松弛时间、更低的结晶速率、更小的结晶速率变化程度、更宽的熔融峰半峰宽。(3)以合成满足双向拉伸工艺要求的聚乙烯为目标,采用商业的三元共聚钛系催化剂,通过淤浆聚合反应研究了乙烯-丁烯-己烯的三元共聚行为及其对产物分子链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Al/Ti等于600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随着体系中氢气量的增多,聚合活性和聚乙烯的分子量都显着降低,说明该催化剂对氢调十分敏感;但当氢气含量大于1.5 bar后,聚乙烯的分子量随氢气的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增大共聚单体的加入量,能够进一步降低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量,使之满足双向拉伸工艺的要求,且共聚物的支化度升高、结晶度降低,有利于聚合物的双向拉伸。同时发现了不同共聚单体对分子链结构的不同作用规律,丁烯含量对聚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己烯单体;但当反应体系中丁烯单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己烯含量对共聚物支化度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丁烯。
张京发[8](2020)在《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木塑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户外栈道、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品。然而,与优质木材相比现有木塑复合材料存在力学强度较低、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等问题。这是由于聚烯烃基体的特性以及极性木纤维与非极性聚合物界面相容性差导致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且具有极性官能团而与木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用其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工程塑料的加工温度高于木纤维的降解温度,导致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加工困难。聚酰胺(PA)和聚碳酸酯(PC)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两类工程塑料,同时PA和PC的加工温度比其他种类的工程塑料低。因此,本文选用聚酰胺6(PA 6)和PC作为典型的工程塑料基体材料,探究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硼酸来提高木纤维的热稳定性,将处理后的木纤维填充到工程塑料中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创制拓宽了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对于促进木塑在汽车工业、电子产品和建筑结构等领域中的高附加值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硼酸对木纤维热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采用硼酸溶液分别对木纤维、综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和小分子拟合物(甘油、甘露糖和葡萄糖)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热重、裂解-质谱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硼酸能够与木纤维中的羟基发生络合或酯化反应,从而改变木纤维的化学结构;硼酸改变了木纤维的结晶度和晶体结构,结晶度最大降低了 22.4%;硼酸提高了木纤维的热稳定性,初始降解温度从200.8℃提高到了 280.0℃;硼酸处理木纤维热稳定化的机理可能为物理保护、化学交联度增加和引入高能化学键的共同作用结果;此外,木纤维化学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其热降解化学路径的变化,残炭率提高。2、硼酸处理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将未处理的和硼酸处理的木纤维分别与PA 6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比较并分析了木纤维含量和硼酸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颜色、热稳定性和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可以减缓复合材料颜色变深的进程;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性能随木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增加了 174.5%和293.8%;相比于未处理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硼酸处理的木纤维/PA 6的力学强度略低,特别是低木纤维含量的情况下,这表明硼酸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当木纤维含量大于40%后,硼酸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硼酸能够减缓因木纤维热降解带来的力学性能降低;硼酸对木纤维和PA 6的热稳定性均有明显影响;转矩流变结果显示,硼酸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降低,表明硼酸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加工。3、硼酸处理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以硼酸处理木纤维和PC为原料,通过熔融注塑的方式制备了聚碳酸酯基木塑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木纤维/PC复合材料具有木塑复合材料的典型结构特征。PC复合材料转矩流变结果显示,添加木纤维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在弯曲强度几乎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添加硼酸处理木纤维后PC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最大提高了 147.2%,弯曲强度无变化的原因主要为硼酸处理后的木纤维的强度降低,在复合材料中表现为固体填料的作用。热重分析显示,随着硼酸处理木纤维含量的增加,PC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降低。另外,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和涂覆性能随木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4、硼酸木纤维/P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共混可以得到兼具两者优良性能和更高性价比的新聚合物体系。在硼酸改性提高木纤维热降解温度的前提下,通过熔融注塑的方式在PC的加工温度下制备了硼酸处理的木纤维/PC-HDPE复合材料,对其表面化学结构、热性能、蠕变行为、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红外分析显示复合材料表面的PC官能团随PC含量增加而规律性地增多,表明PC在木塑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同时并未出现木纤维的特征吸收或者其它新的吸收峰,这表明聚合物在木塑表面富集,对内部木纤维的包覆作用充分;薄膜状硼化物析出在木纤维表面,造成木纤维与基体间的弱界面;PC以微、纳米粒子的形式分散在HDPE基体中,尽管添加了相容剂,二者并没有产生良好的相容而形成一个有机体;添加PC后复合材料结晶温度升高,表明PC颗粒起到了一定的成核剂作用,但木塑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并未产生明显变化;此外,PC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随聚碳酸酯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分别增加了 22.7%和27.6%,冲击强度的情况则完全相反;添加PC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损耗模量和复数粘度均增加,但并没有改变它们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硼酸改性提高了木纤维的热降解温度,为制备高熔点极性的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为利用工程塑料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李兆敏[9](2019)在《微创介入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研制及结构性能调控》文中研究指明中空纤维管是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关键部件。由于需要在复杂血管中弯曲穿行,中空纤维管既要具有足够的轴向和径向强度、合适的柔软性、一定的刚性以及优良的扭控性能,又要有稳定的生物相容性,以满足其作为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对穿越、跟踪、扭控和耐压等复杂性能的要求。聚醚嵌段酰胺(PEBA)中空纤维管以其硬度范围跨度广,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和易加工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但是,低硬度PEBA生物学稳定性、球囊耐爆破压强度、中空纤维管韧性和扭控性能的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在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开发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对PEBA中空纤维管制备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系统研究了吹胀诱导流动成型PEBA球囊的新方法,形成有序层状凝聚态结构,提高了球囊的拉伸强度和耐爆破压;通过对金属编织丝表面进行涂层改性,改善了金属编织丝接触节点的结合强度以及金属编织丝与聚醚嵌段酰胺基体界面,提升了中空纤维管的扭控性能;采用层层自组装及表面接枝肝素的改性方法,有效提高了低硬度聚醚嵌段酰胺的生物相容性。为高性能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PEBA中空纤维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聚醚嵌段酰胺生物学相容性影响因素探究选取邵氏25D72D硬度范围内的PEBA,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EBA中空纤维管。采用FT-IR、XRD和DMA分析了中空纤维管的微观结构发现,随着硬度的增加,硬段的PA12的比例逐渐升高,而软段的PTMO的比例逐渐下降;硬段的PA12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以及软硬两段分子的极性不同等原因使得PEBA中空纤维管内部存在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PEBA中空纤维管的微相分离程度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静态接触角研究了PEBA中空纤维管的浸润性,并对邵氏硬度25D-72D范围内的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溶血率、体外细胞增值率和细胞粘附测试。结果表明,体外溶血率随着硬度的增加而降低,体外细胞增值率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增加,表面细胞粘附量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测PEBA中空纤维管的生物相容性与其微相分离程度和表面性能息息相关。邵氏硬度较低(25D-55D)范围内的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增值率较低,生物安全性低。而低硬度的PEBA中空纤维管常用于球囊扩张导管的头端,因此,需要对低硬度的PEBA中空纤维管进行生物学改性。2、低硬度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表面生物学相容性改性及机理研究将邵氏35D的低硬度的PEBA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低硬度PEBA中空纤维管。分别采用聚多巴胺(PDA)以及聚左旋多巴(L-PDOPA)对低硬度的PEBA中空纤维管进行涂层改性,然后将肝素接枝在涂层改性后的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FT-IR结果证明,聚多巴胺和聚左旋多巴可以很好的黏附在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并且当肝素浓度为3 mg/ml和左旋多巴自聚层数为5层时,肝素能有效接枝到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SEM和AFM结果显示多巴胺在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会发生自聚,形成聚多巴胺,使中空纤维管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但是肝素接枝改性又可以使得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重新变得光滑。而左旋多巴的层数达到五层时,PEBA中空纤维管表面光滑平整。当肝素浓度为3 mg/mL时,肝素涂层均匀,没有团聚现象,粗糙度略微提升。静态接触角的测试结果显示PEBA中空纤维管的接触角随着聚左旋多巴的层数增加而降低;当肝素浓度为3 mg/mL,PEBA中空纤维管的接触角降到最低,继续增加肝素的浓度,会使PEBA中空纤维管的接触角增加。随着肝素浓度的增加,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增长率逐渐增加、溶血率逐渐降低、APTT逐渐升高、细胞生长形态逐渐完善、细胞密度逐渐增加,说明多巴胺自聚接枝肝素涂层是提升PEBA中空纤维管生物相容性的很好方法。随着左旋多巴胺层数的增加,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增长率逐渐增加、溶血率逐渐降低、APTT逐渐升高、细胞生长形态逐渐完善、细胞密度逐渐增加,说明层层组装左旋多巴胺接枝肝素涂层是提升PEBA中空纤维管生物相容性的很好方法。3、吹胀诱导流动场(BIF)调控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球囊凝聚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选取邵氏72D硬度的PEBA,采用吹胀诱导流动场(BIF)制备调控PEBA中空纤维管球囊凝聚态结构和性能。根据球囊吹胀比(BR)的计算公式设计并采用单螺杆挤出制备了不同尺寸的PEBA中空纤维管,然后通过球囊成型制备了等厚度的球囊;在同一个BR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吹胀温度(BT)制备了等厚度的球囊。采用DSC、XRD、DMA研究了不同BR和吹胀温度对PEBA球囊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BR和吹胀温度的增加,聚合物在吹胀诱导流动场的作用下分子链规整性增加,球囊结晶度和熔融小幅度增加,其软段和硬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升高,球囊的耐热性也变好。通过抗拉、耐爆破等手段研究了BR和吹胀温度对PEBA球囊的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BA球囊的拉伸强度、球囊的耐爆破压强度随着BR和BT的增加而增大。球囊的顺应性随着BR和BT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球囊的耐受力强度随着BR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球囊的耐受力强度随着吹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AFM和SEM观察了PEBA球囊微观结构,发现随着BR和BT的增大,球囊内部出现更多规整的层状结构,这可能是吹胀过程产生的碎晶堆砌的有序性增加,逐步趋于错落有致的层状结构,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了PEBA球囊的拉伸强度、球囊的耐爆破压强度。4、共混改性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对聚醚嵌段酰胺(PEBA)进行增韧改性,并通过单螺杆挤出成型制备TPU/PEBA中空纤维管。采用FT-IR、XRD和DM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TPU含量对于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发现,加入少量的TPU可以与PEBA形成较强的分子间氢键;当TPU含量为3%时,共混物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更加完整的晶形;TPU的加入了增加PEBA/TPU中空纤维管的微相分离程度,且随着TPU含量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越严重。采用三点弯曲、拉伸和耐爆破压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TPU的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力学性能,并通过SEM分析了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断裂形貌,结果表明当TPU的含量为3%时,PEBA/TPU中空纤维管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弯曲强度、耐爆破压强度最优,分别提高了12.4%、21.5%、19.05%、25%,断面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并且存在较多小裂纹,属于典型的韧性断裂。因此,低含量TPU可以均匀分散到PEBA基质中,PEBA和TPU之间产生氢键作用,并提高共混物的结晶规整度,同时提高中空纤维管的韧性和强度。5、涂层改性不锈钢丝及热处理调控编织增强中空纤维管复合管的扭控性能研究采用TPU涂层溶液浸渍涂覆的方法对不锈钢丝表面涂层处理,通过编织和包覆挤出工艺制备了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系统研究了不同提拉速率、不同乳液粘度对涂层厚度的影响,用接触角测试研究了不锈钢丝表面涂层的浸润性能,采用SEM以及AFM等分析测试方法,表征了涂层改性前后不锈钢丝表面的微观形貌以及粗糙度,通过扭控性能、拉伸强度、三点弯曲、ILSS和抗冲击强度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力学性能,并对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厚度随着提拉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提拉速率达到V=4.0 m/min时,涂层厚度达到最大,继续提高速率,涂层厚度基本没有变化;涂层厚度随着涂层溶液粘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涂层前后不锈钢丝的接触角分析,涂层后不锈钢丝的接触角下降了很多,说明改性后不锈钢丝的润湿性能得到提高,有利于与树脂基材的浸渍和界面相结合性能的提升。力学性能的测试表明,不锈钢丝涂层后的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扭控性能显着提升,正向扭转角度最高可提高将近14.8%,反向扭转角度可提高近41.4%;不锈钢丝浸渍涂覆后,复合中空纤维管的剪切强度显着增加。不同热处理温度对不锈钢丝编织增强TPU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性能发现,通过调控热处理温度可以得到优越扭控性能不锈钢丝编织增强TPU复合中空纤维管。
周健辉[10](2019)在《聚酰胺66/耐热聚乳酸的实验研究与力学性能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塑料作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经过百年发展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装、农业、轻工业等各个行业中,现仍在快速的发展,但如今资源环境载力逼近极限,污染严重,而塑料行业产生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制品是众多的缘由之一。现出现了多种新型可降解的生物基塑料,聚乳酸作为其中一员,其本身性能堪比工程塑料以及推行绿色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生物基塑料聚乳酸(PLA)和工程塑料聚酰胺-66(PA66)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不同聚合度的PA66/PLA分子晶胞模型,经过对分子模型进行能量最小化和结构优化处理达到平衡后,对共混体系进行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模拟;以模拟结果为参考,再通过注塑成型PLA含量为10%、20%、30%、40%和50%的标准样件,探讨了PLA含量对PA66/PLA共混体系相形貌、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降解性能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添加1%、3%、5%、7%以及9%相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对共混体系的相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对比不同类分子原子对径向分布函数发现,PA66与PLA难以形成相容体系,而PA66/PLA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符合聚合物共混法则呈升高的趋势;通过对注塑样件进行实验研究,PA66/PLA体系相形貌显示两组分相容性较差,当PLA含量达到50%时,PLA相向连续相转变;流变行为测试表明体系的粘度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当PLA含量到一定程度时,在高剪切速率下容易发生界面滑移;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发现体系的结晶速率升高,结晶度得到了小范围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其力学性能;经过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由于组分相容性差,随着PLA含量的增高呈降低趋势,弹性模量则成升高趋势;考虑到生物基塑料PLA会发生降解进行掩埋实验,发现PLA降解性能并未影响材料的性能。此外为了改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制备了PLA含量为20%的PA66-SMA-PLA合金,通过相形貌、流变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相容剂SMA的加入,大大的改善了PA66与PLA的相容性,进一步降低了PA66-SMA-PLA的粘度,利于材料的加工成型,并且当SMA含量为3%及以上时,其拉伸强度超过PA66。
二、多支链聚合物相容处理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体系形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支链聚合物相容处理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体系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尼龙6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尼龙简介 |
1.1.1 分类 |
1.1.2 聚酰胺6简介 |
1.1.2.1 尼龙6改性 |
1.1.2.2 尼龙6的应用 |
1.2 聚烯烃简介 |
1.2.1 聚丙烯(PP) |
1.2.2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
1.3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 |
1.3.1 马来酸酐简介 |
1.3.2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同步辐射X光研究PP-g-MAH/PA6共混体系的纳米结构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3 实验表征与测试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3.2 静态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 |
2.3.3 原位变温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 |
2.3.4 静态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 |
2.3.5 原位变温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 |
2.3.6 熔融指数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A/PP-g-MAH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动力学分析 |
2.4.2 PA/PP-g-MAH共混体系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静态分析 |
2.4.3 PA/PP-g-MAH原位变温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研究 |
2.4.4 PA/PP-g-MAH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静态研究 |
2.4.5 PA/PP-g-MAH原位变温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研究 |
2.4.6 PA/PP-g-MAH体系长周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步辐射X光研究LLDPE-g-MAH/PA6共混体系的纳米结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3 实验表征与测试 |
3.3.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3.3.2 静态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 |
3.3.3 原位变温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 |
3.3.4 静态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 |
3.3.5 原位变温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 |
3.3.6 熔融指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A/LLDPE-g-MAH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2 PA/LLDPE-g-MAH共混体系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静态分析 |
3.4.3 PA/LLDPE-g-MAH原位变温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研究 |
3.4.4 PA/LLDPE-g-MAH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静态研究 |
3.4.5 PA/LLDPE-g-MAH原位变温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尼龙6 的结构与性能 |
1.3 尼龙6 改性研究进展 |
1.3.1 PA6/纳米粘土复合材料 |
1.3.2 PA6/石墨烯复合材料 |
1.3.3 其他PA6 纳米复合材料 |
1.3.4 尼龙/聚合物合金 |
1.4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研究进展 |
1.4.1 不同的双向拉伸工艺 |
1.4.2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 |
1.5 聚酮(PK) |
1.5.1 聚酮的结构 |
1.5.2 聚酮的物理性质 |
1.5.3 尼龙/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稀土化合物 |
1.7 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2.1 前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双向拉伸尼龙/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6 与PK相容性分析 |
2.3.2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2.3.3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2.3.5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
2.3.7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2.3.8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3.1 前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氧化石墨烯尼龙母粒(PA-GOMB)的制备 |
3.2.4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2D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DMA分析 |
3.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3.3.5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形貌观察 |
3.3.6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 |
3.3.7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机械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铈的结构表征 |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4.3.3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4.3.4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
4.3.5 双向拉伸PA6/PK/CeO2 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6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 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验原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Zn-Ce@SiO_2)的制备 |
5.2.4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5.2.5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5.3.2 制备条件对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形貌粒径的影响 |
5.3.3 抗菌离子的负载率测试 |
5.3.4 抗菌性能测试 |
5.3.5 BO-PA/PK/Zn-Ce@SiO_2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5.3.6 BO-PA/PK/Zn-Ce@SiO_2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MXD6 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6.1 前言 |
6.2 试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 |
6.2.2 仪器及设备 |
6.2.3 制备与表征 |
6.3 结果分析 |
6.3.1 DSC分析 |
6.3.2 DMA分析 |
6.3.3 2D广角X射线衍射图 |
6.3.4 直线撕裂性能 |
6.3.5 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直线易撕裂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酰胺6概述 |
1.2.1 聚酰胺6的结构 |
1.2.2 聚酰胺6的性能 |
1.2.3 聚酰胺6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
1.3 高分子薄膜的双向拉伸工艺概述 |
1.3.1 拉伸聚酰胺薄膜的制备工艺 |
1.3.2 拉伸聚酰胺薄膜的性能 |
1.4 聚酰胺6合金的概述 |
1.4.1 PA6/PET合金的概述 |
1.4.2 PA6/PA66合金的概述 |
1.5 直线易撕裂薄膜概述 |
1.6 分数阶流变模型概述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向拉伸直线易撕裂PA6/PET/AX8900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设备 |
2.2.2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2.3.2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2.3.3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2.3.4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直线撕裂性能 |
2.3.5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6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2.3.7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 |
2.3.8 PA6/PET/AX8900复合材料的雾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向拉伸直线易撕裂PA6/PA66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设备 |
3.2.2 PA6/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6/PA66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3.3.2 PA6/PA66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3.3.3 PA6/PA66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3.3.4 PA6/PA66复合材料的直线撕裂性能 |
3.3.5 PA6/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6 PA6/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6/PET/AX8900薄膜双向拉伸过程中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设备 |
4.2.2 双向拉伸PA6/PET/AX8900薄膜的制备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PET/AX8900薄膜的载荷-时间曲线分析 |
4.3.2 双拉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表达式推导 |
4.3.3 PA6/PET/AX8900薄膜在定型过程中的流变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2.3 其他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构建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实现聚烯烃的高效阻燃和增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防护 |
1.1.1 阻燃剂的发展 |
1.1.2 膨胀阻燃剂 |
1.1.3 IFR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
1.2 不相容共混物的增韧 |
1.2.1 弹性体增韧 |
1.2.2 聚合物的增韧研究进展 |
1.2.3 核壳结构增韧聚合物 |
1.2.4 核壳结构增韧IFR阻燃聚合物 |
1.2.5 部分润湿结构对共混物的增韧 |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阻燃聚乙烯共混物的阻燃、耐水、增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2 样品制备 |
2.1.3 测试和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润湿结构的构建 |
2.2.2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的构建 |
2.2.3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高效增韧PE/IFR |
2.2.4 动态力学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
2.2.5 冲击断面形貌分析 |
2.2.6 增韧机制 |
2.2.7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高效阻燃LLDPE |
2.2.8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阻燃LLDPE的耐水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阻燃PP的高效阻燃、增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样品规格和仪器 |
3.1.2 样品制备 |
3.1.3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的构建 |
3.2.2 结构理论预测 |
3.2.3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高效阻燃PP |
3.2.4 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增韧IFR阻燃PP |
3.2.5 冲击断面形貌分析(SEM) |
3.2.6 结晶性能对韧性的影响 |
3.3 本章结论 |
第4章 结论 |
第5章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新型聚烯烃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2.1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概述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及性能 |
1.3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
1.3.1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概述 |
1.3.2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1.4 长链支化聚烯烃弹性体 |
1.4.1 后功能接枝法 |
1.4.2 单组分催化剂聚合法 |
1.4.3 双组分催化剂聚合法 |
1.5 聚烯烃的改性及性能研究进展 |
1.5.1 聚烯烃的交联改性研究进展 |
1.5.2 聚烯烃的动态交联改性研究进展 |
1.5.3 聚烯烃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 |
1.5.4 聚烯烃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丙烯与长链α-烯烃共聚合制备丙烯基弹性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分析与测试 |
2.2.2 原料与试剂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合成 |
2.2.5 乙烯齐聚合 |
2.2.6 “Tandem”共聚合(Cat.1 +Cat.2) |
2.2.7 “Tandem”共聚合(Cat. 3 +Cat.2)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丙烯/α-烯烃的共聚合 |
2.3.2 “Tandem”共聚合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动态交联乙烯基弹性体POE-vitrimer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分析与测试 |
3.2.2 原料与试剂 |
3.2.3 乙烯/1-十四烯/丁烯蒽共聚物的制备合成 |
3.2.4 POE弹性体接枝硼酸酯交换基团 |
3.2.5 基于硼酸酯键的POE-vitrimer的制备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硼酸酯键的POE-vitrimer的合成 |
3.3.2 基于硼酸酯键的POE-vitrimer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环基团对丁烯基弹性体结晶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分析与测试 |
4.2.2 原料与试剂 |
4.2.3 1-丁烯基弹性体的制备合成 |
4.2.4 1-丁烯共聚物的后功能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1-丁烯/含稠环单体的共聚合 |
4.3.2 单体类型对熔融记忆效应的影响 |
4.3.3 插入率对熔融记忆效应的影响 |
4.3.4 等温熔融时间对记忆效应的影响 |
4.3.5 功能化基团对熔融记忆效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烯烃弹性体调控HDPE/iPP共混物相结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分析与测试 |
5.2.2 原料与试剂 |
5.2.3 聚(1-十二烯)的制备合成 |
5.2.4 POE的制备合成 |
5.2.5 含蒽基团丙烯基弹性体(PPO-BA)的制备合成 |
5.2.6 聚合物的熔融共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DPE/iPP共混物的相结构 |
5.3.2 双连续结构的形成机理探讨 |
5.3.3 侧链长度及支链密度对双连续相的影响 |
5.3.4 增容剂浓度对双连续相的影响 |
5.3.5 剪切速率对双连续相形成的影响 |
5.3.6 弹性体分子结构对双连续区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内容及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简介 |
2.2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工艺 |
2.2.1 管膜法 |
2.2.2 平膜双向拉伸法 |
2.3 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
2.3.1 取向模型 |
2.3.2 取向结构 |
2.3.3 厚度公差 |
2.3.4 表面形貌 |
2.4 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 |
2.4.1 分级方法 |
2.4.2 结构-性能关系 |
2.4.3 制备方法 |
2.5 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BOPE树脂的微结构与拉伸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聚乙烯树脂的双向拉伸性能 |
3.3.2 不同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3.3.3 不同聚乙烯树脂的热行为 |
3.3.4 不同聚乙烯树脂的组分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共混法制备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混物的相容性与加工性 |
4.3.2 共混物的双向拉伸性能 |
4.3.3 共混物的松弛时间 |
4.3.4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
4.3.5 共混物的分子链结构 |
4.3.6 共混物的断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共聚反应法制备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原料 |
5.2.2 气体和溶剂的精制 |
5.2.3 聚合实验 |
5.2.4 样品的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Al/Ti的优选 |
5.3.2 氢气对反应活性和分子量的影响 |
5.3.3 共聚单体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
5.3.4 共聚单体对共聚物支化度的影响 |
5.3.5 共聚单体对共聚物热行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1.2.1 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2 聚乳酸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3 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4 其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5 木塑复合材料展望和存在的问题 |
1.3 木质纤维材料 |
1.3.1 木质纤维材料的耐热性 |
1.4 硼酸 |
1.4.1 硼酸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
1.4.2 硼酸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提出、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2 硼酸对木纤维热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木纤维的改性处理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硼酸改性对木纤维化学、物理结构的影响 |
2.3.2 硼酸处理木纤维的热稳定性 |
2.3.3 硼酸处理木纤维裂解过程中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硼酸处理木纤维/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复合材料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纤维结构、性能分析 |
3.3.2 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 |
3.3.3 复合材料的颜色分析 |
3.3.4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
3.3.5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3.6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硼酸处理木纤维/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P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4.3.2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4.3.3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4 复合材料的蠕变性 |
4.3.5 转矩流变 |
4.3.6 接触角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硼酸处理木纤维/PC/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分析 |
5.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5.3.3 热重分析 |
5.3.4 DSC分析 |
5.3.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6 木纤维/PE/PC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 |
5.3.7 旋转流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微创介入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研制及结构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创介入中空纤维管研究进展 |
1.2.1 中空纤维超软管研究 |
1.2.1.1 中空纤维超软管的结构设计 |
1.2.1.2 中空纤维超软管材料 |
1.2.1.3 生物相容性 |
1.2.1.4 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因素 |
1.2.2 中空纤维管球囊研究 |
1.2.2.1 中空纤维管球囊材料 |
1.2.2.2 中空纤维管球囊的性能 |
1.2.3 中空纤维连接管研究 |
1.2.4 中空纤维主体管研究 |
1.2.4.1 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设计 |
1.2.4.2 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结构与性能 |
1.3 聚醚嵌段酰胺研究进展 |
1.3.1 聚醚嵌段酰胺的微相分离结构研究 |
1.3.2 聚醚嵌段酰胺的氢键行为研究 |
1.3.3 聚醚嵌段酰胺的结晶性研究 |
1.3.4 软段对聚醚嵌段酰胺的性能影响研究 |
1.3.5 硬段对聚醚嵌段酰胺的性能影响研究 |
1.3.6 聚醚嵌段酰胺在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中应用 |
1.4 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改性研究进展 |
1.4.1 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改性研究 |
1.4.1.1 直接涂覆表面改性 |
1.4.1.2 化学接枝表面改性 |
1.4.1.3 分子自组装表面改性 |
1.4.2 聚醚嵌段酰胺的增强增韧改性研究 |
1.4.2.1 材料聚合改性 |
1.4.2.2 材料共混改性 |
1.4.2.3 压力诱导流动场调控 |
1.4.3 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扭控性能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结构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实验主要设备 |
2.2.3 PEBA中空纤维管的制备 |
2.2.4 不同软硬段比率的PEBA薄膜的制备 |
2.2.5 测试表征 |
2.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5.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2.5.4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
2.2.5.5 静态接触角测试 |
2.2.5.6 动态机械性能(DMA)测试 |
2.2.5.7 小分子可虑沥物测试 |
2.2.5.8 体外溶血率测试 |
2.2.5.9 体外细胞增殖率测试 |
2.2.5.10 细胞粘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3 动态机械性能分析 |
2.3.4 SEM表观形貌分析 |
2.3.5 AFM表面形貌分析 |
2.3.6 浸润性分析 |
2.3.7 小分子可沥滤物分析 |
2.3.8 生物相容性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巴类接枝肝素表面改性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结构及生物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实验主要设备 |
3.2.3 PEBA(35D)中空纤维管的制备 |
3.2.4 PEBA(35D)薄膜的制备 |
3.2.5 多巴胺改性PEBA(35D)中空纤维管的制备 |
3.2.6 聚左旋多巴(L-PDOPA)溶液的制备 |
3.2.7 聚左旋多巴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制备 |
3.2.8 结构与性能表征 |
3.2.8.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2.8.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 |
3.2.8.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3.2.8.4 力学性能测试 |
3.2.8.5 静态接触角测试 |
3.2.8.6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
3.2.8.7 体外溶血率测试 |
3.2.8.8 体外细胞增殖率测试 |
3.2.8.9 抗凝血测试 |
3.2.8.10 细胞粘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性能研究 |
3.3.1.1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1.2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3.3.1.3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表面形貌分析 |
3.3.1.4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AFM表面形貌分析 |
3.3.1.5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接静态触角分析 |
3.3.1.6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x中空纤维管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1.7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增殖率分析 |
3.3.1.8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溶血率分析 |
3.3.1.9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抗凝血性能分析 |
3.3.1.10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生长形貌分析 |
3.3.1.11 聚多巴胺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细胞粘附性能分析 |
3.3.2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性能研究 |
3.3.2.1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2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3.3.2.3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SEM表面形貌分析 |
3.3.2.4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AFM表面形貌分析 |
3.3.2.5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静态接触角分析 |
3.3.2.6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2.7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增殖率分析 |
3.3.2.8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溶血率分析 |
3.3.2.9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抗凝血性能分析 |
3.3.2.10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体外细胞生长形貌分析 |
3.3.2.11 聚左旋多巴接枝肝素改性PEBA中空纤维管的细胞粘附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吹胀诱导流动场(BIF)调控聚醚嵌段酰胺球囊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3.1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4.2.3.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2.3.3 动态力学(DMA)测试 |
4.2.3.4 热稳定性(TGA)测试 |
4.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4.2.3.6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
4.2.3.7 力学性能测试 |
4.2.3.8 耐爆破压强度(Burst Pressure)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吹胀比对球囊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1 DSC分析 |
4.3.1.2 TGA分析 |
4.3.1.3 XRD分析 |
4.3.1.4 力学性能分析 |
4.3.1.5 DMA分析 |
4.3.1.6 耐爆破压强度性能分析 |
4.3.1.7 顺应性分析 |
4.3.1.8 SEM分析 |
4.3.1.9 AFM分析 |
4.3.2 吹胀温度球囊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2.1 DSC分析 |
4.3.2.2 DMA分析 |
4.3.2.3 力学性能分析 |
4.3.2.4 耐爆破压强度性能分析 |
4.3.2.5 顺应性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共混改性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双螺杆共混改性 |
5.2.3 中空纤维管的制备 |
5.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5.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5.2.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5.2.4.3 力学性能测试 |
5.2.4.4 耐爆破压强度性能测试 |
5.2.4.5 动态机械性能(DMA)测试 |
5.2.4.6 弯曲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红外表征分析 |
5.3.2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XRD分析 |
5.3.3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DMA分析 |
5.3.4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拉伸性能分析 |
5.3.5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弯曲性能分析 |
5.3.6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耐爆破压强度性能分析 |
5.3.7 PEBA/TPU共混中空纤维管的微观结构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涂层改性不锈钢丝及编织增强聚醚嵌段酰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样品制备 |
6.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2.2 浸渍涂覆的方法对不锈钢丝 |
6.2.3 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制备 |
6.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6.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6.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 |
6.2.4.3 涂层厚度测试 |
6.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6.2.4.5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
6.2.4.6 静态接触角测试 |
6.2.4.7 不锈钢丝与树脂界面层间剪切性能测试 |
6.2.4.8 扭控性能测试 |
6.2.4.9 拉伸性能测试 |
6.2.4.10 弯曲性能测试 |
6.2.4.11 动态机械性能(DMA)测试 |
6.2.4.1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6.2.4.13 光学影像仪观察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涂层性能研究 |
6.3.1.1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涂层厚度分析 |
6.3.1.2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的FTIR分析 |
6.3.1.3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的XPS分析 |
6.3.1.4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的SEM分析 |
6.3.1.5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前后AFM分析 |
6.3.1.6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的浸润性能分析 |
6.3.2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涂层之间的界面粘合分析 |
6.3.3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与内外层树脂的层间剪切强度性能分析 |
6.3.4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扭控性能分析 |
6.3.5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拉伸性能分析 |
6.3.6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弯曲性能分析 |
6.3.7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拉伸形貌分析 |
6.3.8 浸渍涂覆不锈钢丝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的横截面形貌分析 |
6.3.9 热处理对于编织增强复合中空纤维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
6.3.9.1 XRD分析 |
6.3.9.2 DMA分析 |
6.3.9.3 弯曲性能分析 |
6.3.9.4 扭控性能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社会效益 |
7.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聚酰胺66/耐热聚乳酸的实验研究与力学性能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聚乳酸的性能与生产现状 |
1.2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现状 |
1.3 聚酰胺66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
1.4 PLA/PA共混体系的概述 |
1.5 计算机模拟研究的现状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分子动力学研究理论 |
2.1 分子模拟概述 |
2.2 边界条件 |
2.3 运动积分算法 |
2.3.1 Verlet算法 |
2.3.2 速度Verlet算法 |
2.3.3 Gear算法及其改进 |
2.4 分子力场的选取 |
2.4.1 力场概述 |
2.4.2 COMPASS力场 |
2.5 各种系综的选取 |
2.5.1 系综概述 |
2.5.2 不同系综中的分子动力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66/PLA共混体系相容性与力学性能模拟 |
3.1 PA66/PLA共混体系模型的构建 |
3.2 分子结构优化及体系平衡的判断 |
3.3 相容性模拟 |
3.4 力学性能模拟 |
3.4.1 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 |
3.4.2 各向异性材料 |
3.4.3 各向同性材料 |
3.4.4 PA66/PL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66/PLA共混体系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主要仪器 |
4.1.3 样品的制备 |
4.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PA66/PLA共混体系的相形貌 |
4.2.2 PA66/PL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
4.2.3 PA66/PLA共混体系的晶型 |
4.2.4 PA66/PLA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 |
4.2.5 PA66/PL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4.2.6 PA66/PLA共混体系的降解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容剂SMA对 PA66/PLA共混体系的影响 |
5.1 苯乙烯-马来酸酐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主要仪器 |
5.2.3 样品的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3 PA66-SMA-PLA的相形貌 |
5.4 PA66-SMA-PLA的流变性能 |
5.5 PA66-SMA-PLA的力学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多支链聚合物相容处理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体系形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尼龙6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 刘瑶.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凤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3]直线易撕裂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董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4]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构建润湿-部分润湿结构实现聚烯烃的高效阻燃和增韧[D]. 赵盼.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新型聚烯烃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杨飞. 天津大学, 2020(01)
- [7]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制备[D]. 李羽. 浙江大学, 2020(03)
- [8]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D]. 张京发.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9]微创介入聚醚嵌段酰胺中空纤维管的研制及结构性能调控[D]. 李兆敏. 东华大学, 2019(01)
- [10]聚酰胺66/耐热聚乳酸的实验研究与力学性能模拟[D]. 周健辉.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