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阴极锌含铅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华,柯兆华,曹传飞[1](2017)在《降低萃取法制备锌片中的含铅量的生产实践》文中指出采用"浸出-萃铜除杂-萃锌-电积"工艺对含锌烟灰处理以生产锌片,由于高价锰离子对铜萃取剂有影响,所以在电解液中未添加锰离子对阳极板进行保护,导致锌片中的含铅量高。针对锌片含铅量高的问题,在生产中采取增加碳酸锶加入量、控制酸锌比、降低氯离子浓度等措施后,锌片的含铅量最终可以达到GB/T 470-2008Zn99.99的要求。
胡欣雷,郑鹏,江鹏[2](2016)在《阴极锌中降低铅含量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阴极锌中杂质铅的来源及析出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有效降低阴极锌中含铅量的方法,来提高电锌质量。
韩海燕[3](2016)在《电解锌含铅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锌锭质量,对电解锌含铅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解锌中铅的来源,以及导致电解锌中含铅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电解锌含铅的措施。
辛现军[4](2014)在《关于控制阴极锌Pb含量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电积锌过程中铅的沉积原理,提出了降低阴极锌铅含量的措施
钟德龙[5](2013)在《浅谈电解锌质量控制》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电锌含杂质情况和电锌电解工序,针对如何降低析出杂质铅,提高电锌品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周生刚[6](2011)在《Pb-Al层状复合节能阳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湿法冶金工业中,铅合金阳极因其制备工艺简便、成本相对低廉仍被广泛应用于电积Zn、Cu、Ni等有色金属的生产中,但铅合金阳极析氧过电位高、无功损耗大以及其材料基体本身存在的内阻大、抗蠕变性差、易发生非均匀腐蚀、污染电解液及阴极产品等的诸多弊病一直制约着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及经济效益。基于以上诸多问题,虽然目前已有涂层钛阳极可有效改善某些性能,但其昂贵的材料成本与制备工艺复杂性成为取代铅基合金阳极的瓶颈问题。本研究率先提出Pb-Al层状复合节能阳极的新材料构想,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计划项目的资助,利用较为简便的工艺制备出了一种集轻质、高强、优良导电性、长寿命、低电耗、高电流效率及高阴极产品品位等优势于一体的节能阳极。论文通过引入第三组元过渡金属Sn,借助热压扩散复合工艺将Pb、Al两种非混溶材料过渡连接起来,所形成的薄层界面起到了固溶强化、良好的电传导性作用,通过实验验证了其物理化学性能的稳定可靠性,集Pb、Al各自的优势于一体得以同时发挥。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界面组织、力学协同变形能力、电阻率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Pb-Al层状复合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电积锌为例开展了模拟电解试验,并分析了Pb-Al层状复合阳极的节能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Pb-Al层状复合阳极材料制备工艺思想,分别对Pb-Al二元液固界面能及Pb-Sn-Al三元系热力学混合特性做了对比计算分析,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当温度上限达到753.15K,Al、Sn、Pb组分点含量(at.%)为:0.42%,73.55%,26.03%时,对应的最小混合吉布斯自由能约为-5.33×104J/mol,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热力学难混溶性,为进一步制备Pb-Al层状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2)采用机械振动法制备出了界面结合良好的Al-Sn层状复合材料。Al和Sn两相中,(200)A1与(211)Sn成27.6°角形成界面时存在约25%的错配度,通过错配度计算,约每4个(211)Sn晶面间距与三个(200)Al晶面间距对应,即每4个(211)Sn就有一个点阵重合位置,这样的点阵匹配度是一种相对较低的界面能状态,形成了稳定的Al-Sn界面。Al-Sn层状复合材料时效150天的XRD分析结果显示,表层主要以β-Sn形式存在,仅有微量的SnO2生成。(3)在研究了Al、Sn可复合性的基础上,采用热压扩散焊接法制备了Pb-Al层状复合材料。通过EDS、SEM等分析了其界面形貌及相组织。研究发现,随着扩散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界面上最终形成了(α(主)+β(次))共晶体/(p(主)+a(次))共晶体/β(Sn-Pb)+Al多层连续过渡结构,且界面扩散宽度也在逐渐变大,由最初的2.5μm初相宽化到18.4μm。利用热动力学原理对界面扩散的原子迁移和相迁移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主相Pb-Sn共晶组织的生长采取分枝、搭桥的方式,α相通过分枝在β相上长大,β相分枝又在α相上长大,最终达到了两相交替的层状排列式组合,室温下保持了球团状相遇共晶组织,以使系统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使界面具备了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4)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Pb-Al层状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测试与分析。Pb-Al层状复合材料与传统Pb-1%Ag合金相比较,同形状体积下其重量平均减轻32%,平均抗弯强度提高70.1%,界面平均维氏硬度提高205%。随着界面的合金化程度变大和界面宽化,在界面结合强度不断改善的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导电性,但由于界面层的厚度仅在单位微米数量级,其带来的界面电阻值仅在1.435×10-8-6.605×10-7Ω范围,从对材料的整体导电性的要求来讲,并不会给其应用为阳极材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能够将Al芯材的优良导电性能集中体现在层状基体结构中,使得阳极基体的内阻与同体积的铅合金阳极基体相比大幅降低。(5)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Pb-Al层状复合阳极较Pb-1%Ag阳极极化电位平均降低18.2%,降低了自腐蚀溶解的可能性。表观电流密度为500A/m2电解时,无论Mn2+存在与否,Pb-Al层状复合阳极析氧电位均明显低于Pb-1%Ag合金板阳极的析氧电位,均缩短了且其达到相对稳定所需的时间。采用有效工作面积均为170mm×110mm×6mm的Pb-Al层状复合阳极与Pb-1%Ag合金阳极经过24天的现场模拟电解生产试验,各Pb-Al层状复合阳极在不同程度上均达到了降低槽电压、析氧电位及阳极实际电流密度的目的,Pb-Al层状复合阳极对应的电流效率均在92%左右,而Pb-1%Ag合金阳极对应的电流效率为89.74%。从能耗的角度计算,Pb-A1层状复合阳极对应的每吨锌产量的电耗平均较Pb-1%Ag合金阳极节省116kWh,节能效果意义明显。阳极腐蚀速率降低80%,阳极泥生成量减少90%左右,且阳极泥中的含铅总量仅为Pb-1%Ag合金阳极对应阳极泥的1/15;极大地改善了传统Pb-Ag合金阳极对应阴极锌产品易发生边缘枝晶的状况,说明Pb-Al层状复合阳极的结构设计及A1芯材的优良导电性起到了均化电极表面电流分布的作用:Pb-Al层状复合阳极的工程化模拟电解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阳极使用寿命的效果。
尹周澜,陈泽元,刘建波,吴贤文,林育鑫,胡振华,陈启元[7](2010)在《杂质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其消除》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了有机杂质(磷酸三辛酯和异辛酸甲酯)、无机杂质氨、Pb2+对ZnSO4-H2SO4体系中锌电积过程的影响,研究了消除有机杂质磷酸三辛酯和无机杂质Pb2+对锌电积过程影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异辛酸甲酯对锌电积过程影响较小,而磷酸三辛酯的影响较大,但通过活性碳吸附处理,电积基本可以得到正常电锌。氨对锌电积过程基本无影响;Pb2+严重影响阴极锌质量,而SrCO3能有效地降低阴极锌含铅量。铅板活化后,加入适量添加剂SrCO能有效地降低阴极板锌含铅量,并在一定条件下得到0号锌。
吴贤文[8](2010)在《Zn-NH3-NH4Cl体系锌的萃取—电积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兰坪氧化铅锌矿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已探明储量最大的世界级铅锌矿,但该矿石锌品位低,氧化程度深,风化和泥化严重,矿物组成复杂,多金属共生,钙、镁含量高。用传统湿法炼锌工艺难以经济利用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因此,采用“氨浸-萃取-电积”工艺处理兰坪高碱性脉石型低品位氧化锌矿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无锌特效萃取剂,尚缺乏从氨浸出液中萃取锌的系统研究,包括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工艺及电积过程。因此,本文筛选了两种商用萃取剂LIX84和LIX54,针对兰坪氧化锌矿模拟浸出液,进行了萃取、反萃和电积试验研究。萃取过程研究表明,相比、被萃水相总氨浓度和pH值等是影响锌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在总氨浓度3mol/L、氨性溶液中锌离子浓度3g/L、氨和氯化铵摩尔比为3、相比1:1时,40℃下振荡30min,单次锌萃取率可达76.4%。共萃氨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共萃氨量随着萃取有机相LIX54含量的增高而逐渐降低;洗涤方式的不同对洗涤效果略有差别,一定相比和一定pH值的酸性缓冲溶液对共萃氨洗涤效果较好。反萃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用纯硫酸还是含硫酸锌的硫酸溶液,反萃率都较高,而且负载有机相中LIX54含量增加更有利于反萃。电积实验研究了Cu2+、Cd2+和NH3等无机杂质、磷酸三辛酯和p-二酮等有机杂质及碳酸锶等添加剂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无机及有机杂质离子对锌电积过程电流效率和电锌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除去无机和有机杂质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再进行电积,基本可以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电锌产品。
衷水平[9](2009)在《锌电积用铅基多孔节能阳极的制备、表征与工程化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湿法炼锌工业中,高浓度H2SO4电解液体系使得Zn电积过程一直采用铅基合金阳极。但铅基合金阳极析氧过电位高(约860mV),增加无用电耗近1000kWh/t-Zn(约占Zn电积总能耗的30%),同时存在抗蠕变性能差以及Pb被腐蚀进入电解液并降低电Zn品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的Ti基电催化涂层阳极尽管可有效降低阳极过电位,但较短寿命与高昂成本使其难以取代铅基合金阳极。因此,开发新型节能阳极仍是湿法炼Zn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作者率先提出铅基多孔节能阳极的概念,通过增大阳极导电面积,降低阳极电流密度,从而在保持Pb-Ag阳极优势的同时,降低阳极过电位,减少阳极腐蚀并提高Zn品质。论文研究开发了铅基多孔材料的反重力渗流铸造设备及工艺,系统评价了Pb-Ag(0.8%)(质量百分数,下同)多孔阳极的电化学性能,深入研究了表观电流密度对Pb-Ag(0.8%)平板阳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开展了Pb-Ag(0.8%)多孔阳极的工程化电解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催化活性金属元素掺杂的铅基多孔节能阳极。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并开发了Pb基多孔合金的反重力渗流铸造设备与工艺。铅基熔体在可控压力下充型和结晶,可有效避免渗流不足和渗流过度,解决了铅基熔体和填料粒子的润湿性与补缩问题,建立了孔径可控、结构均匀的铅基多孔合金的制备技术,制备了尺寸为250.0mm×160.0mm×30.0mm的Pb-Ag(0.8%)多孔材料。(2)系统研究了不同孔径Pb-Ag(0.8%)多孔合金阳极的电化学行为,揭示了多孔阳极的电化学行为与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孔径多孔阳极的相对稳定的析氧电位(以下简称析氧电位)、腐蚀速率均明显低于平板阳极,当阳极孔径为1.60~2.00mm时,其阳极析氧电位比Pb-Ag(0.8%)平板阳极降低了100mV左右,相对腐蚀速率减少50%左右,阴极产品含铅量显着降低,且多孔阳极减少了Mn2+的贫化,有利于减少阳极泥的生成,而电流效率与平板阳极相当,均介于91%—92%之间。(3)以阐明Pb-Ag(0.8%)多孔阳极的电化学行为与特征为目的,系统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Pb基合金阳极电化学行为,揭示了电流密度对Pb-Ag(0.8%)平板阳极析氧电位、腐蚀速率、氧化膜的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电流效率、阳极泥生成量及阴极Zn品质的影响规律。在纯ZnSO4-H2SO4体系中,当电流密度分别由500A/m2降低到100A/m2时,其相对稳定的阳极电位(简称稳定电位)由1.835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以下同)降低到1.742V,腐蚀速率由1.620g/m2·h降低到0.652g/m2·h;在ZnSO4-MnSO4-H2SO4体系中,阳极析氧电位与腐蚀速率随电流密度降低的规律不变,100A/m2和500A/m2电流密度下的稳定电位则分别为1.704V和1.792V。(4)Pb-Ag(0.8%)多孔阳极的工程化电解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采用尺寸为200.0mm×100.0mm×6.0mm的Pb-Ag(0.8%)多孔阳极在工业电解条件下进行了为期24天的工程化电解试验。结果表明,与现行Pb-Ag(0.8%)平板阳极比较,多孔阳极析氧过电位降低约100mV,腐蚀率降低80%;使得吨Zn能耗降低78kWh,阳极泥减少80%,阴极锌产品中Pb含量降低60%。(5)将Pb蓄电池电极中的有害杂质Bi作为合金元素引入锌电积用Pb-Ag(0.8%)阳极。揭示了Bi添加对Pb-Ag(0.8%)阳极析氧电位、腐蚀速率、合金及其氧化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确定Bi的最佳添加量为0.8~1.0%,开发出具有电催化活性金属元素掺杂的电催化多孔节能阳极。
刘漫博[10](2008)在《铅基阳极在锌电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法炼锌是生产金属锌的主要方法。锌电积是湿法炼锌流程中的重要的工序之一,其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了整体炼锌工艺的技术水平。锌电积工艺过程消耗的电能,占金属锌生产的总能耗的70%以上。电积工艺的操作和技术经济指标不仅直接影响生产电锌的质量,而且影响着湿法炼锌厂的生产成本。为保证持可持续发展,在锌资源不断短缺和复杂化的情况下,国家已提高锌产业门槛,生产规模要求大型化,大量的锌企业面临着技术改造。为应对市场变化风险,降低成本,改善电积过程电能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到决定性作用。在锌电积过程中,阳极反应所需的电能占电积过程的60%以上,在满足电积工艺要求条件下,选择合适得阳极材料尤为重要。锌电积工艺过程中采用不溶性阳极,目前国内外工厂大多使用铅银合金阳极或铅基多元合金阳极,虽能基本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但其效果和成本不尽相同。针对锌电积采用的多种阳极材料,如何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阳极材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论文对二元合金阳极和多元合金阳极进行了使用性能分析,采用在生产槽中进行试验,重点对析出锌产量,电锌杂成分,电能消耗,阳极厚度、重量的变化和阳极板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两种阳极板的性能比较,了解了二元合金阳极和多元合金阳极在电耗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差异。本文还对电解液温度和锰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引起阳极性能变化和电积电能消耗过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锰离子浓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电解液温度和锰离子浓度的措施。本研究结果,对锌冶炼企业适应锌产业政策调整,满足国家行业整改要求,改扩建项目时进行电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开发新的阳极材料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降低阴极锌含铅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阴极锌含铅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降低萃取法制备锌片中的含铅量的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现状分析 |
3 降低电解锌片的措施 |
3.1 提高碳酸锶的加入量 |
3.2 控制电解液的酸锌比 |
3.3 降低电解液中的氯含量 |
3.4 其他措施 |
4 结论 |
(2)阴极锌中降低铅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锌片中铅的来源 |
2 铅析出过程分析 |
3 阴极锌含铅的分析 |
4 降低阴极锌含铅,提高电锌质量的措施 |
5 结语 |
(3)电解锌含铅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液中含铅高的原因分析 |
2 降低电解锌中含铅量的管理措施 |
3 结束语 |
(4)关于控制阴极锌Pb含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液中铅的来源 |
1.1 新液中的铅 |
1.2 电解液含铅 |
1.3 阳极泥含铅 |
1.4 运行操作不当致电解液铅含量增高 |
2 降低阴极锌含铅量的措施 |
2.1 控制系统中氯的浓度 |
2.2 阴阳极板使用与管理 |
2.3 电解液锰离子浓度控制 |
2.4 电解液的处理 |
3 结语 |
(5)浅谈电解锌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电锌含杂质情况分析 |
2.1 阴极锌含铅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
2.2 杂质在阴极上的析出 |
3 电锌电解工序 |
4 提高电锌品位的改进措施 |
4.1 新阳极板的投入及质量要求 |
4.2 添加剂的优化使用 |
4.3 在电解工序中加强槽面管理 |
5 结语 |
(6)Pb-Al层状复合节能阳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色金属冶金概况 |
1.2 以湿法炼锌为例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
1.2.1 湿法炼锌业现状 |
1.2.2 湿法炼锌过程能耗分析 |
1.2.3 电积工序节能措施 |
1.3 国内外新型阳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钛系阳极 |
1.3.2 基体增强型阳极 |
1.3.3 铅系阳极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Pb-Al层状复合节能阳极思想的提出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4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建Pb-Al层状复合阳极材料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2.1 锌电积理想电极反应 |
2.1.1 锌电积实际阴极反应及阴极材料选择 |
2.1.2 锌电积实际阳极反应及阳极材料选择 |
2.2 构建Pb-Al层状复合材料第三组元的选择 |
2.2.1 Pb-Al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 |
2.2.2 第三组元过渡物质X的优化选择 |
2.3 Pb-Sn-Al三元体系混合特性研究 |
2.3.1 Pb-Al二元非混溶体系界面能计算 |
2.3.2 Pb-Sn-Al三元体系混合特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b-Al层状复合阳极的制备及特性表征方法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设备、装置与仪器 |
3.2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
3.3 试样制备 |
3.3.1 工艺条件的选择 |
3.3.2 热压扩散焊接炉设计及其结构 |
3.3.3 铅盒模具的设计 |
3.4 界面显微组织观察 |
3.4.1 扫描电镜(SEM)与能谱(EDX)分析 |
3.4.2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的观察 |
3.5 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测试 |
3.5.1 界面显微硬度 |
3.5.2 三点弯曲性能 |
3.5.3 界面导电性能测试 |
3.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6.1 线性伏安扫描(LSV) |
3.6.2 析氧电位测试 |
3.6.3 阳极腐蚀速率测试 |
3.6.4 阳极氧化膜显微结构分析 |
3.6.5 阳极泥量 |
3.6.6 模拟生产电解试验 |
3.6.7 不同阳极材料对电解槽电场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Al层状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研究 |
4.1 Al-Sn固液复合性能的研究 |
4.1.1 Al-Sn复合后的界面STEM形貌 |
4.1.2 Al-Sn固溶界面的HRTEM研究 |
4.1.3 Al-Sn复合后的时效性 |
4.2 Pb-Al层状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研究 |
4.2.1 试样D的显微组织 |
4.2.2 试样A2的显微组织及能谱 |
4.2.3 试样B1的显微组织及能谱 |
4.2.4 试样C1的显微组织及能谱 |
4.2.5 试样C2的显微组织及能谱 |
4.2.6 试样C4的显微组织及能谱 |
4.3 界面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
4.4 界面扩散的动力学分析 |
4.4.1 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2 保温时间对扩散层的影响 |
4.4.3 扩散温度对扩散层的影响 |
4.5 界面扩散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b-A1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界面电阻的研究 |
5.1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1 材料的界面显微硬度研究 |
5.1.2 Pb-Al层状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测试 |
5.2 界面平均电阻率测算与分析 |
5.2.1 准备实验及ρ_(界面)公式简化计算 |
5.2.2 界面电阻率的测量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b-Al层状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与节能机理 |
6.1 引言 |
6.2 电化学性能试验 |
6.2.1 电极的种类与规格 |
6.2.2 极化曲线的测试 |
6.2.3 阳极析氧电位测试 |
6.2.4 阳极腐蚀速率的研究 |
6.2.5 氧化膜形貌与阳极泥数量分析 |
6.2.6 电流效率与阴极锌品质 |
6.3 模拟电解试验的结果与讨论 |
6.3.1 槽电压与析氧电位的测试 |
6.3.2 能耗及电流效率的分析 |
6.3.3 阴极析锌的品质 |
6.3.4 各阳极表面沉积阳极泥的形貌、物相分析 |
6.3.5 阳极的腐蚀速率分析 |
6.4 锌电积过程中槽电场的仿真模拟 |
6.4.1 研究背景 |
6.4.2 槽内电场的有限元解法分析 |
6.4.3 槽内电场的具体计算仿真过程 |
6.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 Pb-Al层状复合阳极节能效果与机理探讨 |
6.5.1 Pb-Al层状复合阳极电化学综合性能 |
6.5.2 材料组织结构及电阻与Pb-Al层状复合阳极节能机理 |
6.5.3 力学性能的改善与Pb-Al层状复合阳极节能机理 |
6.5.4 槽电场分布的改善与Pb-Al层状复合阳极节能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附录2 部分参考相图 |
(7)杂质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其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铅板活化处理 |
1.2 锌电积实验 |
1.3 氨浓度的测定及Pb含量测定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磷酸三辛酯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2.2 异辛酸甲酯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2.3 氨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2.4 Pb2+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2.5 有机物的脱除 |
2.5.1 模拟反萃液的配制 |
2.5.2 反萃液中有机相的脱除与电积 |
2.6 Pb2+的消除 |
3 结 论 |
(8)Zn-NH3-NH4Cl体系锌的萃取—电积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锌概述 |
1.1.1 锌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锌矿概述 |
1.2 国内外炼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难题 |
1.2.1 火法炼锌 |
1.2.2 湿法炼锌 |
1.2.3 "氨浸-萃取-电积"工艺的关键及难题 |
1.3 萃取体系的选择 |
1.4 萃取剂的选择 |
1.4.1 溶剂萃取在湿法炼锌中的应用 |
1.4.2 常用锌萃取剂 |
1.5 湿法炼锌工艺中电积过程研究现状 |
1.5.1 电极材料的研究 |
1.5.3 酸性溶液中锌电积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萃取与反萃过程 |
2.2.2 共萃氨量测定过程 |
2.2.3 GEM-Selektor软件及计算相关条件的介绍 |
2.2.4 电积过程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氨氮的测定 |
2.3.2 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 |
第三章 锌的萃取与反萃过程研究 |
3.1 锌的萃取实验 |
3.1.1 LIX84和LIX54相对含量对锌萃取率的影响 |
3.1.2 相比对锌萃取率的影响 |
3.1.3 被萃水相锌离子浓度对锌萃取率的影响 |
3.1.4 被萃水相总氨浓度对锌萃取率的影响 |
3.1.5 被萃水相的pH值对锌萃取率的影响 |
3.2 共萃氨量实验 |
3.2.1 有机相成分对共萃氨量的影响 |
3.2.2 洗涤方式对共萃氨量的影响 |
3.2.3 相比对共萃氨量的影响 |
3.3 锌的反萃实验 |
3.3.1 负载有机相成分对锌反萃率的影响 |
3.3.2 锌离子对锌反萃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质和添加剂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1 杂质和添加剂对锌电积过程影响 |
4.1.1 影响锌电积电流效率及电锌质量的因素 |
4.1.2 添加剂作用机理及添加剂的选择 |
4.2 杂质Mn~(2+)和添加剂SrCO_3对阴极锌含铅量影响 |
4.3 无机杂质离子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3.1 金属杂质离子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3.2 氨氮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 有机杂质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1 260溶剂油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2 β-二酮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3 甲酯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4 磷酸三辛酯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4.5 有机杂质对锌电积过程阴极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4.5 添加剂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萃液的电积 |
5.1 有机物的脱除 |
5.1.1 模拟反萃液的配制 |
5.1.2 反萃液中有机相的脱除与电积 |
5.1.3 有机物脱除分析 |
5.2 实际反萃液的电积 |
5.2.1 实际净化液的化学分析 |
5.2.2 实际反萃液中有机物的脱除 |
5.2.3 实际反萃液的电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锌电积用铅基多孔节能阳极的制备、表征与工程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锌冶金概况 |
1.2 湿法炼锌能耗现状分析及节能措施 |
1.2.1 能耗分析 |
1.2.2 节能措施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锌电积节能阳极 |
2.1.1 铅合金阳极 |
2.1.2 钛基阳极 |
2.1.3 其它基体阳极 |
2.1.4 锌电积新工艺 |
2.2 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
2.2.1 多孔泡沫金属国内外发展概况 |
2.2.2 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结构特点 |
2.2.3 多孔泡沫金属的特性和用途 |
2.3 泡沫铅的制备 |
2.3.1 渗流铸造法 |
2.3.2 粉末冶金法 |
2.3.3 电沉积法 |
2.4 反重力铸造 |
2.4.1 反重力铸造的原理 |
2.4.2 反重力铸造的特点 |
2.4.3 反重力铸造浇注工艺 |
2.4.4 反重力铸造设备 |
2.4.5 反重力铸造加压工艺方式 |
2.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三章 铅基多孔材料反重力渗流铸造设备及工艺开发 |
3.1 引言 |
3.2 反重力渗流铸造设备的设计 |
3.2.1 反重力渗流铸造设备主体结构方案 |
3.2.2 主体设备的设计 |
3.3 反重力渗流铸造工艺的研究 |
3.3.1 填料粒子的选择 |
3.3.2 反重力渗流铸造的加压工艺 |
3.3.3 反重力渗流铸造的渗流长度 |
3.3.4 铅基多孔合金的孔隙率 |
3.3.5 铅基多孔合金的抗拉强度 |
3.3.6 反重力渗流铸造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Ag(0.8%)多孔节能阳极的电解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阳极种类与规格 |
4.2.2 电解实验条件 |
4.2.3 检测与分析 |
4.2.4 模拟电解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阳极析氧电位 |
4.3.2 腐蚀速率 |
4.3.3 氧化膜结构与阳极泥数量 |
4.3.4 电流效率与Zn品质 |
4.3.5 模拟电解试验阳极析氧电位及槽电压 |
4.3.6 模拟电解试验电解前后阳极表观形貌 |
4.3.7 模拟电解试验阴极产品质量及电流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电流密度下Pb-Ag(0.8%)平板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Pb-Ag(0.8%)平板阳极试样的制备 |
5.2.2 电解实验条件 |
5.2.3 检测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阳极析氧电位 |
5.3.2 腐蚀速率 |
5.3.3 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形貌与物相组成 |
5.3.4 阳极泥数量 |
5.3.5 阴极Zn品质 |
5.3.6 电流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b-Ag(0.8%)多孔节能阳极的工程化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 |
6.2.1 阳极制备与规格 |
6.2.2 试验设备 |
6.2.3 试验条件与及主要操作 |
6.2.4 检测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阳极析氧电位及槽电压 |
6.3.2 电流效率及能耗 |
6.3.3 阴极Zn品质 |
6.3.4 阳极泥 |
6.3.5 阳极腐蚀速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b-Ag(0.8%)-Bi多孔节能阳极的开发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阳极试样制备 |
7.2.2 电化学测试 |
7.2.3 腐蚀速率测试 |
7.2.4 显微结构与物相组成分析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Pb-Ag(0.8%)-Bi平板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
7.3.2 Pb-Ag(0.8%)-Bi多孔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铅基阳极在锌电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锌的性质和用途 |
1.2 锌冶炼技术 |
1.2.1 炼锌原料 |
1.2.2 锌冶炼工艺 |
1.3 锌电积过程的能耗分析及节能 |
1.3.1 湿法炼锌工艺能耗分析 |
1.3.2 电积工序节能措施 |
1.4 锌电积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铅及铅基合金阳极 |
1.4.2 表面处理阳极 |
1.5 本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 硫酸锌溶液的电解沉积原理 |
2.1 电解过程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
2.1.1 电极反应热力学 |
2.1.2 电极过程动力学 |
2.1.3 电极的极化 |
2.2 锌电积的电极反应分析 |
2.2.1 阴极反应 |
2.2.2 阳极反应 |
2.3 阳极材料的腐蚀本质 |
2.3.1 物理和化学腐蚀 |
2.3.2 电化学腐蚀 |
2.4 本章小结 |
3 铅基阳极对比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阳极板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3.3.1 析出锌产量的测定 |
3.3.2 电锌杂质含量的测定 |
3.3.3 阳极泥形态的测定 |
3.3.4 电解直流电单耗的测定 |
3.3.5 阳极重量变化的测定 |
3.3.6 阳极板厚度变化的测定 |
3.3.7 阳极板使用寿命的测定 |
3.4 阳极板经济性分析 |
3.4.1 阳极板的基本情况 |
3.4.2 极板使用后残值计算 |
3.4.3 年电耗费用 |
3.4.4 经济性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影响阳极板性能因素的研究试验 |
4.1 温度影响试验 |
4.1.1 温度对溶液密度的影响 |
4.1.2 温度对阳极腐蚀的影响 |
4.2 锰离子浓度影响试验 |
4.2.1 锰离子浓度过低的影响 |
4.2.2 锰离子浓度过高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四、降低阴极锌含铅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降低萃取法制备锌片中的含铅量的生产实践[J]. 杨明华,柯兆华,曹传飞. 有色矿冶, 2017(05)
- [2]阴极锌中降低铅含量的研究[J]. 胡欣雷,郑鹏,江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2)
- [3]电解锌含铅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J]. 韩海燕. 冶金丛刊, 2016(04)
- [4]关于控制阴极锌Pb含量的探讨[J]. 辛现军. 中国有色冶金, 2014(03)
- [5]浅谈电解锌质量控制[J]. 钟德龙.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09)
- [6]Pb-Al层状复合节能阳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周生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7)
- [7]杂质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其消除[J]. 尹周澜,陈泽元,刘建波,吴贤文,林育鑫,胡振华,陈启元. 矿冶工程, 2010(06)
- [8]Zn-NH3-NH4Cl体系锌的萃取—电积过程研究[D]. 吴贤文. 中南大学, 2010(02)
- [9]锌电积用铅基多孔节能阳极的制备、表征与工程化试验[D]. 衷水平. 中南大学, 2009(02)
- [10]铅基阳极在锌电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D]. 刘漫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