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信号重传过程及接收系统分类

卫星信号重传过程及接收系统分类

一、卫星信号的转发过程和接收系统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罗泽耀[1](2021)在《天地一体化网络下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information Network,ISTN)是一种融合了天基网络、空基网络和地面网络的多层次异构一体化网络,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和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张,天地一体化将成为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对于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信息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天地一体化网络由于具有覆盖面积广泛、节点高速动态变化、通信链路质量低、同时运行多种网络协议等特点,导致在网络架构设计、异构网络管理、资源配置、路由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得益于近年来软件自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 Work,SDN)技术的快速发展,SDN基于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网络部署效率,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解决工程问题上的广泛应用,也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和路由算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由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异构性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网络架构已无法实现灵活高效的网络部署,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SDN-ISTN。该架构遵循传统SDN中控制与数据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用于实现全网集中式管理和控制的控制器,并详细阐述了控制器的实现细节和部署方案。第二,基于OPNET和STK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SDN架构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网络场景的拓扑控制机制。借鉴南向接口协议Open Flow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本场景中网络节点通信的数据交互协议,完成了控制器、卫星节点和地面终端节点的建模和功能实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SDN-ISTN架构和拓扑控制机制的合理性。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支Q-Learning的一体化自适应路由算法ISTNQR(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Q-Learning Routing Alogorithm)。得益于SDN架构下控制器集中式控制网络的特点,该算法改进了传统Q-Learning算法中分布式计算实现路由收敛时间长的缺点,同时结合ISTN天基网络中卫星轨道的运行特点,改进路由计算过程中Q值的更新方式和选路策略,提升了路由算法对于ISTN网络拓扑变化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ISTN-QR路由算法相比于FEQ-Routing和传统SDN路由算法Dijkstra,在高低流量负载情况下都具有更高的包递交率,同时在端到端传输时延、时延抖动方面也都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因此ISTN-QR算法整体上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王忠峰[2](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孙绍宗[3](2020)在《基于LTE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卫星通信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低轨卫星通信由于具有传输损耗低,通信容量大,时延低等显着优势,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在卫星通信领域发展的重点。低轨卫星在卫星通信系统当中扮演着基站的角色,其运动速度相较于地面终端非常大,地面终端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卫星间的切换。目前卫星通信的主要业务还局限在话音服务等低速率业务上,为了满足卫星通信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媒体业务需求,将LTE通信机制应用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包含两个卫星基站和一个用户终端的半实物最小卫星通信系统验证了X2切换的执行流程,通过基于NS3设计实现系统级仿真平台以便验证和优化切换算法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开源软件库srs LTE进行了二次开发,结合USRP搭建了半实物卫星通信仿真平台进行了链路级仿真,验证了LTE切换流程可以应用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选择切换时延较少的X2切换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进行实现。主要实现包括:将ASN.1语言描述的切换信令和编解码函数转换成C语言形式;在e NB侧配置相关测量参数,建立X2接口并实现其控制面和用户面执行逻辑;在UE侧实现测量报告生成功能和切换随机接入功能;在EPC侧实现MME切换信令处理和SPGW数据转发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低轨卫星信道条件下可以顺利执行X2切换且保证切换前后业务数据传输具有连贯性,测得系统空口间的切换中断时延大小约为184ms。接下来,为了在包含大量用户终端和多颗卫星的低轨卫星场景下开展系统级仿真,达到验证和优化切换算法性能的目标,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NS3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具体包括:在STK卫星仿真平台中模拟低轨卫星星座以获取卫星轨道参数文件;在NS3中实现了经纬度坐标系转化为笛卡尔坐标系,以计算星地传输距离从而得出传播时延和路径损耗等信道参数;扩展实现了卫星运动模型,从而对仿真场景中的多颗卫星节点配置相应的运动模型;实现了卫星覆盖范围内大量终端的随机分布函数,用于丰富通信场景以验证切换算法性能。随后,基于仿真平台搭建了仿真环境,对A2A4切换和最强小区切换两种经典算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搭建的仿真平台能够为研究更优的切换算法提供软件平台支持。

曹相[4](2020)在《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计量关系到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效益,在GNSS产品计量方面,随着各种GNSS接收机定位终端市场比重的快速增长,其规范性和合格率检测是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新兴行业(如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的发展,对高精度GNSS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等指标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GNSS产品的检测主要采用基线场法,常规静态基线场检测方法的弊端是不能准确地评定GNSS终端各状态下的技术指标;此外,相对于静态场景,GNSS动态定位的瞬时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显着,定位误差内部产生机制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如何有效评价动态条件下的GNSS定位性能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GNSS定位终端静态和动态工作能力的准确检测是保证GNSS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围绕高精度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的建立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涉及GNSS定位模型研究、空间检测基准的构建、网络RTK静态检测参考标准方法的研究、GNSS终端动态检测技术及系统建设、GNSS动态检测规范研制几个部分。通过相关定位模型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建立了综合多系统GNSS数据、CORS技术和INS技术的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提升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研究了多频多模GNSS融合定位模型相对于单系统GNSS,多系统数据能够提高模型强度,进而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多系统GNSS系统内差分模型(松组合模型)和系统间差分模型(紧组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两种模型定位性能进行验证。在松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阐述了多系统GNSS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和差分相对定位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GPS单系统定位,多系统GNSS定位精度显着提高。其中平面方向定位精度提高58.4%,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46.7%。在紧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针对GPS/BDS伪距紧组合定位模型,提出了BDS-3/GPS/GALILEO三系统实时估计系统间偏差(DISB)参数的紧组合定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伪距DISB参数稳定,在紧组合定位中可以提前校正。对紧组合模型在不同观测卫星数模拟环境的定位结果显示,紧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在观测卫星数少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当观测卫星数在5颗时,精度提升幅度达到25%以上。2、构建了GNSS/INS融合的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阐述了多系统GNSS的CORS基准建立方法和虚拟观测值的生成算法。分别从CORS系统建立目标、各子系统的建立方法和测试方法等部分说明用于动态基准获取的CORS系统构建过程。建成国内首个计量检测行业多系统多频CORS系统,是国内首个为GNSS定位终端提供基准数据的检测基站。对CORS系统性能测试表明,在数据连接方面,系统24小时可用性为100%,数据丢包率小于0.01%,流动站接入初始化时间小于30s,通讯平均数据延迟小于10ms。在定位精度方面,测试点内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2.96cm,平均值最大值为1.50cm,内符合中误差最大值为1.65cm。外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3.54cm,平均值最大值为2.40cm,中误差最大值为2.60cm。提出了INS增强GNSS技术的动态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构建方法。分别包含INS结合GNSS技术高精度基准建立过程中误差来源、误差测定和误差溯源问题,详细阐述了INS增强GNSS的基准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定位测试表明,融合系统定位内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36cm,0.51cm,1.12cm,外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80cm,0.97cm,1.51cm。3、提出了网络RTK接收机静态检测标准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基线法检测接收机的弊端,建立了完善的网络RTK接收机检测参数指标体系。一方面从单点、浮点、固定解三阶段对接收机各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定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搭建零基线测试环境,采用单差滤波模型方法固定单差模糊度,通过对固定残差的粗差分析及精度统计,实现待检接收机的粗差检测及观测值精度评定。4、研制了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导航计量检测系统并起草了检测规范在INS增强的GNSS基准建立基础上,通过CORS和高精度车载动态导航检测系统的无缝对接,集成一个车载检测基准系统、监控显示系统、GNSS信号转发系统、待检设备测量单元、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于一体的计量检测系统。该计量检测系统稳定性强、可靠度高,可实时输出位置、姿态、速度、差分龄期、卫星观测能力等检测信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功能满足要求,在位置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平面0.4cm,高程0.8cm;在姿态精度方面,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分别为0.002°,0.002°以及0.008°;在速度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水平0.2cm/s,高程0.3cm/s;达到毫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卫星失锁10s和60s时的定位精度、姿态精度和速度精度的指标,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面向高精度GNSS设备动态检测的需求,在研制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起草了“高精度北斗/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规范(备案稿)”,该规范规定了车载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检测系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终端设备的动态性能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价标准等,为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动态定位计量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李熙华[5](2020)在《高速大容量专用分组交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通信系统已经进入了新的大发展阶段,卫星的广播、组播及广域连接能力促使人们加快对星上处理、星上交换、多波束等先进技术的工程应用,从而拓展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最终将卫星网络和地面高速网络融合在一起,形成天地一体的通信网络体系。卫星通信的高速发展也对星载交换机的容量和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单级交换网络结构主要有共享缓存和Crossbar两种。共享缓存交换结构使用同一个缓存区存储待转发的数据帧,并通过同一条读写总线传输。虽然简化了交换结构的内部逻辑设计,但是也限制了整个交换单元的吞吐量,因此不满足大容量交换机的需求。Crossbar交换结构可以实现多套总线同时传输,大大提升了交换容量,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速大容量交换机中。但是随着输入输出端口数量、交叉节点数量和虚拟输出队列数量的增加,对FPGA资源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单片FPGA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需要研究一种解决FPGA资源限制Crossbar交换容量的方法。本文结合实验室承担的项目“大容量双体交换机”,在分析交叉节点带缓存的Crossbar交换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交换网络分割为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两片FPGA上的设计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专用交换单元中调度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处理。首先,介绍现有交叉节点带缓存的Crossbar交换网络结构的优势与缺点;其次,基于项目实际需求,提出将交换网络分割在两片FPGA上的方法,并对横向与纵向两种分割方式进行比较;第三,针对项目需求及硬件平台,提出交换单元整体设计方案及资源评估情况;第四,完成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流分类、分组处理、总线控制与调度、片间数据传输、输出调度模块;最后,对交换单元进行软件仿真及板级测试,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将交叉节点带缓存的Crossbar网络分割在两片FPGA上互连互通的方法,解决芯片资源对交换容量的限制;第二,设计实现了基于自定义帧格式的专用流分类模块,完成特殊数据帧类型的识别与处理;第三,设计实现了调度信息与数据信息的并行处理,满足交换单元线速处理需求。第四,采取内帧的方式,完成两片FPGA的互连互通。

高宇飞[6](2020)在《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人们探索信息传送的脚步就从未停歇,在互联网诞生之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大数据的传播逐渐变为主流。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如今高速发展社会的需求,还需要提供一种覆盖更广泛的数据传输方式,卫星互联网的概念由此诞生。卫星互联网的卫星既可以提供接入功能,又可以提供中继转发功能。星载交换机作为卫星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需要兼容所有数据通信场景。其中卫星与地面组建的星地链路和卫星与卫星之间组建的星间链路需要使用高速大容量的Serdes芯片;星载交换机所连各个星内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使用稳定性更高的Space Wire协议;星载交换机内部的数据通信需要使用Xilinx公司开发的Aurora协议;最后星载交换机需要可配置,所以需要专用的CPU接口协议对交换机进行管理。本文研究了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基于FPGA的星载交换机实现方案,重点是星载交换机接口的具体设计,包括基于TI公司TLK2711芯片开发的Serdes接口、基于Space Wire协议开发的Space Wire接口、基于Xilinx公司Aurora协议开发的Aurora接口以及基于三线制串口的CPU接口,并且为了将来更高速率的要求,还储备研究了100G光口的具体实现方案。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并且搭建了板级测试平台,对星载交换机各个接口模块进行了测试与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星载交换机上设计实现了多种协议接口,接口种类包含Serdes接口、Space Wire接口、片间Aurora接口和CPU接口等;第二极大地提高了星载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和交换容量;第三搭建了多种测试平台,验证了星载交换机工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田甜[7](2020)在《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宽测绘带、远作用距离和高分辨率成像等优点,在战场侦察、态势感知和精确制导等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SAR系统的广泛应用,SAR干扰技术在电子对抗(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ECM)领域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且欺骗干扰由于其干扰所需功率低、隐蔽性强和干扰图像逼真度高等优势成为当前ECM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同时,SAR欺骗干扰也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和挑战。首先,随着波束扫描灵活控制的大场景与高分辨率新SAR工作模式出现,SAR欺骗干扰面临广域复杂多普勒调制的挑战。其次,目前SAR干扰精度严重依赖于侦察参数精度,需要研究在侦察精度有限情况下高逼真度的欺骗干扰方法。最后,SAR欺骗干扰效果评估是SAR干扰的重要环节,目前缺乏有效的系统评估方法。本文在十三五预研课题“XXSAR图像处理对抗技术”、“合成孔径雷达XX反演技术”、GF创新特区课题“XX的复杂捷变电磁信号智能识别技术”和横向课题“XX雷达干扰系统效能评估研究”等项目的资助下,围绕SAR欺骗干扰与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主要的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首先建立了不同工作模式下单站SAR的成像几何模型,论述了SAR成像的基本处理流程。然后,对SAR欺骗干扰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欺骗干扰信号生成模型,并对比欺骗干扰和压制干扰的功率需求,为后续欺骗干扰算法设计以及评估模型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新体制的地面观测循序扫描(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模式下的SAR波束灵活控制造成欺骗干扰多普勒复杂调制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模板分块的TOPS-SAR快速欺骗干扰算法。首先,对TOPS模式下的SAR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在欺骗干扰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干扰机和TOPSAR平台相对位置变化关系,从而产生具有变化多普勒质心的广域欺骗干扰场景,有效解决多普勒相位历程距离空变问题。其次,根据干扰机和TOPSAR平台之间相对位置的关系,该方法将干扰问题划分为多个简单的子问题,预先生成部分欺骗干扰调制项,并在TOPSAR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产生多个欺骗干扰子模块进行并行调制处理,进而降低实时处理的计算量。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对TOPSAR实现高质量的欺骗干扰效果。3.针对现有SAR欺骗干扰方法由于侦察参数精度不足导致虚假目标在SAR图像中散焦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网干扰机接收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近场SAR欺骗干扰方法。首先,该方法将欺骗干扰调制项中难以获得的多模式SAR参数侦察问题转化为TDOA估计问题,利用球面相交(Spherical Intersection,SX)法进行求解,避免了传统欺骗干扰方法对不同参数分别进行电子侦察导致的误差积累。其次,对组网干扰机的布站问题进行分析,以降低算法对测量误差的敏感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鲁棒的欺骗干扰效果。并且,该方法的欺骗干扰精度和稳定性都相对较高,可推广到对多种工作模式SAR的干扰中。4.针对现有SAR有源欺骗干扰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单一且普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显性和隐性评估指标相结合的欺骗干扰评估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现有存在明确物理意义的显性评估指标进行适用性分析。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欺骗干扰样本更深层的隐性特征。然后,将两种途径获得的干扰评估特征组成一个完整的特征矢量,输入到全连接网络,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其次,分析了SAR平台参数测量误差对欺骗干扰效果的影响,通过引入不同的速度测量误差和位置测量误差,产生不同等级的欺骗干扰图像,解决了欺骗干扰样本不足的问题。最后,利用动静态目标采集与识别(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MSTAR)实测数据集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耿正霖[8](2019)在《GNSS欺骗干扰检测和抑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导航信号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欺骗与抗欺骗成为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欺骗干扰检测、识别和抑制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包括:1)针对阵列接收机进行欺骗干扰检测通常需要对欺骗干扰信号进行捕获跟踪,估计信号参数,计算量相对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欺骗干扰空域相关性的欺骗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天线阵元之间信号互相关结果在有无欺骗干扰下统计特性的差异进行欺骗干扰的检测。该方法可避免信号的捕获跟踪,减小运算量。对于直接转发式欺骗干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只要欺骗干扰信号功率高于真实信号3d B,就能在0.1%的虚警概率下,达到99%以上的检测概率,对于分离转发式欺骗干扰和生成式欺骗干扰,检测性能和转发或生成的欺骗信号个数有关。在转发或生成4颗卫星信号的条件下,当欺骗信号的功率高于真实信号6d B和12d B时,可以在0.1%的虚警概率下,达到90%以上的检测概率。2)针对单天线接收设备难以获取欺骗信号空间特性进行欺骗干扰识别,且传统合成天线阵欺骗干扰识别方法所需载体运动距离远,检测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方向性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同一天线发射的欺骗干扰,到达接收天线的入射角相同,对应的天线增益相同的特点,基于天线的方向性,通过天线转动,使接收信号增益发生变化,则不同伪码的欺骗干扰信号的载噪比将发生变化,且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从而利用信号载噪比估计结果变化的相关性进行欺骗干扰的识别。该方法可缩小接收设备的运动范围,相应缩短欺骗干扰的检测时间。仿真实例表明,对于同一天线发射的欺骗干扰信号,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1%的虚警概率条件下检测概率可达到约99%。3)针对传统空域欺骗干扰抑制技术需要进行信号相关矩阵计算和求逆,计算量相对较大的问题,基于信号相位补偿和对消原理,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对消的欺骗干扰抑制方法,在信号解扩前实现欺骗干扰的抑制。该方法利用阵列间信号互相关估计欺骗信号到达两天线相位差,通过相位补偿后,进行信号的反向相加,实现欺骗干扰的抑制。仿真实例表明,所提出的干扰对消算法具备良好的欺骗干扰抑制性能,采用四阵元干扰对消,抑制深度较传统子空间投影方法深约2d B,但对真实信号的增益与传统子空间投影方法相比有所下降,约降低1.6d B。4)针对目前欺骗干扰抑制方法不能适应压制干扰条件下的欺骗干扰抑制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欺骗干扰和压制干扰的联合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级滤波结构,第一级滤波分别以每个通道为参考进行权值计算和信号加权,得到多路输出,在抑制压制干扰的同时保留了信号和欺骗的空间来向信息。第二级滤波则通过对欺骗干扰信号和真实信号的参数估计,进行阵列信号的解扩,识别真实信号和欺骗干扰信号,计算权值并进行加权实现欺骗干扰的抑制,同时在真实信号来向上形成波束,提高真实信号功率。针对四元天线阵的仿真实例表明:无论有无压制干扰,该方法在欺骗功率较低时也能实现欺骗干扰的抑制,具有较大的欺骗功率适用范围,同时实现真实信号功率的增强。无压制干扰时,在真实信号方向上阵列增益可达到4d B~5d B,而存在压制干扰时,可同时抑制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并使真实信号功率提高约2dB。

吴宾[9](2019)在《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速数据通信、导航定位、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和深空探测等技术的进步,星间、星地大容量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多种类型星间与星地数据中继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原有的卫星微波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激光通信技术在中继卫星之间建立高速激光链路,从而形成激光-微波混合卫星网络,成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卫星的关键载荷,需要支持多通道、不同类型信号的中继和交换等功能。传统的卫星转发器越来越接近电子速率的极限,限制了信号交换与处理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而采用微波光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卫星转发器的体积、重量和功耗,实现大带宽和超高速的交换和信号处理。同时,利用其并行处理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卫星转发器微波信号的处理能力,如多频本振分发、多通道信号低损伤变频和波束间交叉互连等功能。因此,将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未来激光-微波混合网络的中继系统中,成为下一代高频段、多波束、大容量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中面临的系统结构、弹性带宽交换和星上波长变换、多通道频率变换、星地高速链路的并行传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与实验研究,具体完成的创新性工作如下。(1)设计了卫星激光-微波混合交换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在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系统,验证了系统频谱资源灵活配置和弹性带宽交换的能力。该方案能有效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适用于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不同粒度业务的灵活高效交换。(2)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频梳的中继交换全光波长变换方案,分析了波长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技术。对搭建实验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光频梳与波长选择开关配合,系统能实现“点到多点”的波长变换和频隙级的波长分配,各通道传输的基带数据误码率均低于10-9。该方案可降低各节点之间因波长冲突造成的业务阻塞,从而提高星间光链路的传输容量。(3)提出了基于抑制载波双边带和基于可重构单光频梳的星上并行多频段变频方案,分析了星上频率变换实现的原理,设计了适用于多波段宽带卫星的转发器系统结构。搭建了基于微波光子学的星上多频段变频实验系统,以Ka波段信号变频至其他卫星工作波段信号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变频方案输出不受波分复用通道限制,采用并行变频的方式,降低了星上负载的功耗和系统复杂度。(4)提出了一种星地高速链路数据并行传输技术。通过向并行信道添加同步信息,实现了四路微波信号的同步控制;基于自行设计的Virtex-6系列FPGA硬件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接收端能恢复出5Gbps速率的原始基带数据,验证了四路并行数据的同步性。同时,设计并研制了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阵列高速光收发器,实现了 6.25Gbps的高速串行通信,其具有集成度高、调试灵活和扩展性强等特点。

李钢[10](2019)在《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互联网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技术也已趋近成熟。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出现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工作及生活便利。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体现出国家对移动互联网事业发展相当重视。但人们在乘坐民航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绝大部分情况下仍是不能接入互联网的,即使在地面,部分机型由于其关闭舱门后的屏蔽效应,上网体验也不佳。由于现代人已习惯于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无法上网或上网体验不佳,必然对旅客的出行体验度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述了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实际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接着对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明需求性是来自多方面的,是确实存在的。之后对此项目的可行性在政策、技术、运营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得出该项目是完全可大面积推行的结论。接下来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作者利用日常工作的机会实地考察了已具备空中上网功能的民航飞机的相关系统,并通过查询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大量的外部资料,对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设想将解决方案分为内外两部分进行分析,分别设计出几种内部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分析论证,同时也设计出对几种外部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将内部外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整合出一套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结合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相关技术条件要求等等因素,分析出目前整合出这套解决方案的一些不足之处,之后结合笔者的理解和想法,提出自己探索性的构想,设计出一套相对较合理且可行的适用于中国的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望在为运行中的民航飞机设计接入互联网的技术方案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卫星信号的转发过程和接收系统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信号的转发过程和接收系统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一体化网络下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一体化网络协议体系
        1.2.1.1 CCSDS协议体系
        1.2.1.2 DTN协议体系
        1.2.1.3 SDN架构体系
        1.2.2 传统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1.2.3 机器学习与路由算法
        1.2.3.1 监督学习
        1.2.3.2 无监督学习
        1.2.3.3 强化学习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研究
    2.1 SDN架构概述
        2.1.1 SDN控制器
        2.1.2 SDN交换机
    2.2 基于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研究
        2.2.1 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
        2.2.2 SDN控制器设计
    2.3 基于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场景
    2.4 卫星切换策略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PNET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设计
    3.1 STK和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3.2 一体化网络结构设计
        3.2.1 星座轨道设计
        3.2.2 网络场景搭建
        3.2.3 拓扑控制方案设计
        3.2.3.1 自适应Hello报文发送机制
        3.2.3.2 基于SDN的拓扑控制机制
        3.2.4 数据交互流程分析
    3.3 SDN控制器设计
        3.3.1 控制器节点模型
        3.3.2 控制器进程模型
        3.3.2.1 相关数据结构
        3.3.2.2 相关函数接口
    3.4 卫星网络设计
        3.4.1 卫星节点模型
        3.4.2 卫星进程模型
    3.5 地面终端设计
        3.5.1 终端节点模型
        3.5.2 终端进程模型
    3.6 协议数据包设计
        3.6.1 Hello数据包
        3.6.2 Packet_in与 Packet_out包
        3.6.3 业务数据包
    3.7 仿真测试
        3.7.1 拓扑控制
        3.7.2 卫星切换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Q-Learning的 SDN路由算法设计
    4.1 强化学习和Q-Learning算法概述
        4.1.1 强化学习模型
        4.1.2 Q-Learning算法原理
    4.2 ISTN-QR路由算法设计与实现
        4.2.1 路由问题分析
        4.2.2 路由算法原理
        4.2.2.1 网络建模
        4.2.2.2 Q值更新方式
        4.2.2.3 选路策略设计
        4.2.3 算法流程和复杂度分析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定
        4.3.2 性能指标
        4.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2.2.2.3 组合赋权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2.3.1 计算指标权重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3.1 总体架构
    3.2 网络架构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3.3 网络安全防护
        3.3.1 安全认证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3.4 运营平台建设
        3.4.1 用户中心
        3.4.2 内容服务
        3.4.3 视频服务
        3.4.4 游戏服务
        3.4.5 广告管理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4.1.1 系统面临挑战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4.1.3 服务质量分析
        4.1.3.1 分析方法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4.2.2.1 QoE与 QoS关系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4.2.3 系统架构
        4.2.4 系统问题分析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4.2.5 性能评估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4.3.1 技术架构
        4.3.2 缓存策略分析
        4.3.3 算法设计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4.4.1 模型建立
        4.4.2 信道建模
        4.4.3 试验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5.1 基础行程服务
        5.1.1 售票服务
        5.1.2 共享出行业务
        5.1.4 特色车厢服务
        5.1.5 广告
    5.2 ToB业务
        5.2.1 站车商业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5.3 创新业务
        5.3.1 高铁智屏
        5.3.2 国铁商学院
    5.4 本章小结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6.1 融合场景分析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6.3.1 环境分析
        6.3.2 干扰分析
        6.3.3 结论及建议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6.4.2 融合架构设计
        6.4.3 逻辑架构
        6.4.4 网络架构
        6.4.5 系统功能
        6.4.6 系统建设内容
    6.5 关键技术
        6.5.1 本地分流技术
        6.5.2 高速回传技术
        6.5.3 时钟同步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6.5.5 5G网络QoS机制
        6.5.6 隧道技术
        6.5.7 切片技术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6.6.1 业务架构
        6.6.2 商业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LTE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低轨卫星与LTE切换技术概述
    2.1 卫星参数介绍
    2.2 卫星信道传播特性
    2.3 卫星切换分类
    2.4 LTE切换接口
    2.5 LTE切换流程分析
        2.5.1 切换测量
        2.5.2 切换准备
        2.5.3 切换执行
        2.5.4 切换完成
    2.6 切换过程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EO移动通信系统空口切换流程设计与验证
    3.1 软硬件平台介绍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卫星通信系统架构
        3.2.2 系统工作流程
    3.3 ASN.1 转换实现
    3.4 UE侧软件设计
        3.4.1 测量报告生成
        3.4.2 切换随机接入
    3.5 e NB侧软件设计
        3.5.2 配置切换测量参数
        3.5.3 X2接口建立
        3.5.4 X2接口控制面功能设计
        3.5.5 X2接口用户面功能设计
    3.6 EPC侧软件设计
        3.6.1 MME切换功能设计
        3.6.2 SPGW切换功能设计
    3.7 切换功能测试及验证
        3.7.2 系统连通性测试
        3.7.3 切换中断时延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EO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仿真平台的介绍与选取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卫星运动性设计
        4.3.2 坐标系转换
        4.3.3 卫星运动模型实现
        4.3.4 卫星运动模型测试
    4.4 卫星通信场景搭建与测试
        4.4.1 卫星通信场景搭建
        4.4.2 切换算法性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定位终端计量检测的现状
        1.2.2 GNSS发展现状
        1.2.3 多系统GNSS数据融合方法
        1.2.4 动态检测基准构建方法
        1.2.5 动态定位性能评估数据处理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模GNSS定位终端计量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GNSS时空统一理论
        2.2.1 GNSS坐标系统与坐标统一
        2.2.2 GNSS时间系统与时间统一
    2.3 GNSS组合定位模型及参数估计
        2.3.1 GNSS松组合定位模型
        2.3.2 GNSS紧组合定位模型
        2.3.3 参数估计方法
    2.4 多模GNSS组合定位实验验证
        2.4.1 松组合模型定位效果分析
        2.4.2 GPS/BDS伪距DISB参数应用研究
        2.4.3 BDS-3/GPS/GALILEO重叠频率观测值紧组合定位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检测基准定位算法
        3.2.1 基于CORS精准计量的GNSS高精度算法
        3.2.2 GNSS/INS松组合原理
        3.2.3 GNSS/INS紧组合原理
    3.3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建设
        3.3.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建设
        3.3.2 INS增强动态检测基准系统的建设
    3.4 INS/多系统GNSS融合终端空间检测基准测试
        3.4.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测试
        3.4.2 融合多系统GNSS的检测基准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高精度GNSS静态检测的参考标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GNSS接收机检测误差理论
        4.2.1 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其分类
        4.2.2 测量结果质量评定方式
    4.3 常规GNSS网络差分接收机静态检测方法
        4.3.1 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检测方法和内容
        4.3.2 导航型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表述
    4.4 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整体检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单机状态检测(单点)
        4.4.2 联网状态检测(浮点/差分)
        4.4.3 联网状态检测(固定)
    4.5 差分接收机各单项检测量化方法
        4.5.1 单机检测方法
        4.5.2 联网检测方法
    4.6 零基线GPS/北斗快速模糊度固定及残差评测
        4.6.1 单差零基线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4.6.2 基于零基线结果的精度统计及指标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精度GNSS导航终端动态检测系统
    5.1 引言
    5.2 系统总体组成与检测流程
        5.2.1 系统总体组成
        5.2.2 数据传输和检测流程的设计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5.3.1 车载检测基准系统性能测试
        5.3.2 车载检测平台系统测试
        5.3.3 测试小结
    5.4 高精度BDS/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标准规范的研制
        5.4.1 标准研制总体设计思路
        5.4.2 各项标准具体内容
        5.4.3 技术指标的标准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高速大容量专用分组交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交换关键技术
        1.2.1 交换技术发展
        1.2.2 交换转发方式
        1.2.3 交换网络概述
    1.3 本文工作与安排
第二章 交叉节点带缓存的Crossbar交换网络及其分割方式
    2.1 交叉节点带缓存的Crossbar交换网络
    2.2 横向分割
    2.3 纵向分割
    2.4 小结
第三章 交换单元总体设计
    3.1 交换单元总体设计方案
        3.1.1 交换单元设计指标
        3.1.2 交换单元概要设计
    3.2 芯片资源评估
        3.2.1 缓存资源
        3.2.2 GTH管脚资源
    3.3 小结
第四章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流分类
        4.1.1 总体设计
        4.1.2 工作流程
        4.1.3 模块设计
    4.2 分组处理
        4.2.1 总体设计
        4.2.2 工作流程
        4.2.3 模块设计
    4.3 总线控制与调度
        4.3.1 入队调度模块
        4.3.2 接收总线模块
        4.3.3 队列调度模块
        4.3.4 出队调度模块
        4.3.5 发送总线模块
    4.4 片间数据传输
        4.4.1 总体设计
        4.4.2 内帧成帧模块
        4.4.3 内帧拆帧模块
    4.5 输出调度
        4.5.1 总体设计
        4.5.2 工作流程
        4.5.3 模块设计
    4.6 小结
第五章 仿真与板级测试
    5.1 模块仿真与分析
        5.1.1 仿真环境
        5.1.2 流分类模块仿真与分析
        5.1.3 分组处理模块仿真与分析
        5.1.4 总线控制与调度模块仿真与分析
        5.1.5 片间数据传输仿真与分析
        5.1.6 输出调度模块仿真与分析
    5.2 板级测试
        5.2.1 板级测试环境
        5.2.2 交换单元业务测试
        5.2.3 总线处理能力测试
        5.2.4 流量控制功能测试
        5.2.5 基于流量控制下的优先级测试
    5.3 调试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5.3.1 交换机输出接口发出断帧、超长帧
        5.3.2 交换单元总线处理能力不足
        5.3.3 数据帧转发错误
        5.3.4 流量控制测试结果不准确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卫星互联网与星载交换机接口的发展及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设计与相关知识简介
    2.1 卫星互联网相关知识简介
        2.1.1 卫星互联网拓扑结构
        2.1.2 星地链路转发流程
        2.1.3 星间链路转发流程
        2.1.4 星间链路数据帧格式
    2.2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设计方案
        2.2.1 星载交换机系统概述
        2.2.2 星载交换机概要设计方案
    2.3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Serdes芯片简介
        2.3.1 Serdes芯片管脚简介
        2.3.2 Serdes芯片原理图简介
    2.4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Aurora协议简介
        2.4.1 Rocket IO
        2.4.2 Aurora协议
    2.5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Space Wire协议简介
        2.5.1 概述
        2.5.2 物理层
        2.5.3 信号层
        2.5.4 字符层
        2.5.5 交换层
        2.5.6 数据层和网络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设计和实现
    3.1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总体设计
        3.1.1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模块划分
        3.1.2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接口信号简介
    3.2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详细设计和实现
        3.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3.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3.3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仿真和验证
        3.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3.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3.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设计和实现
    4.1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总体设计
        4.1.1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模块划分
        4.1.2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接口信号简介
    4.2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详细设计和实现
        4.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4.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4.2.3 Space Wire核设计
    4.3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仿真和验证
        4.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4.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4.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4.3.4 Space Wire核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urora片间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5.1 Aurora片间接口总体设计
        5.1.1 Aurora片间接口模块划分
        5.1.2 Aurora片间接口信号简介
    5.2 Aurora片间接口详细设计和实现
        5.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5.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5.3 Aurora片间接口的仿真和验证
        5.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5.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5.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PU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6.1 CPU接口概述
        6.1.1 CPU串口格式
        6.1.2 CPU接口帧格式
        6.1.3 字段功能详细定义
    6.2 CPU接口总体设计
        6.2.1 CPU接口模块划分
        6.2.2 CPU接口信号简介
    6.3 CPU接口详细设计和实现
        6.3.1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6.3.2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6.4 CPU接口的仿真和验证
        6.4.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6.4.2 CPU接口串口模块仿真
        6.4.3 CPU接口配表功能仿真验证
        6.4.4 CPU接口配寄存器功能仿真验证
        6.4.5 CPU接口插入功能仿真验证
        6.4.6 CPU捕获功能仿真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100G光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7.1 100G以太网简介
    7.2 100G光口总体设计
    7.3 100G光口的仿真和验证
        7.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7.3.2 100G光口仿真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板级测试和验证
    8.1 Serdes和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板级测试
        8.1.1 交换开发板简介
        8.1.2 测试设备简介
        8.1.3 Serdes和 Space Wire接口板级测试
    8.2 CPU接口板级测试
        8.2.1 配表功能测试
        8.2.2 配寄存器功能测试
        8.2.3 读寄存器功能测试
        8.2.4 插入功能测试
        8.2.5 捕获功能测试
    8.3 100G光口板级测试
    8.4 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8.4.1 Serdes接口的IOB问题
        8.4.2 Space Wire接口信号被过度优化问题
    8.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 国内合成孔径雷达研究现状
        1.2.3 合成孔径雷达装备
    1.3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1.3.1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发展历程
        1.3.2 合成孔径雷达对抗装备
        1.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4 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面临的问题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多模式SAR成像和欺骗干扰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多模式SAR几何模型与成像算法
        2.2.1 多模式SAR几何模型
        2.2.2 SAR成像基本原理
        2.2.3 SAR成像处理算法
    2.3 欺骗干扰几何结构与工作机理
    2.4 欺骗干扰与压制干扰能量比较
    2.5 实验结果分析
        2.5.1 SAR成像结果仿真
        2.5.2 条带SAR欺骗干扰结果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板分块的TOPSAR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TOPSAR几何模型和基本原理
    3.3 基于模板分块的TOPSAR欺骗干扰算法原理
        3.3.1 干扰机位于TOPSAR成像子带中心
        3.3.2 干扰机位于TOPSAR成像子带任意位置
        3.3.3 大区域TOPSAR欺骗干扰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TOPSAR欺骗干扰散射点目标实验
        3.4.2 TOPSAR欺骗干扰场景目标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组网干扰机的近场SAR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组网干扰机的SAR欺骗干扰基本原理
    4.3 组网干扰机测量精度分析及布站设计
        4.3.1 组网干扰机测量精度分析
        4.3.2 基于条件数最小的接收机布站
        4.3.3 组网干扰机测量误差对干扰延时量影响
        4.3.4 组网接收机计算负荷分析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散射点目标欺骗干扰实验结果及分析
        4.4.2 场景目标欺骗干扰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SAR欺骗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欺骗干扰效果评估网络构建
        5.2.1 基于传统方法的显性特征提取
        5.2.2 基于CNN的隐性特征提取
        5.2.3 隐性特征和显性特征的联合权值构建
    5.3 欺骗干扰样本生成
        5.3.1 影响SAR欺骗干扰性能因素分析
        5.3.2 基于SAR运动参数测量误差的欺骗干扰样本构造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GNSS欺骗干扰检测和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欺骗干扰的现实威胁
        1.1.2 抗欺骗干扰技术的应用需求
        1.1.3 课题来源及选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GNSS欺骗干扰技术
        1.2.2 GNSS抗欺骗干扰技术
    1.3 研究成果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信号空域相关性的欺骗干扰检测方法
    2.1 引言
    2.2 信号模型
    2.3 算法原理
        2.3.1 多普勒消除
        2.3.2 信号互相关估计
        2.3.3 欺骗干扰检测
    2.4 检测性能影响分析
        2.4.1 各卫星导航系统可见卫星数
        2.4.2 各卫星导航系统信号频率分布
        2.4.3 接收信号个数分析
        2.4.4 接收信号功率分析
        2.4.5 干扰类型对欺骗检测效果的影响
    2.5 欺骗干扰检测性能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天线方向性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
    3.1 引言
    3.2 天线增益对信号功率的影响
    3.3 基于天线方向性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
        3.3.1 识别原理
        3.3.2 方位变化模式分析
        3.3.3 识别性能分析
        3.3.4 识别方法
    3.4 仿真实验
        3.4.1 信号CNR变化情况
        3.4.2 欺骗干扰识别性能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信号对消的欺骗干扰抑制方法
    4.1 引言
    4.2 算法原理
        4.2.1 二元阵欺骗干扰对消
        4.2.2 N元阵欺骗干扰对消
        4.2.3 干扰对消方式分析
    4.3 性能分析
        4.3.1 欺骗干扰抑制性能
        4.3.2 真实信号增强性能
    4.4 算法性能评估
        4.4.1 欺骗干扰抑制
        4.4.2 真实信号增强
        4.4.3 可用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两级滤波的欺骗干扰与压制干扰联合抑制方法
    5.1 引言
    5.2 压制干扰影响分析
    5.3 欺骗和压制干扰联合抑制方法
        5.3.1 信号模型
        5.3.2 算法原理
        5.3.3 压制抑制对欺骗干扰抑制的影响分析
    5.4 算法性能评估
        5.4.1 无压制干扰下算法性能
        5.4.2 有压制干扰下算法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PI算法对干扰的抑制性能分析

(9)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缩略表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卫星微波光子技术理论基础
    2.1 微波信号光调制技术
        2.1.1 光调制技术分类
        2.1.2 基于DD-MZM的外调制技术
    2.2 微波信号光域频率变换技术
        2.2.1 基于级联IM的频率变换方案
        2.2.2 基于双驱动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2.2.3 基于双平行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2.3 卫星微波光子链路非线性失真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系统结构与链路性能优化研究
    3.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与交换节点总体结构
        3.1.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
        3.1.2 混合交换节点
    3.2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与链路非线性失真抑制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卫星激光-微波网络弹性带宽交换与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研究
    4.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链路弹性带宽交换方案
        4.1.1 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
        4.1.2 频谱分配策略性能对比
        4.1.3 基于WSS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和结果分析
    4.2 基于OFC的卫星全光波长变换方案
        4.2.1 波长变换技术
        4.2.2 全光波长变换原理与系统结构
        4.2.3 系统实验与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频光本振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技术研究
    5.1 多频段卫星中继转发器的结构与功能
    5.2 基于DSB-SC的卫星微波频率变换系统
        5.2.1 Ka波段信号的产生
        5.2.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5.2.3 实验结果
    5.3 基于可重构OFC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系统
        5.3.1 OFC的产生
        5.3.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5.3.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和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6.1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与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6.1.1 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设计
        6.1.2 高速并行信道同步控制方案
        6.1.3 实验结果
    6.2 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6.2.1 GTX高速串行收发器
        6.2.2 基于RocketIO的自定义传输协议设计
        6.2.3 硬件设计与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简述
    1.2 政府的相关政策概述
    1.3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国内外现状
    1.4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遇到的困难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向
第二章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2.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分析
        2.1.1 航空公司运营及飞机安全保障的需求
        2.1.2 旅客需求
        2.1.3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2.1.4 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2.2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可行性分析
        2.2.1 政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2.2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2.3 运营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3.1 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概述
    3.2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3.2.1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构想
        3.2.2 客舱内部局域网建设的设计模型
        3.2.3 方案分析
        3.2.4 本节小结
    3.3 客舱内部局域网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3.3.1 客舱内部局域网接入外部互联网的原理
        3.3.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
        3.3.2.1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
        3.3.2.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卫星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分析
        3.3.3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
        3.3.3.1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
        3.3.3.2 客舱内部局域网通过地面专用基站直接接入外部互联网的设计方案分析
        3.3.4 本节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关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4.1 客舱内部局域网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4.1.1 安全性考量
        4.1.2 实用性考量
        4.1.3 经济性考量
    4.2 外部接入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选择探讨
        4.2.1 安全性考量
        4.2.2 实用性考量
        4.2.3 经济性考量
        4.2.4 国家战略考量
    4.3 总体解决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索性解决方案设计构想
    5.1 目前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
        5.1.1 存在问题现状
        5.1.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2 解决存在问题的设计构想
        5.2.1 设计构想简述
        5.2.2 设计构想方案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卫星信号的转发过程和接收系统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一体化网络下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由技术研究[D]. 罗泽耀.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LTE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D]. 孙绍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 曹相. 东南大学, 2020(01)
  • [5]高速大容量专用分组交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 李熙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 高宇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与评估方法研究[D]. 田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8]GNSS欺骗干扰检测和抑制技术研究[D]. 耿正霖.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9]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D]. 吴宾.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民航飞机运行阶段接入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D]. 李钢. 厦门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卫星信号重传过程及接收系统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