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探险火星半世纪 华裔科学家功不可没(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1](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王亮[2](2018)在《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文中提出高概念是好莱坞的一种程式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以引人关注的噱头、简洁的情节主轴和明晰的主题、高度的视听冲击力、明星等元素追求最大多数观众及充分的市场营销能力的商业叙事策略。而高概念电影则是在这种策略和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影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概念电影日趋成熟,成为目前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主流程式,更为其在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保驾护航。本论文对高概念电影的形成过程、定义、特征、叙事模式、意识形态构建功能以及创作和接受范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高概念电影的形成首先是电影受自身内部的商业、技术和文化等本质属性规范和约束的结果。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加上好莱坞的趋利本性决定了高概念电影市场导向的生产宗旨;技术的发展为高概念电影走向奇观化和数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兴起则是高概念电影能够大行其道的生存土壤。其次,二战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等外部因素则是催生高概念电影的直接原因。迫于经济压力上升以及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电影观众群体的迭代,电影业不得不对制片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其产品市场也由北美拓展到了全世界。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一种能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影艺术形式很有必要,既容易占据市场又可以在电影、电视、游乐设施、电子游戏等领域共同分享概念和影像艺术的高概念电影便应运而生了。高概念电影沿袭与继承了好莱坞影史上的类型电影及“重磅炸弹”电影的制作理念和模式,同时又有区别于前二者的特征。由于高概念电影更加强调与市场营销的紧密联系,其更加重视图像中心的奇观叙事,更加追求主题浅显集中、情节简单明了、叙述直白清晰的叙述有效性。同时以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加强明星与电影作品的契合度保障产品的差异性,将电影产品与文化、娱乐产品进行整合营销,全方位开发利润增长点。借由电影文本之间以及电影文本与小说、漫画、电子游戏等其他形式文本之间相互指涉的互文性生产大量的续集、系列电影或衍生电影,建立品牌效应,维持长期的盈利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概念电影是对经典好莱坞电影在叙事和审美表达层面的强化。在表层意义场的故事元素层面,高概念电影为确保其能够在全球市场畅行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倾向于表现能够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受众中引起共鸣的通约性主题。传统叙事作品中的成长母题、爱情母题、寻找母题、复仇母题等都是高概念电影中常见的主题。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了适应观众与日俱增的新、奇、特的观影需求,高概念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将传统创作主题进行非现实化的包装。在故事结构方面,高概念电影仍遵循传统的因果律,并对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三幕式结构进行了强化。高概念电影的人物一般是鲜明清晰的,较少出现难以捉摸的性格或飘忽不定的情绪变化。着力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人物动机明确,具有一致性。人物设置基本遵循几种基本的角色功能定位。高概念电影主要通过表层意义场的奇观效果来吸引观众,相对来说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相对羸弱,这也是一般认为高概念电影比较浅薄的原因。但高概念电影也能通过溢出与断裂、测绘与建构等时空符号的规划与设置,创造生动且丰富的银幕形象,从而激发观众的二度审美。高概念电影在向全世界观众提供声色俱全的顶级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承担着意识形态输出的功能,通过形象化传播,将意识形态表达融入影像之中。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高度异质性的移民社会来说,高概念电影在建构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鼓吹民主自由的同时又对强权政治秋波暗送以及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等。另外,尽管近年来高概念电影越来越走向非现实化,但它仍极度紧张地保持着对现实的高度敏感与关注,并极为敏捷又颇具匠心地调整着其经营与叙事策略。既满足大众的观影愉悦,同时又传达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虚构的故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回应。但这种现实回应的旨归是遮蔽与抚慰,而非揭露与质询。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给出想象性的解决方案而达到遮蔽现实、抚慰社会主体的焦虑情绪的功能。而在好莱坞高概念电影中,男性中心、白人中心与人类中心的倾向清晰可见,女性、有色人种和自然一般以“他者”形象出现,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高概念电影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制作领域的全方位介入,则使得高度商业化、奇观化、突出“概念”的高概念电影如虎添翼。数字技术强化了高概念电影的奇观修辞,使英雄情结更加弥散,也带来了更加精致的影像。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消费主义语境中数字影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电影艺术越发屈从于资本逻辑,影像生产的拟真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陷入“失真”状态、“真实”变得愈发难以把握,电影对数字技术的依赖使得全球化越来越近似“美国化”等等,都是需要警惕的。最后,高概念电影策略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系统,而是根据市场动向、产业发展而适时调整,因此高概念电影仍然处于变动不居的发展之中。也正因为我们对高概念策略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造成了部分高概念电影过度渲染“概念”而故事乏力、滥用奇观而忽视叙事、过度依靠互文生产而原创不足等误区。相信随着对高概念电影的理解的深入、电影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中国电影产业会建立一套符合发展现状的营销体系与生产模式,走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雷晶晶[3](2017)在《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中文语境下建筑与科学的关系仍然含糊不清。本文的研究策略主要基于沃林格对认知性抽象与超越性抽象的区分,以西方科学思想从有机整体宇宙论向机械宇宙论的转变为线索,梳理了前工业时代西方整体知识转变的四阶段,以及建筑知识意图从寻求有机论宇宙的象征性,向机械论宇宙和实证主义的转变。主要章节对应前工业时代一般知识环境转变的四个主要时期: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及其基督化;中世纪晚期神学向人文主义转变;科学革命向启蒙主义转变;法国大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第一章主要讨论建筑作为手工劳作在古代与自由艺术的关系。二、三章基于有机宇宙论从有限到无限的解体,讨论建筑古典知识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科学革命后的裂解。第四章讨论机械论宇宙论确立后,建筑在新知识系统中的三重身份,以及建筑师在使建筑接近自然科学、重塑建筑的语言表达和工程师理性等三方面的努力。结语部分总结并讨论了这一现代知识分歧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后果:借由大革命中诞生的实证主义认知,在十九世纪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中,建筑学科的分歧扩大为美院体系与工程师体系的决裂,并产生了普遍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反抗者。
高科[4](2017)在《1872-1928年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美国西部探险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壮美的西部荒野景观逐渐为美国社会所关注。美国人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荒野,发现荒野之地除了能够进行森林、矿藏、水利开发,或使之变成宅地、牧场、农场之外,还可以将其壮丽的风景保护起来,供人们休闲娱乐之用。于是,为了保护这些“原始”荒野和自然风景,在一批社会精英的推动下,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公园运动,黄石、约塞米蒂、冰川等一系列国家公园应运而生。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局组织法》,设立国家公园局专门负责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地等自然、文化保护单位的管理,标志着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新时代。到1928年,美国联邦政府首任公园局局长史蒂芬·马瑟卸任时,美国国家公园及其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本文将美国国家公园建设运动置于西部边疆开发终结与荒野价值观念转变的历史背景下,着重从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与管理体制构建的角度,考察美国早期的国家公园建设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印第安人产生的影响。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论述了美国早期的国家公园运动发展与管理体制构建情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展现了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叙述了1916年《国家公园局组织法》通过之前美国国家公园运动的兴起与初步发展情况。19世纪以来,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迅速发展致使西部荒野边疆逐渐走向终结,美国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萌发了保护“原始”荒野和自然景观的意识并付诸实践。1872年,美国国会通过《黄石公园法》,宣告了美国亦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同时也正式拉开了美国国家公园运动的序幕。此后,美国社会不断尝试将一些具有特殊风景的荒野之地保护为国家公园,并通过《古迹法》来保护美国的文化遗产。第二章围绕美国国家公园局的创建为核心,阐述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家公园的陆续建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内政部,国家公园事务备受冷落,几乎无人问津。由于严重缺乏财政支持、明确的公园管理政策以及管理力量的情况下,已经设立的各个国家公园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问题。此外,水利、采矿、放牧等功利主义集团也对国家公园频频产生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一些联邦政府官员、民间保护主义者等有志之士开始意识到,必须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国家公园事务的联邦行政机构来改进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于是,在他们的推动下,美国很快掀起了一场创建国家公园局的运动,并最终获得成功。“莱恩来信”确立了公园局的管理原则和方向,标志着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的确立。第三章主要阐述公园局主导下的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家公园局建立后,公园局在局长史蒂芬·马瑟和副局长霍雷斯·奥尔布赖特的领导下,极力推动国家公园运动在美国西部和东部的扩张,并逐步将归属于农业部、陆军部的国家纪念地、军事公园、战场等纳入公园局的管辖范围,最终促使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形成。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公园局一边通过与功利主义势力作斗争、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等手段,尝试将国家公园保护在“完好无损”的状态,同时又通过旅游开发,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进入国家公园之中,由此给国家公园的荒野保护带来了诸多影响。第四章以黄石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对印第安人生活和权利产生的影响。国家公园土地是千百年来印第安人繁衍生息的家园,而非美国社会精英眼中的“无人定居的荒野”,美国早期的国家公园大都建构在印第安人的家园之上。国家公园建立后,为了保护公园中的“原始荒野”并让国人欣赏,国家公园确立了保护自然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管理目标。然而,印第安人传统权利的延续对国家公园管理产生了强烈冲击,于是被当作公园破坏者而遭到驱逐。此后,为了迎合游客将国家公园视为边疆荒野的想象,印第安人被公园管理者和旅游开发商塑造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从而促成了作为表演者的印第安人在国家公园中的回归。黄石印第安人的遭遇正是美国早期国家公园运动中印第安人命运变迁的一个缩影。结语部分在归纳全文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兴起的意义及其对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发展的历史贡献,并对其管理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
金蕊[5](2016)在《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探讨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世代更替考察德国传教士以来各代汉学家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并尝试对其更迭变化的历史动因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述介德国传教士汉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剖析其与传教士汉学家群体形成的内在联系,并将该群体按照汉学家个体的治学路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分为两类分别予以论述。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伴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海上强国的传教士们陆续来到“新大陆”传播基督教义,为保证传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传教士们开始观察当地风物、研学当地文化。最早有目的的对中国进行研究的来华传教士来自意大利、葡萄牙等当时的欧洲强国,而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由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传教士亚当那修斯·寇希尔根据其他传教士描述所着的《中国图说》拉开了汉学研究的序幕。这部对中国文字、风俗、宗教、思想、建筑进行介绍并配有图片的着作在欧洲人认识中国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本章着重介绍的是其文字和儒道思想两个方面的相关内容。19世纪德国国力有所增强,逐渐有传教士被派往中国,传教士汉学家群体逐渐形成。由于对华态度不同,他们的在汉学研究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本章据此将他们分为以花之安、安保罗为代表的遵循“孔子加耶稣”传教理念的文化传教士和以郭士立、安治泰为代表的以侵略为目的的“进取型”传教士两个派别加以详细论述。第二章阐述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及20世纪20年代德国第二次“中国热”的形成及其盛况,以当时德国四大汉学中心为依托,对这个汉学家群体的总体价值作了评判,对其中个体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从1909年到1925年,汉堡、柏林、莱比锡、法兰克福四所大学先后设立了汉学教席,分别聘请福兰阁、佛尔克、孔好古、卫礼贤四位德国汉学名家执教,加上后来的海尼士等人,构成了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群体。这些汉学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众对西方价值观产生质疑之际把中国经典及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做了德语译介,引领他们走出战后的精神迷茫期,从而引发了德国第二次“中国热”。其中福兰阁治经、佛兰克治史、孔好古研究楚辞、卫礼贤作译介,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汉学研究队伍框架,其研究成果在本章均有介绍。第三章主要论述德国第二代和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群体特征及其界限,力图厘清德国汉学家的传承。有关二战后的汉学重建工作、三大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成果、中德建交后的汉学研究方向的变化等也做了评介。德国第二代学院派汉学家与第一代之间有着明显的亲缘或师承关系,二战之后他们首先承担起了汉学重建的责任,并在个人领域内均有所建树。战争造成了德国的分裂状态,也造成了两德之间汉学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东德的莱比锡学派在叶乃度的带领下研习楚辞,在民主德国相对紧张的政治氛围下仍取得丰硕成果;西德的汉堡学派、慕尼黑学派分别由傅吾康和傅海波领军作史学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也有涉猎。在推动汉学发展、培养汉学人才方面,西德的两个学派也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德建交后,西德派出的来华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汉学研究的生力军,成为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汉学研究中,他们分化为两个派别,一派以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学家”,另一派以顾彬、施寒微为首的汉学家们,仍然保持着对现当代文学及古代文学均有研究的传统姿态。第四章概述德国汉学传播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文学作品的译介状况,并通过对以库恩为代表的被排斥在学院大墙外的译介类汉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影响的描述,尝试给予这个群体一个公允的评价。在德国汉学发展历程中,是有译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传统的,但一般都作为研究的从属而存在,或是汉学家和汉学爱好者的兴趣之作,在库恩的小说译介出现之前,从未引起过汉学界的应有重视。库恩“编译”策略使他的中国古代小说译介大获成功,本章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此做了展示。另外,本章通过对歌德、黑塞的作品以及《灰阑记》和《大地之歌》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在德国文学、戏剧、音乐等方面的影响。第五章评析德国汉学家各群体形成的原因。传教士汉学家的形成原因是经济发展,国力渐强后的文化输出;第一代汉学家的形成原因是殖民需要,却在战争失败的文化低潮中焕发异彩;第二代汉学家的形成前提是二战后的汉学重建;第三代汉学家的形成原因则是中德建交、文化往来。由此可见,德国汉学家群体的形成与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结语部分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中国学者在德国汉学家的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即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其能够域外传播的原因,德国汉学家在研习期间,不时地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被其精神所征服。在德国汉学家的汉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中国学者也在对其研究方向的引导、不明之处的讲授等方面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王金伟[6](2016)在《北宋边塞诗词研究》文中提出宋代边塞诗、词的创作具有自身的特色和成就,其形成、发展深受宋代军政制度与外交政策的影响。宋代兵学研究与宋人的边塞诗观也起了一定作用。方回《瀛奎律髓》对于边塞诗更是进行了专门而细致的选、评,对边塞诗类别的形成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北宋边塞诗词的创作数量大,作家多,尤以范仲淹等二十位作家最为重要。北宋时期边塞作家年辈上形成了前后相继的三个梯队,每个群组中主导作家的身份有所不同,与不同时期宋王朝对外关系情况大致契合。作家之间以边塞诗词为媒介进行了联络和交流,形成了北宋边塞诗词创作的作家群体。边塞诗词在北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过程。在此进程中,边塞诗风也由唐代为代表的风格转变形成了宋诗的独特风格。北宋边塞作家有的曾亲至边疆地区,有的由于缺乏经历,进行创作则全凭想象,故此两类作品也颇显不同。前者以范仲淹为代表,实至边地的经历对于诗词创作有直接影响,描述性的内容表现出真实感,论说性内容则有“书生论剑”特点。后者以梅尧臣为代表,由于缺乏实践经历,其创作有耽于幻想的倾向,对于塞上生活的描述只能基于艺术的想象,而作品中论说性内容则表现出“纸上谈兵”的特点。范、梅二人是有典范意义的北宋边塞诗人。北宋边塞诗词对于宋与周边民族的战争与和平有艺术的反映。与后世叙事文学的“曲解”“映射”相比,北宋诗词更表现出纪实性。奉使活动以睦邻友好为旨,主要表现对和平的守望、对羁旅的慨叹和对远边的描绘。北宋边塞诗对汉唐边塞诗的征战和思乡主题有所承袭,对苦寒、风俗主题有所调整,而尚武主题则被削弱、移位。“穷塞主之词”体现了北宋边塞词的风格,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北宋士大夫心境的写照。北宋边塞词在抒情上的个性化获得发展,叙述议论功能也增强。北宋边塞诗词在文学、历史与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张真[7](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认为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宋双双[8](2014)在《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文中提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外移民是中华民族最早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实践者。从海洋经济看,海外移民的发轫与航海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海外贸易网络的扩大而遍布世界;从海洋政治来看,对海外移民的政策构成了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移民的借重又成为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的重要依托;从海洋文化来看,海外移民不仅象征一种拼搏向上、开拓进取、开放交流的海洋精神,更承接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海外移民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海外移民,中国的海外移民因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始终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不但在历史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起到特殊作用,更在于迄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外资源,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动力之一。因此,本论文拟以海外移民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分析中国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关系,从海外移民的角度研究提出如何加强海洋强国建设,从而丰富海洋强国建设的规划和实践。本论文主要围绕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展开。力图在阐明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将中国海外移民的力量和国际影响力与化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现实挑战和困境联系起来。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系统阐述海外移民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概念、内涵和理论。通过对海外移民和海洋强国这两大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海外移民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认识、经略海洋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外移民对于建设海洋经济、海洋政治和海洋文化强国的意义:海外移民是吸引海外投资、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海外移民是打击台独分子、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海外移民是解决海洋纠纷、维护海洋安全的有效支撑;海外移民是实现海洋外交、发展多双边友好关系的纽带;海外移民是提升中华海洋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梦的传播者和开拓者。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了海外移民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推力,引入心理学的“认同”和“认知”要素,从海外移民的主观认同和客观利益和中国政府的认知两个角度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强国进行了分析。把海外移民的认同解构为:“变”—家乡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不变”—文化认同,通过对海外移民认同“变”与“不变”以及现实企业、个人、和家庭利益的分析,探讨海外移民在认同下对中国国家利益的贡献。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对异己势力的防范和戒备,对海外移民逐渐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式:凡“下海通番”或“遁居海外”者皆为“盗贼”或“叛逆”,在此认知模式下制定的政策对海外移民极为不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从双向的角度积极认可海外移民作用并制定了正确的侨务政策,对海外移民持欢迎和鼓励态度。这两章拟从海外移民不变的文化认同、现实利益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正确认知和政策的角度分析海外移民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因。第四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早期海外移民的发轫与航海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海外移民自宋元以来结成的数百年华商网络以及海外移民对于中国海岸带经济建设发展的投资和支持三方面。在分析指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政策建议。第五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影响国家海洋战略,海外移民与两岸统一和海外移民与中国海岛权益维护三方面。并分析指出中国海洋政治建设的状况和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政治强国的政策建议。第六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海外移民与海洋精神、海外移民与海洋宗教民俗和海外移民与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三方面。并分析指出中国海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的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三个基础:文化认同、血缘亲缘关系和共同利益,并提出具体整合海外华人资产、整合华商网络、整合海外人才的战略举措,希冀在整合海外移民力量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海洋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刘轶丹[9](2014)在《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中国火器的影响》文中指出16-18世纪耶稣会士来华在中西文化交流上为中华文明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耶稣会士来华,除了宗教文化得到大为传播以外,双方在火器技术上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明末清初,在耶稣会士与部分中国开明人士的努力下,有关火器方面的知识、技术获得空前的发展。火器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国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开端,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的开始,中国早期火器的变革就是从此开始的,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6-18世纪中西火器各种发展的不同层次为背景,对影响中国火器发展的耶稣会士进行了深入考察。旨在前人的基础上理清这段时间中国火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进而透视军事技术传播得失背后的原因及启示。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来华耶稣会士在中国成功立足的原因:“文化适应”与“科学传教。”由于耶稣会士自身的特殊地位,他们对火器的传播也是有限的。论文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来华耶稣会士对西方火器的引进、制造和推广:在耶稣会士的帮助下,中国火器缩短了与西方火器的差距,并常能融合中西火器的长处,创造出性能非常高的火器。由于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中国火器的发展仍达不到西方的高度。论文第三部分阐述了耶稣会士对火器科学技术及战争理论的传播: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对火炮的一些具体技术进行了改进,介绍了先进的战争理论,致使中国出现了专门的火器部队。由于社会层面的原因,18世纪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但阻碍了中国火器技术的发展,更使中国在科技和社会等多个领域落后于西方。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耶稣会士将西方先进的火器及火器技术传到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军事的发展,拉近了中西方火器的差距,也使得16-18世纪中国军事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论文以入华耶稣会士传播西方火器为研究,概括其积极影响及障碍因素,对这一时期中国军事技术史提供新的解读。
彭冬林[10](2013)在《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文中认为巴尔扎克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学大师之一。在他身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和批评从未间断,对于其作品流派归属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主流批评认为他是现实主义的,抑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这主要因为他以“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这一被现实主义奉为圭臬的手法去描写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并声称自己是法国社会的“秘书”。然而,西方很多评论家把他与后来的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相区别,列入浪漫主义作家的队伍,或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写实作家。巴尔扎克作品的基调是写实的,但他的写实并非复制和记录。他描写现实,但更看重本质上的“真实”。观察是其作为小说家的杰出能力,但这并非他的主要优点,更不是他的全部能力。他相信思想具有物质存在形态,不同世界之间存在应和关系,力图通过象征意涵从可知的表面现象去揭示隐秘的、不可知的社会本质。这一思想正是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内涵。他是观察家,更是洞观者,但同时代的评论家们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直到1859年,象征主义先驱诗人波德莱尔看到了巴尔扎克“洞观者”的价值,并在《论泰奥菲尔·戈蒂耶》中作出了相应的评价。不过,这一“发现”长期以来并未影响西方主流批评的视线,现实主义的标签依然牢固地贴在巴尔扎克身上。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相继有贝古安、毕贡、巴贝利斯等批评家重新挖掘这一话题。在中国,关于巴尔扎克是观察者还是洞观者的话题最早由郭宏安提出。此后,沈大力、田庆生等人先后论及巴氏作品中的象征美学色彩。虽然巴尔扎克创作总体上并不属于象征主义,更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无涉,但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视角研究其作品,发掘其中超越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文学现代性。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重读一个完整的巴尔扎克。主要梳理我国对巴尔扎克译介、传播和评论的线索,提出研究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第二章:象征与象征主义文学。主要从象征概念的理论建构着手,阐述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修辞学特点,特别是挖掘巴尔扎克对波德莱尔象征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三章: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体系。笔者并不着力研究作家某部具体作品,而是把《人间戏剧》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象征美学体系,因为它是作者“统一论”思想的实践,各部作品环环相扣,是作者“写出思想的物质表现”的有机整体。他所表现的社会真实,哲性成分要远超过史实价值;第四章: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神话象征。《人间戏剧》的作者视神话为象征的“语言”,神话是现实世界与鬼魅世界的触点。在以《驴皮记》为代表的“哲理研究”部分的“奇幻小说”中他以神话象征揭示被隐藏的人类命运的“真实”;第五章,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来源。本章从巴尔扎克接受斯威登堡、傅立叶、拉瓦特、圣伊莱尔等人的思想以及在创作中的影响出发,分析形成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巴尔扎克是一位思想深邃而复杂的作家。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作品的写实性基调,但如果只以“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标签简单地概括这位巨匠,会减损我们对其作品文学性和现代性的理解。他对社会的观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不像常人那样以肉眼观察社会,而是以“精神的眼睛”逼近事物的本质。我们对他表现的社会真实,不仅要做历史的把握,更应该予以哲性和诗性的领悟。他在“普遍类似论”思想的烛照下寻求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超验世界之间的“应和”,这与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在美学趣旨上有着某种契合。以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手段解读其作品加大了我们对巴尔扎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人类探险火星半世纪 华裔科学家功不可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探险火星半世纪 华裔科学家功不可没(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影工业发展与高概念电影形成 |
第一节 “高概念”与高概念电影 |
一、“高概念”的提出 |
二、“高概念”的发展与重释 |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属性:高概念电影形成的内部因素 |
一、当代电影商业属性的强化 |
二、技术属性的充分开掘利用 |
三、视觉文化勃兴的推波助澜 |
第三节 电影工业的结构性变化:高概念电影兴起的外部因素 |
一、制片模式横向化 |
二、娱乐形式多元化 |
三、经营方式协同化 |
四、观众群体低龄化 |
五、产品市场全球化 |
第四节 高概念电影对类型电影的继承与突破 |
一、反馈流程——类型电影的生成机制 |
二、泛类型化——高概念电影的类型特征 |
三、题材同质——高概念电影的类型趋向 |
第二章 高概念电影的基本特征与商业属性 |
第一节 视效奇观性 |
一、电影的发明与视觉文化转向 |
二、高概念电影的视觉奇观策略 |
三、奇观叙事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第二节 叙述精简化 |
一、主题浅显集中 |
二、情节简洁明了 |
三、叙述直白清晰 |
第三节 市场中心性 |
一、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 |
二、明星契合保障产品差异性 |
三、整合营销开发利润增长点 |
四、互文生产建立品牌影响力 |
第三章 高概念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审美表达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的表层意义场:故事元素 |
一、主题定位:传统母题与当代的非现实变奏 |
二、结构框架:因果律原则与传统结构的加强 |
三、角色塑造:清晰明确的角色功能与成长弧 |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时空结构 |
一、溢出与断裂:高概念电影的时间符号规划 |
二、测绘与建构:高概念电影的空间符号设置 |
第四章 高概念电影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形象化传播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
一、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 |
二、民主自由与强权政治的缜密缝合 |
三、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 |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对现实的显影与遮蔽 |
一、高概念电影的现实指涉:现实问题的游戏化呈现 |
二、高概念电影的梦幻功能:现实问题的非常规性解决 |
第三节 高概念电影中的“他者”形象 |
一、父权主导与作为“他者”的女性 |
二、白人中心主义与作为“他者”的有色人种 |
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与作为“他者”的自然 |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高概念电影的创作与审美接受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中艺术与技术的互动 |
一、电影技术:电影叙事的根本前提 |
二、数字技术:高概念电影成熟的关键动力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高概念电影创作的影响 |
一、奇观修辞的强化 |
二、超验英雄的建构 |
三、影像表达精致化 |
第三节 消费主义语境中的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 |
一、资本逻辑: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原罪烙印” |
二、虚拟真实: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认同迷途” |
三、文化融合: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全球化” |
结语 |
一、“高概念”作为商业制作模式的开放性 |
二、高概念电影的“局限性”辨析 |
三、高概念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为什么研究建筑与科学的关联性? |
0.1.2 抽象是广义科学的一般认知 |
0.1.3 建筑作为知识·艺术 |
0.2 研究对象与路径 |
0.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背景和创新性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0.4 论文总体结构与章节提要 |
0.4.1 论文总体结构 |
0.4.2 章节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有形与无形:前古典时代的建筑与自由艺术(liberal arts) |
1.1 技艺与认识的区分 |
1.2 建筑有形技艺与无形认识之辨 |
1.2.1 维特鲁威:建筑结合技艺与认识 |
1.2.2 维特鲁威与超越论数学传统 |
1.2.3 斐洛:圣殿的无形知识结构 |
1.3 建筑与自由艺术的分歧 |
1.3.1 建筑对立于神圣知识 |
1.3.2 建筑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
1.3.3 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对立 |
1.4 建筑是神圣拯救的物质阶梯 |
1.4.1 机械艺术:心灵建设的阶梯 |
1.4.2 几何搭建“造”与“思”之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与无限:有机论整体宇宙的超越性与人文主义建筑 |
2.1 知识视野扩展与有机论宇宙秩序 |
2.1.1 有序宇宙的精神-物质结构 |
2.1.2 无限球体与相对中心 |
2.2 阿尔伯蒂:建筑知识的有限道德与无限隐喻 |
2.2.1 知识与行动的界限 |
2.2.2 有限与无限 |
2.2.3 设计图绘(disegno)的智性操作 |
2.3 古典建筑制度化与神圣启示 |
2.3.1 五柱式法则:知识制度化与神圣化 |
2.3.2 和声数比与超感觉 |
2.4 知觉启示无限:手法主义与巴洛克破格 |
2.4.1 复合教堂中的静与动 |
2.4.2 单一空间教堂中的无限驱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限的相对化:启蒙早期有机论宇宙解体中的建筑与美术(Fine Arts) |
3.1 无限时空的相对性 |
3.1.1 有机论宇宙解体与精确科学 |
3.1.2 无限时间与科学进步观念 |
3.1.3 无限空间与理性相对化 |
3.2 科学与美术的新对立 |
3.2.1 美术整合自由与机械 |
3.2.2 超越性审美与鉴赏力社会化 |
3.2.3 客观美的相对性 |
3.2.4 建筑在美与用之间 |
3.3 自由艺术超越性观念的解体 |
3.3.1 和谐数比相对化 |
3.3.2 柱式装饰的相对化 |
3.3.3 自由式园林与感觉论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新界定无限:工业革命前夕机械论宇宙中的建筑知识分科路径 |
4.1 机械论综合与建筑知识类属 |
4.1.1 和谐数比复兴与新科学 |
4.1.2 牛顿综合与绝对时空观念 |
4.1.3 百科全书中建筑知识类属的分裂 |
4.2 建筑理性的自然科学伦理 |
4.2.1 洛吉耶:原始棚屋的结构概念抽象 |
4.2.2 洛多利:材料理性的有机再现 |
4.3 建筑想象的图像语言表达 |
4.3.1 语言起源与表达的普遍性 |
4.3.2 部雷:崇高诗意的想象图景 |
4.3.3 勒杜:建筑言论与社会契约 |
4.4 工程师理性与工程技术职业化 |
4.4.1 军事工程从建筑中区分 |
4.4.2 工程师理性主导建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总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1872-1928年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学术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美国国家公园运动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荒野边疆的终结 |
二、回归自然:城市自然化与自然旅游的兴起 |
三、从厌恶到欣赏:美国荒野观念的转变 |
四、政府保护区模式的初步尝试:公共保护区与州公园的建立 |
第二节 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黄石公园的创建 |
一、黄石奇观的发现 |
二、设立国家公园的呼吁 |
三、黄石公园提案的形成与通过 |
第三节 美国国家公园运动的初步发展及其特征 |
一、1875 年麦基诺岛国家公园的建立 |
二、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在西部的发展(1890-1916) |
三、美国国家公园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1906年《古迹法》的通过与国家纪念地的建立 |
(一)《古迹法》的通过 |
(二)国家纪念地的建立及其特征 |
第二章 组织化与制度化:美国国家公园局的创建及其管理政策的确立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混乱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
二、国家公园中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问题 |
三、功利主义利益集团的威胁 |
第二节 推动国家公园联邦管理机构立法 |
一、凝聚共识:创建国家公园局的认知与支持活动 |
二、国会中的辩论与博弈:1916 年《国家公园局组织法》的通过 |
三、制约国家公园局设立的因素 |
第三节 《国家公园局组织法》的内容评析 |
第四节 国家公园局的组织结构及其管理队伍建设 |
一、国家公园局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
二、国家公园管理队伍建设 |
第五节 “莱恩来信”与国家公园管理政策的确立 |
第三章 荒野保护与旅游开发:公园局主导下的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 |
一、国家公园运动在西部发展 |
二、国家公园运动的东扩 |
三、国家公园体系的多元化 |
四、并行不悖的州公园体系 |
第二节 “完好无损地”保护:国家公园局的自然资源管理实践 |
一、国家公园管理者对“自然状态”的认知 |
二、与功利主义势力的斗争 |
三、森林管理 |
四、野生动物管理 |
第三节 打造“国家游乐场”: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活动 |
一、国家公园旅游开发政策的确立 |
二、旅游设施建设 |
三、旅游吸引物构建 |
四、旅游教育项目建设 |
第四节 国家公园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政策调整 |
第四章 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对印第安人命运的影响——以黄石国家公园为中心 |
第一节 作为印第安人家园的黄石 |
第二节 印第安人传统权利的延续与黄石公园管理的冲突 |
第三节 黄石公园管理的强化与印第安人被驱逐的命运 |
第四节 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与印第安人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设想 |
第二节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德国”、“汉学家”和“群体”界说 |
第一章 传教士的汉学拓荒 |
第一节 寇希尔和他的《中国图说》 |
一、寇希尔生平 |
二、德国汉学的开山之作——《中国图说》 |
第二节 花之安的汉学研究 |
一、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
二、儒家典籍的考证和评论——《经学不厌精》 |
第三节 其他传教士汉学家及其研究成果 |
一、侵略背景下的“进取型”传教士 |
二、“宗教宽容”信条下的文化传教士 |
第二章 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的诞生——20世纪初德国的四大汉学中心 |
第一节 汉堡、柏林汉学家——从外交翻译到教授的福兰阁、佛尔克 |
一、福兰阁的生平 |
二、福兰阁的儒学观 |
三、佛尔克生平及其汉学研究历程 |
第二节 莱比锡的汉学家——贾柏莲、格罗贝和孔好古 |
一、东方语言学科时期 |
二、汉学教席的设立 |
第三节 法兰克福的汉学家——“德意志中国人”卫礼贤 |
一、卫礼贤生平 |
二、卫礼贤主要着述的量化分析 |
三、儒家经典的翻译及儒家思想研究 |
四、道家经典的翻译及研究 |
五、创办期刊和其他作品 |
第三章 二战后汉学重建时期及新时代的汉学家 |
第一节 第二代学院派汉学家的形成 |
一、移居美国的卫德明和《易经》研究 |
二、莱比锡汉学中心领军人物——叶乃度 |
三、汉堡中心领军人物傅吾康及其主要作品 |
四、慕尼黑汉学中心领军人物傅海波及其主要成果 |
五、“卫礼贤之后对德国社会和文化影响最大的汉学家”——鲍吾刚 |
第二节 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 |
一、顾彬和十卷本《中国文学史》 |
二、施寒微及其作品 |
三、其他汉学家与着作 |
第四章 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译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译介 |
一、《诗经》、楚辞、赋的译介 |
二、其它文学体例的译介 |
第二节 小说的译介和“汉学家中的浪荡子”——库恩 |
一、小说译介之旅 |
二、库恩生平、作品及其翻译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对德国文学、戏剧及音乐艺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对德国文学的影响 |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德国戏剧的影响——以《灰阑记》为例 |
三、诗歌的德文译介成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大地之歌》 |
第五章 德国汉学的变迁与历史动因 |
第一节 早期的中国热与冷 |
一、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文学带来的“中国热” |
二、东方“理想国”的幻灭 |
第二节 1887-1945年汉学家的荣耀与艰辛 |
一、学院派汉学的准备阶段(1887-1908) |
二、以“东方灵药”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危机(1918-1932) |
三、纳粹党上台后汉学家的迁移(1933-1945) |
第三节 和平时期汉学家的追求与演变 |
一、二战后汉学重建之艰辛和“冷战”期东西德汉学家的处境 |
二、中德建交后汉学家的转型和坚持 |
结语 不甘沉默的“他者”——重新审视德国汉学视域下的东方客体 |
附录一:德国部分学院派汉学家师承和亲缘关系一览 |
附录二:1933-1945年部分德国汉学家迁移状况一览 |
主要参考资料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北宋边塞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宋边塞诗词的创作生态 |
第一节 北宋边疆与边塞考述 |
第二节 北宋的军政制度与外交政策 |
第三节 宋人的兵学研究与边塞诗观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边塞诗词的创作群体 |
第一节 边塞作家的群体构成 |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转型与诗风丕变 |
第三节 边塞诗词酬赠与作家聚合 |
小结 |
第三章 实至边地与诗词创作 |
第一节 塞草烟光阔: 基于亲身体验的诗词描述 |
第二节 书生论剑: 边塞诗词的论说 |
第三节 范仲淹的人生选择与边塞诗词 |
小结 |
第四章 心系边塞与诗词创作 |
第一节 吾闻将士怀:塞上生活的想象与诗词描述 |
第二节 纸上谈兵: 边塞诗词的论说 |
第三节 梅尧臣的边塞诗创作 |
小结 |
第五章 北宋对外战和及其诗词表现 |
第一节 北宋与周边政权的战和格局 |
第二节 战事诗词与战争的文学书写 |
第三节 奉使诗词与和平的文学表达 |
小结 |
第六章 北宋边塞诗词的艺术及意义 |
第一节 北宋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
第二节 北宋边塞词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北宋边塞诗词的意义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
第二节 南戏研究 |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概论 |
第一节 海外移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 中国海外移民的概念与内涵 |
二、 中国海外移民的发展与特点 |
三、 海外移民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建设海洋强国及其意义 |
一、 中国具有海洋强国建设的文明基因 |
二、 近代以来经略海洋的经验和教训 |
三、 建设海洋强国命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三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
一、 海洋强国建设的内涵 |
二、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契合 |
三、 海外移民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移民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因:“认同+利益” |
第一节 主观动因:海外移民的中国认同 |
一、 何谓“认同”? |
二、 海外移民对中国认同的“变”:乡愁—民族—国家 |
三、 海外移民对中华认同的“不变”: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客观动因:海外移民的现实利益 |
一、 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 |
二、 利益支撑的外部条件 |
第三节 海外移民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
一、 海外移民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 |
二、 海外移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
三、 海外移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 |
第三章 海外移民参与建设海洋强国的外在推力:“认知”与“政策” |
第一节 认知与政策制定 |
第二节 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与不同的海外移民政策 |
一、 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 |
二、 海外移民政策的制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认知和政策的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移民社会的变化与特点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认知的变化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海外移民政策 |
第四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经济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经济的内容和地位 |
一、 海洋经济的概念和内容 |
二、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之路的重要基础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经济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航海贸易 |
二、 海外移民与海商网络 |
三、 海外移民与海岸带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
一、 当前海洋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经济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举措建议 |
第五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政治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政治的内容和地位 |
一、 海洋政治的内容和意义 |
二、 中国海洋政治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政治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国家海洋战略 |
二、 海外移民与两岸统一 |
三、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岛权益维护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政治强国 |
一、 当前中国海洋政治建设状况和突出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政治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洋移民、建设海洋政治强国的举措建议 |
第六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
一、 海洋文化的特征与独特作用 |
二、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文化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海洋精神 |
二、 海外移民与海洋宗教民俗 |
三、 海外移民与中外海洋文化交流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文化强国 |
一、 当前海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的举措建议 |
结论 关于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思考 |
一、 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坚实的基础 |
二、 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举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中国火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耶稣会士 |
1.1.2 耶稣会士影响下中国火器的发展 |
1.1.3 论文选取的时间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现实意义 |
1.2.3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章 火器技术的传播媒介——耶稣会士 |
2.1 耶稣会与来华耶稣会士概况 |
2.1.1 耶稣会 |
2.1.2 来华耶稣会士概况 |
2.2 适宜的传教方式 |
2.2.1 文化适应 |
2.2.2 科学传教 |
2.3 明清政府对耶稣会士的认同 |
2.3.1 明朝政府对耶稣会士的认同 |
2.3.2 清初政府对耶稣会士的认同 |
2.4 耶稣会士的特殊身份地位对火器传播的限制 |
2.4.1 以传教为目的 |
2.4.2 受制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思想 |
第三章 耶稣会士对西方火器的引进、制造及推广 |
3.1 手持火器 |
3.1.1 欧洲手持火器的发展 |
3.1.2 中国的鸟铳 |
3.2 火炮 |
3.2.1 16世纪欧洲火炮 |
3.2.2 17-18世纪欧洲各国炮制改革 |
3.3 耶稣会士对西方火器及相关人才的引进 |
3.3.1 中国引进和仿制的佛朗机铳(Frankish breechloader) |
3.3.2 红衣火炮的引进 |
3.3.2 耶稣会士助明廷招募西洋火器技师 |
3.4 耶稣会士参与火器制造 |
3.4.1 汤若望为明朝所制火炮 |
3.4.2 南怀仁为清朝所造火炮 |
3.5 耶稣会士对火器的推广 |
3.5.1 陆若汉配合徐光启推行火器军事改革 |
3.5.2 耶稣会士与南明政权的军事合作 |
3.6 中国火器发展的技术困境 |
3.6.1 近代科学诞生于欧洲 |
3.6.2 近代科技与工业未在中国产生 |
第四章 耶稣会士对火器科学技术及战争理论的传播 |
4.1 西方科技在华传播 |
4.1.1 科技文献的翻译 |
4.1.2 科学思想的传播 |
4.2 耶稣会士对火炮及相关技术的改进 |
4.2.1 欧洲火器技术及战争理论的深化 |
4.2.2 耶稣会士对西方火炮测距技术的引进 |
4.2.3 耶稣会士对弹道学的贡献 |
4.2.4 南怀仁对制炮技术的改进 |
4.2.5 火器文献的翻译 |
4.3 耶稣会士对火器及军事学的贡献 |
4.3.1 16-18世纪欧洲军事大国体制变革 |
4.3.2 明朝军队编制装备结构 |
4.3.3 清朝初年清军火器军队编制体制 |
4.3.4 晚明西方火炮的引进对军事工程的改良 |
4.4 中国火器发展的社会困境 |
4.4.1 14-18世纪中西军事及火器变革的分化 |
4.4.2 16-18 世纪中西社会变革的分化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影响中国火器发展耶稣会士简要生平 |
附录B明清(后金)主要战役一览表 |
(10)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Resume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重读一个完整的巴尔扎克 |
1.1 《人间戏剧》:法国社会风俗史的诗意画卷 |
1.2 巴尔扎克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
1.3 贴在巴尔扎克身上的“标签” |
1.3.1 法国社会的“秘书”:现实主义的巴尔扎克 |
1.3.2 奇幻、想象、灵性:浪漫主义的巴尔扎克 |
1.3.3 洞观者:哲理与诗性的巴尔扎克 |
1.4 在象征主义美学视阈下阅读巴尔扎克 |
第二章 象征与法国象征主义文学 |
2.1 象征与象征主义 |
2.2 法国象征主义及其在全球的传播 |
2.3 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特征 |
2.3.1 波德莱尔:“应和”理论与“洞观者” |
2.3.2 马拉美:启示—从可见到不可见 |
2.3.3 兰波:语言炼金术 |
2.3.4 梵乐希:“纯诗”理论 |
2.4 象征主义诗歌修辞特征 |
2.4.1 象征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修辞手段 |
2.4.2 象征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 |
2.4.3 象征主义诗歌的深层修辞 |
2.5 象征主义与小说创作 |
2.6 波德莱尔与巴尔扎克 |
第三章 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体系 |
3.1 《人间戏剧》与法国社会 |
3.1.1 人物与环境 |
3.1.2 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 |
3.1.3 “洞观者”眼中的社会现实 |
3.2 像布丰描写动物界一样描写人类 |
3.3 人物画廊及其象征意义 |
3.3.1 葛朗台:被金钱社会异化的守财奴 |
3.3.2 伏脱冷:巴黎社会的“恶之花” |
3.3.3 贝姨:变态的妒忌狂 |
3.3.4 拉斯蒂涅:“野心”的幻灭 |
3.3.5 高老头:父性的神话 |
3.3.6 莫尔索夫人:幽谷里的“百合” |
3.3.7 拿破仑:意志力的化身 |
3.4 环境的象征意义 |
3.4.1 巴黎、外省与乡村 |
3.4.2 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府邸舞会 |
3.4.3 安德尔河谷与翡翠杯 |
3.5 《人间戏剧》中的色彩象征 |
第四章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神话象征 |
4.1 神话是象征的“语言” |
4.2 巴尔扎克与神话 |
4.3 “哲理研究”中的神话象征意义分析 |
4.3.1 《驴皮记》:人类“欲”与“能”的命运象征 |
4.3.2 《长寿药水》:利己主义扼杀生命 |
4.3.3 《耶稣降临弗朗德勒》:基督人格的现实化 |
4.4 巴尔扎克创造的现代神话 |
第五章 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来源 |
5.1 斯威登堡“通灵论”与巴尔扎克“第二视力”说 |
5.1.1 斯威登堡及其通灵论思想 |
5.1.2 巴尔扎克:斯威登堡思想的光扬者 |
5.1.3 巴尔扎克“第二视力”说 |
5.2 傅立叶关于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类似”理论 |
5.3 拉瓦特及其面相学 |
5.4 若夫华·圣伊莱尔与“统一图案说” |
5.5 巴尔扎克矛盾的世界观: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四、人类探险火星半世纪 华裔科学家功不可没(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2]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18(12)
- [3]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D]. 雷晶晶. 东南大学, 2017(01)
- [4]1872-1928年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历史考察[D]. 高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5]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D]. 金蕊. 武汉大学, 2016(06)
- [6]北宋边塞诗词研究[D]. 王金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8]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D]. 宋双双.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2)
- [9]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中国火器的影响[D]. 刘轶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11)
- [10]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D]. 彭冬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