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论文文献综述)
杨恒[1](2016)在《硅藻土基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水污染问题是中国所面临的除大气污染问题外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含磷废水从各种形式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中磷浓度的上升,水体富营养化形势日益严峻,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极大危害。磷是发生富营养化的最小限制因子,因而水体除磷对控制富营养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水体除磷的诸多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备高效、经济、工序简单、操作便利、无二次污染且适用浓度范围广等诸多应用优势,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研发廉价、高效,原料来源具有持续性且绿色环保的新型吸附材料是推动吸附法除磷技术发展的关键。廉价易得的天然矿物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具多孔结构的矿物类别,因其独特的孔道效应与表面反应活性日渐成为当前吸附材料研究的热点。其中生物成因的硅藻土是一个独特的个例,其结构稳定,耐候性强,轻质多孔、比表面大且表面具备反应性功能基团(包括活性氧和表面羟基),由于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惰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核准为食品级材料,目前已逐渐被认作一种天然的绿色环保材料,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由于其孔道效应及优良的比表面积,硅藻土也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吸附剂基材。然而,天然硅藻土无论其种类、形态,本身的吸附容量有限,不能直接用作高效吸附剂,因而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表面改性手段增大其吸附容量。另一方面,因为表面羟基去质子化后带负电的电荷排斥效应,使其对阴离子的吸附显得更加无力。目前,对硅藻土除磷性能的强化主要通过Fe, Mg, Al等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负载改性,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硅藻土同其他粉体材料一样,由于其粉体形态使其应用的方便性降低,从而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因而提高其分离性能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前人金属氧化物负载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加入与磷亲和能力更强的稀土镧离子作为磷吸附组分以此进一步提高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同时混掺Fe3+, Fe2+共同沉淀引入磁性组分,使改性硅藻土具备磁性可分特性,从而解决粉体材料分离困难的问题。在化学改性途径中通过有机接枝实现硅基材料的功能化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有机接枝改性制备硅藻土基阴离子吸附剂的方法目前却鲜有报道。针对目前硅藻土用于水体除磷时,改性方法大多局限于金属氧化物负载的现状,本文研究了硅藻土表面的有机接枝改性方法,分别以“grafting to"及’grafting from’两种接枝模式实现了硅藻土表面的季氨基团功能化修饰,得到吸附容量大,pH适用范围广的有机无机复合阴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体中的磷酸根,达到除磷的目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利用镧对磷酸根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特点,以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在硅藻土表面同时均匀沉积了无定型的La2O3及Fe304混合纳米颗粒,制备的矿物基除磷吸附剂(以下简称Ⅰ)EFeLa)具有吸附容量大和可磁分离的特性。2.通过“grafting to"方式在硅藻土表面嫁接了聚乙烯亚胺大分子,以及对接枝聚合物刷上氨基的季氨化转型制得一种吸附容量较大,pH适用范围广,再生性能优秀的硅藻土基阴离子吸附剂(以下简称DEQPEI)。3.基于"grafting from"的途径,添加Lewis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常温下酯化反应,将氨基水杨酸键合在硅藻土表面,替代了成本高,能耗高的传统硅烷偶联剂改性手段,然后以此成功桥接了引发剂分子,使表面引发原子自由基转移聚合技术(SI-ATIP)成功在硅藻土表面实现了接枝,得到季铵修饰的硅藻土基阴离子吸附剂(以下简称DEPDMC),具有吸附容量大,pH适用范围广,且再生性能良好的特点。论文取得的成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嵊州硅藻土理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O22, Al2O3, Fe2O3为硅藻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所占质量分数依次为65.531%,14.866%,5.858%,烧失量为7.96%;根据XRD分析结果,其主要由非晶质SiO22和少量结晶质云母、高岭石、菱铁矿等组成;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30~100m。SEM图显示,直链藻为嵊州硅藻土中的优势藻类,壳体成圆柱状,侧壁多孔,孔径大小及分布均匀,但由于伴生矿物及有机杂质的裹覆及填充,壳壁大量的孔道处于堵塞状态,致使硅藻土的空间结构特性无法充分显现,表面活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基材进一步利用前,进行提纯活化十分必要。另外,硅藻土在地质沉积过程中由于表面吸附作用而降低了表面能,因而去除表面吸附物,也是提高表面能,增强反应活性的需要。(2)焙烧-酸浸法可实现对浙江嵊州硅藻土的提纯活化。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h;酸浸硫酸浓度70%,酸浸温度95℃,酸浸时间12 h。处理后硅藻土主要化学成Si02含量由65.531%提升到85.312%。比表面积由10.26 m2/g增至28.03m2/g,提升为原来的1.73倍。Zeta电位测试结果显示,纯化对硅藻土的等电点位置影响不大,仅向pH小的方向略微偏移,由3.49降至了3.28。表面羟基数量由4.68×10-5mol/g增加至7.34×10-5 mol/g。(3)分别通过无机和有机两类改性方法制备了三种硅藻土除磷吸附剂。采用共沉淀法在硅藻土表面负载了的La2O3 及 Fe3O4混合颗粒层,制得多金属负载型硅藻土除磷吸附剂(以下简称DEFeLa)。该吸附剂具有较高的磷酸根吸附能力的同时具备可磁分离的特性。SEM, EDS, FT-IR等表征手段证实了硅藻土表面的多金属负载改性成功;XRD测试结果未发现La2O3及Fe304结晶峰,说明负载颗粒以非晶态形式存在。采用‘’grafting to"的方式,以KH-230作为接枝媒介,在硅藻土表面成功嫁接聚乙烯亚胺,并进行季铵化处理,制得季铵化聚乙烯亚胺接枝改性硅藻土复合材料(DEQPEI)。DEQPEI的表面EDS分析结果中出现C,N元素;FTIR谱图中1662 cm-1、1454 cm-1以及698 cm-1出现与季氨化试剂氯化苄的单取代苯环结构有关特征峰,TG结果显示,200~600℃范围出现14.76%的失重,均佐证了硅藻土表面接枝季铵化聚乙烯亚胺成功。SEM照片显示接枝前后硅藻土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基材原始结构特性保持完好。以‘’grafting from"的接枝模式在硅藻土表面形成了功能高分子层,实现了硅藻土表面的季胺化修饰。具体做法为,选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DMC)作为聚合单体。运用表面引发原子自由转移基聚合(SI-ATRP)技术实现了自硅藻土表面引发DMC接枝聚合并通过链增长过程形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长链(PDMC)。SEM照片显示,接枝改性后,硅藻土表面隆起,有粗糙感,属于有机物表面形貌特征,且EDS结果中发现C,N元素;红外表征显示,溴化后在1658 cm-1与1548 cm-1处分别出现了C=O与N-H振动吸收峰,为酰胺组红外特征,接枝后在1101 cm-1与946 cm-1处观察到了季铵基团特征振动峰,另外,TG分析显示,200~600℃范围出现30.6%的失重,与有机物的受热分解有关,这些都证实了硅藻土表面PDMC的成功接枝。(4)单因素优化实验表明吸附材料DEFeLa、DEQPEI的最优制备条件如下:DEFeLa:镧铁负载比例为3:7,负载离子总浓度为0.08 mol/L,最优化吸附量可达到34.39mg/g . DEQPEI:PEI的分子量为4000,浓度35%,反应时间6 h。关于吸附材料DEPDMC,单因素实验中,产物最高接枝率达到53.6%,但接枝率约为30%时,产物获得最大吸附量,接枝率继续升高反而导致吸附量的下降。使用曲面响应方法优化DEPDMC的制备条件,建立了吸附量对三个制备条件(单体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的响应曲面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模型计算获得DEPDMC的制备最优条件为:单体浓度为32.3%,反应时间为8.2 h,液固比为7.1:1,最大吸附量可达40.61 mg/g。(5)三种材料的磷吸附性能研究表明:DEFeLa、DEQPEI、DEPDMC的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34.39 mg/g,21.22 mg/g,41.34 mg/g。SO42-, NO3-, Cl-三种干扰离子对三种材料的影响大小顺序为:SO42-> NO3-> Cl-,但无机负载改性硅藻土的抗干扰离子影响能力强于有机接枝改性硅藻土。pH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EFeLa吸附性能受pH影响较大,适合在酸性条件使用,最优pH为40。DEQPEI与DEPDMC的吸附性能受pH影响相对较小,可在pH 4-10范围保持最大吸附量的80%以上。温度对三个材料的吸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DEFeLa的吸附量与吸附温度正相关,而DEQPEI与DEPDMC的吸附量与吸附温度负相关。相近初始浓度条件下,三种材料达到吸附平衡耗时依次为60min、90min以及240 min。(6)对三种吸附材料的脱附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EQPEI与DEPDMC具备优秀的解析再生性能,经8次循环再生后,DEQPEI吸附能力仍可保持原吸附能力的87%,DEPDMC可保持79%以上,均具备重复利用的价值。然而,无机金属改性硅藻土的DEFeLa-次再生仅余22%的吸附量,重复使用性不强。(7)材料的吸附机制分析与动力学,等温线及热力学特征DEFeLa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镧铁活性位点提供,分别为静电吸引,离子交换以及路易斯酸碱配位作用。pH较低时,静电吸引及离子交换占主导,pH较高时,路易斯酸碱配位作用起主要作用。DEQPEI与DEPDMC的吸附机制相似,吸附功能位点均为表面带强正电的季胺基团,吸附机制为静电吸引与离子交换。三种材料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分别可以用Langmuir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吸附过程受外扩散与内扩散两步控制。热力学计算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对磷酸根的吸附就为自发进行,不同的是DEFeLa吸附过程吸热,高温环境有利于吸附,而DEQPEI与DEPDMC吸附过程放热,低温有利于吸附。
夏燕靖[2](2007)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天乐[3](2004)在《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文中研究指明
二、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论文提纲范文)
(1)硅藻土基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体富营养化与磷污染 |
1.2 水体磷酸盐去除技术现状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生物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吸附法 |
1.3 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1.3.1 金属氧化物类 |
1.3.2 生物质类 |
1.3.3 活性炭类 |
1.3.4 矿物材料与工业尾渣类 |
1.4 硅藻土的研究现状 |
1.4.1 硅藻土基本化学成分及结构 |
1.4.2 硅藻土的表面羟基 |
1.4.3 硅藻土提纯 |
1.4.4 硅藻土的表面改性及应用 |
1.4.5 硅藻土用于水体除磷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天然硅藻土提纯活化及其吸附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材料与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1.3 表征手段及方法 |
2.1.4 硅藻土原土的活化提纯 |
2.1.5 硅藻土表面活性羟基数的测定 |
2.1.6 磷吸附性能测试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天然硅藻土提纯活化前理化性能对比 |
2.2.2 天然硅藻土提纯活化处理条件 |
2.2.3 硅藻土原土及纯化硅藻土的磷吸附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镧铁化合物负载硅藻土及其磷吸附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材料与实验试剂 |
3.1.2 实验设备 |
3.1.3 表征手段及方法 |
3.1.4 DE_FeLa的制备方法 |
3.1.5 DE_FeLa的磷吸附实验 |
3.1.6 DE_FeLa的再生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DE_FeLa的表征 |
3.2.2 DE_FeLa的制备条件单因素优化 |
3.2.3 DE_FeLa的磷吸附性能 |
3.2.4 DE_FeLa的磷吸附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PEI接枝改性硅藻土及其磷吸附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材料与实验试剂 |
4.1.2 实验设备 |
4.1.3 表征手段及方法 |
4.1.4 DE_QPEI的制备方法 |
4.1.5 DE_QPEI的磷吸附实验 |
4.1.6 DE_QPEI的再生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DE_QPEI的制备 |
4.2.2 PEI接枝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
4.2.3 DE_QPEI的表征 |
4.2.4 DE_QPEI的磷吸附性能 |
4.2.5 DE_QPEI的磷吸附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表面引发接枝PDMC改性硅藻土及其磷吸附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与实验试剂 |
5.1.2 实验设备 |
5.1.3 表征手段及方法 |
5.1.4 DE_PDMC的制备方法 |
5.1.5 DE_PDMC的磷吸附实验 |
5.1.6 DE_ PDMC的再生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E_PDMC的制备 |
5.2.2 DE_PDMC的制备优化 |
5.2.3 DE_PDMC的表征 |
5.2.4 DE_PDMC的磷吸附性能 |
5.2.5 DE_PDMC的磷吸附机理 |
5.2.6 与其他已报道除磷吸附剂的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 |
第二节 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 |
第二章 百衲衣式的课程结构 |
第一节 课程的序列结构本末倒置 |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 |
二、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 |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 |
二、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 |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结构模糊不清 |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 |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 |
第三章 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 |
一、"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日久成习 |
二、源于早期美术教育的"画画"思想根深蒂固 |
三、盲目照搬外来课程的习惯性做法 |
第二节 急速变革的现实原因 |
一、专业目录的调整与课程改革的严重滞后 |
二、专业发展过热与教学应对策略的缺位 |
三、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抑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第三节 无法回避的体制原因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一对口的课程模式 |
二、片面"市场化"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课程观 |
第四章 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一节 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
第二节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
结论 |
附录一:本文引用教育学和课程论对"课程结构"概念的阐释综述 |
附录二:木课题研究现状的资料综述(1982~2006) |
附录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综述 |
附录四: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选编 |
附录五: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资料选编 |
附录六: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分析 |
附录七:德国早期设计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参加撰写辞书及学术活动 |
四、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论文参考文献)
- [1]硅藻土基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的研究[D]. 杨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2]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7(06)
- [3]P08不完全分解步骤及局部特写[J]. 天乐. 轻兵器,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