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通流及汽水系统可视化建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恺逾[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核电机组出力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提升核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成为我国在运核电机组的普遍需求。针对国内某核电机组夏季工况出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的核电汽轮机组出力优化方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季节性时间序列的准确预测;随机森林算法对离群点不敏感、泛化能力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海水温度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海水温度和电功率设定值对高压调节阀开度和热功率影响关系的回归模型,将两个模型结合起来,得到未来24小时内的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机组运行人员可以根据该优化曲线对机组出力进行调整。通过该核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2019年8月7日为例,如机组运行人员按照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设定机组出力,当日机组出力将平均提升8.98 MW,可多发约21.5万度电。基于Flask框架开发了核电机组出力优化WEB应用,并通过Flask+Tornado+Nginx的形式部署于该核电站局域网。根据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来设定机组出力,将在保证机组运行参数不超过限制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机组夏季出力,从而改善机组经济性。
金铃杰[2](2021)在《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人们提出了智慧电厂的概念,电厂不仅要高效运行,还要在所处的发电环境中自动寻优。因此一款具有实时监测、运行优化、高稳定性、高扩展性的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是智慧电厂的基石。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用C#语言开发了“Caling”计算平台的2.0版本。该平台不仅可以用图形化建模的方法建立通用性电站仿真系统,并且提出了“算涡”理论,这可以大大缩短电站迭代计算的时间,达到实时计算热力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最终目的为建立智慧电厂,对电厂进行节能诊断。据此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本文提出“算涡”概念,根据算涡逻辑升级Caling系统,大大提高了热力系统仿真计算的迭代速度,为发电厂的实时监控与优化提供支持。同时将Caling内核进行改造,使得所有模型能够以文本形式表达。根据《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规定DL/T5145》、《电站锅炉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T606.1-1996》等标准和锅炉热力计算表、热平衡与等效焓降等算法,以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开发了数十种发电厂热力设备的仿真模块。为了实现Caling平台的数据传输,开发了数据库连接端口,数据端口可以更新Caling输入参数,设置更新频率。建立目标电厂系统和设备的仿真模型,实现对电厂的智能化分析,开发离线诊断和在线诊断技术,通过在线与离线诊断技术对电厂进行在线监测、预测预警、耗差分析、节能潜力挖掘。对某350MW机组进行节能诊断,校核、预测了该机组的运行工况,研究了凝汽器的清洁系数范围,给出了检修清洗建议,提出五种循环水泵优化方案,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优运行方案。完成了智慧电厂诊断技术的开发。
盛晨曦[3](2021)在《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发电能源在我国的地位逐渐上升。本文以AP1000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及其关键设备进行热力性能分析与诊断。首先,采用常规热平衡法,根据核电机组区别于常规火电的设计结构和工作介质等特点,基于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对二回路系统的一般特性进行机理建模,结合设计值完成系统热力性能档案的建立,包括相对内效率、(?)效率、去湿效率、压比、特征通流面积、内部(?)参数、加热器端差、总体换热系数、缸效率和热耗等,并根据档案进行了二回路系统和设备的热力性能分析。其次,对汽轮机级组、回热加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基于参数间的依变关系建立子模型,通过历史运行数据建立设备实际特性模型,从而完成变工况回归下混合模型的建立。分析各个子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二回路系统子模型的连接,完成对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以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为例,发现用历史运行数据拟合出来的曲线值低于设计值,得到结论:随着机组的不断运行,HPT1的性能逐渐发生劣化,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比单一的机理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进行状态重构更具准确性。采用内部(?)参数进行设备性能劣化的诊断,当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发生性能劣化时,HPT1的内部(?)参数绝对值不断降低,而对下游级组HPT2的内部(?)参数值没有影响,证明了用内部(?)参数这一特性指标进行设备性能诊断的可行性。本文对二回路系统关键设备建立了性能劣化的评价模型,分析了设备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二回路系统的变工况回归模型,并对高压缸第1级组和第2级组进行性能诊断方法验证,属于早期的故障诊断,为后续运行优化提供指导。
皇甫泽玉[4](2020)在《移动式动力装置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指出小型核动力装置可以通过交通工具运输,为偏远地区或者海岛提供现实的、经济可行的能源保障;也可以作为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备用电源,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提供电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APROS平台建立移动式核动力转换装置仿真模型对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蒸发器破裂、凝汽器真空破坏和循环冷却水阀门卡涩对系统的影响。基于APROS火电版中基本换热单元构建了核动力转换装置直流蒸发器仿真模型,通过B&W公司的直流蒸发器实验数据验证了选用六方程计算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的准确性;从传热和流动两个方面对直流蒸发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区和两相区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曲线具有与实验曲线一致的传热特性;在蒸发器工作区间中获得的沿程、摩擦阻力系数与实验数据一致,为二回路完整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不同负荷对构建的汽轮机、给水加热、冷端和辅助系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与设计值误差达到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完整的核动力仿真系统进行稳态、变负荷和动态仿真试验;根据仿真结果,在不同负荷系统的主要参数与设计参数误差低于3%,在变负荷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达到设计要求,在动态试验中各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建立了直流蒸发器破口模型,通过对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破口模型研究,表明了分布式破口模型更能准确反映实验参数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直流蒸发器换热管破裂位置和大小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破口漏量增加或者破口位置逐渐接近二次侧出口,使得蒸发器出口蒸汽流量和温度逐渐降低,湿度增加,易引发汽轮机水蚀,同时造成一次侧流量降低,堆芯冷却不足。建立了凝汽器漏汽故障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不凝性气体聚集对凝汽器真空、机组出力的影响;基于所建立的阀门卡涩故障模型,研究了阀门卡涩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阀门卡涩程度的增加,阀门响应时间延长,变工况后系统各参数波动的振幅越大,周期越长,控制品质和稳定性逐渐降低。
廖金龙[5](2020)在《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改善因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频率波动,提高特高压输电受端电网的低频事故风险应对能力,需提高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火电机组功频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和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进行了精确性建模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评估方法,进一步地对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进行了优化研究。DEH伺服系统建模精确与否直接影响阀门仿真精确性,进而影响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仿真。为了提高建模精确性,针对DEH中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包含限幅、死区和修正系数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新模型。将待辨识参数分成线性参数和非线性参数分别辨识,通过建立三层神经网络辨识线性参数,根据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获得非线性参数。以某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调节系统为建模对象,得出限幅参数为1.05,电液转换器时间常数为0.0203,油动机时间常数为0.294,迟缓率为0.00293,以及修正系数为1.093。基于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几乎一致,其中阀门曲线的拟合度达到98.445%,功率曲线的拟合度为96.986%,表明了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不考虑非线性的伺服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发现仿真曲线存在一定偏差,稳定后阀门开度的误差为5%,功率的误差为1.58%,证明了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具有更高精确性。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不仅涉及汽轮机阀门开度,还需考虑锅炉能量供应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提高DEH建模精确性,还需结合考虑锅炉和汽轮机进行建模。因而采用黑箱建模和机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CCS模型用于研究机组一次调频。其中,推导建立了制粉系统、管道压损和汽轮机的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由于锅炉的复杂物态转换、换热过程及大惯性大延迟特性,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使用实际数据对每个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曲线和实际曲线每个样本点的误差基本都在-3%3%。基于实际给煤、给水和阀门开度指令,对整体的CCS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给煤量、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以及功率的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90%,验证了CCS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该CCS模型仿真了机组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和功率均与实际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可用于研究机组的一次调频。研究评估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有利于掌握区域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防范电网低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DEH和CCS建模研究,提出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DEH和CCS的传递函数耦合模型仿真得出由CCS和DEH协同一次调频是最佳调频控制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几种提升机组调频能力的运行方式如:提升滑压设定值、高加给水旁路、补汽阀补汽以及凝结水节流。进一步地,通过实际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了这些方式的调频效果,结果表明增大主蒸汽调节阀节流对提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最直接有效,给水旁路与主蒸汽调节阀结合的调频效果与其相当,且具有持续的负荷维持和提升能力。基于此结论,研究了机组阀门和高加给水旁路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对于阀门一次调频能力,分别基于变工况分析和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推导出关键映射公式,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求解。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和仿真数据分别进行了验证,预测的主蒸汽压力误差和一次调频能力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建立EBSILON热力系统模型,研究高加旁路提升机组负荷的能力。分别对高加小旁路、高加混合旁路及高加大旁路等3种旁路方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旁路最前一级高加才能有效增加机组功率。基于此,仿真得到不同负荷率下功率增量与旁路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旁路前后热耗率与负荷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比分析机组通过阀门节流调节与高加混合旁路调节的热耗率,表明在保证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采用高加混合旁路调节能有效的提高机组调频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是影响自身调频动态稳定与维持电网频率稳定的关键因素,基于一次调频能力的研究,建立以总煤耗量及NOx排放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网一次调频稳定、机组一次调频稳定条件及电网要求的速度不等率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来优化各机组速度不等率设置。采用IEEE300节点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保证机组快速完成一次调频任务,并且具有最佳经济性。将优化模型拓展至深度调峰机组,仿真结果表明需适当突破电网一次调频标准的约束来设置速度不等率。采用该优化方案,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快速性和稳定性。另外,考虑到机组调峰深度与调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兼得,为了防范电网低频风险,且使电力系统运行经济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调峰裕度,提出了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引入新型正弦余弦算法求解。以某电厂4台机组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SCA和遗传算法寻优计算并与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对比,结果表明SCA的最优解比GA精度更高,而且新模型既能保证足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又有更高经济性。通过仿真得出不同负荷率最优经济成本与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的关系曲线,总结了此规律对负荷优化分配的指导意义。最后仿真研究低负荷率时的负荷分配,结果表明模型会优先选取经济性较好的机组进行深度调峰,以保证整体最佳经济性。本文对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进行纵向研究,首先研究提高了DEH和CCS建模的精确性,以保证一次调频建模的精确性。然后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最大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和基于EBSILON建模的高加旁路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可简捷高效的获得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全新的优化策略,将一次调频能力纳入优化的约束条件,使机组在能保证电网足够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分别实现不同机组速度不等率以及负荷分配的联合优化。研究内容对增强电网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提高大功率机组运行灵活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浩峰[6](2019)在《汽轮机组通流部分结垢和小流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火电机组普遍参与调峰,水蒸汽中的盐分在汽轮机高压缸提前沉积,汽轮机通流部分积垢问题加剧。同时,在深度调峰下,汽轮机在小流量工况运行,高压缸也面临着鼓风工况的危险。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汽轮机高压通流部分的结垢工况和小流量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级内流动和通流性能展开研究。首先,以某汽轮机高压缸反动级为对象建立单流通道模型,对级内的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设计工况下的级内流场和叶栅通道内二次流的涡系结构,以及涡流流动造成的损失机理,得到了流动参数沿周向和叶高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与设计参数吻合,计算结果可靠;叶片的叶型损失主要来自吸力面边界层,作为后加载叶型可限制级内二次流的发展;级内流场捕捉到了马蹄涡、通道涡、壁角涡和尾迹涡,马蹄涡的吸力侧和压力侧分支在向下游的发展过程中与通道涡融合,形成叶栅出口的高损失区。叶栅出口参数周向分布受尾迹区影响,尾迹区压力和温度高于主流,流速则低于主流,汽流角在汽流掺混的影响下在通道内呈正弦分布;参数的叶高分布受离心力和级内涡流影响,静叶出口压力、焓和气流角沿叶高增大,静叶出口速度沿叶高降低;动叶出口压力、相对速度和绝对气流角沿叶高增大。然后,针对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结垢问题,设置叶片表面粗糙度和叶片附加厚度来模拟不同程度的污垢沉积情况,并在不同位置设置粗糙度,以研究不同位置结垢的影响。通过对结垢工况下叶栅的通流性能和级内流场进行分析,得到结垢造成的损失机理。结果表明,叶片表面粗糙使叶片的叶型损失增大,级效率随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对反动级而言,静叶表面粗糙与动叶表面粗糙对级效率下降的影响程度相近,静叶表面粗糙对级性能的影响大于动叶表面粗糙的影响;粗糙度的增加使端壁流动分离加剧,增加了二次流损失。叶片表面粗糙度使吸力面的边界层增厚,产生脱流,造成附加叶型损失。吸力面表面对粗糙度更加敏感,对级性能的影响大于压力表面粗糙。叶片增厚使级效率下降,流量降低。叶片增厚对级性能的影响小于粗糙度的影响。当叶片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增加时对级通流性能的影响最大。最后,在两级叶栅通道模型中,对高压级的小容积流量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提高背压减小通流流量,对鼓风工况下的级内流场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动叶前的顶部间隙出现涡流,其范围随着流量减少向动叶顶部区域扩大。上游流动对下游造成影响,容积流量的减少产生了负攻角,在叶片通道内产生分离流动。级内分离流动存在于整个叶高通道,堵塞主流流动。动叶通道内,分离流动从叶根前缘开始产生,自下而上向叶顶尾缘发展。静叶通道内,分离流动从叶顶开始产生,自上而下向叶根发展。50%设计流量下第二级焓降接近过渡工况的临界值,即将进入过渡工况,与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汽轮机在40%设计流量下已经进入鼓风工况,若要提高该汽轮机的调峰能力,需要对现有叶片进行优化改型。鼓风工况下,高压缸排汽温度升高,最高温度出现在最末级动叶顶部,在20%设计流量下,排汽温度比设计工况提高了30K。
王昌朔[7](2019)在《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发展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是进一步提高燃煤机组能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随着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高过热度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方案对抽汽过热度的利用效果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回热系统节能潜力。MC系统采用梯级式双机回热系统,可有效降低多级回热抽汽过热度,节能效果显着。本文基于MC系统设计理念,深入研究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和运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系统基础上,建立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热力系统。针对给水泵系统存在的功率匹配问题,分析了进汽节流调节、排汽补汽调节和发电机平衡三种协调方案的控制方法和技术特性,基于EBSILON软件平台分别建立热力系统性能分析模型,在主要负荷范围内计算了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从经济性角度确认发电机平衡方案为最优配置方案。本文以基于发电机平衡的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热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直流锅炉模型、阀门流量模型、汽轮机通流模型、加热器模型和给水系统变速协调部分模型。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动态仿真平台,阶跃扰动试验表明,仿真平台能够充分反映外界扰动下汽轮机组主要参数的动态特性。本文基于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运行特性,提出适用于机组启动、变负荷运行以及触发事故等不同工况运行需求的控制策略,通过小汽轮机启动冲转、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运行、投加热器、变负荷、加热器切除等一系列系统联调动态仿真试验,研究汽轮机组动态运行特性,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姜阳[8](2019)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数匹配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系统、蒸汽系统互相关联,联合循环各环节热力系统参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性,例如燃气轮机的排气参数位于上位电站和下位电站的连接节点处,并且这类边界节点参数对上位电站和下位电站的效率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导致当优化目标不同时,局部设备效率最优时所对应的燃气轮机排烟参数并不能使联合循环机组的效率最优。所以应该在考虑机组参数耦合性和传递性的前提下研究关键参数对整个机组效率的影响,从完整的系统出发,分析关键参数的影响。本文以典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法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下位电站和上位电站参数优化模型。研究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数匹配优化问题。首先,文章基于热力学理论,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分析影响上位电站、下位电站及联合循环电站效率的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联合循环效率的耦合参数变化对联合循环机组效率影响。其次,以鞍山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热力计算软件建立非补燃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效率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参数对燃气侧、蒸汽侧和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对烟气侧和蒸汽侧效率影响方向不同的参数,并对这类参数进行总结,得到?、pSoI、pSoL三个耦合参数。最后,给出约束条件,以联合循环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利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多参数优化,得到了load100、load85、load70、load55四个工况下三个耦合参数的优化值,并对load100工况时得到的优化值与优化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思路克服了目前先选型后优化思路中未能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效率达到最大的弊端,并为设计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时提供理论参考。
贺之豪[9](2019)在《数据驱动的汽轮机组性能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传统火力发电行业受到新能源发电的冲击,市场占比逐年下降。新环境下的火力发电更加注重机组的灵活性调峰能力,这也对火力发电领域的设备性能监控与运行优化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海量运行数据的价值挖掘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如何通过数据挖掘获取正确的信息,也是当前火电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火力发电汽轮机组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通流部分、回热加热器部分和凝汽器系统部分,选定了能表征其运行热经济性的特征参数,运用传统热力计算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同时,就其海量实际运行数据的特点,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处理方法,进行基于滑动窗口法的准稳态筛选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异常数据检测,使用筛选之后的稳态数据来进行建模分析,与传统热力计算的结果相互验证。本文通过对特征通流面积、加热器端差和凝汽器性能状态监测因子的分析研究,辅以海量电站运行数据的信息挖掘,验证了评价汽轮机组热经济性的指标的合理性,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汽轮机组性能分析方案,对火力发电机组运行的高效安全性有一定指导作用。
张翔[10](2018)在《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发电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燃煤机组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加上涉及学科领域众多以及测点的不完备性,在机组工艺、运行、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攻克。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的大量投运,对于燃煤电站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热经济性优化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开展了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和汽机侧的全流程机理建模、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和热经济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涵盖锅炉侧和汽机侧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环境开发了面向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平台。(2)利用蒸发系统模型、换热器系统模型和烟气质量流量模型估计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建立了半辐射式换热器动态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将烟气温度辨识转变为以烟气温度为被寻优变量的最优化问题。在水平烟道烟温估计结果基础上实现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在线评估。(3)建立了基于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分布的直接漏风估计方法。引入修正系数补偿由于不稳定换热对空预器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空预器温度分布建模结果,利用稳态下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辨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直接漏风量,并给出天级和月级的直接漏风量和漏风面积仿真结果。(4)研究了回热抽汽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利用回热抽汽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计算汽轮机效率的相对变化量。通过稳态的滚动更新将本方法扩展到全工况下热经济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压加热器比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更大,汽轮机效率对上端差变化更加敏感。(5)研究了基于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问题。建立了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对于配置双速泵的机组,凝汽器压力优化简化成具有有限个可行解的整数规划问题。对于配置变速泵的机组,选取机组净功率为凝汽器压力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循环水调节的动态过程等因素,引入保持时间对操纵变量施加约束。(6)以主蒸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排汽质量流量为耦合变量,分析汽机-冷端耦合系统传热机理,建立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以机组功率收益为耦合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选取机组功率收益增量作为热经济性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调节占主导地位,优化后汽轮机效率整体提高。在同一负荷下,优化后主蒸汽压力依次大于实际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滑压运行下主蒸汽压力参考值。
二、汽轮机通流及汽水系统可视化建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轮机通流及汽水系统可视化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核电机组出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
2.1 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离群点检测 |
2.2.2 无量纲化处理 |
2.3 随机森林调参 |
2.4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LSTM时间序列模型 |
3.1 从RNN到 LSTM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STL分解 |
3.2.2 无量纲化处理 |
3.3 模型训练 |
3.3.1 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
3.3.2 过拟合解决方法 |
3.3.3 LSTM时间序列模型结构 |
3.3.4 多步预测方法 |
3.4 结果分析 |
3.4.1 夏季工况预测结果 |
3.4.2 冬季工况预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 |
4.1 夏季工况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 |
4.2 冬季工况电功率设定值优化曲线 |
4.3 本章小结 |
5 核电机组出力优化WEB应用 |
5.1 程序开发及运行环境 |
5.2 程序使用说明 |
5.3 模型的重新训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内电站仿真软件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电站仿真软件研究情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站仿真平台Caling系统 |
2.1 Caling1.0计算平台功能简介 |
2.2 Caling2.0计算平台功能改进 |
2.3 迭代计算强化区间“算涡”的开发 |
2.3.1 算涡的概念 |
2.3.2 算涡之间的关系 |
2.3.3 模型中模块的轮算 |
2.3.4 算涡的时间度量 |
2.4 版本差异 |
第3章 基于Caling系统的模块开发 |
3.1 模块的划分基础 |
3.1.1 汽机侧 |
3.1.2 锅炉侧 |
3.2 模块的算法与设计 |
3.2.1 算法对平台的优化 |
3.2.2 模块的设计思想 |
3.3 模块的开发 |
3.3.1 锅炉炉膛模块 |
3.3.2 空气预热器模块 |
3.3.3 磨煤机模块 |
3.3.4 风机模块 |
3.3.5 汽轮机模块 |
3.3.6 加热器与水泵模块 |
3.3.7 热经济模块 |
3.3.8 分流与汇流模块 |
3.3.9 等效焓降模块 |
第4章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开发与应用 |
4.1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意义 |
4.2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开发 |
4.2.1 离线诊断的开发 |
4.2.2 在线诊断的开发 |
4.3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应用 |
4.3.1 智慧电厂模型搭建 |
4.3.2 智慧电厂模型校核 |
4.3.3 智慧电厂模型优化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性能监测与诊断研究现状 |
1.2.2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方法 |
2.1 核电二回路系统设备的性能劣化 |
2.1.1 二回路热力系统及设备 |
2.1.2 设备的性能劣化 |
2.2 核电二回路系统混合建模方法 |
2.3 设备性能衰退指标体系和系统经济性指标体系 |
2.3.1 通流部分性能指标 |
2.3.2 回热加热器性能指标 |
2.3.3 凝汽器性能指标 |
2.3.4 性能衰退的(火用)指标 |
2.3.5 核电二回路系统经济性指标 |
2.4 核电二回路系统基准值的确定 |
2.5 二回路系统设备劣化过程诊断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工况下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及性能分析 |
3.1 二回路系统热力学分析方法 |
3.2 案例机组概况 |
3.3 THA工况的热力计算与模型验证 |
3.4 二回路系统热力性能档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合建模的二回路系统变工况计算与性能诊断 |
4.1 二回路系统湿蒸汽抽汽焓计算 |
4.2 汽轮机级组的混合建模 |
4.2.1 传统汽轮机级组机理建模 |
4.2.2 用于变工况回归的汽轮机级组模型 |
4.3 回热加热器的混合建模 |
4.4 二回路系统子模型间的连接 |
4.5 设备状态的性能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移动式动力装置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热力系统仿真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故障仿真研究现状 |
1.3 电站仿真系统APROS介绍 |
1.3.1 APROS仿真支撑系统特点 |
1.3.2 APROS仿真支撑系统的基本构成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直流蒸发器模型构建 |
2.1 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 |
2.2 直流蒸汽发生器计算模型 |
2.2.1 蒸汽发生器传热计算 |
2.2.2 蒸汽发生器流动计算 |
2.3 直流蒸汽发生器模型构建 |
2.4 模型验证 |
2.4.1 传热特性验证 |
2.4.2 流动特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式动力转换装置汽水系统模型构建 |
3.1 汽轮机系统建模 |
3.1.1 汽轮机调节阀门模型 |
3.1.2 汽轮机计算模型 |
3.1.3 汽轮机转子计算模型 |
3.1.4 外部耗功模块计算模型 |
3.1.5 汽轮机系统模型构建 |
3.1.6 模型验证 |
3.2 冷端系统建模 |
3.2.1 凝汽器模型 |
3.2.2 抽气器模型 |
3.2.3 冷端系统模型构建 |
3.2.4 模型验证 |
3.2.5 凝汽器变工况分析 |
3.3 给水系统建模 |
3.3.1 泵数学模型 |
3.3.2 给水系统仿真模型 |
3.4 轴封加热系统建模 |
3.4.1 轴封加热系统数学模型 |
3.4.2 轴封加热系统仿真模型 |
3.4.3 系统模型验证 |
3.5 低负荷旁路系统建模 |
3.5.1 低负荷旁路系统计算模型 |
3.5.2 低负荷旁路系统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转换系统特性分析 |
4.1 系统稳态结果及其分析 |
4.2 动力转换装置升降负荷仿真试验 |
4.2.1 降负荷仿真试验 |
4.2.2 升负荷仿真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仿真研究 |
5.1 蒸发器故障仿真研究 |
5.1.1 破口模型验证 |
5.1.2 换热管破裂仿真模型构建 |
5.1.3 换热管破裂仿真研究 |
5.2 凝汽器真空系统故障仿真研究 |
5.2.1 凝汽器参数变化 |
5.2.2 蒸发器参数变化 |
5.2.3 汽轮机参数变化 |
5.3 凝汽器循环水系统故障仿真研究 |
5.3.1 凝汽器参数变化 |
5.3.2 蒸发器参数变化 |
5.3.3 汽轮机参数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特点及工作展望 |
6.2.1 本文特点 |
6.2.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可再生能源系统接入对电网的冲击 |
1.1.2 特高压输电对汽轮机一次调频的影响 |
1.1.3 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降低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组灵活性运行研究现状 |
1.2.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协调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研究现状 |
1.2.4.1 阀门一次调频研究 |
1.2.4.2 高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3 低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4 凝结水节流调节负荷研究 |
1.2.5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1 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 |
2.1.2 连续传递函数的离散化 |
2.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辨识 |
2.1.4 数据预处理 |
2.1.5 参数辨识 |
2.1.6 参数辨识结果 |
2.1.7 结果验证 |
2.1.8 DEH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1.9 结论 |
2.2 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2.1 协调控制系统原理 |
2.2.2 制粉系统模型 |
2.2.3 锅炉模型 |
2.2.4 管道压损模型 |
2.2.5 汽轮机模型 |
2.2.6 参数辨识和模型仿真 |
2.2.6.1 制粉系统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2 锅炉模型求解和验证 |
2.2.6.3 管道压损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4 汽轮机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5 协调控制系统模型整体验证 |
2.2.7 CCS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2.8 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与评估 |
3.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仿真与试验分析 |
3.1.1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分析 |
3.1.1.1 一次调频相关概念 |
3.1.1.2 DEH和 CCS一次调频模型 |
3.1.1.3 DEH和 CCS单独一次调频 |
3.1.1.4 DEH和 CCS协同一次调频 |
3.1.1.5 灵活改变机组运行方式 |
3.1.2 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 |
3.1.2.1 调节阀最大调频能力分析 |
3.1.2.2 给水小旁路的一次调频 |
3.1.2.3 混合一次调频 |
3.1.2.4 试验结果分析 |
3.1.3 结论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 |
3.2.1 调门动态特性分析 |
3.2.2 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1 一次调频过程变工况分析 |
3.2.2.2 基于变工况分析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3 基于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流程 |
3.2.3 一次调频能力仿真结果和验证 |
3.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应用说明 |
3.2.5 结论 |
3.3 基于EBSILON的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分析 |
3.3.1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3.1.1 EBSILON简介 |
3.3.1.2 1000 MW机组EBSILON建模 |
3.3.1.3 变工况模型验证 |
3.3.2 高加给水旁路仿真分析 |
3.3.2.1 高加小旁路仿真分析 |
3.3.2.2 高加混合旁路分析 |
3.3.2.3 高加大旁路分析 |
3.3.2.4 最优高加旁路方式分析 |
3.3.3 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方法应用说明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分析 |
4.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研究 |
4.1.1 一次调频参数分析 |
4.1.1.1 一次调频死区的分析及仿真 |
4.1.1.2 一次调频响应时间的分析及仿真 |
4.1.1.3 速度不等率的分析及仿真 |
4.1.2 系统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分析 |
4.1.2.1 调差系数 |
4.1.2.2 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静态特性 |
4.1.2.3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 |
4.1.2.4 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 |
4.1.3 算例仿真分析 |
4.1.4 结论 |
4.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1 火电机组经济性和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1.1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
4.2.1.2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2.1 优化目标 |
4.2.2.2 约束条件 |
4.2.3 正弦余弦算法 |
4.2.4 算例仿真分析 |
4.2.5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汽轮机组通流部分结垢和小流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 |
1.2.1 结垢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小流量运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汽轮机叶栅通道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计算过程 |
2.3 控制方程 |
2.4 湍流计算方法 |
2.5 湍流模型 |
2.5.1 标准k-ε模型 |
2.5.2 RNGk-ε模型 |
2.5.3 标准k-ω湍流模型 |
2.5.4 SSTk-ω湍流模型 |
2.6 动静界面网格处理 |
2.7 网格划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轮机通流部分建模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汽轮机通流叶栅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1 几何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3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计算模型验证 |
3.4.2 级内流场 |
3.4.3 级内涡流结构分析 |
3.5 计算模型对比修正 |
3.5.1 参数周向分布 |
3.5.2 参数叶高分布 |
3.5.3 CFD计算与热力计算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通流结垢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叶片表面粗糙的影响 |
4.2.1 粗糙度模型 |
4.2.2 湍流模型与边界条件 |
4.2.3 不同粗糙度大小的影响 |
4.2.4 不同位置粗糙的影响 |
4.3 叶片加厚的影响 |
4.3.1 叶片厚度处理 |
4.3.2 厚度变化对级性能影响 |
4.3.3 厚度变化对级内流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级小流量工况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 |
5.2.1 几何模型 |
5.2.2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3 设计工况模型验证分析 |
5.3.1 模型验证 |
5.3.2 设计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5.4 小流量工况 |
5.4.1 不同流量下子午面流场 |
5.4.2 不同叶高截面流场 |
5.4.3 鼓风工况分析 |
5.4.4 级内参数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回热抽汽过热度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协调配置 |
2.1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设计 |
2.1.1 常规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 |
2.1.2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 |
2.1.3 系统特性分析 |
2.2 给水泵系统运行特性 |
2.2.1 泵的相似定律 |
2.2.2 给水泵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 |
2.3 协调配置方案 |
2.3.1 进汽节流调节方案 |
2.3.2 排汽补汽调节方案 |
2.3.3 发电机平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BSILON的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 |
3.1 EBSILON热力仿真软件介绍 |
3.1.1 EBSILON软件简介 |
3.1.2 EBSILON组件数学模型 |
3.2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2.1 热力系统模型架构 |
3.2.2 模型参数设置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1 补汽参数优化结果 |
3.3.2 回热系统变工况特性 |
3.3.3 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系统数学模型 |
4.1 仿真模型总体设计 |
4.2 直流锅炉模型 |
4.3 阀门流量模型 |
4.4 汽轮机通流模型 |
4.4.1 汽轮机级组通流模型 |
4.4.2 再热中间容积模型 |
4.4.3 回热抽汽管道模型 |
4.5 加热器模型 |
4.5.1 表面式换热器模型 |
4.5.2 混合式换热器模型 |
4.6 给水系统变速协调模型 |
4.6.1 变速给水泵模型 |
4.6.2 转子模型 |
4.6.3 行星齿轮调速器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研究及仿真验证 |
5.1 动态仿真试验平台 |
5.2 阶跃扰动试验 |
5.2.1 燃料量阶跃试验 |
5.2.2 主汽调门阶跃试验 |
5.2.3 旁路阀阶跃试验 |
5.3 控制策略 |
5.3.1 转速控制策略 |
5.3.2 功率控制策略 |
5.3.3 启动工况控制策略 |
5.3.4 事故工况控制策略 |
5.4 系统联调仿真试验 |
5.4.1 启动冲转试验 |
5.4.2 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试验 |
5.4.3 投加热器试验 |
5.4.4 变负荷试验 |
5.4.5 加热器切除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数匹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联合循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设备及特点 |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介绍 |
2.1.1 联合循环类型及特点 |
2.2 燃气轮机结构及特性分析 |
2.3 余热锅炉特性分析 |
2.4 蒸汽轮机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原理及基本热力学分析 |
3.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原理 |
3.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本热力学分析 |
3.3 上位电站燃气轮机的热力学分析 |
3.3.1 单轴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
3.3.2 单轴燃气轮机实际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
3.3.3 单轴燃气轮机实际循环最佳压比分析 |
3.4 下位电站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的热力学分析 |
3.4.1 余热锅炉热力学分析 |
3.4.2 蒸汽轮机热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联合循环机组EBSILON建模及仿真 |
4.1 EBSILON建模技巧说明及主要部件构建 |
4.1.1 EBSILON建模技巧说明 |
4.1.2 EBSILON主要部件构建 |
4.2 建模基本步骤 |
4.3 燃气轮机侧的建模及仿真 |
4.4 蒸汽侧建模及仿真 |
4.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建模及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耦合参数的选取 |
5.1 影响上位电站效率的耦合参数分析 |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2 压比p对上位电站性能的影响 |
5.2 影响下位电站效率的耦合参数分析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蒸汽参数对下位电站性能影响 |
5.3 参数变化对联合循环机组影响的仿真计算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耦合参数压比p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 |
5.3.3 耦合参数中压蒸汽压力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 |
5.3.4 耦合参数低压蒸汽压力参数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耦合参数优化 |
6.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6.2 遗传算法优化原理 |
6.2.1 遗传算法概要 |
6.2.2 遗传算法步骤 |
6.3 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数据驱动的汽轮机组性能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汽轮机组性能计算及分析 |
2.1 通流部分性能计算 |
2.1.1 CFA概述 |
2.1.2 CFA应用及优势 |
2.1.3 通流部分CFA的计算及分析 |
2.2 加热器部分性能计算 |
2.2.1 加热器端差机理分析 |
2.2.2 端差异常的诊断分析 |
2.3 凝汽器部分性能计算 |
2.3.1 凝汽器换热性能机理分析 |
2.3.2 凝汽器异常的诊断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数据分析在设备诊断中的应用 |
3.1 MATLAB概述 |
3.2 数据样本选取 |
3.2.1 稳态分析 |
3.2.2 异常数据检测 |
3.2.3 样本选择案例分析 |
3.3 基于大数据的加热器端差分析 |
3.4 基于大数据的凝汽器换热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大数据的汽轮机性能诊断 |
4.1 通流部分性能分析 |
4.2 加热器部分性能分析 |
4.3 凝汽器部分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1.2.2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在线辨识 |
1.2.3 空预器漏风率在线计算 |
1.2.4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
1.2.5 凝汽器压力优化 |
1.2.6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章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仿真平台 |
2.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2.2.1 制粉系统模型 |
2.2.2 蒸发系统模型 |
2.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2.4 金属壁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
2.2.5 热损失模型 |
2.2.6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
2.2.7 烟气质量流量模型 |
2.2.8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模型 |
2.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
2.3.1 冷端系统模型 |
2.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
2.3.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辨识模型 |
2.4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2.4.1 平台搭建与结构 |
2.4.2 仿真结果 |
2.4.3 全流程仿真平台在真实机组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和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1 基于全流程模型的水平烟道烟温估计 |
3.1.1 炉膛出口烟温估计 |
1.1.2 水平烟道换热器出口烟温估计 |
3.1.3 基于烟温的换热器传热性能评估 |
3.2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2.1 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场机理建模 |
3.2.2 空预器温度分布的迭代计算 |
3.2.3 直接漏风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热抽汽系统热经济性评估与凝汽器压力优化 |
4.1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
4.1.1 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 |
4.1.2 给水、疏水比焓偏差模型 |
4.1.3 端差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
4.1.4 端差对煤耗的影响 |
4.2 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1 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 |
4.2.2 机组功率增量模型 |
4.2.3 循环水泵功耗增量模型 |
4.2.4 基于双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5 基于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5.2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机理模型 |
5.3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 |
5.4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 |
四、汽轮机通流及汽水系统可视化建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核电机组出力优化研究[D]. 吴恺逾. 浙江大学, 2021(09)
- [2]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 金铃杰. 山东大学, 2021(09)
- [3]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D]. 盛晨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移动式动力装置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D]. 皇甫泽玉. 东南大学, 2020
- [5]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D]. 廖金龙. 浙江大学, 2020(07)
- [6]汽轮机组通流部分结垢和小流量问题研究[D]. 张浩峰. 东南大学, 2019(01)
- [7]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 王昌朔. 东南大学, 2019(06)
-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数匹配优化研究[D]. 姜阳.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9]数据驱动的汽轮机组性能诊断研究[D]. 贺之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