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性氮杂环芳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男[1](2021)在《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我们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开发耐热等级更高的新型高性能树脂己成为科学界和工程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聚合物树脂主要分为热固性树脂及热塑性树脂两大类,目前已有的耐温等级较高的树脂,皆为热固性树脂,但其抗冲击性能较差,加工条件苛刻且不可反复加工使用,而现有的加工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的耐温等级又达不到要求,所以亟需制造耐温等级更高的热塑性树脂基体。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含醚键的双二氮杂萘酮单体4,4’-双(2’’,3’’-二氮杂萘-1’’-酮)-二苯醚(OBDHPZ),作为类双酚单体与4,4’-二氟二苯砜(DFS)和4,4’-二氟二苯酮(DFK)在高温下进行共聚,合成一系列数均分子量在3.2x104-5.6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1.8-2.6之间的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BPESKs)热塑性树脂。通过红外、核磁手段分别表征了单体与聚合物的结构,证明所合成单体、聚合物的结构与所设计的一致。在上述基础上着重探究了PBPESKs系列共聚物的性能。PBPESK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于室温下溶解于NMP、氯仿等多种极性、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手段研究了共聚物的热性能,PBPESKs系列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98-324℃之间。对PBPESKs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其拉伸强在74-87MPa之间,杨氏模量在1.85-1.92G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12.6-13.9%之间,表明该类树脂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含联苯基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类双酚(BDHPZ)作为共聚单体,采用高温溶液缩聚法与OBDHPZ、DFK与DFS进行四元共聚,合成两个系列共聚物PBPESK-O8、PBPESK-O6(OBDHPZ/BDHPZ=8/2、6/4),PBPESK-O8s系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在1.98x104-3.93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2.1-2.9之间,PBPESK-O6s系列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在1.26x104-3.42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2.1-2.3之间。通过核磁、红外以及元素分析的手段对两个系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其与所设计的结构一致。DSC与TGA测试结果表明,两个系列聚合物的Tg在310-342℃之间,可通过类双酚单体比例或砜酮比进行调控。溶解性测试表明,两个系列聚合物于室温下在氯仿、NMP等溶剂中都展示出了良好的溶解性。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测试,PBPESK-O8s系列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9-89MPa、1.91-2.28GPa、11.71-12.83%,PBPESK-O6s系列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1-92MPa、2.07-2.42GPa、10.12-12.54%,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将双二氮杂萘酮结构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可以保证共聚物具有良好溶解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聚合物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同时赋予聚合物优异的力学性能。
王顺[2](2021)在《含氮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不仅将优异的孔隙特性与扩展的共轭体系完美地结合,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多样化的合成策略,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催化、吸附、储能、传感等诸多领域。以功能为导向,通过变换构筑基元可以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目标性能的CMPs,同时也可以通过后合成修饰(PSM)策略向已建立的CMP框架内引入多种官能团来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氮原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CMPs的骨架结构,而且赋予其优异的性能。本文通过对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采用不同的含氮构筑基元,含氮小分子为功能构筑块,通过“自下而上”和PSM策略合成出一系列含氮CMPs材料,探索了其在光响应仿酶、碘捕获、染料与气体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我们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例基于吡嗪并喹喔啉的CMP,该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展现较好的仿氧化酶催化活性。我们首次采用CMPs作为光响应仿氧化酶用于构建生物酶荧光传感器。在可见光驱动下CMP催化水中的溶解氧产生超氧自由基,氧化硫胺素生成具有蓝色荧光的脱氢硫胺素,且此催化过程具有高度的pH(4.6-8.6)依赖性。脲酶可以水解其相应的底物以触发pH值变化。因此,构建了一个对脲酶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pH荧光传感器。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42 U L-1,且可以用于实际唾液样品中的脲酶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合成了一例基于吡嗪并喹喔啉的D-π-A型CMP作为光驱动的仿氧化酶用于谷胱甘肽(GSH)的比色传感。可见光下CMP能有效的氧化无色的TMB变为蓝色的ox-TMB,而GSH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反应的进行,实现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比色传感。GSH的定量检测范围为0.2-20μM,检出限为0.06μM。该方法还被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的GSH分析,证明了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这两项研究不仅丰富了光响应CMPs的结构类型,也拉开了CMPs材料作为光响应模拟酶用于生物医学传感领域的序幕。2.为制备具有高效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我们通过Pd催化的Sonogashira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三种基于三苯胺衍生物的CMPs。所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积(最大为1185 m2 g-1),由于出色的孔隙性能,富电子的π共轭网络结构,以及骨架中N原子与I2分子的相互作用,该系列材料展现出较高的碘蒸气捕获性能,并且在乙醇洗涤后可以实现对碘的循环吸附。接着,我们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基于吡啶的CMPs,最高BET比表面积达到2028 m2 g-1,其表现出的挥发性碘蒸气吸附量为5.29 g g-1,这与以往所报道材料的吸附能力相比是较突出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效果。高吸附量应归因于聚合物优异的多孔性、有效的吸附位点和扩展的π共轭网络骨架的综合效应。此外,该材料将四环素的传感和吸附功能合二为一,既可以作为四环素的新型荧光探针,同时还显示出较高的四环素吸附能力。3.我们通过一种后合成修饰策略构建了一例阳离子型CMP。首先采用均三溴苯与对苯二硼酸合成苯基CMP材料(CMP-O),第一步经Blanc氯甲基化反应引入氯甲基,第二步经N-甲基咪唑后修饰合成含有咪唑鎓的阳离子骨架(CMP-Im)。它的多孔、共轭和阳离子骨架有利于其与阴离子染料的相互作用。CMP-Im表现出甲基橙(MO)和刚果红(CR)阴离子染料的高效吸附,吸附容量分别为588和2500 mg g-1,并且对MO与亚甲基蓝(MB)混合液、CR与MB混合液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此外,我们以CMP-O为前驱体,在AlCl3催化下采用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为溶剂和交联剂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增加孔径的同时引入氯甲基,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对CO2具有亲和能力的二乙烯三胺。以第一步修饰三氯甲烷为例,BET比表面积由起初的1182 m2g-1增加到1828 m2g-1,CO2吸附量从2.58增至4.92 mmol g-1(273 K,1 bar)。此外,将多胺基团修饰到孔壁上后,CO2的吸附热从19.50增至37.07 k J mol-1,CO2/N2选择性分离系数从16.68提升至48.70(273K,1 bar)。这两项工作通过简单的后修饰策略制备了含氮CMPs,提高了其在染料与气体吸附方面的性能,为CMPs的功能化提供了研究思路。
罗焕焕[3](2021)在《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能优良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目前的催化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催化剂循环性差、成本较高等限制了部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和应用。伴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可持续、成本低、环境友好的催化剂的开发是目前催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意在实现基于羧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绿色”催化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羧酸配合物的研究现状,以及配合物在借氢反应和C-H活化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基于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以高效、绿色为目的探究了基于羧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应用。(1)基于N,N’-二(3,5-二羧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BADA)以及1,4-二(1H-咪唑-1-基)丁烷(DIB)设计合成了新型的羧酸配合物Zn2(BADA)(DIB)2(2.4a),通过FT-IR、SEM、XRD、XPS、TG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分析表征确定了其结构、组成以及微观形貌。此外基于2-吲哚酮(1)和醇(2)的借氢反应发现Zn2(BADA)(DIB)2羧酸配合物可以以中等至较高的产率合成3-烷基-2-吲哚酮(3)以及3-烷基-3-羟基-2-吲哚酮(4),并且具有一定的官能团兼容性。(2)基于1-(羧甲基)-1H-吲哚-3-羧酸(CICA)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羧酸配合物Zr-CICA(3.3b),同样采用FT-IR、SEM、TEM、XRD、XPS、TG等对其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苯胺和醇或苄胺的借氢反应探究其潜在的催化活性,羧酸配合物Zr-CICA在借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以较高的产率以及较为广泛的底物范围构建C-N键。此外通过回收循环实验发现配合物Zr-CICA不仅具有潜在的循环回收性能,也具有较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3)以P(III)导向的二苯基膦联苯型化合物的C-H键活化为切入点,实现了铑配合物[Rh(COD)Cl2]2催化的联芳基膦和内炔的氢芳化反应,构筑了新型的XPhos类似物。在最优条件下可以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分别形成立体专一性的E-烯基单取代和E-烯基双取代XPhos类似物,产物的绝对构型也经由单晶衍射所确定。此外,单烯基化和双烯基化反应均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各式各样不同空间位阻和电性的联芳基膦均可兼容。(4)以1,1-二氟联烯化合物与芳基碘化物的氟芳化合成策略实现了钯配合物Pd(PPh3)3Cl2催化的立体选择性烯基三氟甲基的构建,产物烯基三氟甲基的绝对构型由NOESY和1H-19F COZY辅助确定。此外,还可以兼容诸多类型官能团:甲氧基、醛基、烷基、卤素以及芳杂环。辅助自由基捕获试验以及19F的原位核磁对该1,1-二氟联烯的氟芳化合成策略进行了机理探究。此后,产物的的衍生化实验探究进一步揭示了1,1-二氟联烯的氟芳化合成策略在引入三氟甲基官能团的应用潜能。
郭思彤[4](2021)在《杂环取代愈创薁类化合物的合成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新药研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薁类化学是非苯芳香烃的重要分支,具有与众不同的化学、物理及生物活性,因此,对其结构修饰和活性研究成为有机化学中的新研究领域。本论文通过杂环取代愈创薁类化合物的合成新途径研究进行工作展开。首先,在愈创蓝烃薁的1-位上引入甲酰基,然后,通过1-甲酰基愈创蓝烃薁,烯胺酮和1,3-茚满二酮缩合,制备了含茚并[1,2-b]喹啉结构的薁类衍生物。其次,在碘的催化下,通过1-甲酰基愈创蓝烃薁与邻苯二胺类衍生物的环化反应,实现了2-(愈创蓝烃薁-1-基)-1H-苯并[d]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最后,在酸的作用下通过愈创蓝烃薁与杂环芳醛反应,制备了芳基亚甲基蓝烃薁类盐中间体,再进一步通过与丙二腈的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实现了2-[(愈创蓝烃薁-1-基)(杂环芳基)甲基]丙二腈的合成。
姜海蛟[5](2020)在《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杂原子调控有机光电材料性能,是设计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基于含硫原子杂环的化合物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聚噻吩、苯并噻吩类衍生物、稠合噻吩化合物等。硒原子与硫处于同一主族,表现出与硫原子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但是半径更大,更容易极化,且能容纳更多的电荷注入。此外,含硒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间易产生Se-Se相互作用而使固态下分子的排列更加紧密有序,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从而有助于载流子的传输。同时Se具有重原子效应,增加了自旋轨道耦合能力,促进系间窜跃(ISC),有利于产生三线态。而且硒吩的氧化还原电位比噻吩更低,可增强材料对氧的稳定性。据此,用硒元素替代硫元素有可能为开发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从在有机芳香化合物中引入S,Se杂原子来调控其光电性能入手,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杂原子的新型有机稠环分子,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探究它们的光电性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噻吩和硒吩的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有机共轭稠环化合物CTT、BTT和BTS,并与有机受体分子(TCNB和TCNQ)以1:1比例组装制备有机共晶体。通过理论计算与光谱研究,证实了3种新型有机共晶中的电荷转移性质。单晶结构与光学性质表明,引入不同杂原子种类和位置会对有机共晶体的堆积和发光性能产生影响,由于CTT与TCNB之间存在两种角度不同的堆积方式,使其形成具有三维立体形貌的微纳晶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光波导现象。引入重原子Se导致共晶体的荧光强度、寿命和量子产率减小,同时会使共晶体之间产生更强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使发射峰红移,有利于调控共晶体的发光。2.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萘并二硒吩结构的有机稠环分子。通过预测单晶结构,计算得到萘并二硒吩衍生物的单晶空穴迁移率大于10cm2/V·s,比基于萘并二噻吩类似物空穴迁移率大一个数量级。探索制备单晶器件,尝试验证理论计算迁移率方法的准确性。3.在含噻吩的稠环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B、N杂原子,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N杂原子和BN共价键的新型有机稠环分子。计算结果表明,BN键的引入可以保持共轭环的优良芳香性,说明用BN键代替等电子的CC双键是一种拓展有机共轭材料研究体系的新思路。用含强吸电子基团噻唑并噻唑的NSP与TCNB制备的共晶体,从单晶结构与光谱表征可知,在共晶体中同时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与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王玉娇[6](2020)在《有机半导体分子的二维界面共组装》文中研究说明界面有机半导体纳米结构和性质与半导体电子器件性能息息相关。表界面有机半导体体系的研究可为揭示和理解分子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为设计性能优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或器件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技术,研究有机半导体分子在二维界面的自组装行为。在研究寡聚噻吩溶液组装的基础上,探索聚苯乙炔类聚合物的气-液界面自组装,并进一步研究n-型稠环芳酰亚胺衍生物的固-液界面二维结晶行为。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1.研究了肽-四噻吩-肽(PTP)在溶剂中的组装。通过改变混合溶剂比例改变溶剂极性,探索溶剂极性对组装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PTP可以在THF/己烷溶液中(40-80%v的己烷)形成纤维。这种纤维稳定存在,不随时间变化。另一方面,PTP在THF/水的混合溶液中含水量为40%至60%v时形成囊泡和平行四边形片两种有序纳米结构。平行四边形片可以随时间延长转变成囊泡。纤维表现出囊泡和平行四边形片所不具有的超分子手性。溶液体系的组装机制研究为二维界面组装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参考。2.研究了三种具有手性中心的聚苯乙炔衍生物在气-液二维界面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目的为对比体相与二维界面对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气-液界面具有二维局限特性,研究发现与溶液体系不同的构象,与溶液体系相比,聚合物手性在气-液界面发生反转或增强,为聚合物构象调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研究了三种n型半导体的稠环芳酰亚胺PPDI,NPDI,NPNDI,在液-固界面的自组装行为,探索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非平面型分子可否在二维界面形成稳定的有序二维结构,并研究分子结构与二维纳米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共轭结构的分子表现出不同的表面结晶行为。在组装过程中,分子对称性对形成分子层的性质有关键影响,发现过多的非共面共轭单元对二维组装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非平面共轭结构可在二维界面进行有序自组装。4.研究了n-/p-半导体分子的固-液界面共组装,考察p-型分子对非平面稠环芳香体系二维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p-型分子1-芘甲酸(PCA)与n型半导体分子PPDI,NPDI,NPNDI可进行二元表面共组装。与单一组分n型半导体相比较,PCA可促进单组分大尺寸NPNDI的界面吸附组装,此外可调控2D纳米结构和手性。本研究验证了非平面型半导体分子界面构筑二维纳米结构的可行性。
韩毅[7](2019)在《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共轭分子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传感等方面。从分子层次上设计和调控荧光共轭分子的结构,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质、晶体结构等,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围绕含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新型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开展如下工作: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芘为核的两亲性树枝状分子,系统地研究了它们代数依赖性的自组装行为和DNA凝聚行为。由于分子两亲性的特征和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协同影响,三种分子可以形成尺寸不同的一维纳米结构。此外,这种芘功能化的树枝状分子表现出优异的DNA凝聚能力,并且这种凝聚能力可以通过树枝状基团的代数进行调节,这使得它们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以Bischler-Napieralski关环和环缩合反应为关键步骤,通过简单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芘稠合氮杂并苯衍生物。通过调节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共轭程度,实现了对其光物理性质和单晶结构的调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光子传输性能和酸响应行为,扩展了氮杂并苯衍生物在光波导器件和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3.以氮诱导的硼化反应为关键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给体-受体-给体(D-A-D)结构的硼氮嵌入型稠环芳烃。系统地研究了硼氮结构单元和稠合的芳香环类型对于分子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此外,在固体状态下,含DA-D结构的分子具有优异的力致变色行为;在溶液态,这些分子对氟离子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这些化合物的双重响应特性有利于扩展含硼氮结构单元的共轭材料在光学传感器中的广泛应用。4.为了进一步拓展硼氮稠环芳烃的种类,通过硼酸和邻苯二胺结构单元间的一步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氮-硼-氮掺杂的、三茚芴为核的星型稠环芳烃。通过对硼酸基团的合理设计,在三茚芴结构外围引入三苯胺或四苯乙烯等不同的取代基团,获得具有良好成膜性或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NBN-TPA和NBNTPE分子,并实现了其在硝基爆炸物苦味酸检测方面的应用。
许鹏飞[8](2019)在《基于稀土金属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合成及其在极性烯烃聚合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稀土金属路易斯酸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的合成及其在极性烯烃聚合中的应用,此外还涉及了茂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催化的胺基硼烷类化合物脱氢偶联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新型三齿NNP配体阳离子型稀土/膦分子内FLP的合成及其在小分子活化和极性共轭烯烃聚合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基于新型三齿NNP配体L1的阳离子型稀土金属芳氧基配合物[L1RE(OAr)][B(C6F5)4][RE=Sc(12);Y(13);Lu(14),Ar=2,6-tBu2-C6H3]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这些配合物可以和α,β-不饱和酮、酯发生FLP型1,4-加成反应。此工作表明稀土金属可以作为路易斯酸和含主族元素磷的路易斯碱形成FLP型化合物。上述稀土/膦分子内FLP还可以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醋(MMA),α-亚甲基-γ-丁内酯(MBL)和γ-甲基-α-亚甲基-γ-丁内酯(MMBL)的聚合,聚合活性整体呈现出钇≈镥>钪的规律。机理研究表明该引发机理不同于传统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极性共轭烯烃聚合的RE-E(E=H,C,N等)键插入或单电子转移,而是新型FLP型引发机理。2.基于均配型芳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间FLP用于极性共轭烯烃的聚合。以均配型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 RE(OAr)3[RE=Sc(21),Y(22),Sm(23),La(24),Ar=2,6-tBu2-C6H3;RE=La(25),Ar=2,6-iPr2-C6H3]作为路易斯酸,以膦或氮杂环卡宾作为路易斯碱形成分子间FLP,有效催化了MMA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极性共轭烯烃单体如大位阻的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uMA),含有易参与自由基反应的呋喃环的甲基丙烯酸糠酯(FMA)和丙烯酰胺类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的聚合。其中MMA的聚合可以得到间规度达85%的聚合物。总体上聚合活性会随着路易斯酸部分的稀土半径的增大而提高(镧>钐>钇>钪),而路易斯碱部分的电子和位阻效应也会对聚合活性产生影响。通过活性中间体的分离和表征以及齐聚物的末端基分析对聚合机理进行研究表明聚合由FLP型1,4-加成反应引发,但和此前分子内体系不同的是需要另一分子路易斯酸活化单体。3.基于均配型芳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间FLP还可以用于极性双乙烯基烯烃单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甲基丙烯酸乙烯酯(VMA)和甲基丙烯酸(4-乙烯基苯基)酯(VBMA)]在温和条件下的化学选择性聚合,以100%的化学选择性得到每个链节仍含有一个C=C双键的聚合物。此外还使用苄硫醇对所得聚合物PVBMA进行了后官能团化。机理研究包括活性中间体分离、表征和对齐聚物的末端基分析,结果表明机理和之前所述FLP型1,4-加成反应引发的机理一致,当前聚合化学选择性的来源也正是稀土/膦分子间FLP对共轭双键的选择性1,4-加成反应而保留非共轭双键不反应。4.茂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催化胺基硼烷脱氢偶联反应及机理研究。茂钪烷基配合物Cp*2ScR[R=CH(SiMe3)2(36);CH2SiMe3(41)]可以高效催化二甲胺基硼烷(DMAB)和一系列双胺基硼烷的脱氢偶联反应,其活性远高于目前报到的其它单一组分金属催化剂。配合物41和等当量DMAB反应得到了 一种β-B-agostic型钪胺基硼烷基配合物42,其结构得到了 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配合物42在溶液状态下会发生可逆β-H消除得到钪的氢化物43,该配合物通过变温核磁以及捕捉实验得到了证明。这是首次对β-B-agostic型金属胺基硼烷基配合物的可逆β-H消除反应的观测。配合物42可以催化DMAB的脱氢偶联反应,表现出和母体配合物36和41基本相同的活性和选择性,表明其是该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王丽静[9](2018)在《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氮配位过渡金属配合物展开,主要有:胺基锆/钛配合物和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胺基锆/钛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另外,研究了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对胺基化合物的类型、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了描述,介绍了三类胺基金属配合物及其对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第二章:本章设计合成了以胺基为配体的锆/钛配合物C1,C2,这些化合物都经过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结构表征,其中锆配合物C1是六配位的,钛配合物C2是五配位的。在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下,所得配合物对乙烯聚合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所得聚合物为高分子量聚乙烯,如Scheme 1.1所示。Scheme 1.1胺基过渡金属(锆/钛)配合物的合成第三章:本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D1–D5(如Scheme1.2所示),并对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化合物都经过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结构表征。Scheme 1.2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D的合成
唐睿智[10](2016)在《新型富氮杂多环芳烃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致力于发展新型氮杂多环有机共轭体系,深入研究其光电特性,并实现其在有机电子学方面的应用。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利用高效简捷的合成方法,制备新型富氮杂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系统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主体结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并哒嗪的含有三苯胺、四苯乙烯、三苯基硼等功能化基团修饰的新型π-共轭分子。第二部分制备了一系列新型1,2,7,8-四氮杂苝及其衍生物。研究了目标分子的光电性质和离子识别等性质,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合成和表征了苯并哒嗪(PTZ-TPA)和苯并异噻吩(ITN-TPA)桥联三苯胺的两种有机共轭小分子。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哒嗪和苯并异噻吩可以选择性调节分子的结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行为以及自由基性质。在铜离子的氧化作用下,PTZ-TPA和ITN-TPA分别显示开壳层结构的双三苯胺阳离子自由基特征和闭壳层结构的双三苯胺阳离子的特征;在汞离子作用下,PTZ-TPA具有强配位作用而导致荧光淬灭,而ITN-TPA则显示开壳层结构的单三苯胺阳离子自由基特征。2)简捷高效的合成了苯并哒嗪(PTZ-TPE)、苯并异噻吩(ITN-TPE)、苯并异吲哚(IDN-TPE)桥联四苯乙烯的三种有机共轭分子,系统地研究了苯并杂环核的改变对光电性质的有效调控。以苯并哒嗪为核的分子PTZ-TPE在溶液或者聚集条件下均显示非常弱的荧光,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哒嗪单元光诱导电子转移的系间窜跃产生非辐射跃迁造成能量损失,而以苯并异噻吩(ITN-TPE),苯并异吲哚(IDN-TPE)为核的分子则在聚集条件下具有显着的AIE特征。为了进一步了解苯并哒嗪独特的光化学性质,我们还研究了共轭体系中氮原子的数目,位置对化合物光化学,电化学行为等调控,进一步发现以苯并哒嗪(PTZ-TPE)为核的分子在质子化和AIE效应协调作用下释放黄色荧光可以检测低pKa酸;而以苯并异噻吩(ITN-TPE)为核的分子可以通过自由基机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识别金属铜离子。3)合成了一种基于苯并哒嗪的新型类BODIPY结构的有机共轭小分子,研究发现该物质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较强AIE效应以及高对比度的机械力致变色效应。我们进一步让该类BODIPY结构的分子和聚乙二醇形成醚键,获得水溶性较好的荧光聚合物用于细胞成像实验。4)以蒽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氮氮单元(N=N)嵌入苝环替代碳碳单元(CC)的新型氮杂苝类衍生物。分子的氮杂苝核近于平面结构,改变共轭骨架外缘取代基会对分子堆积和组装行为产生明显的调控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类分子具有n型半导体特性。1,2,7,8-四氮杂苝类分子可以通过质子化反应,调节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级,进而影响分子的光电性能。5)以二羟苯基取代的1,2,7,8-四氮杂苝作为配体,将N,O–B螯合单元引入共轭体系,形成了九并多环刚性骨架结构,构筑了新型二硼桥联梯形化合物,详细研究了分子的晶体结构、光物理性质以及电化学等性质。6)合成了基于1,2,7,8-四氮杂苝为受体单元(A),苯并二噻吩为供体单元(D)或吡咯并吡咯二酮为受体单元(A)构建的D-A聚合物P1,P2以及D-A-D-A聚合物P3,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总之,本论文发展了高效的制备方法,获得了一系列基于哒嗪单元的新型功能分子体系,丰富了富氮杂多环芳烃的分子储备,为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二、功能性氮杂环芳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性氮杂环芳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耐高温聚芳醚(砜)酮树脂研究现状 |
1.2.1 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1.2.2 聚芳醚砜类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1.2.3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研究现状 |
1.2.4 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研究现状 |
1.3 提升聚芳醚(砜)酮树脂耐热性的方法 |
1.3.1 结晶与交联 |
1.3.2 引入取代基与侧基 |
1.3.3 减少柔性基团含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主链中含醚氧键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含醚键双二氮杂萘酮结构单体结构表征 |
2.3.2 PBPESKs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3 PBPESKs的热性能 |
2.3.4 PBPESKs的溶解性 |
2.3.5 PBPESKs聚合物膜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含联苯基和醚键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测试及合成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联苯基双二氮杂萘酮单体结构验证 |
3.3.2 PBPESK-O8s、PBPESK-O6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3 PBPESK-O8s、PBPESK-O6s的的热性能 |
3.3.4 PBPESK-O8s、PBPESK-O6s的溶解性 |
3.3.5 PBPESK-O8s、PBPESK-O6s膜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含氮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有机聚合物概述 |
1.2 共轭微孔聚合物研究现状 |
1.3 共轭微孔聚合物设计与合成 |
1.3.1 结构设计 |
1.3.2 合成方法 |
1.3.3 后合成修饰 |
1.4 功能性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应用 |
1.4.1 光催化领域 |
1.4.2 碘吸附 |
1.4.3 水中污染物吸附 |
1.4.4 气体吸附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使用的表征与仪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氮光响应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仿氧化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光响应CMP作为仿氧化酶用于构建脲酶荧光传感器 |
2.2.1 实验部分 |
2.2.2 材料合成与表征分析 |
2.2.3 光响应仿氧化酶活性 |
2.2.4 催化机理 |
2.2.5 pH传感 |
2.2.6 脲酶传感 |
2.3 D-π-A型光响应CMP作为仿氧化酶用于GSH的比色传感 |
2.3.1 实验部分 |
2.3.2 材料合成与表征分析 |
2.3.3 光响应仿氧化酶活性 |
2.3.4 催化机理 |
2.3.5 GSH传感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氮富电子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碘捕获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N,N,N',N'-四苯基-1,4-苯二胺的CMPs的合成与碘捕获性能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材料合成与表征分析 |
3.2.3 气体吸附研究 |
3.2.4 碘捕获性能研究 |
3.3 吡啶基CMPs的合成与碘捕获、四环素移除和传感性能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材料合成与表征分析 |
3.3.3 气体吸附研究 |
3.3.4 碘捕获性能研究 |
3.3.5 四环素的荧光传感 |
3.3.6 四环素的移除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氮小分子修饰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后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咪唑鎓后修饰构筑阳离子型CMPs用于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分离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合成与表征分析 |
4.2.3 N_2与水蒸气吸附 |
4.2.4 染料吸附与分离 |
4.3 CMPs的溶剂交联后修饰结合多胺提高CO_2的吸附分离 |
4.3.1 实验部分 |
4.3.2 合成与表征分析 |
4.3.3 N_2吸附与孔径 |
4.3.4 CO_2吸附 |
4.3.5 CO_2/N_2分离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羧酸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机羧酸化合物的简介 |
1.2.2 有机羧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配合物在借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3.1 借氢反应的简介 |
1.3.2 C-C键构筑的借氢反应 |
1.3.3 C-N键构筑的借氢反应 |
1.4 配合物在芳基C-H键活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芳基C-H键活化反应简介 |
1.4.2 硫、氧导向芳基C-H键活化 |
1.4.3 磷、氮导向芳基C-H键活化 |
1.4.4 硅导向的芳基C-H键活化 |
1.5 课题的创新性及研究内容、方法 |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2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Zn_2(BADA)(DIB)_2羧酸配合物催化3-烷基-2-吲哚酮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3.1 配体1,4-二(1H-咪唑-1-基)丁烷的合成与表征 |
2.3.2 配体N,N’-二(3,5-二羧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配体的合成 |
2.4 新型锌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合成及表征 |
2.4.1 有序骨架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合成 |
2.4.2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单晶结构表征分析 |
2.4.3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FT-IR和 XRD表征分析 |
2.4.4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XPS表征分析 |
2.4.5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TG表征分析 |
2.4.6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SEM表征分析 |
2.5 Zn_2(BADA)(DIB)_2在3-烷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探究 |
2.5.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5.2 底物普适性探究I |
2.5.3 底物普适性探究II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3-烷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2.6.2 3-烷基-3-羟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2.6.3 产物结构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r-CICA羧酸配合物催化合成N-苄基苯胺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配位化合物Zr-CICA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3.3.1 配体1-(羧甲基)-1H-吲哚-3-羧酸的合成 |
3.3.2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3.3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SEM和 TEM表征分析 |
3.3.4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XRD,XPS及 FT-IR表征分析 |
3.3.5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热重表征分析 |
3.4 羧酸配合物在合成N-苄基苯胺衍生物的借氢反应中的应用探究 |
3.4.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4.2 底物普适性探究 |
3.5 配合物Zr-CICA催化剂潜在的循环使用性能探究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由苯胺和醇合成N-苄基苯胺的实验步骤 |
3.6.2 由苯胺和苄胺合成N-苄基苯胺的实验步骤 |
3.6.3 产物结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III)导向的经由C-H键活化策略的XPhos类似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3 P(III)导向的经由C-H键活化策略的XPhos类似物的合成 |
4.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 底物普适性探究I |
4.3.3 底物普适性探究II |
4.4 XPhos类似物的合成应用与合成机理探讨 |
4.4.1 合成XPhos类似物的机理探讨 |
4.4.2 XPhos类似物的合成应用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合成单烯基化产物的一般步骤 |
4.5.2 合成双烯基化产物的一般步骤 |
4.5.3 部分二芳基膦联苯的合成步骤 |
4.5.4 产物结构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由1,1-二氟联烯氟芳化策略的烯基三氟甲基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3 羧酸配合物在1,1-二氟联烯氟芳化中的潜在催化性能探究 |
5.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2 底物普适性探究 |
5.4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机理探讨与衍生化应用 |
5.4.1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机理探讨 |
5.4.2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衍生化应用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实验步骤 |
5.5.2 1,1-二氟联烯合成的实验步骤 |
5.5.3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衍生化实验步骤 |
5.5.4 产物结构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4)杂环取代愈创薁类化合物的合成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薁类化学简介 |
1.2 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2.1 以环戊二烯为原料 |
1.2.2 以富烯为原料 |
1.2.3 以2-取代的环庚三烯酮为原料 |
1.2.4 以吡喃盐或吡啶盐为原料 |
1.3 愈创蓝烃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 |
1.3.1 愈创蓝烃薁的发展 |
1.3.2 愈创薁及衍生物的合成 |
1.3.3 愈创薁及衍生物的应用 |
1.4 杂环修饰薁类衍生物的合成 |
1.4.1 卟啉修饰的薁衍生物 |
1.4.2 吡啶修饰的薁衍生物 |
1.4.3 吡咯修饰的薁衍生物 |
1.4.4 呋喃修饰的薁衍生物 |
1.4.5 吲哚修饰的薁衍生物 |
1.4.6 喹啉修饰的薁衍生物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意义 |
2 含茚并[1,2-b]喹啉结构的薁类衍生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文献综述 |
2.3 课题设计思想及合成路线设计 |
2.3.1 设计思想 |
2.3.2 合成路线设计 |
2.4 实验部分 |
2.4.1 仪器与试剂 |
2.4.2 5-芳基-10-薁基-茚并[1,2-b]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
2.5.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探究 |
2.6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
2.7 本章小结 |
3 2-(愈创蓝烃薁-1-基)-1H-苯并[d]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文献综述 |
3.3 课题设计思想及合成路线 |
3.3.1 设计思想 |
3.3.2 合成路线设计 |
3.4 实验部分 |
3.4.1 仪器与试剂 |
3.4.2 2-(愈创蓝烃薁-1-基)-1H-苯并[d]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
3.5.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探究 |
3.6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
3.7 本章小结 |
4 2-[(愈创蓝烃薁-1-基)(杂环芳基)甲基]丙二腈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2.1 芳基取代丙二腈的合成 |
4.2.2 蓝烃薁类盐的合成 |
4.3 课题设计思想及合成路线 |
4.3.1 设计思想 |
4.3.2 合成路线设计 |
4.4 实验部分 |
4.4.1 仪器与试剂 |
4.4.2 2-[(愈创蓝烃薁-1-基)(杂环芳基)甲基]丙二腈的合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
4.5.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探究 |
4.6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
4.7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硒吩类有机半导体材料 |
1.2.1 含硒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1.2.2 硒吩衍生物常见的合成方法 |
1.2.3 硒吩衍生物在有机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
1.3 硼氮杂环芳香烃类有机光电材料 |
1.4 有机共晶材料 |
1.4.1 有机共晶材料的设计策略 |
1.4.2 有机共晶的制备方法 |
1.4.3 有机共晶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意义 |
第二章 含硫、硒元素的稠环有机共晶给体材料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2.2.3 有机共晶体的制备 |
2.3 有机共晶的晶体结构 |
2.4 有机共晶的光学性质 |
2.5 理论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萘并二硒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单晶场效应迁移率的计算 |
3.1 前言 |
3.2 理论计算 |
3.2.1 晶体结构的预测 |
3.2.2 HOMO和 LUMO能级分布 |
3.2.3 分子重组能的计算 |
3.2.4 电荷迁移率的计算 |
3.3 实验部分 |
3.3.1 药品与试剂 |
3.3.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BN杂多环芳烃的设计与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4.3 BN-嵌入多环芳烃化合物BNPAH的理论计算 |
4.4 NSP+TCNB共晶体的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有机半导体分子的二维界面共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界面自组装 |
1.2.1 固-液界面自组装 |
1.2.2 气-液界面自组装 |
1.3 LB膜技术 |
1.3.1 LB膜的制备 |
1.3.2 影响LB膜的因素 |
1.3.3 LB膜在光学中的应用 |
1.4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
1.4.1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简介及原理 |
1.4.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
1.4.3 STM主要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 |
1.5 有机半导体分子及聚合物的自组装 |
1.5.1 寡聚噻吩及OPV衍生物 |
1.5.2 聚苯乙炔类衍生物 |
1.5.3 稠环芳酰亚胺及其衍生物 |
1.6 论文选题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p-型半导体分子四噻吩的溶液体系自组装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制备 |
2.2.2 仪器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表征 |
2.3.2 光谱表征 |
2.3.3 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聚苯乙炔衍生物的气-液界面自组装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聚合物的合成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π-A曲线的测定 |
3.3.2 光谱性质的表征 |
3.3.3 形貌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n-型半导体分子二维界面自组装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分子的合成 |
4.2.2 实验步骤 |
4.2.3 计算机模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TM实验结果 |
4.3.2 模型搭建与模拟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n/p-型半导体分子二维界面共组装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步骤 |
5.2.2 计算机模拟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DI与 PCA共组装 |
5.3.2 NPDI与 PCA共组装 |
5.3.3 NPNDI和 PCA共组装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论 |
1.2 共轭化合物的组成及性质 |
1.2.1 稠环芳烃 |
1.2.1.1 蒽及其衍生物 |
1.2.1.2 芘及其衍生物 |
1.2.1.3 苝及其衍生物 |
1.2.1.4 六苯并蔻及其衍生物 |
1.2.2 杂环芳烃 |
1.2.2.1 氮杂环芳烃 |
1.2.2.2 硼杂环芳烃 |
1.2.2.3 硼氮杂环芳烃 |
1.2.2.4 其它杂环芳烃 |
1.2.3 含树枝状结构的共轭化合物 |
1.3 共轭化合物的应用 |
1.3.1 光电材料 |
1.3.2 刺激响应材料 |
1.3.3 化学传感 |
1.3.4 光波导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以芘为核的两亲性树枝状分子:合成、自组装及代数依赖性DNA凝聚行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与表征 |
2.2.3 自组装样品制备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设计与合成 |
2.3.2 PyG1HCl和PyG2HCl的自组装 |
2.3.3 凝聚DNA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芘稠合氮杂并苯衍生物:光波导和酸响应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与表征 |
3.2.3 晶体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设计与合成 |
3.3.2 晶体结构 |
3.3.3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3.3.4 理论计算 |
3.3.5 光波导性质 |
3.3.6 酸响应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双重刺激响应的硼氮嵌入型稠环芳烃:力致变色及氟离子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设计与合成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热稳定性 |
4.3.4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4.3.5 研磨变色 |
4.3.6 氟离子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氮硼氮掺杂星状三茚芴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设计与合成 |
5.3.2 热稳定性 |
5.3.3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5.3.4 理论计算 |
5.3.5 聚集诱导发光 |
5.3.6 爆炸物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 B: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致谢 |
(8)基于稀土金属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合成及其在极性烯烃聚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化学的提出及其应用 |
第二节 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在聚合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基于过渡金属的受阻路易斯酸碱对 |
第四节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基于新型三齿NNP配体阳离子型稀土/膦分子内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合成及反应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基于NNP配体阳离子型稀土/膦分子内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合成及其在小分子活化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稀土/膦分子内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用于极性共轭烯烃聚合及机理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均配型芳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间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在极性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基于均配型芳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用于极性共轭烯烃聚合 |
第三节 基于均配型芳氧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间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用于极性双乙烯基烯烃单体的化学选择性聚合 |
第四节 基于手性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间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用于极性烯烃立构规整性聚合的尝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茂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催化胺基硼烷类化合物脱氢偶联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茂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催化二甲胺基硼烷脱氢偶联 |
第三节 茂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催化二甲胺基硼烷脱氢偶联机理研究 |
第四节 茂钪烷基配合物催化双胺基硼烷类化合物脱氢环化反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全文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实验通则 |
第二节 实验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三 晶体结构参数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氮配位过渡金属配合物 |
1.1.1 胺基金属配合物的类型 |
1.1.2 胺基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
1.1.3 胺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1.4 胺基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1.2 聚乙烯概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胺基过渡金属(锆/钛)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活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本章的设计思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合成 |
2.3.2 晶体结构分析 |
2.4 实验部分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2 配体化合物的合成 |
2.4.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5 胺基锆和钛配合物的乙烯聚合活性研究 |
2.5.1 试剂与仪器 |
2.5.2 乙烯聚合操作步骤 |
2.5.3 胺基锆和钛配合物乙烯聚合活性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本章的设计思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的合成 |
3.3.2 晶体结构分析 |
3.3.3 化合物D1?D5的光物理特性 |
3.4 实验部分 |
3.4.1 试剂与仪器 |
3.4.2 配体化合物的制备 |
3.4.3 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D的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新型富氮杂多环芳烃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 型稠环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
1.1.1 基于碳骨架的稠环 p 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
1.1.2 基于噻吩骨架的稠环 p 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
1.2 n 型稠环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
1.3 氮杂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
1.3.1 吡啶杂多环芳烃 |
1.3.2 吡嗪杂多环芳烃 |
1.3.3 嘧啶杂多环芳烃 |
1.3.4 哒嗪杂多环芳烃 |
1.4 本论文的选题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苯并杂环桥联混合价态分子的重金属离子探针 |
2.1 引言 |
2.2 分子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设备 |
2.3.3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4 PTZ-TPA 的单晶结构分析 |
2.5 PTZ-TPA和 ITN-TPA的光物理性质 |
2.6 PTZ-TPA和 ITN-TPA的电化学行为 |
2.7 PTZ-TPA和 ITN-TPA的重金属离子探针响应机制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2.9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杂环芳核的聚集诱导荧光功能分子的合成及性质 |
3.1 苯并杂环桥联四苯乙烯合成及性质 |
3.1.1 引言 |
3.1.2 分子设计思路 |
3.1.3 实验部分 |
3.1.4 苯并杂环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质 |
3.1.5 苯并杂环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
3.1.6 苯并杂环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3.1.7 苯并杂环衍生物的AIE效应 |
3.1.8 本节小结 |
3.2 基于氮杂芳核的AIE分子的酸刺激响应行为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分子设计思路 |
3.2.3 实验部分 |
3.2.4 化合物单晶结构分析 |
3.2.5 目标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2.6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3.2.7 目标化合物理论计算 |
3.2.8 目标化合物的AIE效应 |
3.2.9 目标化合物的酸检测 |
3.2.10 本节小结 |
3.3 基于苯并异噻吩的反应型双通道铜离子探针 |
3.3.1 前言 |
3.3.2 探针ITN-TPE对常见金属离子的光谱响应测试 |
3.3.3 探针ITN-TPE的电化学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测试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总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苯并哒嗪多齿配体螯合的硼核生色团的合成和性质 |
4.1 前言 |
4.2 分子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试剂 |
4.3.2 实验仪器设备 |
4.3.3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3.4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4.4 BN-PTZ 的单晶结构分析 |
4.5 化合物BN-PTZ的光物理性质 |
4.6 BN-PTZ的电化学性能 |
4.7 BN-PTZ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4.8 BN-PTZ 的机械力致变色行为 |
4.9 BN-PTZ的 AIE效应 |
4.10 聚合物材料的生物应用 |
4.11 本章小结 |
4.12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1,2,7,8-四氮杂苝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 |
5.1 引言 |
5.2 分子设计思路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试剂 |
5.3.2 实验仪器设备 |
5.3.3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4 C5-TAP(4a)和Th-TAP(11b)的单晶结构 |
5.5 光物理性质 |
5.6 电化学行为 |
5.7 理论计算研究 |
5.8 酸响应行为研究 |
5.9 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 |
5.10 本章小结 |
5.11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1,2,7,8-四氮杂苝的BODIPY类似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
6.1 前言 |
6.2 分子设计思路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 |
6.3.2 实验仪器设备 |
6.3.3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6.4 BN-TAP的单晶结构分析 |
6.5 BN-TAP和 BN-TTAP的光物理性质 |
6.6 电化学行为 |
6.7 理论计算研究 |
6.8 本章小结 |
6.9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1,2,7,8-四氮杂苝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 |
7.2.2 实验仪器设备 |
7.2.3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7.3 基本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
7.4 光谱表征 |
7.5 电化学行为 |
7.6 本章小结 |
7.7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新化合物一览表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四、功能性氮杂环芳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D]. 张胜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含氮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王顺.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D]. 罗焕焕. 江南大学, 2021(01)
- [4]杂环取代愈创薁类化合物的合成新途径研究[D]. 郭思彤. 渤海大学, 2021(11)
- [5]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D]. 姜海蛟. 兰州大学, 2020(01)
- [6]有机半导体分子的二维界面共组装[D]. 王玉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 韩毅. 天津大学, 2019(01)
- [8]基于稀土金属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合成及其在极性烯烃聚合中的应用[D]. 许鹏飞. 苏州大学, 2019(06)
- [9]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D]. 王丽静. 山西大学, 2018(04)
- [10]新型富氮杂多环芳烃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D]. 唐睿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