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马传开[2](2020)在《矩形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地下结构在城市的建设中已经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地下管道,地铁隧道等都可以让城市的能源和交通方面取得更大优化。但是地下结构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尤其是抗震问题,自1995年阪神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很大的破坏和次生灾害后,关于地下结构抗震问题已然成为地下结构设计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沈阳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本文对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关键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合理的计算方法,为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保证。通过文献资料确定了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定、土的无限性模拟、本构关系的选择、地震波的选取、输入和调整等问题。本文以有限元基本理论为基础,建立沈阳某矩形双层地铁车站结构和土相互影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发现:地震作用下车站较薄弱的位置出现在板与柱子和板与侧墙的相交位置,并且相同加速度峰值的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也大不相同。并分析了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的差别,验证了二维模型用于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本文对双层矩形地铁车站建立二维土-结构有限元模型,在保证土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通过改变土的剪切模量来控制土的软硬程度,研究不同土层的软硬程度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车站所处土层的上层和下层范围土的软硬程度的变化对车站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车站覆土的剪切模量变化对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车站下部土的硬度的变化对车站结构的地震影响与车站上覆土软硬程度有关。本文通过改变相邻结构的位置和高度,观察其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地下室的相邻结构对地下结构的影响最大。当相邻结构存在地下室时对车站周围土体的震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相邻结构高度和相邻结构与地下结构之间距离的改变,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也有相应的影响。相邻结构高度在0.8B-1.6B(B为车站截面宽度)之间,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响应随着相邻结构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相邻结构高度在2B时,影响开始变小;相邻结构距离地下结构0.2B以内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大,在0.4B时,影响大幅减小,可以将L=0.4B视为一个安全距离。
郑森[3](2020)在《液化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与交通需求的发展,沉管隧道已经逐渐成为跨江、跨海工程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沉管隧道多处于复杂水域环境中,且浅埋于软弱地层,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一旦发生破坏将难以修复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开展沉管隧道抗震性能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港珠澳大桥的海底沉管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制备了刚性接头隧道和柔性接头隧道两种规格的沉管隧道模型,并通过一系列土—隧道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探讨了不同输入地震动、不同接头刚度和不同场地条件下地基和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在总结国内外振动台试验模型箱经验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自主研制了一种刚度可调的层状剪切箱,利用ABAQUS建立了层状剪切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振型分析。为研究模型箱的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的自由场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主要分析了不同高度和距箱壁不同水平距离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及其相应反应谱的差异,并采用2-范数偏差法和“谱比法”量化和评定了剪切箱的边界效应,结果表明剪切箱合理地模拟了真实场地的边界条件。2.基于Bockinghamπ定理及量纲分析法,综合考虑振动台及层状剪切箱的尺寸规格、承载性能等参数,进行了土—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隧道模型的尺寸确定及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地基及沉管隧道模型的制作、输入地震波的选取及加载方案、传感器布置等。3.制备了1/30缩尺比例的刚性接头隧道和柔性接头隧道两种规格的沉管隧道模型,并开展了不同接头刚度的两组土—隧道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主要分析了两组振动台试验中场地土和隧道结构的加速度时程及其反应谱、场地的超孔压比及隧道结构的应变,总结了不同接头刚度条件下土—隧道结构耦合体系的地震反应规律。4.制备了均匀场地和非均匀场地两种地基土模型,开展了均匀场地和非均匀场地条件下的两组土—隧道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主要分析了两组振动台试验中场地土及隧道结构的加速度时程、反应谱及隧道结构的应变,总结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土—隧道结构耦合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
宋铁勇[4](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杨一靖[5](2020)在《不同断面形式综合管廊静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管廊作为一种将多种市政管线布置于地下统一的空间中形成的新兴公共基础设施,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综合管廊横断面的形式直接影响管廊使用的安全性和造价的高低,住建部2019年6月出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从技术角度规定了不同施工方法宜采用的管廊断面形式,而相关的设计标准尚不明确。实际工程中不同断面形式综合管廊的受力和变形因工况不同而异,故管廊断面选型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综合管廊工程,在管廊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选取了常见的圆形、矩形和拱形断面的混凝土单舱综合管廊结构;首先将车辆荷载简化为均布荷载,以车辆荷载、埋深和土体弹性模量为变化参数,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单一均质土体与三种综合管廊相互作用的静力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埋深和土质的改变对综合管廊静力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工况中三种断面形式综合管廊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然后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在El-Centro波和人工波作用下单一均质土体与三种综合管廊相互作用的动力模型,分析了地震动特性和地震峰值加速度的改变对综合管廊动力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地震作用下三种断面形式综合管廊的应力、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综合管廊的应力和位移随着车辆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土质的变硬而增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综合管廊的应力和水平位移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加速度放大系数基本不变。(2)无车辆荷载作用时,圆形管廊的应力极值和竖向位移极值最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同一工况中拱形管廊上部结构的应力小于圆形管廊,拱形管廊下部结构的应力大于矩形管廊,应力极值和竖向位移极值圆形最大、矩形次之、拱形最小,水平位移极值圆形最大、拱形次之、矩形最小。(3)在不同峰值加速度水平地震的作用下,同一工况中应力极值拱形最大、矩形次之、圆形最小,水平位移极值圆形最大、拱形次之、矩形最小,加速度放大系数相差不大;越接近综合管廊顶部位移响应越强烈,越接近综合管廊底部加速度响应越强烈。上述结论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吻合,可为实际工程中综合管廊的断面选型提供参考。
赵富发[6](2020)在《浅埋偏压隧道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与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在交通基建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浅埋偏压地下工程,在山岭隧道、城市隧道与水电站地下厂房等工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当前已取得的不多的地下结构地震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与抗震性能等方面,对于怎样减小地震对地下工程结构的动力作用,特别是在通过设置减震层来减小地震对地下结构的作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十分稀少,目前国内外文献还鲜见有减震层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报道。因此,开展浅埋偏压隧道减震层地震动力特性与减震机理研究,对于弄清浅埋偏压隧道的地震反应机理、破坏模式与减震机制,减轻地震作用,减小工程修复工作量,提升地震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及破坏机理,研究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并通过数值模拟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相结合对橡胶减震层的参数进行优化。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地下洞室(群)岩石边坡地震灾变行为与抗震性能评价”(编号:51204125)为依托,根据相似理论和浅埋偏压隧道判别准则,完成了一组几何相似比为1:20有无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了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并采用MIDAS-GTS/NX数值分析方法对橡胶减震层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结论为:(1)橡胶减震层减震效果研究。通过制作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模型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获得了在不同工况汶川地震波作用下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模型的应力应变响应规律,并分析了其破坏机理。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探讨了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认为橡胶减震层具有明显减弱隧道衬砌受地震动力作用的效果,拱顶处减震层在不同激振强度作用下减震效果均最好,但减震效果的发挥与隧道监测部位和激振强度有关,此外,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在低烈度激振时要比高烈度激振时发挥更充分。(2)基于数值模拟的橡胶减震层厚度优化研究。采用局部加大隧道拱脚区域的减震层厚度的方式,并不能改变隧道结构在地震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固有受力状态。但在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隧道拱脚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趋于不变,因此,采用增加隧道拱脚区域的减震层厚度的方式相能加大隧道拱脚区域的减震吸能储备。此外,采用局部加大左侧拱脚和右侧拱肩对应区域减震层厚度的方式,其水平和竖向加速度整体反应趋势与减震层厚度均匀布置的方式较为接近,隧道左侧拱脚和拱肩加速度放大系数较大,隧道衬砌左侧区域相较于右侧水平加速度响应略大;在竖向地震波作用下,采用局部加大左侧拱脚和右侧拱肩对应区域减震层厚度的方式,不仅能降低相应部位竖向加速度放大系数而且对隧道其余各测点的竖向加速度也有较大影响。(3)基于数值模拟的橡胶减震层弹性模量优化研究。在汶川单向地震波不同强度作用下,三种不同设置减震层弹性模量方式隧道衬砌左侧拱脚和拱肩处水平和竖向加速度放大系数相比其余各监测点大,且隧道衬砌左侧区域相较于右侧加速度响应大。随着减震层弹性模量的逐渐变化,弹性模量由E=3000Mpa变化到E=1000Mpa其隧道衬砌各监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减小幅度较大,而弹性模量由E=1000Mpa变化到E=300Mpa其隧道衬砌各监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减小幅度较小,总体而言,减震层弹性模量E=300Mpa时其减震效果最好,但减震层弹性模量的变化不能改变隧道整体水平加速度响应趋势。
于逸姝[7](2020)在《强震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交通的建设离不开隧道的建造,而盾构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隧道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建设中。我国地处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印度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非常活跃。因而隧道工程的抗震性能研究及抗震设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结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强震下超长海底隧道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减震措施的跨尺度精细化分析研究”(BX20190056),以上海某盾构隧道为背景,对强震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可为盾构隧道的抗震设防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工作: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研究现状,掌握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及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通过邓肯张E-B模型、等价线性模型、动力人工粘弹性边界、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等理论,展开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长度隧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轴向应力、大小主应力、动剪切应力等动力响应,选择较合适的隧道长度,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隧道在不同上覆土层厚度、不同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不同地震波入射角度下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拱肩的水平位移峰值最小,拱脚水平位移峰值最大,左拱肩轴向应力最大,拱脚处出现了拉应力。根据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埋深的增加,隧道的水平位移峰值逐渐减小,竖向位移的峰值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随埋深的增加,动剪切应力峰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大轴向应力峰值由拱肩向拱脚处移动。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水平位移的正向峰值先减小后增大,负向峰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大主应力峰值逐渐由拱脚向拱腰处移动。随着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加,地震的动力响应越加明显,左拱腰处的动剪切应力最大,当其超过混凝土的容许剪切应力1.75MPa时,隧道在该处易发生剪切破坏。
钟逸[8](2020)在《地下综合管廊横、纵向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综合管廊的建设如火如荼,逐渐成为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为长大线状地下结构,承担着收纳和保护各类管道及缆线的作用,属城市生命线工程,在灾害来临时保证其安全、完整对城市功能运转与灾后修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地震多发,这对管廊等长大地下结构的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故近年来此类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分析成为了地下工程抗震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该问题涌现出了一系列基于数值仿真的实用分析方法,然而现有方法尚存在不足:考虑非线性或进行多参数影响分析时,传统的土-地下结构完全模型计算效率低下;现有的简化分析方法对于竖向地震动鲜有考虑;复杂场地中管廊等长大地下结构的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广义反应位移法的思路,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响应简化计算体系并对管廊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另外,结合南京市某综合管廊工程实例,考虑管廊沿线的土层分布与管廊内预应力钢绞线的影响,探讨了复杂场地中管廊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特征。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广义反应位移法的基本思路并结合有限元法、一维波动理论以及随机地震动模拟方法,建立了针对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响应分析的简化计算体系,通过与传统计算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该计算体系的可靠性。(2)在此计算体系的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的横向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地震发生时,管廊的各个角部是薄弱环节,需要增强管廊各角部的抗震设防。(3)基于上述工作,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了该计算体系下自由场位移响应计算程序的设计及界面开发;利用Python语言工具,实现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计算。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含软夹层场地内管廊的横向地震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管廊穿越软夹层时不利于其抗震,而下卧软夹层在特定条件下能减小管廊的地震响应。(4)运用广义反应位移法并考虑沿线土层的分布情况、预应力钢绞线的作用以及土体的非线性,进行了地下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同一PGA条件,在远场地震作用下,管廊的地震响应总体上高于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地震波的Arias烈度、频谱成分、重要持时等都对管廊纵向地震响应的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在不同类型土体的交界面处,综合管廊响应出现急剧增大的现象。因此,需重视穿越非均匀场地层的长大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此外,该建模分析过程可为工程精细化建模提供参考。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程学磊[10](2019)在《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灾变机理及易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饱和砂土或粉土液化、软土大变形是两种典型地基灾变失稳现象。在我国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多为发达地区,聚集在该区域的城市具有大量的地铁车站结构。目前,因软土力学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限于对软土场地地铁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灾变机理的认识,现行相关抗震规范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备,特别是与可液化砂土地基场地相比还较为粗泛,仅给出了若干定性、笼统的规定,尚缺乏更为深入和全面系统的研究,难以适应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满足对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饱和软土场地中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灾变机理认识仍需要完善深入。本课题从已有研究成果现状和特点出发,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选取典型单层双跨地铁车站结构型式,开展了一组缩尺比例为1:30的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了模型体系加速度反应特性、动孔压比反应特性、地表位移反应特性及土结界面接触土压力反应特性等动力响应指标,通过系列试验并对振动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破坏特征。2.基于u-p格式广义Biot固结理论和饱和两相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动力求解方法,建立可描述模型试验土骨架和孔隙水完全耦合的有效应力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仿真,并将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互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可靠性。针对计算模型和程序,由MATLAB与GID接口程序实现对OpenSEES求解平台计算结果输出相关数据自动提取和可视化后处理。3.基于模型试验验证的完全耦合有效应力数值求解方法,通过参数化数值外推,建立足尺描述的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精细化数值模型进行地震反应特性和灾变机理分析,其中土体采用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结构采用纤维截面弹塑性梁柱单元模型。4.采用“六因素、三水平”数值试验正交设计方案,选取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特征位置处位移、加速度、动孔压比、结构动内力等动力评价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平衡法进行土性参数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地,由模型体系特征动力响应指标分别对不同结构埋深、不同饱和软土夹层厚度和深度等复杂软土场地进行场地因素影响分析,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饱和软土场地中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和失效模式。5.通过对既定埋深结构完全耦合有效应力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型输入随机地震动(人工地震波由功率谱-三角级数法得出)计算得出其地震动力响应,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地铁车站结构性能参数,获得随机地震动序列作用下的结构需求云图关系,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分析方法对地铁车站结构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行基于性能参数的易损性分析,并将基于概率表达形式的多水准易损性曲线转变为基于易损性指数的非概率单参数描述形式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不同场地类别工况及不同饱和软土夹层深度和厚度场地工况中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进行易损性评估。以上研究对于加深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灾害认识和促进岩土地震工程发展,并进一步指导饱和软土场地中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具有理论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矩形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地震时地表建筑与地下结构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地下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MIDAS-GTS软件介绍 |
2.3 地下结构抗震基本解析方法 |
2.3.1 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
2.3.2 有限元动力分析法 |
2.4 有限元动力平衡方程建立与求解 |
2.4.1 有限元动力平衡方程建立 |
2.4.2 有限元动力平衡方程求解 |
2.5 关于地下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若干问题 |
2.5.1 有限元模型的确定及基本假定 |
2.5.2 土体和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5.3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2.5.4 土无限性的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三维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的相关问题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材料本构关系、参数及单元选择 |
3.2.3 模型的基本假定 |
3.2.4 建立模型 |
3.2.5 地震波的选取 |
3.3 模态分析及阻尼设置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车站结构内力结果分析 |
3.4.2 车站结构水平相对位移比较 |
3.4.3 水平加速度比较 |
3.5 三维与二维的土-结构模型的对比分析 |
3.5.1 三维简化为二维的基本假定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地下土性质对地铁车站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与模型的建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地铁车站所处土层的软硬程度对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 |
4.3.1 模拟工况设计 |
4.3.2 结果分析 |
4.4 地铁车站上覆土与下部土的软硬程度对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 |
4.4.1 模拟工况设计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相邻结构对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与模型的建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相邻结构的地下高度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 |
5.3.1 模拟工况设计 |
5.3.2 结果分析 |
5.4 相邻结构地表高度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 |
5.4.1 模拟工况设计 |
5.4.2 结果分析 |
5.5 相邻结构与地下结构的距离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 |
5.5.1 模拟工况设计 |
5.5.2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液化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沉管接头研究现状 |
1.3 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3.1 原型观测法 |
1.3.2 试验研究 |
1.3.3 理论分析法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层状剪切箱的设计及边界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层状剪切箱的设计及动力性能 |
2.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2.2.2 层状剪切箱的构造要求 |
2.2.3 层状剪切箱的设计方案 |
2.2.4 层状剪切箱的动力性能 |
2.3 自由场振动台试验 |
2.3.1 场地土的制备 |
2.3.2 传感器布置 |
2.3.3 加载工况 |
2.4 自由场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2.4.1 边界效应 |
2.4.2 不同高度处的加速度响应 |
2.4.3 超孔压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接头刚度的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 |
3.2.1 相似比设计 |
3.2.2 场地土和隧道模型的制备 |
3.2.3 传感器布置 |
3.2.4 加载工况 |
3.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加速度时程分析 |
3.3.2 加速度反应谱分析 |
3.3.3 超孔压比分析 |
3.3.4 隧道结构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场地条件的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准备 |
4.2.1 场地土和隧道模型的制备 |
4.2.2 传感器布置 |
4.2.3 加载工况 |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加速度时程分析 |
4.3.2 加速度反应谱分析 |
4.3.3 隧道结构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不同断面形式综合管廊静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基本原理 |
2.3 本构模型 |
2.4 土与综合管廊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3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 静力模型的建立 |
3.5 动力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三种断面形式综合管廊静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土体与综合管廊力学特性 |
4.3 车辆荷载对综合管廊静力响应的影响 |
4.4 埋深对综合管廊静力响应的影响 |
4.5 土质对综合管廊静力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三种断面形式综合管廊动力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地震动特性对综合管廊动力响应的影响 |
5.3 地震峰值加速度对综合管廊动力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浅埋偏压隧道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与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2 地下结构减震层地震动力特性与减震机理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3 浅埋、偏压隧道地震动力特性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含橡胶减震层浅埋偏压隧道振动台试验设计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备及其主要参数 |
2.3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2.3.1 相似理论 |
2.3.2 模型试验相似参数 |
2.4 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模型的设计及制作 |
2.4.1 浅埋偏压隧道的判定 |
2.4.2 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模型制作 |
2.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2.6 地震工况加载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型试验的浅埋偏压隧道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研究 |
3.1 概述 |
3.2 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加速度响应规律 |
3.2.1 水平向加速度响应规律 |
3.2.2 竖向加速度响应规律 |
3.3 含橡胶减震层的浅埋偏压隧道应变响应规律 |
3.4 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分析 |
3.4.1 水平向加速度响应规律对比分析 |
3.4.2 竖向加速度响应规律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地下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理论 |
4.1 动力分析理论 |
4.2 MIDAS GTS/NX数值分析理论 |
4.2.1 MIDAS GTS/NX简介 |
4.2.2 特征值分析 |
4.2.3 阻尼 |
4.2.4 时程分析 |
4.3 MIDAS GTS/NX数值分析计算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数值模拟的浅埋偏压隧道橡胶减震层的参数优化研究 |
5.1 概述 |
5.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参数与监测点设置 |
5.2.3 地震波输入与加载方案 |
5.2.4 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验证 |
5.3 橡胶减震层厚度优化分析 |
5.3.1 左右拱脚减震层局部增厚模型分析 |
5.3.2 左拱脚和右拱肩减震层局部增厚模型分析 |
5.4 橡胶减震层弹性模量优化分析 |
5.4.1 水平加速度响应规律对比分析 |
5.4.2 竖向加速度响应规律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强震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
1.2.4 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理论 |
2.1 本构模型 |
2.1.1 邓肯-张E-B模型 |
2.1.2 等价线性模型 |
2.2 动力人工边界 |
2.2.1 人工边界的发展 |
2.2.2 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 |
2.3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 |
2.3.1 多面体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简介 |
3 盾构隧道三维数值模型 |
3.1 数值模型 |
3.2 计算参数选取 |
3.3 粘弹性边界的设置 |
3.4 地震波参数 |
3.5 隧道计算长度的选取 |
4 强震下隧道动力响应研究 |
4.1 影响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 |
4.1.1 上覆土层厚度 |
4.1.2 地震波峰值加速度 |
4.1.3 地震波入射角度 |
4.2 隧道动力响应的三维数值分析 |
4.2.1 不同埋深下隧道的动力响应 |
4.2.2 不同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下隧道的动力响应 |
4.2.3 不同地震波入射角度下隧道的动力响应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地下综合管廊横、纵向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3 管廊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响应简化计算体系 |
2.1 引言 |
2.2 基本理论及方法 |
2.3 场地位移响应计算程序的设计思路 |
2.4 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响应简化计算体系及其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横向地震响应简化计算与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3 管廊横向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含软夹层场地内管廊横向地震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场地反应计算及施加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
4.3 穿越软夹层对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 |
4.4 下卧软夹层对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非均匀场地管廊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3 地震波的选取 |
5.4 计算模型 |
5.5 近/远场波作用下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7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软件着作权目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灾变机理及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软土场地地铁地下结构抗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解析及拟静力分析方法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模型试验方法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 |
1.2.3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 |
1.2.4 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 |
2.2.1 饱和软土自由场地 |
2.2.2 饱和软土非自由场地 |
2.3 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3.1 振动台参数 |
2.3.2 模型箱设计 |
2.3.3 相似比设计 |
2.3.4 模型土制备 |
2.3.5 模型结构 |
2.3.6 传感器布置 |
2.3.7 试验加载工况 |
2.4 饱和软土自由场模型试验结果 |
2.4.1 试验宏观现象 |
2.4.2 模型体系动力特性 |
2.4.3 模型箱性能和边界效应 |
2.4.4 加速度反应 |
2.4.5 动孔压比反应 |
2.5 饱和软土场地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结果 |
2.5.1 宏观现象 |
2.5.2 模型体系自振频率与阻尼比 |
2.5.3 加速度反应 |
2.5.4 动孔压比反应 |
2.5.5 接触土压力反应 |
2.6 本章小结 |
3 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数值方法试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型 |
3.2.1 控制方程及本构关系 |
3.2.2 数值建模方法 |
3.3 自由场地数值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1 震陷位移 |
3.3.2 加速度反应 |
3.3.3 动孔压比反应 |
3.4 地铁车站结构场地数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
3.4.1 加速度反应对比分析 |
3.4.2 孔压比反应对比分析 |
3.4.3 位移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型 |
4.3 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
4.4 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指标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极差分析 |
4.4.2 方差分析 |
4.4.3 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饱和软土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埋深对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5.2.1 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位移的影响 |
5.2.2 埋深对土体动孔压比峰值的影响 |
5.2.3 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内力响应影响 |
5.3 变饱和软土夹层深度参数化分析 |
5.3.1 软土夹层深度对场地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
5.3.2 软土夹层深度对场地动孔压比的影响 |
5.3.3 软土夹层深度对地铁车站结构动内力峰值影响 |
5.4 变饱和软土夹层厚度参数化分析 |
5.4.1 软土夹层厚度对场地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
5.4.2 软土夹层厚度对场地动孔压比的影响 |
5.4.3 软土夹层厚度对地铁车站结构动内力峰值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易损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6.2.1 地震易损性计算流程 |
6.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2.3 人工地震波 |
6.2.4 结构损伤状态及性能水平定义 |
6.2.5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
6.3 不同场地类别工况中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 饱和软土夹层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1 不同软土夹层深度场地条件下 |
6.4.2 不同软土夹层厚度场地条件下 |
6.5 易损性指数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矩形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 马传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液化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D]. 郑森. 广州大学, 2020(02)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不同断面形式综合管廊静动力响应研究[D]. 杨一靖.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浅埋偏压隧道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与参数优化研究[D]. 赵富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强震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D]. 于逸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地下综合管廊横、纵向地震响应研究[D]. 钟逸.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饱和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灾变机理及易损性分析[D]. 程学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