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型多轴布置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临界点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志强[1](2020)在《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提高船舶动力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船舶燃料费用的支出比例也逐渐提高。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根据船舶航运业健康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法规。所以,如何提高船舶燃油利用率以及降低EEDI已成为航运界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船舶余热回收属于热能的二次利用,其不仅可以改善船舶动力系统的经济性能,并且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EEDI要求。近年来,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和卡琳娜循环等新型发电技术在船舶余热回收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为实现船舶主机余热能量的深度利用,本文选取8S90ME-C10.2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和卡琳娜循环回收船舶主机余热能量。首先,本文采用热平衡、?平衡以及能质系数等热力学分析方法对船舶主机不同负荷下余热能量的分布情况和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涡轮后排气和旁通废气是可利用废热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适合作为船舶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源使用。其次,根据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和卡琳娜循环各自的应用特性,本文对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联合循环系统热力学分析模型,从热力学和经济性角度对联合循环系统进行参数分析、单目标优化以及多目标优化匹配工作,从而计算分析不同负荷下联合循环系统对船舶动力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匹配后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最高可输出2598.32k W的电量,最多可回收主机功率5.64%的能量。柴油机加装联合循环系统后,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最高达到52.24%。最后,本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和集总参数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了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和联合循环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分析了柴油机负荷突增、突降以及连续变化时联合循环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联合循环系统的主要参数与主机负荷的变化成正比关系,并且循环系统的主要参数随着主机负荷的变化存在较明显的滞后现象,说明热惯性对循环系统有较大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采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联合卡琳娜循环来深度回收船舶主机余热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的控制策略打下基础。
张添宝[2](2019)在《燃机热电厂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高效利用天然气的一种重要方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下称联合循环机组)相对于燃煤机组而言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但因天然气成本较高,许多燃机热电厂盈利微博甚至亏损。因此,在以热定电的背景之下,通过合理分配负荷、优化燃机热电厂的设备运行方式以降低整个热电厂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燃机热电厂的联合循环机组与燃气启动锅炉(下称燃锅)为研究对象,针对已有的联合循环机组边际贡献模型,考虑厂用电、供热管损等因素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模型对联合循环机组进行经济性分析,揭示了联合循环机组边际贡献、价格(气、电、热、水)、天然气耗量、电负荷、热负荷等因素间的内在变化关系。针对燃锅,在考虑各种损失因素(供热管损、锅炉用电)的情况下建立其边际贡献模型,通过经济性分析揭示了燃锅边际贡献、价格(气、热、水)、天然气耗量、热负荷等因素间的内在变化关系。本文提出了单位体积天然气产生的边际贡献这个指标用以评价设备的经济性。通过绘制联合循环机组及燃锅的单位体积天然气产生的边际贡献曲线,发现了燃机经济性临界点,当燃机负荷在此临界点之上,用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更为划算,反之则用燃锅更为划算。在完成年总发电量计划及满足周边热用户热负荷需求的条件下,提出了联合循环机组及燃锅的协调耦合运行策略,使得燃机热电厂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基于上述模型及策略,完成了应用软件的规划及设计。可用此软件实现对联合循环机组及燃锅的产出分析及经济性分析,用图表表示其变化关系。同时,可用此软件计算得出联合循环机组及燃锅整体经济性最优的运行方案,为燃机热电厂实际运行提供指导,对于其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吴龙剑,丁智华,徐宁,李红仁[3](2018)在《基于状态监测的发电设备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燃气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状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但应用于系统可靠性模型及评估研究较少。基于现有状态监测方法建立二拖一燃气发电机组可靠性模型,提出2种可靠性计算模型,并提出等效可用度的增长模型,合理评估预测燃气发电系统检修及维修的可靠性效果。
左希桐[4](2018)在《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在蚊香生产中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经济休克。随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形成以化石燃料为主,清洁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干燥是一个高耗能的工艺过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需减少能量消耗。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技术应用于干燥过程,具有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对比常见的热泵干燥系统形式,确定闭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节能优势;简要阐述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对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理论与典型物料阶段进行介绍;提出将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作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利用热力学定律对热泵干燥系统中的空气循环与制冷工质循环进行理论计算。进行蚊香实验,确定送风温度与风速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温度对蚊香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大于风速,风速的影响由干燥阶段决定;确定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为蚊香干燥模型,拟合得到蚊香含水率与送风温度、截面风速及干燥时间的关系式,可用于不同干燥条件下任意时刻蚊香含水率的预测。提出一种混流式送回风干燥形式,确定与水平面45°送风较优;利用MATLAB软件建立蚊香干燥过程模型,其中考虑实际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变化及蚊香升温过程;利用验证后的模型进行干燥室影响因素分析,分别对进料段与出料段的送风温度、截面风速、回风位置以及干燥室长度进行分析,结合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与生产量要求,确定无烟型蚊香进料段送风温度为55℃,截面风速为1.1m/s,出料段送风温度为70℃,截面风速为1.3m/s;有烟型蚊香进料段送风温度为60℃,截面风速为0.9m/s,出料段送风温度为70℃,截面风速为1.3m/s;完成传统逆流式与混流式送回风形式的能耗分析,进行干燥室冬夏季生产对比。热泵机组设计为具有冷凝水回收的闭式循环系统,对比传统直流干燥形式,确定热泵机组节能优势;利用LMS AMEsim软件分别对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毛细管建模,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热泵机组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配置优化,各部件对COP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压缩机排气量、蒸发器换热面积、冷凝器换热面积及毛细管长度,优化后的热泵机组COP有10%以上提升。利用LMS AMEsim软件与MALTAB/Simulink软件进行热泵干燥系统仿真计算,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热泵干燥系统模型的准确性;根据优化结果完成热泵机组的样机设计以及热泵干燥系统的形式设计;优化后的系统性能评价指标SMER提高11.6%15.8%,单位耗电量降低10.6%13.7%。
温建全[5](2017)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弹流耦合研究》文中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其特殊的传热以及压缩特性,非常适合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近年来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而由于高转速与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该循环系统中的涡轮-电机-压缩机共轴转子的支承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的支承系统,采用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润滑介质的径向箔片轴承和推力箔片轴承进行仿真研究。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使用理论方法,从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得到两组适用于变粘度变密度工况的雷诺方程,在雷诺方程中加入随雷诺数变化的半经验常数,以此来考虑高转速大雷诺数下润滑介质对轴承特性的影响。对两个雷诺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处理,并建立合适的箔片变形模型,将润滑膜厚度与压力及箔片的变形相互耦合在一起,推导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显式松弛迭代的稳态雷诺方程求解推进格式。第二部分,使用基于MATLAB编写的程序计算空气介质的箔片径向和推力轴承的承载力与偏位角,并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准确可靠。接着结合物性计算工具使用该求解器仿真超临界二氧化碳润滑下的两种轴承的静特性,主要包括压力、润滑膜厚度和湍流润滑系数分布、压力峰值、偏位角、承载力和摩擦力矩等,并讨论其与相同参数传统空气相比静特性的区别,对于推力轴承还确定了最佳箔片数。第三部分,将变粘度变密度的瞬态雷诺方程中的压力和润滑膜厚度在平衡位置处基于小扰动法线性展开,按动态扰动量归并后得到和静参数相关的刚度和阻尼相互耦合的偏微分方程,将该方程与箔片变形方程耦合,求解轴承的动力学特性,并分析动力学系数随轴承偏心率、间隙量、轴承数、箔片柔度、激振频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工作中针对两种轴承不同雷诺方程所共有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显式迭代求解雷诺方程的新思路,即将雷诺方程展开并化为标准形式,建立标准形式的通用迭代求解模块,之后通过将不同雷诺方程化为标准型并调用通用模块,可以大大简化数值编程,并增加程序可靠性。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进行计算时,通过建立物性映射表,并辅以等距分割快速查找算法,可以快速插值求取高精度的物性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在轴承的动特性计算之中,基于稳态雷诺方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扰动频率为0工况的新型动特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与静压计算程序结合能够计算变物性的轴承特性。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对于其它轴承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得到的一些规律和结论可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箔片轴承的润滑特性预测,对箔片轴承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承斌[6](2017)在《燃气轮机热电协调优化模型及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天然气可用量并不丰富,燃气轮机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在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下,较高的生产成本是制约联合循环电厂的重要因素。国内燃气轮机电站实际运行生产过程中,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不高,燃气发电效益差,在低负荷状态下甚至出现发电成本倒挂的状况。因此,如何探索及评价机组最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燃气发电企业的盈利能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相比传统蒸汽循环更为复杂,其性能指标、运行规律及能效分布特性更具有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机理建模的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同时,由于国内主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备引进自国外设备厂家,存在技术保密的问题,缺乏非设计工况下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性能参数,热力计算过程需要的燃机与汽机的结构参数亦无法得到,因而需要通过更为简便合理的方式进行联合循环协调产出建模。本文以浙江某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采用的三菱480 MW级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首先直接建立与该燃机相配套的余热锅炉的热力计算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对厂家提供的理论数据进行反向拟合,间接地构建了联合循环热电协调产出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联合循环的经济性分析模型,从联合循环经济性平衡点的角度切入,多方面分析市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企业生产营收状况。基于拟合所得的计算模型对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多维度的经济性平衡点分析,这一研究思路及所得计算结果为寻找最优的联合循环运行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企业提高自身收益指明了发力方向。
谢锏辉[7](2014)在《海洋平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海洋平台某型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尾气余热为对象,以回收余热用以产能为目的,为该型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设计余热回收装置。所做的主要内容有:根据目前所使用的海洋平台燃气透平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的不足,提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回收方案。通过现场调研、方案设计和理论分析对余热回收装置中的关键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初步设计一套余热回收装置,并对其进行经济性与热效率评价。根据所选余热锅炉的特点,对数学模型作出合理简化,并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余热锅炉的稳态仿真模型,通过建立余热锅炉换热区的三个子模块——省煤器模块、蒸发器模块和过热器模块,从而组建余热锅炉整体模型,模型可较精确的计算出余热锅炉在燃气轮机不同尾气参数下所产过热蒸汽参数。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研究该余热回收装置中余热锅炉产汽参数随燃气轮机不同负载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确定所设计余热回收装置对目标燃气轮机各工况的使用范围。将整套联合循环系统的热效率计算公式模块化,建立模块化的仿真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整套系统的在许用条件下不同负载不同工况的热效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对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方式回收海洋平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尾气余热进行了尝试,对于海洋平台某常用燃气轮机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应用及改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所建立的稳态模型仿真模型和热效率计算模型具备较好的精度,对设计计算及性能研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冯永和[8](2014)在《离心压缩机汽轮机(103JT)的振动故障分析和研究》文中提出汽轮机组是一种高速旋转机械,应用范围很广,是很多大型过程工业的心脏设备。汽轮机组在运行中其转子是整个机组的核心部分,转子振动是发生故障最为普遍的现象,其稳定性是影响安全性能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研究汽轮机组转子在故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为故障诊断提供基础数据,对提高汽轮机组的效率,延长汽轮机组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汽轮机转子振动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对宁夏石化合成气压缩机驱动机103JT汽轮机转子产生的振动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行了建模仿真,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机组由于转子产生亚异步振动,从而使机组不能100%出力的现象。针对该现象,通过对转子的建模及理论计算,确定了机组改造的方向,使机组振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具体情况如下:1)分析了机组转子动平衡、轴承、密封、对中、摩擦等故障因素对机组产生振动的影响;2)根据机组振动现象,分析了造成机组振动的原因,基于ADAMS仿真技术建立了103JT转子的柔性体模型;3)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ADAMS/Vibration模态分析软件分析了过临界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通过数据采集及频谱分析,准确判断故障原因,为设备的改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4)在计算机模拟结果和设备运行实验数据的指导下,运用故障诊断技术,分析、判断机组运行状况,确定了103JT汽轮机组的改造方案,并达到了预期效果。论文针对离心式压缩机汽轮机103JT的研究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也为汽轮机组的运行和科学检修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陈戈伐[9](2013)在《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热力性能分析》文中提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具有高效率、低污染、调峰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电力行业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厂联合循环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湿度、燃料热值、叶片积垢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在变工况条件下运行。为了全面掌握机组性能,不仅要掌握其额定工况的性能,还需要掌握机组的变工况特性,这就需要对联合循环机组进行计算及分析。本文主要工作是以国内某电厂的M701F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特性的因素,并分模块建立了燃机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的数学模型。文中首先简要介绍联合循环机组的工作原理,随后分析了联合循环变工况的影响因素,包括燃料热值、大气温度、机组负荷、大气压力、大气湿度及叶片积垢等影响。针对联合循环的燃机、余热锅炉、汽机这三大主要部件,分析研究了对应的变工况特性。同时分模块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最后,在适当的假设和修正条件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了某厂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水洗前后的性能参数。通过与燃机实际运行数据比较,验证了燃机轮机模型正确性,并由数据分析得出燃机水洗的理论必要性,为今后确定燃机必须水洗周期以及最佳水洗周期提供理论基础。
陈兢[10](2013)在《GF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分布式能源是目前最高效的天然气利用方式,对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2011年10月,国家四部委(发革委、财政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扶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本文针对GF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的GF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简称GF电厂)撰写商业计划书。GF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CCHP)技术,通过吸收式制冷循环(热驱动制冷)和供热循环的有机结合,使系统高低温热能得以合理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不但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国外技术已经达到96%以上),而且极大减少了碳化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GF电厂选址中山市GP工业区,投产后输出电能送入电厂近区电网,就近满足工业区的用电需求,降低输配电成本。目前工业区内用热企业普遍使用能耗高、污染重的燃煤或重油小型锅炉,过量排放的废气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属于国家强制关停的重污染设备。GF电厂在满足区内集中供热需求的同时,将有助于加快关闭小型锅炉、促进节能减排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另外,吸收式制冷将蒸汽热负荷变成冷水,直接满足区内集中制冷需求,可以减少使用常规电力空调系统,降低热岛效应,缓解夏季空调用电高峰压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兼具节能和环保的优点。与传统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具有能源转换高效、洁净安全、削峰填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能源负荷集中、环保压力严峻的工业区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电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商业计划书主要从项目概况、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财务评价和风险评估等几方面对GF电厂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为投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2+1型多轴布置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临界点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型多轴布置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临界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提高船舶动力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船舶柴油机余热发电技术 |
1.2.1 动力涡轮 |
1.2.2 蒸汽朗肯循环 |
1.2.3 有机朗肯循环 |
1.2.4 温差发电 |
1.2.5 卡琳娜循环 |
1.2.6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
1.3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卡琳娜循环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舶柴油机热力学分析 |
2.1 热力学分析方法 |
2.1.1 热平衡分析 |
2.1.2 ?平衡分析 |
2.1.3 能质系数 |
2.2 柴油机热力学分析数学模型及验证 |
2.2.1 柴油机热平衡分析 |
2.2.2 柴油机?平衡分析 |
2.2.3 模型验证 |
2.3 柴油机工作参数 |
2.4 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 |
2.4.1 不同柴油机负荷下热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
2.4.2 不同柴油机负荷下?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
2.4.3 不同柴油机负荷下能质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2.4.4 柴油机额定负荷下热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设计 |
3.1 基本原理 |
3.1.1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
3.1.2 卡琳娜循环 |
3.2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的设计方案 |
3.3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3.3.1 假设条件 |
3.3.2 各点状态参数的确定方法 |
3.3.3 热力学模型 |
3.3.4 评价指标 |
3.3.5 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 |
3.4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匹配 |
4.1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参数分析及单目标优化 |
4.1.1 主压缩机进口压力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1.2 主压缩机出口压力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1.3 主压缩机进口温度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1.4 叶轮机械设备等熵效率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5 热源温度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6 单目标优化结果 |
4.2 卡琳娜循环系统的参数分析及单目标优化 |
4.2.1 汽轮机进口压力、氨水质量浓度对卡琳娜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2 冷凝器出口温度对卡琳娜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3 叶轮机械设备等熵效率对卡琳娜循环系统的影响 |
4.2.4 热源温度对卡琳娜循环系统的影响 |
4.2.5 单目标优化结果 |
4.3 柴油机与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匹配 |
4.4 联合循环系统对船舶动力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 |
4.4.1 柴油机有效热效率 |
4.4.2 发电辅机燃油消耗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动态仿真 |
5.1 船舶柴油机动态建模 |
5.1.1 柴油机本体 |
5.1.2 涡轮增压器 |
5.1.3 空冷器 |
5.1.4 扫气箱 |
5.1.5 排气管 |
5.1.6 废气旁通阀 |
5.1.7 调速器 |
5.1.8 柴油机仿真模型 |
5.1.9 仿真结果及验证 |
5.2 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动态建模 |
5.2.1 烟气换热设备 |
5.2.2 回热设备 |
5.2.3 冷却设备 |
5.2.4 耗功设备 |
5.2.5 做功设备 |
5.2.6 其他设备 |
5.2.7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仿真模型及验证 |
5.2.8 卡琳娜循环系统仿真模型及验证 |
5.3 船舶柴油机及其超临界CO_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系统仿真模型 |
5.4 动态仿真结果 |
5.4.1 柴油机负荷突降时的动态仿真结果 |
5.4.2 柴油机负荷突增时的动态仿真结果 |
5.4.3 柴油机负荷连续变化时的动态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燃机热电厂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及趋势 |
1.1.2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展现状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对象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分析模型改进及经济性分析 |
2.1 修正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边际贡献模型 |
2.2 修正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边际贡献模型 |
2.2.1 机组负荷与综合厂用电的依变关系 |
2.2.2 抽汽量与实际售热量的依变关系 |
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分析 |
2.3.1 当前联合循环机组收益状况 |
2.3.2 电、热价补偿点分析 |
2.3.3 经济平衡性分析 |
2.3.4 全负荷范围内经济性平衡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燃气启动锅炉分析模型建立及经济性分析 |
3.1 燃气启动锅炉边际贡献模型 |
3.2 燃气启动锅炉负荷与气耗量的依变关系 |
3.3 燃气启动锅炉供热量与实际售热量的依变关系 |
3.4 燃气启动锅炉经济性分析 |
3.4.1 当前燃锅收益状况 |
3.4.2 经济性平衡分析 |
3.4.3 全负荷范围内经济性平衡点 |
3.5 本章小结 |
4 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 |
4.1 单位体积天然气产生的边际贡献 |
4.2 基于计划发电量的协调耦合运行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分析模型及策略软件化 |
5.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
5.1.1 产出分析 |
5.1.2 经济性分析 |
5.2 燃气锅炉 |
5.2.1 产出分析 |
5.2.2 经济性分析 |
5.3 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 |
5.3.1 设备单位体积天然气产生的边际贡献 |
5.3.2 燃气轮机负荷经济性临界点 |
5.3.3 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状态监测的发电设备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备状态监测发展 |
2 燃气发电状态监测参数 |
3 可靠性模型建立 |
3.1 二拖一型式发电系统运行方式 |
3.2 可靠性物理模型 |
3.3 一拖一模式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 |
3.4 二拖一模式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 |
4 可靠性增长模型 |
5 可靠性及其增长模型实例验证 |
5.1 可靠性模型算法验证 |
5.2 可靠性增长模型验证 |
6 结论 |
(4)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在蚊香生产中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物料干燥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热泵干燥系统理论分析 |
2.1 热泵干燥系统工作原理及形式 |
2.1.1 热泵干燥系统工作原理 |
2.1.2 热泵干燥系统形式对比 |
2.2 热泵干燥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
2.2.1 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
2.2.2 热泵干燥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2.3 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理论 |
2.3.1 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迁移原理 |
2.3.2 典型物料干燥阶段 |
2.4 热泵干燥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
2.4.1 空气循环系统分析计算 |
2.4.2 制冷工质循环热力计算 |
2.5 小结 |
第3章 蚊香干燥实验与干燥模型建立 |
3.1 实验介绍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1.3 工况选取及指标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蚊香干燥特性 |
3.2.2 蚊香干燥速率变化 |
3.3 蚊香干燥数学模型 |
3.3.1 干燥模型介绍 |
3.3.2 蚊香干燥模型的确定 |
3.3.3 模型验证 |
3.4 小结 |
第4章 干燥室设计与仿真分析 |
4.1 干燥室气流组织形式设计 |
4.1.1 混流送回风形式的提出 |
4.1.2 送风位置及送风角度确定 |
4.2 干燥室建模与验证 |
4.2.1 干燥室建模软件 |
4.2.2 干燥室建模 |
4.2.3 干燥室模型验证 |
4.3 干燥室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进料段送风参数 |
4.3.2 出料段送风参数 |
4.3.3 回风位置 |
4.3.4 干燥室长度 |
4.3.5 实际工况的确定 |
4.4 干燥室节能分析 |
4.4.1 混流送回风形式能耗分析 |
4.4.2 干燥室冬夏季生产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热泵机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
5.1 热泵机组形式确定 |
5.1.1 热泵干燥机组节能分析 |
5.1.2 冷凝水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
5.2 热泵机组建模与验证 |
5.2.1 热泵机组建模软件 |
5.2.2 压缩机建模 |
5.2.3 换热器建模 |
5.2.4 毛细管建模 |
5.2.5 热泵机组模型验证 |
5.3 热泵机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冷凝器面积 |
5.3.2 蒸发器面积 |
5.3.3 换热器内部参数 |
5.4 热泵机组配置优化 |
5.4.1 正交试验思路 |
5.4.2 正交试验设计 |
5.4.3 结果分析 |
5.4.4 最优组合方案选定 |
5.4.5 优化结果对比 |
5.5 小结 |
第6章 热泵干燥系统仿真分析 |
6.1 热泵干燥系统仿真方法 |
6.1.1 系统仿真软件 |
6.1.2 系统仿真建模 |
6.2 热泵干燥系统设计 |
6.2.1 热泵机组样机设计 |
6.2.2 热泵干燥系统形式设计 |
6.3 热泵干燥系统优化结果 |
6.3.1 仿真验证 |
6.3.2 优化结果对比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弹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 |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Brayton循环 |
1.2.3 箔片轴承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粘度变密度的湍流润滑理论 |
2.1 引言 |
2.2 径向轴承雷诺方程 |
2.3 推力轴承雷诺方程 |
2.4 考虑湍流的雷诺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粘度变密度湍流雷诺方程的数值算法 |
3.1 有限差分法解雷诺方程 |
3.1.1 标准型雷诺方程 |
3.1.2 有限差分法求解 |
3.2 径向箔片轴承 |
3.2.1 无量纲化 |
3.2.2 迭代系数的确定 |
3.2.3 润滑膜厚度的表达 |
3.2.4 箔片模型 |
3.2.5 边界条件 |
3.3 推力箔片轴承 |
3.3.1 无量纲化 |
3.3.2 各系数的确定 |
3.3.3 润滑膜厚度的表达 |
3.3.4 箔片模型 |
3.3.5 边界条件 |
3.4 密度和粘度的处理方法 |
3.4.1 计算模型中的物性 |
3.4.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性 |
3.4.3 物性映射 |
3.5 箔片轴承静特性程序计算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及空气介质箔片轴承静特性对比分析 |
4.1 轴承静特性参数 |
4.1.1 径向轴承 |
4.1.2 推力轴承 |
4.2 理想气体箔片轴承计算验证 |
4.2.1 径向气体箔片轴承 |
4.2.2 推力气体箔片轴承 |
4.3 S-CO_2箔片轴承静特性计算 |
4.3.1 径向箔片轴承 |
4.3.2 推力箔片轴承 |
4.4 S-CO_2与空气箔片轴承静参数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动特性计算方法 |
5.1 小扰动法 |
5.1.1 径向箔片轴承 |
5.1.2 轴向箔片轴承 |
5.1.3 小扰动法程序计算动特性的步骤 |
5.2 位移速度增量法 |
5.2.1 基于位移速度增量法的全周径向轴承动特性推导及计算验证 |
5.2.2 基于位移速度增量法的箔片轴承动特性推导 |
5.2.3 位移速度增量法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动特性仿真分析 |
6.1 径向箔片轴承 |
6.1.1 动特性程序正确性验证 |
6.1.2 径向箔片轴承动特性规律分析 |
6.2 推力箔片轴承 |
6.2.1 动特性程序正确性验证 |
6.2.2 推力箔片轴承动特性规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燃气轮机热电协调优化模型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及燃气发电现状 |
1.1.2 我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设备概况 |
2.1 燃机简介 |
2.2 汽机简介 |
2.3 余热锅炉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3 余热锅炉热力计算模型 |
3.1 余热锅炉烟气流程 |
3.2 余热锅炉工质流程 |
3.3 计算思路 |
3.4 余热锅炉模型建立 |
3.4.1 烟气性质 |
3.4.2 烟气焓值计算 |
3.4.3 锅炉热平衡 |
3.4.4 各受热面热力计算 |
3.4.5 余热锅炉模型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燃机-汽机协调产出模型 |
4.1 常规汽机热力计算方法 |
4.2 协调建模思路 |
4.3 燃机-汽机协调产出模型建立 |
4.3.1 协调产出能力理论值 |
4.3.2 协调产出模型拟合 |
4.3.3 经济性分析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联合循环经济性分析 |
5.1 当前收益状况 |
5.2 电热价补偿点分析 |
5.3 经济平衡性分析 |
5.4 全负荷范围经济性平衡点 |
5.4.1 热价平衡点 |
5.4.2 电价平衡点 |
5.4.3 气价平衡点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海洋平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燃气轮机余热回收技术现状 |
1.2.1 蒸汽回注式燃气轮机 |
1.2.2 燃气轮机内环水余热加热进气 |
1.2.3 导热油余热回收系统 |
1.2.4 燃气轮机余热制冷进气 |
1.2.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燃气透平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 |
2.1 燃气透平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方案设计 |
2.2 燃气轮机 |
2.2.1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理论 |
2.2.2 理想简单循环中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
2.2.3 单循环燃气轮机的热平衡和热效率 |
2.2.4 燃气轮机尾气参数及余热资源量计算 |
2.3 余热锅炉 |
2.3.1 余热锅炉原理 |
2.3.2 余热锅炉的选型及参数 |
2.4 余热回收装置中的蒸汽轮机 |
2.4.1 汽轮机原理 |
2.4.2 汽轮机选型及参数 |
2.5 凝汽器、除氧器 |
2.6 余热回收装置整体参数与经济性评价 |
2.6.1 余热回收装置整体性能参数 |
2.6.2 余热回收装置经济性评价 |
2.7 余热回收装置整体热平衡和热效率评价 |
第3章 余热锅炉及整体热效率的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
3.1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焓与压力关系式的拟合与验证 |
3.2 余热锅炉的模型建立 |
3.2.1 省煤器部分数学模型和模块库 |
3.2.2 蒸发器部分数学模型和模块库 |
3.2.3 过热器部分数学模型和模块库 |
3.2.4 余热锅炉总体模块库 |
3.3 系统总体热效率计算模块库 |
第4章 余热锅炉及系统热效率的仿真研究 |
4.1 余热锅炉的稳态仿真结果 |
4.2 余热锅炉产汽温度随燃气轮机全工况变化规律的研究 |
4.3 余热锅炉产汽量随燃气轮机全工况变化规律的研究 |
4.4 系统整体热效率随燃气轮机负载工况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离心压缩机汽轮机(103JT)的振动故障分析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工作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论文工作的研究意义 |
1.3.2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汽轮机振动的基本理论 |
2.1 振动分析基础 |
2.2 转子振动的一般概念 |
2.3 汽轮机组转子振动的故障类型及特征 |
2.3.1 转子质量不平衡 |
2.3.2 动静碰摩 |
2.3.3 自激振动 |
2.3.4 结构共振 |
2.3.5 机组支撑结构刚度过低 |
2.3.6 不对中 |
2.3.7 转子上存在裂纹 |
2.3.8 转子中心孔进油 |
2.3.9 油膜振荡 |
2.3.10 转子的亚异步振动 |
2.4 轴系平衡 |
2.5 振动分析的常用技术 |
2.5.1 信号分析与处理 |
2.5.2 振动故障诊断常用的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103JT汽轮机转子模型的建立 |
3.1 103JT汽轮机转子工作原理 |
3.2 103JT汽轮机转子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1 汽轮机转子整体结构前处理 |
3.2.2 叶片-叶轮耦合模型的前处理 |
3.2.3 轴承及轴承座模化处理 |
3.3 103JT汽轮机转子柔性体建模 |
3.3.1 柔性体理论基础 |
3.3.2 基于ADAMS分析的动力学基本理论 |
3.3.3 汽轮机转子中性文件(MNF)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103JT透平转子振动问题研究 |
4.1 103JT汽轮机振动故障问题 |
4.2 103JT汽轮机转子系统自然振动故障分析 |
4.2.1 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影响分析 |
4.2.2 利用ADAMS/Vibration进行汽轮机转子的模态分析 |
4.3 过临界转速状态下汽轮机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
4.3.1 过临界转速轴承的振动特性响应 |
4.3.2 过临界转速轴心轨迹响应 |
4.4 103JT汽轮机组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 |
4.4.1 改变转子轴直径提高临界转速的方案 |
4.4.2 采用多阀调节的轮室抽汽提高临界转速 |
4.4.3 采用节流调节方案提高临界转速 |
4.4.4 最终方案 |
4.4.5 改造后试车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热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及课题背景 |
1.1 联合循环发展背景 |
1.2 联合循环国内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 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3.1 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的意义 |
1.3.2 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历程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联合循环简介及其变工况性能影响因素 |
2.1 联合循环简介 |
2.1.1 联合循环基本原理 |
2.1.2 燃气轮机 |
2.1.3 余热锅炉 |
2.1.4 蒸汽轮机 |
2.2 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变工况的因素 |
2.2.1 燃料热值影响 |
2.2.2 大气温度影响 |
2.2.3 机组负荷影响 |
2.2.4 大气压力影响 |
2.2.5 大气湿度影响 |
2.2.6 叶片积垢影响 |
第三章 燃气轮机变工况模型及特性研究 |
3.1 压气机 |
3.1.1 压气机变工况特性 |
3.1.2 压气机变工况数学模型 |
3.2 燃烧室 |
3.2.1 燃烧室变工况特性 |
3.2.2 燃烧室变工况数学模型 |
3.3 燃气透平 |
3.3.1 透平变工况特性 |
3.3.2 燃气透平数学模型 |
3.4 余热锅炉 |
3.4.1 余热锅炉变工况特性 |
3.4.2 余热锅炉数学模型 |
3.5 蒸汽轮机 |
3.5.1 蒸汽轮机数学模型 |
3.6 联合循环整体计算模型 |
第四章 M701F 机组变工况计算分析实例 |
4.1 研究对象 |
4.2 水洗变工况计算实例 |
4.3 大气温度变工况计算分析 |
4.4 余热锅炉变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GF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
1.2.2 财务评价指标 |
1.2.3 商业计划书 |
1.3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1.3.2 我国发展形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2 项目规模 |
2.2.1 机组规模 |
2.2.2 投资规模 |
2.3 项目人员管理 |
2.3.1 人员管理特点 |
2.3.2 人员配置原则 |
2.3.3 人员配置测算 |
2.4 生产产品 |
2.4.1 电能 |
2.4.2 热能 |
2.4.3 冷能 |
2.5 燃料供应 |
2.5.1 主供气源 |
2.5.2 备用气源 |
2.5.3 燃料输送 |
2.5.4 燃料耗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3.1 电力市场分析 |
3.1.1 广东省电力市场分析 |
3.1.2 中山市电力市场分析 |
3.1.3 近区电力市场分析 |
3.2 热能负荷分析 |
3.2.1 现有企业用热分析 |
3.2.2 在建企业用热分析 |
3.3 市场优势分析 |
3.3.1 电力市场优势 |
3.3.2 节能减排优势 |
3.3.3 资源能效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技术方案 |
4.1 项目系统概要 |
4.1.1 系统工作机制 |
4.1.2 系统运作概要 |
4.2 机组设备选型原则 |
4.3 机组运行形式选定 |
4.3.1 机组轴系配置形式 |
4.3.2 单轴配置优点 |
4.3.3 单轴配置劣势 |
4.3.4 多轴配置的分类及特点 |
4.4 燃气轮机形式选择 |
4.4.1 燃气轮机容量比较 |
4.4.2 燃气轮机性能比较 |
4.5 余热锅炉选型 |
4.5.1 余热锅炉形式选择 |
4.5.2 循环方式的选择 |
4.6 蒸汽轮机选型 |
4.6.1 蒸汽轮机特点 |
4.6.2 蒸汽轮机参数选择 |
4.6.3 抽汽供热方案 |
4.7 机组设备技术条件 |
4.7.1 机组配置 |
4.7.2 设备性能参数 |
4.7.3 电厂技术指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 |
5.1 环境保护标准 |
5.2 烟气污染防治 |
5.2.1 防治基本原则 |
5.2.2 使用燃料情况分析 |
5.2.3 烟气污染防治措施 |
5.2.4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5.3 污水防治措施 |
5.3.1 污水治理原则 |
5.3.2 污水治理措施 |
5.3.3 水体环境影响 |
5.4 噪声防治措施 |
5.5 厂区绿化 |
5.6 环境保护监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财务评价 |
6.1 投资估算 |
6.1.1 项目工程概况 |
6.1.2 工程概算依据 |
6.1.3 项目投资估算 |
6.2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
6.2.1 资金筹措 |
6.2.2 投资计划 |
6.2.3 建设期利息 |
6.3 基准收益率 |
6.3.1 CAPM 模型 |
6.3.2 无风险投资收益率 Rf |
6.3.3 平均投资收益率 Rm |
6.3.4 项目风险系数βi |
6.3.5 股本投资收益率 |
6.3.6 基准收益率 |
6.4 项目经营分析 |
6.4.1 经营分析参数 |
6.4.2 经营成本估算 |
6.4.3 经营效益估算 |
6.5 现金流估算 |
6.6 盈利能力分析 |
6.6.1 项目净现值 |
6.6.2 内部收益率 |
6.6.3 动态投资回收期 |
6.6.4 财务评价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风险评估与控制 |
7.1 不确定性分析 |
7.1.1 盈亏平衡点 |
7.1.2 敏感性分析 |
7.2 风险分析与控制 |
7.2.1 电价风险 |
7.2.2 气价风险 |
7.2.3 融资风险 |
7.2.4 技术风险 |
7.2.5 政策风险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2+1型多轴布置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临界点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卡琳娜联合循环提高船舶动力系统性能的研究[D]. 杜志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2]燃机热电厂协调耦合优化运行策略建立及应用[D]. 张添宝. 浙江大学, 2019(04)
- [3]基于状态监测的发电设备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J]. 吴龙剑,丁智华,徐宁,李红仁.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24)
- [4]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在蚊香生产中的优化研究[D]. 左希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5]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弹流耦合研究[D]. 温建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6]燃气轮机热电协调优化模型及经济性分析[D]. 王承斌. 浙江大学, 2017(06)
- [7]海洋平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研究[D]. 谢锏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8]离心压缩机汽轮机(103JT)的振动故障分析和研究[D]. 冯永和. 兰州理工大学, 2014(10)
- [9]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热力性能分析[D]. 陈戈伐.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GF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商业计划书[D]. 陈兢.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