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江迟[1](2017)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外高校社会工作存在显着差距,加之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存在偏颇,因此,高校社会管理工作本土化创新需求日益强烈。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促进其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进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社会工作意识和能力。在学术界,国外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法规制度、工作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关于学校社会工作概念特点与价值、发展过程、工作模式、介入途径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含糊不清,理论建设不足,机制探讨不够,需要一个多元介入、系统整合的研究视角,并借以开展理论探索。本研究遵循既有文献梳理、问题调查与分析、域外经验借鉴、独特理论建构、实践机制探究的思路,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依据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手段进行整合,以推动高校社会工作有效运转并达成“扶弱济困”“助人自助”目标的管理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引领性和权变性的特点,对人的发展、工作运行、社会进步具有多重价值。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开展研究是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该理论强调,环境为一组嵌套结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及个体交互发生作用,影响发展。本研究将生态系统的四层次观点改造并发展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三个圈层,结合角色理论的要求为高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历史是一面镜子,梳理历史有利于我们照亮发展的前程。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及其管理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易主改造、规范探索、制度构建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一定的中国特色,例如,形成了组织号召、宣传先行的工作经验;建立了人员安排、活动推动的工作策略;营造了服务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成就了关注评价、效能反思的工作习惯。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学校的变革已经拉开帷幕。这是高校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良机。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涉及管理主体和机构、管理对象与内容、管理程序和手段、管理效果与反馈等。借助互联网问卷星网站,以自编问卷面向我国160所本科高校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管理主体不够明晰,管理机构非专业化;管理对象重点不够突出,管理内容杂乱无章;管理过程运行不尽合理,社会资源利用程度有限;管理效果差强人意,宣传激励和反馈能力有待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涉及高校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事学生工作管理的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的使用不够等主观方面,也涉及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职业化进程缓慢,社会机构、非政府组织对高校社会工作支持不足等客观方面。非常期待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呼唤高校社会工作生态系统及其多维机制的建构。洋为中用,可以省身励志,利国利民。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经历了萌芽、成长、挑战、整合四个阶段,其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学习辅导服务管理和职业咨询服务管理等。其模式主要涉及临床治疗现场管理模式、社区-学校协调管理模式、学校环境变革管理模式、主体互动过程管理模式等。可以借鉴的经验有: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良性发展的保障,政府和民间力量对发展的共同推动,构建多层次的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肇始、产生、成熟、优化等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医疗健康与救助服务、安全监控与学生宿舍服务、师生行为矫正与心理道德辅导等。其模式呈现多样化,有基于学生自组织管理模式,教会辅助管理模式,及向社会直接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等。其成熟经验为注重政策和舆论的导向价值,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重视儒家文化传统基因的影响。参照美韩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圈层建构高校社会生态系统的模型。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是一个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元主体控制的互动系统。各个主体于不同圈层环境中的角色及其作用不同,并分别对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渐次产生影响。宏观环境包含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政策条件与媒体舆论、国际形势与社区氛围;中观环境包含组织机构、行政人员和教师群体及其校园文化等;微观环境包括班级、宿舍、社团和朋友圈等。同时,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之间互相制约,共同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体现在主体、内容、过程、效能四个维度上。四维互动,形成钻石结构。从管理的主体维度看,要形成主体互尊-活动合作-信息共享的机制,努力实现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多元主体联动;从管理的内容维度看,要形成梳理定位-突出重点-与时俱进的机制,积极倡导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整合;从管理的过程维度看,要形成决策参议-组织指导-监控服务的机制,着力追求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流程优化;从管理的效能维度看,要形成激励引领-规约问责-督察巡视的机制,切实保障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有效反馈。在此机制体系中,四维共同发力,每个机制都能独立出现,并且互相之间产生作用和影响,产生整体效应。

郭建芳,黄燕东,刘颖[2](2013)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改革》文中研究表明《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符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设计理念,遵循报关与物流业务的一般程序。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性质,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

刘韵华[3](2013)在《辅助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在三网融合进程中,智能电视的硬件和软件技术高速发展。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现有的辅助预科汉语教学的闭路电视播放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汇总基于电视的网络学习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实践,提出构建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并以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构建为个案起点,阐述其拓扑结构、前端、终端、软件平台等4个构建要素的组成和功能,力求形成为教学服务的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

陈杰[4](2013)在《智能楼宇实验室的设计与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楼宇智能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才难觅特别是专业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型学生成为各大院校的主要目标,建设一个功能完备且实用高效的智能楼宇实验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论文分析了智能楼宇的发展状况,全面阐述了智能楼宇实验室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设实验室的具体目标和方案。该实验室主要由可视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DDC照明系统等多个模块组成。楼宇可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CCD摄像及视频显像技术而设计的一种访客识别的智能信息管理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与安防系统实现报警联动,可完成对智能大楼核心区域的视频监控及录像。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楼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交换,需要通过线缆组成的布线系统来实现。消防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根据工程的要求同各种灭火设备和通信装置联动。DDC照明系统主要由DDC控制器、力控组态软件和照明灯具组成,能实现对楼宇中的灯光照明实施监控。

黄新业[5](2010)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专职学生工作队伍从大到学生的理想信念,小到学生的宿舍生活、学习出勤与组织纪律,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致使其陷入大量繁杂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之中,不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思考和研究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等重大问题上,导致了目前很多高校以行政管理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普遍出现。同时,我们现在的学生工作方式还是延续以前的老套路,以经验为依托,教育方式有所呆板、单一……。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为中心,尝试运用精细化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目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偏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工作精细化过程中的应用做详细的探讨。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学生工作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使学生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和帮助下,能够找准定位,提高效率,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易庆萍[6](2010)在《高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不仅涉及自身区域环境,而且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而视频监控系统是保障安全,预防事故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论文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视频监控系统为应用背景,对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论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指出数字化和网络化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然后对数字视频监控的现状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对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所用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接着通过对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原理的分析,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原则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要求,给出了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和显示记录部分的工程设计方法,论述了其系统结构、组成、功能、设备及其选型,设计了一硬盘录像机网络型视频系统,并提出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措施;论文在监控方案设计时重点考虑了三种应用场景,安全监控应用、多媒体教学管理应用、与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对接,并针对这三种场景设计出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李捷[7](2009)在《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环境与技术的不断快速进步、电子信息设备向小型化、轻量化方面发展,有线和无线网络区域的不断扩展,人们不受时空和地理位置限制,利用便携式学习终端获取资源信息的网络环境已经开始形成,教育和学习的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移动PC、“未来教室”已成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新热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注重应用方面的创新和建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在逐步完善和深化发展,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网、各种类型的功能化教室开始在中小学普及。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研究思路主要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现状,尽量穷尽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提出符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本省中小学校在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内容上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针对以往本省建设信息化校园环境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原则,并在此原则下,设计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流程,使得中小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教育教学应用出发,自主选择其所需要的教育功能以及构成要素,从而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色,以教育教学为主要应用的信息化校园环境,旨在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照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和问题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分析归纳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第三章,对中小学信息化校园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同各支持性工具的相关性,得出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第四章,结合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现状,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原则。第五章,在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设计流程。第六章,依据设计流程,进行参考案例设计。第七章,对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李明东[8](2008)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方法》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的干扰来源、干扰表现方式,探讨了数字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视频信号的实用方法。

肖玉敏[9](2008)在《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视野》文中提出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早已经看到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不是继承历史的传统。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之外,学校还需要为他们立足职场和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打下价值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面的基础。目前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学校基本上都开始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资源等制作课件、上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技术在学校使用带来的结果是利弊参杂在一起的,因此学校需要引导和鼓励教师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使用,力争提升其使用效益,避免其负面影响。而对学校校长而言,拥有的权力和肩负的责任使他们成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人。他们需要站在培养本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立场上,让每个孩子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获得能够最充分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必要机会和指导;需要在评价教师教学,考虑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平衡教师之间的关系时需要采取一定策略和技巧,特别是要减少矛盾冲突,凝聚不同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应当取得的效果;需要丰富自己信息技术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对信息技术在学校利用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示范并引领学校成员朝着有益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努力;需要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和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承担责任;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领导力,使自己能够在教育信息化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中积极地正视和利用信息技术在改进教学、提高管理效益、扩大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争取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领导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使学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促进每一位学生学业成就的全面提高。综合来看,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领导学校所有成员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并执行一定的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有效使用的能力。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促使学校中技术的利用改进所有学生的学习。本论文从学校教育信息化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校长领导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的四个方面:技术相关决策、技术相关管理、技术相关服务和技术相关评价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直接发挥的作用,以及校长如何通过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领导力,从而更好地引领学校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应有的成就。本论文的导言、第一、二章主要从信息社会中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背景,要发展需要发生哪些变化,信息社会需要学校贡献什么这个视角出发,来考察信息化社会中校长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何种作用,具备哪些素养。第三章对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概念、结构加以分析,确定它在校长领导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价值。这是整个论文研究的基础。第四、五、六、七章分别从技术相关的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这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领域、关注的问题、实现的可能和预期的结果。这几章和第三章一起构成整个论文研究的核心。第八章从校长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如何提升校长的技术领导力,为校长制定发展自己的面向信息化的技术领导力的行动计划提供一定的线索。最后的总结回到校长技术领导力的价值和意义,说明校长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需要通过技术相关的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体现自己的技术领导力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朝着实现数字化校园和学习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严成林[10](2007)在《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较详细的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支持各种学习活动开展的教学应用平台的可能性,和利用流媒体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信号类型,形成数字化的、统一格式的教学资源的可能性。同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利用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来支持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支持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具体应用模式。通过这样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在校园局域网环境下利用流媒体技术整合或部分代替各种教学技术设备的应用,构建统一的流媒体教学平台,及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数字化的、统一格式的教学资源环境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2.3 既有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具体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解读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社会工作
        2.1.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概念及其相关认识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生态系统理论
        2.2.2 角色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历史演进
    3.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历史阶段分析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易主改造阶段
        3.1.3 规范探索阶段
        3.1.4 制度构建阶段
    3.2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成就梳理
        3.2.1 形成了组织号召、宣传先行的工作经验
        3.2.2 建立了人员安排、活动推动的工作策略
        3.2.3 营造了服务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
        3.2.4 成就了关注评价、效能反思的工作习惯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现状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查过程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主体的认识情况
        4.2.2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对象与内容的情况
        4.2.3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程序和资源利用的情况
        4.2.4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效果的情况
    4.3 调查结果与讨论
        4.3.1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4.3.2 主客观原因分析
        4.3.3 期待改进的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海外案例:美韩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美国高校的社会工作管理
        5.1.1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5.1.2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
        5.1.3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模式
        5.1.4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借鉴
    5.2 韩国高校的社会工作管理
        5.2.1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5.2.2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
        5.2.3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模式
        5.2.4.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生态系统模型创构
    6.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生态系统理路
        6.1.1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
        6.1.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的特点
        6.1.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的价值
    6.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宏观分析
        6.2.1 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
        6.2.2. 政策条件与媒体舆论
        6.2.3 国际形势与社区氛围
    6.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中观分析
        6.3.1 行政人员的角色及其引领价值
        6.3.2 专业机构的力量与其核心工作地位
        6.3.3 教师群体的正能量
        6.3.4 学校文化环境的熏染作用
    6.4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微观分析
        6.4.1 学生班级:学习生活的全息空间
        6.4.2 学生宿舍:社工生活之一隅
        6.4.3 学生社团:未来社会的雏形
        6.4.4 朋友圈:一个最活跃的交际场域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探索
    7.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设计
        7.1.1 机制内涵与系统支撑
        7.1.2 机制建设的四维视野
        7.1.3 四维机制的整体性关联
    7.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主体的多元联动机制
        7.2.1 主体互尊
        7.2.2 活动合作
        7.2.3 信息共享
    7.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内容的整合提炼机制
        7.3.1 梳理定位
        7.3.2 突出重点
        7.3.3 与时俱进
    7.4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流程的精简优化机制
        7.4.1 决策参议
        7.4.2 组织指导
        7.4.3 监控服务
    7.5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效能的反馈保障机制
        7.5.1 激励引领
        7.5.2 规约问责
        7.5.3 督察巡视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研究的局限性
    8.3 研究的后续设想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论文类
    学位论文类
    外文文献类
附录Ⅰ: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工作过程的《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的性质、任务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原则及目标
    2.1 原则
    2.2 目标
        2.2.1 知识目标
        2.2.2 应会目标
        2.2.3 素质目标
3《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改革思路
    3.1 课程整体设计
    3.2 课程单元设计
        3.2.1 项目简介
        3.2.2 工作任务设计
        3.2.3 操作流程设计

(3)辅助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辅助预科汉语教学现状
2 现有的预科汉语教学闭路电视播放系统的缺陷与不足
    2.1 单向传输, 学习反馈方式单一
    2.2 前端配置不均衡, 前端及终端数量不足
    2.3 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 无法做到全面、精确绩效
3 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理论及实践支撑
    3.1 理论基础
    3.2 技术基础
    3.3 前期教育实践研究回顾
4 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构建
    4.1 拓扑结构
    4.2 前端
    4.3 终端
    4.4 软件平台
5 展望及思考

(4)智能楼宇实验室的设计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意义与主要工作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智能楼宇概况
    2.1 智能楼宇的概述
        2.1.1 智能楼宇的起源
        2.1.2 智能楼宇的概念
        2.1.3 智能楼宇的功能特征
    2.2 智能楼宇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2.2.1 智能楼宇的发展现状
        2.2.2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2.3 发展智能楼宇实验室的意义
    2.4 智能楼宇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2.4.1 规模性原则
        2.4.2 先进实用性原则
        2.4.3 工程实践性原则
        2.4.4 可扩展性原则
    2.5 小结
第三章 智能楼宇实验室需求分析
    3.1 智能楼宇实验室建设需求
    3.2 智能楼宇实验室实训项目
        3.2.1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实训
        3.2.2 、闭路视频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实训
        3.2.3 、消防系统实训
        3.2.4 、综合布线系统实训
        3.2.5 、DDC控制系统实训
    3.3 小结
第四章 智能楼宇实验室整体架构
    4.1 智能楼宇实验室总体框架
    4.2 可视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
        4.2.1 系统概述
        4.2.2 系统框图
    4.3 视频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
        4.3.1 系统概述
        4.3.2 系统框图
    4.4 综合布线系统
        4.4.1 系统概述
        4.4.2 系统框图
    4.5 消防系统
        4.5.1 系统概述
        4.5.2 系统框图
    4.6 DDC监控及照明系统
        4.6.1 系统概述
        4.6.2 系统框图
    4.7 小结
第五章 智能楼宇实验室设备准备
    5.1 可视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的设备部署
        5.1.1 可视门禁
        5.1.2 室内安防
    5.2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部署
    5.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部署
    5.4 消防系统的设备部署
    5.5 DDC照明监控系统的设备部署
    5.6 小结
第六章 功能测试
    6.1 可视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测试
        6.1.1 可视室内分机
        6.1.2 非可视室内分机
        6.1.3 室外主机
        6.1.4 管理中心机
    6.2 监控系统测试
        6.2.1 画面切换及系统登录
        6.2.2 高速球型云台摄像机的控制
        6.2.3 手动录像
        6.2.4 定时录像
        6.2.5 系统报警及联动
    6.3 DDC照明监控照明系统测试
        6.3.1 DDC设置
        6.3.2 力控组态软件测试
        6.3.3 功能实现
    6.4 消防系统测试
        6.4.1 设备编码
        6.4.2 设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参数
        6.4.3 功能实现
    6.5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及应用现状
    1.2 相关理论概述
        1.2.1 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的论述及应用
        1.2.2 国内外精细化的论述及应用
        1.2.3 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内涵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1.4.3 论文基本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学生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2.1.1 学生工作的内容
        2.1.2 学生工作的特点
    2.2 学生工作目前的状况
        2.2.1 社会发展大环境带来的挑战
        2.2.2 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2.2.3 大学生新的思想特点带来的挑战
        2.2.4 高校学生工作者自身不足带来的挑战
    2.3 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
    2.4 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利用电脑技术提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3.2 利用网络平台技术构建学生工作数据信息系统
    3.3 运用闭路电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4 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3.5 学生电视台、广播电台与学生论坛的运用
    3.6 运用监控系统的加强学生安全管理
    3.7 宿舍对讲系统在服务学生方面的应用
    3.8 电子显示屏幕在学生工作方面的应用
    3.9 多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
    3.10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1 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
        1.2.2 系统的教学管理功能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概述
    2.1 视频监控系统简介
    2.2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2.3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方向
    2.4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及优势
    2.5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分类及实现方法
        2.5.1 数字视频监控录像系统
        2.5.2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
第3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3.1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3.1.1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3.1.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3.1.3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标准
    3.2 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3.3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原则
    3.4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选型
        3.4.1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部分
        3.4.2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部分
        3.4.3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部分
        3.4.4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显示记录部分
        3.4.5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与周界防范系统的联动技术
    3.5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3.5.1 H.26X系列标准
        3.5.2 M-JPEG
        3.5.3 MPEG系列标准
第4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4.1 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部分的实现
        4.1.1 系统工作原理
        4.1.2 视频服务器硬件构成
        4.1.3 网络视频服务器特点
    4.2 视频监控系统软件的实现
        4.2.1 软件平台选择
        4.2.2 系统软件结构
        4.2.3 并行线程设计
        4.2.4 基于H.264的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软件结构
    4.3 视频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实现
        4.3.1 视频监控系统供电
        4.3.2 视频监控系统布线
        4.3.3 视频监控系统防雷
        4.3.4 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
    4.4 应用场景的方案实现
        4.4.1 安全监控
        4.4.2 教学应用
        4.4.3 与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对接
    4.5 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缘由
        1.1.1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1.1.2 甘肃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1.1.3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2.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对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启示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
    2.1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2.1.1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中教育管理应用
        2.1.2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学活动
    2.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构成要素
        2.2.1 校园网
        2.2.2 功能化教室
        2.2.3 校园广播系统
        2.2.4 校园电视台
        2.2.5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2.2.6 校园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第3章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相关性分析
    3.1 教育功能与支持性工具分析
    3.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与支持性工具分析
    3.3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与教育功能相关性分析
第4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原则
    4.1 教育应用原则
    4.2 先进实用性原则
    4.3 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4 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性原则
    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5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设计流程
    5.1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需求分析
    5.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目标
        5.2.1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教育教学目标
        5.2.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教育管理目标
    5.3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具体规划内容
    5.4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流程
第6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参考案例
    6.1 需求分析
    6.2 校园网
        6.2.1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
        6.2.2 服务器
        6.2.3 交换机
        6.2.4 卫星IP资源接收系统设备配备
        6.2.5 系统设备清单
    6.3 多媒体网络教室
        6.3.1 系统基本要求
        6.3.2 系统参考设备配置清单
    6.4 多功能教室
        6.4.1 系统基本要求
        6.4.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6.5 校园广播系统
        6.5.1 系统基本要求
        6.5.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6.6 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6.6.1 系统基本要求
        6.6.2 系统管理软件基本要求
        6.6.3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6.7 探究性实验室
        6.7.1 系统基本要求
        6.7.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第7章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扰的来源及影响方式
2 抗干扰的方法
    2.1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
    2.2 视频信号的干扰
3 结束语

(9)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时代
    二、学生
    三、教师
    四、校长
    五、国家
    六、世界
    七、问题
    八、已有研究综述
    九、研究动机、方法
    十、论文框架
第1章 信息社会中的学校发展
    1.1 信息社会改变了学校的什么?
    1.2 信息社会需要学校贡献什么?
    1.3 信息技术在学校使用的双刃剑本质
第2章 信息社会对校长的期望
    2.1 学校教育信息化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
    2.2 校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责任与作用
    2.3 信息化环境中校长个人的信息素养
第3章 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概念与价值
    3.1 理解校长的技术领导力
    3.2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的知能结构
    3.3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的价值
第4章 决策:引领信息化环境中的学校发展方向
    4.1 决策的基础:理解信息化环境中的学校教学环境
    4.2 技术相关决策:聚焦哪些领域,采取哪些策略,注意哪些问题
    4.3 决策模型
    4.4 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信息化规划
    4.5 校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中的职责
第5章 管理:提高学校信息技术利用的成效
    5.1 理解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
    5.2 校长日常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元素
    5.3 给校长减负: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技术素养
    5.4 建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校管理系统
    5.5 校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
第6章 服务:创设信息技术有效利用的适宜机制和环境
    6.1 服务于师生的技术需求
    6.2 保障技术的有效利用
    6.3 解决信息技术在学校引发的问题
    6.4 体现让人满意的领导人服务意识和素质
    6.5 校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中的职责
第7章 评价: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7.1 理解信息化环境中的学校评价
    7.2 技术利用的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关键
    7.3 技术支持下的评价实施——以教学评价为例
    7.4 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示例
    7.5 学校发展规划中信息化规划的重新审视
    7.6 校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中的职责
第8章 从优秀走向卓越——校长技术领导力的发展
    8.1 校长专业发展:技术领导力作为领导力发展的一种结构要素
    8.2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的自我评价
    8.3 校长技术领导力发展项目示例
    8.4 制定个人技术领导力发展的行动计划
结语
附录一:本论文借鉴的研究成果
附录二:面向信息化的校长领导力研究问卷
附录三:本论文引用文献的缩略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内容
    3、当前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
二、流媒体技术的常见应用及分析
    1、流媒体技术的概念
    2、流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3、流媒体技术的主要技术标准
    4、流媒体技术常见的软件产品
    5、流媒体技术在互连网中的应用
三、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远程教育中的点播应用方式
    2、远程教育中点播应用方式的特点
四、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统一的教学资源库
    1、现有教学资源的媒体种类
    2、利用流媒体技术构建统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五、流媒体技术有利于构建统一的教学应用平台
    1、几种典型的教学技术设备应用情况分析
    2、从学校教育技术工作全局出发的反思
    3、流媒体技术在教与学环境构建中的应用
    4、流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六、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平台建设
    1、我校建设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背景介绍
    2、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功能规划
    3、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的应用效果
    4、我校流媒体教学应用平台建设及应用的反思
七、流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1、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应用模式分析
    2、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应用模式分析
    3、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影响和促进
八、结论和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四、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D]. 江迟. 武汉大学, 2017(06)
  • [2]基于工作过程的《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改革[J]. 郭建芳,黄燕东,刘颖. 价值工程, 2013(36)
  • [3]辅助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智能电视网络学习系统的构建[J]. 刘韵华. 中国有线电视, 2013(09)
  • [4]智能楼宇实验室的设计与构建[D]. 陈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5]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黄新业. 兰州大学, 2010(02)
  • [6]高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D]. 易庆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7]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D]. 李捷.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8]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方法[J]. 李明东.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8)
  • [9]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视野[D]. 肖玉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D]. 严成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闭路监控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