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倩[1](2020)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期构造沉积演化》文中研究指明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南部,目的层孔店组主要为古近纪发育的一套陆相碎屑岩-湖相泥岩沉积。近年来随着孔店组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已被作为胜利油田下一步接替的重要勘探层系。鉴于此,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论文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识别沉积相标志、分析主要活动断层的剖面特征、计算各断裂的平均活动速率后,对研究区内孔店期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展布状态以及地震界面的识别、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剖析,完成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新生代古近纪孔店组沉积期的沉积体系纪构造格局的研究,并对此时期内断裂活动对地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分析了孔店组的沉积相类型,认为孔一段沉积期存在有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即冲积扇-洪水漫湖-干盐湖沉积体系和周期性湿润期的湖泊-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前者包含了冲积扇、辫状河、洪水漫湖和干盐湖等沉积相类型,后者包括了湖泊、近岸水下扇和风暴相。而在孔二段沉积期,研究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湖泊相又可划分为滨浅湖滩坝、半深湖和深湖等沉积亚相。(2)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孔一期时,在盆地边缘为冲积扇沉积,向盆地内部过渡为洪水漫湖沉积,在盆地的北部洼陷带演变为干盐湖沉积;而孔二段沉积期,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了滨浅湖滩坝沉积,向北部利津-民丰洼陷演变为半深湖-深湖沉积,盆地北部陡坡带冲沟部位则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体。(3)在研究区内部,综合地震、测录井等资料,在构造地层划分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不同地层单元的残余地层厚度,再结合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平衡剖面分析结果等厘定了目的层古构造格局。孔二期,北西向断层体系仍然控制了整个研究区的古构造格局,东营凹陷表现为一个北东断南西超的半地堑。而到了孔一期,郯庐断裂带由早期的左旋走滑转变为右旋走滑特征,早期的北西向断裂体系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北东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层体系开始逐渐控制了整个研究区的古构造格局,东营凹陷整体表现为一个北断南超的半地堑。
官伟[2](2019)在《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湖凹陷大油区的发现证实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界面上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的重要目标,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受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大型不整合控制,结合该时期准噶尔盆地整体为统一的坳陷沉积,东西区构造及沉积特征具有相似性的特点,论文选择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及成藏作用研究,为寻找二叠系-三叠系大-中型不整合体油气藏提供基础。通过区域构造解剖研究认为陆梁隆起带二叠纪-三叠纪盆地性质及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岛弧碰撞后应力释放的断陷盆地阶段,中晚二叠世转化为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为坳陷盆地阶段。综合地层界面特征分析,将二叠系-三叠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二叠系与三叠系各分为3个层序,PSQ1为夏子街组(将军庙组),PSQ2为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PSQ3为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TSQ1为百口泉组(上仓房沟群),TSQ2为克拉玛依组,TSQ3为白碱滩组(黄山街组),基于连井及地震剖面开展地层对比,明确陆西缺失上二叠统地层,陆东缺失中下二叠统地层。研究区整体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陆梁隆起带大部分为扇三角洲沉积,局部存在冲积扇沉积,扇三角洲前缘大面积分布,是有利运聚层发育部位。提出不整合体结构3级层次划分方案,即一级为盖层、不整合体层和油源网层,二级不整合体层可细分为上覆层、不整合面层及下伏层,三级是成藏要素级包括运聚层、隔挡层、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等单元。通过以测井、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岩性、物性特征等进行不整合体纵向结构的分析,将研究区分为5种不整合类型和8种岩性组合关系,确定了16种不整合体结构类型。描述不整合复合体三层结构内部的运聚层、隔挡层展布特征,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的平面展布特征,以及不整合体结构类型的展布特征,明确滴南凸起一带和白家海-五彩湾一带是有利不整合体圈闭形成的有利区。从油气输导体系和不整合复合体评价入手,结合3个典型不整合体油气藏的解剖,明确了不整合复合体油气成藏控制要素,预测了各结构层成藏有利区。平地泉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南侧斜坡带和夏盐凸起西段斜坡带,梧桐沟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和白家海凸起,但是滴南凸起分为南带二叠系来源有利区和北带石炭系来源有利区,整体与断裂的分布及性质有很大关系。
刘岩[3](2016)在《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走滑断裂是济阳坳陷内发育的最重要的构造之一。前人对走滑断裂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构造样式、断裂演化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但系统性地研究济阳坳陷内走滑构造、走滑拉分构造以及油气分布集中在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因等方面则相对较少。本论文以济阳坳陷各个凹陷内发育的走滑断裂为例,通过对大量地震剖面、沉积相带展布、构造埋深图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走滑构造特征、走滑拉分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济阳坳陷发育多期构造、多重断裂的叠加效应,在新生代发育了大量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变换构造。受板块的运动、深部的大断层、地球深部的动力学等因素影响,走滑作用在不同时期和方向上的叠加,使济阳坳陷在多个期次发生了构造的反转,引起坳陷沉积的格局、构造演化特征以及油气成藏条件改变。济阳坳陷反转构造共存在2大类、4小类和9种具体表现形式。济阳坳陷古近纪主要演化阶段为沙三期—东营期。对于济阳坳陷现今构造格局与油气富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济阳坳陷的走滑构造主要包括区域走滑构造和区内走滑构造,区域走滑构造包括:郯庐断裂带、兰聊断裂带、鲁西帚状构造、冀鲁帚状构造等,区域走滑构造分析可以表明,济阳坳陷在中、新生代处于区域走滑应力环境;区内走滑构造又可分为基底走滑构造与盖层走滑构造。潍北凹陷、莱州湾凹陷、青东凹陷、桩东凹陷属于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拉分作用对凹陷内油气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济阳坳陷的油气主要富集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主要富集于Es3-Ed较发育的主生油洼陷周围;主要富集于古近系的东营组和新近系的馆陶组,主要富集于构造油气藏,主要富集于两种构造带:古近系构造带与新近系的潜山披覆构造带;主要富集于二种复式油气聚集带:以古近系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潜山披覆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构造活动引起凹陷、洼陷的产生、发展与消亡,构造活动的基本影响因素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一是区域右旋走滑应力场;二是东西凹陷边界断裂(带)的特点及其走滑活动;三是凹陷内基底断裂的走滑活动;四是凹陷内古近系地层的力学性质。
杨贵丽[4](2016)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文中认为青东凹陷是一个紧邻郯庐断裂带发育的古近纪陆相断陷盆地,资源潜力较大,是胜利油田增储稳产的重要现实基地。由于该区前期的油气勘探以构造油气藏为主,研究重点为构造圈闭识别与构造特征分析,对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及油气成藏过程研究非常薄弱,制约了油气藏勘探进程,研究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于了解该区油气成藏规律,促进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内二维/三维地震、地质录井、测井、试油测试及分析化验等丰硕的基础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对青东凹陷区域构造背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重点研究了主力含油层系沉积体系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构造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剖析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建立构造控砂及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取得以下几点重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性认识:(1)青东凹陷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形成可划分为初始断陷、强烈断陷和断陷萎缩等3个断陷演化阶段,根据不同断陷期的沉积充填特征,从古近系中识别出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2)初始断陷期的沙四下亚段三级层序主要发育西、北部物源的冲积扇、漫湖滩坝沉积体系。强烈断陷早期的沙四上亚段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围绕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等沉积体系;强烈断陷中期的沙三中下亚段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部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强烈断陷阶段晚期沙三上亚段―沙二段和断陷萎缩阶段的沙一段―东营组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3)构造背景对沉积-层序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断陷阶段的构造格局控制相应三级层序的地层展布特征,初始断陷阶段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强烈断陷阶段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和北北东向断层控制,断陷萎缩阶段主要受北北东向断层控制;(2)区域构造的南北翘倾控制古近纪沉降-沉积中心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迁移,主物源方向由早期的自北向南反转为晚期的由南向北;(3)剥蚀区断沟及边界断层调节带控制主物源入湖通道,凹陷内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体系分布;(4)多种成因的水下构造高地控制着陆源碎屑的重新分配与二次沉积。建立了边界断层凹面沟-扇模式、缓坡古地形沟-扇模式、同沉积断层走向沟-扇模式、走滑断层调节带坡—扇模式和凹中隆水下高地—滩坝模式等5种构造控砂模式。(4)构造-沉积演化规律控制青东凹陷油气成藏的全要素和全过程:(1)古近纪强烈断陷阶段沉积的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中下亚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系,强烈断陷期凹陷构造格局控制烃源岩及有机质的发育与分布,中北部次洼带既是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也是烃源岩的生排烃中心;(2)主要成藏期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活动微弱,油气纵向输导不畅,而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各类砂体与烃源岩侧向交互对接利于烃源岩侧向直接排烃,控制青东凹陷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主力烃源岩层系即主力含油层系;(3)同沉积断层及其控制的骨架砂体控制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变化控制不同构造带储盖组合的差异,二者共同控制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4)圈闭条件控制油气的富集,凹陷内各级断层以近东西走向为主,不同走向断层相交形成的断鼻、断块等构造类圈闭的整体规模较小;盆缘带古近系遭受剥蚀直接与新近系底部块状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导致地层圈闭的侧向封堵条件不利;洼陷带源内岩性圈闭具有较大勘探潜力。(5)根据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与主控因素的差异,创新性地提出陡断带立体运聚型、凹中隆近源汇聚型、斜坡带断砂走向运聚型和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等4种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其中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的隐蔽岩性油气藏将是青东凹陷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类型。
刘士忠[5](2008)在《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济阳坳陷深层一般指3500m以下的层位,主要以勘探下第三系的裂解气为主。近几年,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勘探不断有新的发现,特别是2007年新利深1井的勘探成功,说明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较大的潜力。保存条件为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因此系统研究保存条件的定量评价方法对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和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应用石油地质学、数学、渗流力学及测井解释等多学科理论,主要探讨了研究区的盖层封盖性、断层封闭性及地层水条件。建立了盖、储层的阻力、气藏驱动力的地质模型及计算模型,提出了利用盖、储层之间阻力与驱动力差值来综合评价盖层封闭性的方法,对研究区深层天然气的盖层封闭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泥岩盖层封闭油气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现在,更重要是在主要成藏期和油气藏形成之后所起的作用如何,对于研究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才更有意义。依据泥岩声波时差与埋深的关系,研究了超压泥岩盖层目前封闭能力及其封闭能力的演化,客观地评价了超压泥岩盖层对油气封闭的有效性;断层的封闭性则利用断面压力、砂泥对接概率方法及断裂带泥质含量方法来进行研究,评价了济阳坳陷主要控油断层断层的封闭性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源岩、盖层和断裂是断陷盆地中油气保存成藏的主控因素,其条件优劣及它们彼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断陷盆地油气运聚成藏的数量及空间分布。在盖层封盖性、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济阳坳陷深层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运聚成藏控制作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济阳坳陷沙一段、沙三中下亚段及沙四上亚段泥岩盖层宏观封闭性、微观封闭性及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这三套盖层有利保存区主要分布在各洼陷的深部。东营凹陷盖层封闭能力由南向北逐渐变好,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利津洼陷、民丰洼陷,其次为牛庄洼陷,而沾化凹陷有利保存区主要分布在渤南洼陷及五号桩洼陷。(2)从气体逸散的力学机制出发,将天然气通过盖层的逸散划分为驱替及渗滤两个阶段,前者为天然气排驱地层水的驱替阶段,后者为气体的渗滤阶段。当气藏驱动力不能突破盖层封闭阻力时,气藏表现为静态封闭状态;当气藏驱动力突破盖层封闭阻力时,则气藏表现为动态封闭状态。动态封闭状态中天然气散失量主要取决于渗滤阶段的逸散量,由此确定了盖层厚度、驱替时间、渗滤时间等影响因素在天然气逸散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评价了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泥岩盖层的封闭性。(3)在超压形成与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是按阶段进行的,每一次超压释放表明上一次封闭性演化阶段的结束,下一次封闭性演化阶段的开始。每一次演化过程中封闭性逐渐增强,在超压释放期封闭性降至最低点。研究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规律不仅可以准确评价目前封闭能力和预测封闭能力演化,而且还可以研究封闭油气的有效性。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泥岩超压的释放次数及深度,客观地评价了沙三段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沙三段泥岩超压形成于沙一期-东营早期,而深部源岩的大量排烃期为馆陶期,超压形成期比排烃期早,因此超压泥岩能够有效地封闭烃源岩大量生成的油气。②沙三段泥岩超压在馆陶末期发生第一次释放,之后,泥岩愈合,超压再次增加,目前正处于第二次超压演化过程中。③现今沙三段泥岩超压值约为8MPa,具有较强的超压封闭能力,是深层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4)以断层的封闭机制为线索,用断面应力分析、泥岩涂抹等方法,研究了济阳坳陷主要控油气断层断层的封闭性,以断层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济阳坳陷断层的主要活动期。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断层现今主要表现为封闭性,断层的主要活动期出现在沙三段及沙一段沉积时期,从断层活动消亡时期看,多数断层均于馆陶组沉积时衰减、消亡。济阳坳陷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断层活动期早于生气高峰期及盖层封闭形成期,盖层封闭形成期早于生气高峰期,对深部天然气的保存有利。(5)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深层水动力条件及古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洼陷的深层具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以氯化钙(Cacl2)型水占比例大,环境相对闭塞,流体交替能力小,封存能力强,有利于深层天然气的保存。在盖层、断层和水动力条件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烃、储层等方面的资料,对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的有利保存区进行了评价,得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及东段,沾化凹陷的渤南洼陷为深层天然气的有利保存区域。生气中心及周缘广泛分布的岩性圈闭以及围绕生气中心在沙三段下亚段以下层位发育的古构造、构造—岩性圈闭是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苏宗富,薛艳梅,邓宏文,郝明强[6](2008)在《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动力学分析》文中认为受幕式构造运动的控制,济阳坳陷古近系发育多个级次的层序界面,从下到上主要发育Tr、T7、T6’、T6、T4、T2’、T2、T1’、T1等。根据层序界面上下接触组合关系以及层序界面的定义,笔者首次将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划分为6种成因构建样式:截超型、截平型、平超型、顶超型、平行型和整合型。以地层—岩性圈闭较为发育的T6’和T2’为例,分析了造成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差异性的动力学因素,认为:断层活动的迁移性与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的变化;构造沉降中心的迁移性和构造沉降幅度的差异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的变化。分析这种差异性及其界面动力学变化成因,对于研究济阳坳陷古近系在不同层序界面构建样式上下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盖玉磊[7](2008)在《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营南斜坡是整个东营凹陷最为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迄今已发现11套含油单元,在其中9套层系中获工业油流,7套层系上报探明储量。从已发现储量的分布情况来看,存在着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分布于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而深部层系孔店组勘探程度非常低。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其构造特征、沉积体系以及油气成藏条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项地质综合研究,明确孔店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完整、系统的油气成藏模式,确定重点地区的部署方案。提出具体勘探目标。课题依据大量的钻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应用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现代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其构造演化特征、沉积储层分布、油气来源及成藏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有利勘探区带及目标。采用地质综合分析、地球物理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造层序、区域构造演化的系统研究,分析东营凹陷孔店组构造面貌及其发育演化特征,确定孔店组构造、断裂形成期次及其控制因素;开展高频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层序地层格架,明确沙四段与孔店组的层位划分方案,实现孔店组地层的等时对比;借助地球化学新技术,确定孔店组油气来源及其生烃潜力;从烃源岩、输导体系研究出发,建立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解剖重点区块成藏主控因素。通过研究,明确了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构造、沉积发育演化受燕山运动末期形成的北西向边界断层控制;解决了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地层归属不清的问题,提出明确的岩-电-震结合的层位划分方案。通过大量地化分析,指出孔店组原油具有不同于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八项特征,生油母质、高成熟度及微生物改造是高蜡油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孔店组原油主要来源于孔二段烃源岩。以孔二段烃源岩为核心,建立了东营凹陷深部含油气系统成藏模式,总结出七种油藏类型。通过课题研究,建立了东营凹陷深部成藏体系油气成藏模式,确定了深层主要油气来源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形成了一套由定性到半定量评价孔店组圈闭含油性的方法。为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藏勘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储备,为济阳坳陷深层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必将为“稳定东部”资源战略的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朱剑兵,谭明友[8](2007)在《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济阳坳的层序地层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了初始引用、逐步推广到全面应用几个阶段,并在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和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填充模式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建立了济阳坳陷层序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一、二、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体系域划分,确立了3种类型的层序填充模式,分别为干旱盐湖型、深水断陷湖盆型和浅水断陷湖盆型模式,阐述了具有特色的陆相断裂坡折带和低位扇理论,认为同沉积断裂活动对低位扇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另外,在东营、沾化凹陷广泛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济阳坳陷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宫诲婕[9](2007)在《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充填演化与层序地层分析》文中提出济阳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的西南部,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该盆地是在华北古生代地台基础上发育而成的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大量钻孔,地震剖面、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分析技术,识别了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划分了构造层序、三级层序和层序地层单元。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结合盆地充填分析,研究了盆地构造活动特点,划分了构造运动阶段,分析了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综合济阳坳陷区域地质背景、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构造充填演化特点,初步恢复了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获得的主要成果是:1.通过41口取心井观察以及测井、地震等相标志的详细分析,对济阳探区中生界沉积特征、相及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主要发育8种沉积相类型及相组合,即冲积扇相组合、河流相组合、三角洲体系及相组合、滨浅湖相、湖湾相、沼泽相。2.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盆地演化和构造运动特征,进行了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对比,划分了构造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3.在对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体系、构造层、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盆地充填演化过程,初步恢复了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原型。
马士忠[10](2007)在《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文中指出针对研究区基地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地质层位、区域沉积体系认识存在争议,洼陷浊积岩分布情况、中央隆起带及南部斜坡带成藏机理有待深化认识等问题,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测试分析等资料,开展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成果分析油气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为有效提高研究区勘探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全凹陷连片三维、二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基干地震剖面网,统一解释了区域标准层,重构了惠民凹陷构造格架与构造演化过程:中生代左旋压扭应力场形成的NNW向“四沟四梁”的构造格局奠定了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基础,中生代NNE向的陵县-阳信断层、夏口断层和齐河断层在新生代右旋拉张作用下持续活动,形成了惠民凹陷第三系北断南超的沉积盆地雏形;凹陷新生代渐新世强烈断陷期分两个亚期,形成了孔店组、沙四段北厚南薄和沙二段-东营组南厚北薄的双层结构。盘河、商河、沙河街背斜是在古剥蚀面基底残丘山的背景上,基底边隆起、边沉积、边压实的情况下形成的从孔店组到东营组持续发育的顶薄翼厚的披覆背斜构造,是孔店组和沙三段有利的油气聚集单元;二级帚状断裂系控制了临南洼陷沙三时期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和成藏,三级调节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的分布控制了沙三段滑塌浊积砂的发育。 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将古近系沙河街组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通过剖面沉积学分析,以优势相原则绘制不同时期各亚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图:沙四下总体以洪水-漫湖沉积为特征,沙四上沉积时期是在滨浅湖背景之上发育了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三段沉积时期南部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西北部地区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中部地区主要为深湖—半深湖沉积;由沙三下至沙三上,西北部三角洲规模逐渐增大,沉积范围逐渐向东、东南方向推进;沙二段沉积时期为滨浅湖沉积,在背景之上广泛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沙一段以滨浅湖滩坝沉积为特征,南部发育了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地层中的岩性圈闭以滑塌浊积岩岩性圈闭和地层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为主,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盆地结构、沉积古地貌和构造活动强度等因素控制,北部基山、南部江家店和瓦屋具有发育滑塌浊积扇的良好地质条件。 充分考虑构造、沉积、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等因素,分析认为:夏口断裂带油气藏聚集属于油气再运聚成藏模式,连通砂体与断层的配置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中央隆起带油气藏聚集属于油气事件成藏模式,划分为断裂活动事件成藏模式、火山活动事件成藏模式和重力流事件油气成藏模式三类,断层活动的旋回性和幕式性是诱发事件成藏的关键因素。 通过地震综合定量描述预测一批浊积砂体,储量规模在3000×104t以上,提出优选营子街-江店地区个体较大的砂体进行钻探。
二、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期构造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济阳坳陷研究现状 |
1.2.2 东营凹陷深层原型盆地的研究现状 |
1.2.3 东营凹陷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 |
1.2.4 构造-沉积相关性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 |
2.东营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地质概述 |
2.2 盆地构造格架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3.凹陷的构造层序及充填特征 |
3.1 地震层序的识别及地质意义 |
3.2 研究区古近系构造层序及充填特征 |
4.东营凹陷孔店期构造特征 |
4.1 孔店期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
4.1.1 孔店期断层的剖面几何学特征 |
4.1.2 孔店期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
4.2 东营凹陷孔店期断层的运动学特征 |
4.2.1 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定量分析 |
4.2.2 断层剖面运动学特征 |
5.东营凹陷孔店组的沉积特征 |
5.1 沉积相标志 |
5.1.1 岩石颜色 |
5.1.2 岩性特征 |
5.1.3 沉积构造 |
5.1.4 地震相 |
5.2 沉积相类型 |
5.2.1 冲积扇 |
5.2.2 洪水漫湖沉积 |
5.2.3 干盐湖 |
5.2.4 湖泊相 |
5.2.5 近岸水下扇 |
5.2.6 滩坝 |
5.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3.1 单井相分析 |
5.3.2 东营凹陷孔店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6.东营凹陷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探讨 |
6.1 东营凹陷古近系早期断层活动对地层沉积的控制关系 |
6.2 东营凹陷古近系早期断层活动对火山岩发育的控制 |
7.主要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整合体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2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体研究现状 |
1.3 工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1.3.1 工区概况 |
1.3.2 主要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形成地质背景分析 |
2.1 二叠系-三叠系形成构造背景 |
2.1.1 二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
2.1.2 三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
2.1.3 二叠系-三叠系构造转化特征 |
2.2 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特征 |
2.2.1 地层界面特征 |
2.2.2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 |
2.3 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特征 |
2.3.1 物源分析 |
2.3.2 岩心相特征 |
2.3.3 测井相特征 |
2.3.4 沉积相分布特征 |
第3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 |
3.1 不整合体内涵及结构划分方案 |
3.2 不整合体结构识别方法 |
3.2.1 露头-岩心观察法 |
3.2.2 测井分析方法 |
3.2.3 地震分析方法 |
3.3 不整合体结构及特征 |
3.3.1 单井结构特征 |
3.3.2 剖面结构特征 |
第4章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平面分布特征 |
4.1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界面特征及分布规律 |
4.1.1 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与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
4.1.2 百口泉组与上乌尔河组(梧桐沟组)、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
4.2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上覆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
4.2.1 上覆层分布特征 |
4.2.2 上覆层构造特征及分布 |
4.3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下伏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
4.3.1 下伏层分布特征 |
4.3.2 下伏层风化淋滤带特征及分布 |
4.4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分布 |
4.4.1 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特征 |
4.4.2 不整合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 |
第5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控藏作用和油气分布预测 |
5.1 已知油气藏分布与不整合体关系 |
5.2 不整合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1 不整合体结构与油气运聚关系 |
5.2.2 典型不整合体油气成藏解剖 |
5.2.3 不整合体油气成藏模式 |
5.3 不整合体油气分布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构造格局 |
2.2 构造层划分 |
2.3 岩浆活动 |
2.4 油气分布特点 |
第三章 地层展布特征 |
3.1 地层层序与基底地层 |
3.2 新生界地层 |
3.3 地层展布特征 |
第四章 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
4.1 构造单元划分 |
4.2 主要断裂分布 |
4.3 反转构造与变换构造 |
4.4 演化阶段划分 |
4.5 主要演化阶段 |
第五章 走滑构造特征 |
5.1 区域走滑构造 |
5.2 区内走滑构造 |
5.3 构造样式与断层分级 |
第六章 走滑拉分构造特征 |
6.1 走滑拉分作用 |
6.2 走滑拉分构造 |
6.3 走滑拉分盆地 |
第七章 油气分布特征 |
7.1 主要富集于东营凹陷与沾化凹陷 |
7.2 主要富集于沙河街组与馆陶组 |
7.3 主要呈环状富集于Es3-Ed较发育的生油洼陷周围 |
7.4 主要富集于构造圈闭 |
7.5 主要富集于两种构造带 |
7.6 主要富集于二种复式油气聚集带 |
第八章 走滑构造控制油气分布 |
8.1 控凹、控洼作用 |
8.2 控带作用 |
8.3 控油气作用 |
8.4 走滑构造旋回与油气关系 |
8.5 走滑构造油藏分布规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1.3.2 郯庐走滑断裂带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1.3.3 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特征 |
2.2 郯庐断裂带营潍段活动特征 |
2.2.1 郯庐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
2.2.2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特征 |
第3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构造格局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 |
3.2 构造样式 |
3.2.1 断裂体系特征 |
3.2.2 主要构造样式 |
3.3 构造演化史 |
3.3.1 断层活动史 |
3.3.2 构造沉降史 |
3.3.3 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4.1 层序地层格架 |
4.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4.1.2 层序划分方案 |
4.1.3 层序地层格架 |
4.2 沉积体系特征 |
4.2.1 沉积相类型 |
4.2.2 物源体系分析 |
4.2.3 沉积相剖面分析 |
4.2.4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
4.2.5 储层发育特征 |
4.3 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4.3.1 构造格局控制层序充填特征 |
4.3.2 区域构造翘倾控制主物源方向变迁 |
4.3.3 剥蚀区断沟及边界断层调节带控制物源入口 |
4.3.4 凹陷内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体系分布 |
4.3.5 多种成因构造高地影响物源再分配 |
4.4 构造控砂模式 |
4.4.1 边界断层凹面沟—扇模式 |
4.4.2 缓坡古地形沟—扇模式 |
4.4.3 同沉积断层走向沟—扇模式 |
4.4.4 走滑断层调节带坡—扇模式 |
4.4.5 凹中隆水下高地—滩坝模式 |
第5章 构造-沉积演化的成藏效应 |
5.1 油气成藏特征 |
5.1.1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5.1.2 油气藏分布规律 |
5.1.3 油气成藏期次 |
5.1.4 油源对比关系 |
5.2 构造-沉积演化的成藏效应 |
5.2.1 控制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
5.2.2 控制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 |
5.2.3 控制储盖组合纵横向变化 |
5.2.4 控制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5.2.5 控制油气富集与分布规律 |
5.3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3.1 陡断带立体运聚型成藏模式 |
5.3.2 凹中隆近源汇聚型成藏模式 |
5.3.3 斜坡带断砂走向运聚型成藏模式 |
5.3.4 洼陷带原地生储型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盖层封闭性定量评价 |
1.1.2 构造变动对天然气运聚与保存的影响 |
1.1.3 水动力条件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赋存的地质背景 |
2.1 济阳坳陷地质概况及勘探现状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济阳坳陷地层发育与生储盖组合 |
2.3.1 地层发育 |
2.3.2 生储盖组合 |
第三章 济阳坳陷深层泥岩盖层地质特征 |
3.1 济阳坳陷深层泥岩盖层宏观封闭性研究 |
3.1.1 泥岩盖层的沉积特征 |
3.1.2 盖层的成岩特征 |
3.1.3 盖层厚度及空间分布 |
3.2 济阳坳陷深层泥岩盖层微观封闭性研究 |
3.2.1 毛细管封闭作用 |
3.2.2 超压封闭作用 |
3.2.3 烃浓度封闭作用 |
第四章 泥岩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
4.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综合评价地质模型 |
4.1.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4.1.3 盖层遮挡的阶段性及动平衡过程 |
4.2 盖层封闭性能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1 天然气进入盖层的判断 |
4.2.2 盖层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 |
4.2.3 天然气逸散速率的求取 |
4.2.4 气体穿越盖层的突破时间 |
4.2.5 阻止天然气穿越盖层的有效厚度 |
4.2.6 气体通过盖层的散失量 |
4.3 济阳坳陷深层泥岩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
4.3.1 盖层封盖参数的确定 |
4.3.2 泥岩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
4.4 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特征研究 |
4.4.1 泥岩盖层封闭性形成及演化特征 |
4.4.2 泥岩毛细管封闭性演化研究方法 |
4.4.3 泥岩超压封闭性演化研究方法 |
4.4.4 东营凹陷沙三中下亚段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 |
第五章 构造变动与天然气藏保存 |
5.1 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
5.1.1 构造升降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
5.1.2 断裂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
5.1.3 断层封闭性与油气藏保存和破坏的关系 |
5.2 济阳坳陷断层现今封闭性研究 |
5.2.1 断面力学性质及断层垂向封闭性 |
5.2.2 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研究 |
5.3 断层活动性分析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性分析 |
5.4 济阳坳陷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分析 |
5.4.1 源、盖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可供运移量 |
5.4.2 断、源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可供聚集量 |
5.4.3 断、盖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聚集与保存量 |
第六章 地层水条件及其对天然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6.1 水动力条件研究 |
6.1.1 水动力场主要研究方法 |
6.1.2 东营凹陷深层现今地下水动力场特征 |
6.1.3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
6.2 东营凹陷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
6.2.1 水化学场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
6.2.2 水化学场平面分区性 |
6.2.3 水化学场剖面分布特征 |
6.3 东营凹陷地层水条件对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第七章 深层天然气主要勘探目标评价 |
7.1 东营凹陷 |
7.1.1 东营北带深层天然气成藏特征 |
7.1.2 主要勘探目标评价 |
7.2 渤南洼陷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 |
2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划分 |
3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平面分布特征 |
3.1 T6’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平面分布特征 |
3.2 T2’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平面分布特征 |
4 成因动力学分析 |
4.1 断层活动的迁移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 |
4.2 构造沉降中心的迁移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 |
5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 |
5.1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与岩性—地层圈闭的对应关系 |
5.2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控制下的岩性—地层圈闭成因模式 |
6 结论 |
(7)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东营凹陷南斜坡勘探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指标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构造特征及发育演化 |
2.1 区域构造层序 |
2.1.1 构造层划分 |
2.1.2 构造发育演化 |
2.2 现今构造面貌 |
2.2.1 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断裂发育特征与圈闭分布 |
第三章 层序格架及沉积储层研究 |
3.1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3.2 孔店组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3.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3.2.2 孔店组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及层序特征 |
3.3 孔店组沉积体系分布 |
3.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3.2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及演化 |
3.4 孔店组储层发育规律 |
3.4.1 储层平面分布 |
3.4.2 储层微观特征 |
第四章 孔店组油气来源及资源量评价 |
4.1 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来源 |
4.1.1 南斜坡烃源岩地化特征 |
4.1.2 南斜坡原油性质分析 |
4.1.3 孔店组油源对比及其来源探讨 |
4.2 孔店组高蜡油形成机理 |
4.2.1 高蜡原油主要分布 |
4.2.2 高蜡原油母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3 高蜡油形成机理 |
4.3 孔二段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生烃潜力 |
4.3.1 孔二段湖盆分布及控制因素 |
4.3.2 孔二段烃源岩发育特征及资源量 |
第五章 成藏控制因素及目标评价 |
5.1 油气输导体系 |
5.1.1 输导体系组成 |
5.1.2 输导体系效能分析 |
5.1.3 输导体系的组合类型 |
5.2 油气成藏模式 |
5.2.1 圈闭组合模式 |
5.2.2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5.2.3 油气成藏模式 |
5.3 成藏控制因素 |
5.3.1 构造背景的控制作用 |
5.3.2 断层的控制作用 |
5.3.3 圈闭的控制作用 |
5.4 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 |
5.4.1 丁家屋子 |
5.4.2 博兴洼陷周缘 |
5.4.3 广利断裂背斜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历程 |
二、主要研究进展 |
1 层序界面 |
1.1 一级层序界面 |
1.2 二级层序界面 |
1.3 三级层序界面 |
2 体系域划分 |
2.1 低位体系域 (LST) |
2.2 湖侵体系域或称湖扩展体系域 (EST) |
2.3 高水位体系域 (HST) |
3 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充填模式 |
3.1 干旱盐湖型层序构成模式 |
3.2 深水断陷湖盆层序构成模式 |
3.3 浅水断陷湖盆型层序构成模式 |
4 陆相断陷盆地断裂坡折带—低位扇 |
5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广泛应用 |
三、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展望 |
(9)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充填演化与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中生界岩性地层特征 |
2.3 构造发展简史 |
3 济阳坳陷中生界沉积体系 |
3.1 沉积相类型 |
3.2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 |
3.3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
3.4 沉积模式及演化特征 |
4 济阳坳陷中生界层序地层分析 |
4.1 济阳坳陷区构造层的划分 |
4.2 中生代各主要不整合面的形成 |
4.3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4.4 三级层序的划分 |
5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 |
5.1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 |
5.2 中生代NW向断层控制地层沉积与剥蚀模式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含油气盆地构造与沉积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 |
1.1.2 盆地构造与沉积关系 |
1.1.3 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
1.2 选题依据 |
1.2.1 惠民凹陷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惠民凹陷构造与沉积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1.1 盆地基底地层 |
2.1.2 盆地充填地层 |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1 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点 |
2.2.2 济阳坳陷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 |
3 构造演化特征 |
3.1 构造格架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3.2 构造样式 |
3.2.1 断裂体系特征 |
3.2.2 构造样式 |
3.3 盆地构造演化史及特征 |
3.3.1 构造演化史 |
3.3.2 构造体制特征 |
3.4 构造对沉积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3.4.1 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3.4.2 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 沉积演化特征 |
4.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2 剖面沉积学分析 |
4.2.1 钻井取心段单井剖面沉积学分析 |
4.2.2 连井剖面沉积学分析 |
4.3 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演化 |
4.4 沙河街组沉积体系与岩性圈闭分析 |
4.4.1 岩性圈闭的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 |
4.4.2 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的含油性特征 |
5 油气成藏模式及区带评价 |
5.1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油气藏类型 |
5.1.1 生储盖组合特征 |
5.1.2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史分析 |
5.2.1 烃源岩生排烃史 |
5.2.2 圈闭形成史 |
5.2.3 油气运聚成藏史分析 |
5.3 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 |
5.3.1 夏口断裂带油气再运聚成藏模式 |
5.3.2 中央隆起带油气事件成藏模式 |
5.4 勘探方向及有利区带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期构造沉积演化[D]. 闫晓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D]. 官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 刘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4]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D]. 杨贵丽.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5]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D]. 刘士忠.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3)
- [6]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动力学分析[J]. 苏宗富,薛艳梅,邓宏文,郝明强. 地球学报, 2008(04)
- [7]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盖玉磊.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8]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J]. 朱剑兵,谭明友. 地层学杂志, 2007(S2)
- [9]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充填演化与层序地层分析[D]. 宫诲婕. 山东科技大学, 2007(04)
- [10]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D]. 马士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