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让民工带薪回家(论文文献综述)
孙冰[1](2019)在《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研究(1980—2018)》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业也不例外。40多年来,新闻的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日渐变革。虽然这种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纵观其走势,可以清晰地辨析出历史的阶段性。《今日谈》专栏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创办的一个开放性、群言性的评论专栏,其创办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民声、达民意,为公众搭建表达意见与诉求的平台。可以说《今日谈》栏目是时代的传话筒、历史的记载者。因此本文以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方法选取了1980年至2018年39年间的456篇评论文章,对其文本作话语分析。同时,运用词频分析软件对抽取的《今日谈》文章样本进行词频数据统计。本文主要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和托伊恩·A.梵·迪克的话语理论,采取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今日谈》话语变迁进行研究。通过这个独特的学术视角,总结出以下研究成果:一是发现《今日谈》专栏的话语变迁规律,话语主题变迁轨迹为:政治—经济—民生—社会风气,其变化规律为逐渐平实;话语风格变迁轨迹为:疑问型—坚定型—求实型—鼓舞型,其变化规律为逐渐柔和。二是揭示《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的动因,发现不同时期党中央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媒介生态演进过程中报纸自身改革的需要都是推动其变迁的原因。三是由《今日谈》专栏看新闻话语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新闻话语不仅反映社会背景,而且对社会背景还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王朝[2](2018)在《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改变干旱缺水、十年九旱的恶劣生存环境,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修成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且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取决于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在党的领导中,激励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领导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红旗渠的修建作为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式,以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激励机制对于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关于激励机制运用的当代启示。首先,论文详细阐释了“激励和激励机制”、红旗渠工程及红旗渠精神的概念,为后续的研究分析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以期使读者更为了解所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其次,论文重点分析红旗渠修建中所运用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文章的核心章节。具体包括:精神激励、领导示范、榜样激励、评价激励、物质激励等。通过对这些激励机制的逐一分析,掌握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领导激励艺术,并且日后的研究提供典型性材料;然后,笔者根据上述的研究总结归纳出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对于当代的启示:一、巧用精神激励——坚定信仰、凝聚人心;二、运用物质激励——让群众看见最实在的东西;三、善用榜样激励——树立标杆、见贤思齐;四、妙用关爱激励——彰显人文关怀;五、把握分寸——做到精准激励;六、注重创新——让激励机制与时俱进。通过研究发现:激励机制产生于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它是领导艺术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着团队工作效率与业绩。无论国家的管理还是普通单位的运营,拥有一套高超的激励艺术,能够充分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长弓[3](2017)在《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劳动大军,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并成为我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工在城市仍属弱势群体,合法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一现状不仅会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都带来了不利因素。在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保障问题。本文从工会维权角度研究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结合四川省总工会工作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途径。本文通过五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四川省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第三章,总结了四川省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和缺失的现状并从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观念和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的原因;第四章,从自身实际工作经历出发,总结了四川省总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中的实践,主要有推动农民工入会和关爱农民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开展法治保障和法律援助、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工作、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创业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根据自身体会提出了完善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改进思路、目标及对策,即整合资源提升维权监督力量;探索多种建会形式吸纳农民工入会;源头参与推动健全相关政策和机制;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工作增强工会影响力;扩大出川农民工的维权工作面。
季彩君[4](2016)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 ——以苏中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个特殊弱势群体,其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其涵盖的范围远超过教育问题,是多种矛盾与冲突综合性的客观体现,属于综合性社会问题。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抚育作用不能由一女或一男单独负担,有了母亲还得有父亲。”当大范围的“父亲”、“母亲”缺位后,留守儿童在学业、情感、心理、性格、行为等诸多方面,必然出现严重的偏差。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是避免留守儿童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掉队者,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围绕留守儿童教育这一主题,本文遵循“提出问题——揭示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在文献述评基础上,分析了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根源,阐述了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从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调查出发,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对留守儿童的构成、生活状况、学习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梳理与分析。在调研基础上,深入剖析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制约因素,厘清留守儿童教育支持面临的主要挑战。遵循从治标到治本、失调到协调、外在到内在的基本思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并阐述其运行模式与实施策略。首先,从分析我国特有的留守儿童现象出发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价值意义;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教育支持及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论述了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与方法,为后续科学规范地开展研究打下基础。对国内外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研究进行较为客观的述评,并阐述已有研究对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研究的启示。透过留守儿童现象的起源和历史,描述不同时期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揭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根源。通过阐释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为运用跨学科视角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支持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自主编制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以苏中T市G地区为例,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构成、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学习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等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将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进行印证分析。进入研究现场进行案例研究,进而勾勒出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特征,得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判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需要全方位立体建构。本文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努力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真正原因。试着提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留守儿童”多中心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运行模式、实施策略以及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支持长效机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路径选择。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改变留守儿童在整个社会结构和教育系统中的弱势地位,治标更需治本。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和个体通力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改变过去补救式、被动式、短效式的解决方式为预防式、干预式和长效式的解决方式,真正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陈会[5](2012)在《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调查研究 ——以赣南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就开始出现,并将长期存在。丈夫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由于丈夫在家庭中的缺席,农村留守妇女肩负起原本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农业生产、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家庭责任,面临心理负担和劳动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此外,与丈夫长期的空间分离使得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面临许多挑战。可以说,精神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和缺乏安全感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此,本研究从精神压力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探讨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应对能力的策略,促进妇女的发展。本研究以压力理论和农村留守妇女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理论模型,编制了《留守妇女压力调查》问卷,对赣州18个村的360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来源与压力应对策略在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类型、婚龄和外出务工经历5个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农村留守妇女来自村庄环境的压力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农村留守妇女来自自我状况的压力感随着外出务工经历的增多而增大,农村留守妇女采用解决问题应对策略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就此结果,本研究从政府、家庭成员和农村留守妇女三个方面给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优势;2、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给予帮助,减轻负担;3、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困难;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减压;虚心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扩大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转变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许洋[6](2012)在《海尔L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由于我国家电产业消费刺激政策到期、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持续上涨,导致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家电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随之增加,加之全球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持续,国内市场业绩下滑,使家电行业感受到阵阵寒意。而家电行业面临的用工成本、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缺乏核心技术及先进装备等因素也是降低我国家电制造业竞争力,阻碍家电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选用合肥海尔L公司员工流失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近年来出现并逐渐蔓延的“民工荒”现象,以及海尔集团层面人力资源政策,L公司自身组织结构及其企业文化氛围,运用国外经典员工流失理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家电行业员工流失率过高的宏观因素,通过工会及人力资源部门对一线员工所做的问卷调查,汇总导致员工流失的微观因素。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及管理作风评议,锁定L公司员工流失原因:对薪酬福利政策与工作氛围的不满,无技能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作风与新形势的员工管理脱节,员工自身原因导致员工流失,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在对宏观及微观因素进行识别、管控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扭转基层管理作风、提升员工满意度,推行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和的绩效考评体系,转变用工制度,取消劳务派遣制度,推行生产自动化以降低劳动力需求,岗位多技能培训、规划员工职业生涯,采取有效的员工招聘引进策略,改劳务派遣为合同制等。同时积极根据集团政策转变,具体实施了上述一些措施,取得了良性的效果,2012年春节后的员工流失率相比往年有了明显降低,员工满意度显着提高,L公司的生产运营也日趋稳定。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本文必定会存在不少缺陷,加上L公司对集团政策没有影响力,且受到并不完善的集团政策框架束缚,公司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自主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一些借鉴和影响。
唐斌[7](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认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徐玮[8](2009)在《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研究 ——基于苏州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遍有闲社会的来临,人们的闲暇生活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民工子女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群体,他们的闲暇生活往往伴随着自身的社会化与城市适应过程,其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发展与城市融入,也影响着城乡群体的融合与社会的和谐。因此,民工子女的闲暇生活研究意义重大,应引起重视。本文以苏州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对他们的闲暇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整个研究在呈现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进行总结和探析,并结合有关理论对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尝试着为民工子女建构科学的闲暇生活提出对策和建议。
来君[9](2009)在《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在中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城乡劳动力流动出现“候鸟式”阶段特点的缘由,并从人的“可行性能力”角度,研究了政府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等不同因素对于农民工选择不同流动模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不同流动模式即是指“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还是“永久性”迁移。本文选择“论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这一题目,旨在于阐释以下一些现象和问题:1、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所特有的时空特征。对比国际情况,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具有独特性:有流动无迁移或迁移很少,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但仍被视为农民而无法享受城市生活福利和保障,其职业和身份相分离,由此经常性地跨地区流动就业,即所谓“候鸟式”流动模式。这一特征本质上是中国经济转轨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产物。本文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城乡生活效用函数概念,构建二元社会结构下劳动力流动的工资决定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候鸟式”流动模式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即在二部门经济下,由于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时,最小工业补偿工资在不断上升,所谓劳动力供给完全弹性区间是不存在的;并且,由于二元的社会结构,同样的收入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和农村生活所获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即使在均衡条件下,两个生产部门的工资率之间仍然会存在差异。因此,面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特征差异,农民工将理性选择“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回流”。2、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候鸟式”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影响。“候鸟式”流动模式的形成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可归结为制度安排缺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低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等三方面原因,然而从深层次上讲,还是政府尚未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现实需要的配套制度体系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构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培训、保障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所造成的产业升级调整滞后、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不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以及“民工荒”等后果,已经开始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3、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和迁移能力的关键因素。城市生活存在的“隐性成本”影响农民工迁移的意愿和能力,构成“隐性成本”的各种要素包括宏观制度因素、个人素质和能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因素等。这里本文借用森的“可行性能力“概念,探讨五种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对于劳动力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以及2008年对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调研数据,从定量角度对劳动力流动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相比较婚姻状况或住宿条件来说,劳动技能状况、医疗保障条件、劳动合约、防护保障等是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的更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尤其是劳动技能状况。并且,我们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月均支出、打工路费、有否劳动合同、有否劳动防护、有否专业技能证书和有否技能培训这些因素对农民工迁移能力有着显着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重点分析的内容对于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出现“候鸟式”特征及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对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的研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户口、医疗保障等显性配套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可行性能力”,从而有助于农民工逐步摆脱“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开始城市定居生活。由此,为解决“如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其永久性迁移,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建议参考。总的来看,本文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我们的基本观点,即政府宏观制度安排决定农民工实现永久性迁移的空间,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对于个体农民工把握“永久性”迁移机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沈亚英[10](2007)在《《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研究(1988-2006)》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爆发第一次“民工潮”之时,一个历史性的名称——“农民工”就随着潮水般涌向城市打工的农民而响彻大江南北。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农民工在城市遭受众多不平等的待遇,因而产生了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媒体作为社会的了望者,担负着监测社会环境和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尤其对于像农民工这样的社会问题,媒体更要承担起反映问题和矛盾,协调社会利益,营造和谐社会的责任。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88年至2006年的《人民日报》有关农民工报道的研究,从报道版次、选用体裁、报道题材、报道立场等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梳理《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主题在制度变迁下的19年历程;然后总结农民工报道的特点,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建设和谐社会为背景,从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农民工报道的建议:在理念上明确责任意识,在机制上建立日常报道机制,在业务中努力以农民工为本。
二、北京,让民工带薪回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让民工带薪回家(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研究(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研究现状 |
1.2.2 《今日谈》栏目研究现状 |
1.2.3 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话语与话语分析 |
1.4.2 批评话语分析 |
1.4.3 费尔克拉夫与新闻话语分析 |
1.4.4 梵·迪克与新闻话语分析 |
第二章 《今日谈》专栏概述及样本选取 |
2.1 《今日谈》专栏概述 |
2.1.1 《今日谈》专栏创办的意义 |
2.1.2 《今日谈》专栏的特色 |
2.2 样本选择及分析方法 |
2.2.1 样本选择 |
2.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今日谈》专栏各阶段话语特点 |
3.1 改革开放初期(1980—1992) |
3.1.1 话语主题——以“政治”为主 |
3.1.2 话语风格——疑问型 |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1992—2003) |
3.2.1 话语主题——“经济”逐渐成为热点 |
3.2.2 话语风格——坚定型 |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3—2012) |
3.3.1 话语主题——“民生”成为关键词 |
3.3.2 话语风格——求实型 |
3.4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12 年至今) |
3.4.1 话语主题——“社会风气”成为关键词 |
3.4.2 话语风格——鼓舞型 |
第四章 《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的规律及新闻话语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
4.1 《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的规律 |
4.1.1 话语主题逐渐平实 |
4.1.2 话语风格逐渐柔和 |
4.2 《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的动因 |
4.2.1 不同时期党中央工作重心的转移 |
4.2.2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
4.2.3 媒介生态演进过程中报纸自身改革的需要 |
4.3 由《今日谈》专栏看新闻话语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
4.3.1 新闻话语反映社会背景 |
4.3.2 新闻话语塑造社会背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深度访谈 |
(五)创新之处 |
一、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 |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
1、激励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
2、激励理论的特点 |
(二)几种经典激励理论 |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3、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
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三)激励机制对于团队管理的重要意义 |
二、红旗渠的修建 |
(一)红旗渠的修建背景 |
(二)红旗渠的修建过程 |
1、不可能的时间 |
2、不可能的地点 |
3、不可能的工程 |
(三)红旗渠修建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
三、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 |
(一)精神激励 |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教育 |
2、共建愿景、凝聚人心 |
(二)领导示范 |
1、与群众同吃 |
2、与群众同住 |
3、与群众同劳动 |
(三)榜样激励 |
(四)评价激励 |
1、荣誉激励 |
2、压力驱动 |
(五)物质激励 |
1、在县委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
2、民工实行定额包工,多劳多得 |
四、红旗渠修建中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巧用精神激励——坚定信仰、凝聚人心 |
(二)运用物质激励——让群众看见最实在的东西 |
(三)善用榜样激励——树立标杆,见贤思齐 |
(四)妙用关爱激励——彰显人文关怀 |
(五)把握分寸——做到精准激励 |
(六)注重创新——让激励机制与时俱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与相关研究学习人员交流笔记 |
附录一 :与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交谈手记 |
附录二 :与马有金县长通讯员李秋山交谈手记 |
附录三 :与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交谈手记 |
致谢 |
(3)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四川省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人权理论 |
2.2 公平理论 |
2.3 法治理论 |
2.4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3章 四川省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四川省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概况 |
3.1.1 宏观层面高度重视 |
3.1.2 构建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 |
3.1.3 四川省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取得的成绩 |
3.2 四川省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3.2.1 就业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 |
3.2.2 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失 |
3.2.3 社会救助权益难落实 |
3.3 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的危害 |
3.4 当前四川省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
3.4.1 制度原因 |
3.4.2 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
3.4.3 观念原因和自身原因 |
第4章 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4.1 四川省总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中的职责定位 |
4.2 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实践 |
4.2.1 推动农民工入会和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 |
4.2.2 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
4.2.3 开展法治保障和法律援助工作 |
4.2.4 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工作 |
4.2.5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
4.3 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工作存在的不足 |
4.3.1 相关业务职能分散和力量薄弱 |
4.3.2 农民工入会工作力度不够 |
4.3.3 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缺乏推动力 |
4.3.4 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4.3.5 在农民工维权中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 |
4.3.6 对出川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没能形成有力支撑 |
第5章 完善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工作的对策研究 |
5.1 基本设计思路 |
5.2 改进目标 |
5.3 改进措施探索 |
5.3.1 整合资源提升维权监督力量 |
5.3.2 探索多种建会形式吸纳农民工入会 |
5.3.3 源头参与推动健全相关政策和机制 |
5.3.4 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5.3.5 创新工作增强影响力 |
5.3.6 扩大出川农民工的维权工作面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 ——以苏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限定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范围限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
二、国外弱势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
三、对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创新追求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追求 |
第五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政治学基础 |
一、社会主义理论 |
二、正义理论 |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伦理学基础 |
一、人道主义伦理学 |
二、关怀伦理学 |
三、责任伦理学 |
第三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教育学基础 |
一、教育的机会均等理论 |
二、教育的系统管理理论 |
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理论 |
第四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社会学基础 |
一、社会秩序理论 |
二、社会角色理论 |
三、福利国家理论 |
第五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心理学基础 |
一、需要层次理论 |
二、成就动机理论 |
三、行为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背景与社会根源 |
第一节 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儿童留守现象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儿童留守现象 |
三、计划经济时期的儿童留守现象 |
四、市场经济时期的儿童留守现象 |
第二节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 |
一、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伴生物 |
二、城市化进程中举家难迁的结果 |
第三节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根源 |
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根源 |
二、现行教育体制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体制障碍 |
三、传统家庭解构使留守儿童教育链条断裂 |
第四章 苏中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施测 |
二、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三、案例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构成 |
二、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 |
三、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 |
四、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
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
六、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状况 |
第三节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状况比较 |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比较 |
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 |
第四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案例分析 |
一、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活动案例分析 |
二、留守儿童教育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
三、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服务案例分析 |
第五节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判断 |
一、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教育以负面影响为主 |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等于教育中“问题儿童” |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属于外生性教育问题 |
四、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任重道远 |
第五章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政府因素 |
一、政策设计的城市偏向忽视留守儿童教育重要性 |
二、政策执行的责任模糊忽视政府教育支持主要责任 |
三、政策评估未从“一个不能少”转向“不让一个掉队” |
第二节 影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家庭因素 |
一、父母责任缺位使亲子互动受阻 |
二、代理监护失效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 |
第三节 影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学校因素 |
一、学校干预能力有限 |
二、学校管教措施乏力 |
三、寄宿制学校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
四、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
第四节 影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社会因素 |
一、社区(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普遍缺失 |
二、大众传媒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
三、企业和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关怀作用 |
第五节 影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个体心理因素 |
一、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上更倾向于孤独自闭 |
二、父母关爱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上更加焦虑 |
三、缺少家庭指导使留守儿童认知上更易出现偏差 |
第六章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的运行模式 |
一、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运行的价值基础 |
二、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运行的基本思路 |
三、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运行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策略 |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二、以学校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创设关爱机制 |
三、以家庭为核心,强化教育责任营造良好氛围 |
四、以社区为依托,整合资源构建健康成长环境 |
五、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
六、以心育为重心,变压力为动力实现自我支持 |
第三节 苏中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对策建议 |
一、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二、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发挥家庭核心功能 |
三、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发挥主阵地作用 |
四、加强社区(村)建设,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
五、广泛发展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
六、引导自我管理,促进儿童自我支持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研究的后续思考 |
附录 |
附录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留守儿童教育支持访谈提纲 |
附录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量表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
附录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生量表调研均值的差异检验 |
附录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量表ANOVA方差分析报告 |
附录六:教师量表调研ANOVA方差分析报告 |
附录七:留守儿童教育支持访谈录音文字摘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调查研究 ——以赣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由来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评价与分析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现状调查 |
2.1 问卷编制与调查对象 |
2.1.1 问卷编制 |
2.1.2 调查对象 |
2.2 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调查 |
2.2.1 家庭基本情况 |
2.2.2 个人基本情况 |
2.3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调查 |
2.3.1 精神压力来源调查结果 |
2.3.2 精神压力应对策略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调查结果分析 |
3.1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源分析 |
3.1.1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源的总体特征 |
3.1.2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源的特征分析 |
3.2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
3.2.1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应对方式的总体特征 |
3.2.2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应对能力的建议 |
4.1 政府构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
4.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4.1.2 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优势 |
4.2 家庭成员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
4.2.1 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
4.2.2 给予帮助,减轻负担 |
4.3 农村留守妇女提高自身素质 |
4.3.1 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困难 |
4.3.2 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减压 |
4.3.3 虚心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
4.3.4 扩大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4.3.5 转变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小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留守妇女压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留守妇女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 |
附录3 农村留守妇女压力源问卷的理论构建 |
附录4 农村留守妇女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理论构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海尔L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员工流失相关理论研究 |
一、员工流失的概念 |
二、员工流失理论及其模型 |
第三章 L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L公司的发展历程 |
二、L公司的组织结构 |
三、L公司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
第四章 L公司员工流失的现状与原因 |
一、L公司员工流失的现状 |
二、员工流失对L公司的影响 |
三、L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 |
第五章 L公司员工流失对策及建议 |
一、完善员工流失的管控目标和模式 |
二、转变基层管理作风以提升员工满意度 |
三、改变滞后的薪酬体系和用工制度 |
四、提高生产自动化以降低用工需求 |
五、优化员工招聘策略以规范员工职业生涯 |
六、打造软环境高地以吸引和留住员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Migrant Worker |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1.5 Summar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
2.6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
3.4 Data |
3.4.1 The People's Daily |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
4.1 Introduction |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
4.2.1 Genres |
4.2.2 Topics |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
5.1 Introduction |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4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Introduction |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Not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8)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研究 ——基于苏州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闲暇研究综述 |
(二) 民工子女闲暇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及其界定 |
(一) 闲暇与休闲 |
(二) 闲暇生活、闲暇时间与闲暇活动 |
(三) 城市民工子女 |
五、相关理论视角 |
(一) 社会化理论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 |
第二章 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学校的概况 |
(二) 调查对象的概况 |
二、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的现状 |
(一) 闲暇时空方面 |
(二) 闲暇群体方面 |
(三) 闲暇活动方面 |
(四) 闲暇满意度方面 |
(五) 闲暇技能的掌握方面 |
(六) 闲暇监管方面 |
第三章 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的问题及其后果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 闲暇结构不协调 |
(二) 闲暇内容娱乐化 |
(三) 闲暇空间非城市化 |
(四) 闲暇群体同质 |
(五) 闲暇监管薄弱 |
二、存在问题的后果 |
(一) 闲暇行为越轨 |
(二) 城市边缘化 |
(三) 自身全面发展受阻 |
(四) 人身安全问题勘忧 |
第四章 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因素 |
(一) 父母较“忙”、“累”的工作 |
(二) 父母较低的文化素质 |
(三) 多弟、妹的家庭结构 |
(四) 有限的家庭经济条件 |
(五) 偏远的家庭居住位置 |
二、学校因素 |
三、城市社会因素 |
(一) 相互偏见的存在 |
(二) 闲暇场所与设施的缺乏 |
四、民工子女自身因素 |
(一) 闲暇认知的偏差 |
(二) 自我身份认同的限制 |
第五章 城市民工子女健康闲暇生活方式的培育 |
一、学校的教育与引导 |
(一) 树立闲暇教育意识,加强关心与指导 |
(二) 严格执行课程教学,注重兴趣与技能的培养 |
二、城市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
(一) 适时关注与宣传,加强交流与互动 |
(二) 发挥社区作用,加强服务与指导 |
(三) 积极提供场所设施,促其融入城市闲暇 |
三、子女自身的调动与投入 |
(一) 树立正确闲暇认知 |
(二) 主动参与闲暇活动 |
(三) 积极融入城市闲暇 |
四、家庭的引导与协作 |
(一) 增强闲暇教育意识 |
(二) 树立良好闲暇典范 |
(三) 提高闲暇教育水平 |
五、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支持与配合 |
(一) 制定相关倾斜政策 |
(二) 加强区域规划和管理 |
(三) 适时组织相关活动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9)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导论 |
2 理论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
2.1 劳动力流动理论概述 |
2.1.1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理论模型 |
2.1.2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实证检验 |
2.1.3 劳动力迁移流动影响 |
2.2 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 |
2.2.1 国外对劳动力流动模式的研究 |
2.2.2 对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式成因及影响的研究 |
2.3 本文的理论借鉴与方向 |
3 中国劳动力流动及其模式选择 |
3.1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历史 |
3.2 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成因 |
3.2.1 制度因素 |
3.2.2 教育、社会等因素 |
3.3 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的影响 |
4 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的理论剖析 |
4.1 "民工荒"所引发的思考 |
4.2 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模型 |
4.2.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解释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候鸟式"流动与"永久性"迁移 |
5.2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候鸟式"流动模式 |
5.3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
5.3.1 调查情况简介 |
5.3.2 劳动力流动模式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候鸟式"流动中的"举家迁移" |
6.2 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 |
6.2.1 数据简介 |
6.2.2 模型构建 |
6.2.3 结果讨论 |
6.3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指数 |
6.3.1 设计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指数 |
6.3.2 成组设计对比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性评述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10 作者简历 |
(10)《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研究(1988-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二、《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 总体分析 |
(二) 样本选择 |
(三) 确定分析的类别 |
(四) 资料统计与分析 |
三、 《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主题的19年流变——以制度变迁为背景 |
(一) 1988年—1993年:他们为什么涌进城? |
(二) 1994年—1998年:坚持探索下去 |
(三) 1999年—2001年:清走农民工是否就能请来下岗工? |
(四) 2002年—2004年:关注民工合法权益 |
(五) 2005年—2006年:让农民工变为新市民 |
四、《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特点及其反思 |
(一) 《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特点 |
(二) 对《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反思 |
五、改进农民工报道的三元求解——以和谐社会为背景 |
(一) 理念:从功能到责任 |
(二) 机制:建立日常报道机制 |
(三) 业务:以农民工为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北京,让民工带薪回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话语变迁研究(1980—2018)[D]. 孙冰. 河北大学, 2019(08)
- [2]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研究[D]. 王朝. 河南大学, 2018(01)
- [3]四川省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马长弓.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4]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 ——以苏中地区为例[D]. 季彩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调查研究 ——以赣南为例[D]. 陈会. 江西理工大学, 2012(07)
- [6]海尔L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许洋. 安徽大学, 2012(10)
- [7]《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8]城市民工子女闲暇生活研究 ——基于苏州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D]. 徐玮. 苏州大学, 2009(09)
- [9]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 来君. 浙江大学, 2009(02)
- [10]《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研究(1988-2006)[D]. 沈亚英. 西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