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是全球投资风水宝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冷晓波[2](2020)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景区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报告基于白洋淀景区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撰写。报告在描述翻译实践的过程、分析中英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研究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反思如何运用翻译技巧实现目的论翻译三原则所要求的翻译标准——充分性。根据目的原则,报告分析采用增译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以实现文化补足并提高旅游信息传递性;针对晦涩诗句以及语义重复现象,在保证源文本文义的情况下选择省译,以期减轻目标读者的阅读负担。使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符合目的论不以等值作为评价译文标准的主张,有利于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激发潜在游客的游览兴趣。根据连贯性原则,报告侧重实现目标文本连贯性和可读性的途径,主要分析词序调整法、重构法以及合译法的运用。根据忠实性原则,报告认为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才能符合旅游文本翻译目的的要求,实现翻译的充分性。分析表明翻译目的论对旅游文本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有助于在目标语文本中充分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李金刚[3](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认为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黎华斌[4](2020)在《南宁市虎邱村宗族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宗族是基于父系血缘关系形成并由一系列的宗法制度来维系的一种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宗族文化是同宗或同族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及习俗,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社会文化变革之后,以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宗族文化发生一定的变迁,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南宁市兴宁区虎邱村的宗族文化进行民族志调查,具体调查其外显性宗族文化,如宗祠、祖坟、族谱、族田等物质性宗族文化,以及内隐性宗族文化,如祖先观念、族训族规、婚育观念、夫权与夫权等宗法宗族制观念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现状。发现该村的宗族文化具有其文化重构内容具有不平衡性、血缘认同向地域性认同转变、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的特征,总体呈现强外延、弱内涵的特点。并从权力结构、实践及能动性等分析视角探讨宗族文化在当前政府制约的社会环境中所呈现的适应性。
黄一庭[5](2019)在《快捷酒店选址研究 ——以昆明Y快捷酒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红利的深刻影响下,我国观光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及商务旅行者的出行频率发生了巨大变革。而快捷酒店也以较短的投资回收期、较高的投资收益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主体的关注。因此快捷酒店迅速成为了城市酒店发展的热点和旅游接待市场的风向标。但这种超常规的增速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也给快捷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规划建设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因此,快捷酒店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快捷酒店的选址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旅游酒店行业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昆明作为知名旅游城市,如果快捷酒店均能布局于合理地段,将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与快捷酒店选址布局有关的问题,将会对昆明快捷酒店的健康发展以及城市布局的合理性提供有益的可行性参考。本文的写作思路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针对快捷酒店选址布局这一论点,总结归纳了传统区位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业聚集理论、风水文化理论等作为探讨快捷酒店选址布局的理论基础。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在详细描述我国快捷酒店发展现状、进程和空间布局概况的过程中,总结出我国及昆明快捷酒店选址布局的一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再次,以昆明Y快捷酒店为例,以收集到的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外部交通、商圈分布及地价、旅游景点、城市规划、风水文化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解释了上述因素对昆明Y快捷酒店选址布局的影响。最后,基于对昆明Y快捷酒店选址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昆明城市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昆明Y快捷酒店提出优化未来选址布局的可行性建议。
吴芳梅[6](2018)在《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丹砂这一“圣物”切入,以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为个案,从“业缘”这一特殊视角,围绕丹砂的社会生命及王朝、国家势力的渗透为线索,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丹砂在特定的地方所展呈的历史进程、变迁及再认知过程,以及丹砂在历史上如何勾连地方与中央及族群内外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而思考“业缘”在龙潭仡佬族生活中何以超越“亲缘、地缘、神缘”,成为其族群认同之内聚力,致使民族识别时也主要以“祖辈是否从事丹砂采掘”为依据来确定仡佬族族属。龙潭仡佬族与丹砂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广大地域。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濮人就与其他部族参加了牧野盟誓,并以丹砂敬献周武王。献丹者被封为宝王之后,并带领濮人在务川地区开荒辟草,以丹为业,繁衍生息。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及上层建筑对“贵生、长寿”的极度追求,大大刺激了龙潭地区丹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因丹砂的用途及价值大增,使龙潭仡佬族地区直接被卷入了王朝与地方的关系网络中,由此展开了以丹砂为中心的各项活动、人群、文化的相互碰撞。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的互动方式、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地方丹砂获得一种特殊生命力及意义价值的地方化表述。明清时期是当地丹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鼎盛时期,丹砂巨大的经济价值将龙潭仡佬族及其社会带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人文和经济关系网络中,促进了龙潭地区加速进入王朝直接统治的架构及族际关系的建构中。同时,丹砂经济促进了龙潭邑聚的形成,改变了龙潭仡佬族传统的观念意识,这具体体现在龙潭仡佬族对丹砂资源的控制及身份认同的文化表述方面。为此,文章先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方社会变迁等视角加以诠释,从中揭示出王朝介入的背后动因及复杂共存的关系网络,以及地方社会在此作用下所展现出的适应性策略。至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受帝国主义入侵、“易货还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加强对丹砂资源的管控,沉重打击了龙潭仡佬族丹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丹砂的神秘光环也被人们日益增强的认知逐渐消解,昔日繁盛的龙潭丹业江河日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丹砂资源逐步收归国有,大多数龙潭仡佬族人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依托,返土归耕,发展农业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重度污染环境的汞矿资源实施政策性关闭。至此,龙潭仡佬族的丹业时代宣告结束。综上可见,随着历史更迭及现代经济的冲击,丹业逐渐由盛转衰,龙潭仡佬族人们对丹砂文化的记忆亦渐行渐远,族群凝聚力日渐涣散。为了实现族群的生存和延续,地方政府、宗族精英、民间大众试图借助旅游情境的反馈,对已逝去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性复原和展演,试图唤醒族人的危机感、归属感和族群认同感。笔者在梳理经典族群认同理论,剖析影响族群凝聚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田野实践发现,人们大多以“亲缘--地缘--神缘”等关系凝聚在一起,以历史、记忆、宗教、文化等的延续形成共同体。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一种以“业缘”而聚的群体,如龙潭仡佬族。他们主要以“业缘”作为其族群凝聚和汇合的基础,成为该民族识别的标志,甚至成为区分龙潭仡佬族与其他族群的边界。因此,本研究为族群边界理论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
朱星宇[7](2015)在《《GF项目投资说明书》翻译项目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此过程中,项目投资说明书的翻译有助于将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外商投资者,促进经贸活动的发展。本翻译项目报告基于《GF项目投资说明书》的翻译实践。原文文本是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向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GlobalFoundries)投资者出示的一份中文word文件,笔者翻译的内容包括城市概览、投资环境、人居环境、江北新区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南京的区位优势、科教优势以及优惠政策等投资信息,旨在吸引GlobalFoundries在江北新区投资设厂,宣传南京,促进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本翻译项目报告记录了译者完成翻译项目的全部过程,重点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译前分析中,笔者通过对原文特点、译文受众、预期目的分析,结合目的论,得出了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接着笔者以表格形式展现了翻译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然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记录了两种主要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特色表达和长句、意群的处理,并重点在第四章节中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接着,在以上的基础上,译者总结出了中文投资说明书英译的总体策略:以有效地向外国投资者传递投资信息为总体指导原则,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使译文流畅、清晰,符合目标受众习惯,从而实现招商引资的交际目的;最后,笔者总结了翻译过程的感悟和心得,同时指出了译文的不足之处。
张瑞[8](2014)在《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有关南宋朱熹风水思想的一项系统研究。全文共五章二十节。第一章全面讨论了近60年海内外有关风水问题的相关着述。其中前四节的内容虽然是对一般风水着述的梳理与讨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宋代或朱熹的风水思想相关联;第五节则分三个方面综述了与朱熹风水思想直接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第三章对朱熹阴宅风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一,讨论了朱熹在阴宅风水问题上的“两难”与“悖论”:就知识理性而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精英阶层未必认同阴宅风水的迷信与蒙昧,但就忠孝人伦和道德情感而言,不讲求风水,其忠君、孝父的人伦情感却又无从寄托。朱熹以及中国传统儒学精英,大都在这种“悖论”与“两难”的语境中叙述着各自的风水话语;二,讨论了朱熹反对迷信阴宅风水,但更反对“孟浪不信”的理学立场,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流思想大师中,朱熹是唯一一位深入风水、熟知风水,却又力图跳出风水、提升风水的知识精英。而他在阴宅风水中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诚敬”关联儒学与阴宅风水,进而完成了风水的理学化。第四章、第五章讨论了朱熹阳宅风水的基本架构,即由天地到山川、国都、城镇、聚落、住宅、宅内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格局。指出朱熹风水思想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将风水从“阴宅风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风水”。“天地间好个风水”,是朱熹关于风水的创造性表达,标志着风水的重心从“祸福吉凶”转变为自然风水。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指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杨机臣[10](2013)在《威海,守卫中华最古的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威海卫》第一章不夜县有个石落村1.威海最早的县治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莱子立此城,名曰"不夜"。不夜,作为地名在中国历史首次亮相始于春秋,作为县治在西汉时期。地名为地理概念,
二、中国是全球投资风水宝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是全球投资风水宝地(论文提纲范文)
(1)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景区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iyangdian Scenic Spot and Baiyangdian Tourism Text Translation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2 The Translation Task and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The Source and Content of the Task |
2.2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
2.3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
2.4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Proofreading |
Chapter3 An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Text and the Source Text |
3.1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Tourism Text |
3.2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Tourism Text |
3.3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4 The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
4.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kopos Theory |
4.2 The Three Rules of the Skopos Theory |
Chapter5 The Ca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 |
5.1 Translation Methods Guided by the Skopos Rule |
5.1.1 Amplification |
5.1.2 Omission |
5.2 Translation Methods Guided by the Coherence Rule |
5.2.1 Adjustment of Word Order |
5.2.2 Reconstruction |
5.2.3 Combined Translation |
5.3 Translation Methods Guided by the Fidelity Rule |
5.3.1 Domestication |
5.3.2 Foreignization |
Chapter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3)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
二、文献述评 |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论文类 |
三、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南宁市虎邱村宗族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氏族、亲属关系的研究概况 |
(二)中国宗族的研究概况 |
(三)城中村宗族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 |
(一)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虎邱村田野图景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经济生活 |
第四节 节庆习俗 |
第二章 虎邱黄氏宗族的传统形态 |
第一节 历史迁徙与形成发展 |
第二节 传统的组织结构 |
第三节 传统宗族活动 |
第三章 虎邱黄氏宗族的现代形态 |
第一节 权威体系与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宗亲会的诞生 |
第三节 家庭与宗族生活 |
第四章 外显性宗族文化的再造 |
第一节 祠堂的重建与功能性变迁 |
一、祠堂重建 |
二、功能性变迁 |
第二节 祖坟的迁移与翻修 |
一、开村始祖祖坟的破坏与翻修 |
二、房支祖先坟墓的迁移 |
第三节 族谱的编修 |
一、修谱过程 |
二、族谱的内容 |
三、族谱背后的故事 |
第四节 族田和族产的改变 |
一、族田的消失 |
二、族产的现代性表现 |
第五章 内隐性宗族文化的延续 |
第一节 祖先观念 |
一、祭祀活动 |
二、祭祖的功能变迁 |
第二节 族规与族训 |
一、族规与族训的修订 |
二、族训族规的现代性表现 |
第三节 婚育观念 |
一、婚姻圈与同姓不婚 |
二、生育观念与生育政策 |
第四节 父权与夫权观念 |
第六章 当代社会环境下的宗族文化 |
第一节 传统与再创造 |
一、宗族文化的重现 |
二、宗族文化重现的因素分析 |
三、宗族认同的改变 |
第二节 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宗族文化 |
一、当前社会制度环境 |
二、村民与流动人口 |
三、权力结构分析 |
四、情境性与个人能动性分析 |
结语 |
附录1 南宁市虎邱村方位图 |
附录2 广西黄氏宗亲会第九届组织机构 |
附录3 头房祭祖通知 |
附录4 黄氏祭祀祝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快捷酒店选址研究 ——以昆明Y快捷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传统区位理论 |
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
2.4 产业聚集理论 |
2.5 风水文化理论 |
3 快捷酒店选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快捷酒店选址现状 |
3.2 昆明快捷酒店发展现状及布局描述 |
3.3 快捷酒店选址存在的常见问题 |
4 昆明Y快捷酒店选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 昆明Y快捷酒店概况 |
4.2 昆明Y快捷酒店在昆明市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昆明Y快捷酒店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昆明Y快捷酒店未来选址策略及启示 |
5.1 优化城市主次干道周边及地铁沿线的合理分布 |
5.2 城市核心商圈合理布局 |
5.3 旅游景点附近合理分布 |
5.4 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 |
5.5 敏锐关注政府发展政策 |
5.6 选址布局应兼顾人文风水理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龙潭人家:石旮旯里的“GLAO” |
第一节 区域背景及早期建制 |
第二节 聚落与丹族 |
第三节 物态与象征 |
第三章 丹砂之路:小地方与大传统 |
第一节 小地方:丹砂的社会生活 |
第二节 大传统:神圣之丹与“长生久视” |
第三节 物的实践:丹砂的地方化表述 |
第四章 以丹为业:明清时期丹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明代以前务川丹业概貌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务川龙潭丹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邑聚的形成及族群的区隔 |
第五章 丹砂之殃:从井到耕 |
第一节 集体记忆:东升塔传说之谜 |
第二节 狭缝生存:垄断下的龙潭仡佬族丹业发展 |
第三节 遗产与物:龙潭仡佬族丹业的蜕变 |
第六章 丹砂庇佑: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及其变迁 |
第一节 业缘:丹砂与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关系 |
第二节 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旅游发展情境下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重构 |
第七章 “业缘”一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
第一节 凝聚力:族群内聚和汇合的基础 |
第二节 “业缘”影响下的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GF项目投资说明书》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Project Introduction |
1.3 Project Purpose & Significance |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s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A General Translation Method of the Source Text |
2.3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the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y |
2.3.1 The Core Idea of Skopos Theory |
2.3.2 Selection of the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y-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
2.4 Preparations |
Chapter 3 Working Process |
3.1 Working Schedule |
3.2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4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Cases |
4.1 Translation of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4.1.1 Omission |
4.1.2 Free Translation |
4.1.3 Paraphrase Translation |
4.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and Sense Groups |
4.2.1 Restructuring |
4.2.2 Division |
4.2.3 The Usage of Bullet Points |
4.3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Text |
Appendix Ⅲ Entrustment Certificate |
Appendix Ⅳ Work Certificate |
(8)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式 |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60年有关风水着述的综述:学术史或文化史的讨论 |
第一节 1949—1980年:风水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
一、关于“一片空白说”的质疑 |
二、宿白的《白沙宋墓》:风水器物与风水文献的研究 |
四、指南针与磁偏角:风水术的科学史研究 |
五、《徽州明代住宅》:风水的建筑学研究 |
六、关于历代“反风水”的思想史研究 |
第二节 1981—1990年:风水研究路径的拓宽和类型的丰富 |
一、1981—1990年相关研究一览表 |
二、梁容若的一项被遗忘的重要研究 |
三、潘谷西、何晓听的东南风水研究与“风水建筑学”的开端 |
四、尹弘基、于希贤与“风水地理学”的开端 |
五、《金翼》与《银翅》:“风水人类学”的学术开端 |
六、王玉德、邵本武等关于风水的历史学考察 |
第三节 1990—2013年:风水着述的繁盛与混乱 |
一、该时期研究状况一般综述 |
二、该时期有关风水、堪舆学研究与着述的年度统计结果 |
三、“风水的泛滥”:批判与反弹 |
四、近30年以风水研究的硕博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风水研究 |
一、刘祥光、廖咸惠——史学界研究的代表 |
二、李亦园、叶春荣——人类学界研究的代表 |
三、汉宝德——建筑学界研究的代表 |
四、相关硕博论文 |
第五节 国外有关中国风水问题的研究 |
一、欧美关于风水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伊特尔与李约瑟的研究 |
四、小林宏至与日本人类学风水研究的阶段划分 |
五、日本风水研究的代表人物:渡边繁雄与濑川昌久 |
六、日本风水研究的“新生代”学者 |
第六节 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相关论述 |
一、近30年以朱熹为专题的重要研究着作(含博士论文) |
二、陈荣捷、余英时、束景南等: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认识 |
三、其他有关朱熹风水研究的着述 |
第二章 阴宅风水与“送终之孝” |
第一节 朱熹为父亲的择葬“改葬” |
一、朱熹为父择地改葬 |
二、改葬原因:“惧其体魄之患” |
三、朱熹改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其他改葬 |
第二节 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
一、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
二、朱熹为父母分葬原因 |
三、朱熹分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分葬与合葬 |
四、坟旁建房:寒泉精舍 |
第三节 宋代改葬、分葬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改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合葬、分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三章 卜地、卜时与葬法中的风水 |
第一节 朱熹夫妇的卜地与择葬 |
一、朱熹夫妇的异地择葬 |
二、异地择葬遭遇质疑 |
三、宋代异地葬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朱熹对亡子的卜时与葬法 |
一、朱熹为亡子择葬 |
二、朱熹为亡子择日的比较研究 |
三、朱熹研制“灰隔法” |
第三节 宋代卜地、卜时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地”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时”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三、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久丧不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四节 《山陵议状》:风水的理学化与两难语境 |
一、对“五音葬法”的批判 |
二、阴宅风水的理学化 |
三、对风水具体方术的高度重视 |
第四章 大阳宅与山川风水 |
第一节 天人合一:朱熹的大阳宅观 |
一、择地而居 |
二、阳宅风水的诞生与发展 |
三、朱熹的阳宅观 |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与山川风水 |
一、朱熹与岳麓书院 |
二、宋代关于书院风水形胜论述:与朱熹作比较研究 |
三、后代关于岳麓书院风水形胜的论述:与朱熹做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的的川风水与“风水层累” |
一、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
二、书院古志五种中的“风水层累” |
第四节 宋代山风水与书院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胡贾建层楼”的风水之争 |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书院”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五章 家国卜居与理学风水 |
第一节 家国卜居之一:都城与城居 |
一、朱熹的都城风水观 |
二、南宋关于择都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
三、朱熹的城居风水观 |
四、南宋城邑风水观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
第二节 家国卜居之二:住宅 |
一、卜居西山 |
二、卜居云谷 |
三、卜居考亭 |
四、武夷精舍的建构 |
五、南宋的其他阳宅卜居:与朱熹比较 |
第三节 家国卜居之三:宅内风水 |
一、宅内风水研究现状 |
二、朱熹的上梁文研究 |
三、陈元靓《事林广记》 |
第四节 宋代卜居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城镇”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宅”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结语 |
一、关于阴宅风水 |
二、关于阳宅风水 |
三、综合阴宅、阳宅风水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国是全球投资风水宝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景区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冷晓波. 河北大学, 2020(08)
- [3]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4]南宁市虎邱村宗族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D]. 黎华斌.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9)
- [5]快捷酒店选址研究 ——以昆明Y快捷酒店为例[D]. 黄一庭. 云南大学, 2019(03)
- [6]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D]. 吴芳梅. 厦门大学, 2018(07)
- [7]《GF项目投资说明书》翻译项目报告[D]. 朱星宇. 广西大学, 2015(03)
- [8]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D]. 张瑞. 山东大学, 2014(11)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威海,守卫中华最古的海[J]. 杨机臣. 中国作家, 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