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儒家伦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宇玲[2](2021)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文化是在我国五四运动以前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反映民族特质、具有稳定形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传统文学、传统民俗、传统艺术、传统道德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土壤,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学校是培养时代人才的教育场所,语文学科承担着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之后,教育部还组织编写了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材愈加注重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与书写,彰显着文化经典与时代精神的特色。本研究以新一轮课改后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教材为依托,通过统计和分析教材中书写传统文化内容的具体篇目,从语言文字、传统文学、传统民俗、传统艺术、传统道德五个维度对教材书写的传统文化展开阐述,总结出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三个特点:凸显国家主流意识、选文内容丰富而广博、呈现形式多样化。同时结合当下优秀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提出符合教改实际的具体教学策略,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龚滢[3](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龙晓露[4](2020)在《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湘中地区掀起了建筑兴建潮。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可知与晚清湘军密切相关。湘军兴起于湘中地区,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广泛地影响了这一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便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这些建筑也带有明显的湘军影响下的地域特征。本文将湘军的兴起这一历史事件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这一建筑现象关联起来。将晚清时期这一地区分散的民居建筑纳入统一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思考适宜的保护方法。在对现存晚清时期湘中民居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八处湘军将领府第、湘军将领祖居地、祠堂、书院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获得了详实的一手基础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湘军将领府第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形制特征、构造做法、装饰艺术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府第建筑的一般性特点:(一)湘军团体特有的品格贯穿于湘军将领府第的始终,铸就了这些建筑方正、规整、雄壮、具有“崇高感”的气质与灵魂;(二)湘军集团渗透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理念。“礼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湘军将领府第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高差、功能分布,甚至在建筑的装饰上,都印刻着礼制思想的烙印;(三)超出常理的规模尺度透露着长期征战的湘军将领为弥补内心缺失而采取的“报复式挥霍”的宣泄途径;(四)这些建筑在构造做法和材料运用上大多遵循当地传统,体现出湘军尊崇的“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品格;(五)通过与清中期士绅民居进行对比,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在晚清发生转变,并具有浓厚的湘军文化色彩。为了解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本文以涟源市杨市镇杨家滩务本堂刘氏家族的建筑为例,通过对比清中期刘氏家族的祖居地以及湘军兴起后家族主要湘军人物的府第建筑,可以看出湘军兴起改变了刘氏家族的发展脉络,进而带来了家族建筑的“突变”,并着重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湘军将领府第建筑具有类型化的一般性特征,但具体到每一座建筑,又有其特殊性。《园冶》有云“三分匠,七分主人”,为了解“七分主人”对建筑面貌产生的作用,本文选取曾国藩的富厚堂与其弟曾国荃修建的大夫第为例,对两处建筑的建造背景、建筑的差异等进行比较,并结合曾国藩与其兄弟子侄的往来书信了解二者对于住宅建造及居住环境营建的不同看法。可以看出,除去使用需求、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外,个人修为对建筑面貌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祠堂和书院建筑进行了研究。湘军的兴起带来湘中地区宗族的发展,也带来了湘中地区祠堂建筑的兴盛。对当地多个家族的族谱进行研究,得出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是造成这一时期湘中地区祠堂兴盛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湘中祠堂自清朝以来的演变规律。对书院的论述以晚清湘中书院的建造背景切入,这一时期书院的兴建与湘军的兴起关系密切,并以现存的东山书院为例,分析书院的形制特点。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尝试提出了两种针对性保护的方式方法。这些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整型、破损型和遗址型。针对完整型建筑遗产,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现状保存完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构件的修复。在实际工程中,对修复方法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相关研究很少使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古建筑修复的决策过程。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选择的模型,即一种以单值中智集(SNNS)形式提供决策信息的多准则群体决策(MCGDM)方法对建筑构件修复方法进行确定。针对破损型建筑,提出一种基于现状和口述史的建筑复原方法。在主体建筑尚有部分存留,且还有见证者可以提供口述信息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复原,记录和保存尽可能多的建筑信息,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黄筱蔚[5](2020)在《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条件下,人与乡村环境之间建立的一种空间关系。本论文选取了湘中梅山区域收录进《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进行主体研究,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梳理归纳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各类现状数据。本论文研究依据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息息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在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湘中梅山区域的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及其时代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系列问题的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本论文研究的起源与基础部分。这两个章节的阐述从研究的选题、起源以及背景意义出发,依据“两观三性”理论,结合聚居学、环境现象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基本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宏观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与其自然环境复杂有机关系进行研究,以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研究特定地域环境对传统村落多层次互动、制约、关联的影响。同时,结合传统村落社会经济物质要素和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且为接下来的章节具体对传统村落空间及其建筑空间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论证研究部分。具体从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以及传统村落居住空间三方面,进行实例调研测绘、空间解析以及传统场所精神营建的研究。研究是以“两观三性”理论为基础,秉持整体观,研究特定区域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层次环境背景下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的复杂性特征;秉持可持续发展观,研究当地传统村落空间为适应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传统空间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从传统村聚居、社会学、空间句法等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形态演化规律、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组构原理等进行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研究。具体研究脉络为:首先对传统村落形成原因、历史演变及现状特征进行定性定量测绘与分析,结合湘中梅山区域特有的环境特征,对梅山山地环境下传统村落的样本进行空间句法图解、拓扑分析、宏观组构研究。结合传统村落的社会组织演变、等级规模分布和社会需求发展动因等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社会形态表征。其次,对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的现有公共建筑单体、公共景观以及居住建筑单体进行空间解析,总结公共建筑形式以及居住建筑形式的单元构成、空间秩序和组合方式。研究的关键技术点有:运用空间句法对传统村落整体形态及其空间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且对传统村落量化研究提供精确数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度、绘制与表达传统村落不规则边界、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物,对梅山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清晰界定并绘图;运用建筑现象学研究梅山传统村落、建筑与其环境所营建形成的特定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解析。最终,综合理论与实例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图解、建模与营建探索,研究湘中梅山特定区域传统村落的整体、连续的复杂空间关系,目的是为了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方法。第六章为本论文的拓展与实践研究部分。秉承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功能、环境、人文的变迁,以及研究传统村落各尺度空间应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策略。基于发展策略,对传统村落在当代时间维度下的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研究。结合这些年在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设计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客观环境与主观要求,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实现对传统村落、建筑及其环境的创新性研究。结论部分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与创新点论述,创新性的运用“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传统建筑空间及其景观环境空间的地域性特征、文化性定位以及时代性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论证支撑、结构体系、研究方法。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邓弟蛟[7](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表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段平艳[8](2020)在《伦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家居空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城市居住建筑发展遭到了破坏,带来了以西方伦理特征的家居空间模式。而随着空间的变化,居住中的伦理文化也随之改变,尤其是以当代的家居空间更多强调的是人的个体自由与独立性,而忽视了中国传统一直以来注重家庭血缘亲情和谐关系的需求,破坏了人们“家”的归属感和温暖感。因此,本课题希望从当代家庭伦理文化的角度审视当代城市家居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以室内设计和伦理学交叉的方式,探究当代家居空间的设计方法。目的是通过室内空间的设计改善当前家庭的人伦关系,既维护空间中人个性化独立的需求,也增强家庭集体的温情,促进家庭人伦关系的和谐,实现“家”的归属感。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伦理与家居空间中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说明从伦理的角度探究家居空间设计的必要性。然后扼要性的阐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在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空间中的表达,目的是说明传统伦理文化与传统家居空间两者之间的契合性,以及对当代家居空间的继承意义。接着阐述了中国当代城市家居空间形态的由来和演变过程以及分析了其伦理特征,并通过实地现状调研的方式对当代城市家居空间中实际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当代家居空间形态中的文化伦理冲突,提出尚待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概述了中国当代家庭伦理观念的困惑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原则。最后通过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于是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策略——如何通过室内空间设计的改造来促进中国优良的传统伦理空间文化与现代以西方伦理的空间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与发展,使家庭集体的温情与个体自由两者之间在空间中取得协调,从而达到家庭的和谐。这里从两方面尝试提出了问题可能的解决方式:第一是继承中国传统家居空间中优良的伦理思想与吸收西方外来先进的空间设计伦理思想相结合。第二是借鉴与学习他国成功经验。同时,依据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提出了当代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的伦理目标、设计伦理原则和设计的伦理方法,即“平等与共享的设计原则、个性化独立与自由的设计原则、和谐性的设计原则”和“多元化的交往空间、平等与共享的空间、独立性与私密性空间”的设计方法。中国当代城市家居空间形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呈现西方的伦理文化特征。以西式的家居空间模式强调个人价值本位,是引导人们个性化自由与独立的家庭居住方式。但中国人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并不能适应完全西式的家居空间。而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西式的文化成为了中国的发展主流趋势,而中国传统优良的空间伦理文化却逐步丧失。中国传统注重家庭群体价值,强调家庭亲情观念的增强,把“以和为贵”、“仁礼相让”的文化作为居住信念。因此,中西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必须走具有自我特色的居住文化道路,对于传统空间伦理文化要不断挖掘其中的精髓,重新解读和诠释其有价值的部分,并且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对待外来西方文化,既不排斥,也不能全盘接收,而是要理性的借鉴其有益于中国家庭居住空间发展的成分,从而改变目前家居空间中存在的不足和缺乏本土文化的居住空间现状。因此,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指出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与统一发展的思路,既实现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中追求的家庭集体价值,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往的空间形态,也跟随时代发展需求,实现个体独立自由价值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提出了在当代家居空间的设计中要实现平等与共享、个性化独立与自由、和谐性的伦理原则及方法。
周艺[9](2020)在《吴地传统书院景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吴地书院景观形态着手,进而对吴地书院景观中蕴含的儒家文化和吴地区域文化进行深剖析。儒学和吴地区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书院景观以物质实体的形式作为文化传播载体,而成为儒家教育过程中的一环,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吴地书院遗存实例,并收集相关方志资料,对书院景观形态进行剖析,并分析其形成的文化因素。论文内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分析吴地传统书院择址及园林营建的特点,以及与山水文化之间的联系。(2)归纳吴地传统书院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儒家礼乐文化对其的影响,并分析书院景观作为儒家文化产物的教化作用。(3)归纳吴地传统书院景观中特定的文化符号及其文化内涵。(4)总结吴地传统书院在传达儒家文化和区域文化过程中的规律。
汪瑞霞[10](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二、简论儒家伦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儒家伦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量化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四)概念界定 |
1.传统文化 |
2.语文教材 |
3.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
(五)文献综述 |
1.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 |
2.教育界的“传统文化”研究 |
3.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
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
(一)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点 |
(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脉 |
(三)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
(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内容 |
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 |
(一)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内容统计 |
(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
1.语言文字 |
2.传统文学 |
3.传统民俗 |
4.传统艺术 |
5.传统道德 |
三、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特色 |
(一)凸显国家主流意识 |
(二)选文内容丰富而广博 |
(三)呈现形式多样化 |
四、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
(一)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
(二)任务设计带动课堂教学 |
(三)创造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
(四)建立渗透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时间界定 |
1.2.2 研究空间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界定 |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
3.3.1 “激发”型建筑 |
3.3.2 “盲从”型建筑 |
3.3.3 “批判”型建筑 |
3.3.4 “选择”型建筑 |
3.3.5 “交融”型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和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
参考文献 |
(4)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时间范畴界定 |
1.1.2 地域范围界定 |
1.1.3 湘军 |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价值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湘军的研究 |
2.1.1 湘军史料汇编 |
2.1.2 对湘军史实和制度的记载 |
2.1.3 湘军兴起的社会背景研究 |
2.1.4 对湘军人物的研究 |
2.1.5 湘军兴起的影响研究 |
2.2 关于民居的研究 |
2.2.1 区域划分下的民居研究 |
2.2.2 基于建筑样式的民居研究 |
2.2.3 基于营建方式的民居研究 |
2.2.4 微观视角下的民居研究 |
2.2.5 对湖南传统民居的研究 |
2.2.6 其他关于民居的研究 |
2.3 湘军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关联的必要性论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湘中建筑兴建潮及其动力机制 |
3.1 晚清湘中地区的建筑兴建潮 |
3.2 晚清湘中地区建筑兴建潮的动力机制 |
3.2.1 根本动力: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双重压迫 |
3.2.2 主要动力:清政府内忧外患,湘军承担历史重任 |
3.2.3 直接动力:湘军兴起为湘中地区建筑兴建创造了条件 |
3.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样本选取与测绘成果 |
4.1 样本选取依据 |
4.2 测绘成果 |
4.2.1 居住建筑 |
4.2.2 祠堂建筑 |
4.2.3 书院建筑 |
第五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基本特征 |
5.1 建筑的形制特征 |
5.1.1 基本住宅单元 |
5.1.2 功能分区及建筑组合 |
5.1.3 建筑规模与尺度 |
5.2 构造做法 |
5.2.1 结构型式 |
5.2.2 其他部分构造做法 |
5.3 建筑装饰 |
5.3.1 形式与风格 |
5.3.2 装饰艺术的演变——与清中期士绅民居的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以务本堂刘氏家族建筑为例 |
6.1 湘军兴起与刘氏家族的演变 |
6.2 刘氏家族祖居地 |
6.3 晚清时期的刘氏家族宅第 |
6.3.1 从团块状到散点式的布局形式 |
6.3.2 建筑规模确定依据 |
6.3.3 空间尺寸与功能的演变 |
6.4 后续思考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个人修为对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影响——以曾氏兄弟府第的比较为例 |
7.1 建造背景及过程 |
7.2 两处建筑之差异 |
7.3 “适度”与“失度”的博弈 |
7.4 建筑反映个人修为 |
7.5 小结 |
第八章 湘军对湘中地区祠堂与书院营造的影响 |
8.1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 |
8.1.1 宗族与祠堂 |
8.1.2 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 |
8.1.3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的形式特征 |
8.1.4 湘军与湘中地区祠堂形制的演变 |
8.2 湘军与湘中地区书院 |
8.2.1 建造背景及基本情况 |
8.2.2 东山书院的兴建与发展 |
8.3 小结 |
第九章 湘中地区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的保护 |
9.1 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现状分析 |
9.2 基于单值中智集的TODIM在古建筑构件修复决策中的运用 |
9.2.1 相关决策算法的研究 |
9.2.2 相关定义 |
9.2.3 建立修复方法选择模型 |
9.2.4 实证研究 |
9.3 基于现状与口述史的古建筑复原探析 |
9.3.1 历史演变与现状描述 |
9.3.2 初步还原 |
9.3.3 现状推导 |
9.3.4 口述补充与验证 |
9.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传统村落”释义 |
1.1.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选题释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检索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问题 |
1.4.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问题 |
1.4.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
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与山脉的分布 |
2.1.2 地质水系与气候条件 |
2.1.3 植被、耕地与地区资源 |
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 |
2.2.1 传统村落与环境的整体观 |
2.2.2 传统村落的自然地域条件 |
2.2.3 传统村落生态资源环境 |
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社会物质环境 |
2.3.1 传统村落人口分布特点 |
2.3.2 传统村落的行政管理 |
2.3.3 传统村落规模体系 |
2.4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人文精神环境 |
2.4.1 历史沿革 |
2.4.2 传统村落的地域族群亲缘、血缘 |
2.4.3 传统村落的民族印记 |
2.4.4 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
3.1 传统村落空间研究释义 |
3.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分布 |
3.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格局 |
3.3.1 传统村落选址 |
3.3.2 传统村落布局 |
3.3.3 传统村落意象 |
3.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句法解析 |
3.4.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图解 |
3.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拓扑结构分析 |
3.4.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组构 |
3.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3.5.1 影响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因素 |
3.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态构成要素 |
3.5.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构成特点 |
3.6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典型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
3.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组合概述 |
3.6.2 高山梯田型——以正龙村为例 |
3.6.3 盆地田园型——以上团村为例 |
3.6.4 丘陵河岸型——以下团村为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研究 |
4.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概述 |
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解析 |
4.2.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布局 |
4.2.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主要类型 |
4.2.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构成 |
4.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场所营建 |
4.3.1 公共建筑空间场所精神内涵 |
4.3.2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场所营建 |
4.3.3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场所营建 |
4.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文化性传承 |
4.4.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价值 |
4.4.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乡土社会意义 |
4.4.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4.5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研究 |
4.5.1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
4.5.2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的场所感知与空间营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研究 |
5.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概述 |
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解析 |
5.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与环境 |
5.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分析 |
5.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细部研究 |
5.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营建 |
5.3.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内部空间 |
5.3.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 |
5.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5.4.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乡土文化特征 |
5.4.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中邻里乡情的体现 |
5.4.3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家族空间的保护 |
5.4.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发展研究 |
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变迁趋势 |
6.1.1 传统村落社会家庭生活的变迁 |
6.1.2 传统村落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 |
6.1.3 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
6.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
6.2.1 传统村落的各主要发展阶段 |
6.2.2 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 |
6.2.3 传统村落多层次空间发展 |
6.3 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发展策略 |
6.3.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发展 |
6.3.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发展 |
6.3.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发展 |
6.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方法 |
6.4.1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 |
6.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6.4.3 传统村落局部空间重构的方法 |
6.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实践 |
6.5.1 面向当代适应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营建 |
6.5.2 面向时代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居住建筑营建 |
6.5.3 面向地域文化性发展的传统村落景观空间营建 |
6.5.4 面向技术革新的传统营建技术传承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论文总结 |
(二)本论文创新 |
(三)本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伦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家居空间及其伦理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二、伦理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伦理空间设计界定 |
1.伦理空间的内涵 |
2.伦理家居空间设计范围界定 |
(二)家庭伦理与家居空间的关系 |
1.空间是伦理文化的物质载体 |
2.伦理文化规范和制约空间形态 |
(三)家居空间与人伦之间的关系 |
1.空间关系影响人伦关系 |
2.人伦关系形成空间形态 |
(四)本章小结 |
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与传统家居空间的伦理表达 |
(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念 |
1.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
2.传统家庭中的伦理关系规范 |
(二)中国传统家居空间特征及其伦理表达 |
1.传统家居空间特征及其伦理表达 |
2.案例分析——以北京四合院、福建民居为例 |
(三)本章小结 |
四、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形态的形成及其伦理特征 |
(一)个性化与群体价值追求的家居空间形态(1840—1948年) |
1.院落式的小家庭联排集居空间形态 |
2.西式集居空间形态 |
3.家居空间形态发展的凋落 |
(二)缺乏私密性的家居空间形态(1949-1978年) |
1.以“寝”为核心的家居空间形态 |
2.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居空间形态 |
3.特殊时期的家居空间形态发展受限 |
(三)注重私密性的家居空间形态(1979—2000年) |
1.“寝厅分离”的家居空间形态 |
2.“小方厅型大卧室”的家居空间形态 |
3.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的家居空间形态 |
(四)强调个人本位缺乏群体和谐的家居空间形态(2001——至今) |
(五)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现状调研 |
1.调研概况 |
2.城市家居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
3.城市家居空间现状调查总结 |
(六)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形态中的文化伦理冲突 |
1.引入外来家居空间形态形成的伦理矛盾 |
2.外来伦理观念引发的空间伦理关系矛盾 |
(七)本章小结 |
五、当代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形成与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研究 |
(一)当代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形成 |
1.家庭伦理概念界定 |
2.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困惑 |
3.面对外来文化中国家庭伦理发展的各种探讨 |
4.未来中国家庭伦理发展的趋势及方向 |
(二)当代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的伦理目标 |
(三)当代城市家居空间的设计伦理原则 |
1.平等与共享的设计原则 |
2.个性化独立与自由的设计原则 |
3.整体和谐性的设计原则 |
(四)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的伦理策略探索 |
1.继承中国优良传统与吸收西方外来先进思想相结合 |
2.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日本家居空间发展为例 |
(五)当代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的伦理方法 |
1.多元化的交往空间设计方法 |
2.平等与共享的空间设计方法 |
3.独立性与私密性的空间设计方法 |
4.相关案例分析 |
(六)当代城市家居空间设计中各要素的伦理表达 |
1.家庭交往共享空间 |
2.独立性与私密性空间 |
3.邻里交往空间 |
(七)本章小结 |
六、基于伦理的当代城市家居空间设计实践 |
(一)设计背景 |
1.设计对象基本情况 |
2.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二)空间伦理问题分析 |
1.个性化与私密性不足 |
2.情感交往空间功能缺乏 |
(三)空间改善伦理需求分析 |
1.伦理关系需求分析 |
2.空间伦理需求分析 |
(四)设计说明与方案效果展示 |
1.公共活动空间 |
2.私密性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七、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附录三 :图片及表格来源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吴地传统书院景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念释义 |
一、吴地 |
二、书院景观 |
三、书院景观文化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关于书院建筑、景观实体的研究 |
二、对书院环境内涵的文化的研究 |
三、儒家书院文化的相关研宄究 |
第五节 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研 |
三、归纳对比 |
第六节 论文主要结构和内容 |
一、主要结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吴地传统书院的发展与遗存概况 |
第一节 吴地传统书院历史沿革 |
一、吴地早期文教历史 |
二、宋元时期书院兴起 |
三、明代书院兴盛 |
四、清代书院官学化 |
五、清末传统书院衰落,新式学堂兴起 |
第二节 吴地传统书院景观流变 |
一、早期私人讲学场所景观特征 |
二、择址:从山林到城镇 |
三、布局:官学化转向 |
第三节 吴地传统书院遗存现状 |
一、大型书院 |
二、小型书院 |
三、依附其它文教场所的书院 |
第二章 吴地传统书院景观与山水文化 |
第一节 作为传统景观共识原型的“山水” |
一、原始自然崇拜 |
二、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山水”哲学面向 |
三、山水文化在吴地传统人居环境中演绎 |
第二节 山水文化主导下的吴地传统书院择址 |
一、依山构室 |
二、就水架屋 |
三、山环水绕 |
第三节 山水文化影响下的吴地传统书院园林 |
一、以小见大 |
二、拟自然山川之态 |
三、借自然山川之景 |
第四节 吴地传统书院山水景观与传统山水文化 |
一、山水文化是书院景观的文化导向 |
二、书院景观是山水文化的具象外延 |
第三章 吴地传统书院空间布局与礼乐文化 |
第一节 吴地传统书院的功能分区 |
一、讲学空间 |
二、祭祀空间 |
三、藏书空间 |
四、斋舍空间 |
五、园林空间 |
第二节 吴地传统书院空间组织关系 |
一、单轴 |
二、双轴及以上 |
三、自由布局 |
第三节 吴地传统书院与其他空间特征比较 |
一、吴地传统官学场所布局形式 |
二、吴地传统民居布局形式 |
第四节 吴地传统书院空间布局中的文化内涵 |
一、道器相融:吴地传统书院空间中的“礼”与“乐” |
二、成物成己:吴地传统书院空间的“礼”教和“乐”教 |
第四章 吴地传统书院中的文化景观要素 |
第一节 比德:吴地传统书院中的植物景观符号 |
第二节 文以载道:吴地传统书院中的文字景观 |
一、景点命名 |
二、楹联匾额 |
第三节 世俗娱情:吴地传统书院景观中的装饰纹样 |
第四节 画龙点睛:吴地传统书院景观中的仪式性符号 |
一、棂星门 |
二、泮池、泮桥 |
三、碑刻 |
四、颜乐亭、曾唯亭 |
第五节 吴地传统书院文化景观符号的作用 |
一、实用的需要 |
二、环境美化和审美的需要 |
三、教育的需要 |
四、民俗心理的需要 |
第五章 吴地传统书院景观的文化表达方式 |
第一节 吴地传统书院景观的文化语境背景 |
第二节 吴地传统书院文化影响下的书院景观特征 |
第三节 吴地传统书院景观文化的表达方式 |
一、立象以尽意 |
二、境生于象外 |
三、格物而体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简论儒家伦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D]. 吴宇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4]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D]. 龙晓露. 湖南大学, 2020(02)
- [5]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D]. 黄筱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8]伦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城市家居空间设计研究[D]. 段平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吴地传统书院景观文化研究[D]. 周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