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海经济开发区走出招商新路子(论文文献综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宁政发[202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2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甘肃省政协[2](2021)在《《南梁红色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书记叙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及其领导的陕甘边特委、南梁政府、红军队伍,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时处处想着人民,一心一意服务人民,舍生忘死为了人民,与群众结成了亲密无间、血肉相通、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关系。一个个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详细讲述了革命先辈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历程,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党性修养、斗争精神、革命意志和宝贵品格,
朱浩[3](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丁伟伟[4](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司楠楠[5](2018)在《海口市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包括工业用地在内的建设用地一般按照最高年期出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最高年期出让工业用地带来的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的问题凸显,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制约了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循环利用效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各地开始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部分地区还进行了以弹性年期出让工业用地的实践。由于海口目前尚无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相关操作细则,而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制度的探索,很多也还停留在概念框架的层面,对于出让年期确定、出让价格测算、土地如何续期及续期的年限、符合续期的标准、期限届满后土地及地上附着物收回等核心内容,标准不一且很多问题并不明确,操作难度比较大。为了更好的促进海口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缓解供需矛盾,亟需制定符合海口实际的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本文将采取文献研究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于目前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描述,总结各地出台政策的经验,结合海口工业用地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海口的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主要厘清工业用地及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的概念及其演化的过程,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现有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局限性。第二部分为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利弊分析,通过从政府及企业两个层面对弹性年期出让对双方的影响,提出弹性年期出让有利和不利因素。第三部分为各地关于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比较分析。通过对各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进行梳理,重点分析各地弹性年期制定依据、出让期限、出让金制定、年期届满后收回的相关规定等,归纳出目前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的共性因素。第四部分为海口市工业用地出让现状分析。通过对海口社会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重点分析海口工业用地的总体情况,对工业用地面积、分布,出让价格,出让后利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明确海口市工业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海口市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建议。通过各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制度进行分析,结合海口市的实际,提出政策建议。
余宗良[6](2014)在《我国开发区建设的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不断探索正确处理我国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开发区是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文献汗牛充栋,但是法学研究总体滞后,影响了开发区的制度供给,导致开发区法律身份不明、开发区脱法治化的增长和“魅力型”的创新。开发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和法治可信承诺不足的矛盾,必将制约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从开发区规则表达转型、管理机构身份转型、功能定位转型、治理结构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我国开发区建设的法治化走向。文章具体分为五章,现摘要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对中国开发区现象进行简要阐述,介绍开发区的由来、战略使命、绩效表现。为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国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在开发区这一特定功能区试点商品经济规则,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参与国际分工,形成行政区与功能区的双轨结构体制,不断推进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开发区历经30年的发展,在改革创新、经济规模、区域贡献力、就业安排、科技研发、参与区域和国际关系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第二,介绍目前开发区理论研究现状,说明法学研究现状,明确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目前,开发区研究已成为建筑学尤其是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的显学,但是法学对开发区的研究只发出微弱的声音。由于开发区的法学理论储备不足,影响了开发区的规范发展和制度供给。为规范开发区发展,法学研究应进行深耕,做好开发区建设法治化转型的理论储备。第二章开发区规则“表达”:从政策主导走向法律主导。第一,分析开发区当前制度表达的政策化。开发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先行先试市场规则,探索各种改革开放创新举措,但是制度安排或“表达”政策主导,法治滞后。在政策主导转型的总体框架下,我国开发区制度安排表现出以政策调整为主、中央统一立法缺失、地方立法资源分散、立法内容不全面、立法政策化趋向;开发区设立依据政策化、设立标准政策化、管委会特权配置政策化、责任追究政策化、管委会性质界定政策化。第二,分析开发区制度供给滞后引发的问题。当前开发区是“政策规则的选择”,地方立法难以满足开发区先行先试需求,制度供给短缺,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政区化,机构设置行政区化,向传统体制复归;违法的税收竞争,滋生开发区寻租,造成开发区热,自我授权,道德化创新,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农民土地权利保障问题,劳工权益保障问题,弱势群体权利缺乏有效保障。第三,阐述开区的应然制度表达,法律主导化转型。我国开发区已经在法治建设中做出了积极探索,包括:率先明确法治“法不禁止即可为”原则,率先规定商品经济运行规则,率先进行服务型行政立法,推动法律监督机制创新,推动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推动依法治区。在法治国家(地区),强调“法律下的自由”,美国、台湾、日本等境外开发区立法先行。我国开发区建设应向法治化转型,制定国家级开发区统一立法,修订《地方组织法》。因为开发区自身是“法治规则下的选择”、法治才是开发区选择的可信承诺、开发区“试错权”需要法治保障。第三章开发区功能定位:从“为经济而增长”走向“以自由看待发展”。第一,分析开发区实然的经济主导功能定位和竞争体制安排。无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新的国家战略功能区都以经济功能为主导;中国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大国治理结构制度安排创造了竞争性的“增长市场”,开发区是所在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抓手,其超自主体制安排增强了开发区的竞争力。第二,分析开发区经济社会功能转向的背景和方向。历经30年发展,创造了开发区奇迹。开发区已从单一的工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受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和权利贫困论的启发,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兴起,国家对开发区战略定位向社会功能的微调和开发区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在社会建设中的探索,开发区应“以自由看待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推进“从农民走向市民”。第四章开发区管理机构“身份”:从国家行政主体走向社会行政主体。第一,分析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制度创新实践。开发区行政管理机构大都称为管理委员会,极少数称之为管理局。开发区管委会在自身建设上已作出积极创新,政府治理理念的边际创新,从管制思维走向亲商思维,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从人治思维走向法治思维,还有政府管理体制的边际创新。第二,分析开发区管委会目前的身份安排。目前,我国正式规则和法学理论是从单一政府管理思维出发,从国家行政主体的视角界定或分析开发区管委会的性质,如一级人民政府、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但也有个别论述将开发区管理机构界定为社会行政主体,提出法定机构和公务法人的论述。第三,论述开发区管委会公务法人的社会行政主体身份转型方向。公务法人是指依据公法设立,在政府机构之外执行某种行政职能且独立承担权利义务的公法人。理论基础包括公务理论、行政分权理论、新公共管理运动、治理理论。公务法人契合我国权力不断调收的顶层设计、满足区域治理需求、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竞争优势的创新要求。第五章开发区治理结构:从单一政府管理走向多元协作治理。第一,分析开发区单一政府管理模式的现况。政府主导单一模式的特征表现为规划决策的行政傲慢、土地获取的“掠夺之手”、区域租金的政策创造、治理结构的行政偏向。开发区治理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多样化模式,如管委会集中治理型模式、协作型管理模式、区域政府间协同治理型模式、多类管委会协同治理型模式、企业主导型和混合型模式。内部治理也有边际创新,包括管理机构企业化、公共产品生产供给多元化、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探索、开发区行政服务化、探索区域治理、行业协会的治理参与。第二,阐述开发区多元协作治理转型。论述开发区多元治理的分工和产业集群理论基础,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探索负面权利清单和正面权力清单的两张清单模式的有限政府治理,产业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共同服务的有效政府治理;市场体系建设、政企分开的市场治理,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行行业自组织的社会治理。
朱高英[7](2012)在《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污染转移问题、协调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谨慎对待的问题。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并在去往安徽皖江城市带的数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由特殊到一般,由点入面,提出整个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律对策和措施。本文第一章为理论解析部分,首先从污染转移这一上位概念界定引到了本文的探讨对象——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分别从内涵、类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接着对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的两个相关问题作了认真探讨,得出结论即环境标准不是构成国内污染转移的必要条件,存在两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应该予以区别对待。第二章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介绍了皖江示范区成立的背景、意义及承接产业转移现状,以及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所显现的污染转移问题,如产业投资分布存在趋向性、企业环境违法普遍、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等,并着重分析了产生污染转移的原因,文章共分析了六点原因。第三章是案例分析,作者在2011年10月份前往安徽华谊无为煤化工基地实地调研,通过总结实地考察调研获得的资料,介绍了华谊煤化工项目从上海转移至安徽投建生产的迁移过程,作为化工这个高污染行业的华谊公司为了防止污染的转移所采取的先进生产技术、严格的日常管理、高标准的污染防治设施等,以及随着各地热捧重化工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化工项目往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和敏感的中西部地区聚拢密集,华谊给西迁的重化工项目如何应对污染威胁和环境风险的一些启示。第四章是解决问题,提出预防和控制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陈世伟[8](2011)在《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陈云[9](2011)在《宁波现代国际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现代城市发展中,港口城市的发展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其经济地位、战略地位,将对中国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许多沿海港口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并加强了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不管从宁波城市自身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宁波的现实发展需要来看,都必须很好的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研究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依托港口优势,完善政府职能,打造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本文将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切入,研究政府职能及其效果,对宁波市政府如何突出港口资源优势,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基础功能,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如何利用产业基础,打造国际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如何转变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对宁波市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如何通过有效地政府管理促进宁波港口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宁波市政府港城管理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中探索了宁波市政府职能行为中非规范性形成的原因,同时说明其特征及表现。宁波市政府在宁波经济转型和港口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同时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影响甚至阻碍了宁波市港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宁波市政府经济行为,对于理解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理清解决目前宁波市政府存在的不规范经济行为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其他主要港口城市的发展进行研究,找出宁波在港口城市建设中值得学习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在港口城市建设管理和智慧化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刘淑英[10](2010)在《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小城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全国各地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规模大、速度快、经济超常增长,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重重,迫切需要小城镇政府采取具体措施,进行综合调控。本研究以小城镇结构的演变作为切入点,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镇建设、生态平衡等进行研究,提出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实现小城镇社会和谐,追求整体效能最佳,建立发达地区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的规划对策。这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城乡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保证科学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自觉从事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的系统理论建设,及时总结以小榄镇等为代表的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系统理论,对于应对外部危机冲击,强化自身抗风险能力,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更是十分必要。本论文内容分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第一、二、三、四、五章):在第一章中,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内容,综述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小城镇已有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以及小城镇的实例,确定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在第二章中,回顾了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小城镇的特点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结构转型的现状、特点、矛盾与挑战。在第三章中,透过中山市小榄镇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政策的选择、政府调控产业结构的转型,分析了小城镇产业结构转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第四章中,列举了小城镇空间结构转型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构想。在第五章中,阐述了小城镇行政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部分为保障体系(第六章):在第六章中,通过总结小榄镇结构成功转型的经验,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提出了小城镇结构转型保障体系的构成:建立服务型政府构成了行政保障,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构成技术保障,依法行政构成法制保障,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构成实施保障。
二、镇海经济开发区走出招商新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海经济开发区走出招商新路子(论文提纲范文)
(3)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
(三)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
(一)发展目标 |
(二)创建数量 |
(三)建设意义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
(一)建设进展 |
(二)分布特征 |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5)海口市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 选题的依据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基本概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理论基础 |
1. 工业用地使用权归国家所有 |
2.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
3. 地租理论 |
(六)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 |
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二、海口市工业用地出让现状分析 |
(一) 工业用地出让制度变迁历程 |
(二) 海口市社会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1. 海口市社会发展情况 |
2. 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三) 海口市工业用地情况 |
1. 工业用地基本情况 |
2. 海口市近三年土地出让及开发情况 |
三、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相关问题 |
(一) 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利与弊 |
1. 利弊分析的必要性 |
2. 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利与弊 |
(二) 各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比较分析 |
1. 出让年期 |
2. 出让金 |
3. 到期后续期 |
4. 年期届满后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收回 |
(三) 海口市工业用地出让存在问题分析 |
1. 出让年期远超企业生命周期 |
2. 出让价格较低 |
3. 工业用地闲置比较明显 |
4. 工业用地低效利用较为普遍 |
5. 工业用地办理改变用途手续的口径收缩 |
四、海口市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建议 |
(一) 以企业生命周期为参考,结合城市规划修编周期,合理确定工业用地首次出让年期 |
(二) 合理确定不同年期土地出让金,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三) 强化土地利用全过程管理,明确土地续期的条件、程序及年期 |
1. 加强土地利用全过程管理 |
2. 合理确定续期年期及价格 |
(四) 明确地上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处置方式,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利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汇总 |
附录二 |
致谢 |
(6)我国开发区建设的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况 |
一、开发区的战略使命: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
二、开发区的骄人实践 |
三、法学对开发区研究的滞后现况 |
四、开发区立法供给不足现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思路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开发区的多样类型及本文研究样本选定 |
第二章 规则“表达”:从政策主导走向法律主导 |
第一节 开发区制度实然“表达”:政策主导 |
一、立法滞后 |
二、政策主导 |
第二节 开发区制度“表达”政策化引发的问题 |
一、向传统体制复归 |
二、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
三、弱势群体权利缺乏有效保障 |
四、现实中开发区是“政策规则的选择” |
第三节 开发区制度应然“表达”:法律主导 |
一、我国开发区的法治探索 |
二、境外的开发区立法情况 |
三、我国开发区应是“法治规则下的选择” |
四、开发区制度完善的构想 |
第三章 功能定位:从“为经济而增长”走向“以自由看待开发区发展 |
第一节 开发区实然的功能:经济主导 |
一、国家对开发区的经济功能主导之战略定位 |
二、“为增长而竞争”的开发区地方经济功能 |
第二节 以自由看待开发区发展 |
一、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
二、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观 |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观 |
第三节 和谐发展的探索:开发区功能的社会转型 |
一、开发区社会功能转型的功能需求和实践 |
二、开发区社会功能转换重心:从农民走向市民 |
第四章 开发区管理机构“身份”:从国家行政主体走向社会行政主体 |
第一节 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制度创新 |
一、政府治理理念的边际创新 |
二、政府管理体制的边际创新 |
第二节 开发区管理机构实然“身份”:国家行政主体 |
一、主流的国家行政主体 |
二、个别的社会行政主体认知 |
三、“身份”困境之成因 |
第三节 开发区管委会“身份”正解:公务法人 |
一、公务法人概述 |
二、公务法人:开发区管委会身份困境的正解 |
第五章 开发区治理结构转型:从单一政府管理走向多元协作治理 |
第一节 开发区单一政府管理 |
一、政府主导单一模式的特征 |
二、开发区政府主导管理模式的样态 |
三、国外开发区治理模式简述 |
四、我国开发区治理中的渐进多元和协作 |
第二节 开发区协作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协作治理的分工理论基础 |
二、协作治理的产业集群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开发区协作治理的转型 |
一、政府治理:转变政府职能 |
二、市场治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三、社会治理:行业自组织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 |
第一节 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的界定 |
一、 污染转移的界定 |
二、 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的界定 |
第二节 相关问题探讨 |
一、 关于环境标准差异问题 |
二、 两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应该区别对待 |
第二章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皖江示范区概况 |
一、 皖江示范区成立的背景 |
二、 皖江示范区的范围及意义 |
三、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第二节 皖江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污染转移问题 |
一、 产业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 |
二、 内迁企业环境违法较普遍 |
三、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
第三节 皖江示范区存在污染转移的原因分析 |
一、 地方盲目竞争,招商观念存在偏差 |
二、 皖江示范区内环境准入门槛高低不同 |
三、 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制建设不健全 |
四、 产业布局缺乏合理规划,给“十五小”“新五小”以可乘之机 |
五、 环境监管乏力,执法不严 |
六、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完善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安徽华谊无为煤化工基地为例 |
第一节 华谊无为煤化工基地的迁移之路 |
第二节 华谊无为煤化工基地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第三节 案例思考:重化工项目西移的华谊启示 |
第四章 减少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走可持续发展 |
一、 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 |
二、 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加重环保指标考核分值 |
第二节 完善控制污染转移的环境法制建设 |
一、 立法明确禁止以规避环境管制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行为 |
二、 控制污染转移的地方立法 |
三、 强化总量控制制度 |
四、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
五、 区域限批制度 |
六、 污染集中管理制度 |
七、 损害救济制度 |
第三节 严格把关,提高准入门槛 |
一、 市场准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
二、 技术准入:高端承接 |
三、 环保准入:严格把关 |
第四节 强化全社会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 |
一、 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管,提高执法水平 |
二、 强化企业自律和内部管理 |
三、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
(一) 制度和产权的视角 |
(二)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
(三) 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改革方向 |
(四) 土地制度改革及对乡村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
第一章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实践 |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1982~1983年底:不允许土地流转 |
(二) 1984~1991年:初步允许土地流转 |
(三) 1993年~至今:土地流转日趋规范化 |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
(一) 以两田制为特征的山东平度模式 |
(二) 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广东南海模式 |
(三) 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浙江嘉兴模式 |
(四) 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 |
(五) 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温江模式 |
三、镇海土地流转概况 |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流转开始起步 |
(二) 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加速 |
(三) 本世纪以来:土地流转全面铺开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土地流转是否必然带来规模经营? |
(二) 如何看待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三) 为什么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热衷于土地流转? |
五、几点启示 |
(一)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
(二) 土地流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 |
第二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 |
一、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
二、农民就业日益多元 |
三、产业结构显着优化 |
四、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
五、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
第三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 |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
二、社会结构的艰难转型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与形塑 |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诠释 |
(二) 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
(三) 个案呈现 |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
一、镇海的村社组织体系 |
(一) 传统组织 |
(二) 新兴组织 |
二、社区内部组织关系 |
(一) 传统"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 |
(二) 村民委员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 |
(三) 村民委员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
三、乡村组织关系 |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社区工作站会不会导致村委会虚化和边缘化? |
(二) 如何监督"一权独大"的村党组织书记? |
(三) 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主政的能人治理模式? |
第五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 |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
二、"国家单方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困境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路径依赖 |
(二) 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单方供给"的制度困境 |
三、"多元合作治理":社区服务体系的重构 |
(一) 社区公共服务 |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介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三) 农村社区化管理: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的有效衔接 |
(四) "81890"服务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的范例 |
第六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稳定 |
一、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 |
二、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 |
一、土地制度、产权流动:村治的变迁 |
(一) 土地改革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建 |
(二) 合作化、集体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组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变革 |
(四) 土地流转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
二、土地流转与村社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
(一) 经济边界开放 |
(二) 社会边界封闭 |
三、土地、农民与国家:乡村土地政治 |
(一) 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土改时期国家与农民 |
(二) 全面控制与依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三) 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结论与展望 |
一、村社治理转型的演进逻辑 |
(一) 村社治理转型的逻辑起点:什么农村与谁在创造? |
(二) 村社治理转型的方向: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
二、村社治理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
(一) 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 |
(二)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宁波现代国际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宁波国际化港口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际港口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层面 |
1.2.2 实践层面 |
1.2.3 政策层面 |
1.3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其可行性 |
1.3.1 调查法 |
1.3.2 分析法 |
1.3.3 对比法 |
1.4 本文梗概 |
2 国际化视角下现代化港口城市职能 |
2.1 新时期现代化港口建设的政府职能定义 |
2.1.1 什么是地方政府 |
2.1.2 什么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
2.1.3 宁波城市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职能主导效果 |
2.1.4 在宁波市政府职能主导作用的特征及表现 |
2.2 宁波港口建设中城市管理职能的发展历程 |
2.2.1 河岸港城市阶段 |
2.2.2 河口港城市阶段 |
2.2.3 海港城市阶段 |
3 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港口城市中的机理 |
3.1.1 城市与港口的互相影响 |
3.1.2 港城互动途径分析 |
3.2 新时代背景下港城关系分析 |
3.2.1 新时期港城关系背景 |
4 宁波市政府职能对港城建设的影响 |
4.1 宁波市政府非理性经济职能的特征和表现 |
4.1.1 政策上恶性竞争 |
4.1.2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 |
4.1.3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治理没有整体布局 |
4.1.4 对待中央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5 国内港口城市案例分析 |
5.1 上海在新世纪引领新一轮发展 |
5.2 厦门争做科学发展,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
5.3 深圳的明天更和谐、更高效 |
5.4 青岛全力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
5.5 大连建设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 |
5.6 天津以滨海新城开发为中心.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 |
6 宁波港口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发展战略 |
6.1 宁波港发展战略的演变 |
6.1.1 初步形成阶段(1978~1991) |
6.1.2 逐步拓展阶段(1992~1998) |
6.1.3 深化发展阶段(1999~2003) |
6.1.4 全面提升阶段(2004~2010) |
6.2 宁波港在“十二五”发展战略中的宁波政府重要职能 |
6.2.1 提升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
6.2.2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
6.2.3 提升港口大桥带动功能 |
6.2.4 让宁波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发展格局 |
6.2.5 让宁波-舟山港参与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 |
6.2.6 将宁波港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小城镇已有 |
1.2.1 国内关于小城镇的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范围 |
1.3.3 有关概念的定义 |
1.4 研究框架与试图解答的问题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
1.4.3 创新点 |
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小城镇结构转型 |
2.1 小城镇的发展及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2.1.1 小城镇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2.1.3 推进城镇化的意义 |
2.1.4 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 |
2.2 城镇化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
2.2.1 疲弱的有效需求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
2.2.2 推进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 |
2.2.3 发展小城镇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切入点 |
2.3 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的现状 |
2.3.1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2 小城镇结构转型的趋势 |
2.3.3 小城镇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
3 小城镇产业结构转型 |
3.1 产业结构的演变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结构 |
3.1.2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 |
3.1.3 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 |
3.1.4 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因素 |
3.1.5 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的问题 |
3.2 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 |
3.2.1 产业政策的目标 |
3.2.2 产业政策的手段 |
3.2.3 产业政策成本 |
3.2.4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 政府调控与产业结构转型 |
3.3.1 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
3.3.2 产业政策的选择 |
4 小城镇空间结构转型 |
4.1 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 |
4.1.1 城镇形态 |
4.1.2 经济发展 |
4.1.3 政府管理 |
4.2 空间结构的演变 |
4.2.1 农业经济时期的空间结构 |
4.2.2 工业经济时期的空间结构 |
4.2.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 |
4.2.4 空间结构转型面临的问题 |
5 小城镇行政结构转型 |
5.1 行政理念转型 |
5.1.1 依法行政的理念 |
5.1.2 服务社会的理念 |
5.2 行政功能转型 |
5.2.1 政府职能配置的转型 |
5.2.2 政府职能转型 |
6 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保障体系的建设 |
6.1 建立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
6.1.1 平衡城乡利益冲突 |
6.1.2 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 |
6.1.3 实现可持续发展 |
6.2 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6.2.1 特殊性 |
6.2.2 普遍性 |
6.3 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典型案例的经验 |
6.3.1 坚持科学发展观 |
6.3.2 追求综合竞争力 |
6.3.3 构建和谐社会 |
6.3.4 增强抗风险能力 |
6.4 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保障体系的构成 |
6.4.1 行政保障 |
6.4.2 技术保障 |
6.4.3 法制保障 |
6.4.4 实施保障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实例分析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四、镇海经济开发区走出招商新路子(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2]《南梁红色故事》[J]. 甘肃省政协. 宁波通讯, 2021(03)
- [3]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4]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5]海口市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研究[D]. 司楠楠. 海南大学, 2018(08)
- [6]我国开发区建设的法治化研究[D]. 余宗良. 武汉大学, 2014(06)
- [7]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D]. 朱高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8]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D]. 陈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宁波现代国际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云. 宁波大学, 2011(12)
- [10]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D]. 刘淑英. 重庆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