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缝纫电脑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俞建军[1](2021)在《基于DSP伺服驱动的工业缝纫机控制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变化多端的工业缝纫机缝制方式,在高速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参数可调的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单元。电机驱动器基于DSP和智能IPM模块设计,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检测电机旋转角度和缝纫机头运动,由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单元同时接收来自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单元采集操作面板和踏板的缝制信息,发送指令给电机驱动器,基于DSP的电机驱动器能精确控制缝纫机针的上下运动和精确定位。高速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软件调整方式,实现联网监控和在线参数修改。
孙丹[2](2020)在《基于人体三维构建的全成型针织服装触体功效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服装穿着的舒适性与合体性,本文基于针织服装设计的合体性、触体舒适性需求,以三维人体测量数据为技术支持,以当下最先进的全成型针织工艺方法为研究基础,着重研究人体体型特征与针织服装的契合关系,以实现服装与人体的最优化契合。文中首先对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针织服装上的应用,无缝针织服装的工艺特点,针织服装触体功效的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目标人群展开体型研究,对取得的三维人体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理论。同时对针织服装工艺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分析不同针织工艺下的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的差异性。对研究结论进行全成型实验,通过实验受体对全成型针织服装触体功效的测试,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主观结论,结合相关仪器客观测试得出实验结果,对本课题下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的触体功效改进进行了研究结论阐述。通过对人体的三维数据支持下的全成型针织服装的样衣进行设计与制作,实现了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全成型针织服装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田媛[3](2019)在《蒸汽熨烫主要参数对织物尺寸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三分缝制,七分熨烫”可以看出熨烫工艺的重要性。纺织面料是一种较为复杂、层次多及多孔的柔性介质,在湿热的条件下,组成织物的纤维会因为湿润而发生膨胀,然后伸展,此状态下,该纺织材料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即可达到期望的形变。织物熨烫就是利用织物湿热定形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以适当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来改变织物的结构、表面的状态等,以期达到最佳的质量及外观状态。从整个熨烫的发展历程来看,熨烫方式已从早期的电熨烫转到利用蒸汽进行熨烫的方式,蒸汽熨烫的优点使得其在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各类织物经蒸汽熨烫后其外观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尺寸变化情况的研究非常少,而且这个指标在在对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占据重要位置,仅有上海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的张宝庆等人[1]对服装用衬经蒸汽熨烫后尺寸变化的实验方法做了一些影响参数的研究。其次就是蒸汽熨烫中影响熨烫质量的相关参数对织物的影响规律也研究不足,导致目前对织物经蒸汽熨烫后的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都不太理想。目前存在的方法主要是干热熨烫后尺寸变化及汽蒸后尺寸变化试验方法,而今广泛的是织物经蒸汽及熨烫两者共同作用的熨烫方式。本论文的研究对于该类实验方法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主要利用蒸汽熨烫设备对纺织品进行熨烫处理后,对影响其尺寸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1)对常用蒸汽熨烫设备的调研,从设备熨烫的稳定性及可控性即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影响的考虑,确定了平板蒸汽压烫机为主要实验仪器。(2)通过对大量的熨烫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纺织材料本身的一些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影响熨烫质量的主要的熨烫因素。(3)选择了纯棉、麻、丝、毛、粘胶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等单纤维的八种织物作为研究主体,确定这八种织物的安全熨烫温度范围。(4)通过正交实验方案的设计完成相关的实验,同时通过对数据结果的极差分析,输出最佳蒸汽熨烫参数组合。本论文根据影响要素主要采用了单因素分析法,同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完成实验方案设计,通过研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最优参数选择。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纤维织物对熨烫温度呈现不同的耐受性,其中,纤维素类纤维对温度不是十分敏感,蛋白质纤维对温度有一定敏感性,化纤织物对温度最为敏感,高于其规定温度后,织物外观变化明显。(2)饱和蒸汽主要给予织物一定的湿度,其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织物获得蒸汽的量大小。同时蒸汽压力与蒸汽温度呈一定的对应关系,考虑到织物的熨烫温度与蒸汽温度的一致性,通过八类纤维织物的熨烫温度确定其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3)熨烫压力对熨烫效果影响显着,织物定形很大的作用来自于熨烫过程中的机械压力,机械压力偏小,不能达到很好的熨烫定形效果,机械压力偏大织物表面又容易造成极光现象的产生,通过试验及分析研究,确定了八类纤维的最佳熨烫压力。(4)熨烫时间对熨烫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熨烫时间短,不能达到很好的熨烫定形效果,但随着时间加长,织物长期在高温下熨烫,会导致织物外观、手感、颜色等发生变化,通过试验及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熨烫时间;(5)冷却时间对织物定形有一定影响,织物通过蒸汽定形后如果快速冷却,能够较好保存定形的效果,如果冷却时间过长,定形效果将慢慢消失。所以冷却时间也是影响织物熨烫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种纤维织物均有其最优的冷却时间。本论文对经蒸汽熨烫后影响织物内在质量及尺寸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对其最优参数进行了研究筛选和优化,对于在工厂实际的服装熨烫操作及消费者后期对纺织产品的维护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为许多质量控制工厂、测试实验室提供统一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杨艳[4](2017)在《蒙古族传统刺绣数字化关键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蒙古族刺绣工艺为了适应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将蒙古族传统刺绣工艺数字化,采用电脑机绣复现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效果,生产成蒙古族刺绣工艺品。着重研究蒙古族传统刺绣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刺绣针法及刺绣路径,运用电脑机绣模拟手工刺绣针法和刺绣路径,既保护和传承了蒙古族传统刺绣,又丰富了机绣的民族针法和创新设计了刺绣路径,改善了刺绣工业化技术。本课题以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针法、刺绣路径、刺绣图案和刺绣色彩为研究对象,对蒙古族刺绣传承人的手工技艺调研、记录、分析,探索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特征将其复现,使蒙古族传统刺绣产业化生产。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针法和刺绣路径记录、分析,学习电脑机绣运针方式和刺绣路径,总结出手工刺绣和电脑机绣各自针法和路径的规律。(2)运用刺绣制版软件模拟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针法和刺绣路径,总结出模拟制版的方法。(3)模拟制版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针法和路径,选用近似传统刺绣的材料、图案和色彩,测试刺绣花版,复现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作品,进而促进传统工艺的改善。
王群[5](2016)在《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编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针织物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针织产品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热点。而其中,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织造工艺灵活,织物组织与形状的变化多种多样,在同一种组织结构当中能够实现不同纱型的变化,而且可以针织成形,避免了裁剪和缝纫的工序,减少了由于裁剪所带来的浪费和损耗,同时也避免了缝线对于织物结构和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三维全成形针织物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比重日益提升。现在世界上各国都在开发不同的三维全成形针织物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电脑横机因其全成形的优势逐渐被广泛采用。本文以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编织原理为切入点,在国产电脑横机及其花型设计系统L-ONE制版软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一些典型的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编织工艺与方法,如各种管状织物、半球形织物、三维全成形座套、三维全成形座椅靠背套等等,分别介绍了各种不同的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成形设计与计算、花型组织的设计与制版、上机编织工艺与参数的设置等,并从制版工艺设计方面提出提高织物编织效率的方法,还将衬纬组织与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结合在一起,在电脑横机上实现三维全成形产业用衬纬织物的编织,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织物的性能,而且为开发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新型结构提出新的构想。另外,对三种不同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拉伸断裂性能以及摩擦性能,而后根据不同织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纱线完成各种不同的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论文还对各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包括织物的顶破性能、线圈均匀度、送纱张力等。在进行大量的试验编织、测试以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对织物各不同性能影响显着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水平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改善织物的性能,并从中总结出提高织物性能以及线圈均匀度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减少断纱、提高织物力学性能、改善织物编织的美观性以及织物质量的效果。本课题的研究对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设计、编织与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何恬[6](2013)在《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现今,直驱缝纫机正在成为缝制机械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在国内缝制行业,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并不成熟。本课题研究的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结合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电机控制、光电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选用永磁式同步电机作为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的驱动主体,采用SVPWM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建立了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的理论基础。(2)通过对缝纫机运动的分析,以及缝制工艺需求的研究和调查,确立了系统的主体方案和功能结构。(3)根据直驱缝纫机功能需求,设计了电机驱动单元、功率电源单元、DSP芯片单元、编码器信号单元、调速器信号单元等硬件电路。(4)针对缝纫机的缝制工艺复杂,功能多等特点,按模块化设计系统软件,实现各种缝制工艺,并针对直驱缝纫机的结构特点,创新设计了数字针位,实现直驱缝纫机的针位功能。本课题设计成果经实验室测试、国家缝纫机权威机构测试及市场用户小批量测试,证明其完全满足工业缝纫机的工作需要,是一款性价比高,且节能环保的缝纫机伺服系统。直驱缝纫机伺服系统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推广,将提高我国缝制领域技术水平,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唐懿蓉[7](2012)在《多色渐变织物纺纱工艺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主要针对四色针梳机纺多色渐变条子的工艺设计进行研究,按照多色渐变织物要求设计纺条工艺,通过多形式电机电脑控制系统控制四色针梳机实现工艺设计,其中包括多色渐变条子中有色段长度变化工艺设计,多色渐变条子中渐变过渡区段长度变化工艺设计,多色渐变条子中有色段横截面上纤维比例变化工艺设计,最后对工艺设计的多色渐变条子进行纺纱设计和织物织造,分析纱线性能和织物规格品质,验证多色渐变纺条工艺。在四色针梳机上实现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和过渡区段长度变化工艺,借助多形式电脑控制系统控制四色针梳机喂入罗拉的转速,根据一个完整多色渐变织物幅宽、长度及色彩渐变要求确定有色段和过渡区段纺条时间,四色针梳机的喂入罗拉转速可控制,输出罗拉固定转速不变,改变喂入罗拉转速,即改变有色段条子的牵伸倍数,过渡区段长度设计通过延长条子渐变开始到渐变结束的时间,有色段长度设计是延长有色段条子喂入时间,即控制四色针梳机后罗拉转速,延长条子喂入的时间;另外,四色针梳机纺渐变色条子工艺与延迟时间有关,以4号罗拉的位置为基准,1号罗拉到4号罗拉的距离,2号罗拉到4号罗拉的距离,3号罗拉到4号罗拉的距离不等,传输皮带和前罗拉的线速度一样,将不同距离转换为的时间即为每个渐变段所加的延迟时间,有色段和过渡区段长度可设计的工艺都是建立在无延迟时间工艺的基础上,最后对无延迟时间的工艺进行延迟时间工艺转换,实现有色段和过渡区段长度可变化。最后,课题对多色渐变织物中有色段横截面上纤维比例变化设计进行研究,调节四色针梳机后罗拉转速,控制有色段纤维变化的两个步进电机后罗拉转速总体保持一致,即有色段部位牵伸倍数不变,实现纤维在有色段中比例变化。对设计的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和过渡区段长度都变化设计的条子进行纺纱设计,对细纱和粗纱工艺参数按照织物设计要求设定,分析细纱性能,确定织物织造工艺,将所纺的多色渐变细纱做成织物产品,进行织物分析,验证多色渐变条子工艺。本课题研究解决了四色针梳机纺渐变色条子断头处搭接过早和过迟的问题,改善了条干均匀度,多形式电机电脑控制系统控制四色针梳机罗拉缓慢停止,解决了罗拉立刻停止引起的条子粗细不匀,增加了渐变段数,实现条子渐变色过渡自然均匀,解决织物渐变单色相到多色相渐变,条子渐变段和有色段长度可设计,有色段纤维比例变化,四色针梳机纺渐变色条子工艺可按织物要求设计。同时,多色渐变纱线是花式纱线的一种,此研究对花式纱线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另外,多色渐变纱线的生产将会给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实际价值。
曹莹[8](2011)在《基于DSP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服装业的兴起,对缝制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不断追求缝制质量和速度的前提下,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工业缝纫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开展了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对基于DSP和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论文根据工业缝纫机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以DSP为核心控制器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驱动的伺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在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基于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基本原理,以及空间电压矢量(SVPWM)的控制算法。并根据工业缝纫机动静态性能的要求,设计了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的伺服控制结构。论文还对系统的精确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相结合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系统快速停车的问题。论文给出了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部分,采用TI公司的电机控制专用DSP芯片TMS320LF2406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功率驱动电路、电源主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位置/速度检测电路、脚踏板控制电路、电磁铁驱动电路、人机接口及串行通讯电路等。软件部分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设计了系统控制程序,文中给出了各个模块的流程图。论文还讨论了系统软硬件抗干扰的措施。本文设计的基于DSP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剪线、自动扫线、自动加固缝及抬压脚等功能,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噪音小的特点。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伺服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缝纫要求,且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裘君[9](2009)在《基于耗散哈密顿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永磁同步电机以其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维护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利用交流伺服电动机构成的系统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伺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永磁同步交流伺服技术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大多数方案复杂且不易实现。近来,系统镇定的能量整形方法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将闭环系统的能量存储函数作为系统的Lyapunov函数来设计,在保留原有系统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使得系统稳定性分析更加简单,设计的闭环系统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耗散哈密顿实现在永磁同步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开展的。全文的结构概括如下:1.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综述了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随后介绍了能量整形方法的发展,理论基础以及应用。最后基于课题背景阐述了研究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先进控制策略的必要性。2.介绍了微分流形、输入输出稳定性、耗散性、保守性等概念的定义和稳定性判据一些重要理论。随后引入了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无源控制方法和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不同的电流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3.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的无源控制实现方法,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端口耗散哈密顿模型建模,在设计负载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速度反馈镇定控制器,提出增益参数切换方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其次利用前馈补偿控制器,提出了基于能量整形思路的位置伺服控制方案。4.基于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利用增益调度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滑模变结构-反馈耗散哈密顿混合控制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系统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鲁棒性能。针对伺服系统高性能控制时对电机参数的高精度要求,利用自适应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设计出结合转子磁链更新律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提高了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5.针对在非线性预测控制中,通常对非线性系统难以进行求解Taylor级数的问题,本文利用自动微分理论,对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Taylor展开,建立了基于Taylor级数的衡量指标函数,利用自动微分理论的灵敏度矩阵求解方法,将自动微分方法应用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预测控制设计中。6.基于课题背景,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实验平台的组成,并进行了实验波形分析。
张旭泽[10](2007)在《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缝纫机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服装行业的产业升级,电脑平缝机正越来越多地取代普通的工业平缝机。电脑平缝机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论文设计的电脑平缝机伺服系统,使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 DSP作为主控制器,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伺服控制。控制方案采用Id=0的磁场定向控制,转矩恒定性好,脉动小,可获得宽调速范围。转子位置检测使用低成本复合式编码器,电机起动方便。电流采样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精度。电流环和速度环采用防积分饱和PI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抗干扰性。 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速度平稳和定位准确的特点,可实现自动上下停针位、自动切线、自动倒缝、固定针数缝、自动抬压脚等功能,并具有系统自检测和PID参数调节功能。PID参数调节功能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针对不同的永磁同步电机,只需简单地调整参数,即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系统自检测可方便地对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参数调节由操作面板进行设置,通过串行通信下载到DSP中。 功率驱动部分采用IR21365和IRFP460构成的逆变电路,良好的保护措施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硬件设计灵活,电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软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混合编程技术,充分发挥C语言和汇编语言各自的优势,提高了代码的执行效率,保证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 实验结果证明,论文设计的电脑平缝机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工业缝纫电脑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缝纫电脑控制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SP伺服驱动的工业缝纫机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业缝纫机机电控制系统架构 |
2 缝纫机电机驱动器的设计及应用 |
2.1 DSP伺服驱动器的构成及针位控制配线 |
2.2 Windows Based Easy Tune软件 |
3 控制单元及其他模块的设计 |
3.1 控制单元硬件构成 |
3.2 控制单元主程序流程 |
3.3 车针精确定位控制 |
4 结束语 |
(2)基于人体三维构建的全成型针织服装触体功效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人体的研究 |
1.2.2 针织服装舒适性的研究 |
1.2.3 全成型针织服装的研究 |
1.2.4 服装触体功效设计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状况分析 |
2.1 三维人体测量与针织服装设计 |
2.1.1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现状分析 |
2.1.2 三维人体测量数据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2.1.3 三维人体测量数据分析方法 |
2.2 无缝全成型针织服装工艺技术特点分析 |
2.2.1 无缝全成型针织服装工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 |
2.2.2 针织服装工艺成型技术比较分析 |
2.2.3 无缝全成型针织服装工艺的成型技术特点 |
2.3 服装触体功效的影响因子 |
2.3.1 影响服装触体功效的因素 |
2.3.2 服装压力舒适性概述 |
2.3.3 基于触觉舒适性的服装材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人体测量以及数据预处理分析 |
3.1 目标测试群体界定 |
3.2 三维人体测量数据采集 |
3.2.1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
3.2.2 测量条件与要求 |
3.2.3 测量目标项目 |
3.3 测量数据预处理 |
3.3.1 奇异值的处理 |
3.3.2 数据描述分析 |
3.3.3 三维人体测量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的研究与建立 |
4.1 原型的应用基础 |
4.2 全成型设备与技术支持 |
4.3 针型、罗拉、花型、度目技术应用分析 |
4.4 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建立 |
4.4.1 全成型针织服装原型尺寸的确定 |
4.4.2 全成型针织原型生成的总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成型针织服装触体功效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问卷设计 |
5.3 测试条件 |
5.4 实验设计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成型针织服装实践 |
6.1 全成型针织服装实践研究总结 |
6.2 结合实践研究依据的女装设计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CAMEGA DCS系列人体全身(半身)扫描系统 |
致谢 |
作品集 |
(3)蒸汽熨烫主要参数对织物尺寸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述 |
1.2.1. 概念 |
1.2.2. 熨烫设备的研究 |
1.2.3. 蒸汽熨烫主要参数研究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面料 |
2.1.2. 实验器材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设计方法 |
2.2.2. 实验方案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安全熨烫温度的确定 |
3.2. 蒸汽熨烫参数的确定 |
3.2.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3.2.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蒙古族传统刺绣数字化关键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刺绣 |
1.3.2 丰富机绣针法 |
1.3.3 蒙古族刺绣新载体 |
1.4 刺绣的历史、美学特征及应用 |
1.4.1 刺绣发展史 |
1.4.2 当代的蒙古族刺绣 |
1.4.3 蒙古族刺绣的美学特征 |
1.4.4 刺绣应用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6.1 基本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 刺绣工艺 |
2.1 刺绣工具与材料 |
2.1.1 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的工具与材料 |
2.1.2 机绣工艺的工具与材料 |
2.2 刺绣针法 |
2.2.1 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针法 |
2.2.2 机绣针法 |
2.3 刺绣按工艺质量分类 |
2.4 刺绣图案 |
2.4.1 吉祥图案 |
2.4.2 植物图案 |
2.4.3 动物图案 |
2.4.4 宗教图案 |
2.5 刺绣色彩 |
2.6 刺绣路径 |
2.6.1 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路径 |
2.6.2 机绣刺绣路径 |
3 运用电脑机绣工艺复现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 |
3.1 刺绣工艺流程 |
3.1.1 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工艺流程 |
3.1.2 机绣工艺流程 |
3.2 刺绣图片编辑 |
3.3 各种刺绣针法的实现 |
3.4 刺绣路径分析、试验及制版 |
3.4.1 蒙古族手工刺绣路径分析 |
3.4.2 电脑机绣路径制版 |
3.4.3 电脑机绣使用蒙古族手工刺绣路径制版 |
4 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与机绣产品分析对比 |
4.1 手工刺绣与机绣工艺差异 |
4.1.1 针法构成的差异性 |
4.1.2 刺绣路径差异对比 |
4.2 影响差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编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脑横机与花型设计系统概述 |
2.1 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 |
2.2 国产电脑横机L-ONE花型设计系统 |
2.3 电脑横机生产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可能性 |
2.4 电脑横机三维全成形的编织原理 |
2.5 电脑横机编织产业用针织物的优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纱线的选择及性能研究 |
3.1 纱线原料的选择 |
3.2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研究 |
3.3 纱线的摩擦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脑横机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工艺与编织 |
4.1 管状织物的工艺与编织 |
4.2 半球形织物的工艺与编织 |
4.3 衬纬织物的工艺与编织 |
4.4 三维全成形座套的工艺与编织 |
4.5 三维全成形座椅靠背套的工艺与编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送纱张力及影响因素 |
5.2 牵拉力与机速对线圈均匀度的影响 |
5.3 三维全成形针织物的顶破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平缝机的发展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发展及研究意义 |
1.4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基本方案和性能指标 |
1.4.1 系统基本方案 |
1.4.2 系统性能指标 |
1.5 论文内容概述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种类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驱缝纫机伺服系统运动分析与功能要求 |
3.1 缝纫机的机构及运动分析 |
3.2 直驱缝纫机的整体结构 |
3.3 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
3.3.1 缝制模式工艺需求 |
3.3.2 电磁铁功能需求 |
3.3.3 辅助功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硬件及结构设计 |
4.1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结构 |
4.1.1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
4.1.2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
4.2 伺服控制器部分 |
4.2.1 电机驱动单元 |
4.2.2 开关电源单元 |
4.2.3 DSP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调试接口设计及I/O接口电路 |
4.2.4 通讯单元 |
4.2.5 保护电路单元 |
4.3 直驱伺服电机部分 |
4.3.1 直驱电机结构 |
4.3.2 电机速度和相位信号 |
4.3.3 缝纫机针位信号 |
4.4 调速器(脚踏盒)部分 |
4.5 操作面板部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伺服系统的三环结构 |
5.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5.3 系统初始化模块 |
5.4 调速功能模块 |
5.5 SVPWM模块 |
5.6 缝制模式模块 |
5.6.1 自由缝模式流程 |
5.6.2 定寸缝模式流程 |
5.6.3 连续回缝模式(W缝模式) |
5.7 系统制动程序 |
5.8 剪线功能模块 |
5.9 数字针位应用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 |
6.1 实验室行车测试 |
6.2 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结果 |
6.3 用户实际使用测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多色渐变织物纺纱工艺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多色渐变织物及纱线的发展现状 |
1.1.1 多色渐变织物的发展现状 |
1.1.2 多色渐变应用领域的发展 |
1.1.3 多色渐变纱线存在的现状问题 |
1.2 多色渐变纱线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创新性 |
2 多色渐变条子设计 |
2.1 四色针梳机与多形式电脑控制系统 |
2.1.1 四色针梳机 |
2.1.2 多形式电脑控制系统 |
2.1.3 结合应用 |
2.2 多色渐变织物设计 |
2.2.1 原料条子选择 |
2.2.2 多色渐变织物效果设计 |
2.3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长度变化设计 |
2.3.1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长度变化时间设计 |
2.3.2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长度变化工艺 |
2.3.3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长度变化工艺分析 |
2.3.4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长度变化产品 |
2.4 多色渐变条子过渡段长度变化工艺设计 |
2.4.1 多色渐变条子过渡段长度变化时间设计 |
2.4.2 多色渐变条子过渡段长度变化工艺 |
2.4.3 多色渐变条子过渡段长度变化工艺分析 |
2.4.4 多色渐变条子过渡段长度变化产品 |
2.5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纤维比例变化工艺设计 |
2.5.1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纤维比例变化工艺 |
2.5.2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纤维比例变化工艺分析 |
2.5.3 多色渐变条子有色段纤维比例变化产品 |
2.6 小结 |
3 多色渐变纱线工艺 |
3.1 多色渐变粗纱工艺 |
3.1.1 粗纱机 |
3.1.2 多色渐变粗纱工艺设定 |
3.1.3 多色渐变粗纱分析 |
3.2 多色渐变细纱工艺 |
3.2.1 细纱机 |
3.2.2 多色渐变细纱工艺设定 |
3.2.3 多色渐变细纱分析 |
3.3 小结 |
4 多色渐变织物织造 |
4.1 络筒和给湿定捻 |
4.1.1 络筒 |
4.1.2 给湿定捻 |
4.2 多色渐变织物织造工艺 |
4.3 多色渐变织物设计效果展示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5.1 本课题取得的主要成就 |
5.2 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展望 |
5.3 本课题存在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基于DSP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工业缝纫机的发展现状 |
1.3 伺服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其趋势 |
1.4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概述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2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1 工业缝纫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
2.3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1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
2.3.2 脚踏板控制器 |
2.3.3 自动切线扫线功能 |
2.3.4 自动倒缝功能 |
2.4 伺服电机的选择 |
2.5 编码器的选择 |
2.6 工业缝纫机系统的制动方式 |
2.7 工业缝纫机的精确定位控制 |
2.8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策略 |
2.8.1 系统控制方案 |
2.8.2 电流环、速度环的调节 |
2.9 本章小结 |
3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方法 |
3.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
3.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3.2.1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定子坐标系(A,B,C)上的模型方程 |
3.2.2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转子旋转坐标系(d,q)上的模型方程 |
3.3 永磁同步电动机按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
3.4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5 利用TMS320LF2406实现SVPWM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
4.2 DSP芯片TMS320LF2406 A外围电路设计 |
4.2.1 DSP芯片TMS320LF2406A芯片 |
4.2.2 电流检测电路 |
4.2.3 速度位置检测电路 |
4.3 功率驱动电路 |
4.3.1 整流滤波电路 |
4.3.2 功率变换器件 |
4.3.3 功率驱动电路 |
4.3.4 制动过程放电电路 |
4.4 其他外围电路 |
4.4.1 机头同步定位器电路 |
4.4.2 电磁铁驱动电路 |
4.4.3 脚踏板调速电路 |
4.4.4 脚踏板调速器开关信号 |
4.4.5 操作面板电路 |
4.4.6 系统电源电路 |
4.4.7 保护电路 |
4.5 系统抗干扰硬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DSP软件开发介绍 |
5.1.1 系统软件概述 |
5.1.2 DSP的软件开发方法 |
5.1.3 系统软件设计 |
5.2 系统主程序 |
5.3 矢量控制策略的实现 |
5.4 缝纫模式程序 |
5.4.1 自由缝模式 |
5.4.2 自动定针缝功能 |
5.4.3 W缝模式 |
5.4.4 商标缝模式 |
5.5 操作面板程序 |
5.6 电机制动程序 |
5.7 错误处理程序 |
5.8 系统软件抗干扰的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主要设备和实物照片 |
6.2 起动试验结果 |
6.3 定位精度测试结果 |
6.4 制动试验结果 |
6.5 实验波形图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9)基于耗散哈密顿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符号说明 |
目次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伺服系统的几个发展阶段 |
1.3 交流传动系统控制策略发展现状 |
1.3.1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
1.3.2 依赖于动态模型的交流电机控制技术 |
1.3.3 不依赖于模型的交流电机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
1.4 能量整形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5 论文课题背景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引言 |
2.2 数学相关知识 |
2.2.1 微分流形及其映射知识 |
2.2.2 Lie导数、Lie群和Lie代数 |
2.2.3 辛流形,Poisson流形,Hamilton向量场 |
2.3 输入输出稳定性 |
2.3.1 L_q空间及其扩展 |
2.3.2 L_q稳定性分析 |
2.3.3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2.3.4 LaSalle不变原理 |
2.3.5 耗散系统的稳定性 |
2.4 耗散系统理论 |
2.4.1 能量耗散定义 |
2.4.2 无源性与保守性 |
2.4.3 无源性与稳定性 |
2.5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 |
2.5.1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与无源性 |
2.5.2 端口受控哈密顿系统 |
2.5.3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 |
2.6 反馈耗散哈密顿系统 |
2.7 永磁同步电机相关知识 |
2.8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8.1 坐标变换 |
2.8.2 永磁同步电机d-q轴模型 |
2.8.3 永磁同步电机等效模型 |
2.8.4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方法 |
2.9 交流伺服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
2.9.1 电脑平缝机的硬件构成 |
2.9.2 实验机组 |
2.9.3 IMCD2407 DSP控制单元 |
2.9.4 PM15CSJ060功率驱动芯片 |
2.9.5 保护单元 |
2.9.6 信号检测单元 |
2.9.7 软件编程与实验波形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实现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无源控制实现方法 |
3.3 基于IDA-PBC控制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 |
3.3.1 永磁同步电机的PCH模型建模 |
3.3.2 稳定平衡点和控制器设计 |
3.3.3 稳定性分析 |
3.3.4 系统实例仿真 |
3.4 基于负载扰动观测器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实现 |
3.4.1 负载扰动观测器设计 |
3.4.2 系统实例仿真 |
3.5 增益参数切换控制 |
3.5.1 增益参数切换控制概述 |
3.5.2 增益参数切换控制方法设计 |
3.5.3 系统实例仿真 |
3.6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设计 |
3.6.1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3.6.2 系统实例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 |
4.2.1 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原理 |
4.2.2 反馈矩阵抵消非耗散项方法 |
4.2.3 能量整形+阻尼注入实现方法 |
4.3 基于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 |
4.3.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4.3.2 系统稳态运行平衡点 |
4.3.3 速度控制器设计 |
4.3.4 实验仿真分析 |
4.3.5 Luenberger负载转矩观测器设计 |
4.3.6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7 系统实例仿真和实验验证 |
4.4 基于增益调度控制的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 |
4.4.1 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4.4.2 系统实例仿真和实验验证 |
4.5 滑模变结构-反馈耗散哈密顿混合控制 |
4.5.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5.2 滑模变结构-反馈耗散哈密顿混合控制切换率设计 |
4.5.3 系统实例仿真 |
4.6 自适应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 |
4.6.1 自适应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方法 |
4.6.2 转子磁链不确定下的自适应反馈耗散哈密顿实现 |
4.6.3 实验实例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动微分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测控制综述 |
5.3 自动微分法 |
5.3.1 自动微分法概述 |
5.3.2 利用AD算法求解Taylor级数 |
5.4 基于自动微分法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预测控制研究 |
5.4.1 永磁同步电机Taylor级数展开 |
5.4.2 灵敏度计算 |
5.4.3 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
5.4.4 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缝纫机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产生背景 |
1.1.1 电脑平缝机及其所用电机 |
1.1.2 电脑平缝机的优势 |
1.1.3 电脑平缝机发展历程 |
1.1.4 电脑平缝机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
1.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 |
1.2.1 永磁同步电机 |
1.2.2 电脑平缝机伺服系统性能指标 |
1.2.3 系统技术难点及应对方案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三相定子坐标系中的模型 |
2.2.2 静止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2.2.3 旋转坐标系中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控制方案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3.2 SVPWM及其实现 |
3.2.1 电压空间矢量与磁链矢量的关系 |
3.2.2 SVPWM的基本原理 |
3.2.3 SVPWM算法及在 DSP上的实现 |
3.3 防积分饱和PI控制器 |
3.4 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及速度、位置检测 |
3.4.1 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 |
3.4.2 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检测 |
3.5 永磁同步电机的制动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定点 DSP中数据的表示 |
4.1.1 Q格式 |
4.1.2 系统中各个变量的表示 |
4.2 面向对象的编程理论与方法 |
4.2.1 从 C到 C++ |
4.2.2 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4.2.3 用 C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编程 |
4.3 混合编程 |
4.3.1 C代码与汇编代码分开编写的混合编程法 |
4.3.2 直接在 C程序中嵌入汇编代码 |
4.4 软件抗干扰措施 |
4.5 系统主要程序流程图 |
4.5.1 DSP程序流程图 |
4.5.2 液晶显示程序流程图 |
4.6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5.1 TMS320LF2407ADSP |
5.2 系统的主要电路 |
5.2.1 系统电源电路 |
5.2.2 电机定子相电流采样电路 |
5.2.3 PWM输出电路 |
5.2.4 脚踏板电路 |
5.2.5 功率驱动板 |
5.2.6 电磁阀驱动电路 |
5.2.7 系统故障保护电路 |
5.2.8 液晶显示板 |
5.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调试结果 |
6.1 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
6.1.1 脚踏板操作方法 |
6.1.2 操作面板操作说明 |
6.2 系统运行结果测试 |
6.2.1 速度测试结果 |
6.2.2 定位测试 |
6.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工业缝纫电脑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SP伺服驱动的工业缝纫机控制器设计[J]. 俞建军. 机电工程技术, 2021(10)
- [2]基于人体三维构建的全成型针织服装触体功效设计的研究[D]. 孙丹.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3]蒸汽熨烫主要参数对织物尺寸变化的影响研究[D]. 田媛.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3)
- [4]蒙古族传统刺绣数字化关键技术探讨[D]. 杨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5]三维全成形产业用针织物的编织工艺与性能研究[D]. 王群. 东华大学, 2016(08)
- [6]直驱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何恬.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5)
- [7]多色渐变织物纺纱工艺设计的研究[D]. 唐懿蓉. 西安工程大学, 2012(12)
- [8]基于DSP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曹莹.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2)
- [9]基于耗散哈密顿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D]. 裘君. 浙江大学, 2009(04)
- [10]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缝纫机上的应用研究[D]. 张旭泽.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