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蛋白耦合区假说”与经络本质

“经络蛋白耦合区假说”与经络本质

一、“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与经络实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阔[1](2021)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人类文明前所未有之高度发达的今日,却依然面临诸多复杂乃至超出当下思境的问题而亟待解决。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寻求破解良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回溯“历史的经验”,即从浩瀚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谋求先贤探索道路之上的得失与成败而为现实提供重要参考系。观中国传统体育史与医学史的发展脉络,“体医融合”的一大特征造就了中医运动处方体系。此种以中医生理、病理、养生等理论为底层思想,构建独具传统体育特色的导引术以达到养生、祛病之效的运动疗法发轫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又历经后世千年,一直绵延至今而不曾失落。有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三重证据、考证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旨在探研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对具有代表性的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及文物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其实质内容及发展特点进行凝练与总结,从而为当下中医运动处方的复原、创编乃至临床研究等方面提供源头活水。主要成果如下:——在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分期方面:(1)夏商为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萌芽期。“巫医合一”的文化背景下巫者承担着“大舞”、“禹步”与导引特征高度相近的行为,从而衍生出养生、祛病功效,视之为先导阶段。(2)两周至春秋战国为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奠基期。一方面,以《易》为代表的典籍提出三层级“象思维”而为导引动作的设计提供思想基础,“忧患意识”为“治未病”提供创发先导。另一方面,《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提出“治未病”思想而突出处方目的在于防治未病、截断欲病,以“结构-功能-神明”之三层级分类方法构建中医身体观,并以此确立“绵缓运动观”、“因时运动观”、“运动调神观”而旨在“中和”的养生原则,形成“中和身体观”。(3)秦汉为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专着建构期。马王堆《导引图》与张家山《引书》成为运动处方体系形成的标志,即上承《易》、《内经》所奠基的“道论”而创发“形而下”的导引技术。针对处方术势的考证解析,认为《导引图》与同绘一帛之上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及《却谷食气》相联相应,在不同类别的运动处方中呈现“仿生取象-因时运动-循经导引”的运动养生框架。《引书》则构成了“四时导引-炼筋与节-祛内外病”的运动养生框架。——在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特点方面:(1)“巫崇神灵”到“取象为法”为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创发特点之发展。上古巫文化统摄下的巫者思想深层是崇尚神灵力量而沟通天地,在巫事活动中衍生出导引之前身,春战时期易学之“象思维”建立起“拟象-意象-法象”的三层级模型取代巫文化而为导引处方构建的基石。(2)春战时期的“治未病”思想、“中和身体观”转至汉代《引书》、《导引图》为中医运动处方“养生之道”至“养生之术”的落实。(3)发展至汉代的中医运动处方以处方目的、机制、对象、疗法为内容体系而建构,为中医运动处方的“传承三代”与“开新后世”提供典型范式。

宋晓晶,王广军,李宏彦,张维波[2](2021)在《经络研究60年——一条多学科交叉之路》文中研究说明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维持生命并参与疾病形成和治愈的重要系统。揭示经络的生物学内涵是现代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生物医学(生理、解剖、组织形态等)、影像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对经络展开了研究。现代经络研究就是一部多学科交叉的历史,为认识经络提供了多视角的科学资料。未来经络研究需要更精准的多学科交叉,它将是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希望之光。

薛玺情,马欣,李旭豪,杨继国[3](2020)在《国内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对于经络实质展开了系统的有计划地研究,迄今为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及假说不计其数,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近五十年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其他假说的角度,对经络实质的假说进行了总结,并对经络实质至今未有突破性见解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且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经络实质应为多系统与多功能相整合的立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物质结构,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并且经络实质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为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与方法启示。

宋晓晶[4](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张惜燕[5](2019)在《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60余年来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分类整理病机创新理论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医病机创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全面展示现代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现代中医病机理论的演变规律,明确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路径,以期能补充丰富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推动构建当代中医病机学。方法:充分收集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对“病机创新理论”的范畴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及目的,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查找、筛选,再依据逻辑分析法、科学哲学研究法对提取归纳的病机创新理论进行概念规范、特性厘清、层级划分、分类鉴别,创新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病机创新理论演变规律的分析,最终构建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1)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素、分层、分类)对“病机”进行科学定义,从而准确指导病机创新理论的评价研究。病机作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理的本质概括,以因、位、性、势四者为基本要素,可分为单一病机与复合病机两类,层级划分是对病机从宏观到具体的准确把握。现代对“证”的内涵研究认识未达统一,病机与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2)系统梳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划分为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界定各病机理论的概念或含义,厘清其形成原因、致病特性、致病机理、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鉴别分类、创新应用等,理清其逻辑层次,展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初步形成了共识性的病机创新理论。(3)从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到建立,深入剖析其所存在的内容不确定、层级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脏腑经络分系统,以外感内伤分类病,明确系统病机与类病病机的概念内涵及要素;二是明确内生五邪病机是内伤病机,应归属于类病病机范畴;三是初步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4)剖析中医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规律,建立病机理论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哲学思维、疾病谱变化、现代科技和其他因素;探索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三大模式,包括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提出了病机理论的创新路径和整体要求。结论:界定“病机”“伏邪”“玄府”“情志病因”“上火”等概念范畴,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和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梳理总结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的病机创新理论,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创新构建一个内容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阐明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研究病机理论的创新规律,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系统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病机创新理论。诸方面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了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促进了现代中医病机学的发展。

杜娟,周立华,吴鸿,赵君玫,崔圆圆,刘庆乐,孙笑卫,朱现民,刘春,李超[6](2016)在《电压门控钙通道蛋白在循经部位组织细胞兴奋传导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循经感传的物质基础。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常态组、常态针刺组、维拉帕米阻断组和0.9%NaCl溶液阻断组(对照组),每组15只。常态组及常态针刺组大鼠首先于足阳明胃经股骨段循经受观测部位(简称循经受观测部位)及邻近非经受观测部位(简称非经受观测部位)注射Fluo 3-AM(钙离子荧光探针)后孵育;维拉帕米阻断组先于循经受观测部位及非经受观测部位用维拉帕米注射液局部注射,再在循经和非经受观测部位注射Fluo3-AM后孵育;对照组用0.9%NaCl溶液局部注射,再在循经和非经受观测部位注射Fluo 3-AM后孵育。分别记录各组注射后的循经与非经受观测部位细胞内Ca2+成像变化大于20min。后3组均在上述操作完成后,立即针刺"后三里",并连接电针1min,记录循经受观测部位和非经受观测部位细胞内Ca2+成像变化大于20min。结果:常态组循经受观测部位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高于非经受观测部位;常态针刺组循经受观测部位针刺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较针刺前明显增强,非经受观测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维拉帕米阻断组维拉帕米注射液局部阻断后,循经受观测部位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针刺后未见增强,非经受观测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0.9%NaCl溶液局部注射后,循经受观测部位及非经受观测部位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变化,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循经部位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s)状态与循经部位组织细胞兴奋传导具有高度相关性。

崔洪健,李春日[7](2016)在《论经络循经感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收集了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于经络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一些文献,汇总了主要的观点并加以讨论,包括体液论、生命场论、缝隙连接观点、纤维状蛋白观点等等。循经感传现象是经络实质性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循经感传机制的研究,是经络系统实质研究以及整个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基础。我们应该结合西医学的优势,多学科合作,调整思路方法,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杜娟,周立华[8](2014)在《浅论循经部位高能量代谢的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既往经络实质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整合,认为高能量代谢是循经特异性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以探讨循经高能量代谢的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发现循经部位细胞的电压门控钙通道蛋白可能在循经机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启动与耦联的重要作用,据此进一步完善前"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为"经络钙通道蛋白耦联带"假说,为揭示经络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开启新途径。

杨军,褚春,谭芳[9](2009)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移植微环境和经络气血的关系》文中提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移植可改善心肌重建和恢复心功能,但恶劣的移植微环境制约了干细胞心脏移植的疗效。微环境的改良成为提高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关键。干细胞的归巢和定向转化都受移植微环境的信号转导和调控得影响,经络气血的实质和功能与干细胞的移植微环境密切相关,在干细胞的归巢和分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郑杰[10](2009)在《原穴与相应脏腑同源性研究 ——针刺“太溪”穴对肾脏蛋白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探索中医经络学说中原穴与其相应脏腑的蛋白同源性,本实验选取足少阴肾经为示范经脉,探寻其原穴“太溪”与肾脏皮质组织之间的相关物质基础,建立肾经经穴组织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获得经穴组织蛋白指纹图谱数据,以丰富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NC)和针刺组(AT)两组,每组6只。每日上午9时,将针刺组大鼠装入布袋,电针刺激双侧“太溪”穴,施以疏密波,频率2Hz,强度以大鼠后肢出现微微抽动,保持安静为度,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7天。空白组大鼠在相同时间只予钻布袋实验,不予针刺刺激。针刺结束后对所有大鼠用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冰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取出肾脏皮质及“太溪”穴部位和非穴位约1.5×1×0.5mm2结缔组织进行蛋白双向电泳实验,根据重复性原则每组样本平行做三块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各组胶图,寻求太溪穴与肾脏皮质组织的相关物质基础。结果:1.通过对“太溪”穴组织与非经非穴组结缔组织蛋白比较,发现大鼠“太溪”穴组织与足跟部非经非穴组织胶图存在8完全蛋白差异点。2.通过对“太溪”穴组织与肾脏皮质蛋白胶图的比较,共发现13对相关蛋白。3.通过对非经非穴处组织与肾脏皮质之间比较,发现10对相关蛋白。4.通过“太溪”穴组织与针刺组“太溪”穴组织胶图的比较,可以看出针刺与否的“太溪”穴组织蛋白组成相差较大。5.通过对针刺组“太溪”穴组织与针刺组肾脏皮质组织蛋白比较,发现20对相关蛋白,且其中之一与”太溪”穴组织和肾脏皮质组织13对相似蛋白之一的分子量、等电点较接近,初步认定此四张胶图中标号蛋白点为同一蛋白。6.通过对空白组与针刺组肾脏皮质凝胶电泳胶图比较,发现9个蛋白表达变化点,其中包括肾脏皮质胶图中标号202号蛋白点与针刺组肾脏皮质组织胶图中标号为192号蛋白点。7.肾脏皮质胶图中标号为202号蛋白点和针刺组肾脏皮质胶图中标号为192号蛋白点经质谱验证分析,结果为Zeta crystallin/醌氧化还原酶。结论:1.通过对”太溪”穴组织与非经非穴结缔组织蛋白比较,提示穴位组织与非穴组织蛋白组成不尽相同。2.通过在”太溪”穴组织与空白组肾脏胶图的比较中,共发现13对相关蛋白;而通过对非穴位组织与肾脏皮质之间比较,发现10对相关蛋白,说明原穴“太溪”较非经非穴组织与肾脏皮质有更大的同源性。3.通过“太溪”穴与针刺组“太溪”穴组织胶图的比较,可以看出针刺与否的“太溪”穴结缔组织蛋白组成相差较大,提示针刺可以使穴位组织蛋白表达含量发生变化。4.通过对针刺组“太溪”穴结缔组织与针刺组肾脏皮质与“太溪”穴组织和肾脏皮质组织蛋白比较,初步认定有同一蛋白点(已标记于胶图中)同时存在以上四种组织中。5.通过对肾脏皮质与针刺组肾脏皮质凝胶电泳胶图比较,发现此阳性蛋白点经过电针刺激后,蛋白含量变化显着。6.经质谱验证分析,此阳性蛋白点为Zeta crystallin/醌氧化还原酶。通过对以上实验中各组胶图的比较分析,发现Zeta crystallin(Quinone Reductase)普遍存在于大鼠的“太溪”穴及肾脏皮质组织,且当机体接受到针刺信号后,Zetacrystalline/醌氧化还原酶的蛋白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所述,作为一种非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所能见的生物大分子----Zeta crystallin(Quinone Reductase)可能是大鼠肾经肾脏组织与原穴“太溪”之间所存在的相关物质基础。

二、“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与经络实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与经络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中医运动处方的养生智慧奠基于先秦两汉
        1.1.2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先秦两汉之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与实践是传统体医融合的典范
        1.1.3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医运动处方与现代医学运动处方的不可通约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概念界定
        1.6.1 中医运动处方
        1.6.2 导引
        1.6.3 先秦两汉时期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处方的形成与发展
        2.1.1 现代医学运动处方的形成与发展
        2.1.2 中医运动处方的形成与发展
    2.2 中医运动处方养生的相关研究
        2.2.1 基于导引历史发展的养生思想研究
        2.2.2 基于现代科学的养生研究
3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之萌芽与发展
    3.1 夏商时期:“巫医同源,巫士未分”的养生思想萌发
        3.1.1 巫觋文化之“舞”与后世导引术关联的三重证据
        3.1.2 小结
    3.2 周至春战时期:“取象为法”与“身体观照”的养生思想奠基
        3.2.1 渊薮于《易》
        3.2.2 纵深于《内经》
        3.2.3 小结
    3.3 秦汉时期:“形而上”道论到“形而下”方技的运动处方专着建构
        3.3.1 方技之术,生生之具——中医运动处方的划分与目的
        3.3.2 两文一图,共为长帛——马王堆《导引图》、《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
        3.3.3 治身之道,与天地求——张家山《引书》
        3.3.4 三重证据:简、帛、书之互证
        3.3.5 小结
4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特点之凝练
    4.1 由“巫崇神灵”到“取象为法”:中医运动处方创发思想的转捩
    4.2 由“道”而“术”: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身体化转捩
    4.3 由“传承”而“开新”: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的内容体系建成
        4.3.1 处方目的:“养生”与“祛病”
        4.3.2 处方机制:“炼筋与节”与“脉潮于气”
        4.3.3 处方对象:精英的神仙之学与大众的入俗之流
        4.3.4 处方疗法:治疗原则与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分期方面
        5.1.2 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特点方面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经络研究60年——一条多学科交叉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络的解剖与形态学研究
2 经络的生理学研究
3 经络的病理学研究
4 经络的化学与分子成分研究
5 医学影像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6 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及工程技术的介入
7 经络的生物力学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
8 小结

(3)国内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络实质的文献梳理
    1.1《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对经络的认识
    1.2《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
    1.3《难经》对经络的认识
    1.4《针灸甲乙经》对经络的认识
2 经络实质的现代医学研究
    2.1 经络与神经系统
    2.2 经络与血管系统
    2.3 经络与微循环系统
    2.4 经络与淋巴系统
    2.5 经络与免疫系统
    2.6 经络与结缔组织结构
    2.7 经络与细胞生物效应
3 其他假说
    3.1 经络与磁场
    3.2 经络与超解剖
4 展望

(4)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一 前言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二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学方法
        4.2 逻辑学方法
        4.3 科学哲学方法
    5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概念创新研究
    1 病机的内涵
    2 病机的外延
        2.1 依据构成内容分要素
        2.2 依据等级关系分层次
        2.3 依据复杂程度分类
    3 病机与证关系研究
        3.1 证是疾病外候
        3.2 证是证候阶段本质
        3.3 其他认识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
    1 毒邪病机
        1.1 毒邪的内涵
        1.2 毒邪的外延
        1.3 致病特点
        1.4 创新应用
    2 络病病机
        2.1 络脉的含义
        2.2 络脉的生理
        2.3 病机含义
        2.4 创新应用
    3 毒损络脉病机
        3.1 病机含义
        3.2 创新应用
    4 伏邪病机
        4.1 伏邪概念
        4.2 形成机制
        4.3 致病特性
        4.4 创新应用
    5 玄府病机
        5.1 玄府的含义
        5.2 玄府的生理
        5.3 玄府的病理
        5.4 生物学基础
        5.5 玄府与络脉
        5.6 创新应用
    6 情志病机
        6.1 情志病因的概念
        6.2 情志病因的形成
        6.3 致病特性
        6.4 致病机理
        6.5 创新应用
    7 上火病机
        7.1 上火的含义
        7.2 病机形成
        7.3 致病机理
        7.4 临床表征
        7.5 生物学基础
        7.6 创新应用
    8 复合病机
        8.1 瘀热病机
        8.2 瘀毒病机
        8.3 痰瘀互结
        8.4 毒热病机
    9 其他病机
        9.1 脏腑风湿
        9.2 瘀血生风
        9.3 虚气留滞
        9.4 气虚浊留
        9.5 奇经病机
        9.6 体质与病机
    10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
        1.1 教材病机体系
        1.2 专着病机体系
    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现状研究
        2.1 中医病机理论具体内容的确定
        2.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逻辑问题
    3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规律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1.2 现代疾病谱变化的要求
        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1.4 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2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形成模式
        2.1 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模式
        2.2 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模式
        2.3 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模式
    3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整体要求
        3.1 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3.2 始终以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研究为手段
        3.3 始终以服务临床、提高疗效为目的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电压门控钙通道蛋白在循经部位组织细胞兴奋传导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试剂与仪器
    1.3 试剂配制方法
    1.4 荧光剂孵育方法
    1.5 电针方法
    1.6 干预方法
    1.7 观测指标
    1.8 资料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常态下循经部位与非经部位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2.2 常态下循经部位与非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1)循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2)非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2.3 维拉帕米阻断后循经部位与非经部位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1)维拉帕米局部阻断后循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2)维拉帕米阻断后非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2.4对照组0.9%NaCl溶液模拟阻断后循经受观测部位及非经部位针刺前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较
3 讨论

(7)论经络循经感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研究理论
    1.1体液论
    1.2 电磁振荡与电化学震荡论
    1.3 电生理路线系统论
    1.4 耦联带结构论
    1.5 管道系统论
    1.6 生命场论
    1.7 321集成理论
2 现阶段研究观点
    2.1 基因层面——“缝隙连接”观点
    2.2 分子层面
        2.2.1 “纤维状蛋白”观点
        2.2.2 “受体m RNA表达”观点
        2.2.3 “三磷酸腺苷”观点
    2.3 细胞层面
        2.3.1 “亚全能干细胞”观点
        2.3.2 “细胞因子”观点
        2.3.3 “肥大细胞”观点
    2.4 生物电层面
        2.4.1 “电气信号”观点
        2.4.2 “经络电流”观点
        2.4.3 “皮肤下电阻”观点
    2.5 血液筋肉层面
        2.5.1 “血流”观点
        2.5.2 “微循环”观点
        2.5.3 “帽状筋膜筋结点”观点
    2.6 神经系统层面
        2.6.1 “神经元”观点
        2.6.2 “神经血管束”观点
    2.7 体外层面:“自然生理现象”观点

(8)浅论循经部位高能量代谢的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络实质研究的启示
2 循经高能量代谢形成机制
3 钙通道蛋白在循经机能活动过程中的启动与耦联作用
4 小结

(10)原穴与相应脏腑同源性研究 ——针刺“太溪”穴对肾脏蛋白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正文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分析讨论
    1.原穴及经络蛋白的现代研究
    2.蛋白与经络的联系
    3.实验结果的说明
    4.zeta crystallin蛋白的研究进展
    5.Zeta crystalline/醌氧化还原酶与针灸的关系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与经络实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运动处方养生思想发展之研究[D]. 李阔. 扬州大学, 2021(09)
  • [2]经络研究60年——一条多学科交叉之路[J]. 宋晓晶,王广军,李宏彦,张维波. 针刺研究, 2021(06)
  • [3]国内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J]. 薛玺情,马欣,李旭豪,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6)
  • [4]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5]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D]. 张惜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电压门控钙通道蛋白在循经部位组织细胞兴奋传导中的作用研究[J]. 杜娟,周立华,吴鸿,赵君玫,崔圆圆,刘庆乐,孙笑卫,朱现民,刘春,李超. 中国针灸, 2016(10)
  • [7]论经络循经感传机制[J]. 崔洪健,李春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8]浅论循经部位高能量代谢的形成机制[J]. 杜娟,周立华. 中国针灸, 2014(11)
  • [9]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移植微环境和经络气血的关系[J]. 杨军,褚春,谭芳.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11)
  • [10]原穴与相应脏腑同源性研究 ——针刺“太溪”穴对肾脏蛋白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郑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经络蛋白耦合区假说”与经络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