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药市场如何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朱宏敏[2](2021)在《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年谱除了记载谱主的生平事迹和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要事件外,还会留下他们有关疾病、身体情况和医疗就诊信息的记录。因此,对这些疾病信息进行整理,有助于了解病患及病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采取的应对策略、对患病成因的解释,以及医者和病者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选取社会转型时期的清末民初为切入点,以士人年谱中有关病人疾病体验与医疗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历史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疾病与医疗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和论述。对年谱中出现的有关疾病记录进行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病人既受流行性传染病的危害,又有一些常见慢性病时常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困扰,对疾病的感知与描述还缺乏清晰地认识,诸如只提及病症却无法指出所患何病。从治愈疾病的结果来看,这一时期的医者水平仍相当有限。在致病成因中,关于对病者患病缘由的描述,可以获悉他们对病因的认识更多的与自身生活境况和社会环境有关。在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时代的这种剧烈的变动并没有像在历史书写中那样描写的波澜壮阔,而是透过这些简洁文字的记录,发现因罹患疾病,他们原有生活方式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的工作无不受着影响。当疾病来临时,病人的治疗措施包含五种情况。一是延请名医良医和西医医者,这一类病人倾向于看重医者的口碑和专业的医术。在择医选择上,中西医并治的医疗举措,表明西医医疗人员和医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医疗空间和医疗行业。二是在他人推荐中,病人是通过人际网络的关系寻找合适的医者,清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医学书籍的编撰出版,为病人接触和学习医药知识在自行医治上带来了便利。三是民俗疗法广泛存在于乡土社会中,病人往往是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求神、祷天、庙观求方等方式治疗疾病。四是亲属对病人的医疗救护与官方倡导的主流文化意识分不开,儒家孝道的伦理思想渗透在家庭伦理的医护活动中,记录的文本展现了侍疾中孝子和孝妇的形象。此外,在家庭医疗照护中,涉及到了男女性别分工的差异,女性的照顾对象较为多元,患病的亲人几乎全部囊括在内,而男性多为父母为主。五是病人通过环境疗养、饮食调理、温泉疗疾、读书养心、静坐导引等养生方式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众多的医疗选择中,病者治疗疾病的行为并无先后之分,在选择上是自主且多元的。在医病互动中,病人及其家属并不是被动接受医生的治疗,频繁地择医、换医、群医共诊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决定治疗方案的往往是病家。反观现代病人就诊情况,因医疗体制和医学发展水平的巨大变化,使得病人的声音在现代医疗模式中逐渐消失。在科学主义话语权的影响下,因医学的权威性和医生的专业性使得病人过度依赖和尊崇医生的治疗,缺乏与医生的互动,自身参与意识不强。而在清末民初时期病人不是没有发声的机会,面对多元的医疗选择和医疗市场的鱼龙混杂,对病家而言是增加了选择的困难性,延请庸医是病家无奈的选择。对此采取的则是更为谨慎的态度,影响了病人的求医愿望。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李志[4](2021)在《危机情境下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与日俱增。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各种可能发生突变的因素都有可能产生串联反应并最终使得企业危机爆发。企业危机是一种公众可见的,突发的,具有潜在破坏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事件。危机事件的爆发往往会干扰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引发各种信息媒体对企业的大量负面报道,破坏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并最终破坏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有效识别影响危机爆发时企业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企业对内外部有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的体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虽然过去的研究已经广泛探讨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然而,危机情境下其对企业价值的防护作用却鲜为人知。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在危机情境下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基于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与总结,本文主要关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三个重要维度,即,企业内部资源配用能力、企业所有权利益相关者资源识取能力以及企业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资源识取能力,对危机情境下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为了进行此项研究,本文为上述三个维度分别选取了一个重要指标,即,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水平、大股东的政治纽带以及企业的市场地位,并探索危机情境下这三个重要指标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具体来看,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本文探索了危机情境下企业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本部分研究以2008年至2018年间中国上市企业发生的203起危机事件为样本。本部分研究发现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水平在危机爆发时会积极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危机的响应,进而保护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水平的这种积极作用只有在企业透明度较高的情况下才有效。除此之外,本部分研究还发现当危机原因被利益相关者归因于更难以被企业解决的知识缺陷时,危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负面影响将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水平对企业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也将失效。其次,本文探索了危机情境下大股东政治纽带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本部分研究以2008年至2018年间拥有具备企业法人结构的大股东的中国上市企业发生的153起危机事件为样本,探索了危机爆发时企业大股东的政治纽带层级以及企业与其大股东间不同维度的组织间关系对利益相关者危机响应以及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识别企业从大股东处获取政治资源的能力信号—大股东的政治纽带层级,本部分研究发现较高的大股东政治纽带层级可以有效缓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的焦虑进而保护企业市场价值。其次,本部分研究还识别了两种重要的企业间关系—高管关系和股权关系,并发现这两种企业间关系在危机爆发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双刃剑”作用。最后,基于大股东政治纽带层级与企业间关系的交互作用,本部分研究发现企业大股东政治纽带层级的积极作用只有在企业间关系较强的情况下才会更有效。最后,本文探索了危机情境下企业市场地位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本部分研究以2008年至2018年间中国上市企业发生的203起危机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危机情境下具有较高的主营业务行业市场地位的企业将遭受较少的损失。然而,市场地位的这种积极作用只有当行业丰富度较高以及知识缺陷归因较低的情况下才有效。基于差异化的行业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知识缺陷的不同归因,本部分研究发现外部行业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能力因素将会对危机情境下企业市场地位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产生重要调节作用。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及理论贡献可以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去关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文献往往倾向于从企业资源整合流程的视角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从危机爆发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危机的行为反应角度出发,主要关注不同条件下各种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在危机情境下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本次研究因此将企业资源整合的战略管理研究视角拓展至危机管理领域。同时,过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文献往往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视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本次研究创新性的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视为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危机响应的重要信号。本次研究因此将与资源相关的理论研究视角拓展至信号理论研究领域。第二,过去文献在日常经营环境的研究背景下对各种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然而,这些影响机制是否在企业危机情境下依旧适用却鲜为人知。鉴于此,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注各类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在企业危机情境下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本次研究因此拓展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研究边界和应用范围。第三,过去绝大多数关注企业危机事件的文献往往倾向于采用案例或实验的方法测试单个或几个危机事件,基于实证研究中的事件研究法,本次研究应用OLS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危机爆发后上市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此外,在事件研究法的探索过程中,本文还引入了包括Johnson-Neyman分析法以及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在内的多种实证检验方法以证明本文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这丰富了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视为危机爆发时影响利益相关者危机响应的重要信号,并通过探索可以揭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三个维度的重要指标在危机情境下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为企业如何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战略管理以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提供实践方法。
李治兵[5](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6](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提出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7](2021)在《省内专科院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在知分、知位次、知批次线填报志愿模式下,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数据。合理运用各院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分数,降低报考风险,达到志愿最优化。为切实服务辽宁考生、解除家长的燃眉之急,本刊于2021年第2~8期独家发布《2018~2020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
谭秀娟[8](2020)在《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反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流向扶植产业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扩散效应,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本文主要以珠三角九市2014-2018年期间有效执行的230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为样本数。一方面通过文本量化的方法,从政策的有效执行时间、颁布主体、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类维度中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关系反映出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颁布情况、补贴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城市对科技创新补贴的范围及组合的偏好,以及科技创新补贴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以政策文本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周爱苹[9](2020)在《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得标准者得天下”。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全球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技术上的竞争,更多的拓展至标准竞争。标准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互换和质量评判依据的局限,上升到事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地位,成为产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与标准的转化融合对其所有者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至关重要,关乎企业创新绩效,成为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当前随着专利与标准的作用日益凸显,众多国家纷纷把专利与标准的转化融合作为抢占标准制定、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毋庸置疑,实施专利与标准化战略成为引领、推动新时代中国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转型升级、推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掌控世界话语权的必由之路。大量研究发现专利数量是企业进行专利与标准转化融合的保证,只有相当数量专利的不断积累,才能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化融合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中国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际技术标准的主导国家之一的重要前提保证就是中国企业拥有的强大数量的专利存量,这反映出以专利为后盾主导的技术标准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制胜的重要法宝。然而从中国专利与标准的总量上看,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虽然高居世界首位,但对国际标准的掌仅占1%。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专利仍“沉睡在抽屉中”,未充分发挥出专利存量、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的竞争优势。这就使我们思考:为何我国企业专利存量与国际标准的拥有量不成比例?在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中,专利与标准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转化融合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发展。在实践中,企业的专利和标准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化,这是否对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关系产生影响?作为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外在情境因素,政府在企业专利和标准转化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制度供给、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手段影响企业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那政府应如何更好的服务企业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以帮助企业获取最优创新绩效的效果,实现标准驱动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专利和标准类型的详细划分,开展三个系统性的子研究:第一、考察不同类型的专利和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企业专利类型和标准类型对二者转化关系的影响差异。第二、基于中介机制,考察企业各类标准如何影响企业不同类型的专利与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主要是回答企业标准在各类专利与企业所追求的差异化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的角色是否存在差异和不同。第三,通过引入政府参与这一重要外在权变量,考察企业所面对的横向和纵向的政府参与对企业专利和标准的转化关系的调节影响以及这一调节效果如何影响企业专利通过标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条件间接效应。综上,本文在区分专利和标准类型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企业不同类型的专利通过标准对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外在情境因素——政府参与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二者的关系。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不同专利对企业各类标准的直接关系发现,无论发明专利还是非发明专利,企业专利存量都与企业主持参与的各类标准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显示出专利与标准的融合趋势,但各类专利对各类标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企业同一专利类型看,无论是发明专利还是非发明专利,其对三类标准的影响程度都是行业标准最大,国家标准其次,国际标准最小;而从同一类型的标准来看,发明专利对各类标准的影响都大于非发明专利的影响。针对行业类型的进一步检验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正向影响都显着大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对行业标准的正向影响则小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非发明专利对国家标准的正向影响大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对国际标准的正向影响两组企业都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二、基于企业标准的中介机制企业专利对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1)不同类型的专利对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带来不同的影响:发明专利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非发明专利,而非发明专利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大于发明专利;(2)不同类别的标准对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带来不同影响:国际标准则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都不显着,然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都是显着正向的,从同一标准类别来看,标准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突破式创新绩效,但从各类标准的对比来看,国家标准对突破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行业标准,而行业标准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国家标准;(3)企业各类标准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无论是对于发明专利还是非发明专利,国际标准的中介效应都未通过Sobel检验;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都在企业发明专利、非发明专利与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扮演中介效应的角色,但中介效应的程度存在差异。第三、政府参与情境对企业内部知识转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发现:横向政府参与和纵向政府参与中的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可以促进企业发明专利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转化,增强发明专利通过企业各类标准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条件间接效应;而纵向政府参与中的科研机构资源虽然显着正向的直接影响企业主导参与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却显着负向的调节企业发明专利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影响,弱化发明专利对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的条件间接效应。然而,无论是横向政府参与还是纵向政府参与都未对企业发明专利与国家标准转化的调节作用尚未显现,对企业发明专利与国际标准的调节效果不显着。本研究重要的研究启示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划分专利和标准类型的基础上,详细揭示了企业内不同类型的专利和标准之间的转化关系,突破已有研究集中于探讨专利存量与标准总量关系的局限。研究结果证实企业发明专利对企业主导参与的各类标准之间的转化系数都大于非发明专利,因此,企业要重视创新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尤其在目前我国企业国际标准参与度比较低的阶段。但同时,在突出发明专利创新成果的同时,企业也不能忽略非发明专利,该类专利类型也是企业参与各类标准转化的基础,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标准化能力。第二、从“中介机制”剖析了企业各类专利与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于追求不同创新绩效的企业来说,其主导参与的标准类型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对于追求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企业来说,要更注重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而对于追求突破式创新绩效的企业来说,则要更注重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对于拥有不同类型的专利资源的企业来说,要充分发挥该优势,则要注意将专利类型与标准类别优化匹配:推动发明专利向国家标准转化,非发明专利向行业标准转化。第三、从两个方向上深刻剖析了政府在企业专利和标准转化融合以及与差异化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微观作用机理。政府在企业专利和标准转化融合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要更好的推定企业标驱动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政府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营商环境,促进企业专利和标准之间的转化,推动企业实现标准驱动的高质量创新。
呼妙炫[10](2020)在《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作为医药企业的典型实力代表,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对上市公司体系下药品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使上市公司和药品生产企业都能客观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能促进上市公司和药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有助于它们进一步完善自身,从而为本省经济、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方法:本文主要运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本文的核心分析方法。选取199家我国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成长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4个方面选定13项财务指标,利用Excel2017和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对这199家医药企业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上市公司的因子得分以及排名情况,并从中抽取出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之后,将比较分析法运用在对12家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体系下药品生产企业的比较研究中,选取3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药品生产企业的上市药品、企业特色、药品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对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进行比较可得,通化东宝在盈利能力方面居于首位,江中药业在偿债能力方面居于首位,仁和药业在运营能力方面居于首位,益盛药业在成长能力方面居于首位,综合能力排名最前的是仁和药业,其次为江中药业和通化东宝。结论:应从推动企业收兼并购、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牢固树立品牌优势、重视人才选拔培养、拓宽投融资的渠道、强调公司社会责任6方面提升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从提高研发创新、重视药品质量、优化药品品种、创新运营模式4方面促进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体系下药品生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中国·医药市场如何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医药市场如何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选题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种类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疾病与消化道疾病 |
第三节 咯血或吐血 |
第四节 其他疾病 |
第二章 士人年谱所见致病原因 |
第一节 外部环境侵袭 |
第二节 情绪失衡与饮食不适 |
第三节 笃信鬼神与天命 |
第四节 过度劳累 |
小结 |
第三章 士人年谱所见治疗措施 |
第一节 延请专业医者 |
第二节 他人推荐或自行医治 |
第三节 民俗疗法 |
第四节 亲属救护 |
第五节 养生 |
小结 |
第四章 士人年谱所见医病互动 |
第一节 病家掌握医疗的主导权 |
第二节 医者的应对策略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病例一览 |
附录二:士人年谱所见药方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危机情境下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危机事件 |
1.1.2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相关研究 |
1.1.3 企业危机事件与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规范的理论分析 |
1.2.2 实证研究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危机 |
2.1.1 企业危机的定义及诱因 |
2.1.2 企业危机的分类与影响 |
2.2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
2.2.1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和分类 |
2.2.2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信号理论 |
2.3.2 资源依赖理论 |
2.3.3 产业组织理论 |
2.3.4 资源基础理论 |
2.3.5 动态能力理论 |
2.3.6 归因理论 |
第3章 危机情境下企业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 |
3.2.1 非相关多元化 |
3.2.2 危机中知识缺陷归因 |
3.3 假设发展 |
3.3.1 非相关多元化的主效应 |
3.3.2 企业透明度的调节作用 |
3.3.3 知识缺陷归因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 |
3.4 方法 |
3.4.1 样本与数据源 |
3.4.2 变量选取与度量 |
3.5 结果 |
3.6 鲁棒性检验 |
3.7 讨论与总结 |
第4章 危机情境下大股东政治纽带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 |
4.2.1 政治纽带的角色 |
4.2.2 大股东与上市企业间组织关系的角色 |
4.3 假设发展 |
4.3.1 大股东政治纽带层级的主要作用 |
4.3.2 高管关系的主要作用及调节作用 |
4.3.3 股权关系的主要作用及调节作用 |
4.4 方法 |
4.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4.2 变量选取与度量 |
4.5 结果 |
4.6 鲁棒性检验 |
4.7 讨论与总结 |
第5章 危机情境下企业市场地位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 |
5.2.1 市场地位的角色 |
5.2.2 行业丰富度的角色 |
5.2.3 知识缺陷归因的角色 |
5.3 假设发展 |
5.3.1 企业市场地位的作用 |
5.3.2 行业丰富度的调节作用 |
5.3.3 知识缺陷归因的调节作用 |
5.4 方法 |
5.4.1 样本和数据源 |
5.4.2 变量选取与度量 |
5.5 数据结果 |
5.6 鲁棒性检验 |
5.7 讨论与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理论贡献 |
6.3 研究的实践启示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6)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8)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珠三角九市科创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 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 科技创新补贴和政府投资基金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分析维度的确定 |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编码 |
3.4 信度与效度评估 |
3.5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结构失衡 |
4.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3 项目补助方式有待改进 |
4.4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度有待提升 |
4.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科创补贴政策对珠三角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选择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对策建议 |
6.1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 |
6.2 加强创新平台的有效建设 |
6.3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6.4 提高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
6.5 提升科技创新补贴资金效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词 |
(9)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内容安排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研究综述 |
2.1.1 专利与标准的转化融合关系 |
2.1.2 影响专利与标准转化融合的因素 |
2.1.3 政府参与对企业专利标准转化融合的影响 |
2.2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转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知识基础理论 |
2.2.3 知识管理理论 |
2.2.4 专利战略理论 |
2.3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转化影响创新绩效的经验研究回顾 |
2.3.1 专利影响创新绩效的经验研究 |
2.3.2 标准影响创新绩效的经验研究 |
2.3.3 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影响创新绩效的经验研究 |
2.3.4 文献评论 |
第三章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直接转化融合关系分析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3.2.2 模型设计 |
3.2.3 变量定义 |
3.3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直接转化关系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相关性检验 |
3.3.3 转化融合关系的回归结果分析 |
3.3.4 转化融合关系的稳定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与创新绩效—基于中介机制的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专利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 |
4.1.2 标准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 |
4.1.3 专利、标准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2 模型设计 |
4.2.3 变量定义 |
4.3 中介机制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中介机制的回归结果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与创新绩效基于政府参与情境调节机制的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横向政府参与对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
5.1.2 纵向政府参与对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
5.2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2.2 模型设计 |
5.2.3 变量定义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检验 |
5.3.3 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文献 |
2 国外研究文献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2.1 有利于公司增进自身了解 |
2.2 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选择 |
2.3 有利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研究法 |
4.2 比较分析法 |
4.3 因子分析法 |
4.4 统计分析法 |
4.5 知情访谈法 |
5 技术路线 |
6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述 |
1 概念界定 |
1.1 医药企业 |
1.2 上市公司 |
1.3 药品 |
1.4 药品生产企业 |
2 因子分析法概述 |
2.1 概念 |
2.2 适用范围和优点 |
2.3 数学模型 |
2.4 步骤 |
第三章 医药企业上市公司概况 |
1 我国医药企业上市公司概况 |
1.1 公司数量 |
1.2 上市时间 |
1.3 所属行业 |
1.4 分布情况 |
1.5 组织形式 |
1.6 企业规模 |
2 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概况 |
2.1 公司数量、所属行业 |
2.2 产业布局、控股参股企业 |
2.3 成立时间、上市时间、上市时长 |
2.4 上市地点、地理位置 |
2.5 组织形式、企业规模、员工数量 |
第四章 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比 |
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1.1 体系的设计原则 |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 分析过程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标准化 |
2.3 数据的检验 |
2.4 提取公因子 |
2.5 因子特征值的碎石图 |
2.6 因子载荷矩阵旋转 |
2.7 命名因子 |
2.8 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3 实证结果分析 |
3.1 单个因子分析 |
3.2 综合因子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上市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对比 |
1 上市药品方面 |
1.1 品种数量统计与比较 |
1.2 药品类别统计与比较 |
1.3 药品剂型统计与比较 |
1.4 独家品种统计与比较 |
1.5 医保品种统计与比较 |
2 企业特色方面 |
2.1 主导药品统计与比较 |
2.2 主要领域统计与比较 |
2.3 优势企业统计与比较 |
2.4 特色企业统计与比较 |
3 药品研发 |
3.1 注册申报 |
4 知识产权 |
4.1 专利申请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1 医药企业上市公司 |
1.1 推动企业收兼并购 |
1.2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
1.3 牢固树立品牌优势 |
1.4 重视人才选拔培养 |
1.5 拓宽投融资的渠道 |
1.6 强调公司社会责任 |
2 药品生产企业 |
2.1 提高研发创新 |
2.2 重视药品质量 |
2.3 优化药品品种 |
2.4 创新运营模式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中国·医药市场如何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D]. 朱宏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危机情境下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防护作用研究[D]. 李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省内专科院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J].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03)
- [8]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谭秀娟. 暨南大学, 2020(05)
- [9]企业内部专利和标准的转化融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爱苹.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10]吉林省与江西省医药企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D]. 呼妙炫.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