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味道和它的美丽

食物的味道和它的美丽

一、饮食之味觉及其美感(论文文献综述)

柳靖[1](2021)在《宋代饮食文化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桑晓菲[2](2019)在《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汉代社会的空前统一极大地影响了汉代人们的饮食生活,物质生活的提高也带动了这一时期人们精神生活更高一步的追求。汉代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产生了诸多对后世影响颇深的美学理论。美学思想的研究离不开具体审美对象,中国古典美学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也离不开饮食生活,因而蕴含着时人思想观念与精神信仰的汉代饮食审美文化对研究汉代美学思想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但学界目前似乎未有对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专题研究。本文力图在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文献实物资料,考察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生成背景和饮食生活的基础上,从审美角度对汉代饮食审美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论析汉代饮食审美趣味和饮食审美观念,阐明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重要影响和多重启示。围绕这一主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汉代饮食审美的大一统、经济、思想文化等生成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概观汉代饮食生活的整体情况,这是研究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正是由于汉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后开始对饮食生活有了精神与审美层面的更高要求,同时从饮食主体、饮食器具、饮食习俗等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力图对汉代的饮食生活有整体认识,这是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生成基础,也是讨论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必要前提。第二部分主要从审美角度来探讨蕴含在汉代饮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与风格。主要探讨三个方面:对饮食本身“味、形、色”的审美追求,汉代重要酒文化审美探讨,饮食器具中蕴含的审美元素以及饮食娱乐活动中所体现的特殊趣味。汉代人们对于食物本身有着极高的审美要求,史书和汉赋中均有所体现。汉代的饮食器整体呈现出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特点,汉代的宴饮活动也将饮食带入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之中。第三部分通过探讨阴阳五行学说对汉代饮食审美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味”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汉代的新的发展。汉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促使汉代自上而下追寻社会长生不老的风气,这种行为也引发汉代养生学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养生理论。同时,“味”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在汉代也被赋予新的意义。“本味”说到“至味”说的过渡,将“味”带入新的审美领域,也对后世诸多与“味”相关的理论的诞生产生一定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整体意义。汉代审美文化处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饮食作为当时重要且具体的审美现象,对更为全面认识汉代审美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汉代饮食审美文化其他朝代以及现代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思想观念,或是饮食风俗时尚,都与这一时期的饮食审美文化脱不开关系。因而第四章部分在概观汉代饮食生活,探讨汉代饮食生活与观念的基础上,概括出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重要地位、影响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概观汉代饮食文化,进而从审美的角度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汉代人在饮食生活中独具的情趣与韵味,发掘含其中的审美观念与思想,力图对汉代审美文化以及中国审美文化的研究有所拓展和延伸。

孟凡君[3](2018)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影响,及社会心理与个体认知神经基础之间的联系。6.认知神经美学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经典美学问题,解答当前美学困局以及指导审美原则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康德美学的超感性基底概念、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概念以及意境、意象、诗乐舞同源等美学经典问题,都将在认知神经美学的视域下获得更加科学的诠释。认知神经美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把握也将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提供美学方面的支持。在美感研究的心理基础方面,我们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架构;在哲学美学领域,身体美学、生命(存在)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美学流派的方法和成果都成为我们的有效参照系。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还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分析美学、实证美学、人类学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艺术哲学等美学主要成果。通过认知神经美学,我们尝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期待这个窗口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视野,美感研究的整体景观都可以尽收眼底。

聂心怡[4](2018)在《味觉的审美化历程》文中研究表明味觉是否具有审美性在中西方美学中是个经久不衰的论题。在重视理性思维的西方美学家们看来,味觉是不能够提供审美性的,它是与肉体关系过密的“低等”感官知觉;但在重体悟与感受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味”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论诗论艺的重要介质。本人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及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后认为味觉是可审美的,但它的审美机制相较于其他感官知觉更为复杂,不仅主要受到了视觉及嗅觉这两种主要感官知觉的影响,还被人的主观情绪与心理左右着,可以说,味觉的审美过程是一种由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成果,同时情感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感官在中西方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在味觉中的表现作出分析,揭示重理性的西方美学将味觉排除在审美感官之外的事实,同时揭示重体验的中国传统美学对味觉可审美的肯定,进而找到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味觉可审美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则分析味觉的机制及味觉审美化的可能,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味觉审美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进行梳理,提出视觉与嗅觉对味觉审美的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并在人类学视角下对味觉的审美进行一个叙述,证明味觉的审美是一种由单纯的感官感受向超验性的心理情绪过渡的过程;第三章则分析味觉进行审美化的过程,详细运用感官鉴赏理论阐述味觉刺激、味觉锐化以及味觉智化层层递进的审美过程;最后一章则以“艺格敷词”理论为灵感,对中国唐代诗僧皎然的茶诗做出文本分析,通过对这种味觉感受进行描写的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来证明味觉是可审美的,分析茶道与茶艺在味觉进行审美时产生的作用,对味觉审美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进行一个前瞻阐论。本文依托于西方美学及中国美学中的感官审美理论,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对味觉的可审美性进行论证。相较于现有的本论点学术成果而言,本文论述视野更广,主要运用美学理论,同时结合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对味觉的可审美性进行阐论,并在其中运用了中西理论对比、文本分析的方式论证,立足于味觉本身而非其形而上化,这对于感官鉴赏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尝试。

赵绿茵[5](2018)在《汉英味觉类词的词义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文中指出饮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形容食物味道的时侯就会用到味觉词。本文以汉语中提到的五原味——“酸”“甜”“苦”“辣”“咸”为对象,首先对汉语中五个基本味觉词进行历时分析,从历史文献和古汉语语料库中搜索出相关例句,用前人相对少见的历时分析法对其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整理,总结了各味觉词原始义、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义。然后又找出了英语中与之对应的“sour”“sweet”,“bitter”“spicy”“salty”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相关经典英文着作、《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以及BNC语料库中例句的分析,来总结英语中各味觉词的词义。第三部分则是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词词义进行横向对比,发现两者的词义都是从具体到抽象发展变化而来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词义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前人多认为由于人们认知的共性,所以两种语言在隐喻认知方面共性表现的更多,但本文通过对汉语味觉词的历时分析,发现也存在较大差异。第四部分主要对两种语言中味觉词词义隐喻认知投射的领域进行对比,由于词义不同,汉英两种味觉词的从基本义到引申义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隐喻投射过程也有一定差别。最后根据前文中汉英两种味觉词的词义对比,隐喻投射过程对比提出了两点教学建议,分别是:1.在词义对比中进行教学,尤其针对汉英味觉词词义隐喻投射领域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对比,提出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级别的汉语学习者应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2.重视词汇的文化背景教学,可以采用直观的体验式教学或者在情景交际的过程中加强词义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练习,真正掌握汉语味觉词在不同场合下的词义。虽然文章的理论还不够成熟,但是希望能为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范氏秋红(PHAM THI THU HUONG)[6](2017)在《汉越低感词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基本经验是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人们常以表示由具体感官感知而形成的词语去描写、表达相关的抽象概念,也可以描写具体的感知感受。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里都有所反映,世界各种语言都拥有大量的感官感知的词语。这类词语可以分为视觉词语、听觉词语、味觉词语、触觉词语、嗅觉词语等五小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除了基本义以外,还拥有丰富的概念隐喻意义,尤其是通感隐喻意义,以满足人们传情达意的需要。感官感知词语研究既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也有不可忽视的民族文化学意义。在中国,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表示感官动作词语以及视觉感觉词语,至于低级感官感觉的触觉词和味觉词近几年才慢慢得到关注。在越南,关于低感词的研究更是寥寥可数,关于低感词语的汉越语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文以中国语言学界关于感官感觉词语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参考越南学术界的有关研究,对汉语和越南语触觉和味觉词的语义及其认知和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翔实的语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汉越低感词在词汇体系、各义项的造词能力和语义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越南学生在习得汉语低感词的偏误,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教学策略。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包括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缘由、对象以及意义和价值。对汉越以往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综述,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从而确定论文研究任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基于汉语和越南语的规范性词典对两种语言的26个基本低感词进行静态的考察、分析、对比。找出“酸、甜、苦、咸、辣、硬、软、轻、重、冷、热、温、凉”和越南语相对应的“chua、ngot、dang、man、cay、cung、mem、nhe、nang、nong、lanh、am、mat”的词典中的义项数量,义项内容;从各种工具书统计出各词的词族;再依靠词典的解释进行分类,统计出各义项的构词能力。进而,比较两个相对应词的构词能力。两种语言中,两个相对应的基本感觉词的义项意义处于异大于同的趋势。汉语低感词的义项数量大部分都比越南语低感词的义项数量丰富。义项构词能力也比越南语相对应的义项强得多。因此汉语低感词族数量都大大高于越南语。汉越低感词的派生意义可以归纳成动作行为的意义、心理感觉意义和抽象概念的意义三类。第二章,通感隐喻是感官感觉词特有的一种隐喻。有学者认为,五种感官是有等级之分的,触觉和味觉被列为低级感官。味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知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媒介。触觉和味觉的感官感知到的感觉最为基本、具体、亲切,最容易认知,所以,表达这些感觉的词语也常用来表示其他更高级感官感知到的感觉。研究表明,汉语和越南语低级感官触觉和味觉词的通感隐喻情况大同小异。但是,两种语言中同一个基本概念的低感词的通感投射能力有所不同,同一个目标域的投射对象或隐喻意义也不完全一致。通感隐喻大多数的投射方向是从低级感官感觉域投射到高级感官感觉域,但并不完全是单向的,很多情况,高级感官感觉词也可以用来表达低级感官的感觉。第三章,情感是人类生活经验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触摸、不可观看的抽象情感基本上都通过具体的、形象的感官感觉词体现出来。本章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理论对汉越两种语言中低感词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在情感概念化过程中,大多数触觉域和味觉域的感觉词都能投射到情感域。人类对特定情感有共同的生理反应就是情感隐喻共性的来源;两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认知方式、联想思维就是引起情感隐喻差异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汉越动态语料库考察统计各个低感词族所映射到的义域,概括分析触觉和味觉词族向非感觉范畴域,比如脾性域、态度域、疾病域、环境氛围域、科技域、战争域、经济域、事件状态域、关注域、境况域、时间域、质地域、性质域等几十个子义域的映射。基于此,我们对汉越每一对低感词族的义域进行对比分析,用表格展示汉越低感词的语义异同状况,阐释其隐喻意义。第五章,以前文研究结果为依据,设计问卷,对越南学生学习掌握汉语触觉、味觉词语引申意义的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针对学生的偏误状况提出相关对策。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曹朔[7](2016)在《“全方位沉浸式”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一方面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儿童孤独症这一概念了解逐渐深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并且时刻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结合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不断攀升,孤独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万,面对如此庞大的病患群体,对其健康问题也受到了国际上的极大的关注。孤独症儿童的最佳康复期是0-6岁,其病理因素较为复杂且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通过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与实验表明,及时合理的康复干预可以缓解症状,并可以走向社会。目前医疗、教育、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都有相关的研究,其作用机制大都是针对儿童孤独症的人际互动发育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行为刻板三大症状表现进行的康复训练干预,但收效良莠不齐,且没有突破性进展。作为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思考如何利用环境空间设计的方法,利用空间环境特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融合现有的儿童孤独症康复干预手段,来更好地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干预,就显得意义深远。本文以影响儿童孤独症的康复因素中的环境因素为研究对象,针对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设计提出“全方位沉浸式”环境干预康复系统的概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究;结合孤独症的病因以及影响孤独症患者康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在孤独症康复中心或孤独症康复类特殊学校的建设以及在孤独症康复空间环境设计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以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证实环境干预对儿童孤独症康复的可行性,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与全新的康复理念,从而在环境设计领域为孤独症儿童恢复健康走向社会提供最大的帮助。

刘维春[8](2016)在《哲学视域中的甜味与幸福》文中指出甜是人最早能辨别的味道,也是人年老后依然能判断和喜欢的味道。甜味是人追求幸福的本能生理基础,正是这一基础决定了人终生都在寻找和追求幸福。从童年时期对本能幸福的追求,到成年后幸福感的缺失,再到老年后对幸福的回味和留恋,可以说,幸福一直同甜味缠绕在一起。

甘月(Randrianasolo Marie Raissa)[9](2016)在《汉马语味觉词对比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文中指出饮食跟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谈菜的味道。因为有味觉我们知道菜的味道,味觉是人们的一种生理反应,同时这种味觉的生理反应也和其它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语言里面的味觉词除了表达味道以外,还表达多种跟生理、心理有关的意义,还反映了我们的感情。同时,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味觉词所表示出来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感情色彩也都不一样。本文通过对汉语和马语的基本味觉词的构词能力的比较,并以语义理论为基础比较了汉马语基本味觉词的异同,来对汉语和马语味觉词进行对比研究。达到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味觉词语的兴趣,并有针对地研究如何教授此类词语时的教学策略。

汪婕[10](2014)在《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台湾当代饮食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主题分类,探讨具体饮食意象在历史语境与散文文本中的呈现,分析其艺术手法。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由乡情寄怀到多元主题书写,由食物勾勒的故乡版图与城市记忆展示了饮食在散文中作为文化符码的特殊意义,而食物的自然属性又是现代社会中生态精神的体现,特殊的饮食意象是台湾社会文化变迁具体的表现。番薯与酱菜代表了客家族群苦难史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怀旧的消费,牛肉面在饮食文本中所象征的二元认同,原住民文学中对于小米、飞鱼的敬畏感恩,都构成了繁复多样的台湾饮食文化。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的文学性体现在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上,标题模式的转变,形象、语言的美感要求、意象的丰富性等,使得台湾当代饮食散文成为别具一格的散文类型。

二、饮食之味觉及其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食之味觉及其美感(论文提纲范文)

(2)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背景基础
    第一节 “大一统”的核心背景
        1、版图地域的统一
        2、社会经济背景
        3、思想文化背景
    第二节 汉代饮食生活形态
        1、饮食主体
        2、饮食器具
        3、饮食习俗与风尚
第二章 汉代饮食审美趣味
    第一节 饮食追求:自然与艺术的追求
        1、对食色的追求
        2、对食味的追求
        3、对食形的追求
        4、对酒的追求
    第二节 食器审美: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1、青铜器审美
        2、陶瓷器审美
        3、漆器审美
        4、金银玉器审美
    第三节 饮食娱乐:实体与意境的结合
        1、乐舞百戏
        2、饮食游戏
第三章 汉代饮食审美观念
    第一节 追求长生与饮食养生
        1、阴阳五行思想与长生观念
        2、“五味调和”与饮食养生
    第二节 “味”的发展:“本味”到“至味”的演变
        1、味的起源
        2、味的发展:由“本味”到“至味”
第四章 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地位、影响和启示
    第一节 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地位
    第二节 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影响
        1、思想观念的影响
        2、对饮食器具的影响
        3、对饮食风俗时尚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致谢

(3)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
        三、主要论点
        四、困难与不足
    第二节 传统美学:哲学思辨式的探索
        一、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的美感探索
        二、康德美学对认知论美感研究的贡献
        三、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对美感的探究
        四、马克思主义对美感研究的推动
    第三节 现代美学:心理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
        一、实验美学——形而下美感研究的起点
        二、精神分析美学——当代美感研究的丰碑
        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当代科学美学的高峰
        四、发生认识论——认知神经美学的雏形
第二章 美感研究的新方法——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 神经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
        一、主要发展历程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当前国外神经美学的新态势
        一、神经美学的流派、新成果及启示
        二、西方当代主要神经美学家——以泽基为例
    第三节 中国认知美学与西方神经美学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学美学历史进程中的认知美学
        二、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中西美学合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美感的神经生理起点
        一、神经元理论及其作为美感探索起点的原因
        二、神经元的分类、抽象功能及其与美感的联系
    第二节 神经信息传递——美感的神经信息基础
        一、神经递质的功用、分类及其认知神经美学意义
        二、神经递质作为脑-心-身关联的中介,以及体液说
    第三节 大脑功能专属区——美感的神经功能基础
        一、大脑功能化专属区中的美感区
        二、审美脑区与内在感官: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区别与联系
        三、神经元、功能脑区、信息加工站点与意识的关系
    第四节 美感神经系统的模型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与美感的神经建模
        二、关于几种经典神经美学模型的分析
        三、美感神经模型的哲学基础与深化推进
        四、从审美的神经基础到审美原则
第四章 美感的个体身心基础
    第一节 个体的一般心理层:美感的神经生理基础与一般心理基础的关系
        一、感知觉与美感机制
        二、学习、记忆与美感机制
        三、认知、情绪与美感机制
        四、语言与美感机制
    第二节 个体的审美存在层:身体、气质、人格、行为与美感的认知神经关联
        一、自然躯体层:身体及其神经生理层面
        二、人格气质层:神经生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三、实践行为层:从个体向社会文化层面转换
        四、个体的审美存在层面与当前“身体美学”的关联与区别
第五章 美感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节 社会思维及群体审美的基础:符号、语言、神话等
        一、群体审美的物质文化基础——符号、语言
        二、群体审美的精神文化基础——神话和宗教
        三、社会思维中的自我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美感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美感生成: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
        一、群体心理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美感的关系
        二、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对美感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美感功利性确认中的感官问题:时尚审美文化与三种感官
        一、时代风潮的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和时尚审美心理
        二、衣、食、住、行——时尚审美的实体存在
        三、劳动者的三种感官——时尚文化审美的精神面
    第四节 生态群落:空间意识、天人关系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第六章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经典美学问题的回应
        一、认知神经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剖析
        二、中西方经典美学范畴中的认知神经美学机理与原则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当前美学困局的阐释
        一、当代美感研究困境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因
        二、探寻在当代美学困境中突围的途径
    第三节 认知神经美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在身心关系中,整合认知之真、情感之美和道德之善
        二、在人类进化中,美感作为传承文化、激活实践的情感内驱力
        三、人工情感机器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获奖)、着作和科研项目
后记

(4)味觉的审美化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方审美活动中感官的作用及其在味觉中的表现
    第一节 西方美学对感官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的论述
    第二节 中国美学对感官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的论述
    第三节 西方“趣味”与中国“味论”之比较
第二章 味觉的机制及味觉审美化的可能
    第一节 味觉的审美机制
    第二节 味觉与视觉、嗅觉的交互作用
    第三节 味觉:情感和意义的载体
第三章 味觉的审美化阶段历程
    第一节 味觉的感知:刺激与感知
    第二节 味觉的锐化:辨析与鉴赏
    第三节 味觉的智化:情感与价值
第四章 味觉的审美:以茶为例
    第一节 茶的味觉审美过程
    第二节 诗中之茶:以皎然茶诗为例
    第三节 茶文化与茶之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汉英味觉类词的词义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
        二、对味觉词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定义
    第一节 词的意义
    第二节 味觉词的定义及选择
    第三节 概念隐喻理论
    第四节 概念隐喻与通感的关系
第二章 汉英味觉词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第一节 汉英味觉词“酸”和“sour”的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一、汉英味觉词“酸”和“sour”的词义对比
        二、汉英语味觉词“酸”与“sour”的隐喻对比
    第二节 汉英味觉词“甜”和“sweet”的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一、汉英味觉词“甜”和“sweet”词义对比
        二、汉英味觉词“甜”和“sweet”隐喻对比
    第三节 汉英味觉词“苦”和“bitter”的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一、汉英味觉词“苦”和“bitter”的词义对比
        二、汉英味觉词“苦”和“bitter”的隐喻对比
    第四节 汉英味觉词“辣”和“spicy”的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一、汉英味觉词“辣”和“spicy”的词义对比
        二、汉英味觉词“辣”和“spicy”的隐喻对比
    第五节 汉英味觉词“咸”和“salty”的词义分析及隐喻对比
        一、汉英味觉词“咸”和“salty”的词义对比
        二、汉英味觉词“咸”和“salty”的隐喻对比
第三章 关于汉语味觉词的相关教学建议
    第一节 在对比中进行教学
        一、 汉语与英语隐喻认知领域完全不相同
        二、汉语与英语隐喻认知领域部分有异
    第二节 重视词汇的文化背景教学
        一、直观法
        二、情景交际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汉越低感词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题解
        1.1 低感词
        1.2 低感词教学
    2 研究缘由及对象
        2.1 研究缘由
        2.2 研究对象
    3 研究意义和现状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现状
    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4.1 研究重点
        4.2 主要创新点
    5 理论依据
        5.1 概念隐喻
        5.2 “体验性”说
    6 研究任务和方法
        6.1 研究任务
        6.2 研究方法
    7 语料来源
        7.1 汉语语料库
        7.2 越南语语料库
第一章 汉越低感词的义族与词族
    1.1 基本概念
        1.1.1 触觉词与味觉词
        1.1.2 温感词、硬感词与重感词
        1.1.3 义族与词族
    1.2 温感词的义族及其词族
        1.2.1 “冷”与“lanh”
        1.2.2 “热”与“nong”
        1.2.3 “凉”与“mat”
        1.2.4 “温”与“am”
    1.3 硬感词的义族及其词族
        1.3.1 “软”与“Mem”
        1.3.2 “硬”与“Cung”
    1.4 重感词的义族及其词族
        1.4.1 “重”与“nang”
        1.4.2 “轻”与“nhe”
    1.5 味觉词的义族及其词族
        1.5.1 “酸”与“chua”
        1.5.2 “甜”与“ngot”
        1.5.3 “苦”与“dang”
        1.5.4 “辣”与“cay”
        1.5.5 “咸”与“man”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越低感词的通感隐喻
    2.1 基本概念
        2.1.1 通感
        2.1.2 通感隐喻
    2.2 汉越触觉词的通感隐喻
        2.2.1 共有的通感隐喻
        2.2.2 特有的通感隐喻
    2.3 汉越味觉词的通感隐喻
        2.3.1 共有的通感隐喻
        2.3.2 特有的通感隐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低感词的情感隐喻
    3.1 基本概念
        3.1.1 情感
        3.1.2 情感隐喻
    3.2 触觉词的情感隐喻
        3.2.1 温感词的情感隐喻
        3.2.2 重感词的情感隐喻
    3.3 味觉词的情感隐喻
        3.3.1 “苦”与“dang”
        3.3.2 “酸”与“chua”
        3.3.3 “辣”与“cay”
        3.3.4 “甜”与“ngot”
        3.3.5 “咸”与“man”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低感词族的义域分布
    4.1 基本概念
        4.1.1 义域
        4.1.2 义域分布
    4.2 温感词族的义域分布
        4.2.1 温感词族的主要义域
        4.2.2 汉越温感词族的义域分布对比
    4.3 硬感词族的义域分布
        4.3.1 硬感词族的主要义域
        4.3.2 汉越硬感词族的义域分布对比
    4.4 重感词族的义域分布
        4.4.1 重感词族的主要义域
        4.4.2 汉越重感词族的义域分布对比
    4.5 味觉词族的义域分布
        4.5.1 味觉词族的主要义域
        4.5.2 汉越味觉词族义域对比
    4.6 影响汉越低感词义域分布的因素
        4.6.1 共性因素
        4.6.2 差异因素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低感词的对越汉语教学
    5.1 对越汉语低感词教学基本状况
        5.1.1 对越汉语教学
        5.1.2 教材与教学
        5.1.3 学生与学习
    5.2 调查统计
        5.2.1 调查设计
        5.2.2 统计分析
        5.2.3 主要结论
    5.3 基本对策
        5.3.1 总结汉越感觉词异同,减少越南语负迁移
        5.3.2 营造汉语语言环境,培养语感能力
        5.3.3 提供社会文化知识
        5.3.4 反复训练,分化教学难点
        5.3.5 更新教材、修订工具书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全方位沉浸式”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剖析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孤独症的康复研究动态
        1.2.1 国内动态
        1.2.2 国外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环境干预对各类疾病康复的作用研究
    2.1 利用环境因素对各类疾病康复的干预疗法
        2.1.1 康复花园理论
        2.1.2 音乐疗法
        2.1.3 美术疗法
        2.1.4 芳香疗法
    2.2 环境干预孤独症康复的现有理论
        2.2.1 康复花园理论对孤独症康复的研究
        2.2.2 音乐疗法对孤独症康复的研究
        2.2.3 美术疗法对孤独症康复的研究
        2.2.4 体育游戏疗法对孤独症康复的研究
第三章 环境对神经的影响与影响机制分析
    3.1 环境对神经的影响
        3.1.1 优美的环境对机体有镇定作用
        3.1.2 宜人的空间环境具有调节免疫功能
        3.1.3 良好的环境可调节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3.1.4 空间环境对血压具有调节作用
        3.1.5 环境心理学情景治疗功能
    3.2 环境对神经的影响机制分析
        3.2.1 视觉
        3.2.2 听觉
        3.2.3 触觉
        3.2.4 嗅觉
        3.2.5 味觉
        3.2.6 小结
第四章 环境疗法对孤独症康复机制分析
    4.1 孤独症康复方式分析
        4.1.1 孤独症康复的方式
        4.1.2 影响孤独症康复的因素分析
    4.2 环境干预对孤独症康复的作用
        4.2.1 心理作用
        4.2.2 行为作用
        4.2.3 生理作用
        4.2.4 小结
第五章 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设计模式探究
    5.1“全方位沉浸式”环境干预康复系统
        5.1.1“全方位沉浸式”环境干预康复系统的概念
        5.1.2 室内环境
        5.1.3 室外环境
        5.1.4 虚拟环境(主动、被动)
第六章 实践案例—青岛高诚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需求
        6.1.2 方案分析
        6.1.3 制定方案目标
    6.2 方案设计
        6.2.1 功能区域划分
        6.2.2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6.2.3 室外空间环境设计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的概念与界定
        7.1.2 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康复机制的理论构建
        7.1.3“全方位沉浸式”环境干预康复系统概念的提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8)哲学视域中的甜味与幸福(论文提纲范文)

一、甜是人最早辨别的味道———对本能幸福的追求
    (一)甜是人最早辨别的味道
    (二)对本能幸福的追求
二、五味杂陈的成年———幸福感的缺失
    (一)味觉的生理变化
    (二)幸福感的缺失
三、甜是人在年老时最喜欢的味道———对幸福的留恋
    (一)甜是人在年老时最喜欢的味道
    (二)对幸福的体悟与留恋

(9)汉马语味觉词对比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马语基本味觉词的构词对比
    2.1 汉语的味觉词构词特点
    2.2 马语的味觉词构词特点
第三章 汉马语味觉词语义对比分析
    3.1 汉语“酸”的语义
    3.2 马语“MADIRO”的语义
    3.3 汉语“甜”的语义
    3.4 马语“MAMY"的语义
    3.5 汉语“苦”的语义
    3.6 马语“MANGIDY”的语义
    3.7 汉语“辣”的语义
    3.8 马语“MALAHO”的语义
    3.9 汉语“咸”的语义
    3.10 马语"MSIRA"
第四章 对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味觉词的教学策略
    4.1 教学重点和难点
    4.2 对马达加斯加留学生汉语味觉词词汇教学原则
    4.3 教学步骤
    4.4 对马达加斯加留学生汉语味觉词的教学方法
    4.5 教学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理由与论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乡情寄怀到多元书写: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的书写主题
    第一节 南渡北归——饮食怀乡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饮食寄怀的传承与异变
    第三节 饮食散文的多元主题
第二章 饮食散文的文化意涵
    第一节 番薯、酱菜:贫困年代里的饥饿记忆
    第二节 牛肉面:味蕾的探寻与认同
    第三节 小米、飞鱼:与天地诸神共享的原住民饮食
第三章 烹煮文字:饮食散文的艺术特色探析
    第一节 标题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饮食散文的形象美
    第三节 饮食散文的语言美
    第四节 饮食散文的意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饮食之味觉及其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饮食文化审美研究[D]. 柳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汉代饮食审美文化研究[D]. 桑晓菲.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 孟凡君. 吉林大学, 2018(12)
  • [4]味觉的审美化历程[D]. 聂心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汉英味觉类词的词义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D]. 赵绿茵. 郑州大学, 2018(01)
  • [6]汉越低感词及其教学研究[D]. 范氏秋红(PHAM THI THU HUONG). 武汉大学, 2017(06)
  • [7]“全方位沉浸式”儿童孤独症康复性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曹朔.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8]哲学视域中的甜味与幸福[J]. 刘维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汉马语味觉词对比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D]. 甘月(Randrianasolo Marie Raissa).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D]. 汪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食物的味道和它的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